多级泵安装使用、调试、及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

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

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一、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1. 泵出口产生噪音当多级离心泵出口处产生噪音时,往往是因为排气不畅造成的。

此时需要检查排气阀是否打开,排气管路是否畅通。

如果排气阀已打开,排气管路也畅通,但噪音仍未消除,可能是由于叶轮等部件损坏导致的。

2. 泵无法吸水或吸水困难多级离心泵无法吸水或吸水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吸入管线漏气、泵进口闷塞等。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需要检查吸入管线是否有漏气,然后检查进口闷塞是否存在。

如果以上问题都不存在,可能是由于泵叶轮堵塞或叶轮磨损导致的。

3. 泵运行不稳定或压力不稳定多级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情况,往往是由于泵内部部件损坏、进出口管道不平衡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首先排查泵内部部件是否损坏,然后检查进出口管道是否平衡。

4. 泵出现泄漏多级离心泵出现泄漏也是比较常见的故障之一,泄漏可能是由于密封件老化、松动或磨损导致的。

处理此类问题需要及时更换密封件或重新紧固。

5. 泵轴承过热当多级离心泵轴承过热时,可能是由于润滑不良、轴承损坏或安装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所以需要检查润滑情况,及时更换轴承或重新安装。

1. 针对泵出口产生噪音问题,需要确保排气阀已打开,排气管路畅通,并检查叶轮等部件是否损坏,进行更换或修理。

2. 针对泵无法吸水或吸水困难的问题,需要检查吸入管线是否有漏气,排除漏气现象,并清理进口闷塞。

如果问题仍未解决,需要检查并清理叶轮堵塞或更换损坏的叶轮。

3. 针对泵运行不稳定或压力不稳定的问题,需要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部件,检查进出口管道是否平衡。

4. 针对泵出现泄漏的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泵的密封件,或重新紧固。

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安装要点

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安装要点

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安装要点1. 前期准备安装前要认真查看产品的安装说明书,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备品备件等。

在进行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安装前,应当认真检查水泵机房的地面及设备基础的平整度,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假如需要的话,可以在地面及基础上铺设钢板、木板、砖块等辅佑襄助材料。

同时,还要对水泵机房的电源进行检查,确保供电符合要求,安装过程中没有安全隐患。

2. 安装步骤2.1 清洁安装环境在安装前,确定要对安装环境进行清洁处理,以免在安装过程中引入异物,造成设备损伤或故障。

同时,还要保证安装环境的通风、遮阳等条件,以保证水泵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安装支架首先,需要依照设备的要求在地面上进行标示,随后依照支架的图纸和要求进行支架的安装。

在进行支架安装时,确定要保证支架与地面平整,支架的嵌入地面的深度和角度必需符合要求。

2.3 安装电机在支架完毕后,需要将电机安装在支架上。

在安装电机时,确定要将电机的底座插入支架中,并将固定螺钉紧固。

2.4 安装泵体安装完毕电机后,需要进行泵体的安装。

在进行泵体安装前,需要检查泵轴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并确定好泵体的入口和出口。

安装泵体时,需要将泵体插入电机轴套中,并确保轴套与泵轴对中。

随后,需使用螺钉将泵体固定在支架上,并使用平衡块对泵体进行平衡调整。

2.5 连接管路连接管路是整个安装过程中最后一个步骤。

在进行管路连接前,需要将安装环境进行清洁处理,并检查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若连接过程中发觉管路连接不完全或与设备不符,应适时更换。

3. 调试过程安装完成后,要对设备进行逐一的检查和测试。

首先需要进行电机的运行测试,以确定电机启停功能是否正常。

在电机运行正常后,可以进行水泵设备的试运行。

当试运行时,应察看泵体内部是否有空气泡或杂质,如有异常应适时排出。

4. 注意事项在进行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安装过程中,除了上述几点,还应遵奉并服从以下注意事项:1.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设备的精度、平稳度和坚固度。

