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辞格
辞格四
•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 个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加以对照,以说明事 理的一种修辞手法。
• 亲爱的同学们,同是一辆车上,有人在奋进, 有人在沉思,有人在昏睡,有人在挥霍,还 有人可能中途下车,销声匿迹……但是通向 理想的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我们用什 么动力,以什么速度,怀着何种目的,以什 么样的方式前进!
• 3.反问句句末可用问号,也可以用叹 号;设问句句末必须用问号。 • 在旧社会,多少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人 们,向往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科学文 化繁荣。但是,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哪 里有科学的地位,又哪里有科学家的 出路!
六、通感
• 通感又叫移觉,借助人的感觉的转 移,用这种感觉器官的感受去描写 那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有意使听觉、 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觉沟 通起来,这种辞格叫通感。
二、映衬
• 映衬,又叫衬托,它是为了突出主要事 物,用正面的类似的事物或用反面的有 差别的事物来作陪衬的修辞格。映衬由 主体和衬体构成。 • 空间无限辽阔,时间飞快流逝,然而苏 冠兰精神上的痛楚并不能排遣和消除。
映衬的基本类型
• 1.正衬:又叫旁衬,是用跟主体事 物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
• 黑得像墨水一样的海水卷着巨浪是可 怕的,但是林道静的眼里,这黑暗的 社会更可怕。
• (一)对比的种类
• 1.两体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加 以对比,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 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 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 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 着的“小”来。
反复的基本类型
• 1.连续反复: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是连续反复。 •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 我住那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 了。 •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 默中灭亡。
第四节 辞格
下面看几个用例: 下面看几个用例: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②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③“过来先吃碗饭 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过来先吃碗饭, ?!” ③“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的本体不能简单说成是“ 例②的本体不能简单说成是“我”,喻体也不能简单 说成是“ 应该把相关的修饰语考虑进去,否则“ 说成是“牛”,应该把相关的修饰语考虑进去,否则“我” 怎么会是“ 了呢? 的本体和喻体都是行为、动作。 怎么会是“牛”了呢?方,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 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1.比喻的构成 比喻的构成 无论哪一类比喻,都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无论哪一类比喻,都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这人的相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 ①这人的相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赵树理) (赵树理) 本体是“ 喻体是“葫芦瓢子” 例①本体是“脸”,喻体是“葫芦瓢子”,比喻词是 “像”。 本体、喻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性质、 本体、喻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性质、 行为、动作、道理等等。 行为、动作、道理等等。
1.明喻
本体+比喻词+喻体
像、如、似、仿佛、犹如、有 仿佛、犹如、 一般、好比、 如、一般、好比、宛如 等。有 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 一般,似的等 时后面还用“一样 一般 似的等 词语呼应。 词语呼应。
(1)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围城》 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围城》 刘玉翠回到村里,就好比是住进了监牢里。 (2)刘玉翠回到村里,就好比是住进了监牢里。 —— 康瞿《春种秋实》 康瞿《春种秋实》 转眼光景,整个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 (3)转眼光景,整个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 桃的大片棉花田,白花花的,一望无际。 杨朔《雪浪花》 桃的大片棉花田,白花花的,一望无际。 杨朔《雪浪花》 出痧子,非出不可。 钱钟书《围城》 (4)出洋好比出痘子 ,出痧子,非出不可。 钱钟书《围城》 黄维苦心经营的一次大反击,像只氢气球一样破灭了。 (5)黄维苦心经营的一次大反击,像只氢气球一样破灭了。 ——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谢雪畴《 谢雪畴 老虎团的结局》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
运用比拟要注意的问题 1.运用比拟必须是自己真实情感的 流露,而感情又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 境、气氛。
(二)运用比拟要注意的问题
2.用来比拟的人和物在性格、形态、 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似或相近之点,
才能把物写得像真正的人一般,或把 人写得像真正的物一样。
三、借代
“借代”,也叫作“换名”,是指不直说某 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 去代替它的辞格。 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词语的锤炼,一般是从内容(意义) 和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的。
