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加法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1 加法 同步导学案(附答案)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导航1.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算式题。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加减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学会用迁移、类推、观察、“凑十法”等方法进行加减计算。
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及逆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1 加法(P11~16)教材提示目标导向1.掌握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正确的竖式进行计算。
2.在借助情境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能够运用100以内的加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导学两位数加法的笔算,包括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
难点剖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加起来,再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
2.笔算方法: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十位上的数相加的和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数相加的和写在个位上,也可以从十位加起。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列竖式的方法:以“25+12”为例,先写第一个加数25,然后在25左下方写上“+”号,接着在25下方写第2个加数12,注意12与25的数位对齐,最后在“+”号和12的下方画“”(相当于“=”号)。
例如: 25+ 12教材新解讲解知识点1 不进位加【例】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分析】1.理解题意。
要想知道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就要把二(1)班学生人数和带队的老师人数合起来。
通过看图,我们得知二(1)班有学生35人,带队的老师有2人,可以列式为35+2,这是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2.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35+2,先把两个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所得的数再与30相加,即5+2=7,7+30=37,所以35+2=37。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加减法关系》导学案【学习⽬标】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1、⾃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法,求两个数的差⽤()法。
(2)观察⽐较:- 17 = 1818 +加数()35 - 18 = 17⽐较上⾯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3)总结: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个加数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想,说⼀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2)330-()=150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学检测】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36+12=48 ()-()=();()-()=()57-30=27 ()+()=();()-()=()2、括号⾥填⼏?()-25=34 330-()=150()+23=58 56+()=120【巩固练习】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2、填⼀填。
()+420=600 ()-105=95 600+(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拓展练习】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数是()2、⼀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3、两个数相加,如果⼀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加法运算律》导学案【学习⽬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字母来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导学案
导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与反馈
一、复习
1、对口令
2、看图写算式
△△△△
△△△
()+()=()
()—()=()
□□□□□□□
()○()=()
二、练习指导
1、33页1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2、定时练习。33页2
3、34页3题
4、35页4
出示图,大象在森林里搬运木头,它搬了几根,还剩多少根木头?
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多样性
教、学具准备
导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与反馈
一、复习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4
出示图
学生观察,并且用3句话说
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
板书:6-2
你怎样算6-2呢?
自己想,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教学例5
学生拿5个黄圆,2个红圆摆一排
学生根据摆的圆写两个减法算式
7-2 7-5
问:7-5你怎样计算?
导学难点
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
挂图
导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与反馈
一、复习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图:抽学生说图的意思
问:怎样列式?板书:4+2=6
2、教学例2
用小棒摆
左边5根,右边2根,可以算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5+2 2+5
你怎样算?
3、出示玫瑰花图
学生说图的意思。
可以怎样写算式?
