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之路

合集下载

孔子倡导礼乐治国的例子

孔子倡导礼乐治国的例子

知识创造未来
孔子倡导礼乐治国的例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礼乐治国”的
理念,认为礼乐是治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下面我们来探讨孔子倡导
礼乐治国的例子。

首先,孔子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他认为,礼仪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使人们之间不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孔子主张人们
应该尊敬长辈,关心弱小,遵守规矩,尽快辞令,礼让他人。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们的生活才会美好。

其次,孔子倡导音乐的重要性。

他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调节人的情绪,使人们更加快乐和心情愉悦。

他还主张让年轻人多听
古典音乐,以保持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都热爱音乐,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会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强盛。

此外,孔子在《大学》中还提出了纳谏制度,即君主必须尊重臣
下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批评。

这一制度不仅能够提高君主的智
慧和见识,还能够增加人民的信任和敬意。

纳谏制度是实现礼乐治国
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之,孔子倡导的礼乐治国理念,不仅包括规范行为的礼仪,陶
冶情操的音乐,还包括君主纳谏,听取众人意见。

这种理念富有开创
性和启示性,对于推动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和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注重礼仪和音乐的培养和推广,在政治
上实行纳谏制度,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稳定和文明。

1 / 1。

孔子礼乐思想

孔子礼乐思想

孔子的礼乐之道是指导人们社会 生活,人际关系和人生的思想体 系,它是仁、忠、孝、中和治国、 法律经济、军事、教育、史学、 诗歌、音乐,尊敬鬼神等等的主 要标准,它要求人们饮食要合礼, 穿衣要合礼,仆御、睡觉、坐席、 会友、谈吐等等都必须要合礼, 礼的重要性不仅高于其他诸道德, 而且范围的广大也几乎是无所不 包的,并且有没有礼是人与禽的 区别。
的 和 也 孔 是 发 谐 是 子 和 展 社 高 的 谐 , 会 度 礼 的 坚 正 人 乐 秩 持 是 性 思 序 和 需 化 想 , 人 谐 要 的 是 无 与 发 这 人 对 论 自 展 两 文 人 是 然 , 点 关 们 规 的 就 , 怀 高 范 和 要 社 。 度 上 谐 促 会 礼 理 还 。 进 发 乐 性 是 人 展 思 化 精 与 的 想 秩 神 人 本 主 序 上 的 质 要 的 , 和 是 体 规 而 谐 人 现 范 构 , 们 的 , 建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怀揣着和谐社会的美 信而好古”,生活于 好理想,孔子通过对 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 礼乐文化的发扬,希 的确没有制作新的礼 望人们能够和谐的生 乐,在他看来,制作 活。通过对孔子思想 礼乐是圣人之事,而 的传承,延伸出了 他自己从不敢以圣人 “以人为本”的思想, 自居。但他绝不是泥 正是这种思想,才有 古不化者,这是思想 了今天我们的和谐社 家,是哲学人。他提 出:人而不仁,如礼 会。 何?人而不仁,如乐 何?
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传承延伸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和谐社孔子的礼乐之道是指导人们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和人生的思想体系它是仁忠孝中和治国法律经济军事教育史学诗歌音乐尊敬鬼神等等的主要标准它要求人们饮食要合礼穿衣要合礼仆御睡觉坐席会友谈吐等等都必须要合礼礼的重要性不仅高于其他诸道德而且范围的广大也几乎是无所不包的并且有没有礼是人与丽芳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音乐观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孔子对音乐的重视、孔子音乐观的内涵以及其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孔子对音乐的重视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强调了一个人要有学习的勤奋态度,不要因知识有限而不敢请教。

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培养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孔子强调音乐的重要地位,是因为他认为音乐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能够在感性的层面上培养人们的品味和情感的体验。

其次,孔子音乐观的内涵体现了他对道德教化的关注。

孔子认为音乐具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作用,即通过音乐的演奏和欣赏,能够培养人们的品德和修养。

孔子强调音乐要“和而不同”,即音乐要有和谐的氛围,但也要保持个体的个性特点。

这种和谐中的个性特点在音乐中的体现是它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孔子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能够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情感,让人们通过音乐的美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并受到启发。

而在现实生活中,音乐对于培养和陶冶人们的情感世界和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最后,孔子音乐观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其对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上。

