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12虚词

中考语文12虚词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精讲(12个)一、之1、人称代词,他(们),她(们),代人。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见他们的车印混乱,远看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③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好像在水的中央。

2、代词,它,它们,代物。

①驱之别院。

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

②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抬头观看它们(久了),脖子因此变僵硬了。

3、指示代词,它,指……①操蛇之神闻之,拿/持蛇的神听说了愚公移山这件事。

②闻之,欣然规往。

听说太守派人找不到桃花源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4、助词1)、助词,的。

以君之力。

凭你的力量。

2)、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3)、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4)、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①公将鼓之。

鲁庄公打算击鼓进军。

②怅恨久之。

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5)、动词,到,去,往。

①辍耕之垄上。

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上。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我想去南海,怎么样?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又暗地里派吴广到次所旁丛祠中。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于1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地点,对象,可译为“在”“到”“从”“向”“对”“给”。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之时受任,在危难之中奉命。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次到草庐之中来看望我。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色是从蓝草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④告之于帝。

向神话中的天帝禀告了这件事。

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对桓帝、灵帝没有不叹息痛恨的。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表被动,可译为“被”。

①吾不能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我不能拿十万的将士,被别人控制。

②人之食于虎,无怪矣。

人被老虎吃掉,就不奇怪了。

3、表比较,可译为“比”“过”“跟……相比”。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文言虚词的分类

文言虚词的分类

文言虚词的分类1.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张衡传》④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

《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3)疑问代词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代事物何、胡、奚、曷、盍什么、哪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盍不为行?《庄子•盗跖》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表处所安、恶(乌)、焉在哪里、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副词(1)时间副词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已经、过去、刚才适得府君书。

《孔雀东南飞》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②表现在方、会、适正、正好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③表将来且、将、欲、方、行、垂将、将要彼且奚适也?”《逍遥游》④表短暂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不久、一会儿;突然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文言文常用虚词1.之(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曹刿论战》)2.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①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假如太尉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

《岳阳楼记》)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狼好像闭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闲《狼》)③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但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什么是虚词虚词是一类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其意义较为模糊,经常用来表达一种关系、语气或做结构衔接等功能。

文言文中的虚词有很多种类,其中包括了一些常用的虚词,本文将对其中的18个常见虚词进行归纳整理。

虚词的分类文言文中的虚词可以按照其功能和用法进行分类。

常见的虚词包括连词、副词、介词等。

连词1.而: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

2.兮: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啊”等语气助词。

3.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就”等词。

4.又:表示递进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并且”。

副词5.甚:用来加强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非常”、“十分”。

6.其:用来指代前文提到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他”。

7.皆:表示全体,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都”、“全”。

8.未:表示尚未进行的动作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还没有”、“尚未”。

介词9.以:表示手段、方式、目的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以便”、“为了”。

10.为:表示目的或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为了”、“因为”。

11.以至:表示程度或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以至于”、“以致”。

12.以及: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以及”。

13.之:用来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14.之乎者也:用来引述他人的话或观点,表示说话者对他人言论的复述、叙述和引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据说”、“众所周知”。

15.乎: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

16.焉:用来表示处所、位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哪里”、“在那里”。

17.自:表示主体的自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自己”、“本身”。

18.至:表示程度、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到”、“直至”。

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下面将对每个虚词进行具体的用法解释,并给出相应的例句。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代词
音节助词
复音虚词
三 其
人 称 代 代词 词
指 示 代 词
①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 或“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代事,译为“他(的)”“它 (的)” 如:秦王恐其破壁。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①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 如:其人视端容寂 ②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③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相同。 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虚词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八 因
介词
副词
动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

(这样的)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代物:问其.主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所.仰望而终身也吾先子所.畏也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诸“之于”,“之乎”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善莫大焉.(于之)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语言,其特点是使用较多的虚词。

虚词是文言文中的一类词语,通常没有词义,起到连接句子和短语的作用。

下面是对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进行整理。

一、助词:1. 之:用于名词或代词前面,表示所属或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或“之”。

例如: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之说。

2. 乎: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或“呢”。

例如:此言差乎其实。

3. 何: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例如:何为道?4. 而:用于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转折、并列或承接关系。

例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而训之。

5. 乃: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因果关系,常与“是”搭配使用。

例如:非礼也乃人之常情也。

二、连词:1. 若:用于条件句中,起连词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或“假如”。

例如:若有人问我,我当如何回答?2. 以:用于连词前,表示手段、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或“以便”。

例如:以此为根据,可以得出结论。

3. 曰:用于连词前,表示说话的动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

例如: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三、副词:1. 矣: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或“呢”。

例如:已过目矣,不复责之。

2. 其:用于句中,表示指代前面的名词或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的”或“他的”。

