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第一路
01、起势 02、揽雀尾 03、单鞭 04、提手上势05、白鹤亮翅 06、左右搂膝拗步 07、手挥琵琶 08、左搂膝拗步09、上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11、十字手
第二路
12、抱虎归山 13、上步揽雀尾 14、斜单鞭 15、肘底看捶16、倒撵猴 17、斜飞式 18、提手上势 19、白鹤亮翅20、左搂膝拗步 21、海底针 22、扇通臂 23、翻身撇身捶24、进步搬拦捶 25、上步揽雀尾 26、单鞭
第三路
27、云手 28、单鞭 29、高探马 30、右分脚31、左分脚 32、转身左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捶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小七星捶 38、右蹬脚39、左打虎式 40、右打虎式 41、右蹬脚 42、双峰贯耳43、左蹬脚 44、转身右蹬脚 45、进步搬拦捶 46、如封似闭 47、十字手
第四路
48、抱虎归山 49、上步揽雀尾 50、斜单鞭 51、左右野马分鬃52、上步揽雀尾 53、单鞭 54、玉女穿梭 55、上步揽雀尾 56、单鞭
第五路
57、云手 58、单鞭 59、下式 60、左右金鸡独立61、左右倒撵猴 62、斜飞式 63、提手上势 64、白鹤亮翅65、左搂膝拗步 66、海底针 67、扇通臂 68、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 70、上步揽雀尾 71、单鞭
第六路
72、云手 73、单鞭 74、高探马 75、白蛇吐信76、转身单摆莲 77、进步指裆捶 78、上步揽雀尾 79、单鞭
80、下式 81、上步七星 82、退步跨虎 83、转身双摆莲84、弯弓射虎 85、进步搬拦捶 86、如封似闭 87、十字手 88、合太极
杨氏老六路太极拳
杨氏老六路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氏老六路太极拳。欢迎阅读!
杨氏老六路太极拳
太极拳既然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一定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特质。如果知道太极拳很好,但是,不深入之中,则太极拳是太极拳,您还是您,您和太极拳还是一种陌生的关系。太极拳丰富的内涵和身心修养的效应,就不会体现出来,您对于太极拳的认识,就一定始终搁浅在道听途说的境界。
在一些武术大家心目中,太极拳是有着独特风格的内家拳术;在匆匆忙忙从公园路过的上班族眼中,太极拳是一些“怕死”的老年人的养生之术;在外国人偶尔瞥过的眼神中,太极拳是有着东方韵味的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太极拳爱好者的感觉中,太极拳是冷暖自知的一种内在体验。套用人们评论莎士比亚名着《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要说:“一千个听说过太极拳的人心中就有一千种太极拳”。确实,太极拳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单从太极拳的流派来看,当今人们公认有陈杨吴孙武赵等6大流派,但是,许多人还不满足于此,结合自己的体会,又不断地推出了自己编创的太极拳新品种,比如,最近几年,就陆陆续续有三星太极拳、循经太极拳、东岳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导引太极拳、康复太极拳等问世,更有一些人在太极拳前面加上自己的姓就使自己成为太极拳某一家的编创者了。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新编创的太极拳除了少数的之外,许多仍然沿着“太极操”的路子发展,太极拳的深刻内涵表现得仍然不够。
杨式太极拳 老六路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第四章太极桩功――无极桩
一.无极桩功诀阐秘
(一)姿势规范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贴近股骨外侧,手中指指尖贴风市穴。头顶正直,舌抵止腭,两眼平视,下颏微收。体重平均在两脚,摒除杂念,有虚、静、松、空之感。
无极乃太极之始,练好无极桩可使身体内外加速放松,可培养先天浩然之气。练好无极桩内气增强了,可以疏通经络,扶助正气,调节阴阳,增强人体健康。
(二)虚静守一
1.意念放松调节。神经、肌肉放松,骨节对应拔开,气通各节,节节贯穿。次序为:
上肢:手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下肢:脚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