多级离心泵安装要求

多级离心泵安装要求

多级离心泵安装要求篇一《多级离心泵安装要求》一、引言多级离心泵在众多工业和民用领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给排水系统、化工流体输送等方面。

正确安装多级离心泵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保障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关键。

如果安装不当,可能会导致泵的效率低下、频繁故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这就像给一辆汽车装错了轮子,肯定跑不远还容易出大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多级离心泵的安装要求。

二、主体要求1. 安装环境要求- 安装场所要干燥、通风良好。

不能把泵安装在一个潮湿得像水帘洞一样的地方,否则电气部件容易受潮损坏。

湿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0%为宜。

- 空间要足够。

周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操作、维护和检修。

一般来说,泵体周围至少要留出1 - 1.5米的空间,就像给人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一样,不然到时候维修师傅都挤不进去。

- 基础要牢固、水平。

基础的承载能力必须满足泵的重量加上运行时的动载荷。

基础表面的水平度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歪一点房子可能就不稳了。

2. 管道连接要求- 进水管路要保证足够的管径,避免产生过大的水力损失。

管径至少要按照泵的进口口径来选择,如果管径过小,那水就像挤在小胡同里的人群,流动不畅。

- 进水管路要尽量短且直,减少弯头数量。

每增加一个弯头,就像给水流设置了一个小障碍,会增加水力损失。

弯头数量最好不要超过2 - 3个。

- 出水管路应安装止回阀,防止水倒流冲击泵体。

止回阀的安装方向可千万不能搞错了,要是装反了,那可就成了个“捣乱阀”,不但不起作用还可能引发问题。

3. 电气连接要求- 电机接线必须正确,要严格按照电机上的标识进行接线。

要是接错了线,电机可能就会反转,这就像你走路方向走反了,怎么能到达目的地呢?- 接地要良好。

接地电阻不得超过4欧姆,良好的接地就像给泵穿上了一层防雷击、防静电的防护服。

4. 联轴器对中要求- 联轴器的轴向偏差不得超过±0.05毫米,径向偏差不得超过±0.1毫米。

立式多级离心泵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立式多级离心泵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立式多级离心泵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立式多级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和设备的长寿命。

下面将介绍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选择合适的设备在选购立式多级离心泵时,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尤其需注意泵的额定扬程和流量等参数,以满足所需的工作要求。

2. 安装设备安装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并确保地面平整、坚固、无油污,设备底座应固定稳定。

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应的装置图纸和操作规程。

3. 检查设备在开始使用之前,应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

首先应检查泵和管路的连接是否牢固,并检查旋转部分的润滑情况和电气系统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电气设备和接线可靠。

同时应检查泵的油液和润滑情况,确保设备的运转满足规定要求。

4. 启动设备在启动设备前,应将进口阀门完全打开,并时刻关注压力表的指示。

启动后应逐步增加流量,同时要注意机器的运作情况,直至泵完全运转正常。

5. 使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时刻关注设备的状态,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是否正常。

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泵的基本运转特性,如声音、振动、温度等特点,以及在不同工况下泵的正常工作范围和注意事项。

6. 停止设备当需要停止设备时,应逐步减小流量,直至完全关闭,同时关闭进口阀门,并在断电前检查电气设备和接线的运转情况。

7. 维护设备定期清洗设备,检查机械密封和轴承润滑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定期更换阀门、电气元件、密封圈等易耗件,以确保设备的长期使用。

保养规程1. 清洗设备每隔一段时间,应对设备进行清洗,以去除设备表面的污垢和杂物。

清洗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坏设备表面和内部零部件。

2. 更换易耗件对于易耗件,如密封圈、轴承、螺丝等,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更换。

更换时应选择合适的零部件,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更换,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 润滑设备设备的润滑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对于润滑部位,应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并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加注。

