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药品的取用保存和水溶液的配制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教案
实验名称: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
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溶液的配制主要是将固体溶质或液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种稀薄的溶液,其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材料:
- 硫酸铜
- 硝酸钠
- 稀盐酸
- 蒸馏水
- 容量瓶
- 烧杯
- 搅拌棒
- 量筒
- 玻璃棒
实验步骤:
1. 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
刻度线。
2. 取一定质量的硝酸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
刻度线。
3. 取一定体积的硝酸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
度线。
4. 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
度线。
实验注意事项:
- 溶质的称量要准确,尽量避免浪费。
- 搅拌溶液时要均匀,以保证溶质充分溶解。
- 操作时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实验结果分析:
1. 观察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硝酸钠溶液为无色,硝酸为无色,盐酸为无色。
2. 实验成功配制了各种溶液,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延伸:
1. 按一定比例混合两种不同的溶液,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和性质的变化。
2. 调节浓度配制溶液,了解不同浓度溶液的性质变化。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化学实验打下基础。
初中化学水溶液的配置教案
初中化学水溶液的配置教案
教学内容:水溶液的配置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2. 了解溶液的浓度单位及计算方法;
3. 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配置不同浓度的水溶液;
4. 掌握在实验中正确使用溶解度表和溶液的稀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2. 溶液的浓度单位及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实验仪器:烧杯、量筒、搅拌棒等
2. 实验药品:氯化钠、硫酸、氢氧化钠等
3. 实验资料:溶解度表、溶液配制实验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液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二、讲解
1. 讲解水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溶液的浓度单位及计算方法。
三、实验操作
1. 学生根据配制实验步骤,配置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2. 学生使用溶解度表和稀释计算方法,计算和稀释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四、总结
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作业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完成相关习题。
六、延伸
学生可选定其他溶质,进行不同浓度的水溶液配置实验。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准确无误;
2. 学生对水溶液的特点和浓度单位是否掌握。
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验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溶液配置知识。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第一章:溶液的基本概念1.1 溶液的定义解释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强调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1.2 溶液的组成介绍溶剂和溶质的概念,解释它们在溶液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溶剂和溶质。
1.3 溶液的浓度解释溶液的浓度概念,包括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介绍浓度表示方法及其计算方法。
第二章:溶液的配制方法2.1 配制溶液的步骤介绍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包括称量、量取、溶解等。
强调注意事项,如准确称量、避免溶液污染等。
2.2 常用配制方法介绍常用的配制方法,如直接溶解、稀释、转移等。
示范具体的配制操作,并解释其原理。
2.3 配制溶液的技巧介绍一些配制溶液的技巧,如使用玻璃棒搅拌、避免气泡产生等。
强调这些技巧对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的重要性。
第三章:溶液的分析方法介绍溶液的酸碱性质及其分析方法。
示范使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等工具进行酸碱分析。
3.2 溶液的沉淀分析介绍溶液中沉淀的形成及其分析方法。
示范使用沉淀试剂进行沉淀分析,并解释结果。
3.3 溶液的滴定分析介绍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示范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并解释结果。
第四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综合练习4.1 练习配制溶液给定一定浓度的溶液配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溶液的配制。
检查学生配制溶液的准确性和操作技巧。
4.2 练习分析溶液给定一定酸碱性的溶液,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酸碱分析。
给定一定浓度的溶液,学生使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分析。
4.3 综合练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配制和分析方法,完成一个实际的溶液配制和分析任务。
第五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实验5.1 实验一: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溶液的浓度。
5.2 实验二:酸碱分析实验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对给定的溶液进行酸碱分析。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解释实验结果。
5.3 实验三:滴定分析实验学生使用滴定分析法对给定的溶液进行浓度分析。
溶液的配制教案
溶液的配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计算方法;3.能够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二、教学重点: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四、教学准备:化学实验室,草稿纸,计算器,实验器材,实验原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溶液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Step 2:配制溶液的方法1. 重量法: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质量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然后将溶质称取称量到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2. 浓度法: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摩尔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所需溶质的摩尔数,然后将溶质称取称量到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3. 体积法: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所需溶质的摩尔数,然后将溶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Step 3:配制溶液的计算方法1. 重量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2)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溶质质量/溶质摩尔数)(3)根据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数。
