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学生行为修正个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不良行为矫正案例

一年级不良行为矫正案例

一年级不良行为矫正案例1. 小明是一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在课堂上发出嘈杂的声音,打断老师的讲课,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为了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老师与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详细了解他的原因和想法,并告诉他这样的行为对他和其他同学都是不公平的。

然后,老师制定了一个奖励制度,每天小明能够保持安静并专心听讲的时间,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累计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兑换奖品。

通过这个奖励制度,小明逐渐改掉了嘈杂的习惯,变得更加专注听讲。

2. 小红是一年级的学生,她经常在课堂上与同学们打闹,打扰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决定采取措施矫正她的不良行为。

首先,老师进行了一次班会,向全班同学宣布了纪律规定,明确了打闹行为的影响和后果。

然后,老师与小红进行了个别谈话,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要求她写一份检讨书。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老师密切关注小红的行为,并及时给予表扬和批评。

通过这一系列的矫正措施,小红逐渐改掉了打闹的习惯,成为了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

3. 小华是一年级的学生,他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并且经常忘记带书包。

这样的行为影响了他的学习效果,同时也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困扰。

为了改变他的不良行为,老师与家长共同商讨,并制定了一份行为计划。

首先,老师与小华进行了一次谈话,了解到他的困惑和问题。

然后,老师与家长一起制定了一个作业和书包管理的计划,要求小华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并整理好书包。

为了激励他,老师还制定了一个奖励制度,每完成一天作业并带好书包,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累计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换取奖品。

通过这个行为计划和奖励制度,小华逐渐改变了不按时完成作业和忘记带书包的习惯。

4. 小杰是一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在课堂上说脏话,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秩序。

为了矫正他的不良行为,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老师与小杰进行了一次个别谈话,让他认识到说脏话的不良影响,并要求他写一份检讨书。

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脏话罚金箱”,每次小杰说脏话,就需要往罚金箱里投入一定数量的红花。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的生活,有助于以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其真正获得成功。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案例介绍:学生李海瑞,聪明、好动,反应快,但自身有很多坏毛病,如:上学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捣乱别的学生等。

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一个“调皮大王”。

学习成绩一直很差, 刚转入我班时,每次测验都不及格。

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影响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母亲根本管不了他。

分析:该同学虽然好动、精力不集中、任性、学习成绩很差。

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时间管他,在学校里也是“人见人恨”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甚至不再管他。

但该同学头脑聪明、精力充沛,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欲望。

如有时他表现好了或是认真做对了一道题,只要老师及时表扬鼓励,他就会保持比较长的时间表现良好。

采取的措施: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

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他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让他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

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进步了,很好!”、“你做得很好很认真,同学们都应向你学习。

”、“你的回答太好了!”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训练,就会使他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老师多和家长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转化。

耐心说服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家长多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和表现,多问一下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并抽时间帮助他把问题解决。

一例工读学校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矫正的个案报告

一例工读学校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矫正的个案报告

一例工读学校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矫正的个案报告一、个案背景该学生名为小明(化名),今年16岁,就读于某市工读学校。

小明在进入该学校前是一个问题儿童,经常违反校规和家规,旷课、打架、偷窃等不良行为不绝于耳。

他的家庭环境复杂,家庭成员三分离,父母离异,母亲多次结婚,造成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优秀榜样。

二、问题分析小明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性行为、违法犯罪行为和逃课行为。

他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严重破坏了校内环境。

小明在校期间多次被发现偷窃同学的财物,违法次数频繁。

他也经常逃课,成绩低下。

三、措施实施与效果评估为了解决小明的不良行为问题,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1.心理疏导:学校安排专业心理老师与小明进行定期交流,并帮助他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情绪冲动,引导他调整态度。

2.家庭关怀:学校与小明的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设置家校联络日,以了解家庭情况,并为小明提供家庭帮助和支持。

3.社交技能培养:学校组织社交技能培训班,帮助小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案例分析讨论:学校组织案例分析讨论活动,让小明通过观察和分析同龄人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状况,引发他的自我反思。

以上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1.小明的攻击性行为逐渐减少,不再频繁发生冲突和打架的事件。

他学会了控制情绪,以积极的方式沟通和解决问题。

2.小明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没有再出现偷窃同学财物的情况。

他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伤害。

3.小明的逃课行为明显减少,学习态度得到改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他逐渐明白了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并体悟到通过努力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个案总结通过针对小明的详细矫正计划和措施的实施,小明的严重不良行为得到了显著改善。

