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创造历史:悍马

合集下载

悍马HUMMER发展历史及品牌介绍

悍马HUMMER发展历史及品牌介绍

悍马HUMMER发展历史及品牌介绍悍马(HUMMER)原用于军用,从1979年开始装备美军部队。

但是随着后来美军战略政策的转变,悍马汽车逐渐由军用变为军民两用。

在10年前的波斯湾战争中,出镜率极高的HUMMER令世人见识了它骁勇善战的雄姿和本领(军用型HUMMER的正式名称叫做HUMMVEE)。

其实,HUMMER的军用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被美军采用,因在中东战争中被广泛使用而名声大震。

军中巨无霸的民用型就像二次世界大战的MB JEEP一样,HUMMER也是一辆多用途越野车,除了作指挥车外,还有皮卡、拖炮车、无线电通讯车、救护车、流动维修车及防弹箱运输车等变形车。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辆勇猛的四驱车才在AMG厂改造下推出民用型HUMMER.1994年的底特律车展,首次露面的HUMMER不仅出尽风头,同时还吸引了众多的订单,落订的不乏大明星、富豪、政要等。

HUMMER军用型(即HUMMVEE)不但可以装备先进的武器,还有防空灯和防红外线车漆,仍然保留有直升机钓钩和坚固无比的底盘,另外,还可以加装防地雷保护板。

民用车当然不会有以上装备,但民用型车内十分豪华,包括全真皮内饰及空调系统等。

严格说来,HUMMER这辆巨无霸不能算是越野车。

很多人都知道,越野车通常指的是一种小型、轻便、活动范围广,可多用途使用并能在崎岖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但HUMMER宽如24吨的10轮卡车,在森林里绝不灵活;超过3吨的车重也绝不轻便。

所以,我们说它不是真正的越野车。

那它到底是什么汽车?想知道我们就必须研究它的身世来历。

JEEP远亲Willys-Overland Motor公司是AMGeneral公司(下称AMG)的远亲。

早在1940年Willys 做出了美国第一辆MB吉普。

开发的目的是“General Purpose”,简称GP,后来慢慢演变成“JEEP”。

60万台MB在大战期间分别由Willys和福特制造。

到了朝鲜战争,AMG希望可以改良MB,于是M38诞生了,它一共制造了15万辆。

带你全面认识越野车(三~四)

带你全面认识越野车(三~四)

带你全面认识越野车(三)硬汉的挽歌对于这种硬汉动作片、硬桥硬马的热血时代,相信很多与我同龄的哥们都很是怀念。

不过如今动作片的趋势却是朝着“伪娘”方向在延伸,阴柔的人物设定、过于花哨的打斗和特技,淹没了从前动作片中人物自身的力量和魅力。

当然,我们不是影评,只是有感而发,怀念那种简单格斗并且充满力量的硬汉魅力而已。

其实在越野车领域,何尝不是呈现出这种硬派越野越来越少,追求舒适和公路性能的城市SUV大行其道的格局呢?施瓦辛格的坐骑悍马越野车迷最近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腾中重工收购失败,通用即将停止对悍马的运营了。

从94年底特律车展至今还不到20年,但这款超级硬汉车型,在油价上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消费环境下,就犹如硬派动作片一样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眼前。

悍马的特点就是彻头彻尾的“硬”。

独立梯形大梁是钢制的,强度极高,可媲美于中型货车。

发动机中置,前后轴载荷接近50:50,传动系统在“降一级齿轮”的设计基础支持下,可以全部由底盘护板遮蔽,完全没有突起卡住障碍物的隐患,因此可以肆无忌惮地冲击险要地形。

不过由于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挂的设计(前后双A臂),悍马其实非常适合在颠簸山路疾驰。

底盘构件的强悍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被“普拉多”的陆地巡洋舰上篇提到,LC40奠定了丰田越野外,还极其耐用和可靠。

丰田的产品很实用,而市场化的工作做得更好。

1985年,丰田意识到人们需要一种更便宜、更舒适的中型越野,于是开发出Land CruiserⅡ,也就是普拉多的前身。

直到1996年,为了对抗大获成功的三菱帕杰罗,丰田从LC90开始,划分出一个新的分支,命名为普拉多。

由于沿用了LC系列的名称,因此很容易混淆陆地巡洋舰和普拉多的区别。

普拉多放弃了沿用多年、适合极限越野,非常“粗用”的前硬轴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公路性能优良的双A臂独立悬架。

