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业去产能“刮骨疗毒”效果短期难现
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
2.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对距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职工经自愿选择、企业同意并签订协议 后,依法变更劳动合同,企业为其发放生活费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 龄前,不得领取基本养老金。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相关部门要建立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和脱困升级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制定 实施细则,督促任务落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负总责,要 成立领导小组,任务重的市、县和重点企业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国务院国资委牵头组织实施中 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国资委要根据本意见研究提出产能退出总规模、分 企业退出规模及时间表,据此制订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从近期来看,《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四个严格治理”的路径,即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严格控制超能力生 产,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严格限制劣质煤使用。
化解过剩产能,会涉及产业调整、人员变动,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也是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部分。这其中, 首先要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定位。《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用法治化和市 场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企业承担化解过剩产能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负责制定落实方案并组织实施,中央给予 资金奖补和政策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近日说,政府有一定的政策储备来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地方政 府也会比较稳妥地处理职工安置、企业债务和银行贷款问题。
2022年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去产能形势严峻
2022年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去产能形势严峻目前的煤炭处于两难的冲突境地。
一边是去产能任务照旧艰难,一边是下游需求旺盛。
而随着四季度的到来,电厂将开头迎冬储煤,冬储行情将再次为煤价上涨供应空间。
日前,国家发改委召开煤炭行业去产能状况新闻通气会。
当前煤炭去产能工作取得乐观进展,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煤炭产量回落,价格回升,货款拖欠有所缓解,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为行业脱困和升级进展制造了良好条件。
去产能工作取得乐观成效的同时,近期市场煤价消失了过快上涨势头,个别地区和一些电力、钢铁企业供应消失偏紧状况。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整局有关负责人说。
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煤炭价格回升?我国煤炭供应是否稳定牢靠?将来如何推动煤炭去产能工作?以下是2022年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煤炭价格回升是去产能效果的直接体现数据显示,1至8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约10.2%,在需求回落的状况下,供需关系明显改善,各地煤炭价格均实现了明显回升,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比年初每吨上涨了180元。
煤炭价格的回升既是去产能效果的详细体现,也是去产能措施的初衷和必定结果。
该负责人说,当前煤炭供需关系的变化,除了与去产能有关外,还与火电消耗大幅增加,违法违规生产、超力量生产和劣质煤生产得到有效遏制有关。
自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一方面水电贡献率大幅削减,由前6个月的增长4%,变为9月份以来下降15.8%;另一方面,气温偏高也增加了空调用电量,7月份、8月份和9月前20天,火电同比分别增长4.8%、7.3%和12.9%,电煤同比分别增长2.7%、6.7%和14%。
另外,个别地区雨天铁路断道影响了部分煤矿运输,严格大路治超也在客观上掌握了部分煤炭大路的运输。
总的看,当前煤炭供需关系改善,个别地区煤炭供应偏紧,既是去产能效果的直接体现,同时也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该负责人说。
煤炭领域有力量保障稳定供应去产能的同时,煤炭价格是否会过快上涨?上述负责人对此表示,煤炭价格过快上涨缺少市场基础,也不行持续,煤炭供应不会消失大的问题,政府有充分的调控手段和调控空间。
去产能大棋局下的煤炭江湖
去产能大棋局下的煤炭江湖来源:56选煤服务中心自去年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今年以来,煤炭市场出现了难得的复苏迹象。
尽管部分官员认为这只是去产能导致煤炭产量迅速下降后的阶段性成果,未来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可以确定的是,煤炭供给侧改革力度将不断加大。
煤炭行业曾经历风光的“黄金十年”,这次折戟沉沙后行业轨迹将怎样?大多数从业者已意识到,这次就算度过危机,昔日辉煌也不会再来。
更多业内人士认为,淘汰落后产能只是供给侧改革初步的目标,煤炭行业走向规模化、一体化乃至现代化,才是改革的真正目的。
