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
人教版选修2 第六单元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课件(34张)
一、学思之窗 1.想一想,这样的投票能够真正代表民意吗?你对此有何感 触?(教材P89) 提示:不能。因为“国民代表”投票是袁世凯进行复辟活动 猖獗时,由他操纵进行的;在投票时又采用贿赂的手段,验 票也是由袁世凯指使成立的参政院负责。感触:从头到尾都 是骗局,民主、民意已成为一种摆设。
2.读了孙中山的这段话,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教材P90) 提示:感触最深的是“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孙中山 认为失败的原因是西南军阀的排挤。而护法运动失败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护法”没有多大号召力,缺少群众 基础;二是孙中山没有自己的武装,而是借助西南军阀的 实力;三是西南军阀勾结,排挤孙中山。
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斗争的表 现及认识
1.表现
斗争双方
专制势力
民主力量
斗争表现 袁世凯破坏共和,实 行专权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进行议会斗争
斗争双方
专制势力
民主力量
袁世凯制造“宋教仁 案”
革命党人掀起二次革 命
斗争表现
袁世凯复辟帝制 张勋复辟帝制 段祺瑞专权
掀起护国运动 掀起讨逆运动 掀起护法运动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课标导航
课程 标准
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 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 艰巨性。
学习 导航
1.了解袁世凯掌权,制造“宋案”和“善后大借 款”,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军阀割据与“府院之 争”,护法运动。 2.掌握辛亥革命后两次复辟帝制活动发生与迅速 失败的原因。 3.理解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府院之争的 实质是美日之争。 4.分析护法运动的失败原因及教训。
②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思维启迪] (1)“猿”是指什么? (2)漫画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随堂优化训练】高二历史课件 第六单元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新人教版选修2
洋军阀的统治,从最终结果来看还是失败了,故应排除 D 项。
1913 年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就解散了国民党,故 1916 年
的护国运动不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因此 A 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A
2.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斗争中,一些地方 的革命党人都曾宣布“独立”。其“独立”的含义是( A.建立民主共和的独立国家 B.坚持革命党人的武装割据 C.强调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利 D.反对专制黑暗的中央政府
一、分析民国初年两次复辟帝制活动的发生与迅速失败的 原因以及从中得到的认识 1.发生原因 (1)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够彻底,封建势力、封建 意识仍然存在,构成了帝制复辟的社会基础。 (2)资产阶级共和制未能在中国真正执行。 (3)革命党人的软弱、涣散。
2.失败原因
(1)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复辟帝制没有长期生存的思 想基础。 (2)复辟帝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遭到全国人
军”。
②贵州、广西等省也相继宣布独立。 (4)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 进行到底。
3.结果:________ 1916 年 3 月,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不久,
袁世凯在忧惧中死去。 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1.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 (1)背景 ①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____________ 军阀割据 的混乱局面。 ②美国支持的黎元洪与仰仗日本的段祺瑞展开
1.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民主共和政治却没有真正实 现,其主要原因是( ) A.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B.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临时约法》不够完善 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解析:D 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政治未能真正实现, 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从经济基础 2】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
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PPT课件(新人教选修2)
(1)对内独裁:拒绝恢复临时约法与国会 (2)对外实行卖国政策
2、经过与结果
(1)孙中山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举兵北伐 (2)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运动宣告失败
3、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1)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的指导,没有统一 的军事指挥 (2)“护法”号召力不足,缺乏群众基础 (3)仅依靠军阀,缺乏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 (4)南北军阀勾结,排挤孙中山
第四课
反对复辟帝制、 维护共和的斗争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一)袁世凯专权
1、对内:
(1)暗杀宋教仁 (2)武力镇压革命党人
2、对外:“善后大借款”
目的:讨好列强,筹集对内镇压经费
(二)“二次革命”
1、背景:袁世凯武力镇压南方革命力量 2、时间:1913年夏秋之际 3、意义:革命派反袁世凯独裁、保卫民主 共和制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4、失败原因:
2、对外: 1915年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二)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1、复辟的准备
(1)国内: ①授意亲信成立“筹安会” ②组织复辟“请愿团”,制造“民意” 借口 (2)国外:帝国主义为其制造复辟舆论 古德诺《论共和与君主》
2、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洪宪帝 制”
(三)护国运动(1915年底)
1、背景(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 2、经过:
(1)孙中山《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 (2)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3)蔡锷组织“护国军”
3、结果: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维护了 共和制
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1、背景: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公开分裂
2、主要的军阀派系 3、影响:
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1.知情人忆述宋教仁事宋教仁字遁初,湖南人,为同盟会多年之干员①,在两湖声威极盛,湖北党人亦多拥戴之。
民国成立后,宋任第一次内阁农林部总长。
辞职后,假②万牲园暂住。
宋在表面上与国务总理赵秉钧交谊甚厚,而实际上对其极端反对。
宋与我交情较厚,相商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③合为一党,遂于民国元年秋宣布两党合并,成立国民党。
两党在各省之支分部亦改为国民党之分支部,全国国民党员人数众多,驾各党而上,大为政府所嫉。
国会选举法公布后,宋先生与我商讨各省情形,认定湖北省有黎元洪主持,国民党选举不易争胜,宋非亲赴鄂办理,恐遭失败。
且可就近办理湖南选举事宜,同时商定以宋为参议院议长,以我为众议院议长。
如本党所得议员在两院超过半数,则为多数党,决定选孙中山先生为大总统。
如事不顺,则仍可让袁为大总统;但须袁承认由本党组织政党内阁。
此议极秘,不意为袁世凯及赵秉钧所侦知,谓宋为主谋者,恨之最厉。
迨及民国二年(1913年)春两院选举,各省告竣,揭晓后,国民党当选议员几占五分之三以上。
袁政府闻之大惧,于是在国会未开会以前,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之发生,震动全国。
国人对袁,大为愤恨!──吴景濂《袁世凯杀害革命党人破坏国会》,《文史资存稿选编》晚清·北洋(上)【解读】这是民国初年曾为参议院议长的吴景濂后来的忆述。
忆述者当年曾与宋教仁一道共事,并且关系比较亲密,对有关内情自能了解。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①宋教仁对政党政治、议会政治十分热中,力图靠将国民党扩建为第一大党,以该党党员在参、众两院中占据大多数,取得组阁权,推倒起码是限制袁世凯。
他不但如此筹议,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奔走活动。
②当时的政局颇为复杂,表面上的平和掩不住内里的尖锐争斗,袁世凯之流对宋教仁的暗下毒手绝非偶然,可见他们的阴险狠毒。
【注释】①干员:有才干的人员。
②假:借。
2.就“善后大借款”事国民党方面的通告即如大借款一事,国民党之主张有三:一、违法签约,决不承认;二、维持反对违法签约之表决案,以拥护立法高权;三、维持借款必限制政府用途,励行①监督财政之实。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二高中历史第6单元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优质课教案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课程标准】说出辛亥革命后反对专制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和“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发动与失败;袁世凯复辟与孙中山、梁启超、蔡锷等反复辟活动;张勋复辟与反复辟活动;孙中山与护法运动。
(2)解:二次革命是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制的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府院之争实质是美日之争;护法运动的失败教训是要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3)运用:探究两次复辟帝制活动发生与迅速失败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史料解读、问题探究、知识比较、归纳总结、概括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革命道路,革命的征途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进行反复的斗争。
(2)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然失败。
【重点难点】1、重点: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的斗争2、难点:两次复辟发生及失败原因【教方法】教师讲授法、史料研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建议】本课内容是必修部分没有的内容,生不够熟悉。
所以,作为一节新课,需要教师引导生详细掌握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讨逆运动、护法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从而认识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导入新课】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后,孙中山所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是否继续实行呢?我们先看一幅漫画:《刀大杀人多》反映了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经常用暗杀的方式排除异己。
这幅漫画,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斗争呢?让我们共同习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讲授新课】引导生掌握习目标一:请依据课本89页内容,概括分析二次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和性质。
一、二次革命(1913)1、原因:袁世凯专权①对内:制造“宋教仁案”、镇压革命党人(补充“宋教仁案”的相关情况)②对外:进行“善后大借款”2、经过:结合二次革命的形势图掌握概况3、结果:失败引导生分析失败原因:A、主观:革命党人力量焕散;B、客观:袁世凯力量强大。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智能演
精选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之用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1.在1912年底的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即可由国民党( ) A.解散现任政府B.组织下任内阁C.推荐下任总统D.修订宪法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理解记忆能力。
按照《临时约法》的规定,国会第一大党组织下任内阁。
2.(2012·高考福建卷)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选D。
根据题意,辛亥革命的成果虽成“空壳”,但仍保留着象征意义。
从题干辛亥革命成果的角度判断,A、B、C中的“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均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而是推动辛亥革命的政党组织和思想理论。
只有D中的“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北洋军阀篡权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的象征。
3.(2014·黄山月考)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在《民国前十年》中说:“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靠个班底的。
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
”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 ) 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B.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反对C.被迫向革命党人屈服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解析:选A。
“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说明袁世凯统治集团内部已四分五裂。
“卖不了票了”说明社会各阶层都加入了反对袁世凯的行列,袁世凯成了众矢之的。
4.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
可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较合理解释的是 ( )A.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
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B.民国初年,“政党群兴,党争随起”C.民国元年,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D.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解析:选A。
