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1
胡同文化1
生词识记
安土重(zhong) 迁 熬(ao)白菜 虾(ha)蟆陵
文化:广义上来讲,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讲,指社会的意识 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 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 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课文结构与内容要点
胡同
四方四正 像一块大豆腐(这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强) 取名源于生活 俗 胡同的宽窄大小、数量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影响生活) 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胡同文化
封闭 安土重迁 独门独院 过往不多 易于满足 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 不爱管闲事 忍 安分守已 逆来顺受
胡同名称的雅化
屎壳郎胡同——时刻亮胡同 狗尾巴胡同——高义伯胡同 臭皮 粪场 闷葫芦罐 臭水河 裤子 牛蹄 打劫 ——寿比 ——奋章 ——蒙福禄馆 ——受水河 ——库资 ——留题 ——大吉
对胡同或老建 筑的几种的态度
1、人们应该着眼于现在与未来,以发展为要务,保 留一大堆老建筑豪无意义。 2、老建筑是它那个时代的建筑学、伦理学、民俗学 的历史缩影,它可以帮助人们看清乍自己的过去,从而有 利于发展自己。 3.过去的生活形态对今天仍有许多启示,比如胡同生 活中,邻里关系的融洽和谐。 4、我们一方面骄傲地宣称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另一方面却在摧残承载文明的文物,这不是很矛盾吗?
胡同之没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再见吧,胡同”
作者对胡同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作者对胡同的没落是深怀叹惋之情,毕竟对多年生活的胡同和 四合院有很深的感情,受过胡同文化的熏染。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价值 观,许多和胡同水乳交融。比如知足常乐,安分守已。
《胡同文化》ppt公开优秀课件
彩绘
用于檐下枋子、垫板等部 位,以青绿色为主色调, 间以红、黄等色,色彩鲜 艳明快。
胡同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文物保护
修缮维护
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胡同 建筑进行文物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 控制地带。
对年久失修的胡同建筑进行修缮维护,保 持其原有风貌和特色,同时改善居住条件 。
活化利用
传承教育
《胡同文化》ppt公开优 秀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胡同文化概述 • 胡同建筑风貌 • 胡同里的生活习俗 • 胡同文化的艺术表现 • 胡同文化的旅游价值 • 胡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1
CATALOGUE
胡同文化概述
胡同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胡同文化的定义
胡同文化是指在北京胡同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 文化传统,包括建筑、风俗、习惯、语言、艺术等方面。
06
CATALOGUE
胡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胡同文化的传承方式
口头传承
通过老一辈居民的口耳相传,将胡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传 递给年轻一代。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胡同建筑、景观和文物进行保护, 确保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完整保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对胡同内的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 产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
美食文化
03
胡同里的各种小吃摊点和老字号餐馆,为游客提供了品尝地道
北京美食的绝佳场所。
胡同文化的旅游线路设计
经典胡同游
游览南锣鼓巷、菊儿胡同、草厂胡同等著名胡同,感受老北京的风 土人情。
文化深度游
参观胡同中的名人故居、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底蕴。
胡同文化1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 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 情”和“伤感”可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 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其实,胡同的存 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它的历 史和文化是它得以在地球上立足的基石。中华民族几千年 的文明史正是由包括胡同在内的若干遗物、遗迹等组成的, 正因为有了它们,中华文明才一直被全世界人民所推崇。
北京胡同的历史渊源: 巷称胡同,始自公元720年前兴建的 元大都制定的坊巷胡同制度。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3074 条,其中胡同有1330条。因为胡同居多,是北京街巷主 体,人们便习惯把街巷统称胡同,说“有名胡同三千六, 无名胡同赛牛毛”,并非夸张。
胡同别名
“街巷”(广州) “里堂”、“弄堂”(上海)
2、有关胡同
第一种说法是: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 后,建元朝,将北京作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 街巷也称为“浩特”,后被京城汉人读音诈叫成了“胡同”。 第二种说法 是:“胡同”本是蒙古语“井”的意思,其发 音为“忽洞”。因为城镇居民生存离不开水井,所以“井”渐渐 成为人们居住地的代称。蒙古人建立元朝后将此语带入中原, “忽洞”谐音变为“胡同”。 第三种说法 是:金、元时期,中原汉人将北方少数民族称 为“胡人”。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京城汉人仍私下叫他们“胡 人”,胡同为“胡人大同”之意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 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 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 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 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 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 同文化》。
汪曾祺《胡同文化》课件PPT(44页)
-《胡同文化》
胡同大概算是老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态。作家以敏锐而细 致的观察,介绍着胡同的诸多特性:建筑方位上的方正感,名字 由来的市井味儿,胡同的小而多,离闹市区的近又似乎远,胡同 与四合院的连成一体……总之,与胡同相关的方方面面、种种情 景,都说明得绘声绘色,饶有兴味。这不但给人以知识,而且为 阐释由胡同形成的胡同文化作了铺垫。
③“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这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样的环境特点?