外形也更加圆润了。

时至今天,陆地巡洋舰已经发展到LC200系列,并且在2007年由一汽丰田国产。

不过一汽丰田也非常有意思,直接将Land Cruiser音译,取名“兰德酷路泽”,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其和普拉多有所区分。

悍马H2民用军车

悍马H2民用军车

103 Hummer 悍马这个品牌最早由美国AM General(American Motor General)公司创立,AM General 创始人乌特曾经是一名自行车制造商,1903年成立了越野(Overland)汽车部。

1908年,约翰·威利购买了此越野汽车部,并于1912年成立威利斯-越野(Willys -Overland)汽车公司,威利斯吉普车曾被誉为二战时期贡献最大的美国汽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威利斯显然已经不能胜任现代军事作战任务了,1979年美国军方决定研发新一代轻型多用途军车,要求具有高机动性和多用途等功能的轮式军车(拟称为Hmmwv),用以取代多种类吉普车和皮卡。

1983年美国AM General 公司样车胜出,夺得总价值高达12亿美元的订单,并于1985年正式生产。

1992年,AM General 转入Renco 集团,并推出民用版Hmmwv,命名为Hummer,中文音译悍马。

时至1994年,美军对悍马军车进行加装装甲的改装,导致悍马的动力和越野性能都直线下降。

而在现代反恐战争中,悍马的装甲也已经无法保护车内成员的安全,悍马逐渐退出了军事舞台。

104 1999年美国通用公司从AM General公司获得了悍马的商标使用权和生产权。

2003年通用汽车公司正式推出Hummer H2,同时将Renco集团推出的Hummer重新定名为Hummer H1。

悍马H2由通用公司设计,委托AM General生产及销售。

悍马H2为主要针对一般道路的多用途车型,并不能像H1一样对各种恶略路况都应对自如。

宽敞舒适的内饰,是悍马H2与H1最大的区别。

悍马H2的设计绝对突出了美国汽车的特点,彰显力量和霸气的外表,生猛而强壮的车身,超大排量的V8发动机,美国全尺寸SUV的特点在悍马H2身上随处可见。

还有梯形全钢独立大梁,接近和离去护板,保护H2底盘在野外行走不会损坏,在一般崎岖道路上悍马H2还是非常抗造的。

悍马变电蟹——2022款悍马EV

悍马变电蟹——2022款悍马EV

新车029悍马变电蟹凭借脱胎于美国军用车的背景,悍马品牌曾是家喻户晓的“越野之王”。

但因为油耗过大、实用性不高而逐渐输给新兴的SUV ,在2010年宣告停产。

不过随着电动化浪潮的袭来,悍马又遇到全新的机遇,悍马品牌的母公司美国通用汽车最近宣布,推出了首款全电动皮卡车型:悍马EV ,这一业内首款超级电动皮卡型号为Edition 1,采用前后两台电机驱动,最大功率达到1000hp ,而最大转矩更是达到夸张的15591N·m ,百公里加速不到3s ,堪比一众超级跑车,同时其独特的蟹行模式,让其可以“横“着走,令人惊艳。

“随着这一开创性产品迅速推向市场,通用汽车向着纯电动的未来又将更进一步,”通用汽车公司总裁马可·睿斯(Mark Reuss )表示“基于Ultium 电驱架构的悍马EV 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性能,对于追求超强功能、极致效率与卓越性能的客户而言,它将是当之无愧的不二之选。

”车型亮点• 1000hp 最大功率,百公里加速不到3s • 蟹行模式实现更小转弯半径030 新车全新外观悍马EV 电动皮卡看上去比之前的悍马更加精简,采用流线型设计,具有极简单的格栅,细长的LED 大灯,格栅下方还有一个巨大的护板,暗示了该车型的越野能力。

车身尾部是一个方方正正的车厢,车顶采用可拆卸面板,面板是透明的,去掉后可以露天驾驶。

前挡风玻璃看起来有点短,上方有3个照明装置。

车尾配有竖状LED 尾灯和MultiPro 电动后挡板。

该电动皮卡车标配35英寸固特异牧马人All Territory MT 轮胎,这款车还能够跨越18英寸(457.2mm )的垂直障碍物,还能穿越超过2英尺(610mm )的水面。