(4)根据所需溶质的摩尔数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溶剂的摩尔数。
(5)根据溶剂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剂的质量。
(6)将溶质和溶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2. 浓度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数。
(摩尔质量=溶质质量/溶质摩尔数)(2)根据所需溶质的摩尔数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溶剂的摩尔数。
(3)根据溶剂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剂的质量。
(4)将溶质和溶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3. 体积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数。
(2)根据溶质的摩尔数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溶剂的摩尔数。
(3)根据溶剂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剂的质量。
(4)将溶质和溶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高中化学溶液配制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配制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组成成分;
2. 学会按照一定的配方配制溶液;
3. 掌握常见溶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1. 量筒、瓶口分液器、烧杯、匀浆瓶等实验器材;
2. 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实验试剂。
三、实验步骤:
1. 配制盐酸溶液:
a. 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
b. 用水从瓶口分液器中取一定量的水,加入到烧杯中;
c. 混合均匀,即得到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
2.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a. 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烧杯中;
b. 用水从瓶口分液器中取一定量的水,加入到烧杯中;
c. 搅拌均匀,直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 配制硫酸铜溶液:
a. 取一定量的硫酸铜固体,加入到匀浆瓶中;
b. 加入适量的水,摇晃匀浆瓶,直至硫酸铜完全溶解。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配方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 注意安全,避免触碰强酸、强碱等危险试剂;
3. 配制完的溶液要妥善保存,标明浓度和配制日期。
五、实验成果:
1. 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确认;
2. 实验报告中记录实验步骤、结果和心得体会。
六、延伸实验:
1. 调整配方,尝试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2. 探索其他常见溶液的配制方法。
本教案可引发学生对溶液配制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配置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教案
配置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教案
简介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配置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
配置药物溶液是实验室工作中常见的任务,并且准确控制溶液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所需材料
- 药物粉末
- 纯净水
- 称量器具(电子天平)
- 溶液(烧杯或烧瓶)
- 搅拌棒
步骤
1. 根据实验需求确定所需药物的浓度和体积。
2.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所需的药物粉末。
确保称量准确,避免误差。
3. 将称量好的药物粉末倒入溶液中。
4. 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
确保加入的水量准确,并根据药物的溶解特性调整水量。
5. 使用搅拌棒搅拌溶液,直到药物完全溶解。
6. 使用称量器具测量溶液的体积,确保与实验需求一致。
7. 如果溶液浓度不符合要求,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药物粉末
或纯净水的量来修正。
注意事项
- 在配置药物溶液时,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如果有
特殊指示,请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操作。
- 在称量药物粉末时,应使用干净的称量器具,并避免药物粉
末的散落和飞溅。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塑料膜或纸巾覆盖称量器具,以防止粉末扩散。
-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药物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有意外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以上为配置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教案的内容。
通过严格按照步
骤操作,并遵守注意事项,可以确保配置出符合实验需求的溶液。
掌握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教案
掌握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教案导言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配制有关溶液,有效的配制溶液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
因此,掌握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化学实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重点讲解如何配制常用的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及溶液的稀释等。
一、饱和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的物质,当达到饱和时,在剩余物质不能再解离出固体。
因此,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应该有选择性的选择溶剂与溶质,合理掌握温度,时间等因素,以下是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1.选择合适的溶剂:饱和溶解度与溶剂种类密切相关,选用不同种类的溶剂,其饱和度不同。
例如,氯化钠在水中的饱和度为36g/100ml,而在乙醇中则只有0.4g/100ml。
2.合理掌握温度和时间:饱和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配制饱和溶液。
有些物质在室温下即可产生饱和溶液,有些则需要静置一段时间甚至煮沸才能完全溶解。
二、浓溶液的配制为了达到某些实验和工艺的要求,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或稀释已有的溶液。
这时,浓度即为若干重量或体积单位物质所包含的溶质的量。
因此,浓溶液的配制方法需要有准确的称量和计量技术。
以下是浓溶液的配制方法:1.计算所需用物质的质量或体积:需求的浓度和总量固定,即可通过计算所需的物质数量。
一般来说,质量单位的物质称量比体积单位的物质称量更准确,但是有些物质具有不稳定性、挥发性或毒性等特殊性质,此时就应该采用体积计量方法。