01空无一人的星期天276个工作日制度的严格执行,煤企必须在双休日中选择一天休息,由此在周末的煤矿出现了如下一幕:地面上的传送装臵、运煤的机车车厢在细雨中静止不动。
现场找不到一块煤,也看不见一个工作人员今年6月的一个星期天,山西省某大型煤炭企业旗下的一个煤矿内:地面上的传送装臵、运煤的机车车厢在细雨中静止不动。
现场找不到一块煤,也看不见一个工作人员。
这样的变化源于3月份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要引导煤炭企业减量生产,从今年开始全国所有煤矿按照276个工作日规定组织生产。
常年在北京办公的张经理,在内蒙古一家大型煤炭企业负责期货业务。
7月中旬的一天,张经理开车经过动力煤主要产地鄂尔多斯时,发现这里煤炭销售情况有所好转。
张经理透露,目前276个工作日制度在鄂尔多斯地区被严格执行。
如周六或周日煤矿必须停止生产一天,甚至连检修也停止。
这种新的作息制度令煤矿实际开工日变少,尤其是遇到特殊工作面,停工再复产带来的影响可能持续2天到3天。
全面执行限产政策带来的结果就是煤炭产量同比大幅下降。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原煤产量为3.94亿吨,同比减少6880万吨,下降14.87%。
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7亿吨,降幅为9.7%。
中国煤炭行业的去产能与转型升级
中国煤炭行业的去产能与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煤炭行业的地位逐渐受到质疑。
发展绿色化产业成为发展趋势,依赖传统煤炭行业的中国,也面临着去产能转型升级的压力。
一、去产能“去产能”作为中国近年来政府的重要口号,也成了煤炭行业的必由之路。
去产能,就是削减产业过剩产能的过程。
为什么要去产能呢?因为产业过剩会导致价格竞争激烈,生产效益不高,社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煤炭行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随着能源结构改革和环保压力加大,去产能也成为必然。
西部地区的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煤炭行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去产能的主要重点。
去产能主要分两种方式:市场化和政府引导。
市场化方式指通过价格机制让产能过剩的企业面临市场竞争,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产能过剩的企业;政府引导方式则是通过政府组织的产能置换和退出计划,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政策也逐渐倾斜向环保行业,给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扶持新型能源发展。
二、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去产能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转型。
是时候,中国煤炭行业开始转型升级。
在经历了去产能的冲击之后,整个行业面临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中国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是向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
技术升级方面,主要是提升煤炭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可以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科技手段,提高采煤、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同时加大对核心技术、高端装备研发的投入,推动煤炭行业从传统燃煤发电向先进煤改氢、煤制气、煤制油方向发展。
向新能源与绿色产业转型方面,煤炭行业需要转变思路,加快生产和研发绿色能源,如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
这是煤炭行业向绿色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同时,也可以开发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资源,为能源结构调整作出贡献。
还可以发展煤炭深加工,开发新型产品,如煤炭化学品、高端制造业、建材产业等。
煤炭行业市场报告:去产能任务不变 全年煤价将稳定
煤炭行业市场报告:去产能任务不变全年煤价将稳定
近日新华网报道称,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7年将扎实有效去产能。
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
同时,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
2016年煤炭行业去产能超额完成任务
2016年作为供给侧改革第一年,全年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为2.5亿吨,最终2016年官方公布的煤炭去产能任务完成了2.9亿吨,超额完成了煤炭去产能任务。
当然,2016年去产能的2.9亿吨中大部分产能为僵尸产能,即在去产能前就已经停产的矿井,我们判断全国僵尸产能大部分已经出清,2017年去产能的对象主要为一些小矿、生产条件不达标、利润情况差的矿井,将实际减少全国煤炭的供应能力。
2017年去产能扔将坚决执行
我们去年走访了一些大型的煤炭集团了解到各个集团对于去产能任务十分重视,由各个省领导分任务到各个集团,在官方规定时间内一定要完成去产能任务,没有任何借口不完成任务。
我们判断2017年的去产能任务总体来看虽然任务量减少,但是难度将有所增加,主要原因还是在于2017年所去产能的矿井将有很多在产矿井,但是我们判断今年去产能任务扔将按时。
按量完成,因为煤价上涨因此全国各个煤炭集团今年将直接受益,利润情况大有改观,因此对于各个煤炭集团来说,关闭在产矿井的资金压力将减少,预计今年去产能任务将像去年一样在12月之前全部完成。
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评估
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评估作者:周健奇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07期作为一项长期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去产能”面临新的矛盾。
