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优秀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80~81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建构三者关系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厘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行程问题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数量关系模型背后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前调查学生或者学生的家人从网上购买商品的情况。
师:我们所购买的商品是怎样来到我们手中的呢?预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谈到快递、邮局邮递等等。
师:其实快递也是物流的一种,关于物流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播放有关物流运输的视频资料)正是因为物流中心有这么多的作用,所以那里每天都车来车往。
你们看摩托车、大货车和小货车正在往物流中心运输货物呢!(见图1)图1学生读摩托车、大货车信息的同时,教师利用触发器动态显示课件。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 :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预设2 :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的有关物流方面最多的应该就是网上购物了,教师以谈话的方式,轻松地创设了有关物流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物流中心,头脑中再现车辆运动的现象,为接下来探索新知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一)问题1: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 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师:仔细读题,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这个问题,先来看看老师给大家的探究提示。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路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路线长度。
2. 时间:物体行驶路程所需的时间。
3.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4. 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速度= 路程÷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难点:如何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龟兔赛跑,引入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2. 讲解概念:分别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例演示: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学教案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利用生活实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应用。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2.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公园,每小时行驶6公里,请问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公园?”引导学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行程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课题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来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课标要求课标摘录: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标解读:1.行为结果:理解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的含义并掌握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行为程度: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数量关系解决行程及相遇的实际问题。
3.行为条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经验建立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材分析纵向分析:第一阶段:一下《厘米、米的认识》和二下《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的学习,完成了小学阶段长度单位认知体系,为路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自主练习中的“自行车每小时行走15千米”等题目,为行程问题作了引导与渗透。
第二阶段: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的学习,完成了小学阶段时间单位的认知体系,是行程问题中的“经过时间”的重要支撑,也为速度单位的理解奠定基础。
其自主练习中出现“三个小运动员跑完100米所用的时间,谁跑得快?”等类型题目,也为行程问题中三者关系作渗透。
第三阶段: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乘、除法意义及其互逆关系;三年级直至本节课之前,完成两、三位数的乘、除法学习,为实际行程问题问题的解决奠定计算基础。
其中三年级上册自主练习中出现“辰辰每分钟滑110米,比赛进行了三分钟,辰辰一共花了多少米”等行程问题,为本节课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的理解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本节课的相遇求路程问题的两种方法,为四年级下册《运算律》中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奠定实践基础。
《解决问题》单元的设立在青岛版教材中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主要涉及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第二次出现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这要涉及了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解决问题》,前两个单元主要是运算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主要是运用所学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速度和时间》(教案)
《路程、速度与时间》一、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建立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构建数学模型。
2.会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品味成功的喜悦;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提供素材,感知概念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是陈冠锋、谢震业、严海滨、陈佳鹏,在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他们取得了4×100接力的冠军,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夺冠的情景。
(视频)你们觉得接力比赛比的是什么?(速度)那你们认为什么是速度呢?跑得快或者跑得慢。
2.实践操作,探究概念今天老师也遇到一个有关速度的问题,我要从我们班这几个同学中选择一个速度快的去参加比赛,根据提供的信息应该选谁。
生:选淇淇,因为她跑的多你的意思就是说,她跑的远,他的速度就快,你们同意吗?生:不同意,还需要知道他跑了多长时间。
对了,要想知道谁的速度快,还要知道他们跑的时间。
在数学上,我们把跑了多远的路程,要想知道谁的速度快,还要知道他的时间。
老师将这些数据整理到表格里,比一比,算一算谁的速度快。
生:我觉得应该选果果,果果的速度更快。
为什么呢?生:我用路程÷时间求出他的速度。
300÷60=5(秒)240÷60=4(秒)240÷40=6(秒)6>5>4,所以果果的速度最快。
你能解释一下他们分别表示什么吗?300表示路程,60表示时间,5表示每秒跑了5米。
谁能像他这样解释一下其他的算式。
生:……我们把像这样的每秒跑了多远的路叫做速度,(板书)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吗?生:他们都是路程÷时间=速度这就是我们得到的第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那你们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试一试好不好?3.感受特性,抽象概念还能认出他吗?刚刚那个接力比赛的第二棒——谢震业,他在亚运会在取得了100米跑的冠军,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情景。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路程、时间与速度》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路程、时间与速度》︳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掌握三者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教学课件。
2. 计算器、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课的主题“路程、时间与速度”。
2. 新课导入:讲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路程、时间、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 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公式。
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公式。
2. 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练习。
3. 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路程、时间与速度》︳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路程、时间与速度》︳青岛版我今天要教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一节《路程、时间与速度》,这是我们学习几何初步概念的重要一环。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同时,通过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本节课的重点是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相关的计算。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教学卡片、计时器和一些实际的例子。