躯干:胸椎一节一节拉开-腰椎松开-尾椎松开。
头部:玉枕、百会、下颏微收,颈椎一节一节松开。
调息:吸气意念至命门,呼气意念至肚脐。此为一息,共做三息。
自然呼吸:任肌肉自然反博,任内气在体内自然流动,
气畅经络自通,自上下通,自左右通,百会通天,涌泉通地,归法自然,百病清除,身体健康。
2.功诀:骨节一松气自通,周天一转暧融融。人言我呆我即呆,缚虎擒龙我为公。
3.行功经义:放松意念调整后,静息三分钟;默念功诀,接受宇宙大智慧人子信息,定中自然,一心不乱;天之“百会”,地之“涌泉”,人之“璇玑”三才合一,功进速矣。
4.行功禁忌:首先,思想上忌“贪、嗔、痴”;其次,饮食上禁用辛辣食物;其三,时间以太阳初升为宜,其他则为功力辅助;其四,对父母孝心恒持,使祖上信息扶持。
(三)无极桩意念导引的医疗作用
无极桩针对具体病情、意念或内视有关穴位,进行体内阴阳调配。循阴阳,遵五行,蹈八卦,衍生克之理,使人体生理之机制达于优化,从而治病强身――无极桩的观想法,有病治病,无病长功。
如何练好杨式内功太极拳老六路
如何练好杨式内功太极拳老六路
2012年5月,杨燮蛟在杭州参加练气培训班
大家最关心,也是新老学员问庄老师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学好练好杨式内功太极拳老六路(下称:老六路)”。
学好练好老六路,要具备多种因素,有信念意志方面的心理问题,师资、伙伴、场景方面的环境问题,也有拳理拳法方面的理论问题,以及练拳方法技巧方面的技术问题。作为庄老师第一批弟子之一的我认为,最主要的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也可以说七点建议:
1、对太极拳要有正确认识。老六路是技击与健身并重的武术,它不仅具有先进的技击思想,更有丰富的技击方法,还有良好的健身功效,是武术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但它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包治百病,更不是一劳永逸。所以,既要有信心,又要客观看待,长期坚持。
2、要动脑子,“用心”练,避免“傻练”。开始学习老六路动作前,要先了解一下老六路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理论,你就会明白地练,减少糊涂,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六路有个独特优点,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而且文化韵味相当突出,从传统哲学到养生理念、从技击方法到武学,从文化背景到拳论,非常系统,内涵非常丰富。老六路的一招一式都是盛满内涵的容器,要领不正确、拳势不对肯定练不好拳,拳势没有内涵也不可能达到良好状态。习拳者要不仅知道
如何练,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练,要边学拳理边练拳, 以理论指导练拳, 在练拳中去体会拳理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样越练越有兴趣, 越练拳法越精, 也容易坚持。谚云“练拳需明理,理通拳法精”。在这点上,庄老师做得非常好,能让学员练明白拳。
3、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的套路。从汪永泉大师开始,带出来的弟子较多,都有不同改进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首先,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我建议大家在学习之前先看一下老六路各种套路,你喜欢哪一种风格,才会有兴趣练,才会把它当作一种审美、享受,而不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才会坚持下去。你越是喜欢,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你的学练效果才会更好。从老六路上讲这叫“身心合一”。其次,要结合你的学习条件。比如说,有没有好老师?你喜欢一种太极拳,开始还要有老师来教。如果你有条件跟随一个好的老师,对太极拳入门和提高非常重要。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一位非常好的老师,也可以先跟他学习。因为,择师往往比择拳更重要。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拳谱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拳谱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形体动作
