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

合集下载

简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简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简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可以用“三德”来概括,即以“爱”为根本,以“孝”为原则,以“智”为指导。

一、以“爱”为根本。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以“爱”为根本。儒家的孝经明确指出,孝服之于亲,安乐无与伦比,家住有宾客,外交有相亲,家业四方兴。《论语》记载:“君子尊亲,敬

父母,父母爱子,子孝也”。孟子也说:“仁者,先生恩而后受之”,他认为充分而时常

地表达出对父母的爱,把它付诸实施,这才是孝道。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尤为重视孩子对父母的爱,指示孩子要孝敬夫妻,按照父母的安排。《韩非子》记载:“不段愈前愈,可以教于父”。这表明教育过程中,以爱为基础是条件

之本。孩子们要爱他们的父母,支持他们,关心他们,做他们能做的事,给予他们以安全感,促进双方和谐相处。

二、以“孝”为原则。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是以“孝”为原则。《论语》强调,孝乃其端,有之者行之。孝敬父母是中国古代社会一贯传承,公认,被推崇的伦理价值观,也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的重要原则。

虽然古代家庭教育的孝道给孩子们带来了负担,但孝乃重节,释疑有多大的重要性。

孝服乃先礼,唱于无穷,正人乃先孝,正典治乎国天下。中国的古代文化尊重父权,重视

孝道,要求家庭和谐,孝服父母。因此,古代家庭教育重视学习、忍让、敬畏及孝顺父母、家教和谐,用爱心呵护和管教孩子,礼仪有序,孝经有化,以身作则,家风尚孝。

三、以“智” 为指导。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智”来指导。“智”包括智慧、能力、学识、性格,以及审美

情趣和文化修养,是指培养孩子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智力素质的能力素质。

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生活方式

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生活方式

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生活方式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家庭

教育和生活方式。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德育,重视道德教育

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注重身体锻炼和技能培养。其生活方

式也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饮食习惯、居住形式、服饰习

惯等等。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和生活

方式。

一、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

古代中国崇尚德育,认为人的品德和道德素质决定了一个人的

成长和发展。因此,古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注重德育。家庭教

育主要由父母亲和长辈来进行,他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树立一个好

的榜样,将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在古代中国,父母亲和长辈们会把道德故事和寓言讲给孩子听,通过这些故事来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善良的品德,什么是正确的道

德观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注重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养,强调谦虚谨慎,以及对家族、家庭和乡邻的尊重和关心。同时,还要注重孩子的学习和技能培养,这是古代中国家庭教育的

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古代中国,孩子的学习和技能培养同样非常重要。孩子的学习不仅限于文化教育,还包括德育教育、身体健康和运动等。父母亲或长辈们会给孩子传授各种技能和技巧,比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插花、烹饪等等。这些技能和技巧的传授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养,还有助于孩子日后的就业和事业发展。

二、古代中国的生活方式

古代中国的生活方式是和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在饮食方面,古代中国人注重健康,认为“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是饮食的重要原则。他们也重视烹饪技巧和色、味、形的搭配,认为这些因素对身体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家庭教育论文: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特点论文(3000字)

家庭教育论文: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特点论文(3000字)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特点论文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国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其独特的功能。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湖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由此可见,学校虽然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学校教育不可能取代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重视研究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使之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配合,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回顾、研究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探索其有价值的内容,对搞好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齐家与治国相联的家庭教育目的论

我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其经济特点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特点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依赖性较大。一般衣食等物质生活资料主要在家庭中生产,由家庭成员共同享用。这一方面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很强的依赖性、关系的密切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受关注性。因为家庭成员接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与其家庭生活质量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很

早就有“克绍箕裘”的说法,这是说,有许多“家业”、“家传”、“家学”都是通过家庭教育代代相传的。

另外,我国古代社会是很重视血缘宗法关系的,这便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政治关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株连九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密切关系的生动写照。正是由于家庭某一成员的发展对家庭其他成员、对整个家庭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家庭的管理,为了家族的命运,家庭教育便受到古人的特别关注与重视,将教育子女视为父母的天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等诸多颇有影响的家教方面的著作相继问世,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然而,古人进行家庭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停留、局限于此,他们将家庭教育与治国相联系,将家庭教育的目的提高到了治国的高度。他们认为理想的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孟子·离娄上》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大学》中也提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由此可见,古人将齐家看做是治国的基础,将家与国统一起来,认为在家维护父父子子的家庭秩序与在国维护君君臣臣的政治秩序是一致的;认为在家若能事亲,在国则必能事君;在家若能尽孝,在国则必能尽忠。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学而]将孝悌与忠顺相联系,家庭教育既能为小家培养孝顺

