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内审检查表(新)
研发部质量环境内审检查表范例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总则
6.1.1
6.1.1
询问部门负责人,确定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有哪些?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包括哪些?如何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如何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2
环境因素
6.1.2
询问部门负责人,与部门工作相关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环境因素是否得到有效识别?
3
运行策划和控制
8.1
询问负责人,如何向外部供方、承包方沟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如何对其进行控制?是否有能源资源节约日常运行进行检查和记录?采取了哪些措施节约材料和能源?是否对部门运行产生的危险废弃物进行有效管理并形成相应记录。
8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
10.2
询问部门负责人,体系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格、环保违规事故等?若有,采取了哪些纠正和纠正措施?检查内审、外审、日常检查发现的不符合记录,确认是否及时实施纠正和纠正措施?是否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对有效的措施是如何处理的?
备注:评价符合打“√”;不符合打“X”。
质量、环境一体化内审检查表
(
受审核部门
研发部审核员审核日期审核条款Q:6.1.1/6.2/8.1/8.2/8.3/9.1.1/9.1.3/10.2;
E:6.1.1/6.1.2//6.2/7.5/8.1/8.2/9.1.1/10.2
序号
内容
标准条款
检查内容和方法
检查结果
评价
ISO9001
ISO14001
6
内部审核
9.2
9.2
检查最近一次的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内审报告、内审不符合项及其整改措施,确认内审是否每年按计划实施?策划是否考虑了过程的重要性、公司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公正性是否受影响?不符合是否得到及时的纠正?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研发部iso9001检查表

审核员:日期:批准:日期:下面是赠送的几篇网络励志文章需要的便宜可以好好阅读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4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
”这是我妈常说的一句话,每当我面临困难及有畏难情绪的时候,我妈就用这句话来鼓励我。
一定有很多人想说:“这还在北京混个什么劲儿啊!”但他每天都乐呵呵的,就算把快递送错了也乐呵呵的。
某天,他突然递给我一堆其他公司的快递单跟我说:“我开了家快递公司,你看得上我就用我家的吧。
”我有点惊愕,有一种“哎呦喂,张老板好,今天还能三蹦子顺我吗”的感慨。
之后我却很少见他来,我以为是他孩子出生了休假去了。
再然后,我就只能见到单子见不到他了。
某天,我问起他们公司的快递员,小伙子说老板去上海了,在上海开了家新公司。
我很杞人忧天地问他:“那上海的市场不激烈吗?新快递怎么驻足啊!”小伙子嘿嘿一笑说:“我们老板肯定有办法呗!他都过去好几个月了,据说干得很不错呢!”“那老婆孩子呢?孩子不是刚生还很小吗?”“过去了,一起去上海了!”那个瞬间,我回头看了一眼办公室里坐着的各种愁眉苦脸的同事,并且举起手机黑屏幕照了一下我自己的脸,一股“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气息冉冉升起。
并不是说都跳槽出去开公司才厉害,在公司瞪着眼睛看屏幕就是没发展,我是想说,只有勇气才能让自己作出改变。
№:5《拒绝平庸》里有一句话: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嫉妒别人的成功?正是因为知道做成一件事不容易又不愿意去做,然后又对自己的懒惰和无能产生愤怒,只能靠嫉妒和诋毁来平衡。
其实走出去不一定非要走到什么地方去,而是更强调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现状。
有人问我那你常说要坚持,天天跑出去怎么坚持?其实要坚持的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个地方,如果你觉得一个地方让你活得特别难受,工作得特别憋屈,除了吐槽和压抑没别的想法,那就要考虑走出去。
就像歌词里说的:“梦想失败了,那就换一个梦想。
”不能说外面都是大好前程,但肯定你会认识新的人,有新的机会,甚至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研发部内审检查表

在《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作了明确规定并得到了有效实施。
保持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结果的记录,粘贴合格证。
4.计量器具主要为卷尺、游标卡尺,等。计量结果均符合要求。由保管人做日常维护。
Y
2.组织已规定了哪些监视和测量活动?组织通过建立哪些过程,确保上述活动可行并与监视和测量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3.组织是否建立了测量设备量值传递系统,可追溯至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测量基准?