孔子认为,德行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而音乐则是培养德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主张进行社会和建设,必须从培养人的美德和道德修养入手。

孔子强调了音乐的文化功能和社会教化作用,他认为适当的音乐教育能够提升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实际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能够深入人心,激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它具有社会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总结起来,孔子的音乐观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对道德教化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思考。

他强调音乐的教育和文化功能,将音乐视为培养人们情感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并认为适当的音乐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孔子礼乐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礼乐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礼乐思想的现代意义
,内容为
孔子礼乐思想提出:“礼为万物之本,乐为天下之乐”,强调礼
仪和乐德的重要性。

孔子礼乐思想的现代意义是让人们重视道德标准、尊重道义,以正确的价值观维护公共秩序。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孔子礼乐思想是一种以道德理想为核心
的传统文化,它从无形中影响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孔子礼乐思想给我
们的教育提供了指导,让人们更加关注道德和礼仪,有助于培养文明
教养。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讲,孔子礼乐思想让人们学会尊重他人,无论
是社交场合、家庭还是工作单位,孔子礼乐思想都能给人们树立友好、忠诚、礼貌的习惯。

同时,遵守此思想,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再者,孔子礼乐思想也有助于个人发展。

孔子礼乐思想崇尚以“诚”去待人、以“信”为贯,特别是遵守“礼”的原则,让人们更
有恒心、更有责任,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礼乐教育,才能成就自己。

总而言之,孔子礼乐思想既是我们道德文明丰富而悠久历史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符号,它对社
会秩序的保障,对个人发展的熏陶,都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只要
每个人以孔子礼乐思想为准则,践行礼仪乐德,社会文明程度就会不
断进步,社会运行就会更加和谐、秩序良好。

孔子对礼乐的评价

孔子对礼乐的评价

孔子对礼乐的评价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礼乐的评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尊重。

他认为,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以下是对孔子对礼乐的评价的一些详细解读:
首先,孔子认为礼乐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家庭、国家和天下。

而礼乐则是一种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的方式。

例如,参加宴会和礼仪活动时要讲究礼仪和规矩,不仅可以展示出个人素质和修养,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交能力。

此外,孔子还认为,学习乐曲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和情感能力,让人更加聪明和感性。

其次,孔子认为礼乐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久而久之,社会上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会逐渐丧失,这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而礼乐则可以借助形式和仪式来传承文化,让后人记住自己的历史和根源。

孔子认为,礼乐应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方式,让后代子孙知晓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更加珍视和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

最后,孔子认为礼乐可以提高社会秩序和治理效率。

在古代社会中,礼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规范社会生活秩序和行为准则,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例如,王朝会举行一些礼仪活动,如祭
祀和祈福,这些仪式除了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之外,还可以加强大家的集体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综上所述,孔子认为礼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社会秩序和治理效率。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孔子的这些思想中汲取养分,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发展。

从《乐记》看孔子的礼乐思想

从《乐记》看孔子的礼乐思想

从《乐记》看孔子的礼乐思想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先秦诸子的音乐思想,更为深度地反映了音乐的创作、表演、鉴赏等本质和规律。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角度展开论述,因而其认识不仅具有独特的价值,并且体现为很强的人文现实针对性,在思想史上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奠定了整个古代社会的音乐思想及相关文化心理的基础。

到春秋末期,由于“礼崩乐坏”,礼乐制受到冲击,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礼乐思想虽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思想,但他认为礼乐的重要性应超过等级制所允许的范围,这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

那么,孔子的音乐思想是怎么样的?让我们穿过历史,重回春秋时期的孔子与其《乐记》。

孔子简介及其音乐思想1.孔子的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最有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弟子有三千余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2.孔子的音乐思想孔子的音乐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礼乐”二字,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他固执地用礼的尺度作为人行动的准则,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就是乐必须服从于礼。

礼在孔子学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礼并不是孔子衡量事物的最高尺度,他的最高尺度是“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仁者,爱人”,这是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人提出过的人性准则。

孔子认为礼和乐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并且存在密切的联系,不可分割。

孔子还提出了音乐美的标准——“尽善尽美”,并且把音乐列为教育课程,强调了音乐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孔子对乐的观点

孔子对乐的观点

孔子对乐的观点“乐”之教化即属“文教”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家语》载,孔子至周,通过问礼访乐等活动,乃“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说明“乐”为社会治理反映的一个重要方面。