高中历史 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知识点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1.袁世凯专权:对内制造“宋教仁案”;对外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进行“__________”。
2.二次革命: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结果失败。
►知识点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1.袁世凯复辟帝制:(1)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
(2)1913年10月,当选为“正式”大总统。
(3)解散国民党和着手取消国会。
(4)1914年,炮制《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5)炮制《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连选连任,继任者由总统提名。
(6)1915年,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7)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2.护国运动:(1)起因: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2)过程: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梁启超发表《______________》,蔡锷等人在云南组织“护国军”。
(3)结果:袁取消帝制,不久死去。
►知识点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1.张勋复辟:(1)原因: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__________的混乱局面;黎元洪与段祺瑞展开“________”。
全品学练考新课标·高中历史选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听课手册(2)结果:失败。
2.护法运动:(1)原因:段祺瑞破坏共和,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2)方式:借助西南军阀力量。
(3)结果:失败。
(4)败因:无群众基础;无自己的武装;西南军阀的排挤。
►探究点一二次革命(1913年)1.原因:袁世凯专权。
①对内:制造“宋教仁案”、镇压革命党人。
②对外:进行“善后大借款”。
2.结果:失败。
3.失败原因:革命党人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宋教仁案”本质上反映了( )A.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解析】 B “宋教仁案”是国民党领袖宋教仁为了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追求民主自由而同袁世凯在国会里进行政治斗争,最后宋教仁被袁世凯刺杀。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2高中历史第6单元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优质课教案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重点、难点】重点: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的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难点:两次复辟帝制即“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发生及失败原因。
【知识概要】一、“临时”不幸言中(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1、袁世凯专权(1)对内:制造“”(2)对外:进行“”2、二次革命起因:“”和“”经过与结果:战事历时一个月,革命党人失败(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1、独裁统治的建立镇压当正式解散、颁布《》炮制《》2、复辟帝制活动对内:成立“”、“”等;操纵“”投票的团体。
对外:签订“”。
3、护国运动起因:袁世凯经过与结果:、等发表文章反对复辟;等武力讨袁,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1、局面的出现2、张勋复辟起因:之争经过:张勋借“调解”之名,拥复辟。
反复辟斗争:孙中山发表《》;段祺瑞组织“”。
3、护法运动起因:段祺瑞拒绝恢复和经过与结果:孙中山在组织军政府,但由于西南军阀排挤,护法运动失败二、评价:1、辛亥革命后出现民主气象:①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在中国制度结束,共和制确立。
②革命后,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
2、民主政治形同闹剧:①内阁形同虚设,频繁更替,总统选举有名无实。
②主权在民,一纸空文,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权并没有兑现,地方自治机构中政治权力操纵在旧官僚、士绅手中,普通国民无权参与。
③社会问题,孙中山构想的土地国有制的政策在法令中丝毫没有得到体现,《临时约法》也没有对妇女的权力作任何规定。
3、中国民主政治前途:革命后的社会现实说明,中国的现代改革、民主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依然艰难曲折。
【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2、直接暴露袁世凯当皇帝野心的是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修改《大总统选举法》3、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主要说明了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 B袁世凯曾出卖维新派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D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4、“府院之争”反映的本质是A封建军阀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 B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南北军阀之间的矛盾 D日美在华利益的矛盾5、1920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这些情况表明A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B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军阀集团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发生变 D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6、从讨袁斗争的结局看,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成败主要取决于A孙中山是否参加领导工作 B帝国主义是否支持袁世凯革命党人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 D讨袁斗争是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于国体挟一爱僧之见,而以人为的造成事实,以求与其爱僧相应,则祸害之中于国家,将无已时……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高中历史选修2教学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③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
民主制度被破 坏殆尽,中华
?④1914年炮制《中华民国约法》民取国代名存临实时亡约。法,
将责任制改为总统制;
? ⑤炮制新的 《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 连任,继任者由总统提名;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思考: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建立独裁统治的? ?1、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 ?(1)对内: ?(2)对外: ?袁世凯为取得日本帝国主义对他复辟的支持,接
