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形象建构初探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教师一直被赋予了众多的隐喻,这些隐喻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和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教师的自我形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有必要从教师隐喻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重构新时代的教师形象。
一、传统教师隐喻及其内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经典的诗句常被用来形容教师的无私奉献。
春蚕吐丝、蜡炬燃烧,直至生命的尽头,隐喻着教师为了教育事业耗尽心力,不求回报。
这种隐喻强调了教师的牺牲精神,将教师视为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典范。
“园丁”是另一个常见的教师隐喻。
园丁辛勤耕耘,修剪枝叶,为花草树木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暗示着教师如同园丁,精心培育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他们去除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引导他们茁壮成长。
然而,这些传统的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
它们过于强调教师的付出和牺牲,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求;过于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塑造和引导,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
二、新时代教育环境的变化在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这就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筛选和整合有用的信息。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
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质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此外,教育公平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引导者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浅析教师形象的塑造
作者简介 : 付再学( 94 )男, 17- , 山东昌邑人,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 现为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
向: 社会 工 作 、 会保 障 。 社
Theor y Resear ch
学I 理 I 论
要注意 :
因素成反 比关系。它要求教师尽量缩小同学生的感情距离 、 减少感情上的摩擦和冲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 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上述两种期望看似矛盾 , 但在实际 工作中并不矛盾 , 而且是能够通过努力做 到的。 其次 , 努力做到学生期望的教师形 象。在了解 了学生 对教师形象 的期望之后 , 教师必须全面理解 和领悟这种期 望, 然后在此基础上认真实践 。第一 , 反思 自己是否“ 像个 教师” 。必须对 自己的现状有个准确 、 全面的审视 : 自己的 学识 、 能力、 品德方面是否真的达到要求。千万不可不懂装 懂。 冒充 内行 , 假装高明。这样 不但 不能得到学生 的尊重 ,
人 的外貌 、 身材 、 服装等构成静态形象。外貌和身材是 天生的 , 服装可由人选择 。教师给人的初步印象 几乎都是 在视觉上 , 此时首因效应将发生很大作用 。 因此 , 我们可以 利用首 因效应 , 给学生 留下美好 的第一印象。教育心理学 的研究表明 , 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 它是师生 交往中心理的内在因素 , 教师的衣着 、 打扮 、 姿态 , 甚至细 致 的表情都会引起学生 的高度重视 。 人 的言谈 、 举止 、 行为 、 风度等构成动态形象 , 与静态 形象相 比, 它在教师形象艺术 中占有更重要 的位置 。动态 形象其实就是角色扮演 , 其舞 台就是与学生 见面的公共场 合, 如课 堂中的授课 、 课外的辅导 、 举办的讲座等等。如果 教 师能够在 这些场合 适当地控制 、 整 自己的形象 , 么 调 那 将会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师影响力 , 有利 于建立和谐的师生 关系。 三、 教师形象的塑造 塑造教师形象 的过程就是扮演教师角色的过程。我们 每个人都在社会 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 但如何 才能扮 演好我们的角色呢? 首先 , 我们要 明白角色是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也就 是说 , 角色有一套社会标准。我们 只有把握住 了这 套标 准 才能够按照人们的社会期望去做 , 胜任这个角色。作为教 师, 只有按 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扮演好 自己的角色 。 才能 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接受 。 那么学生期望中的教师是什么样 子的呢?他们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呢? 般来 说 ,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存在看似 矛盾 的两方 面: 一方面期望教师“ 像个教师” 另一方面又期望教师 “ ; 不
浅谈教师教学中的形象塑造-教育文档
浅谈教师教学中的形象塑造为了让教师在学生中具有更高的威望和影响力,除渊博的文化知识而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形象的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
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丰富而“全面”的知识,使教师不得不加强学习。
为了能更好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需要不断地提高。
因为“世界永远是强者的游戏”,从而形成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局面,面对着似是而非的学生们,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他们呢?我觉得这是当代教师们的一大困惑。
目前,传统教育教育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了,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自我整改,才能肩负起现代教学的重任。
新时代的学生,可以说成是“上识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人,并且“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不再是梦想了。
因为当今时代已是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如果我们再不改变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的话,可能会成为历史中的一大罪人。
学生的行为举动、思想观念都与教师息息相关,我们坚决不能轻视学生的一切,应该多为他们付出一点点,成功的机会就要大一些,给他们能争取更多的希望。
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栋梁、未来的佼佼者。
一、教师形象塑造与学生的关系没有形象,就没有威信。
威信不是靠武力镇压得到的,更不是传统教育中“戒尺式”的方法而得到的。
对于现代学生,要得到他们的敬佩,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给当代学生的教育,我们只能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来帮助解决,而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否则,将可能是徒劳无功的效果。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个衣冠不整,办事拖拖拉拉、调二郎当的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将会是什么样的?把学生能够教得好,必须让学生信任你、敬佩你才行,要不学生见到你就产生排斥的心理,教师这个角色就毫无意义了。
之所以,好习惯是自己养成的,坏习惯也是自己养成的,若不关注自己在习惯上的培养,在一定的程度要加以改正,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高校教师形象的构建漫谈
外大教师形象之我见高校教师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主体性高度宏扬的群体,对自身的职业应该有着明确的角色意识,明白社会对自身的素质有哪些期待,明确自己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或社会实践进行自觉有效的反思,才能提升教育智慧,履行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