使用多级离心泵前的注意事项

使用多级离心泵前的注意事项

使用多级离心泵前的注意事项多级离心泵是工业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泵,它具有流量大、扬程高等特点,可用于输送液体、加压和循环等多种场景。

然而,在使用多级离心泵之前,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一、安全使用在使用多级离心泵时,首先要注意安全问题。

多级离心泵所输送的流体通常是高温、易燃、有毒有害或腐蚀性的。

因此,在使用多级离心泵前,需要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手动操作时,必需供应操作员安全的工作区域。

在使用自动化掌控系统时,应确保系统设计中符合安全要求的切断操作可以进行。

二、正确选型使用多级离心泵前,需要正确选型。

选型时需要依据泵的流量、扬程、介质性质、输送距离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为了保证多级离心泵的安全性、高效性和长期性,必需依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技术参数。

三、安装调试在使用多级离心泵前,需要进行安装调试。

安装前必需先确认离心泵的放置位置、基础和支架的尺寸、进出口管道和阀门的布置,确保其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调试时,首先要检查泵和电机的正反转方向是否正确,电机的功率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输送介质是否达到技术要求等。

相应的仪表如压力表、温度计等也必需校准,确保调试后整个系统达到运行标准的要求。

四、操作维护在使用多级离心泵过程中,需要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

为了保证多级离心泵的长时间稳定运行,操作人员必需娴熟运用掌控系统,精准掌控操作,避开操作失误。

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如更换易损件和清洁各种管道和接头。

定期检查润滑油、泵体温度和振动等也是紧要的维护工作。

五、防止故障在使用多级离心泵时,还需要注意防备故障。

在可能发生故障的位置安装相应的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故障原因。

同时,需要设置预警机制,提高故障检测的有效性。

另外,项目建成后,还要进行运行监测,适时发觉和解决潜在的故障问题,避开故障对生产、环境等方面产生的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使用多级离心泵前,需要注意安全、正确选型、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和防备故障等方面的问题。

多级泵检修方案范文

多级泵检修方案范文

多级泵检修方案范文多级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将液体从低压输送到高压区域。

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对于保持其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适用于多级泵的检修方案,供参考:一、准备工作:1.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橡胶手套、保护眼镜等。

2.准备必要的备件和材料,如密封件、润滑油等。

二、检修之前的准备:1.关闭泵的电源,确保泵处于停止状态。

2.清除周围的杂物和污垢,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三、拆卸泵体:1.用扳手拧松泵体的螺栓,并将其移除。

2.将泵体分离成组件,注意记录每个组件的位置和顺序,以便后续的装配工作。

四、检查泵的组件:1.检查转子、定子和叶轮是否出现磨损、变形或裂纹,如果有,应及时更换。

2.检查轴承和密封件的磨损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磨损,应更换新的轴承和密封件。

3.检查泵的各个连接部位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紧固。

五、清洗和清除杂质:1.将泵的各个组件放入清洗槽中,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刷子清洗。

2.检查泵的各个通道,确保没有杂质和污垢,如有需要,可以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

六、更换和添加润滑油:1.根据泵的使用说明书,更换或添加适当的润滑油。

2.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量,确保满足泵的工作要求。

七、重新组装泵体:1.按照记录的组件位置和顺序,将泵体重新组装起来。

2.确保每个组件的连接紧固,并且轴承和密封件的装配正确。

八、测试和调试:1.进行空载测试,检查泵的运转是否平稳,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2.进行负载测试,检查泵在不同负载下的工作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九、清洁和整理:1.清洁工作区域,清除杂物和污垢。

2.整理工具和备件,确保归位整齐。

十、总结和记录:1.总结检修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便今后参考。

2.记录泵的检修日期、工作情况和维护记录,以便跟踪和管理。

以上是一个适用于多级泵的检修方案,通过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可以确保多级泵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进行检修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操作不熟练或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检修工作。

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

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

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摘要:目前在一些化工企业、矿山、城市给排水中,为了实现水的运输,常用到离心泵这一机械设备。