古代的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古代的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古代的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古代的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中国古代在长期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同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

一、突出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宽与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由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学校和社会教育更为有效和直接,同时也正是这种关系,往往使父母爱子过度,造成放任和溺爱,结果反而害了孩子,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爱与教的矛盾,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难点。在处理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中国家庭教育慈严相济的传统,主要源于儒家,孔子曾提出“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有“严父莫大于配天”之语,可见,儒家既讲慈,亦讲严,讲究“慈严相济”。颜之推明确把“慈”与“严”结合起来,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还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司马光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这方面思想,在爱与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训并重,爱教结合。他说,“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即父母只讲慈爱而不严加训教,便失去作为尊长的大义,只严加训教而不慈善,则伤害了骨肉相亲相爱之理,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清代学者在处理家庭教育中宽与严的关系上,更强调“教子宜严”,但“严”不是动辄打骂,而是严格要求,“严”不仅包括对子女的严,也包括对家长的严,为父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就更全面地阐述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思想。因此,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成为优良传统。

简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

简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

简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是指古代中国家庭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方法和方式。古代中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是培养子女品德和才能的重要场所。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古代家庭教育注重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古代父母注重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示范,教育子女要做到品德高尚、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等。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古代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家庭责任和家庭劳动。古代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劳动意识。父母会让孩子参与家庭琐事和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通过这些家庭劳动,孩子能够学会勤劳、节约和责任,培养他们勤劳努力的品质。

第三,古代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古代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父母会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他们会亲自教育孩子,传授他们知识和技能。在家庭中,父母会给孩子讲述历史故事、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古代家庭教育也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父母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古代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古代中国非常注

重礼仪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父母会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礼貌待人、遵守社会公德等。在家庭中,父母会教育孩子各种礼仪和行为规范,如行走姿势、用餐礼仪、言谈举止等。这些礼仪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规范的行为。

浅论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

浅论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

期 的 家训 文 献 可 以反 映 出这 一 时 期 家庭 教 育 的 发 达 程
话 中 表 述 出 来 的 , 杂 于 其 他 内 容 之 中 , 面 看 起 来 并 不 夹 表
是 家 训语 , 际上 它们 却 成 为后 人 治 家教 子 的伦 理准 则 , 实 常 常被 运 用 于现 实 的家 庭 教 育之 中。
■墨
国 古 代
王道 霞
浅 论来自百度文库我
的 家 庭 教
刘 维卿
70 6 ) 1 0 2

( 西 师 范大 学 教 育学 院 , 西 西 安 陕 陕
摘 要 :家 训 是 我 国 古 代 家 庭 教 育 的 见 证 。 一 时 某
柔 , 慈 归 听 , 也 。”2 些 训 诫 均 是 先 秦 时 期 的 人 在 对 姑 礼 [这 ]
为 人 处 世 之 道 , 人 的 品 德 修 养 , 族 关 系 等 方 面 , 这 个 宗 而
些 内 容 也 贯 穿 于 整 个 封 建 社 会 家 庭 教 育 之 中 ,是 我 国 古 代社 会家 庭 教 育 的文字 体 现 。
( ) 庭 成 员 之 关 系 一 家
和 对 女 子 的 品 德 教 育 ,孝 与 俭 ” 是 我 国 古 代 家 庭 教 育 中 “
个 家 庭 的和 谐 发展 。
元 , 庭 教 育 对 人 才 的 培 养 直 接 关 系 着 国运 。 国 的 家 庭 家 中

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初探

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初探

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初探

在古代社会中,家庭教育的传统起源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育者。因此,古代家

庭教育强调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指导子女道德修养、人格塑造和学问孜孜

不倦。

首先,古代家庭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在古代社会中,儒家思想对社会

秩序和道德规范有着深远的影响。父母会通过家庭教育,教导子女遵守社

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强调个人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家长会要求子女要守