钢铁、煤炭“去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效钢铁、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在2015年极为突出,自2016年开始逐步缓解,大中型钢铁和煤炭企业的亏损面大幅下降,利润情况好转。
本轮化解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经历了两个阶段,目前正在以行政手段为主强力推进。
在2011-2015年的行业下行期,市场和法律手段的作用大于行政调控。
按照行政计划,截至2015年中国累计淘汰炼钢炼铁产能约1.35亿吨,淘汰煤炭产能约8.1亿吨。
但这些产能中,很多属于早已停产或荒废的“僵尸”产能,对市场供需结构还不能形成显著影响。
在2016年至今的行业回暖期,行政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发挥了主导作用。
行政手段包括严格执行2016年的“去产能”计划以及实施临时停产和限产措施。
例如钢铁主产区在重大活动和重污染期间的临时限产措施、煤炭行业的“276工作日”制度等。
总的来说,钢铁和煤炭行业结束了国内需求大幅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没有根本性好转,只是相关政策措施有效约束了国内产量,市场的供需结构趋于稳定而已。
2016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速仅为2%,产量同比增速更低,只有1.2%,与消费增速相比落后了0.8个百分点。
2016年1-11月,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速为-1.6%,原煤产量同比增速为-9.4%,落后消费增速达7.8个百分点。
2016年,国内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3.4%,增速与2015年相比下滑了23.4个百分点。
这其中有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但更多还是国内价格上涨的驱动。
当年,煤炭的进口量同比增长25.2%。
钢铁、煤炭下阶段“去产能”需处理好三个矛盾1.处理好“去产能”持续推进的中长期部署与市场供应趋紧的中短期趋势之间的矛盾。
中国钢铁、煤炭行业总量过剩的问题不再突出,但压力依然存在,“去产能”工作仍需持续推进。
根据初步统计的数据,2016年中国粗钢产量为8.084亿吨,原煤产量为33.64亿吨。
煤炭企业经营困境因素解析
煤炭企业经营困境因素解析【摘要】煤炭企业面临诸多经营困境,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减少、能源结构调整、环保政策影响、技术落后和人才短缺等方面。
市场需求减少使得企业面临销售困难,能源结构调整导致传统煤炭产业面临淘汰风险,环保政策影响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技术落后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人才短缺影响了企业发展潜力。
为了应对这些困境,煤炭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多元化等方式来应对挑战。
未来,煤炭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转型升级,开拓新的发展模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议煤炭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注重环保产业发展,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努力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 经营困境, 市场需求减少, 能源结构调整, 环保政策影响, 技术落后, 人才短缺, 应对策略, 前景展望, 建议措施.1. 引言1.1 煤炭企业经营困境因素解析煤炭企业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在当前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煤炭企业经营困境的种种因素进行深入解析,为企业及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随着新能源的逐渐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减少,煤炭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压力愈发巨大;能源结构的调整也加剧了煤炭行业的困境,企业需对接下来的发展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环保政策对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产生了直接影响,迫使企业转型升级。
技术落后和人才短缺更是煤炭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并不断拓展人才队伍,以应对行业发展中的困局。
通过对这些困境因素的深度分析和解析,希望能给煤炭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市场需求减少市场需求减少是煤炭企业经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和能源结构的转变,煤炭需求逐渐减少。
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得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而煤炭作为传统能源之一正逐渐被取代。
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出台的环保政策也影响了煤炭市场的需求。
煤炭业能否拔出“膝盖”上的“箭”
煤炭业能否拔出“膝盖”上的“箭”[本文来源:中钢网]现在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比例为9.5%(包含化石能源中的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核电、风电和太阳能等),因此就每个年份而言,如果能源需求增长为零,清洁能源大约增长10%就可以替代能源结构中1%的煤炭。
如果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为1%,就需要20%的清洁能源增速才能在满足1%的能源需求增长的同时还替代1%的煤炭。
如果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为2%,则需要30%的清洁能源增速才可能替代1%的煤炭。
如果能源需求增速超过2%,煤炭的替代速度必然减缓。