他如今成为学校的楷模生,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这一成功案例也表明,工读学校对于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具有重要的矫正改变作用,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行为问题案例报告

小学生行为问题案例报告

小学生行为问题案例报告引言这篇报告旨在探讨小学生在学校中可能面临的行为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通过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行为素养和学习效果。

问题背景小学生在学校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还可能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产生不良影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小学生行为问题案例:案例一:不遵守纪律某小学班级中的一名学生经常不遵守纪律,经常打断老师的讲解,不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在课堂上嘲笑其他同学。

这种行为给整个班级带来了不必要的干扰。

案例二:不尊重他人另一个小学生经常不尊重他人。

他会在课堂上嘲笑其他同学,欺负较弱的同学,并且对老师的指导不予理会。

这种行为给其他同学带来了困扰,并且破坏了学校的和谐氛围。

案例三:缺乏自制力还有一名小学生缺乏自制力,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上课时会不断分心。

他会在课堂上和同学交谈,玩手机或者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这种行为影响了他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且对其他同学的学习也造成了干扰。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小学生的行为问题。

解决方案一:建立规则和纪律为了解决不遵守纪律的问题,学校和老师可以制定明确的纪律规定,并向学生解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遵守纪律。

例如,设立“优秀纪律学生”的称号,给予他们小礼品或其他奖励。

解决方案二: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为了解决不尊重他人的问题,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意识。

可以组织班级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且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支持。

此外,老师也应该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展示出尊重他人的行为。

解决方案三:提高自制力要解决缺乏自制力的问题,学校和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制力。

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学习时间,要求学生在这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地完成作业或者学习任务。

此外,老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案例:儿童问题行为矫正背景信息:小明是一位9岁的男孩,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在家庭和学校中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

他经常不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指导,有时会说粗话,不尊重他人,并且经常打架。

他在学校里的学习表现也不太好,经常缺乏注意力,并且对学习缺乏兴趣。

问题行为矫正方案:1.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父母和老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明确告诉小明不可接受的行为和可接受的行为,并设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例如,如果小明表现良好并遵守规则,可以给予奖励,例如额外的游戏时间或小礼物。

如果他表现不好,则会面临相应的惩罚,例如取消他的某些特权或减少他的游戏时间。

2. 建立积极的奖励系统:除了惩罚制度外,建立一个积极的奖励系统也是很重要的。

当小明展现出良好的行为时,需要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这些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物质奖励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活动。

这样可以增强小明的积极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 提供正面的引导和示范: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小明提供正面的引导和示范,让他知道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或角色扮演来演示正确的行为,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这些行为。

4. 班级和家庭支持:小明所处的班级和家庭应该给予他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班级项目或课程,帮助小明发展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

家庭可以鼓励小明参与家庭活动,并与他进行沟通,听取他的意见和想法。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小明的问题行为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评估和指导,提供更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总结:对于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和支持。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建立积极的奖励系统,提供正面的引导和示范,以及寻求专业帮助,可以帮助儿童改善问题行为,培养积极的行为和良好的习惯。

一位听障小学生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一位听障小学生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一位听障小学生行为矫正案例分析案例听障生陈某,女,12岁,聋校五年级学生,有残余听力,能说会道,漂亮伶俐,聪明好学,一到四年级期间孩子在学习等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出色,是班级的好干部,老师的好帮手。

大约从四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她思想转变得非常快,除了学习成绩保持优秀外,出现了以下的不良行为,一是说谎,你很难分辨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二是好吃懒做。

班级每个同学带来的零食都要先“孝敬”她一点,吃完饭菜的碟子、碗,让班级里小的同学帮她洗;三是在班级称王称霸,班里的同学都很怕她;四是偷拿奶奶小店抽屉里二百元钱,并把喝喜酒亲戚给的一百五十元红包放在身上不告诉父母,留着自己用;五是逐渐喜欢与异性交往,开始与高年级的一个的男生偷偷传递小纸条。

问题分析这么聪明的一个学生是如何变成这样一个有着严重思想与行为问题的学生呢?1、孩子由于住校,半个月才回家一次,回家后父母工作又很忙,无暇顾及她的生活更谈不上教育,即便是做错事也听之任之。

2、从入校以来她一直在赞扬声中长大,这让她内心逐渐骄傲起来。

当她做错了事情,她为了能保持在老师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久而久之便助长了她的这些不良的思想行为。

3、一直以来她都是班级的小干部,老师不在时她就是小老师,这就使她逐渐成了班级的“小霸王”,只要她吩咐的事情同学们不敢不听,她做什么坏事同学们都不敢告诉老师。

行为矫正措施1、首先要让她从思想上正确认知自己的不良行为,并通过老师、家长帮助她认识她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