一、意义的锤炼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人心。
二、声音的锤炼 运用平仄变化提升表达效果。 中国有句老话: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句式的选择”是指,在多种 同义句式间选择一种最适合当前
语境,表达效果最好的句式。
3.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 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 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二)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运用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否 则不能给人以真实感。 燕山雪花大如席
广州雪花大如席
2.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 像夸张,又像真实。 祖国大地换新颜,一天等于二十年。
3.要注意思想感情。 另外的一个匪徒,趁着这个机会,侥 幸地脱了身,顺着高粱地,像兔子似的向
陈家庄奔去。
4.要区分比喻和非比喻。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
5.不要拘泥于比喻的三种基本类型。师
二、比拟 根据想象,把甲当作乙来写的辞格。 大地母亲是宽厚仁慈的。 大地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
(三)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修辞要在合乎语法的基础上进行, 但有时也可突破语法规则。 修辞是在各种同义手段中选择适 合的形式进行表达。
现代汉语习题
现代汉语习题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含义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三、拿你学过的外语来和现代汉语比较,谈谈现代汉语具有哪些特点?四、你自己的母语属于哪种方言,与普通话有哪些主要的不同?五、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是什么?六、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如何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什么是语音?为什么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二、说出发音器官示意图中各部位的名称。
三、联系你所熟悉的语言,谈谈什么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为什么说语音的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五、举例说明什么是音素?六、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七、下列各音素,哪些是元音?哪些是辅音?p、m、u、i、ɡ、j、e、n、ɑ、nɡ八、举例说明什么是音节?什么是声母?什么是韵母?什么是声调?九、说明元音、辅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十、指出下列音节中各有几个元音和辅音?⑴xiā(瞎)⑵bān(班)⑶chōu(抽)⑷tīnɡ(听)⑸lóu(楼)⑹shǎnɡ(赏)⑺zhuānɡ(庄)⑻dāi(呆)⑼huān(欢)⑽jiǎn(柬)十一、指出下列音节中的声母和韵母。
⑴biān(边)⑵zhǎo(找)⑶zhī(知)⑷xiǎo(小)⑸jiǔ(酒)⑹cì(次)⑺huī(灰)⑻jīn(今)⑼què(确)⑽chuānɡ(窗)第二节声母一、什么叫发音部位?什么叫发音方法?二、普通话声母有哪几个发音部位?三、解释下列术语:⑴塞音⑵擦音⑶塞擦音⑷鼻音⑸边音四、举例说明声母的送气和不送气。
五、举例说明什么是清音?什么是浊音?六、根据所给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填出相应的声母。
⑴双唇送气清塞音()。
⑵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⑶舌尖后清擦音()。
⑷舌尖中浊边音()。
⑸舌尖后浊擦音()。
七、下面有三组字,请把每组字中声母相同的字归并到一起,并写出它们的声母来。
⑴主站焦举暂招阻剑糟⑵留农凉兰虑宁隆乱泥⑶罚欢火翻昏晦逢淮佛八、举例说明什么是零声母。
第四节 辞格
二、传统辞格
(一)比喻 如果说,辞格是修辞学一片茂密的树林, 那么,比喻则是辞格之林中一株枝叶繁茂 干粗根深的参天大树。如果说,几十个辞 格好像一个大家族,那么,比喻则是这一 家族中的长房长子。——濮侃《辞格比较》 1、内涵及构成 2、分类
三、修辞新格
(一)列锦 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词组,组合成 一种多列项的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 抒情,叙事抒怀。
(三)假悖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违反逻辑上的不矛盾律, 拿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织在同一个语言结构 里,以收到精警、强调、讥讽、幽默等表达效果。 (1)耳朵里只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 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 叶……(陆定一《老山界》) (2)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魔鬼。 修辞效果:表面看似矛盾而实际上不矛盾的“假悖” 言语现象,能引人注意,发人深思,感悟出表达 者的独具匠心,达到使人印象深刻的目的。
第四节 辞格
一、辞格概说
(一)内涵 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活动中逐渐固定 下来的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言语优化模式。 (二)特点 1、表达功能上的特异性 2、语言形式上的模式性 3、历史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三)产生基础 1、物质基础 2、语言文字基础 3、主观基础
(四)辞格研究概况
1、辞格理论的研究 2、传统辞格的研究 (1)辞格体系的建立日趋完善 (2)单一辞格的研究不断深化 (3)辞格比较、辨异研究迈上新台阶 3、修辞新格研究成果丰硕 4、辞格综合运用研究逐步深入 5、辞格史研究开历史先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 思》) 修辞效果:一言简意赅、辞约意丰,有很强的艺术 概括力; 二含蓄隽永、形散神凝,能给读者留下充分 三讲求多种修辞手法 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余地; 的综合和语言的锤炼。
辞格(一)
3、运用拈连应注意的问题
①拈连要贴切自然,避免只注意形式、 不考虑内容的生搬硬套。 ②在形式上,甲事物一般是具体的, 在前;乙事物一般是抽象的,在后。 ③在语义上,甲乙两事物要有密切的 内在联系。甲事物是乙事物的根据或条件, 乙事物只有联系甲事物才能得到确切深刻 的理解。
4、拈连和比拟的区别
