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靖远文化

合集下载

靖远县基本情况

靖远县基本情况

靖远县基本情况1. 县域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靖远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4°13′至105°15′,北纬36°至37°15′。

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与甘肃省会宁县毗邻,西南、西北、东北分别与甘肃榆中县、景泰县、宁夏中卫县相连,西与白银市白银区交界,白银市平川区将县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相对的两个部分。

东西间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

刘白高速、国道109线、省道靖天公路、白宝铁路线穿境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县城西至白银60公里,西南距兰州130公里。

1.2 自然条件海拔1300—3017米之间。

区域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无霜期165天,作物生长期在200天以上,年均气温8.9℃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35.1℃,年均降水量200mm 左右,年蒸发量1634mm,年平均日照时数2696小时。

1.3 社会经济靖远县土地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175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47.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7万人,有耕地117万亩,其中水浇地55万亩。

黄河农业、国道经济、丝路重镇、文化大县是典型的县域特征。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县级财政收入达到808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8元。

今年1-7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83亿元(1-6月),同比增长14%;县及县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9亿元,同比增长62.79%;完成工业增加值4.46亿元,同比增长36.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8亿元,同比增长104.4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106.76%;一般预算支出6.67亿元,同比增长25.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1元,同比增长13.0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761元,同比增长18.8%。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历史介绍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历史介绍

白银市靖远县历史详细介绍靖远县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白银市腹地,东临宁夏海原县,西接白银区,南邻会宁县,北与景泰县、宁夏中卫县毗邻。

全县总面积5809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175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47.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74万人。

黄河流经县境10个乡镇154公里,全县由沿黄自流灌区、高扬程提灌区和干旱半干旱山区三大块构成,有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

由于位于西部内陆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薄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甘肃省后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

“十一五”时期,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底,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可达到40.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3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达到14.32亿元、11.68亿元和14.4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5:29:36。

大口径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8965万元增长到2027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3290万元增长到808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18.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49元,比“十五”末增加45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8元,比“十五”末增加1473元。

靖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

靖远地处省委、靖远县风光(20张)省政府重点规划建设的兰白核心经济区和白银市规划建设的刘白高速工业经济带、黄河农业经济带中心区域,刘白高速、国道109线、白宝铁路等交通干线横穿全境,县城黄河公路大桥及省道207线建成通车,正在规划建设的包兰铁路兰州至惠农段二线工程纵贯全县,18个乡镇乡乡通油路,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辐射的公路运输网络。

交通便捷,货运畅通,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是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重镇和西北重要的商埠旱码头,具有良好的市场扩散条件和辐射带动能力。

靖远民俗

靖远民俗

靖远民俗居住靖远是一个通过移民而得到开发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俗经历了一个不断融合演变的过程。

移居这里的人们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选择居住地点以出行方便、避风御寒、接近水源等为主要考虑因素,慢慢形成了不同类别的人口聚居点,从境内许多小地方的命名即可略见一斑。

人们历来多选择以城、堡、湾、滩、水、井、泉、梁、岘、塬、沟、墩、铺、川、坪、寺为聚集点,如古城、裴家堡、东湾、糜滩、大营水、刘家井、红柳泉、砂梁、曹岘、三场塬、烟洞沟、十里墩、二十里铺、吴家川、五大坪、刘家寺等等。

在这些聚集点中,有的以同族为核心,有的为历代军屯点,有的以地形地貌等命名。

此外,由于这里曾为边陲地带,人们集中一处而居,和防御外敌入侵也有直接关系。

住所的形式有堡子、楼房、土房、高房子、土窑洞、箍窑、棚道、卧铺子等。

堡子是用土夯筑而成的小型城池,高墙厚壁,多为军事守望据点,或作为军政合一的建制单位。

乱世年间,一些特别富有的家庭,为了安全修筑一座堡子全家居住。

也有多户人家集资共筑一座堡子,遇有变乱即移居其中避难。

目前散见于境内各处的堡子遗址,即为此类建筑。

1949年以前,农村居民普遍生活贫困,山区民居多以土窑洞为主。

城区以及沿河两岸川塬地带因不具备挖窑居住的条件,多住简易平房或土箍窑,极少数富裕人家建造有宽敞的院落式住房。

土窑洞,即二阴高寒地带或干旱山区的老百姓,依据自然地形条件,选择高大的黄土山体,削成平齐的断面,并在其中挖窑洞居住。

窑洞一般深达4~6米,正面开设门窗。

民国9年(1920年)发生大地震,境内住窑洞者居多,人口伤亡极其惨重,已不再建造。

箍窑,即为用土坯箍成的下为方形上呈半圆形状的窑洞,又称为箍窑洞。

箍窑大多横着修筑,门开在正中,长为6~9米,进深2~3米。

在过去贫困的年代里,箍窑不失为贫寒人家的好住处,如今不再建造。

石窑,或称窨子,多分布在东湾至北湾一带的黄河沿岸,于两岸陡立的峭壁上凿石开洞,口小内大,有的还雕有各种花纹,其中设有石磨、石碾、水缸、炊灶等生活用具。

《皇清职贡图》图说中的“中华天下观”

《皇清职贡图》图说中的“中华天下观”

《皇清职贡图》图说中的“中华天下观”*郭丹丹【摘要】《皇清职贡图》是为展现清朝“统一寰宇,凡属内外苗夷莫不输诚向化”的不世之功所绘制的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勾勒了在清帝国日渐“一统”的广袤疆域上,经过改土归流、多年教化之后已经完成和正处在“化夷为民”进程中的边民形象。

其图说纠正了地方官员“汉”即“中华”的错误认知,表现出强烈的“民化”取向,并使用多元文化标准如融合了儒家文化的满族发饰服装、“淳朴”特质等来评判族群向化,积极呈现儒学对少数族群的“教化”成果。

这种多民族文化的塑造、融合和使用实践,构建了一个更具包容精神和宽阔胸襟的中华帝国形象,是乾隆“中华天下观”的重要体现,对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皇清职贡图;以“民”代“汉”;多民族取向;中华天下观【作者】郭丹丹,中央民族大学档案馆助理研究员。

