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渊源(1).

合集下载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思潮,对于传统哲学观念和语言学有着重要的冲击和颠覆,开辟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介绍解构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解析德里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对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思潮的反思和批判。

德里达认为,传统哲学在揭示语言和意义的本质上存在局限性,语言并不是一个稳定、透明的媒介,而是充满欺骗性和矛盾性。

他试图通过反思语言及其运行方式,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矛盾与幻象。

在德里达看来,人类追求意义和真理的历史可以被解构为一系列由二元对立组成的辩证过程。

例如,存在与不存在、正面与负面、中心与边缘等等。

而这些二元对立中的一个极端总是被偏重并且占据统治地位。

但这种二元辩证关系实际上是如何形成和运作的呢?德里达认为其中包含着隐含或抑制意识形态、权力结构以及符号系统等因素。

在解构主义思潮中,德里达用“漂移”、“补偿”、“根无”的概念来重新审视传统哲学观念。

他试图瓦解现有体系中的中心,并揭示其中个别语意元素之间紧张关系,并提醒我们不要将事物简单地归类或定义为二元对立。

二、德里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批判形而上学:德里达认为形而上学是一种固化和死板化的体系,它试图通过对事物属性和定义进行二元化来获取真理。

他指出语言具有无限可塑性和多样性,并通过跳跃而非线性的方式展示事物属性与存在形态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

解构语言和行动:德里达批判了以符号或文本为基础的知识体系,并试图解构他们所包含的二元对立。

他认为语言是建立意义和知识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但也是混乱和多样化的源头。

通过对语言进行解构分析,他揭示了其中各种层次之间含有暗藏意义及内在矛盾。

反思权力机制:德里达关注权力结构及其在知识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他认为知识被组织、控制和操纵,使得某些特定群体获得主导地位,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不公正和不平等。

德里达文艺学思想概述-精选资料

德里达文艺学思想概述-精选资料

徳里达文艺学思想概述二、文学是痕迹在德里达看来,另一种将文学与哲学分立的观点认为:文学与事物的关系是隐喻的,哲学与事物的关系是直接的。

为了使外部世界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文学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来描述外部世界,力求个性、主观;而哲学追求普遍性的真理、力求一般、客观,所用的词语都直接指向事物和意义。

德里达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哲学语言中从来就不缺少隐喻的例子。

他说:“隐喻似乎牵涉到哲学语言在它整个领域中的用法,恰如所谓的自然语言在哲学话语中的用法,即自然语言作为哲学的运用。

”只要使用语言就不可避免要使用隐喻,隐喻不能作为区分文学文本和哲学文本的法则。

德里达引用了法朗士的小说《伊壁鸠鲁的花园》波利裴若对阿利斯托的一段话:“那些一心想摆脱意象世界的形而上学家们到头来仅是让乖张的命运永远束缚在譬喻之中,那些对古代寓言不屑一顾的可悲的诗人们,自己不过就是寓言的搜集者而已。

他们在制造白色的神话。

”哲学和文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墙,德里达结合延异的思想,将他们统称为文本:三、创作主体以我思为基础的西方近代哲学不可避免地将主体看作意义的源头,这种思想对于文学理论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于作者的重视。

传记批评、经济社会批评还是心理学批评,虽然着眼的角度不同,但是在研究影响创作主体的各种因素这一点上来说,是一致的。

传记批评认为创作主体的生平际遇影响了文本的生成,经济社会更是将主体的思想同他的社会地位绑定在一起,心理学干脆进驻到主体的心灵中探究意义的生成。

然而,“当人们不再有能力从力的内部去了解力,即去创造时,就开始着迷于已经被创造出来的形式”。

随着索绪尔的语言学的影响,出现了形式主义的文学理论,它们质疑作者对于文本的决定性意义。

德里达延续并发展了这样的思维传统,他也认为主体不是文本意义的决定因素,但是论证这个命题的方式同形式主义有着天壤之别。

形式主义是通过确立文本的中心地位将主体边缘化的。

而德里达通过延异的力量,怀疑进而消弭了主体在场的可能性,釜底抽薪地打击了作者理论。

德里达论文

德里达论文

浅析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出场背景孔繁帅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在现实基础上看是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的结果, 也是法国所固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矛盾的反映,。

在理论上是对胡塞尔、海德格尔哲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但是也不能忽视德里达本人独特的生命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对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出场背景做出总体上的把握。

关键词:解构主义现实基础个人体验理论渊源背景让·雅克德里达是法国著名的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想家。

1967 年他的《声音与现象》、《论文书写学》、《写作与差异》三部著作的问世, 使他成为法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他的解构理论的提出可以说动摇了西方传统观念。

同时解构主义也在欧美风靡一时。

在哲学、文学、政治等多方领域给以强大的震撼。

1972 年他又连续发表了《立场》、《哲学的边缘》和《撒播》等三篇著作,确立他在本世纪的思想界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可以说他的解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学术界的思维模式,已成为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哲学基础。