另外,高校教师要对自身成长的规律有所把握,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自己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本文从高校教师形象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提出有效的构建高校教师形象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天津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型的高等院校,是全国八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外语院校之一。
学校始建于1964年。
现有2个校区: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总占地面积 1040.12 亩。
其中,马场道校区地处市中心,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占地面积192.12亩,校内建筑多为西欧古典风格,造型高雅,校园环境整洁幽静,是天津十景的标志性建筑群之一;滨海校区坐落在滨海新区的大港高教生态园区内,占地面积848亩,校园宽阔,湖光映翠,景色秀丽。
校园整体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
天津外国语大学经过几代天外人的奋力拼搏,学校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型高等院校,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外语、外向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及传播多元文化的重要基地。
学校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8840人,研究生近千人,联合培养博士生8人,生源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在校留学生300余名。
学校专任教师有633名,其中有将近50%的教师拥有海外留学经历,部分专业达到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有152人,占24%,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老师有97人,占1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53.8%,硕士生导师占19%,常年聘请外国专家、教师百余名。
新时代的教师形象
新时代的教师形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提高,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关键人物,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越来越重大。
在新时代下,教师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新时代的教师形象。
一、细致与责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知识的普及和传授。
但是,在新时代下,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因此,教师的作用也不再只是简单传递知识,还要扮演引导者、监督者和职业辅导者等多重角色。
教师的工作需要高度的细致与责任。
课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备课,包括教学内容的准备和课堂互动的设计等。
课堂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
同时,还需要发挥辅导和管理的作用,对学生及时进行帮助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需要认真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以期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发展。
二、创新与进取教育模式的改变需要教师不断自我更新,探索更加适合现代社会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如今,在新时代下,教师应该具备开放、创新和进取的精神,积极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教育理念贴近时代发展,充分发挥生命潜能,推动教育改革。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创新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等,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同时,也可以尝试参加教育论坛、交流和培训等教育活动,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展自己的教育视野和思路。
只有不断创新和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敬业与爱心教师是传递知识、关心学生、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个教师的敬业与爱心,不仅仅体现在工作场合,更体现在他们日常的生活中。
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教育观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或教学辅导员,教师还承担着学生心灵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任务。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以爱心和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试论现代青年教师自我形象的塑造
教师自我形象的塑造岩口小学:黄秀云通过学习在教师中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对提高我们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如何塑造教师自我形象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看法:一、教师形象建设的几点要求:(一)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折射着智慧与赞颂的语言,现在很少有人再提了,但作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孩子来说,教师永远是他们心目中指挥的象征,真善美的化身,学习的榜样。
古人云“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其德行操守一定要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止血、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长,为人民教师职业争光,为人类教育事业添彩。
(二)博学多识一专多能的专业文化素质。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在素质教育日益得到全社会认同的今天,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一桶水”工程了。
一个知识渊博、专业精深的教师,会使学生对教师从尊敬升华为内心的折服,感悟到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光华,化作奋发向上、求知有为的精神动力。
随着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作为中学生的一名教师,博学多识,一专多能正为跨世纪青年教师素质的基本特征。
(三)长于教学、勇于教改的能力当代教育进入了历史的转型时期,而教师也面临着转型的要求,即由传统的驾驭教材型向驾驭教学勇于教改性的转变。
从设计知识切入点导入主题,到设计疑点诱导思考,,再到设计思路引导思维,最后到学生自己做出结论导出题旨,教师是教练,学生是运动员;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碧血完成这一角色置换。
这不仅要求教师有长于教学设计与操作的能力,更要求教师有勇于教改敢于创新勤于科研的能力,这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
如何塑造新世纪的“教师形象”
浅谈如何塑造新世纪的“教师形象”究竟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形象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您读了以下几段文字以后一定会有答案的。
著名作家魏巍在回忆小学老师时曾有这样几段描写:这位老师姓宋,是一个严厉的人……只要是宋老师的算术课,一响起铃声就带来了一阵隐隐的恐惧。
上课往往先发演算本子,每喊一个人的名字,下面有人应一声“到”,然后到前面把本子领回来,可是一喊到我,我刚从座位上立起,那本子就像瓦片一样向我脸上飞来,有时就落在别人的椅子底下,我连忙爬着去拾,也许宁老师以为一个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羞惭,从这时起,我就开始抄别人的算草,也从这时起,我认为算术是一门最没有味道也是最难的学科,像我这样的智力是不能学到的。
一直到高小和后来的师范,我都是以这一门功课为最糟,我没有勇气也从来没敢想我可以弄通什么“鸡兔同笼”。