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5-0114-0009《皇清职贡图》①是为展现清朝“统一寰宇,凡属内外苗夷莫不输诚向化”的不世之功所绘制的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蕴含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对《皇清职贡图》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不仅在版本研究、满汉图说解读等方面建树颇丰,在其所涉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学、历史学以及图像学研究方面也成果斐然。

清王朝经过累世经营,到乾隆时疆域达到极盛,对边疆地区治理日臻完善,统治者挑战传统“华夷观”和“正统观”的尝试也取得重要进展。

疆域大一统使执政者不再受困于传统儒学的优势地位,转而持续塑造可与之匹敌的满州核心特质、重构视野更为广阔的多族群“大一统”意识形态话语②以及提出“主天下者即为正统”的“中华天下观”。

为构建帝国形象,乾隆皇帝不惮且非常乐于将这些成果通过各种志书编纂、图谱制作展现出来,绘制《皇清职贡图》正是此庞大计划的一部分。

因此,探讨《皇清职贡图》如何响应这一计划呈现出“中华天下”而不是“汉人天下”,对于理解乾隆时期“正统观”“华夷观”转变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依托红色教育资源 推动学校优质发展——靖远县西关小学红色教育工作纪实

依托红色教育资源 推动学校优质发展——靖远县西关小学红色教育工作纪实

年路,(航新征程”•/01神照耀56系89:依托红色教育资源推动学校优质发展——靖远县西关小学红色教育工作纪实O通讯员马得明杨晶晶文化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当今时代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坐落于靖远县城西边的西关小学,善于从历史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中国心”。

以史为鉴,挖掘红色教育资源靖远县西关小学坐落于著名的陇上历史文化名城靖远,始建于1932年7月,其前身为创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观澜书院”。

1935年,”为“西关小学”,中名,文革后恢复为“西关小学”至今。

它是靖远县古代“六大”一,也是靖远办学历史的名一的历史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学校优秀的品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关学子,也从成名的教育,的教育一辈又一辈的年轻学生。

1935年,靖远化远教育靖远,在西关小学,开展,又名,清,是西关小学的一名老师。

1938年10月,年学习。

1939年2月中国,靖远,从的,靖远县1948年10月下,敌以中为名,京保局,在雨花台将其秘密杀害。

化远(1917—1986),靖远县人,靖远地下党著名领导人,也是西关小学的一名历县文教科长、城关区县宣部部长等职,1952年至1958年任靖远县县长兼法长期,建靖乐渠倒虹吸涵道,兴办靖远电厂、榨油厂、面粉厂,建造祖厉河大桥,建设五大坪扬程电力提灌工程,创办靖远二中……为放初期靖远各项事业发展突贡献。

1958年被打成右直至1979年平反。

虽挫犹奋,绿化乌兰山。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深得干部群众尊敬和爱戴,被父乡亲情地唤作“靖远县的焦”。

这些革命仁人志士一直以西关小学为红色教育基地,教身,发展地下,展教育,的,是一神的,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

为文化,提升师生对于红色教育的认识,西关小学通过开展一列的教育活,生的教育来,文化的学习是西关小学学生的重要的,文化教育地 来,文化代教育中,心,培养出学生的和养,培养体的建设和的于是学对开展的各项,大创,挖文化资源,努力培养“西小全人”计学重要,展开了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 教育年的清,学 展“重历史 ”,体教靖远县河,通过历史,学生当年面 河奋的历,靖远历史,教育通过河山面军渡河,生对于靖远大地上的和生特的情靖远的校本教材《靖远大地上的红色印记》,西关小学还编订整学的教育校本教材,绕当教育资源,让学生史学史,化学生对于教育的认识,培养学生爱国爱的家国情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育人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红色革命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神财富,弥足珍贵。

从靖远到华藏寺旅游攻略

从靖远到华藏寺旅游攻略

从靖远到华藏寺旅游攻略靖远县位于甘肃省的中部地带,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靖远县独特的地貌和景观,可以让你有一次全新的旅行体验。

尤其是华藏寺,是县内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许多自然景点和历史遗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如果你有兴趣在靖远县旅游,那么可以根据本文提供的攻略,一起来看看这里美丽的景观吧!第一步应该前往山口镇,这里是县城的心脏,也是华藏寺的所在地。

目前,山口镇的文化建筑已经被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宝顶寺和文化街。

宝顶寺位于山口镇的北部,是一座集佛教文化、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古老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文化街位于山口镇的中心地带,是一条宽阔的马路,沿路上拥有许多古镇。

接下来是去华藏寺,这里是靖远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历史文化的宝库。

华藏寺最初建于唐朝,数百年来历经沧桑,如今仍然保持着完好无损的状态。

华藏寺内可以看到诸多宝贵的文物,如唐朝大禹碑、观音像、唐代石窟等,它们在古老的文化氛围中洋溢着不朽的精神力量。

这里,你可以静下心来沉思,感受历史的沧桑,体验佛教文化的精神,并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离开华藏寺后,你可以前往十六公里外的青城山,这里是靖远县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拥有壮观的自然风光。

青城山古老的石头滚滚流出,野花遍地,而茶树林更是青城山的最大特色,这里有许多不同的茶树品种,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赏茶。

这里虽然历史不久远,但仍然有着历史悠久的佛教遗迹,可以让你深入了解佛教的文化。

最后,你可以前往甘肃省靖远县的其他景点,比如沙岱古镇、重阳古道、清水庙、兰州火车站等。

这些地方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景,可以让你体验到不一样的旅行乐趣。

旅行虽然可以让你有全新的感受,但也要谨慎小心,不要去违反当地法规,保护好自己,遵守当地习俗,祝你玩得开心!。

我的家乡靖远作文

我的家乡靖远作文

我的家乡靖远作文1我的家乡——靖远乌兰镇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母亲河南岸,靖远县城周围,东邻东湾镇,南依乌兰山与大芦、高湾两乡相接,西连若笠乡,北与糜滩乡隔河相望。

总土地面积327。

7平方公里。

现辖12个村民委员会,88个村民小组;8个社区居委会,56个社区居委小组,总人口6537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978人。