如果觉得还不够强悍的话,这款车还可以配备更大的37英寸轮胎。

还将配备四轮转向系统和自适应空气悬架,它可以将悬架提升6英寸(149mm ),以应对极端条件。

这款车配有独特的e4WD 驱动系统,在越野时性能非常出色。

悍马:煊赫粗犷的铁血传说

悍马:煊赫粗犷的铁血传说

老 将 福 尔 曼 , 及 更 为 凶狠 3 口,美 国总 统 奥 巴马 宣 布伊 拉 以 l 的 拳 王泰 森 等人都 曾是 悍 马 克 战争结 束 , 同一天 , “ 有 越野车
( mme ) Hu r 的忠实 主顾 。 它 王 ”之称 的悍 马宣 布全 面 关闭生

度 是 财 富 、 位 以 及 硬 汉 地
风 格 的 象 征 , 是 快 意 人 生 也 的写 照 。 的血统 、 它 它的 刚烈 与 粗 犷 之 美 , 它注 定 成 为 使

个不 可磨 灭 的传说 。
因战而生
悍 马的 出世非 常贴切 地诠 释 了何 谓 “ 战而 生 ” 因 一 本 着 不
惜 代价 取得 胜 利的 理 念 , 马从 悍 设 计 阶段 开始就 省 略了一 切与 战 争无 关 的 因素 。 使 车 为 身更 加坚 固, 车 摒 弃 该
了常见 的 承载 式车身 设
◎对付恶劣 的环境也能得心应手
美军 中 “ 车族 化 ” 设 计思 想 从悍 马 开始 的
计, 用 了矩 形 管 状 大 采 梁结 构 的车 架 。 身除 车
实施 , 谓 “ 族 化” 即是将 车辆 的多种 型号 所 车 , 合并为 单一型 号来 降低 总体采 购成 本 和维 护保
顾 。 瓦 辛 格 不 但 是 促 成 悍 马 民 用的 “ 施 功 臣 ” 他本 人更一 度拥 有 8 悍马 。 , 辆 在顾 客最 疯 狂 的年 份里 , 仪美 国 的悍 马 销 1 就 高达 7 军 } 万 辆 。 已经不 仅仅是 一 辆 豪华 越野 车 , 这 被
兵力 任务 的主 力机 型之一 , 标 其
准货舱 可以在5 时 内将 3 全副 小 辆
武 装的悍 马 以及 所属 士兵从巾欧 或 者 是 印度 洋上 的军 事 基 地 运

全球十大汽车厂商

全球十大汽车厂商

• “欧宝”曾译为奥贝尔,取自创 始人阿德姆· 奥贝尔的姓氏。商 标是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组成。 图案是代表公司的技术进 步和发展,又像闪电一样划破 长空,震撼世界,喻示汽车如 风驰电掣,同时也炫耀它在空 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文 字“OPEL”是创始人的姓氏。 1899年,老欧宝的两个儿子弗 里茨和威廉搞起了汽车和摩托 车制造,并以老爹的名字“亚 当.欧宝”命名工厂,使欧宝的 名字一直沿用至• 凯迪拉克1902年诞生于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的底特律。百 多年来,凯迪拉克在汽车行业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缔造了 无数个豪华车的行业标准;可以说凯迪拉克的历史代表了 美国豪华车的历史。在韦伯斯特大词典中,凯迪拉克被定 义为“同类中最为出色、最具声望事物”的同义词;被一 向以追求极致尊贵著称的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冠以“世界 标准”的美誉。 凯迪拉克融汇了百年历史精华和一代代 设计师的智慧才智,成为汽车工业的领导性品牌。
• 萨博公司是由斯堪尼亚公司和 瑞典飞机有限公司合并,原飞 机公司瑞典文缩写为SAAB,后 即作为公司轿车的标志。 商标 正中是一头戴王冠的狮子头像, 王冠象征着轿车的高贵,狮子 则为欧洲人崇尚的权利象征。 半鹰、半狮的怪兽图案象征着 一种警觉,这是瑞典南部两个 县流行的一种象征,而萨博汽 车和航行器的生产就起源在这 里。设计者为瑞典艺术家Carl Fredrik Reutersward。 萨博汽 车重新设计了蓝形小圆盘,现 在融进了SAAB传统的狮身鹫首 怪兽的纹章以及“SAAB”的标 识字母。风格整体一致,整齐 划一
• 凯迪拉克充分演绎了拼搏精神和创新风格,因此被公认为 菁英领袖的最优座驾,威尔逊总统是第一位乘坐凯迪拉克 进行官方活动的美国总统;埃森豪维尔总统则站立在凯迪 拉克中进行就职演说,肯尼迪总统也以凯迪拉克作为御用 座驾。1993年和2001年克林顿和乔治· 布什先后就任美国 总统时,也钟爱坐凯迪拉克。不仅是美国总统,美国内政 与外交官员的正式用车也是凯迪拉克。在人们心中,一致 认同凯迪拉克最能代表尊贵,豪迈和权威。此外,凯迪拉 克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前瞻设计,同样吸引着美国的演艺明 星。他们与凯迪拉克分享了同样的特质,那就是无论身处 何地,都能成为绚目的公众焦点。 从政界要人到演艺明 星,凯迪拉克素来就是象征光荣与梦想的标志。而本世纪 初,全新凯迪拉克就以独一无二的设计、前瞻性的创新科 技成为21世纪“光荣与梦想”的新标竿。