制礼作乐,标配着天下和国家秩序,不是灵机一动、随便创制的,所谓“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集中到最高层由之统一发出、颁布。

同样,“乐”也是人民情感生活的调节。

儒家认为,人本身有喜悦和悲伤等情绪活动,审慎地制定准则来进行节制非常必要,比如可以用歌舞等手段来表达人心中欢乐的需求。

协和五声,以平和人心,成就政事。

这就是说,给人们提供“美感”的艺术工作者,需要与时代共舞,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升华至艺术之美,然后再反哺社会,才能发挥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所谓“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作“乐”是在功业成就、圆满后的追述与比兴,增强了韵味和形象的化育感染力。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之影响深入人心,无形中对社会风气的转移、引导功效甚为显著。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并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我们看到,孔子把“乐成”往往作为个人修养也好、社会治理也好的最后一步、最高成就——一种所谓美在内心、美在实质的充溢、贯穿:“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个完善人格的养成,最终亦要“文之于礼乐”来完成。

在扬弃异化的条件下,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劳动“变成一种快乐”和“自主活动”,物质和精神成为每个人的“自我享受”,理想社会显然离不开对人的感觉器官社会化的美的培育。

礼乐文化向来是作为传统中国治理的重要内容。

其中的“乐”反映的美育思想,并非我们今日一些人追求的“为艺术而艺术”之纯粹,而暗合当代倡导的“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这样一种互为互需的艺术观。

对于“乐”之创制,儒家向来主张以“中和”为原则。

孔子为什么把《关雎》放在诗经第一篇呢?《论语·八佾》给出了答案:“《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浅谈孔子音乐的美学思想

浅谈孔子音乐的美学思想

浅谈孔子音乐的美学思想孔子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是一位对后世政治、文化、音乐等各个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对于后世音乐美学的发展,他也同样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思想音乐美学核心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又为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是一位对后世政治、文化、音乐等各个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是几千年来中国读书人的楷模。

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他也对后世音乐美学的发展,也同样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说过治国要“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这样非常重视音乐的理论。

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核心孔子的思想是以“礼”“仁”为核心的,其中礼为表,是制度和等级所维持的。

而“仁”则为里,具体的表现方式就是以音乐的形式。

所以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核心就是“仁”。

孔子认为,音乐必须表现出“仁”的思想,否则是淫乐。

这既是孔子给美下的定义,更是孔子对美本质的认识。

孔子所说音乐所要表现“仁”,实际体现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即是如今国际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但又比如今的人道主义更加深刻。

因为孔子的“仁”不仅包括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价值,也包括了无私和忘我。

“仁”是孔子音乐美学的基础和灵魂,渗透、贯穿了他音乐美学的各个方面。

孔子的仁既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于现实社会改造的理想目标,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对每一个读书人的具体要求,既是梦想也是规范。

也就是说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一种完美的追求,以道德为基础,以提倡人的生命人格发展为条件。

这对于当时仍处于奴隶社会背景下的孔子来说尤为显得伟大。

所以,孔子在音乐美学方面注重的是人在听音乐的时候所体现所得到的一种内在修养的提升,得到的一种仁爱、人文关怀的教育。

目的不在于人从音乐中得到了多大的欲望满足,得到了多少快乐的释放,而在于人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高尚思想与品德,提升各个阶层人民的修养,使得社会可以和谐的发展。

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

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

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与道德楷模。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其中包括音乐思想,对古代音乐的发展与美学的探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下面是对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首先,孔子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感染人心的艺术形式,具有教化和塑造人格的力量。

他说:“由离人琴箫之声,使之意义美好,趋于礼义之道。

”孔子重视音乐对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作用,认为通过合适的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力量、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规范,从而使人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其次,孔子强调乐的仪式与礼仪性质。

在古代中国,音乐往往与宴会、祭祀和礼仪活动紧密相连。

孔子非常重视乐的仪式性质,他认为音乐应当在一定的仪式框架下进行,并将音乐视为一种维持社会秩序、塑造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

孔子主张通过音乐来培养人们的忠诚、尊敬和公正之心,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孔子对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和”。