认真观察,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学生看图,理解图的意义。
学生在游戏中完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导学案本节课的重点是研究古诗《山行》,难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标是认识并会写四个生字:“寒”、“径”、“斜”、“霜”,研究古诗《山行》,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自主研究案在预任务中,学生需要初读古诗,注意圈出带拼音的生字,并自己拼读带拼音的生字,读会生词。
试读出古诗节奏来,并借助注释理解词义。
学生可以参考XXX的介绍,了解他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诗歌英发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
课堂同步导案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再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并由组长检查朗读古诗。
小组合作,利用文中注释及词语手册逐字逐句理解古诗,并进行汇报交流。
知能应用在闯关练环节,学生需要根据诗意写出对应的诗句,例如“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等。
知识总结在总结环节,学生需要回答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包括默写古诗《山行》。
在这篇文章中,需要进行以下修改:1.删除文章开头的“课时目标”和“学生自主研究案”两个部分,因为它们不符合正常的文章结构。
2.将“预任务”、“自主、合作、探究”、“闯关练”和“知识总结”这些标题进行统一,例如改为“自主研究任务”。
3.将“识记本课生字,书写生字”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这两个目标进行合并,因为它们都是关于研究古诗的技能。
4.将每段话进行小幅度修改,使其更加简洁明了。
修改后的文章如下:本课程的研究目标是研究古诗《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并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自主研究任务:1.认识并会写“赠、XXX、送、挑”等生字。
2.初读古诗,注意圈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拼读带拼音的生字,读会生词。
试读出古诗节奏来。
借助注释,理解词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例
羊街中心校红土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活动单导学案活动二:1、操作绘图,掌握方法。
2、根据例2给出的信息,在上图中标出B市和C市的位置。
3、求出台风几小时后到达B市?【检测反馈】1、完成第20页,21页的做一做。
2、在石油勘探队在A 市东偏北40°方向上,约45km打出一口油井。
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油井的位置。
师适时追问:那怎么样才能准确确定台风中心的方向呢?小组讨论:怎么样才能准确确定台风中心的方向呢?生1:台风中心位于本市东偏南30°。
生2:台风中心位于本市南偏东60°。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都能描述台风中心的方向,但我们一般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小)的方位。
2、确定距离。
师:我们确定了台风中心的方向,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因为在本市的东偏南30°方向是一条射线,这条射线上的任何点都可以说是在本市的东偏南30°方向。
)师追问:那么怎么样才能确定的台风中心的准确位置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
生:我们只要知道台风中心与本市的距离就可以了。
师:如果图中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00千米,你能知道台风中心在距离本市多远的地方吗?现在你能准确说出台风中心在什么备注:表头——宋体三号表格内容——宋体小四号 1.5倍行距表格内容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位置与方向(二)活动单【学习目标】1、在由实物到绘制坐标图的抽象过程中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实例,能够根据描述,在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学例1,完成下图1、中标注出台风中心的位置,并且能用自己的话描述。
2、制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组交流。
3、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活动二:操作绘图,掌握方法1、根据例2给出的信息,在上图中标出B市和C市的位置。
2、求出台风几小时后到达B市?【检测反馈】1、完成第20页,21页的做一做。
四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提出问题)学习目标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2、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课前◆学案自学预习提纲出示书本情境图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3、自学例1,怎样列式。
4、思考: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5、987÷3×6 6÷3×987在这样的式子里,只有乘除法,又怎样进行计算?★课中◆小组合作一、交流学案自学部分,讨论后用红笔订正错题。
1、小组内提问,组内解决。
2、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
A加减混合。
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
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班级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展示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质疑,合作解决。
如还有疑惑,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达标测评一、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27÷3×7 3×6÷9 45+8-23 24-8+10二、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课后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导学案第二课时(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二单元3加减法的验算导学案 教案
第二单元3.加减法的验算两课时第一课时《加法的验算》导学案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执笔人:清东小学李晓利学习目标:1、我学会了多种验算加法的方法。
2、我能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验算的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7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一、课前学案自学任务:加法验算1、观察课本27页主题图,一套运动服()元,一双运动鞋()元,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元。
2、学习课本27页例一,加法的验算可以用()或()。
3、完成课本第27页做一做。
二、课中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2、班级展示交流:(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2)加法的验算方法:3、质疑探究:你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4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三、达标测试我来闯关:1、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1题的第一行。
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748+237 637+335 410+3072、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 7 5 32 9 2 5 9 + 6 2 + 4 6 4 + 1 4 81 3 7 8 4 3 3 0 7 3、算出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和和和4、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第4题的后面两题。
(完成后说说填的过程。
)四、课后学习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第一课时《加法的验算》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执笔人:清东小学李晓利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加法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新课导入: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验算方法:讲解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加法和减法的实例,进行实际操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计算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情况吗?”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优秀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优秀导学案教学案5 加法导学案设计课题加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加法”这节课是计算数学的起始课。
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已经会算一些简单的加法,但是对于加法的含义未必理解得很清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1.重视多媒体的作用。
对于例题的讲解,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由形象、直观的实物过渡到具体的加法运算,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了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新知中去。