4组织是否建立了测量设备系统?所有测量设备校准均已纳入校准系统,并规定了校准或验证周期?测量是否已按规定周期或在使用前得到校准或验证?.
5.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没有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测量基准时,组织是否制定用于校准或验证的文件?
6.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结果是否建立记录并予保持?是否建立标识,用于确定其校准状态?
2.被评审的设计和开发是否包括了有关的职能代表,并是一个集思广益、科学评价的过程?
3.评审结果及跟踪措施的记录是否建立并予保持?
4.评审未通过时,组织是否致力于解决未通过的焦点问题,在未解决前,不得转入下一设计阶段?
5.通过设计和开发评审,已达到:
⑴设计和开发的结果具有满足要求的能力?
⑵对识别出的问题已采取措施并对措施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无计算机软件使用
Y
10.对测量设备需重新校准(校准周期以外的)情况是否确定并予实施?
无此类情况
Y
11.测量设备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是否有适宜的防护措施,防止损坏或失效?
由保管人做日常维护。
Y
8.1
1.组织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有哪些?体现在组织哪些文件中?
1.在企业标准/合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
研发部内审检查表新)

1.当某项设计和开发活动结果涉及重大的产品特性时,是否设置验证点?各验证点验证内容是否明确?( 选择过程审核/评价)
7.3.5设计和开发的验证
1.是,按新产品开发流程进行。
2.是
3.是
试验报告
4.是
采取相应的纠正或改进措施。
2.各验证点是否采取了适宜的验证方法?验证是否与实际使用的情况相似的条件下进行?难所需客观证据是否能够充分证明已满足规定要求?( 重点发散审核/查阅、评价)
开发性质和特点: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及现有产品的改进全过程。
2.无市场调研报告
3.客户合同、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综合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发展的需要、法律法规的需要;其决定的依据充分、可靠。
4.是
《设计开发计划书》
5.是
6.是
各部门负责人及工程师
7.因历史原因,有些文件已缺失,正在完善中。
2.在设计开发前,组织的市场调研活动是否充分、广泛并形成文件(如市场调研报告)?( 概况切入审核/抽验)
3.评审结果及跟踪措施的记录是否建立并予保持?(操作流程审核/抽验)
4.评审未通过时,组织是否致力于解决未通过的焦点问题,在未解决前,不得转入下一设计阶段?( 问题溯源审核/抽验)
5.通过设计和开发评审,已达到:
(1)设计和开发的结果具有满足要求的能力?
(2)对识别出的问题已采取措施并对措施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选择过程审核/查阅、核实)
1.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有哪些?这些文件是否得到事前确定?是否针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这些文件在发放、实施前是否得到具有资格的人批准?( 概况切入审核/抽查、核实)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
内审检查表 研发部(ISO9001:2015)

内审检查表研发部(ISO9001:2015)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研发部审核员。
日期:
审核内容现场记录
1.是否按照《开发任务书》立项新产品开发?
2.是否填写《新产品设计输入/评审表》进行新产品策划?
3.如何管理开发项目的不同阶段?
4.是否填写《新产品开发进度表》跟踪开发进程?
5.是否进行新产品开发项目评审并填写《设计评审记录表》?
6.如何管理制作开发样机?是否填写《电路板打样记录序表》?是否有《请购单》申购物料?
7.是否对开发样机进行检测?是否填写《样品测试报告》?
8.研发部是否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的样机进行验证?
9.完成开发产品是否填写《设计确认报告》?
10.开发项目完成后如何输出?是否形成文件?
11.如何评审、确认开发过程中的更改?
1.是否在试产前将《样品测试报告》分发到相关部门?
2.试产前是否进行会议沟通?是否有会议记录?
3.是否根据新产品试产编制作业指导书?
4.新产品试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如何处理?是否有相应程序?
5.是否填写《FQC检验报告》?
6.是否有《试产总结报告》?
1.是否有组织结构图?
2.工作职责是怎样的?
3.各岗位人员是否清楚本岗位职责和权限?
1.内、外部沟通形式、记录。
2.内、外部沟通效果如何?
是否提供相关产品的正式作业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1.作业指导书、排拉流程图、工时表、生产和服务程管理程序、BOM控制序、技术图纸、产品检测规范。
1.工作记录中是否发生重大不符合?