① 拈连的特点主要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即 甲乙两事物连起来的时候,把适于上文甲事 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下文乙事物上。例如: (1)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的树秧,也 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 ② 比拟是由本体和拟体构成,在字面上只出 现本体,而拟体是不出现的。例如: (2)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 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一、比喻
1、什么是比喻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 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 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例如: 她一头的褐色卷发,盖着一张的小圆脸, 眼极活泼,口也很灵动,配着一身极鲜艳的衣 裳——漆鞋,绿丝长袜,银红绸的上衣,紫酱 ——漆鞋,绿丝长袜,银红绸的上衣,紫酱 的丝绒围裙——亭亭的立着,像一棵临风的郁 的丝绒围裙——亭亭的立着,像一棵临风的郁 金香。(徐志摩《曼殊斐儿》 金香。(徐志摩《曼殊斐儿》)
②略式拈连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 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 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例如: 然而,在有“人”的心者的眼中、脑 然而,在有“ 中,红红的被屠杀者的血,是永远洗涤不 去的。(郑振铎《六月一日》 去的。(郑振铎《六月一日》) 一般用于衣物的“洗涤” 一般用于衣物的“洗涤”一词用于 “眼”和“脑”,表现了对被屠杀者的深 深的悼念和对屠杀者的憎恨。
现代汉语修辞PPT学习教案
人更加感 到沉寂
第15页/共77页
求生动
语言生 动可提 高表达 效果, 使人爱 听爱读 。词 语的选择 要追求 表意的 生动。 1.化静 为动 2 .形象 描绘 3 .含蓄 表意
绿杨烟外 晓寒轻 ,红杏 枝头春 意闹。
(宋祁《玉楼春》)
第16页/共77页
求特效
为了突 出强调 某一内 容,或 使语言 幽默诙 谐,人们 有时突 破常规 ,变异 地使用 词语, 以 求得某种 特殊的 表达效 果。 1.曲解 词义 2 .转换 功能 3 .反用 色彩
主动句: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这种句 子叫主动句。
被动句: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这种句子叫 被动句。
例如: “风把树叶吹落了。” “树叶被风吹落了。”
第31页/共77页
第四节 辞格的运用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 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 格不是修辞学。修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有机组 成部分而已,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殊 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言的 实践中产生的,今后,还将继续为增强汉语的 表达效果 而发挥作第用32页。/共77页
现代汉语修辞
会计学
1
本章目录
第一节 修辞概说 第二节 词语的选择 第三节 句子的配置 第四节 辞格的运用 第五节 语体风格
第1页/共77页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修辞和修辞学
(一)“修辞”溯源
在中国最早把“修辞”这两个字连 起来用 的是孔 子。据《易·乾·文言》所述:“子 曰:君 子进德 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 诚,所 以居业 也。”
第24页/共77页
三、紧句和松句
从结构上 说,句 子的组 织可松 可紧, 紧句就 是句子 成分组织 紧密的 句子; 松句就 是句子 成分组 织松散 的句子。
现代汉语修辞
第三节 句子的锤炼
❖ 句子的锤炼(又叫“炼句”)有其特有的内容。主 要有三个方面:
❖ 一是句子的安排。它指句子内部词语之间的语序、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顺序、句与句的连贯以及句子的 周密照应、省略隐含等都应该仔细推敲,都是修辞 的范畴。
❖ 二是句式的选择。句子的长短、松紧、整散、肯定 与否定、口语句与书面语句、文言句与欧化句等各 种同义句式,都各有各的特色,句子形式各异,修 辞作用也不同,必须正确选择,还要注意配合使用。
在现代,“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1)指运用 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2)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 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3)指以加强表达 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和修辞著作。
一般情况下,总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进行修饰
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即:修饰文字
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
❖ 1.长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的语境) ❖ 2.短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的语境) ❖ 3.相互转换(见书P232-P233)
句式的选择 和转换
(二)整句和散句
1、整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2、散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3、整句和散句的转换: (三)主动句和被动句 1、主动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2、被动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3、相互转换:
(四)肯定句和否定句
1、肯定句——是不含有否定词语的句子。 2、否定句:——含有否定词语的句子。 (1)单重否定句: (2)双重否定句: 肯定句和单纯否定句相比,一般是肯定句口气重,否 定句口气轻;肯定句是直接陈述,否定句则比较婉转。
如:“这个人好”(语气强)和“这个人不坏”(语
气较弱)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同义时,一般是否定句比肯定句 口气更重,有明显的强调作用。同时又可以表示委婉 的语气。
第四节常用的修辞格
第四节常用的修辞格一、辞格及其作用♦修辞格——又称辞格。
指人们相习沿用的具有特定构成方式和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
