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柱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_潘素兰

合集下载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康复训练和艾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艾灸在康复治疗中发挥着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痉挛、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而康复训练则是重建受损神经途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结合艾灸与康复训练的优势,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本研究将通过临床实验设计和治疗效果评估,评估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和应用前景展望。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希望。

【关键词】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艾灸、联合治疗、疗效、临床实验、机制、评估、研究建议、应用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脑卒中中,脑组织的供血受到严重障碍,导致脑缺氧缺血,进而引起脑细胞坏死、脑功能障碍。

偏瘫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恢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通过系统、科学、个体化的训练方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受损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疗效不尽如人意。

本研究旨在探讨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希望借助这种综合治疗方法,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讨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旨在寻找一种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2.探讨艾灸和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3.在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参考。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是一种常见的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一、艾灸的治疗原理艾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燃烧艾草,以产生热力刺激穴位,从而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机体的代谢和修复。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温里祛湿等作用,能够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和局部供血情况,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重要的康复作用。

二、康复训练的治疗原理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各种康复方法和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肌肉训练、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能够有效地提高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1. 促进血液循环:艾灸能够促进患者体表和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肢的供血情况,提高肌肉的营养供给,从而加速患肢的康复。

2. 舒缓疼痛: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舒缓患者的肌肉疼痛和僵硬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提高康复训练效果:艾灸能够促进肌肉的血液供应和新陈代谢,提高肌肉的活动能力和耐力,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4.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艾灸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和意愿。

通过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选择适应症: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适用于急性期、恢复期和慢性期的脑卒中患者,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艾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艾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
④无严重认知障碍 。 8 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两组
在年龄 、 性别 、 病程 、 瘫痪 侧等方 面无显著性 差异 ( 尸>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见表 l 。
1 临床资料
2 0 0 6 年3 月至 2 0 1 2 年8 月在我院 的脑卒 中患者 8 O 例,
或基本正常。 3 . 2 F MA评分 标准 用F MA ( 简式 F u g l — Me y e r 评分标
2 . 1 对照 组
疗, 每天 1 次, 每次 4 0 r a i n , 1 0 天为 1 个 疗程 , 一般 治疗 2 个 疗程后作阶段性综合评定 。 2 .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艾灸。 采用纯艾绒艾条
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 P> 0 . 0 5 ) , 治疗后两组 均
有一定程度改善 , 但观察组明显优 于对照组 ( P< O . O 1 ) 。见表
2。
B r u n n s t r o m分级 、 F MA评分及疲 劳度评分 比较 。评定工作 由
神经内科和康 复科医师组成评定小组 , 统一完成。结果显示 ,
2 0 1 3 年第 1 6 卷第2 期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4 1・
艾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 中偏瘫疗效观察
陈 萍。 黄世杏 5 3 7 4 0 0 ) ( 北 流 市人 民 医院 , 广西 北流

要: [ 目 的] 观察 艾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 中 偏 瘫的疗效观察。[ 方法] 将8 O 例 患者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
4 0  ̄ , 1 。对照组予常规 内 科 治疗及康 复训练 , 观 察组在对 照组 的基础上增加艾灸神 阙、 关元、 足三里 、 三阴交、 肝 俞、 脾俞、 肾俞 、 命