中美现役主要军用轮式汽车大PK(悍马与猛士)

中美现役主要军用轮式汽车大PK(悍马与猛士)

汽车原理与信息技术期末考试论文任课教师:王文瑞姓名:许炀学号: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中美现役军用高机动性汽车大PK——“悍马”与“猛士”的对决目录——“悍马”与“猛士”的对决 (2)引言: (2)正文: (3)“悍马”到底是什么马? (4)“悍马”悍在何处? (5)“悍马”有几种? (7)“猛士”的由来 (10)“猛士”猛在哪里? (11)“猛士”VS M1097A2 (13)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自评成绩 (19)关于这门课的建议 (19)引言: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兵器迷,当老师说要写期末论文的时候,我立刻就想到了把汽车与我喜爱的兵器、军事联系起来,想写写当今军车的潮流,轮式、履带式都涉及。

不过在考虑到论文的可行性之后我便发现必须把话题范围缩小,我最终把文章主题确定在中美军用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汽车的横向比较上。

参加比较的车型分别是通用旗下的“悍马”与东风帐下的猛士。

正文:一、“悍马”与“猛士”的孽缘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的售价、6.5升的排量让“悍马”一词在中国的语境里是奢侈、铺张的代名词,在美国呢,“悍马”超一流的机动性或许还象征着开拓、冒险精神。

而民用“悍马”的风靡,自然离不开军用悍马在世界各地频繁上镜的“广告”效应。

无论是关于伊拉克、阿富汗战事的新闻,还是每年引进和未引进的若干部好莱坞战争大片,以及09、10年轰动一时的腾冲重工计划收购“悍马”事件,都极大的扩大了“悍马”这个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

而他的中国晚辈“猛士”则在07年正式加入解放军现役后一鸣惊人。

由于在央视等主流媒体频繁出镜,且不乏“猛士大部分指标全面超过悍马”这类极具煽动性的标题,于是在CCTV强大的号召下,各大网站、军事、汽车论坛纷纷掀起了“关于猛士和悍马孰强孰弱问题的大讨论”。

可惜在笔者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各媒体之间相互复制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多是数据、性能的铺陈,缺乏详细的对比。