♦修辞格有独特的构成方式♦修辞关有独特的表达效果♦修辞格跟语音、词汇、语法(词语、句子、篇章)都有关系。
二、常用的修辞格♦常用的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反语、对偶、排比、层递、反复、回环、引用、仿拟、对比、衬托、设问、反问,等。
(一)比喻♦1、比喻——根据跟甲物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乙物来打比方的一种辞格。
♦2、修辞功能——(1)描绘形象,更具体生动;(2)说明事理,更通俗易懂。
♦3、比喻的构成——(A)本体(表达对象),(B)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C)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D)喻解(相似点)。
♦4、比喻的类别(1)明喻(A像B)♦优美短小动人心弦的散文,如一盏醇酒,如一曲清歌,良久地使你感到余香满口,余音绕梁!(冰心《我们的新春献礼——一束散文的鲜花》)♦那声音(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鲁彦《听湖》)(2)暗喻(A是B)♦生活是一张空虚的网,张开着要把我捕捉。
(艾青《火把》)♦偏见之树,在王教授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程树榛《大学时代》)♦荡平那虎狼的暴秦。
(郭沫若《屈原》)♦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回延安》)♦鹅毛大雪。
瓢泼大雨。
豆腐渣工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谚语)♦胶多不粘,话多不甜。
(谚语)♦想想个人的未来,也为我的朋友——书籍担一份心。
过去只恨书籍太少,这时又觉得它太多了。
(臧克家《书的故事》)(3)借喻♦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一条拉链,哗啦啦拉开两山翠绿。
修辞1
运用比拟要注意的问题
1.运用比拟必须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而感情又 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 2.用来比拟的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 该有相似或相近之点,才能把物写得像真正的人 一般,或把人写得像真正的物一样。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
诸葛亮代有聪明才智的人
具体代抽象
具体代抽象 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代抽象概括的事物。
正像延安人们跟我说的“你该记得从前那烂袄袄,皮裤裤的年 月吧。!” 刘白羽《红玛瑙》
烂袄袄,皮裤裤代艰苦生活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 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我们的祖国 像
本体 喻词
花园。
喻体
比喻一般包括三 个部分:本体, 喻体,喻词。
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小王像他哥哥” 第一,本体和喻体必须 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类 “这件衣服跟那件一样” 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 都不是比喻。 能构成比喻。 “我们的祖国”和“花园” 第二,本体和喻体之间必 之间的相似点几是“美 须具有相似点,即喻体必 丽”.相似点是比喻的灵 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 魂。 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各方的溪涧汇成了河流,各地劳动人民的创造汇成了灿烂 的文明。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做演说倒可以不 看读者不看听众。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 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有时简直形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 吴伯箫《歌声》
现代汉语—辞格—借代
2.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充当借体来代替本体事物 的名称。 ④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老”,每个乡村,每 个市镇。
⑤在向科学现代化进军中,我们多么需要奔腾驰聘的“千里马” 多么需要无产阶级的“伯乐”啊!
⑥校园里涌现出许多雷锋。
2.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借代可以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生动具体,特点鲜明 ,引发人的联想,也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变化。
借代的类型
1.特征、标志代本体
用借体(人或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①你们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 (刘绍棠《紫禾妞子》)
c.借喻如果补出本体和喻词,就可构成明喻,借代不能。如:“猫要是 高兴……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可 以改成“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而“先生,给现洋钱,袁世 凯不行吗?”“袁世凯”指的是银元上的袁世凯的头像,以此指代这种 银元,而不是指“这种银元像袁世凯”。
观
谢谢 赏
(3)借体在语境中带有褒贬色彩。如用“诸葛亮”、“伯乐"等作借体,常 常指代正面人物,带有歌颂、赞扬、钦佩、喜爱的感情色彩,是褒义的;而 以“光头”、“_ .撮毛”等作借体往往指代反面人物,带有讽刺、遣责 、蔑视厌恶等感情色彩,是近的地方。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 “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 不能。 借喻与借代的比较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a.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 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常是喻中有代。
第四节 辞格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 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依附于比喻 视觉为听觉,以“名曲”的和谐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 协调,突出一种和谐的美。 ③一早起,李先生在帐房的柜台上看见昨天的报纸,第 一道消息就是长沙烧成白地,吓得声音都遗失了, 一分钟 后才找回来,说不出话。(钱钟书《围城》) ——依附于拟物