第一路
1.起式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式
5.白鹤亮翅
6.左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左右左搂膝拗步
9.手挥琵琶
10.左搂膝拗步
11.进步搬拦捶
12.如封似闭
13.十字手
第二路14.抱虎归山15.肘底看捶
16.倒撵猴(五个)
17.斜飞式
18.提手上式
19.白鹤亮翅
20.左搂膝拗步
21.海底针
22.扇通背
23.撇身捶
24.进步搬拦捶
25.上步揽雀尾
26.单鞭
第三路
27.云手(七次)
28.单鞭
29.高探马
30.右分脚
31.左分脚
32.转身左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小七星捶
38.右蹬脚
39.左打虎式
40.右打虎式
41.右蹬脚
42.双峰贯耳
43.左蹬脚
44.转身右蹬脚
45.进步搬拦锤
46.如风似闭
47.十字手
第四路
48.抱虎归山
49.斜单鞭
50.左野马分鬃
51.右野马分鬃
52.左野马分鬃
53.上步揽雀尾
54.单鞭
55.玉女穿梭
56.上步揽雀尾
57.单鞭
第五路
58.云手(七次)
59.单鞭下式
60.左右金鸡独立
61.倒撵猴(五次)
62.斜飞式
63.提手上式
64.白鹤亮翅
65.左搂膝拗步
66.海底针
67.扇通背
68.翻身撇身锤
69.进步搬拦锤
70.上步揽雀尾
71.单鞭
第六路
72.云手(七次)
73.单鞭
74.高探马
75.白蛇吐信
76.转身单摆莲
77.进步指裆锤
78.上步揽雀尾
79.单鞭
80.下式
81.上步七星
82.退步跨虎
83.转身双摆莲
84.弯弓射虎
85.进步搬拦锤
86.如风似闭
87.十字手
88.合太极
杨老六路拳谱
杨老六路拳谱
第一路预备式(无极式) 1.起式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式5.白鹤亮翅6左右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左搂膝拗步9上步搬拦捶10如封似闭11十字手
第二路12抱虎归山13上步揽雀尾14斜单鞭15肘底看捶16倒撵猴17斜飞式18.提手上式19白鹤亮翅20左搂膝拗步21海底针22扇通背23翻身撇身捶24进步搬拦捶25上步揽雀尾26单鞭
第三路27云手28单鞭29高探马30右分脚31左分脚32转身左蹬脚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锤35翻身撇身捶36进步搬拦锺37小七星捶38右蹬脚39左打虎式40右打虎式41右蹬脚42双风贯耳43左蹬脚44转身右蹬脚45进步搬拦捶46如封似闭47十字手
第四路48抱虎归山49上步揽雀尾50斜单鞭51野马分鬃52上步揽雀尾53单鞭54玉女穿梭55上步揽雀尾56单鞭第五路57云手58单鞭59下式60左右金鸡独立61倒撵猴62斜飞式63.提手上式64白鹤亮翅65左搂膝拗步66海底针67扇通背68翻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锺70上步揽雀71单鞭第六路72云手73单鞭74高探马75白蛇吐信76转身单摆莲77进步指档锺78上步揽雀尾79单鞭80下式81上步七星82退步跨虎83转身双摆莲84弯弓射虎85进步搬拦捶86如封似闭87十字手88合太极
北京杨氏太极拳老六路李和生大师介绍
北京杨氏太极拳老六路李和生大师介绍
李和生先生祖居北京,1926年生。由于受北京市井社会的影响,自幼好武。他在上小学时,就利用课余时间,背着家人去街头巷尾观看卖艺人的“武把式”。时间长了,对练武人的招势模仿得惟妙惟肖,还真有点像名家们所传的样子。
可能是天意,在他20岁时恰遇当时名贯北平的“李氏三杰”之嫡传弟子唐夙亭大师,随其学形意拳和八卦掌。这一学就是七八年。由于天赋极高,对形意拳及八卦掌的基本功法,掌握的得心应手,行起拳来,真有劈如斧,钻如电,崩如箭,横如弹的味道。
上世纪中叶,他又拜在吴式太极拳名宿杨禹庭高足王培生大师的门下,学习吴式太极拳。这一学就是二十年啊!其中,除了跟随王培生大师学吴式太极拳外,在恩师王培生离开北京的一段时间里,追随师爷杨禹庭继续深造。由于李和生先生孜孜不倦的习武精神,深得这位北京吴式掌门人的钟爱,使得一代武术名宿倾囊相授。李和生先生也尽获吴式门“以心行意,以意导气,按窍运身”的武学精髓。
为了探索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之奥秘,和“反璞归真”、“虚静为本”、“空空迹化归乌有”的太极武学精髓,他并没有以此为满足。他还利用那段特殊的“风云浮躁”的历史之隙,不辞辛劳地游奇山,访古刹,寻找高僧与贤人,习武论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游访中,巧遇一位高僧。在谈话中,知晓这位高僧也是一位学武之人,两人又都是“游侠”,竞有相见恨晚之感。相识投机,故而边谈边试手。在试手中,此僧也听出了李和生的功夫,遂挨身过招。