2.精确称量所需用物质:选用准确的天平或瓶口分配式装置从准确的药品容器中称量填充。
务必避免称量误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加入所需的溶解剂并充分搅拌:溶剂的选择应以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为依据;搅拌速度应均匀并且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三、稀溶液的配制稀溶液的配制方法需要水或其他溶剂与浓溶液混合,有效的稀释方法可以快速稀释溶液并提高溶液的稳定性。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2. 学会使用常见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3. 能够运用溶液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定义及特点2. 溶液的配制方法3. 溶液的分析方法4. 溶液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的配制操作,溶液的分析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概念、特点及配制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溶液的配制和分析过程。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册、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溶液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溶液的定义、特点及配制方法。
3. 演示:展示溶液的配制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溶液的配制,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归纳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课堂练习1. 练习题:考查学生对溶液概念、特点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结果。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分析技巧。
2. 思考题:探讨溶液在实际中的应用。
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溶液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和思考深度。
十、教学拓展1. 溶液的浓度计算:学习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 溶液的稀释:掌握溶液的稀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溶液的分离与提纯:学习溶液的分离方法,如过滤、蒸馏等。
六、溶液的浓度计算1. 学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
2. 学习溶液的摩尔浓度计算方法。
3. 练习计算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七、溶液的稀释1. 学习溶液的稀释原理。
2. 掌握溶液稀释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稀释不同浓度的溶液。
高中化学溶液配置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溶液配置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配置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常见溶液的配置方法;
3. 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准确配置浓度不同的溶液。
二、教学重点
1. 溶液配置的基本原理;
2. 常用浓度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溶液配置所需的溶质质量或溶质体积;
2. 如何正确选择配置溶液所需的溶剂。
四、教学内容
1. 溶液配置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常见浓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3. 实验操作中常见的溶液配置过程。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引出溶液配置的概念,并介绍溶液配置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讲解溶液配置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浓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常见溶液的配置过程,让学生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践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要求计算并配置所需的溶液,加强学生对溶液配置方
法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溶液配置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1. 溶液配置的基本原理;
2. 常见浓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3. 配置溶液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评价
通过考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表现以及对配置溶液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并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和不足。
八、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开展更复杂的溶液配置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届高考化学药品的取用保存和水溶液的配制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药品的取用和保存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l—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钠、钾除外),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人指定的容器内。
1.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2.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3.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1)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2)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3)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4)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6)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应盛放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中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水溶液的配制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化学药品的取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化学药品的取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药品的常见类型和基本性质。
2.掌握化学药品的正确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掌握化学药品的储存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化学药品的正确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化学药品的储存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化学药品和安全防护用品。
