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维柯的历史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启蒙!人类进步的视角:詹巴蒂斯塔·维柯

启蒙!人类进步的视角:詹巴蒂斯塔·维柯

启蒙!人类进步的视角:詹巴蒂斯塔·维柯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 1668-1744我们或许不可将维柯看做是启蒙主义之父,但是他是一个赫尔德、黑格尔和马克思式理论的先驱者。

詹巴蒂斯塔是一位意大利的历史和社会理论家。

他在1668年6月23日出生于拿波里。

年轻时,维柯曾经过耶稣会学校,但是他的大部分教育却是在他父亲书店的小屋里进行的。

由于他成长在一个极端贫困的环境,他的教育主要是靠自学。

他的家人们一起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这个小房间同时也是书店、起居室和厨房。

由于这一切家庭环境,我们很容易看出维柯的早年生涯与约翰·洛克、笛卡尔和伏尔泰有着截然的不同。

在结束自己的初级教育后,维柯成为了伊斯基亚主教的侄子的私人教师。

他在1695年返回拿波里,四年后被任命为大学的修辞学老师,这份工作他一直做到了1730年多。

他的教职低微。

尽管这份微薄的薪水给了他一定程度的安全感,但是却没有给他很多智识的提高。

毫无疑问的是,在他76年的人生中——维柯死于1744年——他曾渴望过更好的东西。

1723年他在拿波里竞争民法老师的失败是他一生都无法忘怀的痛苦。

维柯获得的最早智识影响来自于柏拉图、塔西佗和马基雅维利。

而他自己特别擅长法理学、语言学和历史。

他最重要的作品《我们时代的学习方法》(On the Method of the Studies of Our Time)出版于1709年,次年,他又出版了《论意大利人最古老的知识》(On the Most Ancient Knowledge of the Italians)。

这两本作品都充满了文艺复兴的色彩。

在1725年他写作自己著名的《自传》(出版于1728年)。

同样也是在1725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新科学》(Scienza Nouva)。

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而且他对自己的《新科学》彻底满意过。

他的余生都在对这本著作进行增补修改。

维柯《新科学》的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维柯《新科学》的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维柯《新科学》的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维柯(Gaston Bachelard)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自然哲学家之一,并被誉为科学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其代表作《新科学》(La nouvelle science)不仅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著作之一,而且其所提出的历史哲学思想对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科学发展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实现的,而传统观念中的“先验知识”被认为是阻碍科学发展的一个障碍。

而维柯则提出了“历史哲学”的思想,认为科学发展是离不开先前的科学思想和经验的传承的。

这一思想对超越传统观念的科学哲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维柯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研究:1.分析维柯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评维柯认为,传统的科学哲学过于强调实验和观察,而忽略了科学思想的发展和传承。

因此,本研究将分析维柯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评,揭示其历史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2.探讨历史哲学思想的内涵本研究将深入探讨维柯的历史哲学思想的内涵,包括其对科学哲学的定义、历史的作用、历史的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3.分析历史哲学思想对科学哲学的影响本研究将分析历史哲学思想对科学哲学的影响,深入探讨其对超越传统观念的科学哲学的影响和启示。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维柯相关著作的阅读和分析,深入理解其历史哲学思想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然后将其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以探讨历史哲学思想对超越传统观念的科学哲学的影响和启示。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维柯的历史哲学思想、揭示其超越传统观念的科学哲学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科学哲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人类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第九讲 维柯《新科学》的历史哲学的美学

第九讲  维柯《新科学》的历史哲学的美学
第九讲 维柯《新科学》的 历史哲学的美学
一、维柯与《新科学》


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 1668年-1744年),意大利伟大的 哲学家、语文学家、美学家和法 学家,在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上 影响巨大,其著名代表作有《新 科学》、《普遍法》及《论意大 利最古老的智慧》等。 维柯生在 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终生都 生活在异族统治下。 维柯《新科学》的出版标志着历 史哲学的诞生。
二、维柯的美学思想

1.诗的发生学 传统的观点把诗的起源同人类的理智 即抽象的玄学联系起来,过去这些人讲的 精神哲学,主要是形而上学,主要是哲学。 而维柯则认为是美学,即应到人类最初的 诗性智慧中去找根源,维柯相对于以前的 理性智慧,提出了建立在概念、推理的基础上; 理性(理性智慧)是通过理解一切事物来变成 一切事物; (2)诗性智慧它是一种感觉的、幻想的、想 像的智慧,是人类生而就有的一种天赋才能; 幻想(诗性智慧)则通过不了解一切事物而变 成了一切事物。 “以己度物”,就是观察事物的时候,以 我作为尺度。就是把自己的肉体当作衡量世上 一切事物的标准,把自己的本性移加到外界事 物上去,赋予本无感觉的事物以感觉和生命, 诗就是由此产生的。 (例子:《荷马史诗》 )


明喻、替换、寓言故事、转喻和隐喻等。(例 子:针“ 眼” 、壶“ 嘴” 、锯“ 齿”、洞 “ 口”、山“ 头”、山“ 脉”、山“ 腰”、 山“ 脚”、地“ 心”、果“ 肉”) 寓意:“把各种不同的人物、事迹或事物总括 在一个相当于一般概念的一个具体形象里去的 表达方式。”(《新科学》,第104页) 西徐亚国王用一只青蛙、一只田鼠、一只 鸟、一柄犁和一张弓,回应向他宣战的波斯大 帝。