2.如何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
3.发现潜在不符合时如何处理?
4.如何跟踪纠正、预防措施?。
内审检查表-研发部

E/S:组织如何进行内外部沟通?
如何策划内外部沟通的过程?
有哪些记录来证明?
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风险、环境绩效、合规义务和持续改进建议相关信息。
E/S:内部交流是否包括最适当的职能和层次?是否包括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ES:通过哪些方法实现目标?
评价目标结果的参数是哪些?
符合
3
Q/E/S:6.2.2
目标实现的策划
Q/E/S/:在策划如何实现目标时,公司是否有考虑:
1、完成的时限;
2、由谁去完成目标;
3、是否有充足的资源;
4、如何评价结果。
符合
4
Q: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Q:1、公司是否具备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是否经检定或校准?
符合
8
Q:8.2服务和服务的要求Q:8.2.1顾客沟通
内容包括:
Q:1、公司是否沟通要提供的服务或服务的细节,以便顾客理解提供的是什么?
2、是否明确顾客可如何联系公司进行提问、订购服务或服务?公司将如何告知顾客相关变更?
3、是否建立适当形式让公司从顾客处获取有关问题,疑虑,投诉,正面和负面反馈的信息?
2、监视和测量是否有计划?记录是否保存?
符合
5
Q/E/S:7.4
沟通
Q: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各职能层次间的沟通是如何开展的?对信息沟通的职责和方法以及对重大事件、问题的沟通是如何开展的?
2)是否使用了恰当的沟通形式?开展的情况,信息是否被有效的利用?
符合
12
Q: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内部审核检查表(研发部)

审核时间陪同人员
骨口. 序
号审核内容审核结果判定备注
1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岗位、职责和权限是否有清晰定义?
2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是否有对质量管理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识别和管理?
3 2.风险应对措施有无实施和评价其有效性?
4
7.1.2人员
1.是否对外包服务人员和服务提供方的能力做管理?
5 2.特殊岗位和关键岗位等人员配置是否符合策划要求?(确认在职人员
安排是否符合组织架构设定)
6 7.1.3 :基础设施4.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有用到哪些软件?这些软件是否有管理?有无相应的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软件、分析软件、ERP 系统等)
7
7.1.4:过程运行环境1.组织针对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和服务不合格有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防呆、奖惩制度等)
8 2.组织采取过哪些缓解紧张情绪,预防职业倦怠、保证工作情绪等活动
以减少因心理的不利因素?
9 3.现场确认7S状况。
10
7.1.6 :组织的知识1.是否有对开发过程和结果做一定的经验总结,以便于下次开发时可以进行利用?
11 2.是否有通过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经常性问题进行识别,并做出相应的措
施?这些措施有无纳入到相关的作业标准中?
12
7.3 :意识
1.各岗位员工是否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以及相关的质量目标?
13 2.各岗位员工是否了解各自岗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这
些影响的方法?
14 7.4 :沟通 1.部门需要沟通的内容有哪些
(包括内部和外部)?方式有哪
些?是否有保留必要的形成文件信息?
受审部门研发部审核员。
内审检查表(研发部)

●查见各类产品说明书 、生产用图及设计图纸。
符合√
Q 8.3.6 设计和开发 更改:
1、应识别设计和开发更改并保存记录。适当时,应对 查工程变更表,变更过程进行有效识别,评审和控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之 制 ;
前得到批准。
输出工程变更客户认可通知单,得到顾客确认后实
2、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 施变更 。
说明是否出现过顾客投诉,如何管控的,出示证据。 部传递的合同评审表或市场调研、月度质量改进会
请说明顾客变更如何管控,出示证据。抽样关注不同外 议,以及网上销售平台顾客反馈的意见(要求或期
部情形时的变更,如顾客个人原因、公司内部原因、外 望)作为开发设计依据。
部客观因素等。
3、借鉴公司产品官方店 在售产品销量及顾客评价情
3、哪些变更需要通知客户,并得到客户的认可?
备注:“结果判定”栏:符合√,一般/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符合√
、新产品成本可行性分析;四、形成结论)
符合√
Q 8.3.2 设计和开发 策划
1、是否对新模具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策划和控制?