这决定了他必然要对内镇压革命势力,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找一找:袁世凯为了达到独裁专权统治,采取了哪 些做法?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1、袁世凯专权 ?(1)表现: ?①1913年,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宋教仁;
?②袁世凯对外进行“善后大借款”,用于镇压革 命,并以讨好列强;
?③又免去江西、安徽、广东三个省反对借款的都 督职务,并派兵南下镇压;
?失败的理由:
?1、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改变。没有推翻北洋军阀 统治,没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仍处 于“双半”社会;
?2、捍卫共和制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之后出现了 张勋复辟和段祺瑞专权;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1、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1)表现: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 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 斗争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1、袁世凯专权 ?回顾:袁世凯是如何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 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
?②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的进攻 ?③孙中山等革命派人额软弱妥协; ?④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探究的主要问题】1.袁世凯为什么要复辟帝制?革命党人是怎样与之进行斗争的?解题关键:理解复辟帝制和革命斗争两个概念。
思路引领:本题前一问重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后一问则重在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答案提示:(1)权力增大,野心膨胀;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支持。
(2)孙中山发表两次《讨袁宣言》号召人们起来维护共和制度,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在云南武力讨袁即护国运动。
2.张勋复辟为什么会很快失败?解题关键:张勋复辟仅持续了十二天就宣告结束。
思路引领: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提示:张勋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一致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组织“讨逆军”武力讨伐。
归跟到底,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学思之窗】1.想一想,“国民代表”的投票能够真正代表民意吗?你对此有何感触?解题关键:理清“国民代表”的真正内涵,思路引领:找出“国民代表”投票出台的背景、经过。
感触主要是谈谈看法、认识。
答案提示:不能。
因为“国民代表”投票是袁世凯进行复辟活动猖獗时,由他操纵进行国体投票的;在投票时又采用贿赂的手段,验票也是由袁世凯指使成立的参议院负责。
感触:从头到尾都是骗局,民主、民意已成为一种摆设。
2.读了孙中山的这段话,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解题关键:首先要读懂材料,了解材料所针对的对象、现象。
思路引领:这是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时,对失败的原因的总结。
答案提示:感触最深的是“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认为失败的原因是西南军阀的排挤造成的。
而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护法”没有多大号召力,缺少群众基础;二是孙中山没有自己的武装,而是借助西南军阀的实力;三是西南军阀勾结,排挤孙中山。
【历史纵横】“宋教仁案”是怎样暴露袁世凯奸诈险恶的真面目的?解题关键:了解“宋教仁案”的由来去脉。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基础探究导读】【基础梳理整合】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1、袁世凯专权(1)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临时政府也迁到北京。
(2)假拥护共和,加快复辟帝制的道路。
2、二次革命(1)背景①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遇刺。
②袁世凯对外“善后大借款”用于镇压革命,讨好列强。
③革命党人抵制,江西、安徽、广东等省通电反对。
④袁世凯派兵南下镇压。
(2)战况:战事主要在江西和江苏的南京展开,历时一个多月。
(3)结果:革命党人方面失败。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1、“洪宪帝制”(1)使帝制程序合法化①1913年10月,威胁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
②1914年,炮制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
③炮制出新的《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连选连任。
(2)寻求帝国主义支持:1915年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3)大造帝制舆论①成立“筹安会”,公开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
②组织“请愿团”,请求变更国体,制造“民意”借口。
③帝国主义代言人也大造复辟舆论。
(4)操纵国会投票:获得“全票拥护”君主制的结果。
(5)“洪宪帝制”确立:1916年,袁世凯下令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标志着其复辟帝制的逆流达到高潮。
2、护国运动(1)背景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②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
③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
(2)经过①1915年,蔡锷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
②贵州、广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③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3)结果①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最后在忧惧中死去。
②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1、张勋复辟(1)原因:“府院之争”,政局混乱。
(2)经过①张勋以“调停”为名,拥戴溥仪复辟。
②张勋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独揽大权。
高中历史选修2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不多发一言。”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 今日民智日开,民气日倡之世,而欲以一姓 之威严驯服亿兆,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祺瑞罢斥以 来,本不敢与闻国事,……只是既已久服务于民国,不能 坐视民国之颠覆分裂而不一援。
——《段祺瑞反对张勋复辟通电》
(1) 材 料 一 中 宋 教 仁 主 张 的 责 任 内 阁 制 的 实 质 是 什 么?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2)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 对袁世凯称帝。