维柯把诗性智慧和想像看成是“ 人类心理 的基原活动”,是一种形象思维,它同逻 辑思维是对立的。 理性思维的特点:凭借思索和推理, 愈升向共相愈接近真理。 想象(诗性语句)的特点:凭借情欲 和恩爱的感触来造成的,飞向殊相。 结论:推理力愈薄弱,想象力就愈旺盛, 成反比 。

2021西方美学史中维柯思想的价值范文2

2021西方美学史中维柯思想的价值范文2

2021西方美学史中维柯思想的价值范文 美学史,是美学理论在历史维度的建构;美学理论,则影响着美学史的具体书写。

其中,就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在美学史上的评价而言,一方面要衡量他对美学理论发展所作出的直接性贡献,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他的思想对美学理论进展所产生的事实性影响。

有些美学家虽然没有自觉的美学学科意识,但其思想却对后世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奥古斯丁;有些美学家则是既有明确的学科自觉意识,又对美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黑格尔。

据此,维柯则是一个特例,他没有创设美学学科的自觉意识,又在很长的历史时段内没有对美学理论的进展产生实际影响,以致人们在梳理、规范与建构西方美学史时,对他的评价产生了巨大差异。

但我们也应特别关注到,维柯创作的《新科学》(1725年)是"关于各民族的本性"的"原则",论述的是"人类原则".如《新科学》自身所展示的,他论述的对象领域十分宽泛,并且是在"诗性"的智慧下展开的。

这赋予了"人类生活"以浓郁的审美色彩,同时,"感性""想象""文化"等亦成为他思想的重要关键词。

换言之,美学是维柯思想内在的重要维度,这为沿着美学理论的历史演进,在美学学科内讨论维柯的美学史价值提供了合理性依据。

一、美学史中的维柯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虽被着名美学家克罗齐推崇为"美学科学的发现者",认为"维柯的真正的新. 科学就是美学,至少是给予了美学精神的哲学以特殊发展的精神哲学"[1],但在鲍桑葵的《美学史》与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学简史》中却均没有论及。

吉尔伯特与库恩合着的《美学史》,尽管论及了维柯,却评价不高:"维柯的见解是新颖的,但没有认真综合","他的伟大功绩在于:他在一七二一年把诗歌的功能与理智的功能同等看待,把诗歌的功能同神话创作和原始语言等同起来。

诗性的智慧与历史——历史哲学视野下的维柯思想解读

诗性的智慧与历史——历史哲学视野下的维柯思想解读
— —
历 史哲 学视 野 下 的维柯 思 想 解读
吴 建永 ( 南开 大学 哲 学 院 , 天津 3 0 0 0 7 1 )
摘 要 : 在《 新 科 学》 中, 维柯 提 出历 史进 步 的 动 力 在 于 阶级 斗 争 , 人 类 自己创 造 自己 的历 史。 他 认 为 , 民
政 世 界 的产 生是 天 神 意 旨的 结果 , 同 时也 是 原 始人 类 凭 借 一 种 诗 性 智 慧 的创 造 所 致 。 这 不 仅 体 现 了历
部 知识 分为历史 、 诗歌 和哲 学三类 , 同时他 将神 学作
界相比, 民政世 界更 为真实 , 因为人 类 不仅创 造 了民 政世 界 , 并 且生 活 和参 与 到 其 中 。维柯 说 : “ 几何 学 在用 它 的要 素构 成 一 种量 的世 界 , 或 思索 那 个 量 的
世 界时 , 它就 是在 为 它 自 己创 造 出那 个 量 的世 界 。 我们 的新 科 学 也 是 如 此 ( 它 替 自 己创 造 出 民族 世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2 0
作者简介: 吴 建永 ( 1 9 8 6 一 ) , 男, 河 北衡 水 人 , 南 开 大 学哲 学 院马 克 思 主 义哲 学 专 业 2 0 1 2级在 读 博 士 研 究 生 , 研究方向: 政 治哲 学 。
・ ・
的, 那就 只有 上帝 才知道 ; 过去哲 学家 们竟 忽视对 各

《 新 科 学》 “ 新” 在 何 处
培根 在《 学术 的进展 》 中曾经指 出 : “ 人 类 的理解
能力是 人类知 识 的来 源 , 人 类 知识 的 区分 正对 应 于 人类 的三 种理解 能力 : 历 史对应 于记 忆 , 诗 歌对应 于 想象, 哲学 对应 于理智 。 ” E 1 J 我们 看 到 , 培根 将人类 全

论维柯的诗性历史观

论维柯的诗性历史观
言学 家一道 回到杜 卡 良和 庇娜 的石 头 , 回到安 菲翁 的岩石 , 回到 从卡 德茂 斯 的犁 沟里 生 长 出来 的那些
全名就是《 关于各民族共 同性质 的新科学的原则》 ,
但 在维柯 看来 , 这种 新科学 的建立 , 能像 自然 哲学 不