1、拟人:把物当人写。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 涩地打着朵儿的。
②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 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与鼓励。 ③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④什么都看见了的月亮带着永久性的沉默,一次次来,一次次去, 那么事故,那么刁滑。。
1、反话正说
(十一)反语
2、正话反说
返回
三、修 辞 格(之一)
1、谐音双关 (弦外之音) (十二)双关 2、语义双关 (言外之意)
返回
三、修 辞 格(之一)
1、反仿 ——同中有异 2、类仿 ——异中有同
(十三)仿词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十四) 反复 1、连续反复
2、间隔反复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六)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其一,客观基础不同。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 性。如‚白帆远航。‛ ‚银鹰翱翔‛
其二,格式的变换不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例: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其三,主要修辞功能不同。借代、借喻都形象化的作用, 但借喻重在描绘形象;借代重在揭示特征。 返回
宽对、严对
第四节修辞格一
• (二)修辞格的特点 • 修辞格具有特异性、模式性、稳固性、发 展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等特点。 • 1.特异性 • 首先修辞格在功能上具有特异性,设置和 运用辞格在于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使其在 准确、简明、通顺的基础上,还具有形象 性和生动性,而每一种辞格的运用,都能 产生动人的魅力,达到优化语言的目的。 例如比喻、比拟、夸张的形象性、鲜明性 和生动性,仿词、谐音双关的幽默性,拈 连的新颖别致性等等。
• ③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涝心 悄兮。(《陈风· 月出》,排比) • ④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 息。(《秦风· 黄鸟》,设问) • ⑤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 也天只,不谅人只。(《鄘风· 柏舟》,呼 告) • 同时有些旧的辞格,由于已不适合于时代 的要求也在逐渐消失,如藏词、回文等等。
• • • • • • • • • • • •
(3)反喻 从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相反相对的方面设喻, 指出本体不具备喻体的某种性质,这种用 否定形式构成的比喻叫做反喻。常用 “甲不像(是)乙等格式来表示。例如: ①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 扔掉再重做。(蒋子龙《祝你们幸福》) ②文章的结尾最好能让读者觉得余香满口, 余味无穷,千万不要是一粒发了霉的花 生米。(徐仲华《文章的结构》) ③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张天 民《创业》)
• 4.客观性和主观性 • 辞格不是由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它是 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每一种辞格的产 生都有一定的客观基础,没有客观事物 作基础,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辞格。例如 如果没有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就不会由 比喻这种辞格;如果没有事物之间的相 关性,就不会有借代这种辞格;没有事 物之间的对立性,就没有对比这种辞格。 等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章辞格2
第四节引导类辞格属于这类辞格的有拈连、设问、对偶、对比、衬托、反复、排比、层递、顶真、回环、错综、呼告、衬跌、同异等。
一、拈连甲乙两类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就势巧妙地拈来用于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拈连。
拈连的两件事物,往往甲比较具体,在前,乙比较抽象在后。
运用拈连,便赋予了抽象事物以具体形象,增加了语言的艺术美。
拈连,必须有一个被拈连的。
这被拈连的词语,一般先要在上文出现,否则拈连就将失去凭借,不成其为拈连了。
问题讨论:1、拈连词问题拈连词是否出现两次?(1)哦!我的戈壁,我放牧过骆驼与青春的戈壁。
(《中国当代西部新诗选》)(2)我把喇叭花籽连同我的希望,一起埋进吊在半空的花盆里。
(《人民日报》1990.7.6)(3)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
(宗璞《紫藤萝瀑布》)2、甲事物问题是否存在无甲事物的拈连?(1)从陈伯伯的亲切目光中,您看到了党和同志的信任。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2)风里返航的舰艇,载回满舱的故事,满舱的歌曲。
(李瑛《军港》)(3)这架飞机该有多大的重量啊!它载着解放区人民的心,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载着我们国家的命运。
(方纪《挥手之间》)二、设问什么是设问?设问的范围有多大?各家看法不一。
大体有三种意见:第一,设问是自问自答。
第二,设问是自问自答,或者只问不答(答寓文中)。
第三,设问是本无疑问,并不要求回答,或自问自答,或问而不答。
设问的主要作用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或者突显重点,使行文不呆板,有波澜等等。
三、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叫对偶。
1、对偶从内容上可以分以下几种:1.1正对。
上下联内容相关,从两方面说明同一个事理,或描写一种情景,两联从内容上相互补充,互相映衬。
1.2反对。
上下联用的词或短语意义相反,对称地组织在一起,使对偶两句的内容相反。
辞格引用ppt课件
夸张
总结词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或程度,强调表达的情感或观点。
详细描述
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或程度,来强调表达的情感或观点。夸张可 以分为扩大和缩小两种类型,扩大是夸大事物的特点或程度,缩小则是缩小事物的特点或程度。夸张 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03
辞格引用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常见辞格类型 • 辞格引用在文学中的应用 • 辞格引用的注意事项 • 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什么是辞格?