在孔子看来,“和”是指音乐的谐和与协调。

他认为音乐应当通过声音的和谐与协调,表达出一种美的感受和情绪,从而产生回旋和共鸣之感。

他说:“凡乐之起,和以其乐者也。

”孔子对音乐的审美追求是以谐和与和谐的价值观为前提,注重音乐的和声和节奏的协调统一,同时讲究节奏的适度、和声的标准和音调的和谐。

第四,孔子认为音乐具有社会团结和凝聚力。

孔子强调音乐可以成为社会团结和凝聚的纽带,以“乐以和为贵”为口头禅,并且认为通过音乐的练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沟通情感、加强感情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他主张通过音乐活动来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提供人们共同体验和参与的机会,同时实现个人情感与社会意义的统一。

第五,孔子认为音乐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手段。

他坚信音乐的实践和审美价值,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主张音乐教育要与德育相结合,通过音乐表达道德的关怀和追求,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良善、善良之美,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人格特质。

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及其时代背景

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及其时代背景

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及其时代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学派,而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孔子一生强调“礼乐文化”,认为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孔子和他所推崇的礼乐文化。

一、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孔子,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今天的山东曲阜。

他一生经历了多次失意和流浪,但他始终不改初衷,积极地寻求教学之路。

他的学术成就广泛而深刻,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的“儒家”学派被奉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大流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的礼乐文化是指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包括仪式、习俗、道德观念和社会信仰等方面。

这些跟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一个社会形成的重要基础。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孔子提出了很多有关礼乐文化的具体思想和理念。

二、礼乐文化的起源孔子推崇礼乐文化的背景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诸国纷争不断,手段残酷,百姓疲惫不堪。

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尊重生命和公正,当时的思想家提出了很多关于礼仪和法规的思想,并将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之中。

这就是礼乐文化的起源。

在这个时期,中国诸侯国非常重视礼仪和文化,巧妙地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政治、经济和宗教。

通过推崇各类仪式和习俗,诸侯国之间建立了联系,更好地交流和协作。

而且,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变故和挑战的时期。

他一生经历了数次流亡和失路之旅,对于国家的管理以及个人的行为要求富有感悟,更加强调礼乐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礼乐文化的内涵孔子所倡导的礼乐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这里我们就先来看看它的内涵。

首先,礼乐文化是一种价值观。

礼仪和习俗是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的体现,这些观念的传承和积累是对人性本质的认识和把握。

孔子认为礼乐文化可以让人更加博学、厚德、友善、公正,有助于培养一个完美的人格,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连通性和尊重。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礼乐文化专题练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礼乐文化专题练

礼乐文化专题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的际遇,颇令人感叹。

他的道德学问,为当时人所推重;他经世致用的抱负,却未曾得以放手施展。

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孔子似乎也有过对政治生涯的心灰意冷。

但是,他对于礼乐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却未曾有过犹豫彷徨。

即便当时无法兴起礼乐以济世安民,他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孔子一生不得志,这其中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孔子对礼乐之治的坚持与当时的政治需求不相符合。

春秋末期,周王室权力式微,各国君主聚焦于扩充国家军力以自保或是图霸,根本无暇顾及礼乐。

在屡屡碰壁的情势下,孔子自己也抱怨“莫我知也夫”。

其实孔子如果愿意改变行事作风,趋附政治家的需求,或许就不必在周游列国的凄惶中被人取笑为“丧家之犬”。

但他却不仅未曾放弃过对礼乐文化的坚守,还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周游列国,宣扬礼乐。

在这种乐观情绪的感染下,他以一种坚忍的精神坚持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他坚忍品格的最好宣言。

即使厄于陈、蔡,他依然能够讲颂弦歌不衰,能够用“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话来鼓励大家。

孔子在充分吸收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对日渐僵化的礼仪制度做了一番创造性的转化,适时提出“仁”的概念,希望人们可以从内心的真实情感出发,虔敬地践履礼的每一个仪节。

他强调乐的重要性,乐教人听善音而动善情,听美乐而净化心灵,给人以无形的陶冶。

在礼彰显皇权、划分等级的功能外,他将礼带出贵族范围,强调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愿意学习礼乐,坚持德性的修养,皆有成为君子的可能。

这种升华的礼的精神内涵和普遍意义,给了礼永恒的精神生命,使其不会仅仅只是一种制度,随着时代的更迭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而必然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可替代。

对孔子来讲,遵守、提倡礼乐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这些细碎的礼仪细节,更在于其背后重要的意义——为了上下有序、社会安宁。