2.学生预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节《化学药品》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了解化学药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 学习化学药品的取用方法1.着装与装备:–必须穿戴安全鞋、防护眼镜、口罩等安全防护用品。
–使用化学药品时必须使用实验室专用的实验器皿和工具,不得使用普通家用物品。
2.取用方法:–取用前,必须了解化学药品的类别、性质、用途和取用量等信息。
–取用时应该仔细检查原料的质量,确保按正确的方法使用。
–取用量应该根据实验需要和药品信息来掌握。
3.保存与保管:–不同的化学药品需要不同的保存环境,有些药品需要低温保存,有些药品需要常温下保存,有些药品需要避光保存。
–化学药品应该保持密封状态,防止外界因素影响化学药品的性质。
–化学药品应该根据不同药品进行分类存放,以免混淆。
3. 学习化学药品的储存方法1.储存地点:–化学药品的储存地点必须保持干燥、通风、无热源、无火源的环境,避免日光直射和雨水淋湿。
–化学药品的储存地点应该避免与酸、碱、毒物等不同性质的物品混存,特别是易燃或易爆的物品。
2.包装和分类:–化学药品应该保持密封状态,防止因蒸汽、气味、挥发等因素对化学药品造成污染和影响。
–化学药品应该根据不同药品进行分类存放,以免混淆。
4. 学习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措施1.学习危险信号:–学习化学药品的标志和标签,包括危险性等级、气味、颜色、密度、沸点、熔点等信息。
–学习化学药品的应急处理和事故应变措施,避免因未知原因引起的事故。
2.学习应急处理:–学生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化学药品事故,如涉及面部、眼部、手部等部位,应立即用清水和急救措施处理。
药品(试剂)的取用和保存归纳 专题辅导
药品(试剂)的取用和保存归纳戴峰药品(试剂)的取用和保存属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高考中的重现率较高。
笔者对其进行了如下归纳。
一、试剂的取用1、取用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注意:有些实验剩余的药品仍要放回原瓶如酸碱滴定的指示剂。
2、取用方法(1)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用镊子夹取,放入平放的容器口,再将容器慢慢直立,使块状物轻轻滑落至底部,可防止打破容器底。
粉末: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
注意:①要用洁净干燥的药匙取用试剂,应专匙专用,用过的药匙必须洗干净后才可以重新使用,以免污染试剂。
固体的颗粒较大时,可在清洁而干燥的研钵中研碎后取用。
②一些特殊固体的取用如白磷贮于装有水的瓶中用镊子取出,应放在水中切割,剩下的应放回瓶中,不得随意丢弃;钠贮于装有煤油的瓶中用镊子取出,要用滤纸吸去煤油,再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剩下的也应放回原瓶中。
③有毒的药品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
(2)液体试剂取用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与容器口紧接。
较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
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
如用pH试纸测液体的pH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上,观察颜色。
定量:用量筒或滴定管。
二者根据所需体积的精确度来选取。
滴定管还要根据溶液的性质来选择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注意:①从滴瓶中取液体试剂时,要用滴瓶中的滴管,滴管不能伸入所用的容器中,以免接触器壁而沾污药品。
②从试剂瓶中取少量液体试剂时,则需要专用滴管。
装有药品的滴管不得横置或滴管口向上斜放,以免液体滴入滴管的胶皮帽中。
注意一般要“垂直悬空”,但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要求滴管伸入液面以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课题三之药品的取用教学设计
5.掌握实验室药品的标识、标签识别和说明书阅读,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性质、用途、剂量和注意事项。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1.观察与思考:通过观察实验室中常见的药品,引导学生思考药品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药品取用这一环节。
3.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意识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安全问题,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4.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在实验过程中,分工与合作仍有待优化,需要引导他们学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药品取用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补充遗漏的知识点,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教学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药品分类、性质、用途及其正确取用方法。
-强调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课题三之药品的取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药品的分类,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药等,以及它们在化学组成、制备方法和作用机制上的特点。
2.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实验室仪器和工具,如天平、量筒、烧杯等,进行药品的准确取用。
3.掌握药品取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称量、溶解、稀释等,并能够根据实验要求,独立完成药品的取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药品的取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药品的取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 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通过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
4. 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情分析:学生对实验较感兴趣,迫切地希望能够主动实验,但因为对实验的规范操作不清,所以应该引导学生从基本实验开始训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1. 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 练习药品的取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难点:练习药品的取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药品的取用步骤:(一横二口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二、新课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化学实验室图片(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去),认识常用药品,了解实验室守则,学习一些简单实验,掌握一些基本操作。
1. 固体药品的取用实验1-3(1)用镊子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让学生观看实验,然后提出问题:①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②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注意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8~19页,通过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①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