和所有的思想家一样,德里达的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渊源的。

一般来说一个哲学家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有两方面形成的。

一是对现实的反思,马克思曾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反映了哲学是对现实的反思。

二是哲学发展也有它的内在理路和逻辑,对以往哲学和思想的批判和反思是任何思想家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同时也不能忽视了自身的因素,每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经历也会影响的他的思想理论。

一、历史背景可以说解构主义的提出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将现代分为前现代和后现代。

前现代就是西方古代和中世纪文化的缩影。

现代主义也就是工业社会下形成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价值观,推崇人的理性和人道。

经济的飞速发展下掩盖了固有的危机和矛盾。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 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最终导致了20 世纪人类史上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

德里达思想评述

德里达思想评述

德里达思想评述德里达是二十世纪后半期解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也是哲学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支持者认为他的理论有助于反对人类对理性的近乎偏执的崇拜,有助于打破形而上传统对真理、本体的僵化认识,有助于打破形形色色的压制差异和活力的权威和中心。

反对者认为,既然德里达相信语言没有确定的意义,真理只是人的臆造,势必导致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

笔者认为,德里达的理论确实充满了矛盾,也提供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但要更充分地把握它的要义,就必须把它置于二十世纪的历史语境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来考察。

解构主义的出现与二十世纪人类在哲学、科学和社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动密不可分。

从哲学内部的发展看,从康德等人开始,就有从本体论转向的趋势。

哲学家们越来越对人类把握宇宙本体的能力感到怀疑。

康德虽然试图用先验的思维形式来弥合人的经验与物自身之间的鸿沟,但仍然充满了疑惑。

十九世纪的哲学家对形而上问题更缺乏兴趣,占统治地位的是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意志哲学。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和超善恶的姿态对传统哲学的冲击尤其剧烈。

到了二十世纪,形而上问题几乎从哲学中消失。

现象学将本体问题悬置起来,更多的哲学流派则受语言学转向的影响,探讨的领域已经转到语言本身。

当发轫于索绪尔的现代语言观通过结构主义运动渗透到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对结构的痴迷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真理的追寻。

解构主义脱胎于结构主义,它认为后者仍未摆脱传统的形而上学,因而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扬弃。

二十世纪物理学的突破也对人类思维产生了深刻影响。

传统哲学是建立在一种"客观观察者"的假定前提基础上的,也即是假定有一个观察者(人的理性或者神)能够从世界外部"客观"地观察,这种观察活动不会对世界施加任何影响。

哲学家们相信存在客观的、超时空的、确定的真理,正是由此而来的。

量子力学的出现粉碎了这种虚拟的客观性。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表明,作为观测者的人或者仪器在观测对象的同时已经干预并改变了对象的存在状态,客观的测量是不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其实是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概念上的区别。

论德里达对卢梭《论语言的起源》的解构

论德里达对卢梭《论语言的起源》的解构

论德里达对卢梭《论语言的起源》的解构作者:强以华来源:《湖湘论坛》2017年第01期摘要:德里达把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使命。

在他看来,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实质是言语中心主义,这种言语中心主义是形而上学把内在的原型文字(广义文字)外在化为普通文字(狭义文字)的结果,它在卢梭的《论语言的起源》中典型地表现了出来。

他通过发现卢梭《论语言的起源》中的言语中心主义实际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字的替补游戏解构了卢梭的言语中心主义,消除了所谓的绝对起源的概念,重新回复到作为痕迹之代表的原型文字。

尽管哲学不能停留于解构之中,但是,德里达试图通过解构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的绝对预设(它通常构成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的观点依然值得肯定。

关键词:原型文字;普通文字;线性关系;替补游戏;回复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7)01-0132-05在整个形而上学传统中,卢梭著作《论语言的起源》中的言语中心主义具有典型意义,所以,他要通过解构卢梭的著作特别是《论语言的起源》中的言语中心主义来促使普通文字转向原型文字,走向新的“文字学”。

一、卢梭的言语中心主义根据卢梭的解释,《论语言的起源》本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一个残片,后来在定稿中被删除了。

在《论语言的起源》中,卢梭探讨了语言以及音乐的起源,在探讨之中涉及到了文字(普通文字)的起源,并进一步表达了他的言语中心主义思想。

关于语言的起源,卢梭在从一般的意义上分析了语言起源的基础之后进一步从具体意义出发分析了语言的起源。

他这样做的前提是将语言一分为二,即:言语与语言。

其中,言语是一般语言,人都普遍地使用言语;语言(作为狭义的语言)则是千差万别的具体语言,它属于不同的民族和地区。

他说:“言语区分了人与动物;语言区分了不同的民族”[1]1。

由于言语也是语言,所以,在广义上,我们说的语言也包含了言语。

在做了这一前提性的区分后,卢梭首先从一般的意义上亦即从言语的角度分析了语言的起源。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文学批评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文学批评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文学批评尽管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的研究领域主要在哲学,但在他庞大的着述中,却几乎涉及了哲学、政治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文学批评等诸多人文科学。

作为法国最有争议的思想家之一,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不仅使我们重新审视西方传统哲学和文化,也为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和阐释策略提供了新的途径,并由此对20世纪后期西方文学批评的基本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德里达认为,从柏拉图起,西方哲学史始终是围绕着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和在场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 of presence)而展开的。