2.学与练有机结合。
把枯燥的练习融入到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在竞赛中交流,在交流中提升,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生活中学数学。
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力求使课堂生活化。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具、小棒学生准备:学具、小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游戏导入。
(5分钟)对口令游戏。
(5以内数的组合)举例:师:我说1。
生:我说2。
1和2组成3。
要求:教师说前半部分,学生说后半部分,并将师生说的两个数组合。
和教师做对口令的游戏,将5以内数的组合熟练应用。
1.写一写。
二、合作探究。
(20分钟)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1)出示小丑拿气球图(一),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2)动画演示图(二)。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3)师:这4个气球是由哪两部分合起来的?(4)师小结:小丑手里的4个气球是由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合起来得到的。
(做合的动作)2.摆一摆。
(1)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气球摆一摆。
(2)指名到台前摆一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人教新课标(2104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人教新课标(2104秋)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为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生将在之前学习千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内容涉及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加法与减法的相互转换,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加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在计算中正确应用。
3. 学生能够通过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正确应用。
2. 加减法运算过程中的数位对齐问题。
3.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减法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1. 加减法运算卡片。
2. 计算器。
3. 小黑板或白板。
4. 实际问题情景图。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千以内的加减法,引入万以内加减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 新课导入:介绍万以内加减法的基本概念,通过举例演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
3. 互动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练习:通过加减法运算卡片,让学生进行个人和小组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5. 实际应用:设计实际问题情景,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反馈学习感受和疑问。
板书设计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3. 重点内容: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数位对齐、实际问题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加减法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演示和分组讨论,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和探索。
但在实际应用环节,部分学生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减法运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
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2有理数(7)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设计题目.2有理数(7)有理数的加法(1)课时学校星火一中教者年级七年学科数学设计自我设计教学时间9月14日学习目标、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难点和的符号的确定学习方法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学习过程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2.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3负乙队,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赢球数净胜球算式主场客场3‐2‐3232‐3‐23‐3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教材第18页三、实践应用问题1.口答++++++0;问题2.某公司三年盈利情况如下表所示,规定盈利为“+”(单位:万元)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24+15.6+42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列出算式并解答问题3.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3)两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四、课堂反馈:.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A、正数B、负数c、零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的和()A、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B、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c、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D、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3.计算(1)(+10)+(-4)(2)(-15)+(-32)(3)(-9)+0(4)43+(-34)(5)(-10.5)+(+1.3)(6)(-)+达标测评一、选择题.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A.同负B.一正一负c.一个为0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互为相反数D.符号不同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A.都是正数B.都是负数c.都是非负数D.至少有一个正数4.使等式成立的有理数是A.任意一个整数B.任意一个非负数c.任意一个非正数D.任意一个有理数5.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数之和大于每一个加数B.两数之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c.两数之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D.两数之和一定不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二、判断.若某数比-5大3,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3.()2.若a>0,b<0,则a+b>0.()3.若a+b<0,则a,b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4.若x+y=0,则︱x︱=︱y︱.()5.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0.()三、填空.(+5)+(+7)=_______;(-3)+(-8)=________;(+3)+(-8)=________;(-3)+(-15)=________;0+(-5)=________;(-7)+(+7)=________.2.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这两数的和为________.3.(-5)+______=-8;______+(+4)=-9._______+=+11;______+=-11;4.如果则,四、计算(1)(+21)+(-31)(2)(-3.125)+(+3)(3)(-)+(+)(4)(-3)+0.3(5)(-22)+0(6)│-7│+│-9│(以下各题要求写出“解、答”并列出算式)五、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六、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七、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1不进位加》教案(附导学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进位加》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
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重点难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竖式计算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教材第11页的情景图,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25+4= 7+32= 45+3=5+64= 20+17= 38+30=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不进位加(1)出示教材第11页“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图说一说图意。
二年级同学要去参观博物馆,从图中我们知道二年级有4个班,每班人数分别是: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
这4个班每个班都由2名老师带队。