2、在撤消她在班级里的一切职务后,充分利用每天早晨谈话课和班队课时间组织大家对她每天行为进行评论,好的行为及时鼓励与表扬,不好的行为严肃批评与惩罚。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和事对其进行正反两方面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并结合她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

平时一旦发现她有良好的行为出现,就及时当着同学的面表扬她的进步,鼓励她把好的行为维持下去。

儿童教育,长久以来就是一个争论颇多的问题。

中班幼教案例: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

中班幼教案例: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

中班幼教案例: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案例背景:小明是我们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小朋友,他聪明活泼,但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他总是喜欢打人。

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有不顺心,他就会用拳头去解决问题。

这不仅让其他小朋友害怕,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案例分析:1. 了解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明打人的原因。

通过观察和与他的交谈,我们发现小明打人主要是因为他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而是选择了用行动来表达。

这可能是因为他在家中也是这样表达情绪的,或者是他在模仿电视上的角色。

2. 制定计划:了解了小明打人的原因后,我们制定了一个改变他不良行为的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小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行动;二是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小明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三是对小明进行奖励和惩罚,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 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例如,小明并不理解为什么不能用打人来表达情绪,他认为这是最直接的方式。

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更多的沟通和示范,让他慢慢理解这个道理。

4. 结果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变。

他不再随意打人,而是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虽然他还会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他已经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案例反思:这个案例让我们认识到,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行为背后都有他们自己的原因。

因此,我们在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

(完整版)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完整版)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小学生问题行为更正的案例解析姓名 :郑宜昌学号: 039班级: 09 级应专心理学( 1)班授课老师:严云堂目录1.案例导入2.背景资料3.问题行为评估和归纳4.更正目标5.更正方案的设计6.更正的技术和方法7.更正方案推行(细则)8.更正结果9.注意事项小学生问题行为更正的案例解析一.案例导入小瑞(假名),男, 12 岁,汉族,某小学五年级学生。

据父亲母亲介绍,孩子在上了小学此后,就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让父亲母亲摸不着脑筋。

主要表现有:1.性情浮躁,易激惹,家长不能够满足其要求就大哭大闹。

2.自制能力差,不能够准时完成作业,并经常谎话。

3.逃学早退,有时连续几周不去上课,近半年来,此类情况表现明显。

4.不喜欢出门,一个人呆在家里 ; 在学校的时候,不喜欢集体活动,朋友很少。

来访者在其父亲母亲的带领下找到咨询师,明显带有不配合的情绪。

咨询师观察到,小瑞衣着较得体,可是显得比较拘束。

二.背景资料经过访谈,咨询师得知,来访家庭经济情况优异,有车、有房,爸爸是民营企业的职工,妈妈是个体商户。

成长经历:小瑞不到两岁的时候,爸爸下岗。

素来以来,父亲母亲感情不好,经常为一些小事吵嘴。

小瑞 4 岁从前素来随着外公外婆生活,上了幼儿园后被父亲母亲接回。

从小,家人对小瑞就放任自流,要什么买什么,特别喜欢。

4 岁开始上幼儿园,但断断续续,随意性大。

从二年级开始就有无缘无故不到校上课的情况发生,但次数不多,老师也找过其发言,发言后行为次数减少。

四年级上学期这种情况又开始严重,家长焦虑生气,加上工作比较忙多天无论他了。

到此后,发展为有时连续一个礼拜不去上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瑞的功课落下了很多,本来学习还算中等的学生渐渐成了“特困帮扶对象” 。

三.问题行为评估和归纳咨询师针对父亲母亲提出来的问题行为对小瑞进行了单独访谈,情况基本真切。

经过解析,咨询师认为,性情浮躁,喜欢大哭大闹属于情绪感情方面的问题;自制力差,不能够准时完成作业是意志力单薄的表现,逃课和朋友少属于社会功能和社会行为缺失方面的问题。

这14个生动案例教会你:如何改变孩子不良行为及习惯!

这14个生动案例教会你:如何改变孩子不良行为及习惯!