乌兰镇因县城南有乌兰山而得名。

解放前由城关镇公所管辖,解放后建政为靖远县第七区区公所。

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建为西滩和城关两个公社,63年又合并为城关区公所,68年改建为城关公社,83年更名为乌兰公社,农村体制调整后成立乌兰乡。

2004年与城关镇合并城立乌兰镇。

乌兰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世世代代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生活、劳动和繁衍。

它不但有新石器时代红咀子遗址,汉墓,汉代破羌将军张绣、金代抗元名将郭虾蟆墓,明代小坪山烽燧,清代镇绥将军潘育龙石坊及乌兰山古建筑群等古代文化的灿烂,而且有举世闻名的红四方面军虎豹口强渡黄河天堑,从而踏上西征历程的现代革命历史的辉煌。

黄河母亲的乳汁哺育了祖祖辈辈生长在这里的人民。

6.5万乌兰人,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力拼搏,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建设家园,谱写了一页页征服自然,改天换地,振兴乌兰的新篇章。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全会后,乌兰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抓住有利时机,准确认识乡情,立足自身水、土、光、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等优势,以蔬菜和养殖两大产业为龙头,励精图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在3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描绘出一幅美妙动人的历史画卷:黄河沿岸、扬黄灌区,片片大棚、日光温室光彩熠熠,犹如块块明镜镶嵌在绿色地毯之上,显示出城郊“菜篮子”基地的神韵和风采。

虎豹公司、田园公司、陇原银洲等企业厂房林立,商机无限;商饮、服务、加工、医疗网点遍布城郭内外,灿若星辰;运输车辆往来如梭;二、三产业如花似锦。

历史的巨人迈着它矫健的步伐,把美丽富饶已带入二十一世纪。

靖远八景

靖远八景

靖远古八景靖远汉武臵县,骞开丝路,民俗风情多彩多样,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县城154公里,有雪山、戈壁、草场,还有黄土地貌、黄河峡谷等险峻地貌;靖远物产丰富,人文景观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美妙的田园风光,许多现代文明也可圈可点。

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是古丝绸之路北路上的要道,距兰州140公里,处在兰、宁、呼经济带的几何中心,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全县5809.4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46.3万人,南北长135公里,东西宽120公里,地域广大,前景广阔;国道109线、省道207线、308线、白宝铁路、刘白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呼银兰光揽横穿全县,有程控电话2.9万部,装机容量9000多门,移动通讯覆盖全县,交通便捷,通讯方便。

靖远造化毓秀,景观旖旎,黄河带两岸,屈吴襟三陇,一川烟霞,百顷碧畴。

县内旅游资源丰富,其分布大体呈现“一带两山一线”的特点:一带指的是黄河沿岸带,黄河乌金峡、大浪天险、鹞子翻身、洋人招手、黄河飞虹、北湾河心岛、中流砥柱、虎豹口——红军渡、黄河风情园、碾湾生态园、乌兰耸翠、鹿鸣泰和、小口枣园、大庙梨园、大坝高效农业观光园、祖厉秋风、月河晚照、瓜园度假村、黄河水车、黄河古渡、羊皮筏子探险漂流、冲锋舟冲浪等主要旅游景区景点都分布在这个带上;两山主要是指屈吴山和哈思山,以自然风光为特色,有屈吴春嶂、雪岭堆银、原始森林、高山流水、雪山、草场以及云台山的旱塬风情等,在这里您可以尽情地领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陶冶性情;一线指的是丝绸之路线,以古城堡、石窟、寺庙、岩画、雕塑等人文景观为特点,主要景点有平滩堡祖厉古城、北城滩遗址、明长城及烽燧遗址、哈思吉堡、黑城子古城堡、吴家川岩画、法泉寺石窟、接引寺石窟、红罗寺石窟以及三槐树、钟鼓楼、乌兰山等古建筑及仿古建筑群。

靖远已命名的名片有: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基本普及九年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县、甘肃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强县、甘肃省双拥模范县城,甘肃省卫生县城。

