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观浅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等特点。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多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推导数学结论。
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来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尽量讲得少些,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绝不和盘托出。
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树立现代的数学教学观新时期的教育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
这就要求教师以人为本,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
“眼中有人”是指关注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衡量学生,更不以分数论英雄。
“心中有人”是指教师更要关注将来的学生,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更重要的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探索与发现。
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探索结果的过程。
要注意培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体会数学的精神。
要看以知识、技能为载体的数学素养学生感悟了多少,当学生走出校门,若干年后,当他们遗忘了知识技能后在其身上留下了多少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
比如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会用数学的头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那才是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这也正是数学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教师的任务在于促进学生的内部学习过程,为学生发现问题而设计探索情境,以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动机,启发学生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已经全面实施,数学教学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也受到了关注和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就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探究进行浅谈。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更加扎实,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技能,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将如何改变1. 更加注重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将更加注重探究性学习,学生将更多地从实际问题中找到解题思路,从而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解题方法。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中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老师指导下,逐步对问题加深理解,最终得出解决方案。
2. 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开展多种思维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思维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未知领域,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3. 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并推广创新课堂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将更加注重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将合理使用新时代的技术设备和资源进行数学教育,将传统的数学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通过教师将创新精神和现代学科知识相结合,推广创新课堂和自主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育更加具有现代性。
三、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应该如何转变教学方法1. 从教师讲解到学生探究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放弃以往教给学生掌握的定式和计算方法,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引入教学中,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
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际情境,来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虽说讲授法仍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一节课常常是多种教学方法的并用,很难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完成。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谈谈课堂教学中几个关键环节的做法。
1新课的引人一堂好课的开始一定是很精彩、很吸引人的,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笔者认为新课的引入既要注重数学本质,又要注意适度形式化,引入合情合理,要注重直观性、趣味情、启发性和铺垫性原则。
可以采取下面两种常用方式。
1.1问题情境式引入。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非常注重新课的引入,几乎每一节课都是以“问题提出”或“实例分析”的形式开始。
我在必修课程模块“数学1”的“正整数指数函数”的教学时,除了课本所讲“细胞分裂”外,还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富兰克林遗嘱”:“……我把这1000英镑赠给波士顿的居民,……他们得把这1000英镑按每年5%的利率借给一些年轻的手工业者去生息,这笔钱过了100年增加到131000项镑,我希望那时候用100000项镑来建立一所公共建筑物,剩下31000英镑拿去继续生息100年,在第二个100年末,这笔款增加到4061000多英镑,其中1061000英镑还是由波士顿的居民来支配,而其余的3000000英镑让马萨诸州的公众来管理,过此之后,我可不敢多作主张了。
”问:①你认为富兰克林的设想有道理吗?你想知道为什么吗?②如果第一个100年末了不分配,200年后富兰克林1000英镑变为多少?这里我要说明的是“问题”不一定要立即解决,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想迫于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明显的问题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共5页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它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思维途径、情感与态度、创新意识等五个目标领域,就是全脑开发的数学教学。
下面就高中数学新的课程要求、数学新理念和数学新思维论以下几点。
一、注重概念教学,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的基础。
学生的思维都是借助于概念进行的,在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活的概念体系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而一个僵化的概念集合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数学内容的本质决定了数学概念必然是抽象的。
要把一个个抽象的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活的运动的知识网络,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标准》所倡导的去做,《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二、数学新课改的教学新理念高中数学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要目标,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层面的学生,必须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把重点培养部分学生变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树立个性化的思维,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一方面,使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找到满足其需要和层次的个性化素材。
个性化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在不断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符合其认知风格的个性化学习。
所以,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随着课程式改革的深入也在不断地深化。
师生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目标是组织学生善于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一个和谐的积极奋进的学习氛围;教师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教师设计的方案进行。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讨共4页文档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讨1.引言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新教学理念,即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高中教师不仅扮演着单纯数学知识的讲授者,而且要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质量[1]。
2.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分析2.1实践性高中数学教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不但需要练习、记忆和模仿,而且需要自主探索,亲手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等[2]。
例如:当教师教学关于椭圆的含义的时候,可以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在正式讲解内容之前,先让每位学生准备一些“道具”,即一根细绳(无弹性)、一张硬纸板(矩形)及两个图钉。
然后教师先示范一个实验,就是于硬纸板中,画出两点,即a和b,接着将细绳两端固定在此两点中,当细绳的长度大于a与b之间的距离的时候,则通过利用铅笔尖拉紧细绳,目的是让铅笔尖于硬纸板中换面滑动,同时仔细观察铅笔尖所画出的曲线;然后再将a与b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但是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再观察铅笔尖画出的曲线,看它出现怎样的变化;利用铅笔尖拉紧细绳之后,让铅笔尖离开硬纸板,且在空间,接着观察其中曲线的变化。
当教师向学生示范完毕后,让学生亲自实践,允许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可重复操作,尽量使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总结出分析椭圆形成的条件等,最后教师再进行综合性讲解。