这句话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了环境动中取静、 闹中取静的特点。
-《胡同文化》
内容探究
• 如何理解“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 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内容探究
如何理解“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 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02 文学常识
-《胡同文化》
作者简介
汪曾祺 (1920~1997)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 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 中。1939年夏,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 开始创作小说,受沈从文指导。
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 《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等。
语言特色
YUYANTESE
三、语言雅致,充满古典韵味。
如“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样的句子在文章 中毫不生涩,雅致而流畅,很好地将古典语言与现代汉语融合在一起,表现 出胡同衰败的景象,以及作者的伤感之情。
-《胡同文化》
06 课堂小结
-《胡同文化》
课堂小结
《胡同文化》课件
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比较规律 ,早晨起来后,他们会到胡同口的 早点摊吃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工 作和生活。
胡同居民的传统习俗
01
02
03
传统节日习俗
胡同居民非常重视传统节 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他们会按照传统习俗进行 庆祝。
婚丧嫁娶习俗
胡同居民在婚丧嫁娶方面 也有着独特的习俗,如结 婚时需要拜堂、闹洞房等 。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胡同文化的认识和重 视,增强保护意识。
创新发展模式
在保护胡同文化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实现胡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05 胡同在现代城市 发展中的角色与 影响
胡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胡同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对城市风貌和景观有着重 要的影响。
胡同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不同时期城市的 发展历程。
胡同的规划和改造应该注重保护传统风貌,同时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 求。
胡同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文化、旅游和居住功能,促进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胡同的建筑特点
胡同的建筑特点主要表现为传统 四合院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历史 上曾经是北京城市住宅的主要形
式。
四合院一般由正房、东西厢房和 倒座房组成,四面房屋围合,中
间形成院子。
胡同里的房屋一般以单层为主, 采用传统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 屋顶采用坡屋顶形式,以利于排
水。
胡同的建筑材料
胡同的建筑材料主要 包括木材、砖、瓦等 传统材料。
胡同的出现改变了城市的格局 ,使得城市更加规整和有序。
胡同的历史发展
明朝时期,北京的胡同数量逐渐增加,形成了独特的胡同文化。
清朝时期,胡同进一步发展,成为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成为了北京城市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胡同文化》ppt课件
胡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传承胡同文化价值
01
重视胡同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和弘
扬胡同文化。
创新胡同文化发展模式
02
在传承胡同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创新胡同文化
的发展模式。
提高公众对胡同文化的认识
人文关怀
现代社会应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营造 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胡同的建筑材料与构造
北京胡同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土、木、砖、瓦等传统材料。 房屋的墙体多采用粘土和石灰混合而成的夯土墙或土坯墙, 屋顶则采用传统的青瓦。
胡同的构造注重实用性和耐久性。墙体采用夯土或土坯砌筑 ,屋顶则采用木梁和木檩条支撑,青瓦覆盖。胡同的排水系 统也十分完善,多采用暗沟和雨水口相结合的方式。
03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胡同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
强文化自信。
05 《胡同文化》的文学价值 与社会意义
《胡同文化》的文学价值
语言特色
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运用了 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北京胡同的 日常生活描绘得生动传神,展现 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
情感表达
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 北京胡同居民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念,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文化 情感。
胡同建筑风格变化
一些胡同的建筑风格在改 造过程中被破坏,失去了 原有的历史风貌。
胡同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胡同历史风貌
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胡同的历史建筑和风貌,禁止随 意拆除和改建。
合理利用胡同资源
胡同文化总结重要的知识点
胡同文化总结重要的知识点胡同,是中国古老城市中的一种独特社区形态,是中国古代城市街巷的特有文化景观,代表了中国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在北京地区,胡同城区分为内城和外城两块,内城就是现今的东城、西城和南城,而外城就是现今的海淀、朝阳以及丰台、石景山等地。
胡同文化是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街巷结构、社区关系、传统风俗、民俗文化等元素,构成了中国城市独特的历史性文化景观。
胡同是中国古代城市中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其形成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在北京等古代城市中,胡同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以四合院为主体,衔接城市空间,反映市井生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胡同街巷的设计对城市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承和社区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的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胡同文化的特点和特有性值得充分理解,总结其重要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传统城市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文化。
1. 胡同的定义与演变胡同是中国传统古代城市中的一种独特社区形态,通常以四合院为主体,衔接城市空间,是城市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