尽管“十三五”期间预期比较低的能源需求增长显然有利于煤炭替代,预期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以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可能还是一个比较乐观的预期。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对长期亏损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未来违约将会更频繁发生。
产能过剩行业现金流短缺,加之短期偿债沉重,煤炭第一例央企子公司债务违约发生。
上周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公告一期近6.38亿元的短融债不能如期兑付,成为首家“中箭”的煤炭央企。
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导致偿债压力随之骤增,从2015年度业绩快报的19家上市煤企看,净利润“缩水”数额超过400亿元,煤企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从17.2%(2010年)骤降至7.2%(2014年),15年存在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去产能市场倒逼机制已开始兑现,国企、上市公司尚且不能拿到贷款,其他企业难度可想而知。
金融倒逼已经使得很多企业节后没能复产,又使现金流差的企业破产违约,金融倒逼已经成为煤炭行业去产能的重要推手。
2016年以来,受煤矿复产情况低于预期影响,炼焦煤主产地山西出现区域性配焦煤资源紧缺现象,多地配焦煤价格屡次涨价。
汾渭CCI冶金煤指数显示,截止4月8日,山西灵石高硫肥煤出厂含税价格397元/吨,较2月份上涨17元/吨,涨幅4.5%。
未来中国煤炭的去产能或者兼并重组不一定是国家行政要求去产能所能完成的,也不一定是要完全通过市场降成本通过盈利倒逼完成,海通证券认为,或许会出乎多数人预料,金融倒逼机制或将带来煤炭行业去产能第一春。
煤炭行业市场报告:煤炭去产能坚定 276渐行渐远
煤炭行业市场报告:煤炭去产能坚定276渐行渐远
3月7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相关负责人就当前煤炭市场供应等情况答记者问,主要涉及热点问题有:去产能、减量生产和煤价等。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1.5亿吨煤炭去产能任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2017年已没有必要在大范围实施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
2017年去产能任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随着落后产能持续淘汰,煤价上涨,煤矿盈利能力增强,一些企业去产能的积极性恐有下滑,这对去产能工作带来了更大难度。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企业盈利的好转,有利于解决去产能过程中的债务问题以及人员安置问题,有利于去产能展开。
接下来,政府将加大安全、环保、能耗等执法力度,坚决清理违法违规产能,确保1.5亿吨目标任务完成。
总体而言,中央去产能态度坚决,行业产能周期拐点加速向下,中长期煤价有较强支撑。
2017年已没有必要在大范围实施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
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深入推进,一批无效低效产能加速退出,煤矿违法违规建设和超能力生产得到有力遏制,供求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论证供暖季结束后的政策预案。
但是基本考虑是:先进产能煤矿和生产特殊紧缺煤种的煤矿原则上不实行减量化生产措施;煤炭调入数量多、去产能后续资源接续压力大的地区,由所在地省级政府自行确定是否实行减量化生产措施,国家不做硬性要求;其他地区非先进产能是否实施和如何实施减量化生产措施,有关部门将根据煤炭市场情况,结合煤矿供需区域、布局、运输、品种和季节性需求等因素统筹考虑。
在煤炭价格仍处于合理区间(即抑制煤炭价格异常波动所明确的绿色区间)以上范围时,将不会出台减量化生产措施。
2023年煤炭市场形势预测:政策与市场机制双管齐下倒逼企业去产能
2022年煤炭市场形势预测:政策与市场机制双管齐下倒逼企业去产能2022年煤炭市场形势猜测:据悉,近年来,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煤炭产能始终消失在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当年工作清单上。
措辞越来越严峻,措施越来越完善。
但是,纵观这些行业近几年来的去产能,效果却并不乐观,甚至可以用“收效甚微”来形容。
那么对于2022年来说,既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煤炭行业打响去产能攻坚战的关键一年。
政策与市场机制双管齐下倒逼企业去产能产能过剩现象,很直观地反应了市场调整的弊端。
作为市场主体,煤炭企业感受最直接。
产能严峻过剩,已成为享受了“黄金十年”的煤炭企业面临的不能承受之痛。
然而面对问题怎么办?是跳出煤炭圈还是坚守阵地做稳做精煤炭产业,同时适度延长产业链或进展非煤产业?或许不同企业应当有不同的策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近年来,国家层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煤炭等存在落后和过剩产能的行业乐观提出措施,为何收效距离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呢?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的确存在只算小账不算大账的问题,组织不力甚至弄虚作假。
煤炭行业去产能事关全局,所以从中央到地方要直面问题,发挥好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实施差别化政策,制定详细的配套政策,将去产能与深化改革、企业重组、优化升级相结合。
去产能过程中必需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职工安置、企业债务处置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支配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那么,这些钱够不够用?企业债务问题能否全部靠债转股来解决?还需要哪些配套财税支持政策?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煤炭去产能各抒己见,开出一个个“良方”,盼望能为政府制定良策打开思路。