由此可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所学的重点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新知及独立研究的能力。
2.2列举式高中数学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列举式教学法发挥重要作用,所谓列举式教学法,是指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相关内容,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内容的一种教学手段。
如教师在教学“异面直线的概念”这一课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把握异面直线,可采用列举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列出教室内的灯管直线和黑板垂直地面的线,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位置及有什么样的关系等,或者观察运动场中的旗杆所在直线和跑道所在的直线之间的位置。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迁安市第三中学谌东坡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客观地看,在课程改革之中,高中教学是难点,高中数学教学又是难中之难的棘手问题。
为了更早的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两个方面。
一、新课程标准教学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个别化教学模式和授受式教学模式为主。
虽然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但是由于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倾听为主,教学过程固定不变,以及课时和分科的限制,大大的制约了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个别化教学模式和授受式教学模式为主。
虽然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但是由于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倾听为主,教学过程固定不变,以及课时和分科的限制,大大的制约了学生。
但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中,以“模块”作为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单位,每一个“模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使得各部分的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主题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常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便于学生将原有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带入情境中。
问题的研究通常从学生的提问开始,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主题,也能够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善于摄取开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用多种形式调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兴趣”成为学好数学的“老师”,不断激发求知欲。
真正使数学教学达到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着力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数学课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家的史料,教师要有意识去挖掘和充实,并渗透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摘要】本文围绕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思考。
首先介绍了新课程理念的特点,随后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
然后提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包括教学方法的调整和课程内容的更新。
教学方法的调整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而课程内容的更新则需要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最后给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建议,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整体来说,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理念,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挑战、改革方向、教学方法、课程内容、适应性、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数学课程一直是学生和教师们所重视的学科之一,其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课程理念也逐渐被提出,要求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注重背诵和记忆;而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这种转变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实践,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如何适应新课程理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和更新课程内容,成为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2. 正文2.1 新课程理念的特点1. 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浅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浅探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标签: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新课程标准不仅给教学留下了自主创新的空间,而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环境与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进行科学的培养与引导,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做到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尽快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在理论上更加与国际中学数学教育接轨,而且教学理念更先进、课程设计更科学,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大面积推进,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对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头等大事,必须下大力气去认真学习,努力探索,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打破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理念。
因此作为面临新课改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走出以往的经验主义误区,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尽快使自己的教学思想“脱胎换骨”,真正融入数学教改中去,以新的教学理念去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1、合理定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习成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
因此,教师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而且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在新形势下,“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竞争本是促进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但过度竞争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利于教师间民主气氛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谈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谈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与有效工具,是其他科学的基础。
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法不同,教学效率也就不同。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此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着眼人的发展”的观念。
作为多年的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贯穿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美是融贯教材的,是美的高级形式,它让我们领略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再上升为理性形象,成为字母与运算符号间的构建模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
教师通过慎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教师还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并教给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等手段融贯数学之美,促进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数学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激发起他们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改进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因此,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在教学中,我主要在读、议、思等几个方面给以指导。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在这全新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我们的数学教学怎样实现“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一课程总目标呢?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用《标准》的教学理念支撑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对话式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本文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供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参考。
一、注重概念教学,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都是借助于概念进行的,在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活的概念体系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而一个僵化的概念集合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数学内容的本质决定了数学概念必然是抽象的。