与单级离心泵相比,多级离心泵对于设计、安装、检修以及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技术标准。

多级离心泵的结构一般来说都较为复杂,并存在大量的组成部件,一旦产生故障,有极大的维修难度,并且由于多级离心泵的工作环境往往都较为恶劣,存在有较多的不利因素使多级离心泵不能正常工作,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并且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也相应的提高了生产成本。

为了使多级离心泵在实际工作中能较好的发挥作用,必须应根据多级离心泵的结构特点,分析得到其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并采取合理的检修与维护手段,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的频率,提高维修效率,从而达到保障企业的利益的目的。

关键词:多级离心泵故障处理措施引言多级离心泵作为当前石油化工、矿山、城市排水、高层建筑给水、化工、消防增压等多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应用点,如何确保多级离心泵能够正常平稳运行是设备技术人员需要面对一个重要问题。

该文结合多级离心泵故障维修实践经验,围绕维修技术要点着重分析多级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并具有针对性地探讨常见故障维修措施,为多级离心泵日常故障及维护提供技术思路。

1多级离心泵结构特点目前在化工生产中最常用到的多级离心泵,一般有两种形式的基本结构,节段式以及多级串联形式。

其中对于节段式来说,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每一级的扩压器壳体内都有一个叶轮,并且扩压器以及连杆由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各级串联连接,并使用固定杆进行固定。

节段式多级离心泵具有耐压高并且不容易发生泄露的优点。

但是在维修过程时,由于进口管道需要进行拆卸,因此拆卸以及装配存在较大难度。

节段式多级泵的吸入室结构一般为圆环形。

而每级叶轮的压出室为蜗壳的形式,制造方便,并且具有较高的液体动能转换为压能的效率。

在多级泵的设计中,一般将首级叶轮设计为双吸式叶轮,而对于其余的各级叶轮来说,一般设计为单吸式叶轮。

泵安装使用说明范文

泵安装使用说明范文

泵安装使用说明范文一、泵的安装1.在安装泵之前,必须确保泵的型号和规格与使用要求相符,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2.安装泵之前,应对安装地点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

3.根据泵的重量和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基础,在安装地点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4.在泵的进出口处安装法兰接头或螺纹接头,确保连接牢固,并涂抹润滑剂以便拆卸时使用。

5.将泵的吸入管道和排出管道与相应的接头连接,注意连接的紧密度。

6.在泵与管道连接处使用密封胶圈或密封垫片确保泵体与管道连接牢固且密封。

7.连接电机与泵的轴心,确保泵的转速和电机的匹配度。

8.检查泵的各项连接是否牢固,包括法兰连接、螺纹连接等,并使用扳手或扳手固定。

二、泵的使用1.在使用泵前,检查泵的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裂纹或异常变形。

2.确保泵的电力供应与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相匹配,并确保接地线的正常连接。

3.打开泵的入口阀门,以便在启动前泵的进水排气。

4.启动电机,确保泵的转向正确,在启动前最好进行试运行。

5.观察泵的进出口是否有漏水现象,如有漏水现象及时关闭泵电源,并检查密封件是否松动或老化,及时更换。

6.调节泵的出口阀门,确保出口压力在允许范围内。

7.定期检查泵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机的温度和噪音等,如有异常及时关闭泵电源并检修。

8.在停止使用泵之前,先关闭泵的出口阀门,再关闭进口阀门,并断开电源。

9.定期对泵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和更换密封件、润滑油等。

三、泵的注意事项1.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将泵用于介质温度超过其额定温度范围的情况。

2.在液体含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等特殊介质的情况下,应使用相应的材料泵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在冬季使用泵时,应注意防止泵的结冰,可采取加热或保温措施。