样从抽 象的观念 出发 , 而应 当始 终 坚持 一 个重 要
种永恒普遍的人类科学 。在维柯看来 , 历史 的起点应该 是人类社会的开端 , 它来源于人想象性 的创造活动 , 充满 了
诗性 , 与理性认识 的逻辑完全不 同 ; 历史的发展以人 的 自然本性为基础 , 呈现 出周而复始 的循环过程 , 中遵循的 其 是想象的诗性逻辑 ; 在此基 础上 , 历史批判不 能从抽象理念 出发 , 而应 当以诗性 智慧为基础 , 运用哲 学和语言学方
21 00年 5月 第2 6卷第 3期
唐 都 学 刊
T n d o r a a g uJ un l
Ma .2 1 y 00 V0. 6 No 3 12 .
论 维 柯 的诗 性 历 史 观
雷武锋
( 西北大学 文 学院 , 陕西 西安 摘 706 ) 10 9
要: 维柯 以“ 真理就是创造” 出发点 , 为 认为历史是一 门比 自然哲学更真实的科学 , 并试 图把历史建立成一
就是创造 ” 历史世 界是 由人 类 自己创 造 的 , 以人 , 所
必然能全面认识它 , 继而形成关于它的完整真理; 而 t然界是上 帝创造 的 , 于它 的真 理 只有 上 帝才 能 l 关
把握 , 人类关 于它 的 知识 只能是 片面 的。在 此基 础
人类的起源具有天赐的、 神圣的性质, 而开端则完全

维柯论历史学的科学性及历史研究——兼论维柯史学思想的现当代意义

维柯论历史学的科学性及历史研究——兼论维柯史学思想的现当代意义

的真正奠基人 ” _P9国内对维柯 史学思想研究 较早 的有 李大钊 的 《 。l 1) 】3 ( 韦柯及 其史学思想 》 、张贵永 的 《 历
史 主义 的先驱》 。新 中国成 立后 ,大陆 这方 面的研究 几 近空 白。直 到 18 9 3年 ,朱 光潜 先生 以 8 7岁 高龄 翻译 了英 译本 《 新科学 》 ,并 发表相关 文章 对维柯 进行 介绍 和研究 ,呼吁学界 要重 视对 维柯 的研究 。此 后 .出现 了一批维柯 研究 论文 ,其 中有不 少是专 门研究维 柯史学 思想 的 ,①研究 西方历史 哲学和史 学史
则》 ( 肿 d n i z uv ’i on l c m n ei nzo i,12 iu as e an oad n ro a o u ed l ain) 7 5年 出版第一 版 ,13 cn t e 7 0年出
版 第 二 版 , 14 7 4年 的 第 三 版 为 定 本 。 该 书 奠 定 了 其 在 学 术 界 的 地 位 ,“ 术 界 倾 向 于 把 他 称 作 历 史 哲 学 学
rm R t n ,1 0 u a oe 7 9年 ) 论 意大 利最古 老 的智慧 》 ( ea t u s ai l u pe t ,1 1 ) 新 科 i 、《 D ni i i a rm s i i 7 0年 、《 q s m to a na 学》 (c naN oa S i z uv )等 ,其 中 《 科学 》是其 代表 作 ,该书全 名 为 《 于各 民族 共 同性 的新科 学 的原 e 新 关
作 者简介
徐 国利 ,安 徽 大 学 历 史 系教 授 、 博 士 生 导 师 ( 徽 安
合 肥 ,2 0 3 ) 3 0 9 ;黄 蕾 , 复 旦 大 学 历 史 系博 士 生

从《新科学》看维柯的历史发展观

从《新科学》看维柯的历史发展观

维柯——伟大的哲学家、语文学家、美学家、法学家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工海1504班的匡胤隆,很开心今晚有这个机会在我读完《新科学》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浅薄之见。

维柯是一位伟大人,他之所以在哲学史上留下痕迹、并在20世纪重新引起哲学界的注目,是因为在科学理性开始获得思想界霸权地位的当时,他强调历史、政治、法律、哲学等人文学科的价值,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古希腊以来的“论题(topica)法”的意义,反对将笛卡尔的“批判(critica)法”运用于一切学科和领域。

在真理观上,他提出“真理-创造物说”《新科学》——哲学的变更维柯在当时提出一个观点“认识等同于创造”,即人只能认知人创造的东西,或者说只有人创造的东西才是可认知的。

比方说许多工程师一起造了一栋房子,尽管各自所负责的内容不同,但是所用到的物理或者化学的知识都是所认知的真理。

认识的本源是一种诗性智慧,而“诗”最初的含义就是“创造”,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对事物的创造。

在我看来呢,维柯的《新科学》有几大创新点。

第一,这本书中,自然科学方法和原则被摒弃了,他以人类的事迹和文化为对象,建立起一套崭新的关于人类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原则。

第二,他的新科学是建立在“民族世界”基础之上,扩大历史知识的内涵,离开了人类创造,历史将无从理解。

第三,维柯的新科学从文字和语言入手,通过语言学和哲学的结合探寻原始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并以古代希腊社会研究的成果来考察荷马及其史诗创作,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并且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认为历史是循序渐进的发展的。

因此维柯《新科学》的出版呢也标志着历史哲学的诞生。

三个时代的划分: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人的时代我们观察到一切民族,无论是野蛮的还是文明的,尽管是各自分别创建起来的,彼此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隔得很远,却都保持保持住下列三种习俗:(1)他们都有某种宗教;(2)都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3)都埋葬死者。

维柯“人创造社会”观点的一种尝试性解读

维柯“人创造社会”观点的一种尝试性解读

维柯“人创造社会”观点的一种尝试性解读摘要:长期以来,人类社会起源问题是历史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

作为历史哲学的创始人,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第一次将科学与历史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人创造社会”的观点,把历史看作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结果,并将其作为历史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从而对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作出了科学地回答。

关键词:“人创造社会”;尝试性;解读维柯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他对笛卡尔主义的批判。