读过中学的人都是了解,魏巍在回忆也的语文老师蔡芸芝先生时,是这样横写的:“……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往上一迎,教鞭轻松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今天想起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对比作家的回忆,不难发现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以后的发展。
孩子们所喜欢的是会给他们真诚关爱的、懂得尊重他们,知道怎样去保护他们的自信和自尊的老师。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向我们的社会,向我们的学生树立的应是一个可亲可敬的形象。
“可亲可敬”的内涵是很广泛的,现就此内容,谈谈本人的一些数粗浅看法。
第一,可亲可敬的教师应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高尚的道德素质是教师高尚的内在思想情操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师表风范。
作为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身立教,才可更好地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形象设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形象设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群人,他们以良好的教育和榜样的力量,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师的形象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形象,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服饰、仪表、职业道德和知识修养等方面来探讨教师形象的设计。
教师的服饰应该体现出其身份和专业性。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选择正装或者书香气息更浓的中式服饰。
不论选择何种服饰,都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与款式的合理性。
颜色方面,可选择深蓝、墨绿、酒红等含蓄而稳重的颜色,避免过于花俏或夸张的颜色。
款式方面,应尽量选择简洁大方的款式,避免过于花哨和引人注目的装饰。
教师的衣物也要保持整洁,注意穿着的整齐与仪态的端庄。
教师的仪表是形象的一部分,也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重要方面。
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包括面容、举止和仪容仪表等方面。
面容方面,应该尽量展现出一种亲和而自信的表情,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举止方面,要保持自然而从容的姿态,不要有过多的紧张或者孤僻。
仪容仪表方面,要注意保持发型整洁,不要过于夸张或者随意。
教师的口齿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做到知行合一。
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要坚守底线,遵循职业道德,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不以权势欺压学生。
教师要严于律己,对学生成绩和表现要进行公正评价,不以私心为主,不偏袒任何一方。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是学生们能够在正道上坚定不移前进的重要动力。
教师的知识修养是教师形象设计的重要方面。
作为教育者,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学生。
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对社会问题和时事热点的了解,以便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思考方式。
塑造新时期教师形象的几点思考
是-f艺术。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 -] 艺术即情感。。语文教 ”
学需要 充沛 的情感 , 没有情感的语文课 , 学生听起来必然味 同 嚼蜡 ,毫无兴趣 。应当注 重文学作 品的熏陶感染作用 ,可 以尝 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声音、色彩 、图像等形式演绎教学 内容 、感染学生情绪 ,变平面的抽象教学为立体的形象教学 , 给人 以强烈的视 听效果 ,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佳境 。 3 .培养学习语文 的兴趣 。语文教学需要 “ 激趣” ,这首 先
我们 ,学生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 ,进行 自由想象和创造 ,热情 地 汲取知识和发 展能力 ,需要 “ 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做 支
撑 。在语文课上 , 教师应该与学生有感情 的共鸣 , 只有 “ 生 师 共情”的教学,才有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 学生才肯学、乐学。 2 .讲求课堂教学的艺术 。从一定的角度来说 ,语文教 学
要求语文教师对我们 的语言文字有 着深厚的人文情怀 ,如果 语 文老师的 “ 中文体质 ”的赢弱 ,不 热爱语文 ,他是决然教不 好
思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语文教学要 注重培养学生创 造性思维能力,教会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1 .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有人将 中外 中小学生的想象力 作过比较 , 结果 是我 国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少了一些丰富 。 中 其 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缺陷 。语文 教学必须强化学 生想象思维的训练 , 上课伊始的导 语设 计, 要 诱发学生的想象 ;指导学生预习 ,要启发学生的想象 ;设疑、 点拨 、解惑 ,要激发学生的想象 ;画龙点睛式的精讲 ,要 启发 学生 的想象 ……总之 , 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天地 , 提高他 们想象思维的能力。 2 .磨砺学生的批 判思 维。语文课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 敢于发表不 同的见解 。要教育学生不迷信古人 ,不迷信名人 , 不迷信教师 。 学生要允许出错 ,允许改正 ,允许保 留不 同意 对 见。 欢迎学生上课随 时质疑 , 欢迎发表与教材不 同的意见 , 欢 迎提 出与老师不 同的观点。这样 ,才能为学 生积极思考 、创造 性地学习准备好适宜的条件。 3 .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 。实现国家的伟大振兴 , 须提 必 高 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 的基础 ,因此 ,培养创造能力 ,必 须进行规范的 、有序的创造 性思维训练 。 语文课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 要把握三条原则 :一 是主体性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实 践性原则 ,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 来 ;三是全面性原则 ,
新时期教师形象浅析
新时期教师形象浅析湖北咸宁市咸安区实验中小学余立奇教育是人育人的事业,是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的事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形象要求和期望更高。
新时期的教师应以怎样的风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要求而改变自己。
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一、端庄的外在形象教师的外在形象能影响学生的发展,那亲切的笑容、得体的装扮、雅致的点缀能让自己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也影响学生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教育资源。
如果教师每天带着一颗爱美之心面对学生、同事,每天带着真诚的微笑走进校园,快乐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学生受到感染,也让自己拥有幸福的校园生活。
这样会使自己的形象更贴近于人们心目中的教师范本。
二、高雅的生活情趣一个有品位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教师应该有高雅的兴趣爱好,通过美术、音乐、体育等素质的培养,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丰富了精神生活,更能在无形中将艺术的气息融入自己的教学,给学生以美的体悟,学习的乐趣。