4.定期检查泵的运行状态,包括轴承温度和噪音等,如有异常及时停机检修。

5.对于长期停机的泵,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进行防尘保养。

6.在清洗泵或维修泵时,应先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轴承温升一般不应超过 30-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60-70℃。轴承温度过 高,将使润滑失效,烧坏轴瓦或引起滚动体破裂,甚至会引起断轴或泵轴热胀咬 死的事故。温升过高时应马上停车检查原因,及时排除。
(4)防止水泵的进水管口淹没深度不够,导致在进水口附近产生漩涡,使空气 进入泵内。应及时清理拦污栅和进水池中的漂浮物,以免阻塞进水管口。上述两 者均会增大进水阻力.导致讲口压力降低,甚至引起汽蚀。
或出水不足
6.底阀堵塞或漏水
7.核算吸水高度,必要时降低
7.吸水井水位下降,水泵 安装高度
安装高度太大
8.更换磨损零性
8.减漏环及叶轮磨损
9.加大吸水口淹没深度或采取
9.水面产生漩涡,空气带 防止措施
入泵内
10.拆下清通
10.水封管堵塞
1.填料压得太死,泵轴弯 1.松一点压盖,校直泵轴,更
曲,轴承磨损
(5)注意油环,要让它自由地随同泵轴做不同步的转动。随时听机组声响是否 正常。
(6)停车前先关闭出水闸阀,实行闭闸停车。然后,关闭真空表及压力表上阀, 把泵和电动机表面的水和油擦净。在无采暖设备的房屋中,冬季停车后,要考虑 水泵不致冻裂。
3 保养、维修
在一般条件下,如果坚持精确地测试、记录。定期的总结记录,那么每隔几个月 就可以得到泵是否需要维修的可靠资料。除在规定时间对泵监测外,泵设备的维 护是经常的。 1 检查泵底座、泵、电动机是否筋骨,如果松动会引起泵的振动; 2 检查仪表、引线的状况,检查管路是否泄漏或松动,或其他形式的损坏。如果 需要维修应立即检修; 3 填料压盖不能压得过紧,否则会影响填料寿命; 4 轴承润滑油每工作 1000 小时更换一次。
1.轴承损坏
1.更换轴承
2.轴承缺油或油太多(使用 2.按规定油面加油,去掉多余
黄油时)
黄油
3.油质不良,不干净
3.更换合格润滑油
轴承发热
4.轴弯曲或联轴器没找正 4.校直或更换泵轴的正联轴器
5.滑动轴承的甩油环不起 5.放正油环位置或更换油环
作用
6.清除平衡孑 L 上堵塞的杂物
6.叶轮平衡孔堵塞,使泵 7.检查回水管是否堵塞,联轴
热、漏渗水过少对
2.调整填料环位置,使它正好
或没有
3.水封管堵塞
对准水封管口
4.填料盒与轴不同心
3.疏通水封管
4.检修,改正不同心地方
2 水泵运行中的注意事项及警告
水泵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守岗位,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 理。一般情况下,应注意以下事项。
(1)检查各种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如电流表、电压表、真空表、压力表等。如 发现读数过大、过小或指针剧烈跳动,都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如真空表 读数突然上升,可能是进水口堵塞或进水池水面下降使吸程增加;若压力表读数 突然下降,可能是进水管漏气、吸入空气或转速降低。
管道压力达到水泵正常工作的压力值。 7 观察安全阀启动压力值,并对安全阀调节,使安全阀启动压力值为水泵工作压 力值的 1.1 倍。 8 检查各阀门及管件、焊口是否有渗漏现象。
1.3 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 2 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磨擦现象。 3 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 4 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 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 80℃;特殊轴承的 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5 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
1.4 常见问题处理