在传统哲学中,思想、真理、理性和“道”是人们认识的终极目标,而它所设置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如自然与文化、意义与形式、本质与现象、所指与能指,两者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其中第一项处于优先的支配地位,第二项则处于派生的附属的地位。

德里达在《多重立场》(Positions, 1972)中指出:“在古典哲学的对立中,我们所处理的不是面对面的和平共处,而是一个强暴的等级制。

在两个术语中,一个支配着另一个(在价值上,在逻辑上,等等),或者有着高高至上的权威。

要消解对立,首先必须在一定时机推翻等级制。

”[1]可以说,德里达解构理论的一个主要策略,就是试图要通过一种颠覆的阅读方式和阐释方式来解读文本,从而推翻西方传统哲学中这种二元对立的等级秩序。

而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首先是从“文字学”即有关书写符号的科学入手的。

在他看来,当索绪尔将语言界定为一个符号系统,并强调任何符号的意义都不是由它自身的属性,而是由它与其他符号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时候,无疑是背离了传统哲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因为索绪尔并没有赋予语言的任何一个要素以优越于其他要素的特权,而是把语言视为一个充满差异的系统,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意义都是由它与其他要素的差异构成的。

然而,一旦涉及能指与所指的区别,索绪尔便陷入了“语音中心主义”(phonocentrism)的泥沼。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法国当代哲学家,他以解构主义思想而闻名。

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提出了“差别”理论,该理论是一种“无限反复”的解读方法,即通过对既有文本的拆解来分析文本的内涵,从而使文本具有新的诠释。

此外,德里达还结合了结构主义和超结构主义的思想,推动了当代文学界的发展。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是以“差别”理论为基础的,主张文学文本应该被解构,以便将其中的真理与虚假区分开来。

在德里达的看法下,文学文本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样化的,其内容是由不同的意义和涵义构成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

德里达把解构主义文学观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学结构,二是文学超结构,三是文学概念。

文学结构是指文学文本的结构形式,它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文学手法、创作技巧等,有助于理解和解读文本的内容。

文学超结构是指文学文本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它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历史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文学概念是指文学文本的概念性构成,它体现了作者
对人生和宇宙的探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德里达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包含许多不同的意义和涵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进而得出新的结果。

他强调,只有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反复解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探索作品背后的真实意义。

总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是以“差别”理论为基础的,主张文学文本应该被解构,以便将其中的真理与虚假区分开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在当代文学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文学的理解和解读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论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理论源脉及实践意义

论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理论源脉及实践意义

论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理论源脉及实践意义解构主义的产生是吸取和超越了前辈学人思想成果的结果。

在这其中,胡塞尔、海德格尔、索绪尔等人的思想对于德里达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解构主义自产生以来,遭致了许多误解,有人认为,它消解了终极意义,否定二元对立,只能导致虚无主义。

其实,解构主义不是只有破坏,而是在破坏的同时,也有着建设。

因此,它不是走向虚无主义。

它的价值就是打破了长期占据人们思想头脑的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的僵化思维模式,使我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思考。

标签:德里达;解构主义;吸取与超越;自由地思考德里达在其文本中很少谈及他的个人经历,他的文本也看不出个人经历的影响。

因此,苦难的童年经验和求学经历给德里达思想的形成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而真正能形成他自己独特思想的,还是建立在前人思想的批判和吸收上。

一、解构主义的诞生是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结果任何一个思想大家的形成都是一次艰苦的思想再创造过程,它离不开对传统思想资源的批判和吸收。

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形成也是综合了前辈学人思想的成果,在这其中,胡塞尔、海德格尔、索绪尔等人的思想对于德里达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德里达吸取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

德里达的解构工作是从论述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始的。

他早期表述的解构观念就体现在《胡塞尔几何学起源引论》中。

德里达对胡塞尔的《几何学起源》极其重视,“就这本40页的著作中他做了170页的评介”〔1〕9,但是德里达对胡塞尔的现象学并不是盲从,他只是利用胡塞尔的哲学方法,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

实际上,德里达终其一生,对现象学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真正的信仰,他继承的主要是“悬搁”、“本质还原”等现象学方法。

其次,德里达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立场与思路。

德里达对西方形而上学的“解构”,继承了海德格尔的立场与思路。

德里达的早期解构主义著作也可以看作是海德格尔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因此,可以说,德里达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立场的源头就是海德格尔的相关理论。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哲学界的重要思潮之一,而其中的代表性学派就是德里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是法国哲学家,被誉为“解构之父”,他的解构主义对传统哲学观念进行了透彻的反思和批判。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以及与哲学观念的关系。

首先,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强调语言的表达和意义的多重性。

他主张语言并非媒介,而是创造真理的主体。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无法准确地传达真实的概念。

每个词汇都有其多重的含义和相互的关系,因此语言的意义是不稳定和流动的。

德里达将这种流动性称为“差异”,并认为差异才是语言的本质。

他的著作《语言的本质》中详细探讨了这一观点。

其次,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对二元对立进行了否定。

他认为,传统哲学观念中的对立概念如存在与虚无、真实与虚假等并非互相对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他提出了“边缘”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处于边缘状态,无法脱离对立观念而存在。