他所处的时代,笛卡尔主义在思想界占据着统治地位。

根据“我思故我在”,人的感觉和常识都不可靠,真理的标准应当是清楚明晰的观念。

显然,这种哲学拒斥经验的历史、法学和文艺等方面知识。

维柯不同意笛卡尔主义的观点,并对其提出了严厉批评。

作为一名意大利思想家,他深受人文主义文化传统影响,在知识标准问题上看到了人类自由意志的自主性。

他以笛卡尔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阐述为突破口,认为思维乃存在之标记而非原因,“我思故我在”只能表示作为意识主体的我思相信“存在”存在,真正能表明真理科学性的,应该是人文主义所倡导的观点——真理即创造。

在这里,真理与创造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人能够理解、明证某物在于它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这也可表示为人在创造活动中能够理解自己和相关的事物。

社会正是人在“爱社交”本性影响下创造出来的,人是社会的创造者,人可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

这就是维柯“人创造社会”的观点。

“人创造社会”的观点是维柯历史哲学的一个理论贡献。

这一观点突出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表现出强烈的实践属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近代哲学的走向。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是“人”创造了社会?通过维柯的代表作《新科学》可以看到,对人及人类事物的研究是维柯历史哲学的基本内容,这和以往的研究有很大不同。

回顾西方哲学的历史,早期的哲学家关注宇宙论的问题,将人置于宇宙论之下进行研究,人并未获得主体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自我开始觉醒,人文主义从神学的泥潭中发现了人,他们以人为中心,宣扬了人的价值和理性;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繁荣为哲学提供了研究方法,笛卡尔主义等哲学理论关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等话题,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但关于人对人类事物的自主性问题并未得到充分阐明。

浅谈维柯的历史哲学观

浅谈维柯的历史哲学观

浅谈维柯的历史哲学观摘要】巴蒂斯塔·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年-1744年)是意大利法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也是近代社会科学和历史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维柯唤醒了人们心中的“历史意识”,并将历史和哲学这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融合起来,他的学说具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但本文从哲学思考、历史过程和共通感概念三个方面来探讨他的历史哲学。

【关键词】维柯历史哲学思辨共通感一、维柯在历史哲学上的思考维柯是研究历史发展规律专题的先行者 ,并由此发展出一种新的形态的哲学,从而唤醒人们的“历史意识”。

以往哲学和历史学的正向内容是:“哲学对理性进行机思,由此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语言文献学,含有历史学的意义。

”维柯指出了两者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如果哲学家不让语言学家来证实他的推理,那么他们一半的工作就会失败;类似地,语言学家如果他们的学问未经哲学家的论证检验,他们的工作将失败一半。

”他认为二者具有互补性,想把这两个单面相结合,即“永恒的规律本身就产生于个体和人们的历史中。

”维柯还试图将理性转化为确定性,并将某些事物转化为与普遍理性相一致的事物;历史是哲学,哲学它来自历史,维科的“新科学”为“证据哲学”,按现代术语说,就是历史哲学。

“哲学与历史的统一”是整个《新科学》的中心问题 , 《新科学》既是哲学的历史 ,也是历史的哲学。

意味首次成功地解决了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即真实和确实之间的统一。

事实上, 正是维柯研究活动的这种独创性,才使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为“新科学”。

这种独创是困难的,里克曼说,“维柯感觉到他不揭不向其挑战的哲学,其根牢牢地扎于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之中。

”根据这种源于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传统,永恒不变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变化的因素则不具有真实性。

维柯在当时直接反抗的体系表现为笛卡尔的认识论,这种理论是由16至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推动的。

笛卡尔则是“我思故我在”,认为人只要依靠理性或思想,它不仅可以确认自我的存在,而且可以确认和识别所有外部事物,并获得毋庸置疑的知识。

“真实—创造”中的“二律背反”——隐蔽在卢卡奇思想中的维柯

“真实—创造”中的“二律背反”——隐蔽在卢卡奇思想中的维柯

“真实—创造”中的“二律背反”——隐蔽在卢卡奇思想中的维柯郑飞摘要:维柯构成卢卡奇思想形成过程中一条隐蔽的线索。

维柯既是近代哲学思想来源,又以独特的方式提出了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

维柯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关联性体现在“真实—创造”范畴中,无法摆脱“二律背反”。

从几何学维度而言,理性“创造”的几何学“摹像”无法涉及感性经验内容;从历史维度而言,理性“创造”的“永恒理念的历史”无法包罗一切。

维柯提供了历史这一新的思考向度,但是没有达到辩证逻辑的高度。

卢卡奇沿着维柯之路深入历史,在“历史主客体同一性”的无产阶级意识中找到了答案,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

关键词:卢卡奇;维柯;西方马克思主义;二律背反作者简介:郑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研究员,“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4)03-0071-09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圣经”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

诚如张亮所指出的那样,“卢卡奇的著作与思想深刻参与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和学术形态的当代重塑过程中,已经像盐溶于水那样,融入并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术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①寻溯卢卡奇的思想史渊源,马克思、韦伯和西美尔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和拉斯克等新康德主义的熏陶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维柯的影响却是隐蔽的,这一方面缘于维柯在哲学史上的“非主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阿多诺哲学文献的翻译与研究”(20&ZD034)。

①张亮主编:《卢卡奇研究指南》第1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

71“真实—创造”中的“二律背反”——隐蔽在卢卡奇思想中的维柯流”地位,另一方面则由于《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过于晦涩。