产 生原 因
排 除 方法

1.泵壳内有空气,灌泵工 1.继续灌水或抽气
作没做好
2.堵塞漏气,适当压紧填料
2.吸水管路及填料有漏气 3.对换一对接线,改变转向
3.水泵转向不对
4.检查电路,是否电压太低
启动后水泵 4.水泵转速太低
5.揭开泵盖,清除杂物
不出水
5.叶轮进水口及流道堵塞 6.清除杂物或修理
换轴承
水泵开启不 2.多级泵中平衡孔堵塞或 2.清除杂物,疏通回水管路
动 或 启 动 后 轴回水管堵塞
3.调整靠背轮间隙
功率过大
3.靠背轮间隙太小,运行 4.检查电路,向电力部门反映
中二轴相顶
情况
4.电压太低
5.更换电动机,提高功率
5.实际液体的比重远大于 6.关小出水闸阀
设计液体的比重
6.流量太大,超过使用范
(2 水泵运行时,填料的松紧度应该适当。压盖过紧,填料箱渗水太少,起不 到水封、润滑、冷却作用,容易引起填料发热、变硬,加快泵轴和轴套的磨损, 增加水泵的机械损失;填料压得过松,渗水过多,造成大量漏水,或使空气进入 泵内,降低水泵的容积效率,导致出水量减少,甚至不出水。一般情况下,填料 的松紧度以每分钟能渗水 20 滴左右为宜,可用填料压盖螺纹来调节。
围太多
1.地脚螺栓松动或没填实 1.拧紧并填实地脚螺栓
2.安装不良,联轴器不同 2.找正联轴器不同心度,校直
水泵机组振心或泵轴弯曲
或换轴
动和
3.水泵产生汽蚀
3.降低吸水高度,减
5.基础松软
4.更换轴承
6.泵内有严重摩擦
5.加固基础
7.出水管存留空气
6.检查咬住部位
7.在存留空气处,加装排气阀
1.2 水泵的调试:
水泵机组及附件安装完毕后,需进行单机试验,水泵单机运转 2 个小时,在有条 件的情况下,进行带负荷试验。 水泵的单机试验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 检查配电柜是否符合要求,及电机接线端子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2 将电机与水泵联轴器的键拆下,使电机与水泵脱离。 3 将电机进行点试车,检查转向及声音是否正常。 4 将电机与水泵用键连接起来,手动盘车,检查水泵转动时是否有杂音。 5 对水泵机组进行点试车。在水泵没有水的情况下,不易长时间启动水泵,以免 损坏水泵的轴承。 6 将水泵的出口阀门关闭,打开进口阀门,排除泵体内空气。启动水泵机组,观 察管道上的压力表数值,并对试验管道的闸阀进行调节,用来控制管道压力,使
轴向力不能平衡
器是否相碰,平衡盘是否损坏
7.多级泵平衡轴向力装置
失去作用
1.转速高于额定转速
1.检查电路及电动机
电动机过载 2.水泵流量过大,扬程低 2.关小闸阀
3.电动机或水泵发生机械 3.检查变电动机及水泵
损坏
1.填料压得太紧
1.调整松紧度,使滴水呈滴状
填 料 处 发 2 . 填 料 环 装 的 位 置 不连续渗出
长沙水泵技术文章-安装使用、调试、常见问题处理
1.1 安装方案
1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流道内有无硬、杂物,以免运行时损坏叶轮及泵体; 2 仔细检查水泵机组,确定其在运输过程中无损坏,应保证机组各部件完好; 3 安装时,管路重量不允许加在泵上,以免使泵变形、影响正常运行; (如条件许可,一般情况下应对水泵机组采取隔震措施,将最大限度地减小 机组及管路系统的震动及引发低频共振的可能) 4 拧紧地脚螺栓,以免启动时振动影响水泵机组的性能或造成损坏; 5 在泵的近、出口管路上安装调节阀,在泵出口附近安装压力表,压力表应 装在远离阀门的直管段中间,以保证表值的准确性,以控制水泵在额定或用户 要求的工矿内运行,确保泵的正常使用; 6 如水泵机组工作位置存在吸程,应在吸入管路的吸入口安装底阀; 7 排出管路如装逆止阀应装在闸阀的外面; 8 泵的安装方式分为硬性联接安装和柔性联接安装。(视情况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