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如何进行相关的计算。
例如,我会让学生计算,如果一个人每小时行走5公里,他行走6小时能走多远?这样的例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也能让他们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
在讲解完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用图示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在作业设计上,我给学生留了一道题目: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它行驶5小时能行驶多远?答案是400公里。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看哪些地方讲解得清楚,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进行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
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
因此,我需要通过实际例子和生活中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如何进行相关的计算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进行计算。
这不仅涉及到基本的数学运算,还包括对单位的理解。
例如,学生需要明白公里和小时之间的关系。
另外,我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用图示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概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课件设计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4. 电力机车的平均速度100千米/时
青岛到上海的铁路全长大约是1400千米
从青岛出发10小时能到达上海吗?
100 × 10 = 1000(千米) 1000 < 1400 答:10小时不能到达上海。
1400 ÷ 100 = 14(小时) 10 < 14 答:10小时不能到达上海。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 行驶时间 = 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65×4 = 260(千米)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时间 = 西城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二、抽象概括,建立模型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 行驶时间 = 西城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 × 行驶时间 = 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速度 × 时间 = 路程 900 × 8 = 7200(米) 65 × 4 = 260(千米) 每秒、每分、每时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摩托车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 ●大货车从西城出发,经过4小时到达物流中心。
二、抽象概括,建立模型
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车站与物流中心 相距多少米?
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经过4小时到达物流中心。西城与物流中心 相距多少千米?
探究提示 1.画一画:借助线段图梳理信息,并列式解答。 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从青岛到上海的铁路线大约有多长? 35 × 40 = 1400(千米) 答:从青岛到上海的铁路线大约1400千米。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3. 内燃机车的平均速度是70千米/时
青岛到上海的铁路全长大约是1400千 米 从青岛到上海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1400 ÷ 70 = 20(小时) 答:从青岛到上海大约需要20小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青岛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1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青岛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材中第61页的内容将为我们提供理论支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案例。
学生们需要准备笔记本,以便记录重要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课题:假设有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到B 地,行驶了30分钟,全程50公里,那么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然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一辆自行车行驶了20分钟,全程10公里,求自行车的速度。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我会进行板书设计,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用简洁的文字和图表展示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速度时间路程关系:速度× 时间 = 路程七、作业设计1. 一辆汽车行驶了40分钟,全程60公里,求汽车的速度。
答案:速度 = 路程÷ 时间= 60 ÷ 40 = 1.5(公里/分钟)2. 小明步行了30分钟,全程15公里,求小明的步行速度。
答案:速度 = 路程÷ 时间= 15 ÷ 30 = 0.5(公里/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在课后,学生可以尝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这一领域更深入的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解决问题1 路程、时间、速度 的关系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解决问题1 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展开,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包括:1. 速度的定义: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 速度的表示方法及单位。
3. 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计算关系。
4. 应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表示方法和单位。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速度概念的理解。
2. 路程、时间、速度之间关系的推导与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路程、时间、速度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速度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单位。
3. 分析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推导计算公式。
4. 示例讲解,展示如何应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 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速度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单位。
2. 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3. 实际问题示例及解答过程。
作业设计1. 填空题:关于速度、路程、时间的概念及计算。
2. 计算题:应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思考题:探讨速度、路程、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解速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单位,引导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示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反思中,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第六单元路程、时间、速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第六单元路程、时间、速度(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
2. 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1. 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 路程、时间、速度的运算。
教学难点:1. 路程、时间、速度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课件。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计算器、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交通工具、走路等,引出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路程、时间、速度的理解和经验。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通过实例进行计算,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三、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巩固1. 教师出示巩固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巩固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拓展1. 教师出示拓展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拓展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扎实。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练习、巩固和拓展环节。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练习、巩固和拓展环节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