他的著作《边缘》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还强调理性的局限性与哲学观念的不确定性。

他对哲学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哲学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存在偏见和误解。

他主张超越和抵制这种理性的偏见,通过对辩证法的批判来发现真理的可能性。

他的著作《辩证逻辑》探讨了这一思想。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还包含了对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批判。

他认为,权力是基于对立和排他性的结构,会导致压迫与剥削,而意识形态则是为了维护权力结构而存在的。

德里达用解构主义来分析和揭示这些结构,以期促使人们对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思考和反省。

他的著作《权力与知识》中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总的来说,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颠覆和批判,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对立的相互依存、理性的局限性以及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剖析。

他的思想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激起了对真理与存在的重思和讨论。

尽管解构主义的观点有时较为晦涩难懂,但其对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被认为是解构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对西方传统哲学提出了挑战,试图颠覆传统哲学中的二元对立、中心主义以及线性思维方式,强调文字、语言和符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及其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以及解构主义思潮在当代哲学领域的意义。

德里达的生平和思想德里达生于法国阿尔及尔地区,在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并成为一名哲学教授。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写与差异》、《论语言的力量》等,这些著作不仅在哲学领域引起了轰动,也影响了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多个领域。

德里达的思想最核心的概念是“征兆”。

他认为语言是征兆系统,其含义并非由外部事物决定,而是通过内部差别和关联来构建。

因此,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无法被固定在某种意义上。

基于这一理论,德里达反对哲学传统中的对立、中心和确凿真理观念。

解构主义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挑战解构主义批判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多元对立,如存在与本质、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等。

德里达认为这些二元对立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存,在语言符号系统中不断产生意义。

此外,解构主义也挑战了西方哲学中的中心主义。

德里达指出任何一个中心都不可能囊括所有意义,并且中心周围的边缘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该打破任何一种中心结构。

解构主义在当代哲学领域的影响解构主义思潮在当代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在文本理论和文化研究领域,解构主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批评框架,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符号系统背后的复杂性。

其次,在语言哲学方面,解构主义拓展了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范畴,使我们看到语言并非简单地传递概念或意义,而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多样性的领域。

最后,在政治哲学领域,解构主义提出了“无政治的政治”概念,即批判现存政治制度中的权力结构和话语霸权,并探讨在这种框架下可能存在一种更为民主公正的政治实践。

总之,德里达与解构主义思潮对西方哲学传统提出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挑战,在当代哲学领域仍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语言与文学本质_从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批判说起

文学语言与文学本质_从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批判说起

文学语言与文学本质——从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批判说起曹卫东内容提要 哈贝马斯对于德里达的批判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对德里达所立足的理论前提,即对于逻辑学和修辞学之间经典关系的解构提出质疑;其次,通过阐述德里达与塞尔之间隐蔽的争论,阐明了自己对于文学语言的理解;最后,是对于德里达的继承者们所主张的“文类不确定性”的批判。

本文沿着哈贝马斯对于德里达的批判思路,一方面阐明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规范语言)之间的差别,另一方面阐明所谓“文类不确定性”的内在问题,进而阐明文学本质主义(无论是文学中心主义还是文学相对主义)是值得认真检讨的。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德里达 文学语言 文学本质 余虹教授高举起文学本质的大旗,这在当下文化研究似有全面压倒文学研究的大背景下,显然是有其现实针对性和理论建设意义的。

余虹教授的这一立场遭到了陶东风教授的坚决反对和尖锐批判,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本文不想直接就他们之间的争论展开论述,而想通过叙述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批判立场,透过哈贝马斯对文学语言的深入分析,来阐述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文学本质。

哈贝马斯对于德里达的批判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对德里达所立足的理论前提,即对于逻辑学和修辞学之间经典关系的解构提出质疑;其次,通过阐述德里达与塞尔(John Searle)之间隐蔽的争论,阐明了自己对于文学语言的理解;最后,是对于德里达的继承者们所主张的“文类不确定性”的批判。

笔者也将沿着哈贝马斯的批判思路,逐步阐明我们对于文学本质的理解,并试图由此寻找到一条超越文学在事实与价值之间两难的途径。

一 哈贝马斯把德里达纳入对同一性思想的批判传统中,指出了他与阿多诺之间的一致性,认为无论是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还是德里达的“解构思想”,不过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而且,他们都对诸如确定性、总体化以及囊括一切的同一性模式,特别是对艺术作品中的有机结构,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意识与批判意识,他们也都强调寓言先于象征、转喻先于隐喻、浪漫先于古典。

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与文化批判

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与文化批判

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与文化批判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当今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深远。

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深刻地洞察了语言的本质和文化批判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和他对文化批判的看法。

一、语言哲学思想德里达的语言哲学思想强调了文字和语言的重要性。

他认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是形成我们思维模式和文化认同的基础。

德里达认为,语言的作用是让人类相互理解,但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异更加突显出来。