这14个生动案例教会你:如何改变孩子不良行为及习惯!有效策略之一过度矫正法冬冬今年7岁,是个非常好动的孩子,可是常常将自己的东西丢三落四,而且最令人生气的是:凡是行经之处总会有些纪念物留下。

例如,他会让房门大开,把外套随手扔在沙发上,客厅里有他的运动鞋,完全无视于他人的提醒、警告和惩罚。

他妈妈每天都跟在他身后面替他收拾这收拾那的,根本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因此对冬冬的行为感到非常的头痛。

于是她和先生商量,决定使用自我矫正和过度矫正法。

他们告诉冬冬,以后不再跟他屁股后面替他拾东西;而且只要一发现他又乱丢东西,不管当时他正在做什么,都必须停下来把东西放妥归位才能继续下去。

不仅这样,只要当时家中有任何一样东西位置不对,他就必须使它归位,直到爸妈满意为止。

冬冬的父母跟他详细说明了这些新规定后,他们还示范表演了一次,直到冬冬完全明白为止。

连着两天冬冬都表现良好,周围一切都是干净整齐的。

但到了第三天,因为他赶着看一个电视节目,又忘了把房门关好,衣服和玩具也散了一地,冬冬的妈妈当场把电视机关掉,然后要他把房门关好并且将东西收拾好,接着又要他清理烟灰缸,整理沙发垫,直到客厅看起来干净舒爽为止。

因为冬冬的动作太慢,结果他想看的那个电视节目,他只看到了最后的5分钟。

第四天他又忘了关门,可是这回他在妈妈发现前就赶快去把它关好。

从此以后,冬冬很少再要别人提醒他做这做那的;而且每次他收拾完毕都会叫妈妈来看看他的工作成果。

曼华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她经常因为无法按时交作业而成绩不佳。

在她连续两个月一直没有改善迟交作业的情形之后,曼华的老师告诉她再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那么要用下课时间15分钟来写功课;另外,她还必须待在教室里,而且必要时,还要请她放学后多留15分钟来写功课;除此之外她还必须完成同一单元的额外作业。

这就是过度矫正法。

老师和曼华详细讨论了细则,并且回答了她所有的问题,直到她同意为止。

为了确定曼华是否了解规定,老师还问了她有关的细节问题。

儿童行为矫正案例解决[方案]

儿童行为矫正案例解决[方案]

儿童行为矫正案例解决[方案]案例1:小瑞和小兰是幼儿园里4岁小孩。

老师很喜欢她们。

但每天早晨都又哭又闹,老师千方百计哄她们,安抚她们,都无效。

先使用负强化的方法,消退小瑞和小兰的哭闹行为,当她们的哭闹行为有所减退的时候再使用正强化的方法来使她们不哭闹的行为得到强化。

以此来让小瑞和小兰改正早晨又哭又闹的行为。

负强化的方法的是对于小瑞和小兰的行为不予理睬。

负强化的作用是:去掉一个坏刺激。

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模式,运用减少或停止惩罚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保持下来。

幼儿园的老师都很喜欢小瑞和小兰,而又当小瑞和小兰哭闹的时候老师千方百计的哄她们,安抚她们的行为使她们产生成就感,并以此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在这种方法取得成效的时候,就每天都用哭闹的行为方式来吸引老师的注意。

而针对这样的心理,采用的方法则是负强化,对于这样的行为不予理睬,让小瑞和小兰意识到这样的哭闹行为不会引起来老师的注意,久而久之就不会再出现哭闹的行为。

当哭闹行为减退的时候采用正强化的方法,采用表扬的方式对小瑞和小兰的行为给予正向的肯定,并让其他小朋友向其学习。

正强化的作用:给予一个好刺激。

为了能建立一个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保持下来。

当小瑞和小兰意识到早晨不哭闹的时候,同样会得到老师的关注而且还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并让其他小朋友向她们学习,这样小瑞和小兰就会把早晨哭闹的行为改正。

案例2:于超今年已经7岁,就读小学一年级,是一个自闭症儿童。

他容易发脾气,有饮食及睡眠方面的问题,一直困扰老师。

尤其是午睡时间,都不肯按时上床睡觉,每次都想尽办法拖延,往往弄得老师筋疲力尽。

一天如同往日一样,又闹别扭不睡,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吵累了,竟然坐在地板上睡着了。

老师见状把他抱起来,刹那间于超睁开眼睛。

老师小心的说:“老师抱你上床睡觉。

”奇怪的是,于超有点默认接受,没像以往那样难缠,当老师把他抱到床铺后,于超安然入睡。

小学低年级行为偏差学生心理干预个案

小学低年级行为偏差学生心理干预个案

小学低年级行为偏差学生心理干预个案水丰分校毛怡文一.基本情况小吴,男,9岁,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鬼”。