(3)蔡锷等策划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 ①1915 年秋,蔡锷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起讨袁的 “护国军”。
②贵州、广西等省也相继宣布独立。 (4)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 斗争进行到底。 3.结果 1916 年 3 月,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不久,袁世凯 在忧惧中死去。
(2)材料二中的“合法手段”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说明袁世凯担心自己会被“摆在无权无勇的 位置上”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有人说段祺瑞是“三 造共和的功臣”,对此你是不是赞同?请阐述理由。
提示:(1)实质: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意义: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 (2)政党政治(议会斗争)。 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民党 高举民主共和国的旗帜,顺乎民意,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温馨提示 袁世凯复辟帝制充分说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流毒 异常顽固。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 入人心,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三 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和护法运动
1.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 (1)背景。 ①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局面。 ②美国支持的黎元洪与仰仗日本的段祺瑞展开“府 院之争”。
③张勋以“调停”为名,率部北上。于 1916 年 7 月 初在北京拥戴溥仪复辟,并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独 揽大权。
高中历史 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2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袁世凯掌权;制造“宋案”和“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发动与失败二次革命是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制的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探究两次复辟帝制帝制活动发生与很快失败的原因史料解读问题探究革命征途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进行反复斗争“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活动;孙中山、梁启超、蔡锷等反复辟活动袁世凯政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独裁、复辟帝制知识比较问题探究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张勋复辟与护法运动军阀割据局面;“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与反复辟活动;孙中山与护法运动“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日争夺中国的控制权;护法运动失败的教训是应有自己的革命武装史料解读问题探究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的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难点两次复辟帝制即“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发生及失败原因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内容主要讲述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的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袁世凯为什么要复辟帝制?革命党人是怎样与之斗争的?二是张勋复辟为什么会很快失败?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四个:洪宪帝制、护国运动、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这一课内容教材编排体系清晰,每一子目都呈现对比的关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用表格的形式比较、分析,说明民主与专制是一项长期的斗争,最终的结论是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第一目“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本目介绍了袁世凯专权和二次革命两个问题。
能让我们对袁世凯走上复辟之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维护共和制的艰辛斗争。
①袁世凯专权先简单回忆袁世凯是如何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教师总结,这决定了他必然要对内镇压革命势力,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参考教案3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参考教案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举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为使自己当选,竟派身着便衣的上千军警作为“公民团”,包围国会进行逼选。
尽管袁世凯机关算尽,经两轮投票,都未获得法定票数。
时已过午,有些议员要求回家吃饭,但“公民团”把住门口大声叫喊:“今天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就休想出院!”被逼无奈,有些议员在第三轮选举中违心地投票,才使袁世凯勉强当选。
“公民团”人员高呼着“袁大总统万岁”的口号离开,饥肠辘辘的议员们这才被允离去。
此时已是晚上十来点钟。
[探究的主要问题]袁世凯为什么要复辟帝制?革命党人是怎样与之斗争的?张勋复辟为什么会很快失败?[重要概念]洪宪帝制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临时政府也迁到北京,南京临时政府夭折。
一开始,袁世凯还撰出一副拥护共和的姿态,假惺惺地表示要“发扬共和之精神,荡涤专制之瑕秽”。
但事实上,他一步步加紧走上复辟帝制的道路。
1913年,袁世凯暗中指使把革命党人宋教仁杀害于上海车站。
他为筹集对内镇压的军费,并借以讨好列强,又指令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进行“善后大借款”。
革命党人逐渐看出袁世凯的真面目,对他进行抵制。
由革命党人所担任的江西、安徽、广东几个省份的都督,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下令将他们免职,并借端派兵南下,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
革命党人被迫应战。
战事主要在江西和江苏的南京进行,于1913年夏秋之际历时一个多月,革命党人方面失败,史称“二次革命”。
[历史纵横]宋教仁,湖南人,辛亥革命志士。
袁世凯窃夺民国大权后,宋教仁力图以议会政治来限制专制统治。
他主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又到各地进行宣传游说。
国民党在众参两院的议席中获得优势,宋教仁满怀希望地准备返京组阁。
袁世凯势力对他恨之入骨,于1913年3月20日晚在上海车站对他行刺。
宋教仁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的理智、公正与廉洁就够了的地方,例如审判职务。
……国家的扩大给予了公共权威的受托者以更多的诱惑和滥 用权力的办法;所以越是政府应该有力量来约束人民,则主权 者这方面也就越应该有力量来约束政府。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探究问题]
(1)材料一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的实质是什么?对袁世凯的
• 单击权此力有处何威编胁?辑是母否能版把袁文世凯本“摆样在式无权无勇的位置
– 第上二”级?为什么?