三、完善的人格修养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都肩负着培育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言传身教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把“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永恒主题。
教师的形象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对象,有些影响甚至给学生留下了终生的痕迹。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1、充满爱心“爱”是教育的主旋律。
只有教师心中充满爱,才能去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
爱是天下最美的语言,教师的爱像阳光,像雨露,温暖、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有时,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每一次行动,举手投足间都包含爱的影子,就可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迷途知返,也能使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
当代教师形象建构初探
当代教师形象建构初探摘要:教师对于21世纪的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良好形象的建构,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教师良好形象的建构主要表现在:外在形象的建构和内在素质的提高。
也只有通过外在形象的建构和内在素质的提高在趋向“美”的角度上的结合,教师才能不仅仅作为教师,也作为“人”,对学生、学校、社会和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外在形象的建构;内在素质的提高;教师形象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行,人们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世界各国都认为,21世纪人才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未来教育的质量,而未来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文件中指出:“教师是变革的动力……是塑造新一代性格和思想的积极参与者。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确切地感受到教师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两个方面来讨论教师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发展趋势。
一、外在形象的建构形象设计的概念源于西方美容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形象设计理论。
所谓形象就是事物表现在外面的被感知或者凭借所感知到的做出判断的东西。
形象反映事物本身,为事物本身所决定,事物本身是第一性的,事物表现在外面的形象是派生的,是从事物本身中产生出来的。
外在形象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空间形式,也是精神状态的一种表述,它作用于人们的感官。
作为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教师的外在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师的外在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仪容服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话语等。
1 仪容服饰在现代社会,仪容服饰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和文化,它透射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大部分时间都与学生相处或交流的角色,也应注意其自身的仪容服饰所隐射出的话语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在目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仪容服饰,既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但又不能喧宾夺主——影响甚至干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教师的形象宛如一座灯塔,照亮着学生前行的道路。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更新,教师的形象也需要在新的视角下进行重构。
教师隐喻作为一种理解教师角色和形象的方式,为我们深入探讨新时代教师形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一、教师隐喻的内涵与演变教师隐喻并非是简单的修辞手法,而是对教师角色和职责的深刻隐喻和象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教师隐喻呈现出多样的形态。
过去,教师常被隐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
这种隐喻体现了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无私付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又被隐喻为“园丁”,悉心呵护每一株幼苗,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
这一隐喻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发展。
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或许可以被隐喻为“导航仪”,在知识的海洋中为学生指引方向,帮助他们筛选和整合有用的信息。
二、新时代对教师形象的新要求新时代带来了新的教育挑战和机遇,也对教师形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首先,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知识的引导者和共同探索者。
他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前沿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其次,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教师需要成为创新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创设创新的环境和机会。
再者,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使得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文化和价值观。
教师需要扮演文化传承者和多元文化理解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促进者”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然而,在新时代,教师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
在新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角色和形象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教师隐喻的视角来探讨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师的职责与使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教师隐喻的内涵与发展教师隐喻是人们对教师角色和行为的形象化、象征性表达。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反映了特定时代对教师的期望和认知。
传统的教师隐喻如“蜡烛”“园丁”,强调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和培育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对教师角色的多元化理解。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教师隐喻不断涌现。
例如,“导航者”隐喻突出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和人生道路方面的作用;“设计师”隐喻则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发展的精心规划。
这些隐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角色从单一的传授者向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的期待。
二、新时代对教师形象的新要求(一)具备创新精神和教育智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需要具备创新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运用教育智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成为终身学习者教育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只有自身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新时期教师形象
