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也是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把自己的一定量的体力、精神力和时间耗费掉,从而产生了价值。
但是,劳动者售卖自己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却远远低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所在。
剩余价值学说首先表现在对商品价值的解析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价值来自于其中蕴含的劳动量,即劳动价值。
一定量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是劳动者售卖自己的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的基础。
这其中的原因是劳动力也是商品之一,具有交换价值,且通常以雇佣形式出售。
但问题在于,劳动力作为商品被售卖时,其价值无法等量地转化为雇主获取的商品价值。
这就是因为雇主所购买的,不仅仅是劳动力的价值,还包括劳动力的使用权。
而这使用权,是以支配、控制和剥削劳动者为前提的。
因此,雇主所获取的剩余价值部分,就是在控制、支配和剥削劳动者的过程中获得的。
这种剥削形式,是历史上从奴隶主管到封建剥削、以至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
在商品生产方式下,资本家控制了劳动工具和规模,有意识地达成对劳动力的支配和剥削,从而获取所谓的“利润”。
利润是售价减去资本的再生产费用后,剩余所得。
这种剩余,实际是雇主掌握、占有、支配和“占用”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力的过剩部分,正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学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对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的解析。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在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和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分化和积累。
它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表现。
剥削和压榨劳动者的行为必然导致阶级斗争的加剧,从而也推进了劳动者对剩余价值与生产力中的较低地位的历史斗争。
在剩余价值学说的视角下,看待劳动就成为了一种消除剩余价值的进步行动,从而推动了阶级斗争的高发期,实现了消除压榨与剥削的社会革命终极目的。
剩余价值学说的登场,也从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化和人民需求的提升。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作者:卞秋华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6期摘要:劳动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解放论,这三大观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领域,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关键词: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解放论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67-02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
劳动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
马克思把劳动比喻成整个社会为之旋转的太阳,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劳动的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的论述,主要体现为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解放论。
一、劳动本质论“人的本质”是什么,一直是困扰哲学界的一个重要命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详细描述了劳动在人类从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的作用。
会使用和创造劳动工具把人类社会与猿群世界得以区分开来。
劳动使人学会直立行走,并且劳动还创造了语言。
第二,劳动创造了人类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地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而这“有生命的个人”之所以能够存在,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67。
劳动的过程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作用于自然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物质交换过程,正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向赞成者的转变(一)
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向赞成者的转变(一)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转变唯物史观论文摘要:马克思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天生的劳动价值论者。
最初马克思否定劳动价值论,主要是受到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影响。
然而,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以及对当时主流经济学得失成败的科学认识,特别是对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中蕴藏的科学价值的深刻理解,马克思成功地实现了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即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转向赞成者。
今天我们回顾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这一历程,将会留给我们很多深刻的启示。
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1843年,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已经存在的精神世界,接受的也是当时已经存在的经济学发展的现实。
他面对的是自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以来己经有了近200年历史发展的经济学理论,面对的是1823年大卫·李嘉图去世之后欧洲经济学界理论纷争的时期。
最初,马克思没有能够区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就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因素,对现存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其中的劳动价值论一概予以否定。
应该说,马克思的这一基本的理论取向,同恩格斯早期的经济学观点、对价值理论的认识是有着直接的关系。
1844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成为马克思实现经济学革命的出发点;《大纲》中所运用的方法,也为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时所吸收。
但是恩格斯的这本书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痕迹,受到了费尔巴哈个人主义的影响,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虽然我至今对自己的这第一本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还有点自豪,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它现在已经完全陈旧了,不仅缺点很多,而且错误也很多。
我担心它引起的误解比带来的好处多。
”但是,恩格斯的这本著作确实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在方法论上使马克思从社会的和历史的角度去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大纲》中,恩格斯深刻地指出,政治经济学实际上一直被资产阶级所垄断。
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向赞成者的转变(一)
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向赞成者的转变(一)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转变唯物史观论文摘要:马克思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天生的劳动价值论者。
最初马克思否定劳动价值论,主要是受到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影响。
然而,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以及对当时主流经济学得失成败的科学认识,特别是对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中蕴藏的科学价值的深刻理解,马克思成功地实现了在劳动价值论上的转变,即从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转向赞成者。
今天我们回顾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这一历程,将会留给我们很多深刻的启示。
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1843年,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已经存在的精神世界,接受的也是当时已经存在的经济学发展的现实。
他面对的是自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以来己经有了近200年历史发展的经济学理论,面对的是1823年大卫·李嘉图去世之后欧洲经济学界理论纷争的时期。
最初,马克思没有能够区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就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因素,对现存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其中的劳动价值论一概予以否定。
应该说,马克思的这一基本的理论取向,同恩格斯早期的经济学观点、对价值理论的认识是有着直接的关系。
1844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成为马克思实现经济学革命的出发点;《大纲》中所运用的方法,也为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时所吸收。