另外德里达也关注语言和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变革。

他认为,语言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都是不断变化的,而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社会和政治的变革。

对于这些变革,德里达认为只有通过开放、容纳、接受不同声音和观点的方式才能真正地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在德里达的思想中,语言是一种重建的记号系统,表述出了复杂的条件和规则。

他提出了很多理论来解释语言和记号,如他所说的“差延/封闭的结构” 和“符号被鉴别与解释的流动性”,这些理论表明了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语言符号,而这些符号随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并且存在着各种含义和解释。

二、文化批判德里达批判了现代文化和知识的权威性和固化性。

德里达认为,发展到当代的文化和知识已经被制约,无法更进一步,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的“结束” (la fin de la culture)。

他主张“解构”的思想,这个思想强调了对语言和文化中潜在的固化和不平等的审查。

通过解构,人们才能找到并且批判文化和语言中的固化和不平等的价值观念。

德里达的文化批判思想也关注了权力和异化的问题。

他认为,权力和异化会妨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们可以借助权力和异化来支配和压迫工人。

而在文化和语言的领域中,权力和异化则表现为一些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话语和意义,对不同思想和文化的声音加以威胁和打压。

德里达强调了在文化和语言的领域中开放、容纳、接受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理念,并且批判了那些把文化和语言用作压迫手段的行为。

雅克德里达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

雅克德里达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

雅克德里达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哲学家之一,也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对于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和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雅克·德里达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包括他对语言和符号的解构、对中心与边缘的思考以及他对真理和权力的挑战。

一、语言和符号的解构德里达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解构”。

他认为,语言和符号系统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础,但同时也是存在矛盾和内部冲突的源头。

德里达主张通过解构语言和符号系统来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隐含意义和矛盾。

他质疑语言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并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和漂移性。

德里达认为,任何一个意义都是通过与其他符号的关系而产生的,没有固定的本质或绝对的真实。

二、中心与边缘的思考德里达对中心与边缘的思考也是他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存在着一种塑造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关系,其中中心具有权威和优越性,而边缘则被边缘化和排斥。

德里达对这种二元对立关系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没有真正的中心,任何中心都是通过边缘的辩证关系而定义的。

他的观点挑战了传统体系的权威性。

三、真理和权力的挑战德里达对真理和权力的挑战也是他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

他质疑了传统哲学中关于真理的观念,并认为真理是多样而相对的。

德里达主张没有一个固定的真理标准,而真理是通过不断的交互和不断的解构而不断变化的。

此外,德里达也对权力进行了批判,认为权力存在于语言和符号系统中,并通过文化和社会的支配来实现。

他强调解构的重要性,以揭示权力的演变和操控。

总结:雅克·德里达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于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和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解构语言和符号系统,揭示了其中的多义性和漂移性。

德里达对中心与边缘的思考挑战了传统中心权威的观念。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共3篇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共3篇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共3篇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1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与文化评论家之一,他对现代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

其中“文字学”思路是其最为重要的哲学成果之一。

本文将从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入手,探讨其思想内涵及其对当代哲学、文化研究的启示。

一、“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德里达在《语言的衰亡和文明的危机》一文中指出,人们认为语言是真实世界的反映,因而将其视作工具来描述现实。

然而,德里达却提出,语言并不能简单地通过翻译来达到对现实的反映,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词语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在跨越不同社会、不同文化时,其含义会发生变化。

由此引出了他的“符号学”思路:符号是一个“再现”过程,即人们通过将符号连接在一起来表达某种意义。

因此,语言的主体地位消失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语言作为表达现实的工具,而要对“语言/现实”这样二元对立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二、“文本”的概念德里达提出的“文本”概念,是对“原始作品”概念的批判,主要在于文本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却又是不断生成的。

其核心思想是:一切都是文本,包括言辞、符号、图片、物品等等,文本不是一个固定的存在,而是由具体的语言环境所塑造的。

德里达的“文本”既包含了文学、电影等艺术创作的批判,也包含了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的研究,这表现出了文本的广泛性和多维度性。

三、“写作”的重要性对于德里达来说,写作是一种对某种事物的批判,是对语言、文本和符号体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德里达强调,每个人都是一个“作家”,因为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在表达了某种意义和价值观。

写作是一种反思,是一种揭示社会、人性真相的力量。

在这个意义上说,写作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种文本形式的艺术表达了。

四、“解构”的理论方法德里达强调,我们不能把事物简单地看成死板的、已经被确定的单位,而应该关注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间隙性和矛盾性。

在实践中,这就要求我们采用“解构”的方法对它们进行批判性分析。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

德里达“文字学”思路初探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以其独特的“文字学”思路影响了当代哲学界。

他对语言和文字的研究,不仅扩展了我们对文字的理解,也深化了对语言和思维的认识。

本文将初步探讨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并探究其对我们对文字和语言的认知所带来的启示。

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首先强调了文字的多义性和无穷性。

他认为,一段文字所能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由读者和阅读环境所决定的。

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是开放的,随着不同的阅读者和不同的阅读背景,其解读也会发生变化。