时守信、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和睦相处等,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价

值观念。

其次,古代家庭教育注重知识传承。在古代社会中,见闻非常有限,

知识传承主要依靠家庭教育。父母会亲自教导子女读书、写字和学习文化

知识,通过经书和史书的阅读,让他们接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传统。这种知识传承方式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子女,也是为了传承文化传统和家族

的价值观。

第三,古代家庭教育注重实践教育。古代社会没有现代的学校教育,

因此家庭教育承担了更多的实践教育的责任。父母会让子女参与家庭的劳

动和生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比如,父亲会教导儿子农耕、狩猎和手工艺制作,母亲会教导女儿织布、烹饪和家务劳动,从而传承家

族的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

最后,古代家庭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古代社会重视家族传承和家族利

益的维护,但同时也尊重个体的个性发展。父母会尊重子女的兴趣和潜能,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有些父母会根据子女的兴趣和天赋,选

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学科。这种个性发展的传统为古代社会培养了很多有才华的人才。

然而,古代家庭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首先,古代社会的教育途径受限,受教育的范围和内容有限。许多平民百姓无法获取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人才的浪费。其次,古代家庭教育存在传统的偏见和歧视,对子女的自由发展和个性权益的保护不足。再次,古代家庭教育受到封建礼教和父权制度的束缚,对子女的思维和行为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式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式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式

引言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对子女进行培养和教育,传承着家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古代家庭

教育的方式丰富多样,既包括理论指导,也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探讨几种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式。

1.父母的榜样作用

在古代中国,父母是子女最直接的榜样。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

影响着子女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父母通常都以正直、勤劳、谦虚、坚

韧和负责的态度来为子女树立榜样,以期子女能够受到良好的影响。

2.书礼教育

书礼教育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和

实践社交礼仪,子女被教导如何做一个有修养和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父母

会亲自教授或聘请家庭教师进行教导,以确保子女能够掌握正确的言辞和

行为方式。

3.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传承传统价值观非常重要。这些价值观包括

孝道、忠诚、谦逊、诚实以及其他道德规范。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子

女遵守这些价值观,并把它们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子女会在日常家

庭活动中感受到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4.艺术和文学教育

古代中国家庭教育强调培养子女的审美品味和人文素养。父母常常会

引导子女接触诗词、绘画、音乐和戏曲等艺术形式,使他们在审美上得到

培养。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子女能够感受到文化的价值并磨练自己的

情感和表达能力。

5.功名教育

在中国古代,功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会鼓励子女努力学习,争取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名列前茅的成绩。他们相信通过读书取得功名可以改变子女的命运,并为家族争光。因此,父母会提供各种资源和支持,包括聘请家庭教师、提供学习用品等。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古代中国家庭教育是一种传统文化,其特点是注重家庭的重要性、强

调孝道和道德价值观以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古代家庭教育方法主要包括

父母示范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书香门第的文化熏陶和传统礼

仪教育等。这些方法在古代的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塑造子女的品

德修养和人格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古代家庭教育非常注重家庭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家庭被

认为是孩子最初的学校。父母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示范,他们要通过自

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孩子。父母的示范教育在古代的家庭教育中起到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父母要以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影响孩子,给他们树立榜样。通

过示范,父母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人,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道德

观念,还塑造了孩子的个人品格。

其次,古代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在古代家庭教育中,

父母亲要教导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和劳动技能。孩子们在家庭中要学会打理

自己的衣食住行,了解家庭的经济情况并学会管理家庭财务。同时,父母

还要教育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古代家庭教育重

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古代家庭教育还注重培养子女的文化修养。书香门第是古代家庭教育

的一大特点。在古代,家庭往往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素养,父母会给

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父母亲会给孩子提供丰富的书籍和学习

资源,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对孩子的智力和人

格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家庭教育通过培养子女的文化修养提高了

其整体素质。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评析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评析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评析

试论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启示

【摘要】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在我们的大教育系

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在我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其

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孝道为支点。一个人

的品行、修养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家庭德育对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本

文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然后重点从中国古代家庭德育的

模式、内容、方法以及其现代启示来介绍中国古代德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伦理道德;孝道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

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同时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1]家庭教育