2、策划输出是否形成了文件?是否确定了设计开发阶 段和进程、各阶段活动(含评审、验证和确认)的内 容? 3、是否明确了开发活动中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设计和开发策划所形成的文件,是否随着设计和开 发的进展,及时予以更新,保持其适宜、有效性?
《JZY-C6008B钢化玻璃面板熄火保护灶具明细表》 组件类:底壳密封条/面板固定支架/铭牌/电池盒/隔 热盒/语音脉冲器/点火提示贴纸/包装贴片/能效标识/ 自我声明清单、总装图/底壳/进气管/燃烧器/泡沫组 件/包装箱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产品实现有哪些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如何确保它们处在受控状态?其资源是否充足、适宜?(重点发散审核/确认)
5.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确定了哪些提供证据的所需记录?(选择过程审核/确认)
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选择过程审核/查阅、核实)
1.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有哪些?这些文件是否得到事前确定?是否针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这些文件在发放、实施前是否得到具有资格的人批准?( 概况切入审核/抽查、核实)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
1.作业指导书、生产、检验、包装等活动文件,产品标准等。
3.检验文件
4.产品工艺流程图中有确定关键过程及特殊过程。
充足、适宜
5.来料检验记录,生产过程装配流程卡,调试记录表,成品检验记录表,确认检验记录表等。
6.《新产品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发项目任务书》、《设计开发计划书》
这些文件与组织的其他过程的要求一致,并适于组织运作。
2.组织是否已编制产品实现工艺/作业流程图?在该流程图中,过程及顺序是否恰当?哪些过程需建立或已建立了文件?哪些过程已确定或需确定验证、确认、监控、检验和试验活动?(操作流程审核/抽查、确认)
3.各验证点验证结果及跟踪措施是否有记录并予保持?( 选择过程审核/抽查、核实)
4.验证时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在未解决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问题发散审核/抽查、核实)
1.在新产品音乐会或批量投产前,是否经过设计确认?设计确认内容,是否围绕着预期使用或应用要求进行?设计确认是否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进行?设计确认方式是否适宜?(选择过程审核/抽查,核实)
6.参加设计和开发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是否具有工作所需的充分的资源和信息?( 重点发散审核/面谈、验证)
7.设计和开发策划所形成折文件,是否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及时予以更新,保持其适宜、有效性?( 选择过程审核/抽查、确认)
1.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是否确定并形成文件?输入信息来源有哪些,是否充分、可靠、有效?(概况切入审核/抽验)
6.产品实现策划的结果形成了哪些文件?这些文件与组织的QMS其他过程的要求是否一致,并适于组织运作?(概况切入审核/抽验)
1.组织产品设计和开发是否存在?如存在,其设计、信息来源、开发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概况切入审核/提问、评价)
7.3 设计和开发
7.3.1 开发和设计策划
1.存在
设计和信息来源:客户合同、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综合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发展的需要、法律法规的需要等;
7.3.6设计和开发确认
1.是
性能、安全、临床报告
2.是
采取相应的纠正或改进措施。
3.是
2.对设计确认发现的问题是否已采取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在未解决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阶段?(问题溯源审核/抽问、验证)
3.确认结果及跟踪措施记录是否建立并予保持?(抽查、核实)
1.当发生设计错误,投产困难等更改情况时,是否及时予以识别、确认,并进行更改?
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1.是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2.是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3.是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4.是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5.是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2.所有设计和开发是否遵循同一更改程序,并经授权人员确定和批准?(重点发散审核/抽查、核实)
3.对某些设计和开发的重要更改是否经过评审、验证和确认?评审是否包括评价更改(如零部件)对已交付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重点发散审核/抽查、验证)
3.谁提出产品设计开发建议?谁决定产品设计开发?其决定的依据是否充分、可靠?( 选择过程审核/验证)
4.产品设计开发策划结果是否形成文件(如设计开发计划)?所形成文件是否确定设计和开发阶段及应开展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是否明确了各有关部门、成员的职责、权限?( 重点发散审核/抽验)
5.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接口是否明确、合理,并实施了有效管理,确保了有效沟通?(选择部门/过程审核/抽验)
(2)新产品预计产量、成本、价格目标、投资预算及新产品投放市场的目标?