浅谈新时期教师形象之我见单位:盘山县陈家学校小学部姓名:崔玉秋职务:教师联系电话:浅谈新时期教师形象之我见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师的竞争、人材的竞争。
推动教育事业的主体——教师。
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造就21世纪的高素质、高规格的人材就必需成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适应社会进展的需要。
教师的形象及渊博的学识对学生有着庞大的模范作用和教育力量。
一、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精湛的教学水平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着教育教学进展的基础,没有如此一个基础固然就不能承担起教育进展的重任。
那个重任是十分艰巨的,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所以,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就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
只有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本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进展之需要。
无论你是文科教师仍是理科教师。
你是教音乐课仍是教体育课。
你是教低年级仍是教中高年纪,都能驾轻就熟。
而且不打折扣地同意学校分派的各项教学工作任务。
这不仅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保证质量,为了尽力实现教育教学的战略目标。
有必要更新教师的知识水平,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名受学生信赖和欢迎的老师除有渊博的知识,还要精通教学业务,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精通本行。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决定着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教师只有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在有条不紊当中进行。
要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管理教学业务的领导要踊跃开展一些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让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吸取他人先进经验,以改变过去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
课堂上通过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追求来扩宽知识范围,踊跃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学有所得。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调整、充实、提高、完善自己。
才能适应新时期教师的要求,才能树立教师学而不厌,追求不息的好形象。
二、用语言和仪表影响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教书育人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任。
浅谈新时期如何塑造教师形象
浅谈新时期如何塑造教师形象教育是人育人的事业,即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的事业.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
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教师要为人师表,既要注重言教,又要注重身教,特别要注重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应当是这种人。
教师人格中的责任心、爱心等,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一种榜样在学生人格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人格的力量对学生品格的形成起着引领作用.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
所以,新时期的教师要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同时要提高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能力,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此外,凡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让高尚的师德师风化作春雨,润物无声。
二、教书育人,提高业务能力“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
具备了广博的知识,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有血有肉,学生才能从内心里敬重你。
凡是用知识、能力、形象让学生佩服的,家长、社会认可度就高,口碑就好.由此,我们应多学习、勤动脑、勤动笔。
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来影响学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如何塑造新时期教师的形象
如何塑造新时期教师的形象
总体上教师的形象可从两方面来塑造:
一、外在美
“师生们衣着和整个仪表在审美教育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风貌的一个论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教师端正的仪表和教态、强健的体魄、充满生机的活力,乃至恰到好处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在学生心灵上荡起涟漪。
教师的风貌除衣着和仪表之外,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教师的精神风貌。
教师振作的精神,高昂的情绪,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热情,坚定果断的意志,同样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美好的回忆。
教师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德育情境来调试仪态,找出最佳的表美的临界点,创造性地最大限度地释放表美的能量。
二、内在美
内在美注重教师的人格魅力建设,主要体现在:
1、正确的教育动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只有对教育事业无私奉
献的内在动力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才能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教育工作,才能受到学生、家长、领导的喜爱,从而个人形象逐渐建立起来。
2、浓厚的兴趣,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是教师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不竭
动力。
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时常探究新知识,并运用于教学中。
3、强烈的情感,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教育爱”,对学生的“师爱”,对
所教学科的热爱,等等,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表现在教学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喜欢这位老师,教师的魅力才能得以体现。
教师形象的塑造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总结。
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
将外在的形象与内在基础结合起来,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树立良好的新时期教师形象,并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新时代教师形象的塑造
新时代教师形象的塑造一个人的形象,反映着他的水平;而他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塑造了他美好的形象。
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脊梁,教师形象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身教作用”,教师的形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形象塑造,树立崭新的教师职业形象。
一、爱生是塑造教师形象的前提谈起教师的形象,人们可以说出许多赞美之词,如:园丁、蜡烛、人梯、铺路石等等。