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高中化学 第2单元 课时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第2单元课时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以此进行溶液分析(中和滴定)。
3.进一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
三、设计思路本课设计从复习学生刚学过的“物质的量”知识引入,让学生了解定量分析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类比,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在讨论中完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引入] 展示两瓶浓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
两瓶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不相同?因为浓度不同。
展示不同商品的标签,如牛奶、矿泉水、啤酒、化验单等,引导学生关注上面浓度的表示方法。
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过渡]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使0.1mol硫酸铜完全沉淀,需要多少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体现了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物质的什么量之比?物质的量。
对溶液而言,是称其质量方便,还是量其体积方便?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计算,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通过溶液体积直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单位:mol·L-1表达式: c B=n B/V[练习]1.2molNaOH配成2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
高中化学溶液配置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配置教案
实验名称:溶液配置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溶液配置的基本原理,学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摩尔浓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实验材料:橡皮塞烧杯、量筒、蒸馏水、硝酸铜、硫酸铁、盐酸等。
实验步骤:
1.准备硝酸铜、硫酸铁、盐酸等需要配置成溶液的化学药品。
2.分别取出一定质量的硝酸铜、硫酸铁、盐酸,通过称量将它们放入橡皮塞烧杯中。
3.向各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4.用量筒将溶液转移至其他烧杯中,摇匀使溶液均匀混合。
5.通过溶液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和摩尔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要小心操作化学药品,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2.在称量和转移药品时要注意精确,避免误差。
3.实验完成后,注意清洁实验器皿和实验台面。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学生可以掌握溶液配置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溶质质量和摩尔浓度的方法。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检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计算准确性。
实验延伸:
1.可进一步实验不同浓度的溶液间的稀释和溶解实验。
2.可让学生自行准备一种化学制品的溶液,并计算溶质的浓度。
3.可与其他实验结合,进行实际应用实验,如通过溶液的配置研究硅酸钠对铁离子的沉淀作用等。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九年级化学《药品的取用》教案
九年级化学《药品的取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意识,提高实验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药品取用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难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药匙、镊子、滴管等。
2. 实验药品:固体药品(如食盐、石灰石等)、液体药品(如水、盐酸等)。
3. 课件及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药品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药品取用的原则:安全、准确、节约。
3. 演示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药匙、镊子等工具的使用。
4. 演示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滴管、移液管等工具的使用。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药品取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享药品取用过程中的心得与疑问,教师解答。
7. 总结与反思:强调药品取用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意识。
8.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药品取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药品取用原则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药品取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药品取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实验室药品的安全存放和取用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实地了解药品取用的规范操作。
3. 开展小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验技能。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药品取用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药品取用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3. 自我反思: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学生需求。
溶液的配制教案
溶液的配制教案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2.熟悉溶液的浓度计算;3.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计量器具。
二、实验原理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
3. 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直接称量法、稀释法、溶解法等。
其中,稀释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一定量的浓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中,使其浓度降低到所需浓度。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电子天平等。
2.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干净、无水迹、无杂质;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所需的计量器具。
步骤二:配制溶液1.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或体积;2.取出所需的溶质,称量或定量加入容量瓶中;3.加入适量的溶剂,摇匀溶解;4.加入足够的溶剂,使溶液体积达到容量瓶刻度线,摇匀。