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姚㊀璐,张㊀艳E f f e c t o fm o x i b u s t i o n c o m b i n e dw i t h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o n l i m b a l f u n c t i o na n d l i v i n g a b i l i t y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h e m i p l e gi a a f t e r s t r o k e Y A OL u ,Z H A N GY a n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H o s p i t a l o fH a i a nC o u n t y ,J i a n gs u 226600C h i n a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中对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 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57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6年7月 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57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中医艾灸配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㊁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23%)优于对照组(66.67%);干预1个月后上肢功能㊁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 a n k i 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艾灸配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能力.关键词:中医艾灸;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肢体功能;生活能力A b s t r a c t ㊀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m o x i b u s t i o n c o m b i n e dw i t h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o n l i m b f u n c Gt i o na n d l i f e a b i l i t y i n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m i p l e gi a .M e t h o d s :F r o mJ u n e 2015t o J u n e 2016,57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t r o k e h e m i p l e g i a a d m i t t e d i no u r h o s p i t a l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r e c e i v e d r o u t i n e n u r s i n g c a r e .F i f t y Gs e v e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t r o k eh e m i p l e g i a a d m i t t e d i n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J u l y 2016t oJ u l y 2017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t a k i n g i m p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m o x i b u s t i o n w i t h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w e r e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l i m b f u n c t i o na n d l i v i n g a b i l i t y b e f o r e a n da f t e r i n t e r Gv e n t i o n c o m p a r e d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R e s u l t s :T h e t o t a l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91.23%)w a s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66.67%).T h e s c o r e s o f u p pe r l i m bf u n c t i o n a n d l o w e r l i m b f u n c t i o n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g r o u p a f t e r o n em o n thi n t e r v e n t i o n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B a r t h e l i n d e x s c o r e o f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c o n t r o l a f t e r r e c e i v i n g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o n e m o n t h ,a n dR a n k i nS c a l e s c o r ew a s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l l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a p pl i c a t i o n o fm o x i b u s t i o nc o m b i n e d w i t h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t r a i n i n g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m i p l e g i as t r o k ec a n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m Gp r o v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p r o m o t e l i m b f u n c t i o n r e c o v e r y a n d i m p r o v e l i v i n g a b i l i t y .K e y w o r d s ㊀m o x i b u s t i o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s t r o k e ;h e m i p l e g i a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l i m b f u n c t i o n ;a b i l i t y o f l i f e 中图分类号:R 473.7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 o i :10.12102/j .i s s n .2095G8668.2019.07.002㊀㊀㊀㊀脑卒中作为临床高发的神经内科疾病,会引发多种后遗症,而偏瘫是其最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1].基金项目㊀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G J Z 16124.作者简介㊀姚璐,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26600,海安市中医院;张艳(通讯作者)单位:226600,海安市人民医院.引用信息㊀姚璐,张艳.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 ].循证护理,2019,5(7):586G589.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发生率逐渐上升,而脑卒中偏瘫病人的人数也随之上升[2].