德里达将这种多义性称为“漂移”,并强调了读者在解读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创造性。

其次,德里达对语言和文字的结构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

他认为,语言并非是透明的工具,而是存在着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

文字背后的结构和规则,决定了一种特定的意义和权力结构。

德里达通过对文字和语言的解构,试图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和隐含的偏见,以达到对现有结构的批判和反思。

最后,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还关注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但同时也限制了思维的表达和理解。

文字和语言所携带的意义,并非完全可靠和准确的,而是存在着欠缺和不确定性。

德里达通过对语言的批判和解构,试图打破固有的语言框架,以开启更多思维的可能性。

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在当代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思想挑战了传统的语言和文字观念,开拓了对文字的多义性和无穷性的认知。

通过对文字的解构和批判,德里达试图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和隐含的意识形态,以促使对现有结构的反思和改变。

他的思想也提醒我们,语言的限制并非不可逾越,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解构和创新,开启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总之,德里达的“文字学”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视角。

通过对文字和语言的多义性、结构和与思维的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字,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语言和思维的本质。

这一思路的初步探索,为我们开启了对文字学领域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

与西方批评家一起思考文学--评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

与西方批评家一起思考文学--评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

与西方批评家一起思考文学--评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郭伟【摘要】Yang Dong’s 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Derrida, in the perspective of a Chinese scholar for the first time, gives a whole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colossal aca-demic publication also shows Yang Dong ’ s own view of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杨冬的《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第一次以一位中国学人的独特视角,将西方批评史进行了全面、细致、以批评家为纲的梳理与述评。

从这部厚重的西方文论通史中,也可见出作者杨冬本人的文学观与批评观。

【期刊名称】《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杨冬;《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方法;文学观【作者】郭伟【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外语学院,吉林吉林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6从乔治·圣茨伯利的《欧洲批评和文学趣味史》到雷纳·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批评史这一学科在西方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

而杨冬的《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第一次以一位中国学人的独特视角,将西方批评史进行了全面、细致、以批评家为纲的梳理与述评。

此著可谓规模宏大,洋洋70万言,上起古希腊下讫20世纪后期,跨越2500年,专节论述人物及流派80余家。

全书文风厚重谨严,又不失简洁灵动,颇多神来之笔。

一部所涉如此之广的文论史著作,要做到脉络明晰、论理通透,自有一套贯穿其中的研究方法。

文字与语言--论德里达对索绪尔的解构

文字与语言--论德里达对索绪尔的解构

文字与语言--论德里达对索绪尔的解构【正文】当代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对语言的兴起与日俱增,然而,直接从哲学的立场介入语言学的争论,德里达还是第一人。

1967年,德里达发表《论文字学》,对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传统提出了挑战。

嗣后,他又在《缓别》、《日内瓦语言学派》等一系列论著中重申并发挥了他的批评,引起欧美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

德里达认为,索绪尔语言学建立在对言语系统的研究基础之上,是一种语音中心论。

它与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这种语音中心论限制了文字学,更一般地说,也限制了人文科学的发展,必须予以解构。

为此,德里达集中分析了索绪尔语言学的几个核心论题:1、言语与文字的关系;2.符号的独断性;3.符号的差别性。

为了便于论述,本文遵循德里达的思想线索,对这几个论题逐一加以讨论,然后对德里达批评的意义及文字学的得失给予评价。

一、在贬抑文字的背后法语“文字”一词(Ecriture)是动词“书写”(Ecrire)的名词化。

它指一笔一划的书写单元,也指由这些单元构成的符号系统。

西方文字是表音文字。

这种文字的特点使得西方语言学家作出结论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

如亚里士多德说:“口语是心灵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

”[(1)]卢梭也说,语言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说话:“文字只是口语的一种补充”,“一种表达”[(2)]。

这一思想长期支配着西方哲学和语言学对文字的看法,形成了漠视和排斥书写文字的强大传统。

索绪尔的语言学继承并加强了这一贬抑文学的传统。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的开编,索绪尔即花去大量篇幅论证“文字表现语言”。

他说:“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存在的唯一理由在于表现前者”[(3)],“文字本身与语言的内部系统无关”[(4)],“文字遮掩住了语言的面貌,文字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件假装”[(5)],“字母的暴虐还不仅止于此:它会欺骗大众,影响语言,使它发生变化”[(6)]。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_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_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理论研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林秋云自90年代起,/解构0一词频频出现于国内理论文章中,然而,有的人把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保罗#德曼为代表的美国解构批评混为一谈,认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德曼为代表的解构批评一样,也是在提倡一种消解哲学,即对结构主义的消解,是一种纯粹的文本分析和/内部0研究,¹这种看法是对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误解;但是,这种/误解0究其根源,也是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的。

本文将对德里达解构主义/中心0消解(decentering)的本质、困境及人们对它的误解作一分析,以期对德里达的解构批评作出正确评价。

一、/中心消解0的本质:对传统文化的消解在1966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召开的一次关于结构主义的学术会议上,德里达宣读了名为5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嬉戏6的著名论文,从此,他的思想为世人所知。