辞格定义
辞格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指在语 言运用中,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 效果而采用的各种方法、技巧和
模式。
常见辞格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 。
辞格的作用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增 强表达效果,引起读者共鸣。
辞格引用的意义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和引用各种辞格,可 以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表达更加丰富、有力。
增强说服力
在演讲、写作等场合,合理运 用辞格可以增强说服力,使观 点更加鲜明、有力。
丰富文化内涵
辞格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和引用辞格可以加深对文 化的理解,丰富个人文化内涵 。
拟人
总结词
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或情感,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详细描述
拟人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 征或情感,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拟人可以通过描写事物 的形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来实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事物的特点。
排比
总结词
通过并列多个相似的句子或词语,增强语势和节奏感。
辞格引用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 象性,使表达更加鲜明有力,同时还 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加 信服。
辞格与修辞
辞格与修辞第四节辞格与修辞一、辞格及其特性辞格,又叫辞式、语格、修辞格、修辞方式。
它是逐步固定下来的具有动人的表达效果的语辞优化模式。
辞格具有以下特性:1・动人的表达效果2. 特定的结构模式3. 稳固性和发展性二、语言均衡类辞格(一)对偶对偶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相互关联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
1.对偶的修辞效果对偶,从形式上看,协调匀称,整齐美观,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便于记诵;从内容上看正对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反对可以相互映衬,意思显豁; 串对前后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二)排比排比是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修辞效果(1)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韵律美。
(2)加强语势,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
(3)抒发强烈的感情。
3.排比和对偶的区别(1)对偶只限于两项,排比则多于两项。
(2)排比对组成的各项结构要求宽,字数可以不一致,重字也常见;对偶对结构的要求严。
(三)顶真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开头,上递下接, 首尾相连的修辞方式。
这种辞格又称顶针、连珠、联珠、2.顶真的修辞效果(1)叙事状物,层次清楚,能反映出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2)议论说理,逻辑严密,结构谨严,含义深刻。
(3)抒情写意,情深意浓,具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四)回环回环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1)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2)使语句整齐匀称。
3.回环和顶真、回文的联系与区别回环和顶真在头尾顶接这一点上相似,但顶真是顺连而下,由甲到乙,由乙到丙;回环是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由甲到乙,再由乙回到甲。
回环与回文在回环往复这一点上是相似的,但没有回文严谨。
(五)互文互文是上文里省去下文出现的词,下文里省去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2.互文的修辞效果(1)语言简练,避免冗杂。
第四、五章 修辞格的运用
第四、五章修辞格的运用该两章重点认识各类辞格的构成特点,掌握各类辞格在表达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容易混淆辞格的区分。
一、辞格的性质修辞格,一般也称之为辞格、修辞方式,它是在语音、语汇、语法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特殊表达格式。
修辞格往往以其简短灵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丰富多采的内容或深沉复杂的情感,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因而在表义和传递信息方面,与一般平实的语言表达相比,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
远在先秦文学作品中就大量出现了诸如比喻、设问、夸张、排比等辞格,有关辞格的论述也远在汉语修辞学形成前的古代典籍中有了记载。
作为修辞学术语,“辞格”首见于唐钺先生的《修辞格》一书。
之后,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设立了38个辞格。
当前除了书面语中离不开修辞格,为提高表达效果在口语中也随处可见修辞格,使表达效果非凡。
比如各种广告宣传、标语口号铺天盖地,有不少是因为利用了辞格,使效果提高的例子:①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
(宣传口号,排比兼比喻,明确而简洁)②播种绿色,还北京碧水蓝天(宣传口号,比拟兼拈连,温馨而新颖)③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交通宣传,对偶,恳切而坚定)④(××鞋油)愿足下生辉(产品广告,双关,真挚而幽默)⑤光环与镣铐之间(报纸标题,借代,醒目而深沉)可见,修辞格是为提高表达效果而进行创造的产物,是使言语艺术化的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
二、辞格的基础修辞学是介于多种学科之间的边缘性科学。
辞格的运用有多种因素、多种条件,对它的研究自然也要关涉到与其相邻的各个学科及学科间的关系。
不仅要关注辞格运用时与哲学、心理学的关系,还要关注它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因为辞格的运用和研究与这些学科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辞格的客观基础作为根植于现实生活土壤的辞格,它首先要产生在客观基础之上,反映事物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居里夫人以蚕自喻,甘愿吐尽每一根丝,为人类做衣御寒;鲁迅以牛自比,立志“吃草挤奶”为人民辛勤耕耘。
第四节 辞格
第四节辞格(一)一、比喻比喻是指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本质不同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1.比喻的构成要素及构成条件比喻的特点是以彼喻此。
“彼”指比喻的事物,叫“喻体”;“此”指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二者构成比喻辞格的两大基本要素。
喻体和本体赖以组合成比喻的纽带是它们之间的“相似点”。
标示这种相似关系的语词叫“喻词”(或“比喻词”),喻词是比喻的语词标志。