但是恩格斯的这本书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痕迹,受到了费尔巴哈个人主义的影响,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虽然我至今对自己的这第一本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还有点自豪,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它现在已经完全陈旧了,不仅缺点很多,而且错误也很多。
我担心它引起的误解比带来的好处多。
”但是,恩格斯的这本著作确实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在方法论上使马克思从社会的和历史的角度去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大纲》中,恩格斯深刻地指出,政治经济学实际上一直被资产阶级所垄断。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标题: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解读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概念和唯物史观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论述了劳动作为人类存在和生存的本质,劳动与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关系,以及劳动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综合影响。
通过对劳动概念的剖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拓展了对劳动的深度认识,并对今日社会的劳动状态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社会发展一、引言:劳动与人类存在的本质连结劳动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概念和唯物史观深刻认识到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探讨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深远意义。
二、劳动与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关系1. 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基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一直是支撑社会运转的核心力量。
劳动是物质生活与社会变迁的桥梁,劳动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社会制度的演进。
2. 劳动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转化与再生产劳动演进并非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在社会形态变革中发生着转化和再生产的过程。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劳动被压迫和配置,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成为雇佣劳动者,面临新的剥削形式。
三、劳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综合影响1. 劳动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劳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
劳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推动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并决定着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 劳动在政治领域的制约与争夺劳动关系、劳动价值和劳动条件直接影响着社会权力的分配和政治运行,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
3. 劳动在文化领域的表达和认同文化是劳动的产物和表达形式,劳动决定了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分工和社会身份的形成。
劳动与文化密切相连,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和技能,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社会文化。
四、深化对劳动的认识和反思劳动作为人类存在和生存的本质,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试论唯物史观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引言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是指在观察社会历史发展时,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指导,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方式变革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劳动价值论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本文将探讨唯物史观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分析唯物史观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它描述了商品价值形成的基本规律。
按照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每个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劳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就越高。
商品的价值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商品的交换比率,也就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
商品交换的基础是等价交换,即交换的双方认为所得到的商品的价值是相等的。
劳动价值论提供了解释商品交换的基本原理。
2. 唯物史观对劳动价值论的影响唯物史观是一种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方法论,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劳动价值论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2.1 物质生产力与劳动价值唯物史观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研究社会历史演变的核心,而劳动价值论恰恰强调了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
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是生产力的基础。
唯物史观强调了物质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劳动价值论则提供了解释商品价值形成的基本原理。
2.2 生产方式变革与劳动价值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的。
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伴随着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态的变化。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价值形成的规律,同时又说明了商品交换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了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2.3 社会发展与劳动价值唯物史观指导下的社会历史研究强调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即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则从劳动的角度解释了商品的价值形成和商品交换。
浅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一)
浅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一)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以人为本;人力资本理论;科学发展观论文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批判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突出的是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批判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突出的是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
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科学上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发展而来的。
斯密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时,系统地阐发了劳动价值论。
斯密的理论体系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增加“国民财富”,而这种财富主要指的是物质产品。
出于对增加物质产品生产的关心,也出于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斯密把劳动看成是一国国民消费的一切产品的源泉。
斯密的学说表明,劳动价值论从其产生那天起,就是一种世界观和社会哲学的体现,这种世界观和社会哲学认定人和人的劳动是人类社会繁荣昌盛的惟一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对人本身始终有着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和具体的实践关怀,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根本价值不仅仅在于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生存与发展等问题提供一种真理性规定,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和批判,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反人性、反人道的现象的关注,并借助“应当怎样”的价值理性和“必然怎样”的历史理性对“实然怎样”的实证理性进行批判和变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拓展新的历史空间。
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物”本经济学,即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学。
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作用