这一过招,使李和生好不震惊,真可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就像有一股潜能入骨三分,想过不能,想脱不得。然而,高僧也看出了李先生的心思,却温文尔雅不露声色地撤手相脱,并说:“先生手不空行,好功夫!”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心法
文章来源:
文章地址:/thread-1844-1.html
周身一家——三大要诀莫轻视
周身一家是传统太极拳家最为推崇的太极境界之一。周身一家就是时刻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如何做到周身一家呢?过去的太极拳老前辈们留下了许多方法:
第一,身如钟鼎。要求不管坐着还是站着,都要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来,这样周身的气也会整起来。
第二,内外相合。传统的养生法要求周身一动无不动,如何做到呢,主要的方法就是有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要求把神意气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外三合主要是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把肘和膝连上;把手和脚连上。意念这样一连,再百会一提,感觉就不一样了。此外,内外相合的方法有三圈相摞等。
第三,一身备五弓。“一身备五弓”的五弓是:脊柱一张弓,上面弓梢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梢是尾闾,弓背是脊中到阳关(这个弓背较长一点);上肢一张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别是弓梢,肘关节是弓背;下肢是张弓,胯骨到骶髂骨和脚分别是弓梢,膝关节是弓背。每个弓梢都不是一点,而是展开的。如何做到“一身备五弓”呢?关键是用五弓之意来代替躯体。此外,上下相随、两臂相系、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前先后等都是为了体现周身一家。
内外相合——十字关窍多揣摩
随着功夫境界的提升,“外三合”和“内三合”有了基础,还必须做到内外相合。
如何做到内外相合呢?可以用意念造型的办法,假想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大圆气球,在球内有一个水平线和垂直线相互交叉的十字,十字交叉处在圆心,好比是自己的中心点。练拳时要求的“四梢平”就是指十字横竖线的四个端要保持平衡。找平的要领是:十字的横线标志着两肩相平,保证人体不致倾斜。十字的竖线垂直在百会穴与尾闾之间,从而就能体现出“虚领顶劲”和“尾闾松垂”的内涵。胸椎前侧的十字线交叉点即是身体的中心点,这是练习太极拳必须注意的关键之处。
朱怀元杨氏太极(老六路)
朱怀元杨氏太极(老六路)
朱怀元大师﹐生于1911年5月16日﹐仙世于1999年2月27日﹐享年88岁。
朱怀元大师自幼酷爱体育运动﹐尤其足球和羽毛球很有成就﹐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已在北平足球界很有声望﹐羽毛球也堪称一流﹐曾在协和医院与印度尼西亚国手交锋﹐对方很是佩服。
朱怀元大师1932年受教于王海蓉老师学习如意通背拳﹐颇有心得。1934年在协和医院有幸跟随汪永泉宗师学习杨式太极拳﹐1957年正式拜在汪公门下﹐一直到汪公仙逝。朱怀元60年如一日﹐是汪公用一生心血培育的汪脉传人中佼佼者之一﹐是诸多汪脉弟子中功夫最佳﹐学生最多﹐影响面最广的人。他一生从不张扬﹐默默练拳﹐潜心钻研﹐精心授徒﹐為继承汪传杨式太极拳﹐為杨式太极拳脉传播延续﹐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较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朱怀元大师自1934年开始跟随太极拳大师汪永泉老先生学习杨氏太极拳,当时一同学拳的还有张广龄,张孝达等。在汪师的严格要求和精心培育下,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刻苦练就了较高的功夫。1957年老师正式拜师,并成为杨氏汪脉五位正式弟子中的掌门大弟子,其师弟有孙德善(1948年跟随师爷学拳)、张广龄、高占魁(50年代跟随师爷学拳)、张孝达。入门之后更是集毕生精力钻研太极拳,终于练就了极高的太极功夫,比较完整的继承了师爷汪永泉老先生的太极精髓。
老六路杨式太极拳拳谱
老六路杨式太极拳
第一路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左搂膝拗步