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古籍现存书目

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古籍现存书目

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古籍现存书目书名装帧册数定价出版日期抄本黄公说字十二集精装二册 $116 1997.10 小学稿本七种精装三册 $159 1997.10蒙古通鉴长编八卷精装一册 $43 1996.03皇明资治通纪三种精装二册 $101 1997.06满洲编年纪要不分卷精装二册 $84 1996.10夷匪犯境闻见录六卷精装一册 $43 1995.10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续集精装十册 $554 1997.10 全祖望校水经注稿本合编精装六册 $482 1996.05 外国通鉴稿二十二卷精装三册 $152 1997.01辛亥革命稀见史料汇编精装一册 $55 1997.05 稿本华鄂堂读书小识四卷精装一册 $53 1996.10 吴大澂手批本弟子箴言精装一册 $53 1997.01 容斋五笔类钞五十四卷精装一册 $55 1997.12 稿本聊斋志异精装一册 $55 1995.11 抄本历代高僧集传精装五册 $236 1997.10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精装一册 $55 1997.05 柳如是诗文集精装一册 $29 1996.08王船山先生南岳诗文事略精装一册 $48 1997.01 五灯全书精装三册 $133 1996.02佛学三书精装一册 $55 1995.12禅林象器笺精装一册 $58 1996.02 中国历代观音文献集成精装十册 $940 1998.07 宋元资治通鉴精装二册 $96 1996.03 西园闻见录一百七卷精装三册 $116 1996.05 太平天国稀见史料三种精装二册 $80 1995.06刘襄勤公奏稿十六卷线装四函 $48 1986.02抚远大将军允禵奏稿精装一册 $29 1991.04诸葛亮传记集四卷精装一册 $70 1998.05安南纪略三十卷首二卷线装四函 $39 1986.02 三国志演义古版丛刊五种精装八册 $482 1995.05 文澜阁四库全书选粹线装一函 $145 1996.03 抄本聊斋文集精装一册 $43 1998.12明刻珍本史学要义精装一册 $70 1999.09 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精装三册 $181 1999.08 抄本筹边纂议精装二册 $108 1999.07金毓黻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精装二册 $118 2000.02 瀛环志略·航海琐记精装一册 $67 2000.02敦煌道藏精装五册 $333 2000.02天津图书馆孤本秘籍丛书精装十六册 $1928 2000.01 辛亥革命稀见史料续编精装一册 $72 2000.03敦煌密宗文献集成精装三册 $214 2000.04大唐开元礼精装一册 $57 2000.05 明代孤本方志选精装十二册 $1639 2000.09《明文海》文渊阁本抽毁余稿线装二册 $118 2000.09 《日知录》文渊阁本抽毁余稿线装一册 $70 2000.09 宋拓王献之法帖硃释本经折装一册 $190 2000.09 敦煌密宗文献集成续编精装二册 $166 2000.08 族姓史料丛编(第一辑)精装五册 $386 2000.09 东莞志[崇祯] 精装二册 $166 2001.03清代粤人传精装三册 $236 2001.03广东通志稿精装五册 $407 2001.04 清内府八旗列传档案稿精装二册 $183 2001.05 明稿本事类提要精装二册 $166 2001.05林则徐等西部纪行清抄本三种精装一册 $72 2001.07 晚明史料二种精装一册 $94 2001.07明史列传拟稿精装一册 $67 2001.07 稿本吴孚威上将年谱四卷精装一册 $67 2001.07清代报刊图画集成精装十三册 $1639 2001.07 密教发达志精装二册 $140 2001.07 中国古代当铺鉴定秘籍精装一册 $92 2001.07大观录精装一册 $94 2001.08岳雪楼书画录精装一册 $94 2001.08 罗氏雪堂藏书遗珍精装十六册 $1831 2001.09 消闲四种线装四册 $116 2001.09语美画刊精装一册 $77 2001.09 古本红楼梦插图绘画集成精装六册 $675 2001.10 辽陵石刻精装一册 $92 1992.07明抄本万历起居注精装十六册 $1928 2001.11国图藏稀见古代医籍抄稿本丛编精装四十册 $5205 2002.04宋藏遗珍精装二十册 $1398 2002.04西谛藏珍本小说插图精装十册 $1253 2002.04坚瓠集精装二册 $188 2002.04魏忠贤轶事精装一册 $94 2002.04刘侍郎奏议精装一册 $94 2002.04三朝辽事实录精装三册 $236 2002.04明史约精装一册 $101 2002.04三古人苑精装一册 $101 2002.05清内府奏折档—东三省练兵奏议八卷精装二册 $190 2002.05伪满州国史料(88种) 精装33册 $2313 2002.05清代军政资料选萃精装十册 $1349 2002.05湖南名人家谱丛刊精装46册 $5301 2002.12大藏经精168册 $4819 2002.07(民国)集邮期刊汇粹精装七册 $675 2002国图藏早期稀见家谱丛刊精装365册 $23735 2002.4清代孤本方志选精装60册 $7711 2001.10净土宗大典精装16册 $1663中国边疆史志集成-内蒙古史志精装70册 $11807 2002.11清宫粤港澳商贸档案全集精装10册 $1928 2002.8清代秘密结社档案辑印精装10册 $3012 1999.5十一朝东华录精装15册 $2892 2000.3清代台湾档案史料全编精装10册 $2651 2000.4清季内阁档案全辑精装15册 $3133 1999.3清季外交史料全书(秘稿)精装40册 $9157 1999.12台湾史料辑精装13册 $2771 1999.2光绪政要精装10册 $2892 2001.6明清笔记史料丛刊精装300册 $28916 2002.1宣统政纪精装10册 $3133 2001.3《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精装30册 $6024 2001.3《今献汇言》精装5册 $964 2001.4《八旗通志》精装54册 $10361 2002.7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精装52册 $6747 2003.3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孤本外交档案精装26册 $3614 2003.3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精装35册 $4819 2003.4一、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珍本汇刊抄本黄公说字十二集四十五卷(清)顾景星撰顾景星,湖北蕲州人。

战争故事《小城靖远的抗日故事》

战争故事《小城靖远的抗日故事》

战争故事:《小城靖远的抗日故事》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战机曾对靖远县城实施轰炸,造成县立师范学校师生的伤亡。

二战时日军始终被阻于潼关之外,本县离抗日前线最近的热河(现内蒙)或山西,都相距千里以外。

日军未曾踏入陕西一步,遑论关陇?靖远虽处西北偏远,离抗日前线甚远,但日军魔手也曾触及。

根据本县一直流传的说法是,因本县县城格局,类似甘肃省府兰州:黄河在其城一侧,高山在另一侧,同为“河山夹”格局。

日本或误以靖远县城为兰州之故。

兰州抗战期间为抗日大后方重镇,国民政府抗战前发起“建设西北”运动,以巩固后方。

近人沪上秦翰才氏所著乡土历史名著《左文襄公在西北》,其缘起即为国民政府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开发西北”咨询之用。

该书至今仍值得一读。

1937年靖远县设兵役股。

征发本地精壮子弟600名,赴抗日前线。

1937年12月靖远籍青年学生张生强、陈定邦等,经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驻兰办事处介绍,赴延安学习。

1938年1月,甘肃青年抗战团靖远分团成立。

组织靖师等师生深入农村,发展团员,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9月,邻县会宁县修建华家岭至会宁县城40余公里的公路路基工程。

西北建设,未因抗战而中止。

1938年秋,中国共产党靖远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1938年10月,靖远籍范振绪当选甘肃省首届临时参议会副议长。

范先生为同盟会员、留日学生、1913年第一届国民参议会参议员。

1938年11月15日,日本飞机6架空袭兰州,经靖远东湾等地投弹,炸死炸伤各1人,毁民房60多间。

此为日机第一次轰炸靖远县)。

1939年2月12日,日本飞机9架轰炸靖远县城,在简师(即国民政府为普及教育而在各地广泛成立的简易师范学校,今靖远师范)周围投弹44枚,毁校舍18间,炸死2人,炸伤5人。