维柯不仅是理解卢卡奇所谓“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的线索,也构成韦伯之外的另外一重思想背景。

新科学上维柯商务印书馆文献出处2017年

新科学上维柯商务印书馆文献出处2017年

新科学上维柯商务印书馆文献出处2017年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新科学》的背景和重要性
2.《新科学》的主要内容:对维柯的观点和理论进行概述
3.维柯的贡献:对社会和科学的影响
4.结论:总结《新科学》的主要观点和维柯的贡献
正文
《新科学》是意大利学者维柯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 1725 年,是 18 世纪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2017 年,商务印书馆将其
列为文献出处,使得这部经典之作重新受到关注。

在《新科学》中,维柯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观点和理论。

他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历史循环”进行的,这个循环包括了三个阶段:野蛮社会、英雄社会和市民社会。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这种历史循环的理论为后来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维柯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的语言学理论。

他认为,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因此,语言的结构和变化可以反映出人类思维的变化和发展。

这一观点对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柯在《新科学》中的观点和理论对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历史循环理论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他的语言学理论则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可以说,维柯的《新科学》是一部真正的开创性著作,它对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新科学》是一部重要的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它不仅对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维柯:什么是理想的永恒的历史?

维柯:什么是理想的永恒的历史?
J o ur n a l o f Su i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
பைடு நூலகம்
2 0 1 4年 1 1月
N OV .2O1 4
维柯 : 什 么是理想 的永恒 的历史?
吴建 永
( 南 开 大学 哲学 院
天津
3 0 0 0 7 1 )
摘 要: 在对原始神话的 考察中, 维柯发现, 民 政世界的历史 起源于宗 教、 婚礼和葬 礼三种制度, 民 政世界的 发展过程
此便产生了 民 政社会以 及各种政体形 式。 在镇压“ 家人们” 的 凭借的是武力和战争。与疆域的保卫相比, 制度的保卫则来 反抗中, 不同氏族的父主们结成联盟, 推举出自己的领袖 , 并 得更加艰难, 这是因为, 前者是贵族和平民一致对外的, 而后 称其为国王们, 而贵族们 则称为 元老们, 国家就 这样产生了。 者 则主 要是一场国内 的统治者与 被统治者之间 的战争。 一方 维柯认为 , 各民政世界的历史都是由宗教开始的, 而在宗教 面, 贵族们要依靠法律来统治奴隶, 并依靠奴隶取得对外战 信仰中产生了两种最重要的人间制度——婚姻和埋葬。 维柯 争的胜利, 另一方面, 贵族们又要防止在这一过程中, 奴隶的 说: “ 我们观察到一切民族, 无论是野蛮的还是文明的, 尽管 势力慢慢强大起来, 以威胁到 自己的统治地位。 因此 , 贵族们 是各自分别创建起来的, 彼此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隔很远 , 却 千方百计地要把财产以及由财产带来的一切权力保留在本 都保持 住下列三 种习 俗: ( 1 ) 它 们都 有某种宗教( 2 ) 都举行隆 阶级内部。可是, 伴随着奴隶们个人意识的觉醒以及本身力 重的结婚仪 式( 3 ) 都埋葬死者。 ……因 此, 我 们把 这三 种永恒 量的 强大, 贵族 政体终究还是走到了 尽头。 的普遍的习俗当作本科学的三个头等重要的原则。” 川 f P 对 ( 三) 人的 时代。 接替英雄时代而来的是人的 时代, 这个 于天神的敬 畏是世界上各种宗教的 最初形态, 这种敬畏后来 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从而对应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民 就发展成为一种宗教的虔诚, 正是在这种虔诚之中, 原始人 主政体和君主独裁政体。 类从野蛮无知过上了人道的生活。 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婚礼都 随着奴隶和平民们个人理性的觉醒和阶级力量的强大, 包含着一种宗教仪式的成分在内, 因此 , 没有经过隆重的婚 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被剥削和被统 的地位, 并开始向贵族 礼仪式而结合的男女, 这在世界上任何 民族, 都被认为是不 们提出了权利要求。 合常理的。 而在古人看来, 灵魂是不朽的, 对于死者最大的尊 历史从英雄时代进入人的时代的第一步就是对于土地 重和怀念就是以隆重的仪式将其进行埋葬, 否则的话, 死者 所有权的要求, 因为土地是最接近奴隶们 日常生产和生活的 的灵魂就会一直在世界上彷徨和游荡。因此, 按照维柯的观 东西。面对奴隶们的土地要求, 贵族们在镇压未果的情况下 点, 这三种制度是世界上所有民族历史 的起源, 也是所有人 被迫做出让步 , 这就是罗马法 中“ 十二铜版法” 产生的原因, 道的民政社会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根本。 根 据这部法律, 贵 族们将奴隶 们日 常耕作的土地无偿出 让给 了平民和奴隶。在获得了经济上的平等权之后, 平民和奴隶 二、 政体 学说 们 却面 对着一个更为严峻的问 题, 那就是由 于不能享有宗教 和政治上的权利 , 特别是正式的婚礼权 , 他们无法在法律意 ( 一) 神的时 代。 维柯所说的 神的 时代就是指氏 族社会形 义上确认 自己的合法继承人, 也就无法将 自己的财产留在 自 这样, 等到他们这辈人死去以后, 所有的财产 成之前的时期 ,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于诸神的崇 己的家族之中。 拜。 维柯认为, 在神的时代中, 原始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宗 又重新回到了贵族手里, 于是 。 他们又踏上了争取婚礼权的 教 婚姻和埋葬三种制度的创立。 在这三种制度的基础上, 原 征途。当婚礼权从贵族手里扩展到平民们的时候, 随之而来 始人类结成了稳定的家庭。家庭是神的时代基本的社会形 的 继承权、 遗嘱权等等也都成了 平 ̄t ' l J 最基本的 政治权利。 式, 也是最初的、 最粗糙的政体形式的摇篮。 家庭的出现产生 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抗争之中, 贵族政体下的平民们最终从统 了埋葬的需求 , 因此促进了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要求, 这里就 治者手中获得了法律的掌握权、 教权和统治权, 并将人类历 出现了私人利益和私人财产。随着家庭的扩大, 产生了氏族 史带进了真正的人的时期, 贵族制下的平民也变成 了民主政 和 部落, 在这种氏族 生活中, 父主们掌握着神圣的占卜 权, 他 体下的 公民。 维柯说: “ 民主自由 是人道的 政府的第一个形 们主持婚礼, 举行占 卜 , 看护着祖先的墓地。这种 自然状态 式。” [ r l  ̄ 4 �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这句话早已是耳熟能言的史学名言了。