2022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煤炭行业打响去产能攻坚战的关键一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平安等手段,严格掌握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煤炭行业深度报告:能源结构调整下的新周期
行内偕作·行业深度2021年11月08日[Table_Title1]煤炭行业深度报告——能源结构调整下的新周期■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但区域供需错配。
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39亿吨和39.6亿吨,全球占比分别为50.4%和54.3%;进口量为3亿吨,全球占比为20.8%。
从结构上来看,规上企业产量为38.4亿吨,其中动力煤占八成以上。
2020年动力煤产量为31.7亿吨,占比为82.5%;炼焦煤产量为4.8亿吨,占比为12.5%。
从区域来看,产量在优化资源布局下向晋陕蒙大型煤矿集中;而下游消费则以电力为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消费量大。
旺盛的国内需求、供需错配、优质资源稀缺和国外价格优势等支撑煤炭进口。
往年我国进口对澳大利亚依赖度较高,2020年末澳煤禁运后,印尼和蒙古难以填补上缺口,对我国供需格局,特别是炼焦煤的供需格局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经济发展与行业政策驱动行业周期变化,近期价格上涨主要源于经济修复带来的旺盛火电耗煤需求和政策端对供给的约束。
2009年至今我国煤炭行业共经历两轮周期共四个阶段,分别为“四万亿”刺激期(2009-2011年)、产能过剩期(2012-2015年)、供给侧改革期(2016-2018年)、环保安全政策期(2019-2020年),驱动阶段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经济发展-行业政策-行业政策-经济发展。
今年1-8月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源于疫后经济修复带来的旺盛电力需求,以及供给端受到的多重限制,包括环保、安全监管、反腐政策对主产区的约束、澳煤禁运造成的进口缺口、暴雨天气对运力造成的冲击等。
从全年来看,经济修复带来的工业用电以及极端天气提升的居民用电将持续对煤炭需求形成支撑。
虽然保供增产政策将拉动产量增加,但安全环保政策以及澳煤禁运仍制约煤炭供给。
全年供需“紧平衡”格局依然延续,支撑价格在高位震荡。
■“双碳”下行业政策将成为周期轮动的主导因素,能源结构调整要求政策重心向高质量发展升级。
杨栋梁强调:加快推动“减矿、减产、减面、减人、减事故”
杨栋梁强调:加快推动“减矿、减产、减面、减人、减事故”7月3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强调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减矿、减产、减面、减人、减事故”,推动煤矿企业扭亏脱困、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煤矿安全治本攻坚,让更多的煤矿实现全年“零死亡”。
杨栋梁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带来了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五减”兼顾当前和长远、治标和治本,针对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态势,顺应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趋势,立足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杨栋梁强调,“减矿、减产、减面、减人”是保障措施,“减事故”是最终目标。
要用宽的眼界、高的境界来看待,用严的要求、实的举措抓落实,坚定不移推进“减矿、减产、减面、减人”这个治本之策,努力实现“减事故”这个最终目标。
在“减矿”方面,要减少矿井数量,继续关闭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小煤矿,督促和引导9万吨及以下的突出矿井今年底前全部退出;严格项目安全准入,不再批准建设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和90万吨以下的突出矿井,严格限制新建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矿井;打击非法违规建设矿井,责令停止建设,依法予以查处;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破产关闭一批资源枯竭、灾害严重、扭亏无望的老国有重点煤矿。
在“减产”方面,减少煤炭总量,对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引导严重亏损的矿井有计划停产;打击超能力生产,公告超能力生产名单,发挥联合惩戒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秩序;重新核定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矿井的生产能力,核减没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研究推行国家法定节假日矿井停产、职工休息,引导煤矿企业周末停产休息或取消“零点班”。
在“减面”方面,减少采掘工作面数量,积极推广“一井一面”、“一井两面”生产模式,优化矿井生产系统;严格控制同时作业的采掘工作面和生产水平数量。
在“减人”方面,减少煤矿井下作业人数,要在小矿推进机械化、在大矿推进自动化;完善劳动定员标准,力争将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人员分别控制在10人、30人以内,严禁两班交叉作业、混岗作业。
煤炭业要“刮骨疗伤”
煤炭业要“刮骨疗伤”
佚名
【期刊名称】《证券导刊》
【年(卷),期】2014(000)032
【摘要】最近,煤炭产业的两组数据备受关注。
其一,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企
业亏损面超过70%,有50%以上的煤炭企业出现减发、欠发和缓发职工工资的现象;其二,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监测显示,二季度煤炭销售利润率仅为3.7%,再创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比全部工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低1.8个百分点。
【总页数】1页(P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1
【相关文献】
1.煤炭业要“刮骨疗伤” [J],
2.规范旅游市场需“刮骨疗伤” [J], 方哲;