在报道中,媒体大都提到猛士的目标车是“悍马”A2型,但A2型到底在“悍马”家族中排位如何,在美军中服役状况如何,都未提及。

悍马H2

悍马H2

版本
限量版
加长版
改装版
悍马H2加长版悍马汽车一直以其强壮、结实的车身造型为特色,并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在中国市 场上亮相的08款悍马H2加长版更是将豪华发挥到了极致。
悍马H2又将推出一款新款限量版车型,这款限量版车型在车身外观方面做了许多特别装饰。下面就让我们欣 赏一下这款车型,领略这款车型的风采。
悍马H2由于H2是在雪佛兰Suburban的平台上开发的,因此它或许不会像H1那样对所有路况都应付自如,但对大 多数驾驶员来说,它提供了更地装备水平更先进,舒适性更高。H2因其完美的顺应了原来悍马车的风格和粗犷的 车身造型而受到赞誉。然而自从H2成为“平民”版SUV以来,它从未显示出其军用车的本质——虽然对许多买家 而言这是这款车所独有的吸引力的一部分。
据悉,悍马将在H2SUV及SUT09款系列车型中新推出一款新版本,这款新版本车型被命名为BlackChrome。据 通用汽车透露,H2SUV及SUTBlackChrome版本车型在全球仅推出1300台。
由于采用了黑色的铬金属装饰,这款限量版H2SUV及SUT车型在外观上与其它车型区别开来。22英寸的铬金属 涂层的轮毂、格栅、发动机罩锁、门把手、油箱盖、后视镜罩、车标、侧空气通风口、备胎架、发动机罩、散热 格栅等都采用了黑色铬金属装饰。
在二战期间的1940年7月11日,美国军方向135个企业发出了研制一种轻型侦察车的招标书,条件非常苛刻而 且时间紧,其中有福特等三家公司投标,其中一家就是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其产品就是最早期的吉普 WillysMA。后来美国军方综合三家企业产品的优点,以WillysMA做基础,委托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重新进行标 准化的设计,这种标准化的车型就是WillysMB。直至二战结束时,威利斯公司生产了近36万辆WillysMB吉普车。 而二战期间甚至在国内也可以看到威利斯的身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野创造历史:悍马一提到悍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大的车啊,好贵啊!的确如此,毕竟悍马还是属于少数人、尤其世界各地明星们的座驾。

而悍马绝对不适合那些文弱书生用来撑门面的车型。

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在使用它——网球名将阿加西、一身肌肉的终结者阿诺德·施瓦辛格、NBA 巨星克里夫·罗宾逊、拳坛老将福尔曼,以及更为凶狠的拳王泰森,他甚至有6辆悍马……。

而悍马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和鲜为人知的事情呢,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悍马的来龙去脉!●悍马的历史(关于AMG)说到悍马,就不能不提美国AMG公司,而这个AMG可不是奔驰的御用改装品牌AMG,而是生产悍马的美国AMG公司,全称是AMGENERAL。

美国AMG公司是以生产悍马(Hummer)而扬名世界的。

而AMG公司的前身其实是一个自行车制造商——乌特,他在1903年成立越野汽车部。

而在1908年,约翰·威利购买了越野汽车部,并于1912年成立了威利斯-越野(Willys-Overland)汽车公司,生产威利斯汽车,相信喜欢越野车的人对威利斯应该是非常的熟悉了。

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威利斯在二战期间的1940年7月11日,美国军方向135个企业发出了研制一种轻型侦察车的招标书,条件非常苛刻而且时间紧,其中有福特等三家公司投标,其中一家就是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其产品就是最早期的吉普WillysMA。

后来美国军方综合三家企业产品的优点,以WillysMA做基础,委托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重新进行标准化的设计,这种标准化的车型就是WillysMB。

直至二战结束时,威利斯公司生产了近36万辆WillysMB吉普车。

而二战期间甚至在国内也可以看到威利斯的身影。

1981年AMG生产的HMMWV在1953年的时候商人凯赛购买了威利斯-越野汽车公司,更名为凯赛-吉普公司。

1970年美国汽车公司购买了凯赛-吉普公司,后又改名为吉普公司,之后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兼并。

该公司当时由商务汽车部和政务汽车部两个独立的部门组成。

1971年政务汽车部成为美国汽车公司的子公司-AMG汽车公司。

1980年后AMG开始承接美国军方军车设计的任务;并设计出名为Hmmwv(悍马的前身)的越野军用车,而开发过程仅用了短短的11个月。

1983年美国LTV公司从美国汽车公司手中购入了AMG汽车公司。

1992年,AMG又转入了Renco集团。

在同年,AMG 便推出了Hmmwv的民用车型Hummer!即悍马越野车,由于悍马优异的性能,被美国业内外人士誉为“越野之王”。

●关于军用版本的悍马军用版的M1038车型二战结束后,尽管需求量减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军旅风格愈加深厚。

1983年,美国陆军和AMG公司签订了首批供应55000辆的合同。

此时,悍马系列车辆已生产超过14万辆,美军装备了十万辆,并出口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美国海军和空军装备外,美国陆军大约每十个人就拥有一台军用悍马。