胡同的演变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中国,胡同作为城市基本单元,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反映了中国传统城市社区的形态和结构,衍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承载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生活和发展状况。
胡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规划和文化传承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着人们对中国传统城市文化的深入探究。
2. 胡同的特点与结构胡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社区结构、建筑风格、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胡同通常以四合院为主体,形成了独特的街巷结构,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规划和风格特征。
胡同中的四合院布局紧凑,建筑密集,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精妙与复杂。
此外,胡同中还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社会生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情。
胡同文化ppt课件
胡同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01
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举办胡同文化节、胡同文化展览等活 动,吸引国内外游客,传播胡同文化。
02
国际合作项目
与国际组织、机构合作,开展胡同文化保 护、传承和传播项目,提高胡同文化的国 际知名度。
03
胡同文化产品开发
开发具有胡同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文 化创意产品等,通过电商、跨境电商等渠 道,将胡同文化推向国际市场。
避免冲突和矛盾。
胡同文化对生活方式选择的启示
01 尊重传统
胡同文化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和传 承,启示我们在选择生活方式时
应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02
邻里关系
胡同文化强调邻里之间的互助和 关爱,启示我们在选择生活方式 时应注重邻里关系,建立和谐的
社区环境。
03 环保意识
胡同文化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启示我们在选择生活方式时应注 重环保,选择环保的生活方式。
谢谢
• 汇报人:XXX
胡同文化的数字化保 护
数字化记录
利用数字化技术,如3D扫描、虚拟现实 等,对胡同文化进行详细记录和保存。
数字化展示
数字化传播
通过数字化展示平台,如网站、APP等, 向公众展示胡同文化的历史、建筑、民 俗等。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传播胡同 文化的故事和价值,吸引更多人关注和 参与胡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胡同数量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胡同被拆除,胡同的 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胡同文化特色消 失
许多胡同在改造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色,变 得千篇一律。
胡同居民流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胡同居民选择搬离, 胡同的居民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胡同文化的保护措施
汪曾祺作品《胡同文化》简介及其赏析
汪曾祺作品《胡同文化》简介及其赏析汪曾祺作品《胡同文化》简介及其赏析胡同文化,作者:汪曾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下面是汪曾祺作品《胡同文化》简介及其赏析,欢迎阅读!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作品简介: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
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作品赏析:为文作序,历来都有既成的章法。
或以记叙为主,或以议论为主,或以说明为主。
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总体说来,是篇以说明为主的序言。
但读后你会感到,在平实的说明文字中,似乎飘忽着一缕情思,沉淀着某种哲理。
《胡同文化》是作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
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
作家既不说明光与影的交汇和谐,也不论及构思、线条、色彩的运用。
行文的思路是由影集表现的对象──胡同入手,再由胡同引出胡同文化,最后直扑全文主旨:“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胡同文化课文笔记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篇课文的笔记:
1. 胡同的起源:胡同起源于元朝,是蒙古语“水井”的意思。
明朝时期,胡同成为北京城的主要街道。
清朝时期,胡同的数量达到了顶峰,形成了独特的胡同文化。
2. 胡同的特点:胡同狭窄、弯曲、纵横交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胡同里的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3. 胡同的生活:胡同里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在这里交流、娱乐、互助。
胡同里的邻里关系非常紧密,大家互相帮助,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4. 胡同的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京剧、评书、相声等传统艺术形式。
胡同里的茶馆、酒楼、戏园等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5. 胡同的保护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胡同被拆除或改建,胡同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胡同文化,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如修复古建筑、保护传统艺术、开展文化交流等。
6. 作者对胡同的感情:汪曾祺对胡同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认为胡同是北京的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著名作 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 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他 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 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 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 心态。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 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 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 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 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 汪曾祺 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自称 (1920-1998) 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
3、“书卷气”(古典文学的语言)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 1、虾米皮熬白菜,嘿!
•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熬白 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证明了“北京人易于 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看法。
• 2、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 真有你的!