不过正如诸多名人名言总是容易被人误读一样,柯林伍德这句话同样被许多人误认为历史研究只是局限在狭义的思想领域。

其实,柯林伍德在书中首次完整论述时是这样的:“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要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即历史学家研究的不是狭义的思想史,而是一切历史行为内在的思想,这个范围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宗教史、艺术史等等。

历史学家需要关注的正是这些历史行为内部的历史思想,只有思想才能构成历史行为。

在本书的开端,科林伍德首先针对历史学自问自答了四个问题,他认为今天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历史学应当是:“(1)一门科学,或者说回答问题;(2)与人类过去的活动有关;(3)通过解释证据来进行;(4)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 但是历史学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成熟的,实际上历史学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为此柯林伍德首先花费了四个章节回顾了从希腊罗马直到20世纪的西方史学。

在对这些阶段历史学或准历史学的分析批判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西方史学思想的概况,而且能够从中大致总结出柯林伍德的史学思想特点。

在后论的七篇文章中,柯林伍德又集中分析了他对历史学的诸多看法。

(一)希腊罗马的历史编纂学在柯林伍德看来,历史学实际是一个发明,是希罗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的发明。

在此之前,统治近东的是神权历史学和神话这两种形式构成的准历史学。

而古希腊的思想本质上带有一种强烈的反历史的形而上学的色彩。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特点,那是因为“他们(希腊人)生活在一个历史以特别的速度运动着的时代里,生活在一个地震和侵蚀并以在其他地方罕见的暴力改变着大地面貌的国度里。

他们看到的整个自然就是一场不断变化的场面,而人类生活又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变得更为激烈。

” 正因如此,他们特别强调永恒性,只有具有永恒性的事物才算知识,“它本身不能包含有使它自己消失的种子” ,如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自然规律天生就具有永恒性。

维柯

维柯

维柯Giambattista Vico (1668~1744)意大利历史学家、法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

1668年6月23日出生。

父亲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那不勒斯的书商,生活很穷困。

维柯当过私塾教师,上过罗马公学。

他的专长是法学。

1699年任那不勒斯大学的修辞学教授。

1735年他得西班牙皇帝查理三世的恩惠,被任为那不勒斯城邦王室的历史编纂。

1744年 1月23日逝世。

他的主要著作是《新科学》(1725),全名是《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的新科学的一些原则》,全书分5卷:(1)原则的奠定,(2)诗性的智慧,(3)发现真正的荷马,(4)世界各民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5)各民族复兴时人类各种典章制度的复现,附全书结论。

全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如何从野蛮的动物状态逐渐发展成为过着社会生活的文明人。

一、维柯的《新科学》不易被人理解《新科学》的卷首有一幅充满神秘气氛的版画。

维柯的本意,既是用这幅画形象地解释他的思想,同时也是为了避开教会的怀疑(有伽利略的前车之鉴在)。

但这幅画只能使短视的读者困惑不解,误以为维柯故弄玄虚。

从某种意义上说,维柯或许是在故弄玄虚,但他没有想到愚弄教会的把戏,却愚弄了读者。

让我们这么说吧:尽管维柯张口闭口“神学”、“天神意旨”,但这种词语是不必要的;他对人性或文化起源的解释本身是理性的,违背基督教义。

他的意思是,作为非希伯来民族的所谓“异教民族”的文化起源,不像前者那样直接得自上帝的启示,但仍然得自所谓“天神”的诗性智慧。

这种牵强的说法明显是一种障眼法;如果教会真的打算像迫害伽利略那样加罪于他,他是很难为自己辩护的。

其次,虽然维柯在意大利偏僻的小镇那卜勒斯从事教学和研究活动,但他非常了解笛卡尔开创的理性主义,也非常蔑视之。

他这种蔑视的理由是:人类文化显然不从理性开始,而是从非理性开始。

因此,以历史的观点来研究人类,在西方思想史上,维柯是第一人。

在当时,在阿尔卑斯山以北,无论是英国的经验主义,还是大陆的理性主义,都把理性看作某种存在于他们眼前的一个事实,却不知道理性的真正起源。

简述维克在史学方面的贡献

简述维克在史学方面的贡献

简述维克在史学方面的贡献
维克(Fernand Braudel)是20世纪著名的法国历史学家,对于历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主要在经济史和全球史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时期历史观和全球史观。