悍马还参加了“沙漠风暴”行动和索马里-波黑的维和行动。

“沙漠风暴”行动中的悍马“沙漠风暴”行动中,大约有20000辆悍马被运到海湾地区。

其中,美军最精锐的第82空降师和第一步兵师已全部换装悍马。

在战斗中,悍马承担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任务;配备“陶”式反坦克导弹,遂行反坦克任务;担任通信中继任务;担任火炮牵引任务等等。

战后,美国五角大楼公布题为《波斯湾战争的胜利》的最终报告中称:“悍马满足了一切要求,或者说超出了人们的要求,显示出了极好的越野机动能力。

其可用性超过了陆军的标准。

很高的有效载重能力对美军来说也是绝对的保证。

”并且C-130运输机一次可以运3辆,C-141运输机一次可运6辆,C-5A运输机一次可运5辆,因此军用悍马适合快速应急部署的要求。

而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悍马作为装甲部队的先驱,第一时间空运到战区,在严酷的沙漠条件下发挥了它的实力。

并且军用的悍马各种变型车有30余种之多。

包括:人员/物资输送车;轻型战斗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防空导弹发射车;指挥通信车;装甲输送车;野战救护车等等。

●悍马H1车型详解悍马H1作为HMMWV的民用型,其实比军用原型要先进得多。

所有的电子辅助控制系统都是军用原型上没有配置的;尤其是CTIS(轮胎中央充气系统),军用原型直到XM1114型的现代化改型上才配备;更不要提空调系统,甚至车门锁了(军用原型上没有空调和车门锁)。

但是悍马H1还是比较接近军用原型的。

我们先来看看悍马H1的动力系统。

悍马的动力来自一台6.5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的功率为195马力,最大马力转速为3400转/分;扭矩为583牛·米,最大扭矩转速为1800转/分;缸径和冲程为10.3x9.7cm压缩比为20.2:1;最高车速134km/h;0-100km/h加速为18秒。

即使在空投后也能保持毫发无损,照常工作发动机位于车身的中前部,使整车的重量分布非常均匀。

一种密封的中央稳压装置能保持系统压力平衡并保护主要部件不受玷污。

每个部件上的通气软管都汇集到一条来自空气滤清器的中央软管。

该系统使悍马能在近1米深的水中开一整天而不出问题。

焊接而成的钢车架上有5条重负荷横梁,它们能充分吸收在恶劣路况下满载行驶时遭受的冲击。

涉水也非常轻松这种结构赋予悍马无与伦比的力量和灵活性。

高负荷多重冷却系统为冷却液、机油、变速器/分动器油和转向机油提供高质量的冷却效果。

保证这些液体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能延长发动机部件的寿命并使车子即使在最恶劣的状况下也能安全运转。

悍马H1的传动系统和变速箱方面;悍马H1采用了4L80-E的4档自动变速箱。

其齿轮比为1挡2.48、2挡1.48、3挡1.00、4挡0.75。

分动器采用了New Venture Gear Model 242的型号,其齿轮比低档为2.72,高档为1.00。

而驱动轴采用了准双曲面齿轮2.56:1的齿比,轴头齿轮比为1.92:1。

供电设备为12V 124A的交流发电机。

转向系统采用了带助力齿轮比可变的13-16型。

差速器为Zexel TORSEN(r)II防滑扭力差动差速器。

制动系统采用了液压的4轮半轴内置的Meritor-Wabco防抱死带助力盘式刹车,带有液面高度传感器的储油器;其中制动盘直径为266mm,有效受力面积为112平方厘米,并通过操作后主制动实现手刹。

悬挂系统采用独立双A臂悬架,轮胎方面采用了固特异的WranglerMt放射纹。

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684/2197/1905mm,轴距3302mm,轮距1819mm。