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

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

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终身受益。家庭是孩子成长

的摇篮,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增长、智能的培养,尤其是品德的陶冶、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形成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

我们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传为美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一、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然后“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代教育培养的是“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至善”君子,尤其注重道德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中国古代在长期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同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

一、突出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宽与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由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学校和社会教育更为有效和直接,同时也正是这种关系,往往使父母爱子过度,造成放任和溺爱,结果反而害了孩子,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爱与教的矛盾,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难点。在处理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中国家庭教育慈严相济的传统,主要源于儒家,孔子曾提出“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有“严父莫大于配天”之语,可见,儒家既讲慈,亦讲严,讲究“慈严相济”。颜之推明确把“慈”与“严”结合起来,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还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司马光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这方面思想,在爱与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训并重,爱教结合。他说,“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即父母只讲慈爱而不严加训教,便失去作为尊长的大义,只严加训教而不慈善,则伤害了骨肉相亲相爱之理,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清代学者在处理家庭教育中宽与严的关系上,更强调“教子宜严”,但“严”不是动辄打骂,而是严格要求,“严”不仅包括对子女的严,也包括对家长的严,为父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就更全面地阐述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思想。因此,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成为优良传统。

二、重视以身示范的教育方法。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历经千年,形成了独特的家庭教育模式和理念,这些理念、模式既

有先进性,又与现代剧烈变革社会不断进行实践验证,不断得到新生的发展。对于当今社

会的家庭教育来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如下所述:

一、家长要重视教育

古代家庭教育的启示之一是家长要重视教育。古人常常说:“教育是治家、治国的根

本之策”,“爱子如爱手足,仁者必有仁子”。

从古至今,这种家长重视教育的思想一直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

社会之中,随着家庭和社会的变化,家长要担负的教育责任也随之增加,只有重视教育、

注重教育,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古代的家庭教育重视的是道德教育,古时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夫子择邻而居”,

家长总是注重子女的品德、修养、礼貌及责任心等。

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同样非常重要。家长有义务要对子女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古代家庭教育非常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古人常把体育锻炼、音乐艺术列为必修学科,

同时也注意发展孩子的情感、性格等各方面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健

康。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非常重要。家长要注意分析孩子的性格

类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和性格。

四、激发兴趣,培养爱好

古代家庭教育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不仅仅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艺术,还包括农业、手工、烹饪等实用技能培养,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实施的。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也应该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来完成教育目的。

古人的家庭教育

古人的家庭教育

古人的家庭教育

古人的家庭教育注重孝道、礼仪、忠诚、尊重和传统价值观的培养。以下是一些古人家庭教育的特点:

1. 孝道教育:古人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子女应该尊敬和孝敬父母,尽心尽力地为父母分担家务和照顾他们的生活。

2. 仪容仪表教育:古人注重培养子女的仪容仪表,要求他们穿戴整洁、举止得体,从小就教导他们遵守礼仪规范。

3. 忠诚教育:古人强调忠诚和忠实的品质,子女应该对家族和国家保持忠诚,并且要尽力为家族和国家做出贡献。

4. 尊师重道教育:古人重视尊敬老师和学习,鼓励子女虚心向老师学习,尊重师长的教导和指导。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古人注重培养子女的自律和自我修养,强调要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起,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奉献来推动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6. 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古人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家庭教育传授子女传统的价值观念,如尊重长辈、和睦相处、勤俭节约等。

古人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严格的教育和示范来引导子女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将家庭视为培养子女的最重要的场

所。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

——从家训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从家训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内容和方法,具体表现为家训形式“种类繁多”、“多元推进”、“理论系统”、“文献丰富”等特点等特点;;家庭教育内容“家国一体”、“德教为先”、“崇尚人格”、“尚学”、“早教”的优良传统和“慈严相济”、“以身示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环境”的教育方法。这些优良传统和方法,对我们当今教育子女对我们当今教育子女,,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我们中华民族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家庭教育历史悠久家庭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千年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浩如烟海的家庭教育文献,这些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文献经过漫长历史演化庭教育的经验和文献经过漫长历史演化,,早已从一家一族的训示早已从一家一族的训示,,繁衍成为全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而其中渗透着的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术界对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基本观念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术界对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基本观念((如“孝”、“仁”、“礼”等“礼”等))和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及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做过许多较全面深刻的论述,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系统整理古代家庭教育本身价值和功能的论著不多¹。本文拟重点从古代家庭典籍和文献的整理中透视家庭教育本身内在的价值。拟重点从古代家庭典籍和文献的整理中透视家庭教育本身内在的价值。