人们评价好老师也可以说出他的许多优点,如: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勤恳耐心等等。
但我认为教师形象塑造的前提应该是爱,也就是爱学生。
优秀教师在教育方法上可以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为学生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正是因为有了教师无私的爱,才铸就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在学生中调查:“你最喜欢什么类型的老师?”,发现学生最喜欢是“有爱心”的老师。
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
母爱容易出现溺爱,而师爱却是严与爱结合的理智的爱、科学的爱,是一种站在社会角度的爱,它体现的是党和人民对下一代的关怀。
友爱需要回报,而师爱却是无私奉献,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爱。
情爱是专一的、自私的爱,而师爱是无私的、博大的爱。
师爱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爱,好老师对后进声不是“头痛”,而是“心痛”。
他们不歧视后进生,对后进生给予厚爱。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关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
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不难体会,凡是得到教师关怀、爱护的学生,他们都会喜欢尊敬教师,而这种对教师的好感又往往会迁移到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中去,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该学科的学习中去。
他们为了报答老师的爱,在学习上争取优异的成绩,以不辜负教师对自己的期望。
反之,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崇高的职业道德是塑造教师形象的关键“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当代中国文学视野下的教师形象探索的开题报告
当代中国文学视野下的教师形象探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也日益受到关注。
同时,由于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师在当代中国的文学中是一种常见形象,不同作品中呈现的教师形象也各具特色、背后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于当代中国文学视野下的教师形象进行探索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国文学中教师形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教师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形象特点、文化内涵和文学传承等问题,为深入了解当代中国文学和教师形象提供理论基础。
二、主要研究内容1. 教师形象概述:对于当代中国文学中教师形象的概括,探讨不同文学流派中教师形象的共性和差异。
2. 教师形象的文化内涵:分析教师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探讨教师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3. 教师形象的变迁:以时间轴为线索,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教师形象的变化和演变。
4. 教师形象的文学传承:研究当代中国文学中教师形象的文学传承,探讨不同作品中教师形象的文学渊源和文学传统。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在文献分析方面,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掌握相关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其次,对教师形象的文学传承、文化内涵等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在比较研究方面,对比不同作品中教师形象的异同点和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文学流派中教师形象的特点。
四、预期成果本文旨在探究当代中国文学视野下的教师形象,其预期成果如下:1. 对于当代中国文学中教师形象的概括:运用整合和梳理的方式,对当代中国文学中教师形象进行深入概括。
2. 对于教师形象的文化内涵:分析教师形象在当代中国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发现教师形象在不同作品中具有的不同象征意义。
3. 对于教师形象的变迁: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教师形象的变迁和演变,揭示人文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4. 对于教师形象的文学传承:研究当代中国文学中教师形象的文学传承和文学渊源,梳理教师形象在不同文化传统和文学流派中的发展轨迹。
塑造教师良好职业形象的关键
塑造教师良好职业形象的关键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他们的职业形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如何塑造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塑造教师良好职业形象的关键。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作为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应该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
二、高尚的师德修养和道德情操教师的师德修养和道德情操是塑造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道和师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教师要坚守职业操守,秉持真挚的爱心和耐心,关心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教师的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是塑造良好职业形象的基础。
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和责任感。
只有真心热爱学生,才能够关心他们的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教师要用心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合作。
教师应该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的心声,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团队协作,与同事共同研讨教学问题,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不断自我反思和提高塑造教师良好职业形象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能否不断自我反思和提高。
教师应该经常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不断分享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形象建设
教师职业形象建设第一部分:教师的重要性和责任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作为培养未来一代的重要角色扮演者,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塑造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引路人。
因此,教师的职业形象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部分:教师形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形象的建设涉及两个方面: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个人素养包括品德修养、外表仪容、语言风度等方面;而教师专业能力则包括学科知识掌握、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反馈和评估等方面。
第三部分: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其品德修养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公正无私、责任心强等。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四部分:教师的仪容仪表教室里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
整洁干净的穿着、得体的发型和文明礼貌的举止都能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需要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以展示出专业、正直和自信的形象。