此为史载第二次轰炸,也惟此次人员伤亡最为惨重。

1939年11月27日,日本飞机夜袭兰州,中途轰炸靖远县城,在城南山、黄河沿岸、箭道等处投弹50多枚。

此为第三次轰炸。

1939年12月1日,日机106架分多批经靖远轰炸兰州,其中一架在靖远投弹3枚,炸毁多间民房,同时景泰县中泉、正路等地也被炸。

靖远矿区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强不息

靖远矿区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强不息

五种精神靖远矿区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强不息、战天斗地、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靖远矿区二次上马开始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在“山似和尚头、有河无水流、一日分四季、风沙昼夜游”的恶劣环境下,没有退缩,没有灰心,依然向不毛之地开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以“活着干,死了算,拼死拼活建靖远”的英雄气概,学大庆、赶开滦,学铁人、做主人、献身煤炭建设事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和事迹,形成了“地窝子”、“钢钎大锤”、“枯河取水”、“三不等”和“姬三龙”五种精神。

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们,同自然灾害斗,同各种困难斗,像“太阳石”一样燃烧自己,把光和热奉献给了社会,终于使矿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靖煤人在他们光辉业绩的感召下,发扬“顽强拼搏、永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改革改制,加强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成果显著,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矿区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生活不断改善,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建设小康矿区。

在全公司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时,我们对“五种精神”的历史背景作简要介绍,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理解,进一步弘扬“五种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搞建设,把靖煤建设的更加美好。

“地窝子”精神1969年,矿区建设上马快,人员大量增加,住房非常紧张,急需解决来靖远矿区职工的住宿问题。

但在当时投资有限,三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矿区建设指挥部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大搞“地窝子”,大挖土窑洞,从1969年8月至1972年6月,共建地窝子等简易住房7000多平方米。

“钢钎大锤”精神1969年9月,第十一工程处从山西晋城转战甘肃靖远矿区。

在荒漠的西格拉滩,住土窑、喝咸水、吃干馍,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在动力电源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用钢钎大锤、铁锹、簸箕、人摇辘辘、架子车等土工具、土办法,创造斜井月进69米的速度开工建设红会一号井。

靖远历史及风俗习惯简介

靖远历史及风俗习惯简介

靖远历史及风俗习惯简介靖远县滨中华民族文化摇篮黄河之畔,属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之一,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地处边陲,民族往来频繁,陡迁不定,战乱接踵,兴衰多端……凡此种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

靖远县民族徙迁活动情况靖远县自新石器时代已有了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长期以来为各兄弟民族共同生息经营。

先民活动情况史籍记载简略。

《康熙·靖志》谓“古会州(按:今靖远县)为西北荒幅边徼,昔人据险卜筑,不过恃大河为天堑耳。

而河外即沙塞毳幕”及“靖远虽古羌戎地。

”这说明靖远县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

如遗留至今的地方名有“乌兰山”、“打拉池”、“迭烈逊”、“哈思吉”、“毛卜拉”等均为蒙语,足证其蒙民居住过。

就姓氏而言,据《甘肃省通志》载:“甘肃地处边陲,屡经兵燹,私家谱谍,荡然无存,欲考姓氏源流,戛乎其难”。

其中所搜集到有关靖远的姓氏极少,仅有:赵氏:靖远赵率教,明万历中,历官延绥参将、总兵官、右都督。

郭氏:会州郭蛤蟆,金兰会洮河元帅。

王氏:靖远王进宝,清初以功擢陕西提督,奋威将军,谥忠勇,子用予历任松潘、固原、太原、凉州四镇总兵。

潘氏:靖远潘育龙,清康熙时以功授肃州总兵,擢固原提督、谥襄勇。

子福游击、祥重庆知府,祺、衸、褘康熙举人、从孙之善川北、西安二镇总兵。

陈氏:靖远县陈善新乡县人,明初由靖远卫百户升指挥佥事,历任宁镇副将,子纪,纪子谟,谟子节,节子取学,取学子宏荫,宏荫子五瑞相继袭。

魏氏:靖远魏益其气先三原人,父从征满四阵亡,益以功授靖远卫百户,子荣升副千户,子堂,堂子继宗,继宗子印,印子承勋相继袭。

展氏:靖远展誉美,清朝邑训导。

房氏:靖远房怀明,怀明本卫指挥,弟恺官邓州同知,房镐子恢,孙凤时皆能世其家学。

房世纯,清武生,凉州游击。

火氏:靖远有火家台子,皆火姓居之。

这些姓氏大部是其人显达而记入的,不能尽括靖远先民的姓氏,这种局限性,失去了原来的面目。

同时据《甘肃通志稿》载:“甘肃境内之伊斯兰教徒始为元世祖至元廿八年(1291)以甘肃旷土赐回回昔宝赤合散等俾耕之。

靖远黄河三角城: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千年古堡

靖远黄河三角城: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千年古堡

靖远黄河三角城: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千年古堡作者:王文元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7年第03期大凡山川,必定有奇异瑰丽之处。

距兰州100多公里外的靖远三滩乡的黄河岸边,有一个算不上高大的坪,其上却有一座三角形城池。

古城向来四四方方,为何在黄河岸边有座三角城呢?它究竟是啥来头?山崖陡峭,城墙残破,那里有座神秘的三角城从兰州出发,沿高速公路,过白银后,在靖远朋友指点下,我们在吴家川出口下了高速公路。

这里是通往靖远县城的路口,然而我们没有去靖远县城,而是向北拐上了另外一条路,车子直奔三滩乡人民政府所在地。

三滩乡地处黄河西岸边,有丰富的灌溉水源,是靖远县比较富庶的乡镇。

三滩距离靖远县城20多公里,为黄河边的一处狭长如弓的滩地,分布着三滩和糜滩两个乡。

听到“三滩”这个名字,许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大概是由三个黄河滩涂所构成的吧。

其实不然,三滩原名是三角城滩,后来人们为了方便,称为三滩。

我们要去的三角城就在三滩乡的中一村西边的山梁上。

汽车从三滩乡人民政府的门前驶过,穿中一村,沿着乡村便道,往山梁而去。

在村子里看,那是座大约50米高的山,山崖很陡峭,山顶上有一段段残破的墙体。

朋友们说,那就是三角城的遗迹了。

这个充满着未知之谜的古城,究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城墙中,神秘的卵石,究竟有何秘密上山的路虽然有些窄,但却畅通无阻,汽车很顺当地爬上了坡顶。