这三个环节的设置和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教学设计
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一、课标分析《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一课时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一开始以当今社会熟知的物流运输为导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的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
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式的由来中,以线段图和动画结合的形式,充分的运用数形结合,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同时,在本节课中,让学生体验观察情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后要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本节课中每一个问题解决后都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个过程。
总之,这节课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充分的感知过程、学习知识,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时间、路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车数量日益增多,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和所行路程的生活经验。
教材在此基础上构建“速度×时间 = 路程”“路程÷速度 = 时间”“路程÷时间 = 速度”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这个模型引入下一课时相遇问题的学习。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构建“速度×时间 = 路程”“路程÷速度 = 时间”“路程÷时间 = 速度”的数学模型,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为这一课时的学习是为下一课时相遇问题打基础,同时这部分知识也是将实际问题提升到数学层面,学生虽有实际认识但真正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五班本学期共有71人。
本人担任该班数学教师及班主任一年多了,所以我对我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班学生总的说来班上同学成绩较为平衡,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学会速度单位的写法与读法。
3.经历用“速度×时间=路程”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1、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这三组数量关系式。
2.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今天早上是怎么来的?大约走了多长时间?走得快还是慢?你家离学校有多远?(学生说一说)2.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与我们走路类似的问题,我们数学上把它叫做行程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好吗?二、探究新知环节一: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识读图中信息。
师: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生:车站到物流中心有多少米?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东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环节二:合作探究,解决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师:先根据信息自主解答探究,汇报结果。
生:900×8=7200(米)师:引导学生用题目中的语言描述上述算式中的每个数字。
生:900(表示平均每分钟行驶的米数) 8(表示行驶的时间) 7200(表示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平均每分钟行驶米数行驶时间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师:出示900 × 8 = 7200(米)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式自主解决第二个问题,并汇报探究结果。
平均每分钟行驶千米数行驶时间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生:汇报 65 × 4 = 260(千米)师:比较上述两个关系式,引导学生用更简洁的“词语”来替代上面的描述文字。
生:“平均每分钟行驶的米数”简化为“速度”,行驶时间简化为“时间”,“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简化为“路程”。
师:小结:速度×时间=路程,针对这一关系式,重点强调“速度”,即单位时间里行驶的路程,引导学生拓展生活中的单位时间,如每年/每月/每日……,引导学生识读900米/分的读法与写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1 《路程、时间和速度》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1 《路程、时间和速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未知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计算公式和应用。
2.教学难点: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计算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内容:1.路程: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走过的路程。
2.时间:指物体运动的时间,以秒、分钟、小时等计时单位表示。
3.速度: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以米/秒或千米/小时等单位表示。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观看一个小学生因为跑步慢而被同学嘲笑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速度的重要性。
步骤二:展示通过展示一列不同速度行进的车辆的图片,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步骤三: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比如:如果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需要10分钟,到学校的距离为3公里,请问他的速度是多少?并让学生一步一步计算。
同时,讲解速度的单位:m/s、km/h。
步骤四:练习让学生练习一些速度的计算,比如:A小姐步行5公里用了1个小时,请问她的速度是多少?步骤五:拓展扩展到生活中的其他实例,例如:坐车、飞行等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
步骤六:归纳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并进行讲解和提问。
步骤七: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计算速度等相关题目。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法”、“实例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力。
五、教学资源本节课需要准备以下资源:1.书本:《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2.图片:不同速度行进的车辆图片等。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知识掌握程度:通过作业和课堂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考核。
2.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接受、兴趣和探究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速度、时间和路程︳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速度、时间和路程︳青岛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速度、时间和路程 | 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及其关系。
2. 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关系的理解及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与速度、时间和路程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计时器等。
2. 学具:学生笔记本、练习册、尺子、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的过程,引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
2. 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通过PPT展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图像和公式,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与速度、时间和路程有关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与速度、时间和路程有关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与速度、时间和路程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定义及其关系,以及解题步骤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路程为10公里,问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需要多少时间?2. 答案: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需要的时间为10公里 / 15公里/小时 = 2/3小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及其关系?是否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路程、时间和速度》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路程、时间和速度》|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和速度》。