步骤三:测定溶液浓度1.取出一定量的溶液,用滴定管或移液管移入量筒中;2.用电子天平称量溶液质量,或用量筒测量溶液体积;3.根据所用的浓度单位计算溶液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应干净、无水迹、无杂质;2.溶液的配制应按照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或体积;3.溶液的配制应摇匀,使其均匀混合;4.测定溶液浓度时,应注意所用的浓度单位。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溶液的配制方法,熟悉了溶液的浓度计算,学会了使用实验室常用的计量器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和溶液的配制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所用的浓度单位,以避免计算错误。
六、实验拓展1.尝试使用不同的溶剂配制溶液,比较不同溶剂对溶液浓度的影响;2.尝试使用不同的浓度单位计算溶液浓度,比较不同浓度单位的优缺点;3.尝试使用不同的计量器具配制溶液,比较不同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l—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钠、钾除外),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人指定的容器内。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2.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3.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1)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2)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3)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4)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6)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应盛放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中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水溶液的配制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
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定容: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例1]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mL量简 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碱式滴定管
分析与解答:量简是不能准确地计量的仪器,滴定管是较精确的计量仪器。
准确量取25.00mL 溶液,应该用50mL滴定管。
又因为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高锰酸钾具有强腐蚀性,能腐蚀橡皮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
正确答案为C
[例2]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
A.苯的硝化反应
B.银镜反应
C.制酚醛树脂
D.由乙醇制乙烯
分析与解答:当被加热的物质易燃或易分解,且加热的温度在80℃以下时,一般可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最高温度为99℃)。
苯的硝化反应在50℃-60℃时进行;乙醇的银镜反应在50℃-60℃的情况下发生;制酚醛树脂的实验在80℃左右进行,而实验室制乙烯要在170℃下进行,所以由乙醇制乙烯不能用水浴加热。
正确答案为D
[例3]先选择填空,再简要说明作此选择的理由。
(1)某试管内装有约占其容积1/10的溶液,则溶液的体积是(用字母回答) .
A.约lmL
B.约3mL
C.无法判断
因为。
(2)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50mL,应选择的烧杯是(用字母回答) .
A.400mL烧杯
B.250mL烧杯
C.100mL烧杯
D.50mL烧杯
因为。
分析与解答:试管有多种规格,试管的容积有大有小。
第(l)小题没有确定试管的规格和容积,则占其容积1/10的溶液的体积是无法确定的。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烧杯来溶解溶质,一般情况下选用烧杯的容积应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宜。
如配制50mL.溶液应选
用100mL烧杯。
正确答案:(l)C。
题目并没有指明试管的大小规格(mL);(2)C.选用烧杯的容积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最佳选择。
[例4]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 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分析与解答:根据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特点,应配成500mL溶液,而加入500mL的水是错误的,则A、C的操作不正确。
再计算CuSO4·5H2O的质量:
0.5L×0.1mol·L-1×250g·mol-1=12.5g。
正确答案为D
[例5]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分析与解答: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规范的操作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沾有待测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中部,试纸变色,立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值。
在操作过程中,试纸不能用水润湿,也不能将pH试纸丢放在待测溶液里。
本题答案为C
[例6]下列溶液有时呈黄色,其中由于久置时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色的是()。
A.浓硝酸
B.硫酸亚铁
C.高锰酸钾
D.工业盐酸
分析与解答:有的化学试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其变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发生分解反应:4HNO3=4NO2+O2+2H2O,浓硝酸里溶解了红棕色的NO2而呈黄色。
久置的KMn04溶液也不十分稳定,在酸性溶液中缓慢地分解,使溶液显黄色:4MnO4-+4H+=4MnO2+3O2+2H2O。
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3+杂质。
硫酸亚铁在空气里,Fe2+被氧气氧化为Fe3+,而使溶液显黄色:4Fe3++4H++O2=4Fe3++2H2O。
正确答案为B。
[例7]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分析与解答:(1997年全国高考题)本题既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又重点考查处理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要迅速用抹布擦试,然后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
溶液来冲洗。
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要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要请医生治疗。
所以A、B说法是正确的。
苯酚有毒,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C的说法是正确的。
浓硫酸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量简是量取溶液的量具,不能溶解溶液,则D的说法是错误的。
本题的答案是A、B、C
[例8]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
E.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1996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分析试题,比较托盘天平使用的基本技能,可知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g,而不能称准到0.01g。
对于无腐蚀性和不易潮解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白纸上称量,而不能将它们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托盘天平在使用时要放平、调零,左“物”右“码”等。
故叙述不正确的为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