这时,我们才发现,从山下看上去是个山梁,实际到山顶,却是个坪地,当地人把这个地方称为二龙台。

坪台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苹果树。

起初,路只有一条,我们在如同迷宫一般的苹果树林中,绕来绕去,走了几分钟后,出现了一个三岔路,三滩乡的朋友毫不犹豫地让我们左拐,果然走了不远,一堵城墙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三角城的一角了。

下车后,我们就被淡淡的苹果香所笼罩,停车的地方是古城一处类似角楼的地方。

看得出来,这段城墙很厚。

第一感觉,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城。

没有想到,最先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却是神秘的卵石层。

靖远大庙:遗落在黄河边的秦长城

靖远大庙:遗落在黄河边的秦长城

靖远大庙:遗落在黄河边的秦长城作者:王文元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5年第08期几段残破的长城,散落在山河之间。

黄河在山脚下,缓缓流淌,山静静地矗立,悄然无声。

而在这山河之间,就是横亘万里的长城。

这长城,有沙石堆砌的,有夯筑的。

有人说,它们是明代的边墙。

而最新的考察又说,这长城就是秦长城。

雪岭堆银,千米高差,让我们见识一首古诗的意境“大庙”,这是个读一遍就忘不掉的名字,也是一个给人无限诱惑的名字。

既然地方以大庙而命名,那里是不是有座很大的庙呢?不久前,有信息说,大庙一带新发现秦长城遗迹,填补了秦长城研究的一项空白。

事实是否真如人们所言呢?5月上旬,一个周六的早上,我们开始寻访秦长城之旅。

然而,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夏雨,差点改变我们的行程。

早上七点多,雨丝就在天空中飞舞了。

到八点,雨丝已经变成淅淅沥沥的中雨了。

大庙那边该不会也有雨吧?我们很是担心。

看看天气预报,靖远已经发布了沙尘暴蓝色预警。

那么风一定很大了,但只要没有雨就行。

出兰州市区,没走多远,雨就渐渐地变小了。

这次探访,我们联系到靖远的摄影家房振国。

房振国长期在文化系统工作,研究地方文史,熟悉白银地理。

上午九点多钟,我们在白银市区同房振国会合后,风似乎小了许多,天空明亮了许多,对即将开始的大庙之行我们充满了期待。

大庙村是靖远县兴隆乡的一个行政村,大致处在靖远县的西北部,既是黄河岸边的一个村落,也是一个与宁夏相接壤的村落。

距离县城大约有110公里,距离兰州则有300公里左右。

这个村子不仅以盛产香水梨而闻名,更是以丝绸之路和黄河交汇的水旱码头而闻名。

久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得这个小村有不小的知名度。

离开白银市区,我们沿着高速公路,直奔距离白银70多公里外的王家山出口。

相对而言,这条路比较近,要比走靖远县城省不少时间。

下高速公路后,我们又上109国道,直奔北长滩乡。

从靖远县城到北长滩乡再到大庙的路,就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的一个支线。

戏说靖远婚俗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

戏说靖远婚俗Microsoft Office Word 97 - 2003 文档

戏说靖远婚俗文/毛金秀(2016.12.20)出门看生肖,上马褂子,下马裤子,翻碗定未来……靖远婚俗说来趣味十足。

靖远处边陲,滨黄河,民族往来频繁,徙迁不定,战乱接踵,兴衰多端,凡此种种形成了其独特的婚俗。

戏说结婚前戏——喝酸酒男方给女方家抬礼下聘(行大礼),女方家宴请宾客,叫喝酸酒。

本来下聘礼是一件人人知晓的普通礼节,可是叫喝酸酒就有意思了。

下聘礼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来喝酒庆祝,为什么不喝喜酒喝酸酒呢?这还需从抬礼细细说起。

抬礼时男方要拿礼钱、衣料、酒肉、长面等,是不是有点想到《梁祝》里马文才娶亲吃长面的镜头了?那面条长得马文才“吃”尽了苦头。

好啦,靖远民风淳朴,没有马文才吃面的笑话。

在这里,长面叫会亲麦子,肉叫会亲羊(若拿猪肉要带肋骨)。

女方家回礼时,礼币根据情况回给男方一些。

肉也把带骨的退一些,叫骨肉相连。

兜兜转转一大圈,我们该说说酸酒为何物了。

在那久远的时代,酒是国控物资,贩酒是死罪,但民间还是有酒的。

要是抬礼时拿上两瓶酒,是非常阔气的,但那天亲戚朋友多,再阔气两瓶酒还是不够喝,怎么办呢?靖远人大方实在,他们会在酒里兑上水让大家都尝尝。

兑水的酒味不浓像醋,因而称酸酒。

您瞅瞅,酸酒多有特殊意义,“喝酸酒”成为抬礼下聘的代名词能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是不是有一种感觉,智慧在坊间,淳朴生智慧。

今天我们不怕酒不够,就怕人气不旺,所以依然把抬礼叫喝酸酒,不仅仅是稀里糊涂沿用古老的叫法,而是要传承智慧,传承淳朴,期盼日子越过越红火。

戏说新娘出门——不去夫家住邻家新娘离开娘家不去夫家住邻家。

别以为是电视剧剧情狗血,靖远婚礼真是如此。

新娘出门不在白天在晚上,而且留宿邻居家,第二天参加婚礼,婚礼后上才住夫家。

这要是写剧本,可以生出很多情节来啊,比如逃婚、抢劫、奇遇……收起遐想,言归正传,说说里面的讲究。

姑娘出嫁,关系到娘家婆家两个大家族的荣辱与兴衰,当科学还不能帮助老百姓解除疑惑时,老百姓就把兴旺发达与和睦相爱寄托到神给的吉时上。

靖远方言属中原官话区秦陇片

靖远方言属中原官话区秦陇片

1.靖远方言简介靖远方言属中原官话区陇片,主要分布在省市靖远县境。

靖远方言部有五种口音:城里话、上河话、下河话、南干儿话、条城话。

城里话主要分布于县政府所在地的乌兰镇及周边的中堡乡、糜滩乡、三滩乡、东湾乡、北湾镇、岘乡、若笠乡、犬芦乡、高湾乡、川乡等六乡镇的一部分地方。

上河话主要分布在平堡乡及周围,包括北湾镇的一部分。

下河话主要分布在石门乡、双龙乡、兴隆乡、永、北滩乡、来升乡、五合乡、靖安乡。

南干儿话分布在大芦乡大部及周边东、西部一些地方。

条城话因兰银官话盒城片榆中县境的青城(旧称条城)口音而得名,分布在靖远的北湾镇(、金山)、川乡(垒察窑、鹰嘴)、乌兰镇(西滩)、东湾乡(三合)、五台乡(牛毛沟)等部分地方。