在这篇文章中,德里达对当时正风靡欧陆的结构主义思潮提出了重大质疑。

其对象直接指向/结构0范畴。

在随后的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5声音和现象: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符号问题概论6、5论书写6、5写作与差异6等三部著作,从而对形而上学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

简单地说,他认为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其根本特征是惯于为世界设立一个本源或曰/终极能指0,这个本源可以是/理念、始基、目的、现实、实体、真理、先验性、意识、上帝、人等等0。

º由这个本源出发,形而上学设定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范畴,如在场/不在场,精神/物质,主体/客体、能指/所指、理智/情感、本质/现象、声音/书写、中心/边缘等等,而所有这些对立都不是平等的,其中一方总是占有优先的地位,另一方则被看作是对于前者的衍生、否定和排斥,如在场高于不在场、声音高于书写、中心优于边缘等等,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逻各斯中心主义0、/声音中心主义0、/男性中心主义0等。

德里达认为,/从柏拉图到卢梭,从笛卡尔到胡塞尔,所有的形而上学家都这样进行思想,因此,这并不是形而上学态度中的一种,它是形而上学的要求,是最持久深广的# 108 #潜在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渊源(1)【内容提要】德里达的文学批评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时代和思想背景。

本文首先论述了作为阿尔及利亚籍犹太人的童年经验、法国巴黎"高师"的求学经历的外在影响。

其次,德里达从胡塞尔、索绪尔、海德格尔的身上也找到了相应的内在思想资源。

最后,他的文学批评是"延异"哲学,也即"解-建-构"语境。

【关键词】文学批评在场逻格斯中心主义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是以"解构"为显著特征,以"文字学" 作为实践的方式,辅以"延异"、"增补"、"痕迹"等手段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打破了西方的逻格斯中心、语音中心主义,形成了一种"在场"的文学批评思维模式。

文学,不再是一种狭隘意义上的文学,文学批评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而将"文学作为一种体制"(也有人将其"institution"译为"惯例"、"建制",笔者认为"体制"更为合适),正是这种"体制"作用,让从柏拉图形而上学的时代开始的文学实质,在德里达这里赋予了新的思想内含。

德里达开启了一个时代。

正如加拿大学者布鲁塞尔(Bressler)教授在《文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解构论"的兴起是对占统治地位的结构主义的挑战,同时也追述了现代精神的历史与内涵。

[1] 关于社会历史学的批评,在西方有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的"三要素"说;而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要走近作为哲学家、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德里达,我们就不得不对它的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资源作一番清晰地梳理,这样的工作有利于我们更深层地理解德里达的文学批评的实践,以及德里达在西方语境以及中国本土语境为何如此的"时髦"和对文学批评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作为阿尔及利亚籍犹太人的童年经验和法国巴黎"高师"的求学经历(1)童年身份的异质性与思想的反叛--即延异从作为阿尔及利亚籍犹太人的童年经验以及成长经历,可以看出"犹太人"这样的出身背景,影响了他在许多问题思考的角度。

这样的"经验"、"经历",使他心痛,也成为形成他复杂思想的难诉之"言",就像思想的一个"断裂",开始使他对以往形而上学的"逻格斯中心主义"产生了切肤之痛。

捕捉德里达的童年生活形态,探寻形成德里达思想最初的理论资源,似乎是我们认识"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真实面目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前提。

德里达出身在一个以平庸刻板而严格遵守犹太教教规的犹太人家庭。

自幼,他不得不参加为数不少的宗教仪式。

但是,这种特殊的犹太教文化氛围不是纯正的犹太,而是成长于阿尔及利亚的法语文化。

德里达很自然地听到人们用阿拉伯语交谈,但因为学校长期禁止学生讲阿拉伯语,导致了他几乎不会讲自己的语言。

在这样一种"异质"的地域文化氛围中,德里达别无选择,他只能选择法国文化;但他永远涂改不了他的身份--阿尔及利亚人。

从此,身处在阿尔及利亚的讲法语的犹太人社区中,在身份认同上总有一种失宠和流浪感觉,一种背井离乡无家可归的感觉。

问题的实质不仅是语言(语种)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这儿,隐藏了他与法国文化的最初裂痕:法国人曾作为"上等人"统治过他的家族,他必须从自己所讲的"语言"出手,才能复归他的母语的存在和身份的认同。

对于德里达而言,他的身份上的"外在性",只能被重新命名或者认同,无法超越,无法消除,它是永远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即使克服了"此在"的"外在性",一定会同时生成"彼在"的外在性。

身份的认同实际上是对自身差异的一种"外在性"趋同,所认同的正是自身的差异,也就是没有自身或排斥自身的"差异"。

这种异质的成长环境,也为他的后来"解构"的思想埋下了反叛的种子,这样的复杂的精神背景也同样影响到他后来的写作风格和态度:他始终有种游离于西方(法国、德国、英国、希腊)文化之外的感觉,德里达以旁观者(外在者)的口气追问西方哲学文化的源头,并以这种姿态写作19岁时,德里达第一次离开家乡,并且来到法国,参加为升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预备班考试。