此类病人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因此需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艾灸疗法作为传统干预措施,其对于脑卒中偏瘫病人具有显著效果;而有效的康复训练对改善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促进效果[3G4].为此,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给予中医艾灸配合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685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将2015年6月 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57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32例;年龄51~78(63.95ʃ5.79)岁;病程45~50(47.65ʃ1.12)d;其中脑出血14例㊁脑梗死43例;瘫痪侧:左侧30例,右侧27例.将2016年7月 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57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50~79(64.02ʃ5.83)岁;病程45~51(47.85ʃ1.15)d;其中脑出血16例,脑梗死41例;瘫痪侧:左侧31例,右侧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1.2㊀纳入标准均通过C T或磁共振成像(M R 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偏瘫;意识清楚;病人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3㊀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脑肿瘤;依从性较差;精神病者;临床资料不全;拒绝配合此研究.1.4㊀研究方法两组均护理干预1个月.1.4.1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病人进行相应肢体康复锻炼,主要为:①良肢位摆放.嘱咐病人以患侧卧位为主,并尽可能避免仰卧位.②日常生活活动锻炼.主要包括进食㊁更衣㊁各生活用具的使用等.③平衡训练.主要为床椅㊁床上转移训练㊁步行训练以及起坐训练等.④步行训练.通过平衡杠实施步行训练或借助单脚拐㊁四脚拐实施步行训练.在病人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仔细核对训练的错误之处,及时纠正.在干预过程中不断鼓励病人,给予其坚持锻炼的信心,消除病人焦虑㊁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1.4.2㊀观察组㊀㊀采用中医艾灸配合康复训练护理.1.4.2.1㊀中医艾灸㊀㊀使用纯艾绒艾条实施温和艾灸,分为两组穴位,上㊁下午各1组,在上午嘱咐病人取仰卧位,取灸神阙㊁关元㊁足三里(双)㊁三阴交(双);下午嘱咐病人取侧卧位,取灸肝俞(双)㊁脾俞(双)㊁肾俞(双)㊁命门.以病人穴位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每个穴位连灸20m i n.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1.4.2.2㊀康复训练㊀㊀①指导正确体位.在病人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从而避免机体肌肉出现萎缩及关节畸形.定期变换体位同时保持良肢位,对无法自行翻身者,由护理人员协助病人进行翻身,每2h翻身其次.②体位转换及转移训练.以无痛为训练的前提,指导病人实施全范围关节锻炼,首选抬高床头,使其角度为30ʎ,在病人可坚持30m i n以上后,则在次日使床头抬高角度增加10ʎ,最后直至90ʎ.然后嘱咐病人用双手交叉抱膝,头部尽可能靠近胸前,使身体左右前后轻摇,促使下肢痉挛缓解.③上肢分离诱发训练.病人取坐位,嘱咐其进行患肩屈曲㊁患肘伸展运动.然后让其接触对侧肩,实施肩内旋㊁内敛及屈曲动作;并且在病人进行肩内旋㊁内收时嘱咐其手部尽可能触碰到肩关节,再回到原位,反复训练8次.④上肢控制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患肘关节伸展活动,在90ʎ时停留10s.结束后可逐渐将患肩的屈曲角度缩小,之后于任意角度停止或运动.⑤上肢分离运动易化训练.嘱咐病人双肩屈曲90ʎ,并取面墙坐位,伸展双肘,手掌撑墙,然后开始推墙训练;再选患侧面墙,取坐位或立位,外展患肩90ʎ,伸展患肘,肩部用力实施推墙运动.1.5㊀观察指标1.5.1㊀临床疗效采用修订版A s h w o r t h痉挛分级法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显效:病人下肢肌张力下降ȡ2级;有效:病人下肢肌张力下降1级;无效:病人下肢肌张力无任何下降,甚至加重[5].总有效=显效+有效.该量表C r o n b a c hᶄsα系数为0.886,内容效度(C V I)值为0.917,具有良好信效度.1.5.2㊀肢体功能采用F u g lGM e g e r运动功能量表对两组干预前㊁干预1个月后上肢㊁下肢功能进行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总分66分,下肢运动功能总分34分,共50个小项,每个小项采用0~2分3级评分法,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肢体功能越好[6].该量表C r o n b a c hᶄsα系数为0.903,C V I值为0.921,具有良好信㊁效度.1.5.3㊀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 a r t h e l指数)对两组干预前㊁干预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总分100分,100分为生活完全自理;60~99分为生活基本可自理;40~59分为生活有时需要帮助;20~39785分为存在明显功能缺陷,生活经常需要帮助;<20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采用改良R a n k i n量表对两组干预前㊁干预1个月后自主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总分6分,0~1分为无残疾;2~3分为轻中度残疾;4~6分为重度残疾,甚至死亡[7].该量表C r o n b a c hᶄsα系数为0.890,C V I值为0.901,具有良好信效度.1.6㊀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0.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肢体功能评分㊁生活能力评分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用t检验,两组临床疗效用例数㊁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果2.1㊀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㊀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5710(17.54)28(49.12)19(33.33)38(66.67)观察组5725(43.86)27(47.37)5(8.77)52(91.23)㊀㊀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8.919,P=0.0032.2㊀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肢体功能比较(见表2)表2㊀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肢体功能比较(xʃs)分时间组别例数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干预前㊀㊀对照组5712.25ʃ6.558.16ʃ4.55观察组5712.18ʃ6.738.22ʃ4.62t值0.056-0.070P0.955㊀0.944干预1个月对照组5722.37ʃ9.5517.37ʃ7.84观察组5729.96ʃ9.1125.05ʃ8.41t值-4.342-5.043P㊀0.000㊀0.0002.3㊀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生活能力比较(见表3)表3㊀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生活能力比较(xʃs)分时间组别例数B a r t h e l指数R a n k i n量表干预前㊀㊀对照组5736.02ʃ6.132.50ʃ0.67观察组5736.11ʃ6.242.49ʃ0.68t值-0.0780.079P㊀0.9380.937干预1个月对照组5744.78ʃ5.441.98ʃ0.55观察组5754.65ʃ6.621.17ʃ0.58t值-8.6977.651P㊀0.0000.0003㊀讨论3.1㊀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意义脑卒中作为目前国内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虽然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疗效得到相应提高,但病人后遗症的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而出现偏瘫者所占比例较大,部分病人无法生活自理,给家庭及社会较大负担[8G9].