•(2第)根三据材级料二以及材料三的图片分析,袁世凯用什么手段解决
了他–的第“四就级怕”?袁世凯下一步干了些什么? (3)孙中山»先第生五曾级写过一副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
课标导航
专制的斗争
课程 标准
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 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 艰巨性。
学习 导航
1.了解袁世凯掌权,制造“宋案”和“善后大借 款”,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军阀割据与“府院之 争”,护法运动。 2.掌握辛亥革命后两次复辟帝制活动发生与迅速 失败的原因。 3.理解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府院之争的 实质是美日之争。 4.分析护法运动的失败原因及教训。
的国情。
[答案] (1)方式:专业技术职务选举产生,非专业职务由抽签
• 单击产此生。处理解编:担辑任行母政版职务文要求本有专样门式才能、公正廉洁,权力
– 第为二人级民行使,并接受人民监督。
•(2第)新三主张级: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用人民罢免官员方式约束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1.知情人忆述宋教仁事宋教仁字遁初,湖南人,为同盟会多年之干员①,在两湖声威极盛,湖北党人亦多拥戴之。
民国成立后,宋任第一次内阁农林部总长。
辞职后,假②万牲园暂住。
宋在表面上与国务总理赵秉钧交谊甚厚,而实际上对其极端反对。
宋与我交情较厚,相商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③合为一党,遂于民国元年秋宣布两党合并,成立国民党。
两党在各省之支分部亦改为国民党之分支部,全国国民党员人数众多,驾各党而上,大为政府所嫉。
国会选举法公布后,宋先生与我商讨各省情形,认定湖北省有黎元洪主持,国民党选举不易争胜,宋非亲赴鄂办理,恐遭失败。
且可就近办理湖南选举事宜,同时商定以宋为参议院议长,以我为众议院议长。
如本党所得议员在两院超过半数,则为多数党,决定选孙中山先生为大总统。
如事不顺,则仍可让袁为大总统;但须袁承认由本党组织政党内阁。
此议极秘,不意为袁世凯及赵秉钧所侦知,谓宋为主谋者,恨之最厉。
迨及民国二年(1913年)春两院选举,各省告竣,揭晓后,国民党当选议员几占五分之三以上。
袁政府闻之大惧,于是在国会未开会以前,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之发生,震动全国。
国人对袁,大为愤恨!──吴景濂《袁世凯杀害革命党人破坏国会》,《文史资存稿选编》晚清·北洋(上)【解读】这是民国初年曾为参议院议长的吴景濂后来的忆述。
忆述者当年曾与宋教仁一道共事,并且关系比较亲密,对有关内情自能了解。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①宋教仁对政党政治、议会政治十分热中,力图靠将国民党扩建为第一大党,以该党党员在参、众两院中占据大多数,取得组阁权,推倒起码是限制袁世凯。
他不但如此筹议,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奔走活动。
②当时的政局颇为复杂,表面上的平和掩不住内里的尖锐争斗,袁世凯之流对宋教仁的暗下毒手绝非偶然,可见他们的阴险狠毒。
【注释】①干员:有才干的人员。
②假:借。
2.就“善后大借款”事国民党方面的通告即如大借款一事,国民党之主张有三:一、违法签约,决不承认;二、维持反对违法签约之表决案,以拥护立法高权;三、维持借款必限制政府用途,励行①监督财政之实。
天经地义,可质鬼神。
乃造谣者谓为借题发挥,坐以反抗中央之罪;谓为某人主使,诬以竞争总统之名。
夫借款之于总统,本绝不相关,地方诘责中央,亦事所恒有。
政府借债,国民不敢过问,将来负担,果属之谁?监督财政,议院固有天职,必谓为人指使何轻视议员乃尔②?且政府违法事已昭然。
自实质上言,借款折扣,债权主体,外人监督,条件变更,今异于昔,自形式上言,未经总统提议,未经三读手续,未经正式通过。
国会开幕,又不提交。
议员质问,总理及外交、财政两总长忽尔请假,代理总理答复不明,只曰请其原谅。
签约以后,舆论沸腾。
政府只将合同咨送国会,请查照备案,自认曰手续欠缺。
嗟我同胞!政府如此横蛮,紧急不绳以法理,亦当诉诸良心。
蹂躏立法,过于前清。
财政紊乱,贻害于来叶③。
谁生厉阶④?谁为祸首?国人曰可安,将来能无后悔?议员等对于违法签约,不能不反对者此也。