当时正值二战期间,作为曾祖居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德里达在家乡就曾被种族主义者逐出学校达一年之久。

踏上法兰西土地后,生活也极其艰难,他当时住在寄宿学校,第一次考试也失败了,大病了一场,所有这些经历都是痛苦的。

幼年时的体验使年轻的德里达产生反叛心理,他急于脱离犹太人的"文化",但尚未在法国立足,又一次加速了他的精神漂泊的痛苦和处于没有归属状态的恐惧感。

尽管,接下的考试他成功了,但想脱离以前的文化,并非易事,而且他曾经有过的精神创伤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反叛的灵魂深处。

令人欣慰的是--他进入了"高师"(请注意:这是一个特定的学术训练场所,在以前海德格尔、胡塞尔等等的很多哲学家,都曾在这儿系统地学习过哲学,这些人的思想成为他后来思想形成的宝贵资源)。

(2)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文学家,只是一个"书写者",在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空隙写作。

在"高师"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气氛再加上名师的指点,为德里达读书和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他开始大量阅读哲学家的著作。

在高师的环境中无疑是非常适时和便利的。

在这个产生重要的法国思想家的摇篮里,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启发了他的哲学文学化和文学哲学化的思维方式;认真研读卢梭、黑格尔、尼采、弗洛伊德、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列维―施特劳斯等"哲学家"的著作,使他对柏拉图以来的整个西方形而上学历史的变革,以及对整个西方的形而上学的统治地位有着全面而深刻的感受。

从传统意义上讲,以上德里达所阅读的都是哲学家的一些"文本"。

无疑,这样的知识背景为后来对于其解构"不在场" 的"形而上学"体系、"逻格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除了哲学著作的阅读,德里达还阅读了大量法国近现代文学作品,包括诗、戏剧、文论等等,他开始加强了对"文学家"的研究。

这样的阅读历程,为我们研究"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提供了可能。

通过对法国的当代文学勒维纳斯、巴塔伊、阿尔陀等文学家的著作的阅读,也纷纷地加强了德里达对有着切肤之痛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再度产生了迷茫和怀疑。

这种怀疑促成了他对于法国文学界的状况的不满,并与德里达从小由于"异质文化"而引起的"反叛"思想不谋而合。

恩格斯说过,"愤怒出诗人",而在中国"不平则鸣"也同样说明了,"痛苦",尤其是精神上的"漂泊感"会促使作家拼命地阅读和"发愤著书"。

在这么多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中,法国现代思想家萨特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兼有"哲学家"与"文学家"双重气质。

这位在整个西方哲学界、文学界有着巨大影响的哲学家,对青年德里达也同样产生了重大的人生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德里达后来消解了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界限。

而且将一切的文本看成是"文学"的。

因为西方的哲学是柏拉图在驱赶了"诗人"(文学)而导致的西方形而上学、逻格斯中心主义。

德里达现在要恢复 "在场的形而上学"。

萨特的文本的双重性,或者说将哲学重新恢复和归属于"文学"传统上来,成为德里达今后对一大批哲学家、文学家的文本双重解构依据所在。

后来人们问起德里达自己的思想形成时,他总是提起萨特的作品,口气总是充满着恭敬。

萨特的《什么是文学》中德里达获益极多。

他顺着萨特的文学作品,又读了布朗肖(Blanchot,法国现代作家)、巴塔耶(Bataille,法国文学家)、阿尔托(Artaud,法国剧作家)等人的文艺作品;顺着萨特的哲学思路,很快接触到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特别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上这些,奠定了德里达后来作品的基本风格:写在文学与哲学之间。

但是,从60年代初开始,德里达不再满足于这种状况。

他发现萨特式的提问并不充分,太形而上学化了……而且忽视了本世纪的其他作品,或者是他从未谈及的,如阿尔托;或者谈得很少的,像马拉美、热内。

于是,德里达开始独立地提出问题,"文学"(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厘清"文学"与"哲学"两个概念在德里达的文学批评中的含义,也即我们前文提到"文学哲学化"、"哲学化文学"的写作)成为他真正研究的重要领域。

可见,这样的出身背景与学习经历,给他的文学批评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可能,主要是潜意识的影响、向内的;然而,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还是建立在对于胡塞尔、索绪尔、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的批判和吸收上,因而它是实践的、外在的。

(二) 胡塞尔、海德格尔、索绪尔等对德里达思想形成的影响任何一个思想家的理论资源都离不开传统和当代的影响,德里达正是在对传统和与当代学者文学批评的争鸣中,丰富和完善了他的文学批评思想体系[2]。

从现当代这些哲学家、文学家身上,去探寻"思想"和"传统"对于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对理解德里达的思想的形成和它的理论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从胡塞尔的精神现象学中找到"延异"德里达思想的理论来源应该追溯到胡塞尔的《几何学起源》一书[3]。

在《几何学起源》的读解中,他不同意胡塞尔论述的"活的现在"的观念,他认为没有"活的现实"。

所谓现实都是过去传下来的,向未来伸展,现实不可能留在"点"上,现实生活中没有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