离地间隙406.4毫米,接近角72度(无绞盘)、47度(带绞盘),离去角37.5度,转弯半径为8.1米。

●强大的四驱系统四驱系统也是悍马H1的强项,车迷们用“越野之王”来形容悍马H1一点也不过分。

它是悍马车型中最接近美国军车的车型。

它406.4mm的最小离地间隙,几乎是任何其它越野车的两倍。

它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高达72度和37.5度,更是其它越野车型无法比拟的。

它17英寸的轮圈穿上37英寸的轮胎,也只有大卡车才能有这么大的脚。

H1的最大爬坡度为60%(近31°),最大侧倾度为40%(22°),涉水深度762mm。

四轮驱动系统可以自动通过向打滑车轮施加制动而降低打滑轮胎的转速悍马H1装备名为TorqTrac4技术的四轮驱动系统。

它可以自动通过向打滑车轮施加制动而降低打滑轮胎的转速,同时差速器自动将四个车轮的驱动力进行重新分配。

如果你还嫌这些不够,那么还可以选装一个Off-Road AdventurePackage的选装包。

这套装置包括多种越野用装备,如前后伊顿(Eaton)锁止差速器,当你驾驶H1攀登岩石、爬大坡、过深沟时,可以按下一个按钮,前后差速器立即锁止,帮你渡过障碍。

这套选装包还包括了一套12000磅的绞盘、以及越野专用轮胎等。

H1上的中央轮胎充气系统(CTIS)可以让驾驶者在需要时调节轮胎气压,如在冰雪路面、散沙或泥泞地段,你按下车中一个钮,便可将轮胎气放掉一些;再按一下这个钮,便可恢复原来气压。

H1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和军用版相比提高不少,2004款的H1中就标配有六碟CD,电加热风挡、轮胎气压监测(CTIS的一部分)、电动车窗、电加热外后视镜及遥控钥匙系统等。

悍马H1的分动器让驾驶员能改变传动形式以适应不同路况,提供分高低挡的全时4驱系统。

整个传动系统的齿轮减速比为史无前例的33:1。

极高的传动系中心线和带齿轮的轴头等设计赋予了H1近半米的离地间隙。

悍马在城市车流中和在野外丛林中能一样敏捷。

驾驶悍马H1越野你就会明白一个汽车传奇是怎样诞生的。

大多数成功的4驱越野车都是50%的机器性能加50%的驾驶员能力,而悍马的机器性能占到了90%。

每辆悍马的越野性能都是一个制造工艺上的杰出成就。

近半米的离地间隙,大得惊人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中央轮胎充气系统,这些无一不是一般4驱车梦寐以求的。

还有它那经过热处理的铝合金车身。

悍马H1采用的4轮全独立悬挂和硬度可变的重负荷弹簧。

前悬挂的大稳定杆提高了操控性,特别是减轻了转弯时的侧倾现象。

悬挂系统和轮毂轮胎的出色配合使该车在最恶劣的路况下也可以应对。

中央轮胎充气系统(CTIS)让驾驶员可以调节胎压以适应不同的路况。

在雪、沙或泥地上给轮胎放气能加大其触地面,从而提高摩擦力。

回到正常路面上后只要拨一下控制台上的开关就可以给轮胎充气。

充、放气都能在行驶间进行。

该车的重心低,轴距长,轮距宽,因此开起来非常稳定,即使车身侧倾40度也能继续行驶。

该车名为TT4的牵引力控制系统随时监测每个车轮的转速,通过制动器和差速器遏制车轮打滑并把扭力传递给有附着力的轮子上。

悍马H1的四驱系统非常强大其次,TORSEN(r)II防滑扭力差动差速器和两挡可锁分动器把电子和机械溶为一体,可以算是迄今为止先进的电动机械牵引系统。

较小的转向半径使悍马能从各种困境中脱身,近半厘米厚的铝制车门槛和车底钢管为车身和传动系统提供了充分的保护。

而变速箱方面虽然不先进,但是这款代号4L80E的通用公司的自动变速箱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并且最耐用的4挡变速器。

首先耐用性是其考虑的基础,其次能提高车子的越野机动性。

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它还能适应并迎合你的驾驶方式在很多人眼里,悍马是神秘的、尤其是H1接触到的机会就更少。

通过这么详细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应该对悍马H1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认识了吧。

作为美国最经典的越野车型,悍马H1在北美地区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而由于体积和排量的问题,在它在欧洲地区却少之又少。

相比之下,在后来开发的H2、H3车型还取消掉了CTIS中央轮胎充气系统、以及将碟盘与卡箝分置于前后差速器两侧的独门设计等等,后续的车型在越野性能上的确大打折扣,但是舒适、豪华配置方面却越来越丰富,这也是考虑到市场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