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作用论文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体现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著作,同时也对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建构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异化劳动概念。
异化劳动的扬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故此,本文试从梳理《手稿》中起奠基作用的异化劳动概念以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入手,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此有关的问题提供一个角度。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历史唯物主义一、异化概念的发展“异化”这个词语原本不是一个哲学术语,它源自拉丁文alienation,一般指的是权力的转让、关系的疏远和精神错乱等等。
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高峰时期,“异化”被一些思想家用来解释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
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它才有了特定的哲学内涵,表示人与整个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即人们通过种种活动进而创造出来的产品,成为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支配甚至危害主体本身。
在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霍布斯是第一个使用异化概念的的思想家,他从资本主义的政治现状出发,认为国家本身就是人的异化。
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都有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权利,为了使自身的权利得到保障,人们订立契约,把权利让渡给国家,因为国家是人们转让了自身的权利而得以存在的,所以国家就是个人权利的异化。
在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中也体现出了异化思想,他主要从政治、经济、道德等发面研究异化,指出私有制是产生异化的根源,而封建国家则是异化的集中体现。
“异化”被当做专门的哲学概念使用最早是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赋予“异化”丰富的内容。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是一种“精神异化论”,他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发生异化的本体不是现实的自然界和人,而是抽象的精神,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异化为自然,最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回归到“绝对精神”本身。
费尔巴哈第一个把异化概念运用于考察人的本质,在他看来,感情、理性、意志是人的本质,异化的主体就是感性存在的人。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劳动概念和唯物史观对于当代世界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劳动概念是核心概念之一,贯穿于他的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以及哲学理论之中。
而唯物史观则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结,是他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高度概括和把握。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和唯物史观入手,探讨其对当代世界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马克思的劳动概念。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活动的本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通过劳动,人类能够改造自然、生产各种生活资料,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
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手段,更是人类自身的本质和社会存在的根基。
劳动是人类同自然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通过劳动,人类才能够改变自然、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中,他强调了劳动对于人的意义和作用。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口真正独立而不依赖任何其他人创造的东西。
劳动是人类根本的创造和生产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自由自在的行为,是使用物质和利用物质的特殊行为形式。
马克思还指出,劳动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和社会生产的基础。
劳动是社会劳动,是人民群众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因此劳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还强调了劳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更是整个社会性的表现。
劳动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劳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最初的原始劳动到现代的社会分工,劳动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还强调了劳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手段,更是人类创造和更新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劳动,人类能够创造出各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浅谈唯物史观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浅谈唯物史观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引言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强调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而劳动价值论则着重分析了商品交换中劳动所包含的价值。
本文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浅谈唯物史观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1. 唯物史观的本质和基本观点唯物史观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哲学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经济基础,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被视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形态和性质。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指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包括技术、科学、劳动力的发展等;而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
在唯物史观中,上层建筑被认为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这包括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制度和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的变化是在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之后才会发生的,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了维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利益。
2.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一种分析商品交换的价值的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交换中的价值取决于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
在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是指商品具有的能够交换的普遍属性。
价值的量度方式是劳动时间,即一定数量的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的标准。
劳动价值论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的属性,而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在市场交换中所体现的价值。
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劳动是价值的创造者。
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特定形式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指不同形式的劳动通过一种共同的抽象特征进行比较。
在商品交换中,劳动价值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3. 唯物史观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在分析社会发展和商品交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唯物史观解读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唯物史观解读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唯物史观解读,是从劳动本质的发展趋势出发,把劳动不仅作为社会权力秩序的根据,而且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宰因素。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眼中,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它由社会特征决定,是经过复杂的历史过程发展起来的。
物质生产劳动的本质,其实是推动社会的发展的根源,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促使个体社会发生改变的力量,是促使历史前进的动力。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实现个体进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推动进步社会发展、维持人类生存的根本基础。