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比如拽小女孩的羊角辩、用橡皮屑砸别的小朋友、随便讲话等,要么情绪低落,一声不吭,埋头做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与同学闹矛盾,每次值日时都以扫帚作武器,在班上追打其他的值日生,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耍。

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二、原因分析通过近二年的观察,我发现某某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狡辩固执,;心理方面自暴自弃、无进取心;劳动方面意识淡薄;学习方面兴趣不浓、投机取巧。

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1、家长的宠爱。

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其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

要不然小孙子就发脾气、哭闹,老人拗不过他,便一味地迁就、满足,要啥给啥。

2、集体的排斥。

吴某在班里总是很显眼,上课做小动作,胡乱地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作业不认真完成,有时还耍心眼,将作业本没完成的页数撕掉或谎称作业本丢回家了,经常跟同学发生争执……甚至老师说今天有同学用脚踢了别的教室的门,全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他,此时的他也会难为情地伸伸舌头。

诸如此类的事,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

作为一个10岁的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的粗暴。

虽然父母对吴某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

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孩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

因此,他们对吴某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

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纠正不良行为,学生个案辅导(二年级德育论文)

纠正不良行为,学生个案辅导(二年级德育论文)

纠正不良行为,学生个案辅导(二年级德育论文)一、个案基本情况小明,男,8岁,某小学二年级十班的学生,家住XXX。

妈妈对他要求严格,爸爸(挖煤个人)经常不在家。

在班级中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学习基础不扎实,对英语不感兴趣,妈妈为他请了家教老师。

他不喜欢取悦老师,尽量远离老师,不喜欢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班里同学对他评价不高。

二、心理行为表现1、学习习惯不好2、不能及时完成作业3、喜欢说话、性格耿直,脾气倔强4、经常惹是生非,有时会踢同学,有点暴力5、喜欢做小动作、摸东西、画“军事图”6、喜欢走路倚着墙,经过乒乓球桌时喜欢扶着乒乓球桌7、做操速度特别快三、原因分析1、学习习惯不好:课前准备工作没做好,该带的学具没带;在学校,吃完午饭后有一个小时的自习时间,这段时间用来给学生做当天的家庭作业。

他一般不会做家庭作业,而是玩吸铁石、画“军事图”或和邻桌的同学讲话。

原因:妈妈昨天没帮我准备;晚上家里有家教。

2、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原因:老师布置的作业忘记抄在家联本上了或者是因自己写字速度太快把作业抄漏了或抄错了3、喜欢说话: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不能控制自己。

4、踢同学,有点暴力,原因:在家经常因为表现不好而被妈妈打,在被妈妈打的过程中习得了暴力对待他人。

5、不喜欢老师,同学评价不高,原因:在学校经常被老师批评,因此他不喜欢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不高;另外,语文老师批评他,也批评他的妈妈,所以家长对老师有意见,该学生知道妈妈对老师有意见,就更不喜欢老师了。

6、喜欢走路倚着墙,经过乒乓球桌时喜欢扶着乒乓球桌。

原因:爸爸做事(吃饭、走路等)速度快,受父亲的影响,这名学生走路速度也快,因担心自己走路过快而摔倒,所以喜欢扶着墙等物。

7、做操速度快:操的动作已经很熟练,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来四、辅导方案(一)鼓励、建立信任关系,运用期望效应我实习的第一天他就被他们语文老师批评作业没完成,所以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后来我从他们班主任(数学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知道他表现不怎么好,于是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进行交流,在谈话中,我肯定了他的优点,告诉他,他是个思维活跃的孩子,我非常喜欢他,也告诉了他我对他的信任,并请他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鼓励他多加油、多努力,老师(我)相信他一定会很棒的。

一例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案例

一例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案例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案例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案例摘要:本案例是针对一个具有学校行为问题的小学生进行个案干预的心理辅导案例。

在本案例干预的过程中心理教师采用了基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方法、基于行为主义的行为矫正方法、并采用家校结合模式干预,效果良好,受到来访者认可与肯定。

关键词:行为问题干预心理辅导案例一、个案资料小W是某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他外表聪明伶俐,活泼好动,衣服因淘气而沾了不少土,有些脏乱。

此小男生是被母亲带入心理咨询室的。

母亲叙述说:小W在课上经常玩东西,好搞小动作,还经常无故招惹其他同学,课间经常出现动手打人、抬脚踢人、出口骂人现象;他和同学们的关系很差,同班同学和邻班同学都很怕他、烦他、躲着他;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

为此老师多次请家长,所以特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我进一步询问了小W同学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得知:小W 出生在农产品批发商的家庭,是独生子。