药物治疗通常无法完全治愈此类疾病,病人需接受有效康复训练及干预措施,逐渐促使机体功能恢复[10].在中医医学理论中将脑卒中偏瘫与 痿证 的临床表现相类似,此类病人多表现为气虚血瘀㊁筋失所养㊁脉络痹阻.通过我国传统艾灸疗法能够有效调和病人经络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11].因此,本研885究对脑卒中合并偏瘫病人给予中医艾灸配合康复训练,得到了显著效果.3.2㊀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病人肢体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得到显著提升,且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上肢功能㊁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医艾灸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肌力及肢体功能状况.从中医医学角度,脑卒中偏瘫病人究其缘由在于 亏损元气 [12G13].艾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艾叶气味芳香,具有调节气血㊁温经通络的效果,对机体各系统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神阙穴作为任脉要穴,其位于人体中部,与脾㊁胃㊁肾的关系密切,通过艾灸神阙能够有效激发脐深部元气,使元气经由脐中沿三焦经络通往全身,从而起到温补脾㊁胃㊁肾,调节元气的效果[14].关元作为男子藏精㊁女子蓄血之所在,通过艾灸此穴可起到温肾固本㊁壮元调气的效果.足三里作为足三阴经及足太阴脾经的会穴,通过艾灸此穴能够有效调节脏腑气机,补益机体正气.而肝俞㊁脾俞㊁肾俞均属足太阳膀胱经,其与机体五脏六腑紧密相关,艾灸上述穴位可起到强筋骨㊁补肝肾的效果[15].而康复训练通过科学㊁规范的运动训练,能够有效增强病人上肢屈肌群和下肢伸肌群的肌张力,帮助病人促进肌力恢复,改善血液循环,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从而恢复病人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控制能力,最终改善病人肢体功能状况[16].3.3㊀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B a r t h e 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R a n k i 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给予脑卒中偏瘫病人艾灸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能力.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通过艾灸干预促使病人机体血流变性及微循环得到改善,调节血管舒缩活动,促进自由基正常代谢,使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恢复[17].而康复训练能够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的损坏程度,通过科学训练方式能建立协调可控的正常肢体运动,提升病人肢体运动的整体能力,最终促使生活能力改善.综上所述,中医艾灸配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能力.参考文献:[1]㊀付莲英,杨海兰,廖爱民.基于O r e m自护理论的更衣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7):25G29.[2]㊀吕慧颐,赵俊,武俊英.康复护士延伸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32):4173G4175.[3]㊀周柒媛.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1):31G33.[4]㊀K UMA RP,MA R D O N M,B R A D L E Y M,e t a l.A s s e s sGm e n t o f g l e n o h u m e r a l s u b l u x a t i o n i n p o s t s t r o k eh e m i p l eGg i a: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 u l t r a s o u n d a n d f i n g e r b r e a d t hp a l p a t i o n m e t h o d s[J].P h y s T h e r,2014,94(11):1622G1631.[5]㊀朱翠平,吴美华,徐晓芳,等.家庭康复护理对农村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1):1365G1367.[6]㊀付莲英,杨海兰,廖爱民.基于自护理论的更衣流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17):38G40.[7]㊀谢立娟,王建华,田素斋,等.基于运动想象的康复指导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6):3766G3769.[8]㊀赵琳,陈霞,郭兵妹,等.脑卒中偏瘫患者远程康复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3):2570G2574.[9]㊀S T I R L I N GL,A HM A D M Q,K E L T YGS T E P H E N D,e t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o ft h et o r q u er e q u i r e dt o p a s s i v e l yp a l m a ra b d u c t t h e t h u m bC M C j o i n t i n a p e d i a t r i c p o p u l a t i o nw i t hh e m i p l e g i a a n d s t r o k e[J].JB i o m e c h,2015,48(16):4246G4252.[10]㊀G R E E N L E A FEK,HA N D C,HO L L E N B E A K C S.C a r o t i de n d a r t e r e c t o m y v e r s u sc a r o t i da r t e r y s t e n t i n g:n od i f f e r e n c e i n30Gd a yp o s t p r o c e d u r er e a d m i s s i o nr a t e s[J].A n nV a s cS u r g,2015,29(7):1408G1415.[11]㊀金燕,董文帅,李煜珍.远程居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5,23(5):393G394.[12]㊀孟庆莲,赫军.良肢位摆放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36G38.[13]㊀刘智慧,陈雪梅,周兰姝.视频游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M e t 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0):1186G1191.[14]㊀范丽婵,梁鹏,陈丽珊,等.任务导向性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6):142G144.[15]㊀D A R KJ,S A N D E R R.A no v e r v i e w o f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m o v e m e n ta n d p e r c e p t i o n d i f f i c u l t i e sa f t e rs t r o k e[J].N u r sO l d e rP e o p l e,2014,26(5):32G37.[16]㊀刘先娟,张培华,李义芬,等.P D C A循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6):2005G2008.[17]㊀汪苗,徐红,周海晏.脑卒中偏瘫患者照顾者睡眠质量㊁照顾负担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17,32(9):56G59.(收稿日期:2018G07G29;修回日期:2019G04G06)(本文编辑曹妍)985。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的病变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