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

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

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

中国家庭教育历来备受,它既是家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深入探讨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

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强调孝道、尊师重道等理念,这些理念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传统的家庭教育以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主,注重子女品德的培养,尤其注重礼仪和忠诚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但同时也可能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情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逐渐缺失。由于工作压力大,父母往往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引导。家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得不同家庭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家庭可以承担高昂的补习费用,而另一些家庭则无法承担,这无疑增加了教育不公平现象。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政府应加强家庭教育立法,明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父

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给予足够的和指导。促进家庭教育资源共享,通过社区、学校等机构为家庭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教育资源,以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中国家庭教育既有着浓厚的传统底蕴,又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家庭教育立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我们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也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朱熹古代家庭教育

朱熹古代家庭教育

朱熹古代家庭教育

篇一: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述

曹清张慧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摘要: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即为一种教育形式.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受重视的原因,施教内容、方法及特点等,有助于指导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且其中的优秀教育方法依旧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存在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特点意义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同时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1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形式,对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与发展,促进古代各类学校的产生与进步,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家庭道德观念.乃至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视的原因

(一)政治基础——孩子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

巾国古代社会及家庭对孩子的重视.从文字记载上看,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各诸侯国互相吞并,而争雄称霸的主要条件是实行“耕战政策”,

富国强兵。[2]此时劳动力和兵源就成为国家兴衰的重要问题.对孩子的重视即表现为“慈幼”思想,以及对其进行教育。另外,中国古代的官学其存在和发展都与社会政治关系

紧密相连。王朝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使官学处于不稳定状态,“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状况普遍存在。与其相比,家庭教育更为稳定,其不拘泥场地,教育方式激动灵活,执教与受教者的亲属关系保证了双方长期紧密的联系。川 (二)文化基础——视“齐家”为治国的根本之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

——从家训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内容和方法,具体表现为家训形式“种类繁多”、“多元推进”、“理论系统”、“文献丰富”等特点;家庭教育内容“家国一体”、“德教为先”、“崇尚人格”、“尚学”、“早教”的优良传统和“慈严相济”、“以身示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环境”的教育方法。这些优良传统和方法,对我们当今教育子女,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家庭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浩如烟海的家庭教育文献,这些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文献经过漫长历史演化,早已从一家一族的训示,繁衍成为全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而其中渗透着的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术界对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基本观念(如“孝”、“仁”、“礼”等)和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及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做过许多较全面深刻的论述,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系统整理古代家庭教育本身价值和功能的论著不多¹。本文拟重点从古代家庭典籍和文献的整理中透视家庭教育本身内在的价值。

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是我国古代历代家长为了教育子女而专门撰写的训诫、家规、家书等,这些家训往往浓缩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意义。

家训这种形式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著述形式和文体样式,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形成著名的“畴人之学”,即家庭世世相传的学问。西周时期“帝王之学”鼎盛,周公辅佐并教导成王就是一例。这时的家训主要以口头训诫、遗书、家书等形式为主,由后人记载而流传。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家庭教育理论的成熟和具有独立形态的家

庭教育文献形式的出现,在家庭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经过短暂的沉寂,到宋代达到繁荣,宋代家庭教育不仅文献和资料数量多,而且在家庭教育理论和思想上也有新的发展。如司马光的《家范》及其他一些家庭教育著作,对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和思想做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更完备的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的家庭教育体系;袁采的《袁氏世范》及其他一些著作继承了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成果,形成独具特色的袁氏家训,《四库全书总目》称《袁氏世范》为“颜氏家训之亚”;陆游的《放翁家训》,利用诗歌形式进行家庭教育,把唐代的教子诗推向新的境界,他的教子爱国报国和劝子学习的诗篇更是脍炙人口的教子诗文精品;此外,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理论,以叶梦得为代表的中层官僚的治生思想,以欧阳修、三苏为代表的文学家群体的家庭教育诗文,以朱熹、二程为代表的理学家群体的家庭教育理论,以钱乙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的科技家教,以《郑氏规范》为代表的中下层地主家庭的家庭教育实践等等,都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明清时期是我国家庭教育广泛推广的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家庭教育在广大老百姓中广泛传播,形成家庭教育的空前繁荣局面。