要把一个个抽象的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活的运动的知识网络,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标准》所倡导的去做,《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例如,笔者在讲现行高中数学第二册(下B)中随机事件概率这一抽象概念时,创设如下的情境:哪位同学能讲出《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一典故?同学们跃跃欲试,踊跃举手(我上课喜欢同学们举手而不是齐声回答),我找了个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的女生讲了这个故事。
这位女生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这位女生讲完之后,我立即提出一个问题:长江水面上何时起雾是随机的,诸葛亮怎么知道三天后的四更时分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呢?难道他是神吗?当然不是神,同学们只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其实我认为他还是个“数学家”(这是我独家之言)。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丰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尽快地适应新旧课程的过渡,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
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与新课程理念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学视野狭窄,信息传递单一,师生关系沉闷,教学环境杂乱。
由此而产生学生知识静化、思维滞化、能力弱化的现象,而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
因而改进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1.新教材重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材就知识讲解分为“问题提出、抽象概括、分析理解、思考交流”。
因此,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教学设计时刻突出一个“变”字,这也是教学中最为关键之处,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突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方法上,教师提出问题允许学生质疑,不唯书本,不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
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教材融进了近、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了传统高中数学内容。
与以往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教材明显变厚,教材的难度有所降低,高中新课程的课时数减少,但高考选拔人才的水准不可能降低。
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
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和创新能力,体现《标准》的原则和精神,已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研究新教材,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思想新教材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一)教材特别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展示。
概念更加通俗易懂,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准备数学工具新教材所表现的是经过逻辑加工的演绎体系,表现为“概念----定理(或性质、公式)-----范例”组成的系统,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更加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在适合学生阅读方面作了大幅度的改革。
(二)教材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摆在显著的地位,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自己作图,发现先平移变换再周期变换与先前知识的异同,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明确函数变换的不同顺序路径的异同。
(三)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近“的教学原则教材的每一章首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或一个数学典故,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掌握本章的知识,然后明确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
每一节的正文描述,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先作渗透,后讲理论、概念,加强应用。
教材及习题坡度平缓,有些习题采用一题多问,由浅入深的编写方法(四)教材内容安排采用螺旋编写体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安排知识顺序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的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高中数学的教与学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
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一、转变教师教的方式1.变主演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
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给学生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的时间和空间,把教师的活动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中的数学知识模型化,学会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2.变灌输为合作交往。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
接受式学习不再是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式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3.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实行分类,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
学生身心发展在一定阶段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别差异。
教学中只有针对学生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1.主动性学习。
教学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教师通过探究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体验性学习。
“数学体验性学习”是指教师精心设计适度体验水平的数学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接受教师的组织引导,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整体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和谐体验,并进而发展体验能力的过程。
【高中数学】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摘要: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与时俱进的学生观,增强数学观念,关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1.前言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应体现“三个面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主旨.体现世界相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及数学课程标准的共同趋势和先进经验。
当前,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数学教育自然也要实现开放。
把数学教育置身于国际大背景中.才能避免“数学孤立”现象的发生。
当前的国际竞争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科举考试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数学教育因考试而获得坚实的“数学双基”,却带来“为考而教”的弊病。
这要求教师关注数学课程的实施现状和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具有全球意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教学准备。
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性与教育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等多种关系。
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
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
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作了探讨。
2.新理念下的学生观2.1学生的现状世纪之交,社会各界及各大媒体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及为学生减负方面较为关注,大家都认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承受着沉重的精神负担。
大家也都希望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变轻,使他们能轻松地学习各种课程,尤其是在精神方面减去学生所不应该承担之重担2.2树立与时俱进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根本看法对于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有正确的学生观。
师生之间应保持的是一种平等、友爱、尊重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不应只批评、教训,而要耐心开导、以理服人。
促其改正。
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重“潜移默化”和“渗透”,如:书中适当位置编排“思考”,“观察”,“探究”,“探究与发现”等教学元素。
联系实际生活,例题及练习中有很多以实际生活生产为背景的考查。
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强调学生动手能力。
目标上,强调“情感目标”,要求老师一方面要切实提高驾驿教材能力和教研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待更新。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
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
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双重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
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
学生出现了问题,没关系,这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