3.刮骨疗伤吸取教训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眉山市水利局"以案促改"促水利发展 [J], 李陈; 李勇军
4.刮骨疗伤 [J], 无
5.“刮骨疗伤”助调控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山西煤炭行业现状分析:近亿吨产能让煤炭行业积重难返
山西煤炭行业
新能源替代煤炭
风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
环境污染
能源转型
产能过剩
水能发电
生物能源利用
新能源替代煤炭机遇
山西煤炭行业困境
一、10亿
二、
三、
一、
二、
储备过剩
盈利压力
增加
煤炭消费需求
下降
传统产能结构
技术滞后
山西煤炭行业
煤炭行业转型挑战
Policy guidance to eliminate outdated production capacity
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
2019年山西煤炭企业总产能接近10亿吨,而全ຫໍສະໝຸດ 总需求仅为8.5亿吨,产能过剩明显。
低档煤炭市场特别受影响,平均利润率下降至10%以下。
产能过剩导致资源浪费:近10亿吨的煤炭产能给山西煤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大量的煤炭资源被闲置,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煤炭供需失衡
可持续发展困境
环境污染
能源消耗
人力资源浪费
就业安置压力
地下矿藏压力
产能过剩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ergy consumption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Overcapacity
Underground mine pressure
山西煤炭产能过剩导致资源浪费、竞争压力增大,转型难题待解
产能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1. 产能过剩问题10亿
2. 低效益、高污染50%
2023/8/5
Form:Gary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建议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建议一、介绍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中最主要的一种能源形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炭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煤炭产业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二、困难分析1.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传统的采矿方式和燃烧技术,我国的煤炭产业长期以来致使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尤其是大气污染,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加剧了雾霾天气。
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污染等其他环境问题。
2.资源枯竭与供需失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但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和资源倾斜分布,导致了部分地区资源枯竭。
同时,在经济转型进程中,由于非化石能源开发不足以满足需求,并没有及时形成替代能源的有效补充,导致煤炭产业供需失衡。
3.安全隐患与职工权益问题煤炭产业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事故频发。
同时,部分企业管理不善,职工权益保护不力,加剧了劳动关系紧张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改善建议1.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在提高传统采矿方式的效率同时,应大力推进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例如,采用先进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等技术进行发电,在减少排放物的同时提高发电效率。
2.调整能源结构与发展非化石能源在能源转型中,要着眼于调整能源结构。
逐渐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投资等形式来支持非化石能源行业的发展。
3.加强监管与治理手段加强对煤炭产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矿山安全标准和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同时,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职工权益的保护。
4.转变发展理念与创新技术推动煤炭企业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
5.促进跨区域合作与资源整合通过跨区域合作和资源整合,解决煤炭产业供需失衡问题。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策略分析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策略分析一、煤炭产业所面临的困难1.1 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受到了冲击。
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逐渐转向清洁能源。
这使得煤炭市场需求降低,给煤炭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1.2 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传统的燃煤方式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给环境带来巨大危害。
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各国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并加大了对高污染企业和项目的整治力度。
这使得许多煤矿被迫关闭或整顿,导致行业利润急剧下降。