在旧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在本质上是由压迫着劳动者的自然法则决定的,但是,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劳动活动的本质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恒定的物质利得转变为复杂的物质文化利得,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开始有职业认同,他们开始从物质劳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劳动活动也由机械性重复活动转向多元化技术应用,由“死劳动”转变为艰难而有趣的工作,创造出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社会生产关系。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朱丽卉*【内容提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环节的剖析,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提供了充分的现实证据,论证了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劳动创造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首要目的就是占有价值并尽可能多地占有剩余价值。
在这种寻求价值增殖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中劳动时间和劳动量的减少,使一般利润率呈下降趋势。
不断降低利润率的生产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调和的主要矛盾。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冲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阻碍,进而终结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关键词】劳动劳动时间价值剩余价值唯物史观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就在不断丰富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到了《资本论》时期,他们更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不断地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资料的论证,并揭示了历史的发展动力和发展趋势等问题。
在《资本论》中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的阐述,也是通过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不断论证展开的。
无论是论证劳动产生价值还*朱丽卉,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综合实验室主任。
劳动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作用是剩余劳动产生剩余价值,其实都是在微观层面为唯物史观的结构提供支撑。
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价值还是剩余价值都是通过劳动,即活劳动的耗费创造出来的。
一劳动如何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但是劳动缘何能创造价值?马克思通过“20码麻布=一件上衣”这个著名的公式,在提出劳动的二重性的基础上,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超越。
价值并不是天然出现在人类的劳动产品中的,而是在私有制社会,个人只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但这些劳动产品一方面在满足单方面的需求时有剩余,另一方面又不能满足其自身的所有物质需求,因此就必须将个人的劳动产品与他人的劳动产品进行交换。
20码麻布和一件上衣正是不同的私人劳动所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并且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恒定的交换比例。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效应价值理论的理解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方经济效用价值论以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形而上学方法作指导。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概述、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的差异性和内在联系三个方面分析,认为我国必须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借鉴效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价值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价值论价值表现价格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价值及其意识的本质、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等相并列。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以各门特殊的具体的人文学科中共同性的、即一般的价值问题为对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研究。
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学的最一般基础部分。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包括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而马克思在分析劳动价值论时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论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包括以下主要原理1、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
3、价值形成过程的原理。
4、价值增殖过程的原理。
5、价值构成的原理。
6、价值是商品经济的历史范畴的原理。
同历史上和西方的各种价值论学说相比,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征,表现为,在理论上以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在实践上坚持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念。
其根本特征是以科学的、彻底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及其思维方式来考察价值问题。
从而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
浅谈唯物史观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浅谈唯物史观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异化;生产;劳动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使我们对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从天国降到人间。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基础在于劳动。
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的提法,生产劳动对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和地位及其领域作出了规定,不仅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而且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既可以是结合当前的劳动发展的现实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也可以是检讨和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目前大多数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论述都是从第一个角度出发,重新解释什么劳动属于生产劳动,到底是活劳动还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等,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这是纯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笔者以为,从哲学即唯物史观的视角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或许是最根本的研究方法之一。
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其次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劳动价值论中的生产劳动概念就是对人类历史原初性的社会存在的概括和描述。
而活劳动则是对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经济学表述。
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到异化劳动理论,再到生产劳动,直至找到创造历史的主体,马克思不仅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的创立,而且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是从1842年《莱茵报》时期开始的。
当时马克思受黑格尔唯心史观的影响,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实现,把国家看成是理性的代表,视理性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然而在现实中,马克思却碰到了许多具体的国家问题和物质利益问题,如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书报检查令问题、林木盗窃问题、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状况问题、地产分析问题、关税问题等。
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其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认为人类历史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阶级斗争理论则指出社会的动力来自于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
剩余价值理论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剥削现象,指出资本家从工人身上获取剩余价值,导致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揭示剥削机制、提出社会变革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2 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性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深刻揭示和批判。