该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使其出现中风、偏瘫、言语障碍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最有效的治疗成为了当今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方法,该方法将康复治疗与传统的中医艾灸疗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一、艾灸的临床应用艾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主要是利用艾草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和烟草中的草质挥发物质对皮肤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可以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疼痛、消炎和抗病毒等作用。

在现代医学中,艾灸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领域,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方面,艾灸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对患者进行艾灸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者身体局部的营养供应,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会出现肌肉痉挛和僵硬的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治疗。

通过对患者进行艾灸刺激,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使患者身体局部得到放松和休息,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3、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艾灸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刺激相关神经,促进神经细胞的增生和生长,从而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二、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康复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和物理治疗手段,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方面,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肌肉协调训练脑卒中偏瘫患者往往存在肌肉无力、失调以及协调能力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因此,肌肉协调训练成为了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患者进行肌肉协调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肌肉的协调能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中医中药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付丽珊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800【摘 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6至2018年6月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3名和对照组43名。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治疗后的F-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的改良Ashwort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疗后的Ber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艾灸联合康复训练较单纯的康复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

【关键词】艾灸;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疗效脑卒中在我国高发病种之一,且发病率具有上升的趋势。

脑卒中具有较高致残率,导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下降[2],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3],加重社会经济负担。

目前,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主要康复训练治疗。

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肌张力,降低痉挛肌肉的张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和活血通络的作用,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艾灸联合康复训练2 结果2.1 两组疗效比较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定量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后的两组24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与治疗前相应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脑卒中偏瘫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卒中所致的一种运动功能障碍。

这类患者常出现偏瘫、肌张力增高、肌肉疲劳、骨骼和软组织变化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手段和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艾灸联合康复训练。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患者体表局部点燃压片制成的药艾草,使患者体表皮肤产生温热感,进而改善局部血管循环和代谢,从而起到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而康复训练则是一种系统的康复方法,通过运用各种运动疗法和理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和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艾灸的作用机制艾灸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艾灸能够通过刺激患者体表的皮肤,使得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的供血供氧情况,促进局部新陈代谢的加快。

艾灸还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人体的阴阳,从而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

康复训练主要通过运用各种运动疗法和理疗手段进行治疗,通过反复的运动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肌肉功能的恢复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康复训练还能够通过改善患者的姿势和动作技巧,预防和减轻患者的运动支配异常,避免肌张力的过度或麻痹导致的骨骼和软组织变化。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艾灸能够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提高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有助于减轻肌肉疲劳和疼痛,从而为康复训练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

艾灸还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平衡患者的阴阳,从而调整和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二、临床案例患者王某,男,56岁,因高血压病史长期不服药治疗,导致脑卒中而引发了右侧上肢及下肢偏瘫。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脑卒中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面瘫、肢体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在不断探索新方法,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

通过对该方法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将探讨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身上的疗效,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我们来介绍一下艾灸。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将艾条燃烧,然后放置在患者的穴位上,产生热量和药物成分的作用,从而达到调节阴阳、温通经络、祛风湿、行气活血等效果。

而康复训练则是通过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瘫痪肢体的功能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由于脑血管意外导致脑部出血或血栓形成,从而影响了瘫痪肢体的血液供应,导致瘫痪肢体的功能受损。