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相对较高,希望他将来能有所作为。

但其父性子较急,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犯错时,非打即骂,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潜意识里滋生了暴力倾向和逆反心理,在学校就以打骂同学来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其母亲性情软弱,对孩子略显溺爱,当父亲实施家暴时进行无效阻拦,使家庭氛围雪上加霜。

与小W本人交谈发现,他对自己的问题行为没有明确的认识,觉得自己招惹,打骂其他同学不是严重问题,认为有时还是其他同学先招惹他,同时了解到小W在班内没有朋友。

与小W的老师交谈得知,小W是比较聪明,就是好惹事,经常有小朋友告到老师这里,并且课堂上肆意扰乱课堂纪律,不具有与同学交往的基本能力。

二、评估与诊断综合观察、谈话,以及和其母、老师的深谈搜集的资料作出如下分析:小W同学语言表达清楚,思维活跃,主观认识与客观行为一致。

近两月来,由于对自己的问题行为不以为然,所以才被老师屡次请家长,并且没有悔改迹象,同时家长教育的不协调、不一致,以及其父的暴力倾向起到了负面作用。

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案例

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应用案例目前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和功课很不满意,操心之余,甚至予以打骂。

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儿童注意力缺陷发作期,随意打骂不但给孩子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加重了孩子的症状。

儿童注意力缺陷又叫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

这类患儿通常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是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会存在一些缺陷,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

一、矫正对象基本情况该研究对象为小宝(化名),独子,男,小学三年级,10岁。

出生于中等生活水平的城市家庭,家长文化水平均为大学本科。

小宝父亲工作较忙,每天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他的日常生活,母亲在下班的时候照顾小宝生活和功课。

其他时间主要为保姆照顾其生活与饮食。

小宝比较听话,有一定的自理及自我管理能力,但注意力缺陷行为主要体现为在生活上丢三落四,如,经常衣服穿不整齐或穿反,每次都要纠正;东西乱丢,经常忘了放在哪里;早起后和睡觉前刷牙没有养成习惯;要求在家中要穿拖鞋,但是都是要提醒完才穿,一会儿又会打起赤脚,屡犯屡教,屡教屡犯,屡教不改。

在做功课时经常出现漏题现象,写的字也常缺笔少划,所认的字有相当部分在过一段时间后会忘记掉,考试成绩因此而大受影响。

其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他消除注意缺陷行为,养成严谨、细致、专心、注意细节的良好习惯。

二、矫正过程(一)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形成注意力缺陷的原因相当复杂,现在仍然没有定论,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神经生理问题、金属元素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缺陷。

其中,父母们注意夫妻间的关系,保持家庭的和睦,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给孩子做出楷模的作用,都能减少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可能性。

另外,尽量给孩子吃自然、绿色的食品,少吃有食物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的食品也有好处。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一、学生基本情况姓名:冯某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年7月健康状况:良好智障程度:中度智障原因:难产造成宫内窒息家庭及教养情况:冯某的妈妈是军人,对孩子要求较高,有时会有暴力行为。

冯某的阿婆和爸爸较溺爱孩子。

受教育情况:冯某在普小随班就读到四年级,对于知识掌握少,除写字外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在学校一些同学不懂事嘲笑辱骂他,加上课程难度太深无法理解,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到逃学厌学的地步。

现在天使国际特教学校就读。

二、主要问题行为描述1、不喜欢集体生活,感到一切都没有兴趣,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和课堂活动,上课时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并做自我暗示,例如我不喜欢上课,我不愿做作业等。

2、冯某对于与其发生摩擦的同学会进行谩骂,并嘲笑其他有障碍的孩子。

如果有人(包括家长和训练人员)阻碍其完成某事,他会大打出手。

3、冯某爱看奥特曼的动画片,有些沉迷其中,喜欢想象并模仿有各种能量的怪兽去破坏他不满意的东西。

4、心里承受能力差,如果遇到难题就会放弃并产生很严重的自责,如“我太笨了,我害妈妈受了一辈子的罪。

”三、确定终点行为冯某的攻击行为在训练和课堂教学中反复的表现出来,并且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康复训练,因此,被看成是严重的行为问题,需要介入一定的干预措施。

终点行为定为:通过矫正,使冯某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次数,直至停止攻击行为。

四、问题行为及原因分析1、生理因素冯某因难产造成宫内窒息,导致智力受到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差并且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表达需求。