维克提出的长时期历史观强调历史的长期变迁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长期持续的经济、社会以及地理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

他将历史分为三个层次,即超过几十年的长期历史、几个世纪或更长时间的结构性历史以及几个年代或几十年的事件性历史,从而使历史的研究更加全面和系统。

在全球史方面,维克通过对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的研究,提出了全球历史的研究方法和观点。

他强调地理环境对历史的重要影响,并将世界各地的历史纳入到一个整体的框架中来研究,以此来避免以往研究中出现的传统的国家中心史观。

这种全球史观的提出为历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拓宽了历史学家的视野。

综上所述,维克在史学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提出长时期历史观和全球史观,以及通过对长期变迁和全球联系的研究,使历史的研究更加有深度和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维柯的历史发展理论作者:吴军涛杨彦斌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10期[摘要]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和反思的基础之上,维柯提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致的。

这种规律性和一致性,在宏观上,表现为历史发展的式样呈现出一个不断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在微观上,表现为历史发展的驱动机制。

[关键词]维柯历史发展内驱机制外驱机制终极机制詹姆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

在1725年出版的蜚声于世的《新科学》中,他首次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和运思方式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动力和目标等学说,勾勒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图景,构筑了整个“历史哲学”大厦的基石,开创了“历史哲学”研究的先河,被誉为“历史哲学之父”。

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和反思的基础之上,维柯提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致的。

这种规律性和一致性,在宏观上,表现为历史发展的式样呈现出一个不断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在微观上,表现为历史发展的驱动机制。

历史发展的式样维柯认为,“历史哲学不应该停留在历史的表象上,而应深入到历史的深层结构中去。

因为过去的‘历史’,无非是事件的联缀,只有在结构的共性基础上,才能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长时期的历史。

”于是,他把整个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并坚信每个民族都是严格遵照这三个时代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

在这三个时代中,神的时代是最原本的时代,是创造的时代;英雄的时代是过渡的时代,是传承的时代;人的时代是繁盛的时代,也是即将没落的时代。

维柯特别重视人的时代,对其褒贬颇多。

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向原始人的呐喊和贵族的特权说出了再见,人成为了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存在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的个人主义悄悄滋生并不断地加以蔓延。

于是,道德的规范开始松弛,人变得堕落,迷恋于酒池肉林,沦落为追求物质和精神刺激的奴隶。

除此之外,他们还享受着无任何人可以约束的自由。

这不仅导致了政府权威的丧失,而且人们的共同理想也随之破灭,战争连连。

为了根治这个痼疾,维柯开出了两条济世良方:第一,要靠一个更能干的民族来征服和保存没落的民族,就像公元5世纪富有朝气的日耳曼人征服已经颓废的西罗马帝国那样;第二,“‘如果各民族在那种极其严重的政治不幸中腐化下去,既不拥有土著的君主,又没有更能干的民族来征服和保存它们,那么,天意对这种极其严重的灾难就求助于它的最后的拯救药方’。

这种最后的拯救药方就是回到原始野蛮时期的淳朴和宗教畏惧的复归。

”这样,历史就会重新演绎“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人的时代”的历史图景。

据此,西方有的学者断然认定维柯是一个历史循环论者。

“如帕特里克·加德纳和詹姆斯·莫里森就持这种看法。

”我国也有一些学者把维柯的历史哲学看作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历史观,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唯心史观的反映”。

我们有着与此不同的观点。

虽然维柯认为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人的时代”的周期性循环,但这种循环并非是一个简单、机械、周而复始的过程,而是一个能动的、进步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正如柯林武德所言:“这种周期性运动并不是历史通过若干固定阶段周而复始的一种单纯的循环,它不是一个圈而是一个螺旋;因为历史决不会重演它本身,而是以一种有别于已成为过去事情的形式而出现于每个新阶段。

”可见,历史虽然是“重复的”、“循环的”,但这种“重复”和“循环”是在不同的层界中完成的。

它们并不像奥古斯丁所讲的那样是“毫无希望的”,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合法形式(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人的时代)以其宿有的使命(教育和治愈人性的堕落)向前迸发的。

从根本上讲,这是在保存人的基础上来拯救人。

回到原始的、野蛮的神的时代,这时我们所遇见的“野蛮”,并非是历史上的野蛮,而是能使人克服过度文明化的“野蛮”。

这种回归虽然没有把世俗的历史从其“宿命”中解放出来,但是我们却可以自豪地说,它拯救了人类免于文明化的自我毁灭。

那么,历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复”和“循环”呢?这就是历史发展的驱动机制问题。

历史发展的驱动机制历史的发展呈现出“重复性”和“循环性”,这还只是停留在宏观上、表层上的认识,并没有从微观上、深层上触及到整个历史发展的驱动机制。

所以,要想认清整个历史发展的全貌,就必须掘发隐藏于历史背后的更持久的、更深层的东西。

维柯不仅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理论问题,而且在创立历史哲学的过程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正如有些学者所言:“随着维柯历史哲学的创立,人们对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理解就逐渐抛弃了偶然因素的影响,转向隐藏于历史背后的稳定的、深层的东西。

”1.历史发展的内驱机制。

维柯把人性的恶视为历史发展的内驱机制,“是近代西方历史哲学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地论述‘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人。