“礼”的学说体系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由礼治而达社会大同,是孔子的理想。

孔子对礼乐制度

孔子对礼乐制度

孔子对礼乐制度引言: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对于礼乐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独到的见解。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制度在中国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孔子对礼乐制度的看法,以及他对礼乐制度的贡献和影响。

一、孔子对礼的理解和重视孔子对礼的理解非常深刻,他认为礼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孔子将礼定位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伦理,他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遵守规范的礼仪,人们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孔子强调礼仪的重要性,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能够遵循道德准则,追求和谐。

二、孔子对乐的意义和作用孔子对乐的意义和作用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乐是一种能够调和人们情感的艺术形式,可以使人们心灵得到宁静和安抚。

孔子主张通过音乐和舞蹈来陶冶人们的情操和品德,用乐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他相信乐能够激发人们的良知和道德感,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举止。

三、孔子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和贡献孔子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和贡献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

首先,他对礼乐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将其作为一种教育和培养人的手段。

他编撰了《乐经》、《礼记》等著作,对礼乐制度进行了理论的阐述和实践的指导。

其次,孔子强调君子应该具备的“德音”和“德行”,即善于领悟音乐的美与道德之间的联系,用音乐来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

他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教导,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四、孔子对礼乐制度的影响孔子对礼乐制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时代,而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孔子对礼乐制度的强调,推动了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后世的礼仪制度奠定了基础。

其次,孔子通过弘扬礼乐之道,培养了众多的学生和后继者,为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对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总而言之,孔子对礼乐制度的看法和贡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对中华文明的五大贡献

孔子对中华文明的五大贡献

孔子对中华文明的五大贡献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市)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之一,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孔子生活在一个历史转折的时代。

夏商周三代以来的礼乐文明,到了孔子时代,开始礼坏乐崩,面临着革故鼎新的大变化。

“革故”,要继承优秀传统;“鼎新”,要顺应时代前进的方向。

孔子是那个时代的礼乐大师,他大胆宣称“斯文在兹”,以“斯文”自任,通过著书立说和整理文化典籍,继往开来,全面总结了以往的礼乐文明,向新时代提供了新思想、新理论和新的经典文本。

以往人们在谈论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时,往往语焉不详,未做具体论述。

笔者认为,孔子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五大贡献。

一、文学上的贡献。

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删除其重复的,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

孔子删定《诗经》,最初的本意只是为他的“言语”科和“文学”科教学提供一部教材,实际上却同时向中国文学史提供了第一部作品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新时代。

孔子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说。

《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不学诗,无以言。

”(《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等等。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更是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文献。

孔子对《诗经》的解说,分编诗之义和说诗之义两大部分,涉及到文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层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孔子整理的《诗经》和孔子的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孔子以及儒家思想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先贤,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体系,从儒家经典中可看出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

本文将从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作用展开阐述,探讨其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先贤中,孔子被誉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1. 礼仪文化的推崇孔子强调礼仪之邦,认为礼仪是国家管理的基石,是治国安邦的关键因素。

因此,孔子极力提倡礼仪文化,他认为“经义,礼乐,诸侯,尊亲,敬长”是一国治理的基本法则。

孔子的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中国。

2. 孔子的人际关系治理思想孔子强调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际关系,认为这些人际关系是构成国家的基本元素。

孔子认为,人民与君王之间的关系也应该像亲人一样友好相处。

孔子的这种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有影响,更影响了现代中国的人际关系。

3. 建议政府推广教育孔子强调知识跨越贫穷,推崇教育。

他认为推广教育是国家不断发展的必要元素之一。

孔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国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现代中国的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4. 推崇中庸之道孔子强调人们应该处于中庸之道,他认为要避免两个极端,要尽量保持适度和平衡。

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的中国,而且对现代中国的积极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不亚于孔子本身。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体系之一。

1. 教育的贡献孔子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他认为教育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

他提出任人唯贤的人才选用原则,提倡教育的公平公正。

儒家思想的重要文本《论语》则强调了人们应当学习的道德和原则,即仁、义、智、信、廉、恕。

这些道德和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老子》《五石之瓠》《兼爱》原文译文及习题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老子》《五石之瓠》《兼爱》原文译文及习题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老子》《五石之瓠》《兼爱》原文译文及习题《论语》十二章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①质:质朴。