(3)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有没有遗漏)?
(4)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适有信息?
(5)其他要求(如使用条件及限制、配套的材料、零件要求需开发的材料、工艺要求等)?
(重点发散审核/查看、核实)
3.设计和开发输入文件的充分性是否得到评审?通过评审是否确保了文件要求完整、清楚、没有自相矛盾?是否尽了最大可能使所有要求定量化,为设计提供统一的准则?设计输入要求是否具有先进性、合
开发性质和特点: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及现有产品的改进全过程。
2.无市场调研报告
3.客户合同、传统产品;其决定的依据充分、可靠。
4.是
《设计开发计划书》
5.是
6.是
各部门负责人及工程师
7.因历史原因,有些文件已缺失,正在完善中。
2.在设计开发前,组织的市场调研活动是否充分、广泛并形成文件(如市场调研报告)?( 概况切入审核/抽验)
(重点发散审核/抽查、确认)
1.当某项设计和开发活动结果涉及重大的产品特性时,是否设置验证点?各验证点验证内容是否明确?( 选择过程审核/评价)
7.3.5设计和开发的验证
1.是,按新产品开发流程进行。
2.是
3.是
试验报告
4.是
采取相应的纠正或改进措施。
2.各验证点是否采取了适宜的验证方法?验证是否与实际使用的情况相似的条件下进行?难所需客观证据是否能够充分证明已满足规定要求?( 重点发散审核/查阅、评价)
4.设计和开发更改是否对关联文件同步更改,以保持一致?更改信息是否已传递到更改实施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顺藤摸瓜审核/问查验)
5.更改、更改评审的结果及跟踪措施是否形成记录并予以保持?(顺藤摸瓜审核/抽查、核对)
各评审点的评审内容明确且系统;
由研发部组织与设计阶段有关的所有职能部门的代表对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进行评审,以发现和协商解决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
2.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工程师
3.是
4.是,采取相应的纠正或改进措施。
5.是
2.被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是否包括了有关的职能代表,并是一个集思广益,科学评价的过程?( 选择过程审核/抽查、核对)
过程及要求(审核
内容和审核凭证)
涉及QMS条款
事实记录
1.组织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有哪些?体现在组织哪些文件中?( 概况切入审核/抽验)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1.质量目标和要求:项目完成及时性100%
质量管理手册
2.已编制产品实现工艺/作业流程图;
恰当;
采购、生产、调试、质检过程中需建立文件;
设计开发过程中需确定验证、确认、监控、检验和试验活动。
3.评审结果及跟踪措施的记录是否建立并予保持?(操作流程审核/抽验)
4.评审未通过时,组织是否致力于解决未通过的焦点问题,在未解决前,不得转入下一设计阶段?( 问题溯源审核/抽验)
5.通过设计和开发评审,已达到:
(1)设计和开发的结果具有满足要求的能力?
(2)对识别出的问题已采取措施并对措施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1.是
输入信息的来源:适用的相关标准、法律、法规、顾客的特殊要求以及社会需求。
2.(1)是
(2)无预计产量及投放市场目标
(3)是
(4)有
(5)有
3.是,通过评审确保了文件要求完整、清楚。
2.设计和开发输入文件是否包括下列项目:
(1)产品的适用性要求(如性能和功能,感官特性等)?
f.已确保输出文件完整、准确、协调、统一、清晰?( 选择过程审核/查阅、确认)
1.在形成设计开发的结果各阶段,设置了哪些评审点?各评审点的评审内容是否明确和系统?各评审点采取了哪些适宜的评审方法?( 概况切入审核/抽查、评价)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1.标准符合性、产品的安全性、采购可行性、加工可行性、可检验性、结构合理性、美观性等;
是
2.满足
2.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是否满足下列要求:
a.每一设计和开发输出阶段都有明确、齐全的文件?
b.每一输出文件都能满足输入要求?
c.在输出文件中已规定或引用、评价产品接收准则?
d.输出文件能够满足采购、生产、服务的需要?
e.在输出文件中已规定与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如操作、贮存、维修和处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