第五部分:教师的语言风度教师的语言风度对塑造教师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用文明、客观、准确的语言与学生交流,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言语或语气。
通过语言的运用,教师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
第六部分: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作为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只有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了解透彻,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保持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
第七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形象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教学反馈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部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形象建设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以平等、尊重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倾听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师形象建构初探摘要:教师对于21世纪的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良好形象的建构,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教师良好形象的建构主要表现在:外在形象的建构和内在素质的提高。
也只有通过外在形象的建构和内在素质的提高在趋向“美”的角度上的结合,教师才能不仅仅作为教师,也作为“人”,对学生、学校、社会和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外在形象的建构;内在素质的提高;教师形象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行,人们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世界各国都认为,21世纪人才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未来教育的质量,而未来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文件中指出:“教师是变革的动力……是塑造新一代性格和思想的积极参与者。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确切地感受到教师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两个方面来讨论教师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发展趋势。
一、外在形象的建构形象设计的概念源于西方美容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形象设计理论。
所谓形象就是事物表现在外面的被感知或者凭借所感知到的做出判断的东西。
形象反映事物本身,为事物本身所决定,事物本身是第一性的,事物表现在外面的形象是派生的,是从事物本身中产生出来的。
外在形象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空间形式,也是精神状态的一种表述,它作用于人们的感官。
作为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教师的外在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师的外在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仪容服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话语等。
1 仪容服饰在现代社会,仪容服饰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和文化,它透射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大部分时间都与学生相处或交流的角色,也应注意其自身的仪容服饰所隐射出的话语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在目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仪容服饰,既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但又不能喧宾夺主——影响甚至干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
这就要求教师的仪容服饰美丽而又不奢华。
其次,教师与学生的课外接触也是其进行交流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方式。
此时教师的仪容服饰应随情境而有所变化,在不同的场合,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仪容服饰。
如在户外活动课中,教师的仪容服饰应尽量休闲而不死板、轻松而不深沉,带给学生以生命的活力和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领略多样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在比较正式的会议上,教师着装应大方而端庄,以稍作修饰的仪容和服饰来引导学生认真的态度和对会议的重视。
另外,在教师与学生的私人交往中,教师的仪容服饰应易亲近而友好,以便于与学生进行融洽的交流。
2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它塑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氛围和意境。
当代的教育目的和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的面部表情应当是尽可能多的和颜悦色,尽可能让学生在舒适、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适当地使用赋予深意的眼睛,或给予学生以鼓励,或给予学生以警示,以达到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然而,在与学生的纷繁复杂的交往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永远亲切、祥和的面部表情会让教师疲惫不堪,也会让学生觉得虚伪而不真诚。
如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教师的和颜悦色可能会让学生无法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及后果的严重性,这样的面部表情会纵容学生的错误行径,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如在语文课堂上,丰富表情蕴涵着丰富的感情,丰富表情的表露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会学生体会人生复杂的情感,给学生以亲切感,让他们不仅在书本上学习人的感情,而且能在情感共鸣中探寻人生的意义。
因此,适当丰富的面部表情可以促进教师身心的健康发展,更可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面部表情与话语一样,是内心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但相比而言,面部表情更具直观性和感情性。
3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体态语言,有着特定行为主义的涵义,体现着教师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它虽是无声的,却和面部表情一样,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样的道理,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应尽量大方、得体,为其思想的表述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重视,更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认同和提高。
而在非正式场合中,教师仍然是学生关注的对象,其一言一行更有可能激发学生模仿的兴趣。
因而,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抑或接人待物,教师都应体现其成熟的思想、朝气蓬勃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但是,与面部表情有所不同的是,肢体语言更具有动作性和具体性,它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
因而,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并不意味着教师要采用整齐划一的肢体语言。
优雅的肢体语言确实可以让学生有美的感受和熏陶,但是个性鲜明的肢体语言更可以让学生有真实的立体感,让学生从客观存在的角度去体会教师的思想与感情,从平等的角度来接受“人性美”的教育。
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与学生建立信任的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4 语言表达古语有云:“言为心声,语为人镜。