构成比喻,从内容上说,需要表现的事物,另外的事物和相似点三个要素;从形式上说,需要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
通常人们把本体、喻体、比喻词叫比喻的三要素,也有的加上相似点,称为四要素。
构成比喻的条件:喻体和本体必须是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的事物。
这也就是说本质相同的事物构不成比喻,没有相似点的事物也构不成比喻。
例如:①这人的相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赵树理)例①本体是“脸”,喻体是“葫芦瓢子”,比喻词是“像”。
2.比喻的基本形式(1)明喻直接、明白地用喻体来描写或说明本体,常以“像”、“似”、“如”、“仿佛”等词语连接本体和喻体。
结构形式:“本体”像“喻体”(甲像乙)。
如:①记得那年泼水节,一朵凤凰花就像一团火焰,一树凤凰花就像一支烧燃的火把。
(张长《泼水节的怀念》)(2)暗喻直接将本体等同于喻体以描写或说明本体,常用“是”、“成为”、“等于”等词语连接本体和喻体。
结构形式:“本体”是“喻体”(甲是乙)。
如:②一个爱说话的女人是朵盛开的花,没有什么味道;一个不爱说话的女人,是朵半开的花,没有人知道它藏着一个什么样的花心,最吸引人。
(於梨华《变》)(3)借喻不出现本体,也没有喻词,直接用喻体描写或说明本体。
结构形式:只有喻体(乙)。
如:③她曾经远离过这些人,在她与她们之间筑了一堵墙。
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她长期忍受孤独寂寞的痛苦。
(贺光涛《路》)以上所述的三种比喻形式,是比喻的基本结构类型。
从明喻到暗喻再到借喻是一层进一层的比喻,越推进一层,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关系越密切,因而比喻的事物也越占主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第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类事物 同类事物一般 第一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类事物 不能构成比喻。 不能构成比喻。 小王像他哥哥。 小王像他哥哥。 这件衣服跟那件一样”都不是比喻。 “这件衣服跟那件一样”都不是比喻。 第二,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 第二,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 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 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上与本体相似 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我们的祖国像花园。 我们的祖国像花园。 我们的祖国” 花园”之间的相似点是“美丽” “我们的祖国”和“花园”之间的相似点是“美丽”,相 似点是比喻的灵魂。 似点是比喻的灵魂。
2.暗喻(隐喻)
本体+比喻词+喻体
是、变成、成为、等于、 变成、成为、等于、 成了、变为、 成了、变为、当作
暗喻从表面上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 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 暗喻从表面上看来是判断 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 叙述或说明 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 (1)作为精神食粮,散文是谷类,作为战斗武器,散文是步枪,我 )作为精神食粮,散文是谷类,作为战斗武器,散文是步枪, 们生活里常用散文。在文艺园地里, 们生活里常用散文。在文艺园地里,散文也应当是万紫千红中繁 茂的花枝。 ——吴伯箫《多写的散文》 吴伯箫《 茂的花枝。 吴伯箫 多写的散文》 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钉子, (2)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钉子,牢牢地钉进了黄维 团的脑门心。 团的脑门心。 —— 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谢雪畴《 老虎团”的结局》 老虎团
3.从效果上看,辞格对语言的运用具有优化性,它可以增强语 从效果上看,辞格对语言的运用具有优化性, 从效果上看 言的表现力,使之在准确顺畅的基础上生动感人。 言的表现力,使之在准确顺畅的基础上生动感人。 从范畴上看, 4.从范畴上看,辞格是使用语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修辞现象, 从范畴上看 辞格是使用语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修辞现象, 而不是其他现象。 而不是其他现象。
比喻的灵活用法
1. 没有喻词的比喻
(1)各方的溪涧汇成了河流,各地劳动人民的创造汇成了灿烂 各方的溪涧汇成了河流, 的文明。 的文明。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 (2)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 读者不看听众。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读者不看听众。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3)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 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有时简直形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 吴伯箫《歌声》 (4)有时简直形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 吴伯箫《歌声》
2.程度不等的比喻(强喻)
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1)清凉的水沁入肺腑,这是比甘露还要甜,比美酒还要香 清凉的水沁入肺腑,这是比甘露还要甜, ——袁鹰 戈壁水长流》 袁鹰《 的天山雪水 。——袁鹰《戈壁水长流》 我们四川人还有用牛粪作燃料的, (2)我们四川人还有用牛粪作燃料的,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 文章,恐怕连牛粪也不如。 文章,恐怕连牛粪也不如。 ——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新观察记者问》 郭沫若《 郭沫若 关于文风问题,新观察记者问》
1.明喻
本体+比喻词+喻体
像、如、似、仿佛、犹如、有 仿佛、犹如、 一般、好比、 如、一般、好比、宛如 等。有 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 一般,似的等 时后面还用“一样 一般 似的等 词语呼应。 词语呼应。
(1)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围城》 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围城》 刘玉翠回到村里,就好比是住进了监牢里。 (2)刘玉翠回到村里,就好比是住进了监牢里。 —— 康瞿《春种秋实》 康瞿《春种秋实》 转眼光景,整个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 (3)转眼光景,整个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 桃的大片棉花田,白花花的,一望无际。 杨朔《雪浪花》 桃的大片棉花田,白花花的,一望无际。 杨朔《雪浪花》 出痧子,非出不可。 钱钟书《围城》 (4)出洋好比出痘子 ,出痧子,非出不可。 钱钟书《围城》 黄维苦心经营的一次大反击,像只氢气球一样破灭了。 (5)黄维苦心经营的一次大反击,像只氢气球一样破灭了。 ——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谢雪畴《 谢雪畴 老虎团的结局》