②文:文饰。

③史:虚浮不实。

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

《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
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混乱的局面,孔子时常会当着弟子们的面露出很是惋惜的情感:“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孔子“复礼”是要恢复被坏的周礼,来捍卫周礼所维护的等级制度。

对于此说法,个人不太能苟同。

理由有两点,其一,孔子思想体系里的核心为“仁”,为仁和礼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的,所以孔子向来不赞同空有其表、而毫无人性内涵的制度仪式,他之所以从周,从本质上讲是在赞同和学习周礼内在的精神——敬、诚、忠、信、义等,这些精神被视作周礼内在的道德依据,其价值远超时间或是空间概念。

理由之二,周礼不单单是一套等级森严的典章制度,而且还是一个有着浓厚底蕴、深刻内容的文明体系,比如礼仪仪式、典章制度和道德模式着三个层面。

而这几个层面的礼都是有着正面的含义。

所以,孔子“克己复礼”的真正寓意是克制活着约束自己,通过践履礼仪规范而是自己的言语行为符和道德的标准和周礼的精神。

儒家的礼仪之道与信仰的生成

儒家的礼仪之道与信仰的生成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一八年 第三期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指引前进的指南。

人无信仰,则无动力;信仰出了问题,行进轨迹也会出问题。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由孔子开创的礼仪之道,遵秩序、守规矩、重教养,既可以治国安邦,又可以经世济民,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知书达礼、温文尔雅成为中国礼仪之邦的标识。

儒家礼仪之道是社会秩序的规范,也是人生奋斗目标的指引,虽然没有缜密的理性逻辑,但就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与丰富精神生活的意义来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本文通过梳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中的礼仪之道,阐发平凡之礼蕴含的文化价值及神圣而伟大的精神力量。

一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诸多的学派与思想家,其璀璨的思想学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思想内涵。

就其后世影响来说,儒家无疑是最大的一家。

虽然墨学曾与儒学并称“显学”,但到了西汉时期,墨家与其他学派一样,随着国家大一统局面的确立与巩固,墨家作为一个学派而消亡。

其后不论社会思想中的儒道互补,还是政治思想中的儒法并治,都无法撼动儒学作为主流学说的地位。

近代以来,民族的生死存亡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最大危机,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面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人们开始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先是意识到军事与武器的落后,进而认识到经济与工业的薄弱。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只搞洋务是不行的,还需进行政治变革。

经过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最后发现,儒学与传统政治的关系最密切,中国社会走向衰落的根源就是儒家思想维护的专制统治的阻碍。

推翻专制,打倒孔家店就成了历史的儒家的礼仪之道与信仰的生成孔德立摘 要:孔子继承周代的礼乐文化,特别是受到春秋霸政时期贵族“礼”文化的直接影响,赋予制度之礼以人文教养的意义。

孔子认为,缺乏对礼的敬畏导致违礼,没有勇毅的担当精神使得守礼不笃。

学礼、守礼与敬礼,并持之以恒地守秩序与规矩,看似平凡的礼在日常交往中凸显出神圣性。

文质彬彬、知书达礼成为有礼仪教养的君子的标识,并赢得人们的仰慕与尊重,从而起到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解读孔子的音乐美学观

解读孔子的音乐美学观

解读孔子的音乐美学观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它的历史和音乐本身的历史一样久远,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的音乐观。

本文以春秋战国时期为背景的礼乐制度来分析孔子的美学思想。

一、礼乐制度下的孔子音乐观(一)礼乐制度与孔子。

周王朝建立后,吸取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采取反对“淫乐”,使用“节乐”的措施,故西周初年产生了由周公制定、并经后人不断完善的“礼乐制度”。

①在周代上层社会的各种典礼仪式的举行时,按参与者宗法等级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音乐,每一项仪式都配合各种严格的礼制规定,不可违反和逾越;对用乐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得更改。

每一项都体现了对宗法制度与等级制度的推崇。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音乐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善击磬、鼓瑟、奏琴、唱歌、作曲等。

他组织弟子一起編订了《诗三百》;首创私学,在他的教学课程中乐便居于六艺中的第二位,而《诗三百》是他最直接的音乐教科书;儒家的音乐思想也奠基于他,这些都体现了他高度的音乐修养和才能。