艾灸能够通过热量和药物成分的作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瘫痪肢体的功能。

康复训练则是通过运动训练,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通过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加速瘫痪肢体的康复进程。

二、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肌肉张力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会出现肌肉痉挛、肌肉僵硬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艾灸能够通过温热的作用进入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善肌肉张力,使得瘫痪肢体得到放松。

康复训练则是通过系统的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通过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肌肉张力问题。

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由于瘫痪肢体的原因,导致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患者的肌肉功能得到改善,瘫痪肢体得到恢复,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身上有着明显的疗效。

而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肌肉张力等方面。

也需要注意到,艾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于具体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50g,当归2g煎汤热服。

饮食不宜过甜,以免助湿生痰,忌生冷、油荤、辛辣,陈皮泡水代茶喝利于化痰。

对于有阴血亏虚表现的病人,嘱其注意饮食禁忌即可,必要时可予以中药食疗(西洋参、太子参、石斛)养阴益气补血。

盖因养阴补血之品多寒凉碍胃,易伤脾生湿,可加1g陈皮行气不碍胃。

随着病情稳定,利尿剂减少或停用、贫血纠正,阴血亏虚多有明显好转。

而对于血瘀之证,因术后多种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辨证施护可选用具有活血养血、兼作食疗的中药为主,且不可破血逐瘀,徒伤正气,增加出血。

田七性味平和,活血而不散,兼可补血,宜为首选。

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而言,因其为各证均常见此类症状,总体属脾虚气滞,故治疗总以调脾行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为法。

笔者临床中喜用针灸、热熨等中医简易特色疗法,效果良好。

如电针双足三里、吴茱萸炒盐热熨、按摩腹部大横穴、黑芝麻15g加蜂蜜调服、八段锦、进食淮山芡实瘦肉粥锻炼等。

尤其是八段锦锻炼,其动作绵缓,运动强度较小,时间可长可短,适应性广,不需要场地、专业人员与设备,CAB G后病人易于接受与掌握,即可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胃肠蠕动、改善食欲,对于改善病人的心肺功能亦有裨益。

潘华山[8]的研究得出八段锦练习能使心泵力代偿性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强,血量增多,缓解心脏的压力;能有效地改收稿日期:2009-09-30作者简介:潘素兰(1965-),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工作。

善血管的弹性状况,提高肺循环功能,对于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呼吸机能有着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冠脉搭桥病房阶段病人,其表现以术后疲劳相关症状、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为主,中医护理既要辨证施护,又要辨病护理(胃肠功能紊乱),采取中医食疗与饮食禁忌、八段锦、简易中医特色疗法等综合的护理手段,针对一些常规西医护理疗效不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发挥长处,可以改善CAB G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Chen J C,Kau l P,Levy J H,et a.l M yocard ial i n f arcti on f oll o w i 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 u rgery i ncreases h ealt h care res ource u tili za-tion[J].C ritC areM ed,2007,35(5):1296-1301.[2]Per m anyerM G,B rotons C,C ascant P,et a.l assess m ent of quality oflife rel ated to health2years after coronary s u rgery[J].M ed C li n barc,1997,108(12):446-451.[3]白晓凤.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5(2):208.[4]孙宁,韩艳玲.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2):120-121.[5]吴焕林,阮新民,杨小波,等.319例冠心病患者证候分布规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6):498-500.[6]江巍,林宇,吴焕林,等.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7):597-599.[7]王继娟,江巍,阮新民,等.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106例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76-77.[8]潘华山.八段锦运动负荷对老年人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新中医,2008,40(1):55-57.艾柱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潘素兰,张冲,邓秋兰(广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内针灸科二区,广西南宁530023)摘要:目的:观察艾柱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52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艾柱灸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

观察治疗前后肩痛、肩关节活动度,ADL的Barthe l变化。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有效率80.0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度、ADL的Barthe l指数显著改善(P< 0.01或P<0.05);结论:艾柱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痛肩具有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肩痛;脑卒中;艾柱灸;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5-0927-02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病后的1~3个月,发生率1215%~70%[1],是严重影响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偏瘫侧肩关节活动受限及康复治疗时间延长。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影响偏瘫侧肢体功能康复治疗的有效进行。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艾柱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本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1一般资料52例均为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本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并发肩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144? 6131)岁;病程(27130?4119)天。