9、上步搬拦捶10.搬拦锤11、如封似闭12、十字手
第二路
12、抱虎归山13、上步揽雀尾14、斜单鞭15、肘底看捶16、倒撵猴17、斜飞式18、提手上势19、白鹤亮翅20、左搂膝拗步21、海底针22、扇通臂23、翻身撇身捶24、进步搬拦捶25、上步揽雀尾26、单鞭
第三路
27、云手28、单鞭29、高探马30、右分脚31、左分脚32、转身左蹬脚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捶35、翻身撇身捶36、进步搬拦捶37、小七星捶38、右蹬脚39、左打虎式40、右打虎式41、右蹬脚42、双峰贯耳43、左蹬脚杨式太极拳44、转身右蹬脚45、进步搬拦捶46、如封似闭47、十字手第四路
48、抱虎归山49、上步揽雀尾50、斜单鞭51、(左右)野马分鬃52、上步揽雀尾53、单鞭54、玉女穿梭(四斜角)55、上步揽雀尾56、单鞭
第五路
57、云手58、单鞭59、下式60、左右金鸡独立61、(左右)倒撵猴62、斜飞式63、提手上势64、白鹤亮翅65、左搂膝拗步66、海底针67、扇通臂68、翻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70、上步揽雀尾71、单鞭
第六路
72、云手73、单鞭74、高探马75、白蛇吐信76、转身单摆莲77、进步指裆捶78、上步揽雀尾79、单鞭80、下式81、上步七星82、退步跨虎83、转身双摆莲84、弯弓射虎85、进步搬拦捶86、如封似闭87、十字手88、合太极
内功解秘:杨式太极拳老六路_龝實
内功解秘:杨式太极拳老六路_龝實
摘录(李和生著)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是杨健侯在杨家内部传承的传统套路,更能体现杨式太极拳的独特风范。
杨式太极拳每招每式都要坚持先运内气,而后动形即运而后动。运而知,动而觉,形成内外协调的动作。
每招每式上下相互照应,手随身动、步随身换,上下一体,四肢配合、一线串成,仍然是强调一个“整”字。练起拳来,动静咸宜,以静代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正如杨禹廷所说:“上下一条线,头上虚灵顶,脚下阴阳变,中有腰胯领,两手松空转。”
当套路记熟以后,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虚实上。分虚实首先是两脚的虚实,只有脚上分虚实,整身才能虚实清楚。左脚虚,右脚实。同样左脚实,右脚则虚。与此相关的上肢也虚实变化,左手虚,右手则实,反之亦然。当然实也不是一下子扎死,虚也不是完全无意,虚实是渐变的,阴极则生阳,阳极则生阴,阴阳相济虚实分明,才能内外相合,上下相随,气顺劲整才能练出太极内功。否则,虚实不分,就是双重,就是水火不容,落入旁门,离道远矣!
练拳所要求的缓、慢、圆、匀,或体用兼备,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等,是任何流派都要求的,毫不例外。
真正能松通者,一代人出不了几个人,能出者可谓凤毛麟角。
太极拳的修炼方式要求修炼者全不用力,而是在“用意不用力”的行功走架中,找大松、大软的感受,找的气势,找神明的感应,找莫测的变化。
太极拳“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来的劲才非常大呢”!
松,要松得一丝都不能承受外力,即“一羽不能加,蚊虫不能落”,松到没有一丝杂念,盘拳如梦游一般。
新改编的各式拳种套路忽视了太极拳的本质要求——松、软、柔、韧,而突出了踢得高,拍得响,下式深等外在动作。从而给教拳和学拳的人造成误导,以为这就是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简述及行拳口令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简述及行拳口令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简述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基本特点是:自然、柔和、优美,因而使人在运动中感到舒适。练拳时,要着意体现松、稳、慢、匀的运动特色,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内气,达到松、散、通、空。
身形有:虚灵顶劲、含胸拔背、中正安舒、沉肩坠肘、腕手相连、松腰松胯、十字抓地、脚踏实地、五点四段、外三合等。
内功就是指:练神、意、气、使三者相互结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有“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用意不用力、内三合、内外相合。构成内功劲法的具体内容有(一)内气,(二)内劲(三)劲源,(四)身中垂直线,(五)三道气圈,(六)身如古钟,(七)三关,(八)两足之间的着意点,(九)眼神。