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雅乐音乐风格中正平和、庄重肃穆,曲调简单、节奏缓慢,演奏形式以齐奏为主,具有一定的乐教功能。

孔子的儒家音乐思想观以“仁、中庸、尽善尽美、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最为显著,这与雅乐特征及其相似,正是表示了他对西周礼乐制度的维护。

而“《论语·八佾》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②这句原文说明了孔子对这种违反礼乐制度规定的行为他都不能忍受。

(二)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在音乐美学中形式要素与组织手段之间的中介环节又叫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又分三种:(1)传统法则:和谐;(2)现代法则:冲突(3)当代法则:回归。

传统法则在孔子的音乐思想中体现的恰到好处。

在孔子的音乐思想中:(1)“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支柱;(2)“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3)对于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张“尽善尽美”;(4)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

礼乐秩序的重建——论孔子的礼制思想

礼乐秩序的重建——论孔子的礼制思想

礼乐秩序的重建——论孔子的礼制思想摘要: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继承西周的礼乐文化,对之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援仁入礼,既恢复外在的社会秩序,同时也为之寻找到内在的人性依据。

关键词:孔子;礼制;仁和礼思想的主题是由时代的特征所决定的。

如我们所熟知,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社会失序,曾经和谐平稳的世界陷入了混乱状态,人们的生存失去了最起码的安全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重建秩序就成了头等重大的思想主题。

当然,也是孔子所关注的大问题,而他给出的方案就是重建西周的礼乐秩序。

一.礼制思想的来源“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追慕周公,主张捍卫传统的礼乐文明。

“在孔子和早期儒家思想中所发展的那些内容,不是与西周文化及其发展方向对抗、断裂而产生的,在孔子与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气质方面,与西周文化及其走向有着一脉相承的联接关系。

可以说,西周礼乐文化是儒家产生的土壤,西周思想为孔子和早期儒家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政治哲学、伦理德性的基础。

”[1]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而周礼集其大成,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西周以前的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是一种带有原始宗教性质的巫术文化,虽然礼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主要是作为辅助宗教性政治活动的形式而存在。

而正是到了西周,“的确是孔子所崇奉的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周时的礼乐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尤其是立嫡立长的继统法在西周初期通过礼制而得以确立,促成了宗法、封建、等级三位一体的社会政治制度模式的建构,从根本意义上解决了政治运行的有序化问题。

”[3]这的确是一个创举,孔子对周公及周礼的崇拜是随处可见的,他一再强调自己是“述而不作”,“吾从周”,“梦见周公”。

周礼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它有上下等级、长幼尊贵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在中国传统等级社会当中,“礼”就维系了社会等级结构,促进了社会的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际遇,颇为令人感叹。

他的道德学问,为当时人所推重;他经世致用的抱负,却未曾得以放手施展。

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孔子似乎也有过对政治生涯的心灰意冷。

但是,他对于礼乐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却未曾有过犹豫彷徨。

即便当时无法兴起礼乐以济世安民,他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孔子一生不得志,至老年仍到处奔走宣扬礼乐之治。

五十一岁才开始在鲁国做官,可惜好景不长,并未得到重用,从五十四岁到六十八岁,复又在外漂泊十四载。

后又回到鲁国,“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史记·孔子世家》)这其中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孔子对礼乐之治的坚持与当时的政治需求不相符合。

春秋末期,周王室权力式微,各国君主聚焦于扩充国家军力以自保或是图霸,根本无暇顾及礼乐。

在屡屡碰壁的情势下,孔子自己也抱怨“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以下凡引用《论语》,只注篇名)。

李零先生曾说:“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

孔子很孤独。

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其实孔子得名甚早,如果愿意改变行事作风,趋附政治家的需求,或许就不必在周游列国的凄惶中被人取笑为“丧家之狗”。

但他却不仅未曾放弃过对礼乐文化的坚守,而且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周游列国宣扬礼乐。

就像他对自己的评价:“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这句话是孔子回答叶公问子路的话,孔子至叶,已经六十三岁。

一位饱经风雨坎坷的老人,却没有消极悲观,仍然积极有为,不知老之将至。

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
令人折服。

在这种乐观情绪的感染下,他以一种坚忍的精神坚持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是他坚忍品格的最好宣言。

因为他坚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所以即使在厄于陈、蔡,断绝粮食,从者病,莫能兴,士气大衰的情境下,他依然能够讲颂弦歌不衰,能够用“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的话来鼓励大家。