本次调查的发音合作人是东湾乡瓜园庄人,口音为城里话。

2.声韵调p 布别p’步怕盘m 门 f 飞符费v 闻围危微午武t 到道夺t’太同n 难女岸脑袄l 兰路吕连ts 糟祖举增争ts’齐全去巢醋从s旋虚僧生丝诗z衣雨t招主蒸t’昌潮处虫初锄除税扇书声认绕闰日然软t杰精经节焦t’秋丘权枪桥穷年严硬修休玄缐k贵跪k’开葵我x灰红胡化话约运言缘远①x在实际发音是摩擦较大,音值接近小舌音。

②t、t’、、的卷舌程度没有普通话的后。

③是舌根鼻音声母,只辖“我”一个字。

④p、p’、m拼韵母,摩擦较大。

⑤p、p’、m、f、v拼韵母,有齿唇接触现象,且唇形较圆。

资支第地以急踢雨虚欲祖知直日出书耳u 故鹿木赌母a爬辣ia架夹ua花刮菠婆磨佛窝i姐野接铁介u河过合割各郭活yo靴确缺月药盖u怪帅ei蛇色舌北百倍妹uei国桂贵饱保桃烧i条u斗丑收i u绿流胆三竿含i间衔减连廉u短酸官关船y权圆根庚温翁i紧林邻灵心星u魂横红东y云群琼穷勋胸党桑i讲良u光床u的实际音值为。

②比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开口度略小,比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舌位略前。

③ u拼p、p’、m、f、v、t、t’、n、l、k、k’、x声母时实际音值接近,拼t、t’、、做介音时,实际音值接近,拼ts、ts’、s时,实际音值接近,拼其他声母为。

靖远县境内古城遗址述略

靖远县境内古城遗址述略

靖远县境内古城遗址述略作者:张启芮周文龙来源:《丝绸之路》2017年第10期[摘要]甘肃省靖远县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古城遗址分布众多。

本文通过对靖远县境内古城遗址资料进行整理,来分析这一地区该遗存的分布情况、现状特征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靖远县;古城遗址;丝绸之路[中图分类号] 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35-05靖远地处黄河上游,历史悠久,自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始置祖厉、鹑阴县,已有2100多年县级行政建制的历史。

历史上的靖远曾是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是丝绸之路进入河西走廊的北道要隘,是西渡黄河的咽喉,是长安去武威的必经之路,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

靖远历史积淀深厚,文物遗存十分丰富。

仅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的统计,即发现有各类性质的古代文化遗存380多处,其中明清及其以前的古城遗址是构成这一地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古城遗址分布概况靖远县境内的古城遗址多分布在黄河、祖厉河等流域及古丝绸之路沿线一带,或依山势,或借水险,形制多样,各具特色。

这些遗址,大致可划归为三个区域:一是在黄河流域及其附近的区域,靖远南部、西北部一带分布较多,也相对集中,如平滩堡址、杨稍沟闇门堡址、三滩三角城址、哈思堡址、荒草关堡址、按门岘三角城址、裴家堡址、小口索桥堡址、北城滩城址、发裕堡址、永安堡址等;二是祖厉河流域附近及其附近区域,靖远南部一带,包括黑城子城址、若笠堡址等;三是靖远东北部与宁夏西海固接壤一带,如苦水堡址、磨子沟三角城址、芦沟堡址等古城遗址。

二、古城遗址面貌特征及历史述略靖远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谓,自汉、隋唐至宋、金、元期间,历来是中原地区和西北少数民族必争之地。