综观我国家庭文献发展历史,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种类繁多,包括有帝王家教、高层官僚地主家教、中下层地主家教、士大夫和名儒的家教、科学家和文学家的家教等。各阶层家教虽然以儒家伦理为主导思想,但其侧重点不同,因而表现出家教的内容也各具特色。

二是多元推进。我国家庭教育在发展中,表现为多元推进的演绎过程。(1)从宏观上有一个从萌芽到初步形成、逐步成熟,再到广泛推广的过程;(2)从家庭教育内容上看,也有一个从帝王家庭教育、官僚贵族家庭教育、士大夫阶层家庭教育,再到中下层官僚、地主家庭教育,最后广泛推广到老百姓家庭教育的过程;(3)从家庭教育文献形式来看,有一个从经书,到家训、家范、家书,再到格言、家规的过程,逐渐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

三是理论系统。在我国,家庭教育理论虽奠基于先秦诸子,但作为家庭教育理论的完善形态,当首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系统总结了前人家庭教育理论成果,提出了教子论、学习论、修身论和治家论,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一些理论和范畴,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家庭教育理论。宋代司马光继承和发展了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从“治家”、“祖”、“父”、“子上”、“子下”、“女、孙、伯叔父、侄”、“兄弟、姑姊妹、夫”、“妻上”、“妻下”、“舅甥、舅姑、妇、妾、乳母”等分篇情况,可知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封建伦理关系、治家方法、子弟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堪为家书中集大成者。而明清之际朱用纯的《治家格言》,仅506个字,但内涵十分丰富,概括了治家、理财、读书、做人、处世等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其语言多采取格言警句形式,琅琅上口,因而广为流传,是家庭教育广泛推广时期的家庭教育理论的典范。这三部家庭教育文献分别代表三个不同时期家庭教育理论的最高成就。

四是文献丰富。自从颜之推创立家训这种家庭文献教育形式以来,家训就成为家庭教育的基本文献形式,“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是对《颜氏家训》最好的评价。我国历史上家训十分丰富,《中国丛书综录》所录的家训有119种;《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中收录家训171篇,是南宋以前的家训总汇大观;清代修订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家范典》达116卷,共分31部,各又再分5类,辑录了先秦至清初的大量家训资料。我国许多成功官吏、学者、商人乃至平民百姓家中,都藏有一部传世家训,后世子孙常常温习,作为自己人生道路指南。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这种特殊的文献形式,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因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通过分析总结各类《家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古代在长期家庭教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国一体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之所以提出家国一体的观念,是同儒家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三者关系的理论分不开的。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思想,这一思想明确了修身、提高自己素质、逐步安人(包括朋友、九族)、安定社会的思想。孟子从家庭内部关系出发,提出:“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1](《尽心章句》下)。说明当家长的首先必须以身作则,才能有教子女的威信,进而引申出自身、家庭与国家天下的关系问题:“人恒有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离娄章句》下)《大学》对这一思想作了经典式的概括,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大学》)的家国一体的教育理论,明确阐明了家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我国形成重视家庭教育和把家国作为一体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家国一体的观念到了宋代以后表现得更为集中,宋代大学者司马光总结了历代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强调齐家为治国之本,家庭教育搞不好,就无法教好别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民法之也。此所谓治国在齐其家。”[3](卷一)即你的言行只有打动自己的家人,使家人效仿,才谈得上影响其他人。再进一步提出治国与治家相通之处,如家长能慈,到社会上便能以慈待人;子弟能孝,到朝廷中便移孝为忠。只要人人能尽忠孝,也就能“定天下了”。这就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家国一体的传统。

2.德教为先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社会是以伦理为本的社会,而人的道德素质首先在家庭中形成,只有在家庭中受到正确的教育,养成良好的素质,才能成为社会的好成员。孔子是德教的大力倡导者,在《孝经》中,孔子提出“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因和睦,上下无怨。”“至德要道”是什么呢?孔子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4](《孝经》)在《论语》中,孔子更是把“孝悌”当成“仁”之根本。“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