──国民党国会议员团《对于大借款问题之通告》,《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解读】这是1913年“二次革命”前夕,由国民党议员团发布的谴责袁世凯操纵“善后大借款”通告中的文字。
“善后大借款”,是袁世凯窃取民国政柄后,媚外换取列强支持,破坏民主共和体制,挟制国民党方面的一个恶劣事件,它与“宋教仁案”,都成为引发“二次革命”的直接导火索,同时,也是袁世凯本质面目的又一次暴露。
当时国民党人对袁世凯的这一倒行逆施,力持反对态度,在发布的该通告中,即表明了这种立场。
由所录材料中可以了解:①国民党人对“善后大借款”一事表明了自己的三条基本主张,揭露了其事的违法性质,申明反对者的正义性,回击对方的造谣污蔑。
②在表明原则态度的基础上,进而对“善后大借款”一事从比较具体的情节和逻辑环节上予以揭露和批驳。
③不止于对“善后大借款”的就事论事,进而声讨“政府如此横蛮”,“蹂躏立法,过于前清”,从本质上暴露其真面目,表明自己“不能不反对”的立场。
【注释】①励行:严格实行。
励通“厉”。
②乃尔:如此,像这样。
③来叶:后世。
④厉阶:祸端。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3.袁世凯与北洋军人北洋军人,多系卵翼于袁世凯,才质驽下①者居多,对上只知服从,不敢有所主张,盖北人对长官之忠,非发生于公的意识,全基于私的情感,服从之外,更有“报恩”的观念,牢不可破,只要是“恩上”②,或是“恩宪”③,无论是否“乱命”,亦须服从,意为不如此则为“忘恩”,受成人道德责备,此北洋军人之共同心理,即此可见它是私的结合。
因此所谓“党”的意识而亦无之,彼辈习闻学究所谓“党而不群”之说,常对人自道,“我什么党也没有,我是良心党,我良心觉得合势,就办,不合势,就不办”。
总之,服从,报恩,不党,三个基本意识,可以为北洋军人思想之结晶。
由此不正确,不彻底思想,见之于行为,故与时代潮流,愈趋愈远,卒不免为时代巨轮所碾碎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第1册【解读】这是吴虬所作《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第二章当中的一段话。
该书由海天出版社初版于1937年,由那个时代的亲历之人论述北洋势力崛起及崩溃的过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里择录的一段材料,主要是论述了袁世凯与他所控制的下属之间的关系。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主要是一种私属的主从甚至主仆关系,连近代“政党”的观念和意识也谈不上。
这正是军阀集团内部的关系特点。
作者总结出北洋下属对袁世凯的所谓“三个基本意识”为“服从”、“报恩”和“不党”,并明确断言其“不正确”,以之见诸行动更是有悖时代潮流。
这种看法对我们认识袁世凯集团的情况不无一定的可参考性。
【注释】①才质驽(nú)下:才能和品质低劣。
②“恩上”:指对上感恩。
“上”可特指为帝王类人物。
③“恩宪”:指对上司感恩。
宪,旧时属吏称上司为“宪”,如“大宪”、“宪台”。
4.《中华民国约法》中“大总统”专章第三章大总统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六条大总统对于人民之全体负责任。
第十七条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
大总统经参政院之同意,解散立法院;但须自解散之日起,六个月以内,选举新议员,并召集之。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十九条大总统为增进公益,或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发布命令,并得使发布之;但不得以命令变更法律。
第二十条大总统为维持公安,或防御非常灾害,事机紧急,不能召集立法院时,经参政院之同意,得发布与法律有同等效力之教令;但须于次期立法院开会之始,请求追认。
前项教令,立法院否认时,嗣后即失其效力。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
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
第二十二条大总统宣告开战、媾和。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第为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全国海陆军。
大总统定海陆军之编制及兵额。
第二十四条大总统接受外国大使、公使。
第二十五条大总统缔结条约。
但变更领土,或增加人民负担之条款,须经立法院同意。
第二十六条大总统依法律宣告戒严。
第二十七条大总统颁给爵位、勋章,并其他荣典。