战争之苦,不得不促使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以武捍农。

故旧志述靖远为“人习武艺”“不惮攻杀”“盔钾之乡”“屡出将才”之地。

至明初,民族矛盾仍较突出。

清《镇海靖远海防炮台图》浅析

清《镇海靖远海防炮台图》浅析

在裕谦指挥下,镇海城顽强抵抗,将士大部分牺牲。而裕 谦战斗到最后投水自尽以躯报国,镇海城落入英军之手。 1841年10月12日,英舰沿雨江溯流而上,进攻宁波。逃经 宁波的提督余步云和知府邓廷彩望风披靡,宁波被英军占 领,定海、镇海抗战以失败告终。
纵观历史,靖远炮台并未能阻挡住列强侵略的坚船 利炮。总结镇海抗英作战失败的原因:首先清政府建靖远 炮台之初虽为抵御外敌入侵,但其一部分主要职能却还是 放在了保证海关缉私,使商船按规定进出海口,防御、打 击的主要目标是走私集团、海盗、不法商船,而非抵御具 有强大攻击力的外国军舰。同时炮台的构筑仍然沿用长墙 高垒的建筑模式,无法抵住炮火的猛烈轰击。其次,战斗 中没有利用定海三面环海的有利地形加强纵深防御,构筑 防御阵地,未发扬清军熟悉地形优势,组织防守与英军节 节对抗。最后,清政府的武器装备处于绝对的劣势,不论 是火炮的数量、质量还是火炮射速都无法与当时的英军相 抗,这应该是镇海靖远炮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就被攻陷 的深层原因之一。就中英火炮相关情况对比,双方差距就 可见一斑:①铁质:经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铸造高质量的 火炮提供了高纯度优质铁;中国冶铁技术落后,炉温低杂 质多,造出的火炮粗糙,气孔多,放炮时易炸裂,为此不 得不以牺牲威力为代价,少装药或加厚炮壁。清军2500千 克的火炮仅配6.25千克重的炮弹,英舰上的850余千克的 卡伦炮就发射14.5千克的炮弹,还有能发射30.85千克炮弹 的火炮。②工艺:英国已大规模采用车床切削铸造法等工 艺,火炮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较合理,射程远;中国仍 沿用泥模工艺,铸件毛糙,比例失当,绝大多数火门开得 太前、太大,射程近。③炮弹:英军有实心弹、霰弹、爆 破弹等性能不同的炮弹;清军只有实心弹,且弹体粗糙, 弹径偏小。④火药:英军掌握了黑火药最佳配方,即炮用 发射火药为硝78%、硫8%、炭14%;虎门清军的火药三 者比例为80%、10%、10%,易发潮,难久贮,爆炸效力 低。⑤射速:英军使用定装炮弹,炮座滑轮,燧发点火, 训练充分,一门炮2分钟可发射3发;清军由于炮壁过厚、 装填复杂、炮架粗劣、点火方式落后、训练不足等原因, 最快一门炮约6分钟发射1发。且由于英军采取的战术是集 中数舰火炮猛轰清军一处炮台,发射数量常是清军一处炮 台发射数量的6倍以上,因而清军炮台守将兵丁伤亡惨重。 ⑥瞄准:英军采用矩度、铳规、铳尺、准星、照门等瞄准 装置和技术;清军火炮缺少瞄准和测距工具。⑦数量:镇 海之战中英军炮数236门,清军海岸炮只有86门,双方火 炮比数2.7∶1。⑧保养:英军的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舰船 火炮、弹药定期保养清查、更换;清军虽也有建立定期造 换制度,但纪律涣散,火炮、弹药常常保养不到位,时有

靖远县当代书画名人作品展

靖远县当代书画名人作品展

靖远县当代书画名人作品展导语:传承传统文化,搭建书画交流平台,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我县在钟鼓楼举办靖远县当代书画名人作品展,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征集到靖远籍七十位书画家八十幅书画作品,通过展出为全县人民献上一道精美的节日文化大餐,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1、关振邦,1926年生,靖远东湾镇人。

毕业于北京教育行政学院。

曾任中共靖远县县委常委,靖远师范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首届白银市政协委员。

甘肃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其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珍品选》、《甘肃省书法集》等多部权威书法典籍和专业书法丛书,并在各级展览中获奖;《甘肃日报》、《中国书画报》等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分别以《德艺双馨关振邦》、《陇上书法名家—关振邦》等对先生及其作品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8年出版《关振邦书法集》。

2、董春阳,1923年生,靖远县糜滩乡人,兰州大学毕业,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自幼受家父衡宰公艺术熏陶,四十年代即参加兰州各种书画展览活动,曾任兰州大学风风艺文研究会会长。

作品多次参加“纪念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诞辰一百周年书画展”,“于右任诞辰120周年书画展”,“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中国书法美术家精品展”,“跨世纪和平杯国际书画大展”等。

其作品为文化部、中国美术研究院、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2013年12月出版由原甘肃省委书记陆浩题名的《董春阳书法作品集》。

3、李希玉,1933年生,靖远县人。

1952年在西北师大美术系读书,曾受教于吕斯百、常书鸿、黄胄、刘文清等名师。

毕业后在张掖师专任教四十年,曾荣获甘肃省“园丁奖”、“省劳动模范”。

他的国画作品、年画、版画、连环画均在国家及省、市大型展览中获奖,尤擅长人物画。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会员,甘肃省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4、张慧中,1963年生,靖远兴隆乡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耸翠乌兰山
中流砥柱--独石头
陈沟秋景
——制作人 制作人
谢谢观赏 宋佩佩
图说靖远
– 历史画卷 – 红色记忆 – 农业发展 – 经济建设 – 社会发展 – 人文荟萃 – 秀丽风景
晋归义羌王金印
• 国家一级文物,1939年大芦乡出 土,外形呈长方体,驼纽金质 ,阳文篆字,上刻“晋归义羌 王” 。晋代封王者例用驼纽金 质印,但归义羌王无从考证。 现存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古罗马鎏金银盘
我的家乡 ——靖远
靖远简介
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白银市腹地,东临 宁夏海原县,西接白银区,南邻会宁县,北与景泰县、宁 夏中卫县毗邻。全县总面积5809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 、175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47.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2.74万人。黄河流经县境10个乡镇154公里,全县由沿黄自 流灌区、高扬程提灌区和干旱半干旱山区三大块构成,有 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
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源自乌兰山革命烈士纪念亭革命烈士纪念碑
金色的田野
稻田
玉米良种
现代化农业---塑料大棚
高速公路
三滩大桥
新城区现代化住宅小区
靖远商业步行街
新城区开发建设
餐饮龙头---天祥食府
蔬菜批发市场
范振绪书画
范振绪书画
陈琳书法
张国清书法
靖远县城鸟瞰
法泉寺
• 在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丝 绸之路重镇—甘肃省靖远县东 南约十公里,红山石崖酷似一 把古铜大锁,东锁通往打拉池 、固原去宁夏大道,北锁行水 泉峡谷渡黄河黄沙湾北大路去 西方大道之锁口,坐落着中国 佛教百大名寺之一的法泉寺, 这里现已开发为风景旅游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 森林公园,成为流经该县154公 里的黄河风情线上一颗璀璨的 明珠。
• 1988年7月19日,家住靖远县北滩乡 北山村北山社农民许立会,在建房 挖地基时发现了一只属于东罗马时 代的西方刻铭银盘。此盘披露于社 会后,即引起文博界的关注,海内 外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尽管 在银盘的时代、产地及铭文释读等 方面,学者们的看法还存在分歧, 但大家却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此盘 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法泉寺---万佛塔
• 以其45米的巍峨雄姿,屹立于佛教 圣地——“法泉寺”,这将成为“ 银海佛国”史上空前的建设创举和 杰出标志,成为落实党的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新时期佛教事业蓬勃发 展的有力见证,成为四海来宾慕名 朝礼观瞻的一大圣迹,可谓意义重 大、影响深远。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黄河晚霞
靖远风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