在六十八岁返鲁之前,孔子一直积极求仕,希望能够有贤明的国君赏识自己的政治诉求,推广礼乐文化。

然而总是事与愿违,以至于有两次孔子想接受叛臣公山弗扰和佛肸的邀请。

后因子路的反对没有成行,但却留下了“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的慨叹。

这一点多为后世反对孔子的人所诟病,其实这正反映了孔子内心的矛盾:很想有一番作为的期许和道德理性的冲突。

然而在积极求仕的另一面,却是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士的尊重。

在《论语》中很著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进》)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说了自己愿为政的志向,夫子只是各做点评,到曾点说出自己的志向仅仅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时候,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句慨叹,很形象地点出了夫子其实很向往那种无忧无虑的自然生活。

他也很欣赏那种“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的深藏自保的智慧。

但是在楚国听到隐者桀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微子》)的疑问后,夫子却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
与易也”(《微子》)来做回答。

明明知道前路艰难,明明尊重、向往隐士的生活,却依然坚定走自己已然选择的变革道路。

坚持,在这种选择和牺牲的映衬下,更带着一抹悲壮的色彩。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很容易忽略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环境。

其实春秋时期不应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而是“礼乐”变易的时代,虽然具体的礼制有变,但原始的吉、凶、军、宾、嘉诸礼,以及普通人之间的生活社交的礼仪,仍在进行。

(朱顺龙、顾德融:《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钱穆先生也在《论春秋时代人之道德精神》一文中指出“春秋时代,中国社会上之道德观念与夫道德精神,已极普遍存在,并极洋溢活跃,有其生命充沛之显现。

孔子正诞生于此种极富道德精神之社会中”,“这种道德精神,用中国传统语说之,则皆是一种礼教也。

礼教之在春秋时,其影响人心者,可谓甚深甚厚。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对此,刘泽华先生也有论断:“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只是礼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礼本身的废弃。

因为礼赖以存在的社会土壤依然存在……儒家在礼衰之时,看到了它必将复荣,为礼的再兴进行了顽强的奋斗。

儒家之外,除少数思想家主张废除礼,多数思想家都给礼留下了大小不同的席位。

”(刘泽华:《先秦礼论与君主专制主义》,转引自《洗耳斋文稿》,中华书局2003年版)可见“德不孤,必有邻”(《里仁》),在当时并非只有孔子一人坚守礼乐,虽然礼乐文化在国家政治层面上因为社会战乱,国君热衷于扩充军备力量而受到冷遇,但是礼教却在社会层面上广泛影响着人心。

其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者对礼乐文化的改进与推广,功不可
没。

孔子在充分吸收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对日渐僵化的礼仪制度做了一番创造性的转化,适时提出“仁”的概念,希望人们可以从内心的真实情感出发,虔敬地践履礼的每一个仪节。

在礼彰显皇权、划分等级的功能外,他将礼带出贵族范围,强调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愿意学习礼乐,坚持德性的修养,皆有成为君子的可能。

这种升华的礼的精神内涵和普遍意义,给了礼永恒的精神生命,使其不会仅仅只是一种制度,随着时代的更迭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而必然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可替代。

对孔子来讲,遵守、提倡礼乐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这些细碎的礼仪细节,更在于其背后重要的意义——为了上下有序、社会安宁。

“礼”的学说体系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由礼治而达社会大同,是孔子的理想。

虽然他的学说仍旧根植于旧的社会基础之上,只是面对社会现实的改变而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我们不能打破社会环境的局限来苛求古人。

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改良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的利益,而是怀着社会大同的关怀。

因此,“具有合理性的思想,即便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因为…不合时宜‟而遭受冷落甚至是贬抑,但时局一旦发生变革,仍可以…度尽劫波‟而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孙家洲,《“三不欺”:古代从政风格臆解》,《理论学刊》2005年第7期)礼乐文化因为失去了宗法制度的社会土壤,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不合时宜”而备受政治家们的冷落,在秦代又经历“焚书坑儒”的严厉打压,但终究“度尽劫波”,在汉以后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产生持续影响力,礼乐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文化
圈的标签,生活于其中的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孔子对待礼乐文化的态度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会有变革在发生,可是每个时代都无法抛弃前代文化的积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