•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 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是作者对北京人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有着局外人 的佩服和调侃。
体察作者感情
“怀旧” “伤感” “无可奈何” 理解与超脱
无奈中有怀念 批判中有失落
“过去的终归要 过去的,这是无可奈 何的事”。
“有些陈旧的东 西也真该扔掉,不能 让他成为不堪承受的 负累”。
“在无可奈何之 中,更有新的希望在 生长”
——《日子就这么过来 了》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 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 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 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 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
“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 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 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胡同文化简介
胡同文化简介
胡同,在汉语里的意思是“细长的沟”。
从字源上看,“沟”最初的含义是指“土山”,后来逐渐引申为“狭窄”、“狭窄的
地方”。
胡同,也就是土山。
后来,在不同的地域中,人们为了
方便,根据地形地貌,便把一些有特点的土山改造成了胡同。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北京的胡同是一种最
能体现北京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
它
是北京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一面镜子和缩影,也是北京这座古
都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每条胡同都有不同的功能、用途和形态结构,有的与四合院
结合在一起,有的则与胡同名称相一致。
从整体上看,胡同似乎
是一个长方体。
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每一条胡同都有其独特的
个性。
每一条胡同都有着它悠久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故事。
胡同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同文化是北京
的一种地域文化,它体现了北京的历史和人文风貌,也体现了北
京人的生活习俗。
胡同是北京最具有特色的道路之一,在北京,你可以看见很
多条胡同。
这些胡同里,每条胡同都有它独特的风貌。
如果你住
在这些胡同里,那可真是有口福了!
— 1 —
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参观、游览。
这就给了我们大量的机会去了解、参观胡同文化。
— 2 —。
汪曾祺《胡同文化》
保守
❖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忍耐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北京市民的落后、 保守、冷漠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结果?
❖ 小的方面看是胡同这一居住环境本身对北京 人的影响;
❖ 大的方面看,北京人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 皇城根边,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使 他们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 灾难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对外界事物显得 麻木、冷淡、漠不关心,于是就只得“安分 守己,逆来顺受”了。
字词积累
扫清文字障碍,给下列蓝色字注音。
摞起来( luò) 伺候 ( cì)
房檩( lǐn ) 惊闺( guī )
凭吊 ( diào)
低徊( huái )
相同 ( tóng )
同
熬
熬汤( áo ) 煎熬( áo )
胡同 ( tòng )
熬白菜 ( āo )
约会( yuē)
重新( chóng )
约
到 胡 同 去 !
北京在前进
胡同在衰败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 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 指精神财富。
读城,也就是读人,读文化。城市并不 仅仅是房屋和街道、店铺和城墙。城市 是人的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是由 每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街 道建筑、历史传统和人文氛围构成的。 因此,不同城市中的人,就有不同的活 法,即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个性,即 文化性格。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是互 为因果的两个东西。
天安门
故宫
长城
圆明园
胡同文化
汪曾祺
沈
胡同文化课文精讲
《胡同文化》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胡同文化》这篇文章可以按照其内容和结构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介绍北京胡同。
这部分首先概述了北京城的整体布局,即“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并指出这种方正的布局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接着,介绍了胡同的取名来源,胡同的数量之多,以及胡同与大街的关系,即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最后,作者在第5自然段明确指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第二部分(第6~12自然段):分析胡同文化的特征。
这部分首先指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然后详细描述了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如讲究“处街坊”、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等。
最后,作者在第10~12自然段中总结了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探讨胡同文化的衰落。
这部分首先指出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然后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消失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最后以“再见吧,胡同”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胡同文化的深深眷恋和怀念。
《胡同文化》这篇文章可以按照其内容和结构划分为三大部分,即介绍北京胡同、分析胡同文化的特征、探讨胡同文化的衰落。
这样的划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二、文章赏析《胡同文化》是一篇深情描绘北京胡同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的散文。
文章以平实的语言,细腻地描述了胡同的形态、取名来源、与大街的关系,以及胡同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展现了胡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章通过描述胡同的形态和取名来源,生动地勾画出了胡同的形象。
胡同大多取自各种行业,如“羊肉胡同”“裤子胡同”等,这些名称既具有生活气息,又富有民俗特色。
胡同的走向大多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这种方正的布局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这种布局使北京人形成了强烈的方向感,也使得胡同成为了北京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深入剖析了胡同文化的特征。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原创精品课件 胡同文化1
胡同文化 特征 表 现 实质 前景
安土重迁
方 封 正 闭
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于满足 不爱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忍
福建永定土楼
上海外滩夜景
草原上的蒙古包
北京的四合院
再见吧,胡同
胡 同 文 化
汪 曾 祺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
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无名的胡同数不清, 横胡同竖胡同, 半截胡同斜胡同, 就象那棋盘布在北京啊, 砖塔胡同年代最久, 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 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 您哪,要侧身行……
北京在前进
忍
不爱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别烦躁,别起急,睡不着,眯着 ◆虾米皮熬白菜,嘿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Fra bibliotek胡 同的特点 ◣方正 ◣取名 取名的来源 (计数、物件、人物、
行业、形状、其它)
◣数量“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 不清” ◣网络(安静、方便)
北 京 在 前 进
1、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 点,领悟胡同文化的内涵。
2、体会汪曾祺对北京胡同文
化 所怀的情感。
什么是胡同文化?