架势有养生和技击之分。养身架特点和要求是舒适,得意,大方。应注意,第一:身形要自然调直,不偏不倚。第二:全身放松。第三:内外相合。第四:开合适度。
技击架要求把内劲通出手外,称为功夫出手,意想在影响虚拟的对手。要学会散放内劲。如:手势要由中心出发,并且做到内劲通出
手外一至三尺,然后还能将意气顺着原路收回,机动灵活地变换姿势。
养生与技击架任何时候都存在姿势和内气一开一合的相互交替。在一开一合中凝聚着太极拳的特殊功夫。十三个基本架势、既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统称太极十三式。
练习杨式太极拳成功者,一般要经历七个进展阶段。(一)打基础、(二)内外相合、(三)上下相随、(四)拆架子又分养生与技击方面、(五)拆手、(六)分劲、(七)入化境。
练习揉手的目的是为了校正练习者对拳术理论不正确的理解,发现并纠正学习拳架时的不正确练法,以及不正确的揉手方法,避免出现偏差和走入歧途。
杨氏老六路的一些心法
杨氏老六路的一些心法
杨氏老六路是非常著名的杨氏太极拳套路与功法,是杨氏公开的母拳。
*我们所传授的杨式太极拳,因为它轻松自在,又不会有运动伤害,随着练习,境界,层次不断提升,比较不会碰到瓶颈,可以一辈子练习。理解,体会,应用桩步,而不要站死桩,架构很重要,应用及气势更重要,要灵活去应用桩步,而不要被桩步把你钉死。
*揉手时要先相互体会三才,六合势,球碰壁,钱投鼓劲法,胯圈,肩圈,肘圈的应用,腰圈当后援,这些基础的意气应用,身体架构要注意四正,八柱有没有正确,腰内劲,脊内劲要相合,滚,错,折,磨,搓劲也要多练,这是揉手基本功法,也是救命手法,先单练,再混合应用。
*别走化,先守规矩好好练再说,心中十字是基础,也是练己身的平准,所谓立身中正,练到程度当然要放空,但是在放空前,十字要移到身前应用,可以扩大,缩小,分散,集中,前移,后退,错位,消失等,但是我只管一个,而且只顾一方,灵活运用,刚练时管两个容易分心,等程度高时随便你,你高兴都可以。
*我们在盘架子时,保持平准,随时在松,散,通,空的条件下,谨守起始,运行,终点,变换的原则,定,静中,轻松自在的打拳,动中求静,静犹动,揉手时也是如此。所谓三道气圈,是肩圈,腰圈,胯圈,是汪师爷晚年所传老六路的基本功法之一,从起式,到收式总共89式,每一式都以三道气圈为基础,衍生出三连及六断架,结合肘圈,立圈,平圈,斜圈,大立圈,大平圈,大斜圈,应用开合相寓,方圆相生,正隅相化,曲直相求,快慢相匀,两膊相系,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等原理,构成一个立体的太极拳架构及思维,这三道气圈是意念及气势所构成,随着正确的练习,会逐渐巧妙,只有舍弃力气,意气才能越来越强,所谓意气之功,它是结合内外气所成,只有内气,第一,容易损耗,第二,容易被对方察觉,第三,太渺小了,等练达一定程度,自然与天地相结合,轻松自在,无我无为,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目前社会上有二人在传受——李和生、魏树人。两人有不同的风格、练法,这是为什么???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目前社会上有二人在传受——李和生、魏树人。两人有不同的风格、练法,这是为什么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晚清时代只在杨氏嫡系和王府中传授,所以又称「府内派」杨式太极拳;它以修习神、意、气入手,将内功修练与技击手法巧妙结合,所以又称内功太极拳,是一门兼具养生、技击功效的上层功夫。老六路原是杨式太极的不传之秘,其后在国务院社会科学院齐一、王平凡等一批老干的努力下,经多年游说当时唯一存世传人汪永泉,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才将之发掘出来。老六路揭示的拳理十分丰富、完整而且精湛、细腻,有许多提法和功效和上百年来武侠小说所述相同或相近,因此当年传出时,曾引起武坛人士的关注和震撼,曾被誉为「国宝级」的太极拳。
目前老六路在国内外的传播仍十分有限,因为许多直接跟汪永泉学过拳的,大多数都闭门研修,不肯收徒教拳;个别肯教的,则以老六路为摇钱树,滥收门生、一再出书,大刮其财,既阻碍老六路的传承,亦令师门蒙羞。
除北京朱春煊、李玉玺、李和声等人之外,长沙刘应文亦长期开班传授老六路,刘还不时到其他省市交流推广。朱春煊、李和声师承朱怀远,刘应文则师承魏树人。朱怀远、魏树人先后跟汪永泉学过拳,朱老不仅是汪氏的入室弟子,而且还是大弟子,但朱、汪二老后来交恶,据闻临终前数年已鲜有往来。至於魏树人,虽然有幸被齐一推廌,参与了汪氏唯一遗著的编写工作,而且还拍了整套拳照插入该书,但并非汪的入室弟子。实际上,魏氏的许多言行,年前频遭其他同门非议或指责,形象欠佳。这当中除了牵涉到嫡系正宗的地位,更关系到背后的庞大经济利益考量,以致影响了老六路的传承发展,令圈内外人士闻之扼腕。近年在有关人士的斡旋之下,有关噪音减少了一些,但老六路的形象早已受损,传承之路倍加困难。