1.3 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竞争长期以来,煤炭产能过剩一直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由于过度投资和技术水平不高,许多煤矿企业的产能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行业竞争激烈。
价格战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并且无法为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二、改善策略分析2.1 转型升级,挖掘附加值面对环保压力和市场需求下降的现实,煤炭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挖掘利用煤炭资源的附加值。
可以通过开发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拓新兴市场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减少对传统能源消耗的依赖。
2.2 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品为了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煤炭企业可以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品。
例如,在生产中逐步采用低排放装备和环保工艺,并引进先进的除尘、脱硫、脱氮设备等。
此外,可以推动煤炭企业向清洁能源行业转型,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
2.3 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提高煤矿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改善煤炭产业困境的关键所在。
通过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同时,重视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2.4 促进国际合作与开放市场面对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和价格战带来的压力,积极寻求国际市场合作是一个有效的出路。
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技术、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协议,并拓展新兴市场。
煤炭行业的关键挑战解析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煤炭行业的关键挑战解析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煤炭行业的关键挑战解析——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煤炭作为传统能源资源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兴起,煤炭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污染问题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大气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此外,煤矿开采也会导致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浪费。
因此,如何减少煤炭行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了关键问题之一。
解决方案:1. 推动清洁煤技术研发:发展更加高效、清洁的燃煤技术,如煤气化、煤直接液化等,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2. 加强煤矿环保管理:加大对煤矿环保设施建设力度,推行矿区生态修复,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损害。
3. 多元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二、红利递减问题煤炭行业的资源逐渐枯竭,矿脉品位递减,导致煤矿开采成本上升,产量减少,利润空间收窄。
这也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解决方案:1. 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引入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矿的采选利用率。
2. 推进煤炭资源转型升级:加大对技术改造和新型煤炭综合利用的投入,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
3. 拓宽煤炭销售渠道:加强煤炭的市场开拓,拓宽销售渠道,寻求更多的销售机会。
三、产能过剩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限制,煤炭行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出现了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市场价格下降,还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利润压力。
解决方案:1. 调整煤炭行业结构: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调整行业结构,回归合理的产能水平。
2. 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防止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维护市场秩序。
3. 发展延伸产业:通过发展煤矿建设、勘探和煤炭综合利用等延伸产业,为煤炭行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四、人力资源压力问题煤炭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但煤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导致了人才流失和招工难的问题。
浅析煤炭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