2、教育因素冯某一直在普小就读,但学习能力很差,由于学生较多,教师不能照顾周全。

冯某不能完成学业,受到一些同学的歧视,从而造成了学生自信心低下并使冯某形成了攻击行为。

3、家庭因素由于孩子有缺陷,其爸爸非常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从而产生了过分的爱护和溺爱,放任其不良行为。

另外冯某喜欢看奥特曼打斗的碟片,家长没有及时引导,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模仿。

一例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个案

一例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个案

一例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个案一例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个案一例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个案长兴县吴山中心幼儿园张晶霞一、个案基本情况:姓名:杨洋性别:女年龄:4岁班级:小班二、个案生活背景爸妈长期在外做船运生意,洋洋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

老俩口视其为掌上明珠,样样事儿都由着她。

洋洋对爷爷奶奶也特别亲热,整天形影不离。

刚进幼儿园不久,爷爷外出不小心摔一跤,骨折住院了。

奶奶因照顾爷爷,从这以后就有妈妈带洋洋。

妈妈要求严格,让她学习各种知识,画画、背唐诗、每天有作业等,洋洋很不习惯与她一起生活,特别是很多事儿不能按她的意愿来做。

三、个案问题概述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孤僻、不爱说话。

有一天中午,小朋友们都已进入了梦乡,只听见午睡室里传出吮吸的声音。

老师循着声音轻轻地走到洋洋的床头,只见她睡得甜甜的,但是口中却含着食指,津津有味地吮吸着。

将她的手从嘴边轻轻拉上来放在旁边。

可是,她翻了一个身,手指不由自主地又伸到嘴里。

看着被口水浸泡得白白的手指,几次让妈妈对她下了“狠心”。

可几个星期过去了,收效甚微。

四、个案分析(1)来自家庭的幼儿开始上幼儿园,经历了从一个“家庭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顺利转变角色前,幼儿要在家庭中掌握一些最简单的做人处世的原则,如尊重别人,友好相处等。

但过多的依赖爷爷奶奶,使她自理能力差,在画画、手工以及日常生活中远落后于他人,更无法获得成功的喜悦。

自卑、脆弱、烦躁,使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就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形成了。

(2)儿童心理学方面幼儿的情绪是伴随人们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活动效率,对行为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

情绪动机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活动效率,起正向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着反向的推动作用。

洋洋以“一切由着她”的爷爷奶奶那里,转向严厉管教的父母处。

一方面,她还很不习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从情感上,没有把对爷爷奶奶的爱转向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由于两者的教养态度不同,洋洋的行为受阻,使她产生了一种焦虑感。

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案例

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案例

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案例一年前我新接手二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兼数学教学工作。

我班有一位女生叫苏友玲,当时8岁。

她长期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作业,对老师谎称作业做了放在家里忘带来了;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中约有八九次不能即时完成;书本杂乱无章;常常蓬头垢面来上学;总是向爷爷奶奶(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撒谎“作业做起了,交给老师了”。

这个女孩主要存有注意力不集中和自控力较差两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会导致她的学业失败,我不能对她失去信心,我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去协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我知道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细致的工作,但我作为班主任责无旁贷。

我指定家住在街上(学校就在街上)的优生李柳莹作她的“小老师”,跟她同桌,一起做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规定她们师徒俩每天的数学家庭作业都在学校做完才回家去。

李柳莹负责提醒她快快做作业并检查她写完没有,在她需要时还要协助她、教教她怎么写作业。

老师在班上经常公布她的作业进步情况,即时表扬她按时完成作业和准确率提升的状况。

根据她的进步水准,在期末时对她师徒俩同时实行奖励。

我在讲桌里准备了一把梳子,一张毛巾,教室卫生角准备了一个水桶。

又指定生活委员每天检查全班同学的手脸和女生的头发,发现脏手、花脸、乱头发的同学就责令他或她在教室外处理好了才准进教室读书。

在家里由家长给她规定一个位置看书或写作业(主要是语文家庭作业),并把学习用品摆放好或即时放进书包,家长要督促检查。

通过老师、家长、学优生和她本人一年来的共同努力,该生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业能够较好的按时完成,上课能认真听课,个人卫生、行为习惯也有了可喜的转变。

总来说之,各方面都有了不同水准的良性变化。

儿童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行为矫正案例品行障碍是幼儿问题行为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则可能使儿童出现持续性的心理障碍,这对幼儿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儿童行为矫正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儿童行为矫正案例篇1:一天早上入团时,豪豪一脸的不高兴,爸爸拉着豪豪说:“跟老师说早上好呀。