师:聪聪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二(1)班的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请列出算式。
(板书:35+2)师:你是怎样算的?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师: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两个加数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那么35+2怎么算呢?我们可以先借助好朋友小棒来摆一摆!(2)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探索35+2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汇报时,让个别小组到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摆放,重点让学生理解在摆放过程中,几根与几根合并。
(3)摆法: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摆,它有什么好处?小结:单根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整捆的小棒单独放在前面。
(4)对照小棒摆法指导写竖式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小棒摆法列出正确的竖式。
学生试着计算后,让个别学生板演。
教师总结列竖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先写35,在35的下行与5对齐写2,也就是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人教版(5课时)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版(5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的加法运算2. 万以内的减法运算3. 万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熟练程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讲解新课: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练习巩固: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观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万以内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案共5课时,旨在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进位、退位的处理。
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进位、退位的处理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年级一年级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2-3页例1 做一做教学目标1. 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积累观察、比较、操作的活动经验,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1、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准确认识图形。
教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板书设计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反思与评价环节一、复习,探究新知环节一、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环节一、1、指名说一说图形的名字2、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环节二、巩固发展:环节三、提高练习环节四、总结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环节二、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5.第二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6、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环节三、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环节四、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环节二、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导学案(共4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自主学习
看第9、10页主题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由图可知,一年级一班有()人,一年级二班有()人,求一共买多少张票用()法
列式为:
35+3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2、二年级一班有()人,二年级二班有(),求一共买多少张车票用()法。
列式为:
39+4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2、买一双鞋64元,一双袜子17元,买一双鞋和一双袜子一共
需要多少元?
(二)、汇报交流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和(),再用
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最后加()。
方法二: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和(),再
把另一个两面三刀位数拆成()和(),先算()
加(),再算()加(),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
三、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10页做一做
2、口算下列各题
26+39 52+18 26+43
52+18 26+63 52+38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25=123
③学生“做个小老师”,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边讲一讲竖式计算的方法,其余学生给予评价,发表意见。
教师根据他们板书的情况进行规范书写的指导。
④同桌互说竖式算法,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完成达标测评。
学习评价:自己评:☆☆☆☆☆组长评:☆☆☆☆☆老师评:☆☆☆☆☆
四、我的收获:
综合评价:自己评:☆☆☆☆☆组长评:☆☆☆☆☆老师评:☆☆☆☆☆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来自主备温晓会副备
温晓会
组长
于祥杰
主任
于鑫
教案内容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案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因此,应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案;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①做一做第1题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②做一做第2题: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六、整理收获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反思: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编制日期
2018
设计人
温晓会
审核人
于鑫
使用日期
2018
学习目标
.理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学习难点
理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知识链接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1.口算。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案重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案难点
理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案模式
小组合作与导学模式相结合。
教案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案过程
第一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一、展示交流预习单,导入新课。
53+7 76+9 500+700 70+400
60+80 34+50 20+90
2.用竖式计算18+4。
3、小组搜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以小组形式给大家介绍。
学习评价:自己评:☆☆☆☆☆组长评:☆☆☆☆☆老师评:☆☆☆☆☆
达标测评
1、计算
2、笔算下列各题。
47+39 58+63
3、课本练习四第三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案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教案目标
1、理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d学生看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e学生回答,教师边板书算式
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可能有:581+110 1244+376110+98 17+7 98+25 98+17……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提出这么多问题,我们来先解决一个
①学习例1,引导学生尝试求98+25的结果(让学生充分发言说出多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着重突破“十位满十”应向百位进1的问题。
1、以小组形式分别回答口算题和竖式计算题,小组内检查测评。
2、a学生分组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
b课件出示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等图片,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
c课件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导学生了解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教师注意借机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