杨氏老六路拳谱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第一路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左搂膝拗步
9、上步搬拦捶
11、如封似闭
12、十字手
第二路
12、抱虎归山
13、上步揽雀尾
14、斜单鞭
15、肘底看捶
16、倒撵猴
17、斜飞式
18、提手上势
19、白鹤亮翅
20、左搂膝拗步21、海底针
22、扇通臂
23、翻身撇身捶
24、进步搬拦捶
25、上步揽雀尾
26、单鞭
第三路
27、云手
28、单鞭
29、高探马
30、右分脚
31、左分脚
32、转身左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小七星捶
38、右蹬脚
39、左打虎式
40、右打虎式
41、右蹬脚
42、双峰贯耳
43、左蹬脚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44、转身右蹬脚
45、进步搬拦捶
46、如封似闭
47、十字手
第四路
48、抱虎归山
49、上步揽雀尾
50、斜单鞭
51、(左右)野马分鬃
52、上步揽雀尾
53、单鞭
54、玉女穿梭(四斜角)
55、上步揽雀尾
56、单鞭
第五路
57、云手
58、单鞭
59、下式
60、左右金鸡独立
61、(左右)倒撵猴
62、斜飞式
63、提手上势
64、白鹤亮翅
65、左搂膝拗步66、海底针
67、扇通臂
68、翻转身撇身捶
69、进步搬拦捶
70、上步揽雀尾
71、单鞭
第六路
72、云手
73、单鞭
74、高探马
75、白蛇吐信
76、转身单摆莲
77、进步指裆捶
78、上步揽雀尾
79、单鞭
80、下式
81、上步七星
82、退步跨虎
83、转身双摆莲
84、弯弓射虎
85、进步搬拦捶
86、如封似闭
87、十字手
88、合太极
太极内功心法(老六路)
太极内功心法(老六路)
从字面上看,太极拳前加上“内功”二字,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太极拳(包括吴、武、孙、陈在内)均属于内家大家拳。不言而喻。内家拳是以练内功为主的拳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内功”呢?对此,我在“太极松功”里已有所论及。这里可简要说之。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十年来,特别是从以门派为核心的民间组织向“官办”转化以后,从形式上太极拳的影响确实很“热”,然而在“内功”作修上都不如从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长此以往会使太极拳走向异化,失去其“国粹”、“瑰宝”的地位。故而,我在传播杨式老六路时,突出强调内功训练。
一、何为内功?内功修练包括哪些内容?
内功是相对于外家拳以练筋、骨、皮为主要标志的腿脚功夫而言的。太极拳所强调的是内功,是通过特殊的训练使神、意、气三者相互化合,形成一种气势,即内功或称之内劲。
在内功或内劲的理解上,要排险三种误解:其一、不能把人身“三宝”精、气、神或者称之为神、意、气的有机化合,看成是三种物质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质的飞跃,有机化合,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能量流。也可以把它说成是生物电场;;其二、不能认为三者的最终结合落实在力上,这容易形成拙力;其三、更不能把内功训练的结果看成是对肌肉弹力训练形成的腿脚功夫,那样会失去太极拳的真谛,发挥不了内功的作用,最终落入旁门。
太极内功在修练过程中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练内功首先要懂理知法。太极拳近于道,游于艺它取“易经”之理,名曰“太极”,又循阴阳之道、易变、变易之义为行功走架之法则。太极拳是道家拳,并融儒、释思想为一炉。所以太极之理能圆融万事万物。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太极拳经典拳谱更是字字诛玑,句句拳决。是太极内功修练的灵魂,指导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
第四章太极桩功――无极桩
一(无极桩功诀阐秘
,一,姿势规范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贴近股骨外侧,手中指指尖贴风市穴。头顶正直,舌抵止腭,两眼平视,下颏微收。体重平均在两脚,摒除杂念,有虚、静、松、空之感。
无极乃太极之始,练好无极桩可使身体内外加速放松,可培养先天浩然之气。练好无极桩内气增强了,可以疏通经络,扶助正气,调节阴阳,增强人体健康。
,二,虚静守一
1.意念放松调节。神经、肌肉放松,骨节对应拔开,气通各节,节节贯穿。次序为:
上肢:手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下肢:脚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
躯干:胸椎一节一节拉开,腰椎松开,尾椎松开。
头部:玉枕、百会、下颏微收,颈椎一节一节松开。
调息:吸气意念至命门,呼气意念至肚脐。此为一息,共做三息。
自然呼吸:任肌肉自然反博,任内气在体内自然流动,
气畅经络自通,自上下通,自左右通,百会通天,涌泉通地,归法自然,百病清除,身体健康。
2.功诀:骨节一松气自通,周天一转暧融融。人言我呆我即呆,缚虎擒龙我为公。
3.行功经义:放松意念调整后,静息三分钟;默念功诀,接受宇宙大智慧人子信息,定中自然,一心不乱;天之“百会”,地之“涌泉”,人之“璇玑”三才合一,功进速矣。
4.行功禁忌:首先,思想上忌“贪、嗔、痴”;其次,饮食上禁用辛辣食物;其三,时间以太阳初升为宜,其他则为功力辅助;其四,对父母孝心恒持,使祖上信息扶持。
,三,无极桩意念导引的医疗作用
无极桩针对具体病情、意念或内视有关穴位,进行体内阴阳调配。循阴阳,遵五行,蹈八卦,衍生克之理,使人体生理之机制达于优化,从而治病强身――无极桩的观想法,有病治病,无病长功。
十八丹田观想法(感应神通法)
人体有十八丹田,意守或观视某一丹田,并观想放松,将治疗与之相关区域的病症。观想部位有一光亮,或日、或月、或一能量团,放射光芒。
初步功能:凡近距离的人和物,我默然之中明之,其信息的变化,他不知我,我已知他。如:对方肝病,一接近我,我之身体有关部位马上会自然产生反应。
意守各丹田,接近内分泌腺部位,可以加强内分泌腺的血液、氧气、营养精微物质的输送,增强其调节作用。
会阴观想法:可滋阴壮阳增强性生殖功能。
膻中意守法:可贯通阴阳,接连上下治疗心肌炎、肺炎、咽喉炎、气管炎等。
肩井观想法:增强气血对上肢部位的作用,加强上肢生理功能,主治露肩风、肩周炎、肩痛及肩关节骨质增生等。
百会观想法:增强大脑生理功能,使大脑处于相对的抑制状态,促进大脑之气血之供应,提高记忆思维之功能。
印堂观想法:小周天之关键,增强视力,对青光眼、假性近视、白内障有良好疗效。意守印堂要观想放松,否则易引起头晕。
丹田观想法:相当于胃幽门和肠腺的部位,守此丹田可促使胃肠蠕动,使胃液和肠液分泌增多。气沉丹田疏通百脉,对肝、胆、胰、胃、肠之功能的康复和提高很有益处。
涌泉观想法:守此穴可使人进入松弛反应状态,可排出体内病气,增强气血的上下通畅,对治疗高血压、肾虚有明显疗效。
太阳观想法:可促使大脑气血循环,调整大脑的生理机制,治疗头痛、偏头痛、头晕、头昏等症。
劳宫观想法:改善上肢躯干的生理机制,促使手指的各种功能,十指边心,对心脏疾病、头痛等症有一定治疗作用。
气海观想法:培植正气,对大小肠、膀胱等部位的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命门观想法:相当肾上腺部位,守此部位可以使体温上升,静中生动。
委中观想法:促进下肢的气血循环,主治抽筋、关节炎、防治下肢瘫痪。
夹脊观想法:促进脊神经功能,疏通督脉,主治心脏、肺脏、腰背诸病症。
玉枕观想法:促进小周天运动,增加丘脑脑垂体的分泌,主治后脑痛。
曲池观想法:疏通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半身不遂、瘫痪、上肢麻痹、手臂肿痛、肘关节炎、皮肤病、月经不调等。
冲门观想法:主治疝气、小便不利,疏通足太阴脾经。
章门观想法:主治腹泻、消化不良、腰背疼痛、疏通足厥阴肝经。
风门观想法:主治头痛、鼻出血、咽喉肿痛、中风不语、癫狂等症。
二(静力桩
,一,太极抱球桩
姿势规范: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上抬,手心向内,十指相对,但不接触,对正小腹。两手在
小腹处如抱着一个球。
调整呼吸,使呼吸自然畅通。意念观注两手,手心与小腹成抱一圆球状。
,二,虚引手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手中指指尖贴风市穴。头顶正直,舌抵止腭,下颏微收。体重平均在两脚,排除杂念,有虚、静、松、空之感。
右脚慢慢抬起,向前迈出一步,前脚掌着地,身体微蹲,重心在左脚。右手向前伸出,立掌,掌心朝下方。肘微沉,自手到肩成下弧形,右掌放松,意念观注右手掌,每次最少站15分钟。
三(动力桩――狮子抱球桩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抱球于胸前,两手微曲成莲花掌,手心相对,两手在内气引导下左右滚动,从正前方开始滚动,滚动60次;再向左转体,两掌在左侧再滚动60次; 然后再向右转体,两掌在右侧再滚动60次。
两掌除左右滚动外,还要上下滚动,前后滚动,不论任何方向,每滚动都要60次,而且要在内气带动下滚动。练初级腰功时,要用腰带动;中级练内气时,用内气带动;练高级意念时,用意念带动,绝对不要只练两臂外形,必须注意内外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