”豪豪不乐意地转过身去,还推着爸爸往外走。

僵持阃,豪豪突然用手拍打爸爸,还喊着:“打死爸爸,我要打死爸爸。

”但爸爸还是和颜悦色地和豪豪沟通着。

教师走过去问:“豪豪怎么了?”爸爸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是玩具分享日,他少带了玩具火车的车头。

”教师笑了,蹲下来拉着豪豪的手说:“就为这点事情你就要打爸爸啊!带玩具是自己的事,忘记了不能怪爸爸。

要不是爸爸,谁给你买玩具火车啊!”豪豪听了教师的话,心情平静下来,接受了自己没带火车头的事实,并表示此事的确不能怪爸爸……但是,中午爸爸还是把玩具火车头送来了。

这件事给教师很大的触动:为什么豪豪会说“打死爸爸”?为什么爸爸中午还要送玩具来?当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时,教师便借机询问。

爸爸尴尬地说:“第一,忘记带玩具是我的错。

第二,我担心他没有玩具会找不到玩伴,被老师批评。

而且,如果我不把玩具送来,他一天的情绪都会不好,回到家还会大吵大闹,我们不希望他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把玩具送来了。

”教师接着问:“他在家大吵大闹,你们会怎么做?竹爸爸无奈地说:“有时我们嫌烦,就答应他的要求了。

”这番对话使教师意识到,是家长的妥协加剧了豪豪的攻击性行为。

因为豪豪渐渐发现,只要闹得厉害,就可以达到目的。

因此,教师觉得当务之急是要让家长学会坚持原则,使豪豪无法通过大吵大闹达到目的。

此外,教师还建议家长一起教会豪豪正确表达愿望的方式和策略。

经过沟通,爸爸与教师达成了一致意见。

儿童行为矫正案例篇2:洪洪,男,2000年5月12日出生,三岁之前和爸爸妈妈生活在广州,三岁之后和姑姑一起在北京生活。

二岁半发现有智力问题,经北京第六医院诊断为自闭症。

不良行为矫正案例好动的淘气包

不良行为矫正案例好动的淘气包

不良行为矫正案例
研究题目:好动的淘气包
1•根据李某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 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于是我与其 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勤与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

并让他的爷爷奶 奶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 子。

2. 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 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

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 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 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 针对李某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 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 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 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4. 加强注意力的培养,从他最喜欢的活动开始,如下下棋,听故事, 逐渐延长其注意力的时间,并培养他的耐性。

上课时,我以生动形 案例等级:
行为表现原因分析行 动 措
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口述
•孩子很优秀 • 认为父母离异对孩子没 有影响 •所有不良行为都是学校 造成的
社工整理
•基本情况 •家庭环境 •班主任 •家委会 •学校
2、问题分析
2、问题分析
问题产生原因
1. 家庭教育
不自觉的角色。 角色中断
2. 班主任教育 3. 案主自身
不良情绪,错误的宣泄方式
案主是整个事件的核心,社工经过分析后,得出案主存在以上几个问题。
案例----小学生行为修正个案
1、背景资料 4、理论依据
2、问题分析
案例
5、具体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3、个案目标与计划
6、过程评估
1、背景资料
案主所在的学校向XX社区双工联动站求助,希望能够解决各方面的矛盾, 改变案主的行为问题。
学校老师对其评价
•案主之前就很顽皮 •父母离婚后,案主的 行为出现很大变化,在 学校多次伤害同学 •同学家长要求学校将 案主调离 •家长不能接受案主的 问题
2
社会学有光社会化的理论认为幼儿时期的他人导向在一个 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具体方法
观察案主每日行为,并作记录与 反映 支持与鼓励
1 2 3 4 5
让案主参加正常的学习生活; 与各科老师保持联系。
6 7 8 9
情绪疏导
利用课余时间做辅导
观念澄清
行为改变
与案主的老师沟通、商讨
带小组
6、过程评估
3、个案目标与解决问题的步骤(计划)
角色转换 遵守课堂 纪律 家长与班 主任之间 的矛盾
目标
计划
以上几点能顺利 完成需要学校的 协调
与同学交 往、沟通 方式
纠正行为
解决家长 间的矛盾
4、辅导方案理论依据
1
系统理论认为整个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子系统不同 程度的变化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总结
1. 案主周围人的 态度人态度要一 致。
1
4. 加强与案主所处环 境的联系与沟通。
2
2. 加强辅导力度 ,建立规则要严 格遵守。
4
3. 加强与案主家 人的联系。
3
小学生行为修正个案展示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