”而这一观点在西方哲学史上早已有之。

在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就从人的这种永恒的恶的本性出发论证了历史发展的内驱机制。

他在其政治学名著《君主论》中明确指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

此外,这种恶的本性还是永恒的,谁打算预见未来,谁就必须注意过去。

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与过去的事物相似。

情况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它们是由永远具有同样激情的人们作出的,所以结果也总是同样的。

因此,谁掌握了哪个国家的历史就能预见哪个国家的未来。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马基雅维利把人性的恶视为历史发展的内驱机制是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的。

他只是从外延上描述了人性的恶的外部表征,并没有从形而上的高度概括出人性的恶的内在品质。

而维柯做到了这一点。

他认为:“人类从古到今都有三种邪恶品质:残暴、贪婪和权势欲。

”这样一种形上概况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与此同时,维柯还看到了追求私人利益的自私欲,并且把它也列为人性的恶,阐释了它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正如霍布斯所言:“任何人的自由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某种对自己的好处”。

经验论者休谟也有着与霍布斯相同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利益所支配的,并且甚至当他们把关切扩展到自身以外时,也不会扩展得很远;在平常生活中,他们所关怀的往往也不超出最接近的交友和相识。

这一点是最为确定的”,而“没有政府的社会状态是人类的最自然的状态……只有财富和所有物的增加,才会迫使人们脱离这个状态。

”可见,无论是霍布斯还是休谟都是从人的自私本性出发,并把它作为基础来论证历史发展的。

维柯敏锐地扑捉到了这一点,在对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三个时代的描述过程中也渗透了作为人性的恶的私人利益对社会历史发展其推动作用的观点。

在神的时代,懵懵懂懂的原始人还没有真正的主体意识,他们的本性是自我保存,为了维持自我的存在可以不惜一切,因此他们是凶狠的、冷酷无情的。

在英雄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属性。

这种主体属性表现为:在城邦内,他们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的要屈服于贵族的权威;在城邦与城邦之间,他们通过不断的战争征服其他城邦以实现自己的私欲,要么加官进爵,要么博得丰厚的奖赏。

在人的时代,人的主体性得到极大的彰显,他们为了满足个人的“合法”情欲而创建了家庭,实现了种的繁衍。

接下来他们为了追求个人私利而从事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千方百计地进行资本积累,结果导致了生产和经营的无政府状态,定期或不定期地爆发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可见,正是这些追求个人私利的邪恶品质推动着人的进化和历史的发展,整个历史的发展就是人们不断追求个人私利的这种恶的本性的过程。

然而,维柯认为作为历史发展内驱机制的这种恶,并非仅属于个人,它也是阶级的,更是民族的,表现为阶级斗争。

2.历史发展的外驱机制。

由于人的本性是对个人私利的执着追求,当这种追求以群体的状态展现出来的时候,就表现为阶级斗争。

它作为历史发展的外驱机制,对历史发展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科学》中,维柯就把三种社会制度的更替和三个时代的循环与社会变革关联起来,而社会变革又通常是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起初,疯狂的原始人为了争夺领土和食物而不断地进行血腥的厮杀,结果是强者控制了弱者,使他们分别处于奴役和被奴役的地位,实现了强者的自我保存。

正所谓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被奴役者为了摆脱自己的奴隶地位不断地进行反抗,以获得新生。

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奴隶主就需要组装一架庞大的暴力的机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实现自我保存。

这样国家就产生了。

到了英雄的时代,贵族对平民的剥削和压迫更是变本加厉,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宗教、婚姻和财产等方面的特权。

于是出现了平民反抗地主的斗争,最后,通过土地法、婚姻法而获得土地所有权和正式结婚权等,这就是这场战斗的硕果。

这些权利原来均由贵族独占,随着岁月的推移和人类心智的进一步发展,各族人民中的平民终于认清了这种英雄政体的虚妄,理解到自己和贵族具有同等的人性,于是就希望得到城市市政方面的平等权利。

由于这些人民终于要成为主人,天意就导演了一段长期的平民对贵族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平民获得了相应的权利,贵族的特权由此平民化了,英雄的时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让位于人的时代。

自由民主作为人的时代的第一种政体形式,它极力渲染自由和平等的气氛。

但维柯认识到,这种“自由”和“平等”并非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它们是抽象的、虚幻的,是统治者杜撰出来的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幽灵。

在民主政体下,并没有化解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少数富人和大量穷人散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当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到突破了量的规定性时,必然爆发新的阶级斗争。

即便可以像人民所希求的那样,权利可以在人民中间分割成许多最小的部分,那么,权利的整体就容易被一些号称拥有民众自由的人所接管。

这样,专制君主就最终登场了。

而君主专制制度的出现势必也不能维持它长久的统治。

因为权利的高度集中必然会导致统治者的独断专横,人民不愿照旧维持这种生存状况,统治者也难以照旧维持这种统治,所以,新的阶级斗争又爆发了。

整个历史就在这种枯燥、乏味、无休止的斗争中向前迸发。

维柯不仅看到了阶级斗争作为外驱机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还深刻地分析了阶级斗争的历史必然性,指出了阶级斗争的根源是不同阶级的经济利益冲突。

例如,“农业是贵族政体的基础”,“贵族政体把财富都归贵族阶层内部独占,因为财富可以加强贵族阶层的权力”。

“而宗教和法律无非是‘贵族保护自己的经济私利和统治平民的武器’,有了这些武器,贵族就能把平民困于横征暴敛的枷锁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