浅析煤炭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行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销售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煤炭销售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策略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浅析。
一、煤炭销售存在的问题1. 供需不平衡由于煤炭行业的供需关系不平衡,导致了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或者求大于供的情况。
供大于求时,煤炭企业面临库存积压、原材料打折出售等情况,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而求大于供时,煤炭价格上涨,给煤炭消费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
2. 品牌和质量问题我国煤炭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小型煤炭企业,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了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缺乏品牌认知度,这些小型煤炭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3. 交易环节复杂煤炭销售的交易环节比较复杂,包括了采矿、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其中可能存在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恶意炒作等问题,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使得煤炭销售难以实现规范化和透明化。
二、改善策略1. 调整产能结构煤炭行业需要通过调整供给结构来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对于供大于求的情况,可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对于求大于供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提升供给能力,确保市场供需平衡。
2. 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建设煤炭企业需要提升产品品质,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煤炭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产品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规范交易流程煤炭行业需要加大对交易环节的监管力度,推动交易流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通过建立统一的交易平台,规范价格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遏制市场乱象,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煤炭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供需不平衡、品牌质量问题及交易环节复杂等方面,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整供给结构、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建设,以及规范交易流程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业去产能“刮骨疗毒”效果短期难现
[本文来源:中钢网]4月,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再次要求煤炭企业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生产规定,减量生产。
连续发布重量级文件,可见政府对于整顿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决心之重。
随后,山西、陕西、内蒙古、山东等煤炭大省陆续发布执行细则,要求省内所有煤矿严格按照276个工作日重新核定生产能力。
煤矿原本的生产能力是按照330个工作日核定的,而将工作日压缩至276个,等于直接将核定产能压缩至原来的0.84倍,即减产16%。
再加上此前山西煤矿超产现象较为普遍,部分煤矿甚至按照核定产能的2-3倍进行生产,因此再考虑到超产因素,执行276个工作日政策之后,山西原煤生产能力至少要缩减两成。
按照2015年山西原煤产量数据估算,减产政策执行以来,山西原煤产量月均减少1600万吨,炼焦精煤产量月均减少150万吨。
山西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山西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5818.75万吨,同比下降21.3%。
但是,也需要注意,山西有一些私营小煤矿或在复产进程中,或仍在提产甚至超产。
由于政府难以通过税票、井下摄像等常规手段来监控私营小煤矿的生产情况,因此在煤炭价格上行、煤矿利润好转的环境下,个别小煤矿产量确有上升。
伴随限产政策的严格执行,煤炭供应量相应减少,各地煤价也相继上涨。
5月初,陕西煤价普涨每吨10元左右。
其中,17日榆阳几家大型煤企同时将煤价上涨每吨20元,月内累计上调每吨30元。
目前榆阳6000大卡以上末煤均价达每吨235元。
榆阳煤价累计上涨每吨30元,神木、府谷、横山末煤价格也出现上涨,本月涨幅每吨15至25元。
此外,山西煤价虽持续上涨,但涨幅不及内蒙古和陕西,累计幅度每吨5至10元。
整体来看,近期动力煤主产省份煤价一路上涨,涨价的主要推动力是供给阶段性趋紧所致。
此前,山西、陕西因煤矿事故停产矿井迟迟未能复产开工,煤矿开工率本身不高。
内蒙古因价格倒挂的影响,煤矿关停多,整体开工也十分低迷。
加之自4月开始各主产省份执行276个工作日政策且执行情况较好,导致产量骤然缩减,刺激煤炭价格提升。
6月各大煤企再次提价概率较大,幅度或约每吨10元。
对此,业内人士各
执一词。
对于当前产地煤价频繁上调,部分人士认为,该趋势或将缓慢传导至港口市场,因此大煤企6月再次提涨动力煤价格的概率较大。
另有人士认为,当前下游需求偏弱,南方水电增发及电厂低库存策略,不可能使得短时间内港口需求量明显提升,大型煤企6月涨价难以成行。
至少可以看出限产政策对市场的提振非常有力,但在本轮煤价疯涨后,矿井销量出现明显下滑,说明需求疲软对产量收紧带来的利好作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后期随着迎峰度夏来临,如需求端能得以改善,那么煤价上涨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