”语言表达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
因而,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能最大限度地表达教师的思想和感情。
在传授知识时,教师语言组织的内容应明晰而不含糊,有条理而不紊乱,在富有逻辑性的前提下,寻找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将知识讲解得清晰而透彻。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语速不能过快,过快可能会使学生不能及时消化所听到的内容;也不能过慢,过慢可能会使学生思想放松而导致其精神涣散。
在语音语调方面,应尽量准确无误,视所授知识的实际内容变化,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激昂。
与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相比,语言表达有其独特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建立在人类文化基础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然而,语言的表达并非教师传授知识、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知识的完美传授还必须借助于教师与之对应的适当的仪容服饰、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只有四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教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仪容服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的选择是其外在形象的具体化,也是其内在涵养的表达。
教师的外在形象的修饰和提高,是“人”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的本性要求,是教师生命力外显的物质存在。
仪容服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四者的有效协调和完美结合,带着时代的朝气和“美”的精神,可以为学生带来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促进师生的和谐交流和富于个性化的发展。
二、内在素质的提高教师外在形象的建构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是教师发展的核心。
这里谈到的教师的内在素质,从横向上看,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情感调整;从纵向上看,主要包括教师对其个人专业相关生活史的探究和教师对未来的感知力。
1 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训练、专业自主三个角度来看。
(1)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从当今教育中教师的实践来看,其专业知识一般主要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三大类。
而其专业技能则主要指教师的从教能力和管理能力,如教师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和因材施教的技能等。
大部分教师在职前教育中已经对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职后教师学习的结束。
此外,教师的职前学习主要为理论学习,相对教师开始从教的实践而言,这些理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教师在职前所进行的系统学习极有可能已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事实,因而,教师应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自我导向性的学习和实践。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发展的社会中保持自我的个性和时代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
(2)专业训练的进行早在1904年,杜威就提出,当教师教育被视为一种专业领域时,就必须把它看成是一种一生的专业发展形式,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训练有着同样重要的共同特征。
1953年,国际教育大会反复强调,教师“应当受过良好的普通教育和令人满意的专业训练”。
教师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条件,它也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进程和水平,是教师保持其职业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重要条件。
定期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发展和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训练需要教师有服从教师专业组织的精神,从而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
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教师的专业训练也应该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由此看来,就如王长纯先生说的那样,教师发展成为学校建设的必要。
此外,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学习环境,教师的发展也应融入这一趋势。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3)专业自主的坚持这里的自主是在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表现为教育或教学与学术研究等专业方面的自由权、自主权和在班级、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教师的学术和研究是教师专业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教师的学术和研究成就的取得是教师工作的展开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理论基础。
当今的教育是以班级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班风、学风,影响着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和学校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自主权,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实行有效的管理。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则应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和整体共性实行有效的教学。
2 教师情感的调整教师情感的调整主要包括自我情感的了解、自我情感的调控、自我情感的迁移。
(1)自我情感的了解教师应是理智而又富有情感的教育者。
作为职业化的教育者,教师也应在教学中既能自我约束,又善于较好地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对自我的情感有深层次的了解。
了解自我情感主要通过自我和他人两个途径来展开。
从自我的角度来讲,教师可从自身的生理状况、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获得对自我情感的了解,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自我剖析应尽量客观而不失偏颇,在充分肯定自我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我的缺点,认真分析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真正做到个人与社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从他人的角度来讲,教师应悉心听取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甚至是学生的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以“他山之石”来提升自我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
(2)自我情感的调控认识了解自我的情感的能力是教师调控自我情感的基础。
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情境,教师作为学生关注和模仿的对象,调控自我情感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今,教师面对的,大部分是心智未成熟的未成年人,美好的情感固然能够给学生以好的熏陶,然而作为一个平常人的教师,有着自己特有的个性和情感,不恰当情感的表达会给不善于分辨情感的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而,作为一个职业化教育者的教师,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在特定的场合,教师必须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