第二十八条大总统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大赦须经立法院之同意。
第二十九条大总统因故去职或不能视事时,副总统代行其职权。
──殷啸虎著《近代中国宪政史》(附录文献部分)【解读】这是《中华民国约法》的第三章,为关于大总统职权的专章,也是该约法最关键的部分。
《中华民国约法》俗称“袁记约法”。
袁世凯为了实现个人独裁专制,他在以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又下令解散国会,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其御用的“约法会议”制定出《中华民国约法》,于1914年5月1日颁布。
该约法共十章六十八条。
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大的变动就是改内阁制为总统制,由总统总揽国家统治权。
立法、司法、行政机构的权限都大大削减。
制定该约法,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从所录该章材料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关于总统权的规定对比,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总统权力在新定“袁记约法”中几乎是无限量地扩大:①“袁记约法”中关于大总统“总揽统治权”的规定,“临时约法”中是没有的,该法中所规定的只是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显然,两者区别很大。
所谓“总揽统治权”,已经是权利无限扩大化的总原则。
②“袁记约法”中关于大总统“召集立法院”等相关规定,“临时约法”中也是没有的,这种规定显然是要把立法机构置于总统的控制之下,取消其相对独立性,是对“三权分立”体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上的破坏。
相应,“临时约法”中关于作为立法机构的参议院对总统限制的若干规定,在“袁记约法”中也多被取消。
③“袁记约法”中在总统职权方面,也再没有像“临时约法”中受国务员监督和制约的相关规定。
总之,通过这段材料,可以在一个重要环节上了解袁世凯借“法”加强个人专制权力的相关情况。
5.“筹安会”持论中国适宜君主国体美国者世界共和之先达也。
美之大政治学者古德诺①博士,即言世界国体,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尤不能不用君主国体。
此义非独古博士言之也,各国明达之士,论者已多。
而古博士以共和国民而论共和政治之失,自为深切著名,乃亦谓中美情殊,不可强为移植。
彼外人之轸念②吾国者,且不惜大声疾呼,以为吾民忠告。
而吾国人士,乃反委心任运③,不思为根本解决之谋,甚或明知国势之危,而以一身毁誉利害所关,瞻顾徘徊,惮④于发议,将爱国之谓何?我等身为中国人民,国家之存亡,即为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默视,坐待其亡?用特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治安,将于国势之前途及共和之利害,各摅⑤所见,以尽切磋之义,并以贡献于国民。
国中远识之士,鉴其愚诚,惠然肯来,共相商榷,中国幸甚。
──《筹安会发起词》,《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解读】这是1915年8月筹安会成立时发布的文告。
筹安会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它主要是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来为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进行舆论鼓吹。
该团体的这篇文告,是由其“发起人”杨度、严复、李燮和、孙毓筠、刘师培、胡瑛六人(所谓筹安会“六君子”)签署的,旨在为该团体的成立及其主张的“正当性”进行欺惑宣传。
从所录这段文字中可以体察:①所标榜的成立该会的宗旨,似可以不忍“国家之存亡”,“以筹一国之治安”来概括。
在该团体看来,辛亥革命催生的共和制度造成了中国的危急形势。
这显然是非常荒谬的,但又是该团体的“理论基础”。
②所谓“中国尤不能不用君主国体”,为其论旨所在。
而其论证上,则以所谓“美之大政治学者古德诺”的观点为重点根据,并且以古德诺“以共和国民而论共和政治之失,自为深切著名”来惑人。
由此既可见筹安会人物的“手段”,也可见袁氏为复辟帝制作玩弄的花样。
【注释】①古德诺:美国人,1913年受聘为袁世凯总统府顾问,次年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