衣 食 住 行
风 俗 信 仰
胡同文化=市民文化
道 德 习 惯
……
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这种特征有 哪些具体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安土重迁
封 闭
住四合院
易于满足
《胡同文化》阅读附答案
《胡同文化》阅读附答案阅读《胡同文化》,完成第后面小题。
(共15分)胡同文化汪曾祺①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的方位走向大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②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
③胡同有的很长,如交民巷胡同;有些胡同很短,如一尺大街;有些胡同很宽,如灵境胡同;有些胡同很窄,如小喇叭胡同;有些胡同拐弯很多,如九道弯胡同;有些胡同竟还断断续续,如庆平胡同。
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④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的位置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中的环境更加安静了。
⑤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
胡同文化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
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胡同文化“远亲不如近邻”。
“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
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喝两“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有窝头,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
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
胡同文化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
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
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汪曾祺胡同文化
汪曾祺胡同文化胡同也叫“里弄”、“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区的内部。
下面请欣赏店铺带来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原文: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
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
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
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二单元 胡同文化1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方案一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导读题如下:①文章标题是“胡同文化”,可是起笔却是从北京的城建格局写起,这是为什么?为引出胡同与北京城建格局的关系。
②北京的城建格局有什么特点?胡同在北京城建格局中起什么作用?北京城建格局的特点: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北京的胡同与城建格局的关系: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还附带说到“四方四正”对北京人生活与思想的影响,为后文作铺垫。
③本文介绍了有关北京胡同的哪些内容?是怎样介绍的?介绍胡同的大小、数目及特点。
运用举例与引用修辞进行介绍。
④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思想状况和生活习惯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北京人安土重迁,讲究处街坊,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逆来顺受。
仍然是运用举例与引用修辞进行介绍。
⑤对北京胡同的衰败和没落,作者怀有怎样的感情?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怀旧眷恋之情和无可奈何之感。
结尾处对于胡同衰败景象的描绘,以及用虾蟆陵和乌衣巷这两个地名类比,表现出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消失的惆怅、无奈。
2.梳理文章思路。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是沿着怎样的思路组织文章的。
(详见“课文说明”)3.课堂发言①对我们居住的城市的街巷,你知道些什么?(街巷名称的来源、有关传说典故等)②生活在你身边的街坊邻居,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处世心态如何?4.布置作业就以上讨论的两个问题收集材料(可翻书、上网、走访老人),以便下一课时口头作文。
第二课时1.检查交流上一课时布置的家庭作业,即口头作文。
2.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
①漫谈(贵校所在的城镇名)的街巷。
②(贵校所在的城镇名)人的生活与心态。
方案二教学目标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的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曾祺
胡同观光
作家介绍
文章赏析
思路拓展
循环
返回
汪曾祺,中国现、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青年时期深受教写作课 的沈从文的影响。小说 《受戒》和《大淖记事》 是他的获奖小说。其作 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 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 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 秀异。
—汪曾祺《七十书怀》
返回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 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 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 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 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 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 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 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周作 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 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 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有人戏称汪曾祺 为“本世纪最后一个 士大夫”。他受儒家 思想影响比较大,是 在“温柔敦厚”的诗 教里长大的,但同时 又受了老庄思想的影 响。从而在创作中形 成了“内儒外道”的 士大夫传统倾向。
返回
我只能写我熟悉的 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我 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 感情去了解他们,用平 平常常的方法表现他们。 这结果就是淡。
返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方方正正 名称来源广 数量多
环境静
思考: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胡同中的居
民们会形成怎样的一种生活习惯呢?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胡 同 文 化 内 涵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封闭 “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思考:作者对以“封闭”和“忍”为特征的
北京市民文化持怎样的态度?
思考: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再 见 吧 胡 同
返 回
汪曾祺从胡同中“咂摸”出
了 胡同中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也有 许多值得我们回味 、深思的“文 化”。你能谈谈吗?
返回 结束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