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价值论是揭示商品价值形成和剥削机制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劳动者被剥削的本质,为揭露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强调,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剥削问题正是源自劳动的劳动力价值长期被资本家占有剥削。
只有深入理解和运用劳动价值论,才能全面把握和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规律。
劳动价值论也具有批判资本主义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价值。
通过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宣传,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弊病和不可持续性,进而引导人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方向。
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和批判,更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努力方向。
马克思劳动概念唯物史观
马克思“劳动”概念解析马克思由“反思哲学”进入“实践哲学”,马克思的“劳动”内涵之一:物质决定意识——“劳动”是理性活动,但非认知。
马克思还是主体哲学,且其“实践概念”是劳动,即生产范式。
“劳动”内涵之二:劳动具有生产美学内涵,是自我实现——劳动是审美实践。
马克思的确有此意图:劳动是审美的根本,是人的自我实现,这里的劳动不是异化劳动,而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自足劳动,是指人是他的劳动主体,劳动为满足自我需要,此劳动作为其本质力量的肯定。
但是马克思这里有概念矛盾:一方面,自我实现是在个体劳动的情形之下,而非类的生产劳动;另一方面,研究整个社会时,又讲的是类的生产劳动。
马克思本人也在这两者间摇摆不清,所以使劳动本身既是目的性行为的劳动,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行为。
马克思的“劳动”内涵之三:劳动包含伦理价值——劳动是道德实践因素。
马克思用“道德价值因素”的遣词,以指劳动者与社会的关系、与管理者、资本家的关系。
劳动是被强迫的、异化的,来自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异化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关系被外在力量制约,分离出去。
马克思区分出两类实践——自我实现和异化劳动。
类的劳动作为整体社会的部分,人和劳动分裂,人被变成手段,本质力量异化,这就隐含一种对人和人之间平等关系的要求:劳动者出于自愿劳动,此即道德性。
哈贝马斯梳理马克思的困境时指出:类的集体自我实现,无法说清个体实现内在目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劳动概念涵盖劳动目的领域、道德领域和审美领域。
道德是主体间性的,劳动是主客体之间的,这中间存在矛盾。
我曾在《实践哲学遮蔽了什么》(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8期))一文来说明其中一个方面:“劳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上升为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上升为人类”;“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上升为群体和个体或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劳动生产的目的合理性上升为为一切奠基并最终支持一切价值合理性的生产力的解放”。
如此,“劳动”从具体劳动上升为社会劳动或“类”的劳动总体——“生产”膨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作者:胡婷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5期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他的唯物史观无法分割,唯物史观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支持的基础理论,与此同时,唯物史观也在劳动价值论的充实下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唯物史观;关系
一、唯物史观对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性意义
唯物史观首先是“唯物”的,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因,所以我们研究价值的内涵不应该只从商品这个客体的角度来看,而应该将商品产生和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背景挖掘出来,从整体上来考虑。
马克思说:“从整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就可以得出结论:‘作为这个过程的真正产品,应考察的不只是商品(尤其不只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产品);也不只是剩余价值,虽然剩余价值是结果,它表现为整个生产过程的目的并决定着这个过程的性质...’换言之,是再生产(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并使之永存。
”马克思从劳动二重性到商品二因素的分析展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唯物史观在劳动价值论中的体现。
马克思通过对价值问题的论述,以及对货币本质的分析,揭示了它们的含义是出现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是相应的生产力的具体表现。
这些被赋予特定含义的范畴,如作为商品的物品、作为货币的贵金属等,“只有在承载了特定的生产关系之后,才获得了‘经济’的意义。
”马克思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对价值问题的洞见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
在价值的增值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不仅与资本增值有关,而且与人的存在相关。
社会是作为人的价值性活动的产物而存在,社会其本质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
人是社会的主体,因而它才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殊属性,服从于社会历史的特殊的价值规律。
这种符合价值规律的社会发展历程,首先生产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财富,这也被称作是生产力的发展;然后,社会关系的发展也是社会中现实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人们的关系也是通过生产劳动而建立的各种联系,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调整。
正是现实的个人通过实践劳动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综上,唯物史观对劳动价值论的提出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们的价值性的创造性活动。
二、价值批判在唯物史观意义上的深化
接着来看劳动价值论,马克思通从商品出发来探讨其中蕴含的生产关系,通过劳动价值论即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对这种劳动者与商品的关系的扭曲,从而印证了唯物史观的深刻洞见。
这种劳动价值论对唯物史观的深化具体体现在马克思对各种范畴的矛盾分析中:
首先,劳动价值论通过商品的内在矛盾运动解释了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认为,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割裂反映了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分离。
这一分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使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物人格化了,人异化了。
在这种关系下,物支配着人,人的关系转移到物之上,人沦丧为物的奴隶。
这种“倒过来”的关系根源在于人的具体劳动与社会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化解这一方式就是个人的劳动产品必须和社会劳动产品相交换。
其次,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下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存在矛盾的情况是,工人创造的价值与工人得到的工资是不对等的,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了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这多出来的部分便是剩余价值,它们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工人不仅得不到于其付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相当的工资,且工人在这种生产关系中丧失了主体性的地位,沦为生产环节的一环。
最后,马克思通过对矛盾关系的分析,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区分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并顺着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这一历史发展为脉络,展示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如何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化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展开形式的矛盾运动,得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固有的,不能企图通过改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解决。
总之,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与劳动价值论相结合,通过对资本主义的价值批判,深化了唯物史观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4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3].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牛变秀、王峰明,《价值存在和运动的辩证法—马克思及其手稿的核心命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5页。
作者简介:胡婷(1988-)女,四川达州人,助教,哲学硕士,主要从事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