治疗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60109?7112)岁;病程(26176 ?3192)天。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105),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包括针灸、药物、康复训练)及一般的常规护理,治疗组增加艾柱灸治疗。

112纳入标准¹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均为初次发作;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治疗;»排除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肩痛;¼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方法11311艾柱灸治疗采用艾柱直接灸法,将纯净的艾绒,用于搓捏成圆锥形的艾柱,大小如苍耳子,以痛为腧,选取肩最痛点3~7处,疼痛弥散者取肩髃、肩贞、肩前等穴,施灸时先在穴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柱便于黏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柱,直接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患者呼热换另一壮,每穴9壮,每日1次,5天1个疗程,隔2天行下1个疗程。

一般以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治疗后嘱患者注意患肩保暖,2h 后才可洗澡。

11312康复训练(1)体位摆放:脑卒中偏瘫肩痛的预防从急性期开始介入。

良肢位的摆放:平卧位时,患肩垫起防止肩后缩,患侧上肢伸展稍外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侧;健侧卧位时,躯干大致垂直,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b~130b。

肘和腕伸展,上肢置于前面的枕头上;患侧卧位时,躯干稍向后仰,后方垫枕头,避免患肩被直接压于体下,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b~130b,患肘伸展前臂旋后,手自然地呈背屈位。

患者坐位时,患侧肘部、腕部和手应有良好的支撑,避免患侧上肢后下拖垂,以及腕关节屈曲;帮助患者翻身、起坐时避免牵拉患肢。

(2)运动疗法:¹Bobath握手上举训练,主动耸肩动作,每次做4@8拍, 3~5次/d。

º按摩及手指点穴:对患肩的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周围肌肉进行轻柔按摩和肩痛点按压刺激,以手三阳经穴为主。

»辅助)主动运动:对患上肢3级以下的肌力者,进行不引起疼痛的最大范围的关节活动,有疼痛者以患者感到轻微疼痛为度,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肘关节的屈、伸、旋前、旋后;腕关节的掌屈、背伸、外展、内收、环转;指关节的掌指关节、指关节的屈伸,拇指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及对指训练;动作要缓慢,每个动作做20回,3~5次∕d。

¼主动运动:对患上肢肌力3级以上的患者以主动运动为主,进行各关节的运动,并配合器械训练,每次10~20m i n,每日3次。

½向心性加压手指:用健侧手将患手置于胸前,用健手拇指、食指沿患侧各手指两侧由远端向近端挤压,并在手指近端根部紧压20s,每个手指重复5次,每天4~6次。

以上所有的运动每天由康复治疗师做1次,其余时间教会陪护完成。

11313康复护理¹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康复护士切记不要做超越肩关节活动范围的强制性活动,以免诱发肩痛,在进行患侧上肢的康复训练时,适当控制训练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当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时,应立即停止训练。

º禁用患肢输液,因患肢血液循环缓慢,输液可增加循环的压力,易发生液体外渗,在患肢输液,还限制了患肢的活动,不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

»注意患肢的保暖,避免受凉。

¼患侧卧位时,避免患手压在身体的下面。

½做好心理护理。

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忧虑等情绪,导致患者拒绝进行功能训练,从而使康复训练不能有较的进行,因此,必须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较沟通,取得配合,使得康复训练得以有较地进行。

114疗效标准及评定方法肩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is ual Analogue Scale,VAS)[3]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肩关节活动度评定:采用m e lle[4]评分对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手到脊柱、手到嘴5个动作进行量化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5]评定。

115统计学分析采用S PSS1115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V2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105),治疗4周后,两组偏瘫侧疼痛及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101,P<01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1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6129%,与对照组比较(80100%),经V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见表1~2。

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治疗组27224196129*对照组25173580100注:与对照组相比,*P<01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x?s)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疼痛治疗组277109?21542153?1156*对照组256195?21164155?2109#肩关节活动度治疗组276126?21134117?1143*对照组256121?21335109?2112#B arthel指数治疗组2744169?1210165166?5199*对照组2543183?1113451155?6176#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101,#P<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