2.比喻的分类 比喻的分类 按本体和比喻词的表现形式,比喻分为明喻、暗喻、 按本体和比喻词的表现形式,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 喻三类。 喻三类。 前面举的三个例子都是明喻的用例。明喻通过“ 前面举的三个例子都是明喻的用例。明喻通过“像、仿 似的、 佛、……似的、犹如”等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一眼 似的 犹如”等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 就可以看出是打比方。 就可以看出是打比方。
下面看几个用例: 下面看几个用例: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②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③“过来先吃碗饭 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过来先吃碗饭, ?!” ③“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的本体不能简单说成是“ 例②的本体不能简单说成是“我”,喻体也不能简单 说成是“ 应该把相关的修饰语考虑进去,否则“ 说成是“牛”,应该把相关的修饰语考虑进去,否则“我” 怎么会是“ 了呢? 的本体和喻体都是行为、动作。 怎么会是“牛”了呢?例③的本体和喻体都是行为、动作。
博喻
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 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博喻可以 用来强调特征,增强气势。 用来强调特征,增强气势。 (1)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檐的灰色的瓦瓴上。如 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檐的灰色的瓦瓴上。 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王蒙《春之声》 王蒙《 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王蒙 春之声》 (2)砰的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机器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 砰的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 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淘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淘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鲁光《中国姑娘》 鲁光《 鲁光 中国姑娘》
比喻的其他类型
倒喻 ——本体和喻体倒过来的比喻 本体和喻体倒过来的比喻 (1)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种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 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种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 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 毛泽东《 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 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白花就是您的笑容, (2)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白花就是您的笑容,巨大的气锤起 落的铿锵是您的声音;解放军前进的队列就是您的步伐, 落的铿锵是您的声音;解放军前进的队列就是您的步伐,葱 郁耸立的名山就是您的身影。 郁耸立的名山就是您的身影。 —— 白桦《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 白桦《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
曲喻
由喻体的某一方面转移、联想到另一方面去, 由喻体的某一方面转移、联想到另一方面去,通过这种转 联想使喻体和本体产生比喻关系。 移、联想使喻体和本体产生比喻关系。 (1)除了向日葵以外,天下怕没有像陆伯麟那样亲日的人或 除了向日葵以外, 东西。 ——钱钟书《人·兽·鬼》 钱钟书《 兽 鬼 东西。 钱钟书 (2)“你呀,真是记吃不记打,有买这‘砖头’回来干什 你呀,真是记吃不记打,有买这‘砖头’ 柳茵一见《词海》 火就沾了油,蹭蹭地窜得老高。 么?”柳茵一见《词海》,火就沾了油,蹭蹭地窜得老高。 —— 肖复兴《书市风波》 肖复兴《书市风波》
比喻的格式: 相似 相似, 相关, 比喻的格式:AB相似,以B喻A,借代的格式:AB相关,以B代A。 喻 ,借代的格式: 相关 代 。 顶真的格式: 顶真的格式:A—B,B—C,C—D。回环的格式:A—B,B—A , , 。回环的格式: ,
2.从使用上看,辞格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大,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就 从使用上看,辞格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大, 从使用上看 没有辞格。 没有辞格。
Hale Waihona Puke .借喻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比喻词 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 借喻的本体不出现 也不用比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 也不用比喻词 应该出现的位置。 应该出现的位置。 (1)夕阳映照下的西湖湖面上撒满了碎银,波光粼粼,熠熠生 )夕阳映照下的西湖湖面上撒满了碎银,波光粼粼, 这个鬼地方,一阴天,我心里就堵上个大疙瘩。 辉。这个鬼地方,一阴天,我心里就堵上个大疙瘩。 (2)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他说,如果不打落水 )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他说, 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 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
运用比喻要注意的问题
1.喻体必须是常见的、易懂的。 2.比喻要贴切。 3.要注意思想感情。 4.要注意区分比喻和非比喻,譬如比喻和比较形式上 相同,而实质上是不同的。
二
比拟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 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 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
一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 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1.比喻的构成 比喻的构成 无论哪一类比喻,都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无论哪一类比喻,都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这人的相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 ①这人的相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赵树理) (赵树理) 本体是“ 喻体是“葫芦瓢子” 例①本体是“脸”,喻体是“葫芦瓢子”,比喻词是 “像”。 本体、喻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性质、 本体、喻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某种性质、 行为、动作、道理等等。 行为、动作、道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