学生将在本节课中学习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2. 学会计算速度,并能根据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2. 学会计算速度,并能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2.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3. 计算器,用于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速度的方法。
3.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计算速度的方法。
5. 布置作业:布置与路程、时间和速度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2.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3. 计算速度的方法;4.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路程和时间的速度;2. 提高题:根据速度和路程,计算时间;3. 拓展题:解决与路程、时间和速度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使学生掌握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速度、时间和路程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速度、时间和路程 | 青岛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2.能够解决简单的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题;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不同速度对路程和时间的影响。
教学重点1.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时间、路程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1.速度与时间、路程的综合运用;2.实际操作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方法1.案例解析法;2.实验观察法;3.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通过引入实际场景,提问学生若要走100米的路程,需要用多长时间?如何才能更快地走到100米的终点?2.引导学生思考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解释这三个概念的定义。
案例分析(2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
询问学生哪只动物跑得更快,为什么?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概念:速度 = 路程÷ 时间。
教师通过划分距离和时间的单位,让学生自己算出乌龟和兔子的速度。
3.让学生在小组内配对,通过讨论比较速度各异的交通工具,尝试用速度公式计算并比较它们的速度。
实验观察(2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操场上提供一个固定的路程,并提供不同的交通工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尝试多次走完路程,记录下时间并求出速度。
2.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也可以思考如何更快地完成固定的路程。
讨论总结(15分钟)1.学生在班级中汇报和展示实验结果,并讨论在不同的交通工具、行驶路线和天气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速度。
2.通过课堂总结,巩固学生对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理解和应用。
作业布置1.给学生出示几个速度、时间、路程组合的计算题,让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并解答问题。
2.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记录自己行走、车行的时间、路程和速度的相关信息。
总结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掌握速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80~81页。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时间、路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车数量日益增多,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和所行路程的生活经验。
教材在此基础上建构“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的数学模型,应用这个模型引入解决行程问题。
通过设计多样的活动,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建构三者关系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模型思想,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应用意识。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国家的高速发展和祖国的日益强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理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行程问题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数量关系模型背后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同学们,现在我们能够足不出户买到心仪的商品,这是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物流。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我国的物流行业。
正如视频中所介绍的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流中的数学知识!谈话:仔细观察情境图,哪位同学能又快又准的找全数学信息?追问:根据交通工具的不同,我们将数学信息分为两组。
根据第一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第二组呢?预设1: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预设2: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的方式,借助物流中心运输货物的情境,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场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场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通过追问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梳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1 “速度、时间和路程”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1 “速度、时间和路程” | 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概念。
2.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2.计算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实际场景,提问:你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知道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例如:骑自行车、步行上学、坐地铁等。
2.引入新知识了解速度、时间、路程从字面上的意思出发。
速度: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时间:完成一定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路程: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3.讲解新知识以坐地铁为例,向学生介绍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方法:地铁行驶的路程是确定的,比如从A站到B站。
如果你知道两个站之间的距离是5公里,而你从A站到B站花费的时间是10分钟,你就可以算出地铁的速度是多少。
速度 = 路程÷ 时间速度 = 5公里÷ 10分钟速度 = 0.5公里/分钟4.带领学生练习通过实际的计算教给学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小明从家里骑车去学校,用了30分钟,总共骑了10公里的路程。
那么他的速度是多少?速度 = 路程÷ 时间速度 = 10公里÷ 30分钟速度 = 0.33公里/分钟5.巩固新知识老师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计算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小明和小红从A站到B站的距离是10公里,他们同时出发,小明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小红骑自行车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那么谁先到达B站?速度 = 路程÷ 时间小明到达B站需要的时间是:10÷5 = 2(小时)小红到达B站需要的时间是:10÷15 = 0.67(小时)因此,小红先到达B站。
6.总结在课堂最后,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速度、时间、路程的掌握和理解。
青岛版四数上册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教案
青岛版四数上册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有)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商品是怎样送到爸爸妈妈手里的吗?(快递送来的)同学们,其实快递也叫物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物流中心。
(出示大屏幕: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你来说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前两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探讨问题(一)
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老师把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单独列出来了,你能读一读吗
师:拿出练习本独立解决,做完的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
生:900×8 = 7200(米)(板书)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900表示每分钟行驶的米数,行驶8分钟,就是求8个900是多少?师,你的表达真清楚谁来说一说900表示什么?
生:900表示每分钟行驶的米数,
师:8表示什么?
8表示行驶时间,
师:那7200表示什么?
7200表示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得到关系式:每分钟行驶的米数×行驶时间=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完整的内容请浏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有)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商品是怎样送到爸爸妈妈手里的吗?(快递送来的)
同学们,其实快递也叫物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物流中心。
(出示大屏幕: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你来说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前两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探讨问题(一)
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老师把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单独列出来了,你能读一读吗
师:拿出练习本独立解决,做完的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
生:900×8 = 7200(米)(板书)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900表示每分钟行驶的米数,行驶8分钟,就是求8个900是多少?
师,你的表达真清楚谁来说一说900表示什么?
生:900表示每分钟行驶的米数,
师:8表示什么?
8表示行驶时间,
师:那7200表示什么?
7200表示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得到关系式:每分钟行驶的米数×行驶时间=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900 ×8 = 7200(米)
2、探讨问题(二)
师:老师有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对你来说一定非常简单了。
我们来看一下
师:找同学来列个算式
65 × 4 = 260(千米)
你能像刚才说这个关系式一样,把这个关系式也来说一说吗?
师:你来说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时间=西城与物流中心的距离板书
65 × 4 = 260(千米)
师:你真是个会倾听的孩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理解速度×时间=路程。
师:一起观察这两个关系式:你能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它们吗?
师:你有想法了?
生:可以简洁为速度×时间=路程
说说你的想法
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西城与物流中心的距离可以表示为:路程
行驶时间可以表示为:时间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可以表示为:速度
上两个关系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①速度×时间=路程(板书)
2、理解速度的概念。
师:每分钟行驶的米数、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可以表示为速度,请同学们再举几个速度的例子。
预设:每秒行驶的米数
每天行驶的千米数
每月行驶的千米数
每年行驶的……
像每秒、每分、每时、每天、每月、每年……我们称为单位时间。
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有时间,例如每时、每秒、每分,有路程,例如65千米、20千米、900米。
摩托车每分钟行驶900米这个速度写作:900米/分,读作900米每分一起读。
请同学们写一写大货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这个速度,
谁来读一读你写的
生:65千米/时。
3、理解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教师指导语:老师把这个问题的条件和问题交换一下位置,你还会解决吗?
课件显示:
(1)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行驶7200米需要几分钟?
(2)摩托车行驶了7200米,用了8分钟,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同桌相互说一说解决完后有什么发现?
第一个:列式:(1)7200÷900=8(分)你有什么发现?
生:路程÷速度=时间
(2)7200÷8=900(米/分)
③路程÷时间=速度(板书)
通过解决物流中的数学问题,知道了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板书: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师:你能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吗?(能)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先说说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1)分别说出自行车、摩托车、轿车知道的是什么量,求的是什么量。
(2)独立完成上面表格。
(3)同位之间互相交流方法,集体订正。
(4)对于表现好的给予表扬、鼓励。
这一题重点训练学生对关系式的运用。
2、做一做
(1)四年级一班的同学做纸花,平均每小时做25朵,3小时做了多少朵。
(2)小明打作文,平均每分钟打130个字,5分钟打完,这篇作文有多少字。
先列式再说想法(1)25×3=75(朵)
思考:这两道题里面25、3、75分别表示什么?
你能写一个关系式吗?
每小时做的朵数×时间=一共做的朵数
(2)130×5=650(字)
你能像上边那样也写一个关系式吗?每分钟打的字数×时间=一共打的字数
这两个关系式和“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预设:这三个关系式都有时间
每小时做的朵数也是速度
每分钟打的字数也是速度
这两个关系式可以用“速度×时间=路程”来代替。
教师指导语:同学们数学多么神奇呀,做花朵中、打字中都有数学,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编一道有关路程、速度和时间的数学故事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900米/分900 ×8 = 7200(米)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