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如何?3. 皆:用于句中,表示全体或没有例外,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都”或“全部”。

例如:明君能以忠言救沉溺之臣,仁者必皆称其为圣。

四、介词:1. 于:用于介词后,表示时间、地点、对象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到”等。

例如: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 乘:用于介词后,表示通过或利用某种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利用”或“通过”。

例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有哪些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有哪些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有哪些作为中文语言的一部分,文言虚词在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表示疑问的虚词具有独特的用法和特点。

本文将对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的疑问句结构。

一、反问虚词在文言中,有一类虚词常被用来表示反问的语气。

这些虚词包括:“可”、“奈何”、“而”的用法。

例如:“可之乎?”、“而何?”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到了强调和反问的作用。

二、疑问代词文言中的疑问代词则是用来引导疑问句的重要元素。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几何”、“何以”等。

这些疑问代词在句子中起到了引导疑问和提问的作用。

例如:“何以之?”三、疑问副词疑问副词也是文言中常见的表示疑问的虚词。

这些副词用来修饰其他的词语或短语,以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疑问。

常见的疑问副词有:“何处”、“何时”、“何以”等。

例如:“何处可之?”、“是何也?”这些疑问副词在文言中常被用于提问。

四、疑问助词疑问助词则是文言中常见的表示疑问的辅助词语。

常见的疑问助词有:“哉”、“乎”、“焉”等。

这些助词常被用来加强疑问的语气,表示对某一事物的疑问。

例如:“可之哉?”、“焉可知?”这些疑问助词在文言中常被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起到了强调疑问的作用。

五、疑问介词疑问介词在文言中也常被用来表示疑问。

疑问介词主要用于引导疑问句的部分,例如:“何以”、“因何”等。

这些介词常用于表示对原因或目的的疑问,例如:“因何而行?”、“何以故?”在文言中,疑问介词起到使句子更加准确和明确的作用。

综上所述,文言虚词在表示疑问时有很多种类和用法。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疑问的虚词有反问虚词、“何”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疑问助词和疑问介词。

这些虚词在文言中起到了表示疑问的重要作用,使得古代文言具有了独特的疑问句结构。

通过对这些用法的了解,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中的疑问句结构,并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相关的古籍和文献。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古代汉语中有许多重要的文言虚词,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表示态度等作用。

以下是32个古代汉语中的重要文言虚词及其用法:1. 於: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于”。

例如:“於是乎,天下大治。

”(《孟子·告子下》)2. 乃:表示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

例如:“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乃矣。

”(《论语·子罕》)3. 皆:表示全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全都”。

例如:“皆大欢喜。

”(《西游记》)4. 故: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所以”。

例如:“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5. 而: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与”。

例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而失之。

”(《左传·宣公十四年》)6. 亦: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却”。

例如:“孟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亦虑人之莫得其私也。

”(《孟子·尽心上》)7. 乎: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啊”、“呢”。

例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乎!”(《中庸》)8. 如:表示类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像”、“如同”。

例如:“犹是前番相见时,醉眼看诗如听琴。

”(李清照《如梦令》)9. 忽:表示突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突然”、“忽然”。

例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但忆经年事,几番欢笑声。

”(李清照《如梦令》)10. 何:表示问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为何”。

例如:“何为而可为,何不为而可不为。

”(《孟子·尽心上》)11. 其: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的”、“其余的”。

例如:“剪径蹇驴,其毛骨鲠文。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12. 焉: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2、其 ①代词: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他(她,它)们 例如:其西南诸峰 指示代词。“这(些)”、“那(些)”、“其中 例如:不能名其一处; ②副词:用在句首表揣测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 例如:其真无马邪 其如土石何 其喜洋洋者矣 其真不知马也
3、而(连词) ①表并列(“又”)如:温故而知新;窥镜而自视 ②表转折(“却、但是”)如:出淤泥而不染 ③表修饰(“地、着或不译”)智叟笑而止之曰; 杂然而前陈者;暮寝而思之;呼尔而与之 ④表顺承(“来或不译”)如:启窗而观;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执策而临之 ⑤表递进(“并且、而且”)如:学而时习之
常见文言虚词
1、之 ①代词: 代人,例如:公与之乘;公将鼓之 代物,例如: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代事,例如:肉食者谋之 ②动词:去,往,到 例如:辍耕之垄上
③助词 结构助词“的” 例如;臣之妻;醉翁之意不在酒 无实义,不翻译 如:何陋之有;牡丹之爱 期年之后;局促一室之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爱莲之出“于”的用法。
(1)然后知生于忧患(


(2)苛政猛于虎(
(3)余将告于莅事者(

向 向 在


(4)告之于帝(
(5)吾祖死于是(


向、给
(6)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 )
(7)欲报之于陛下也( )
8、然 ①代词(“这、这样”) 如:吴广以为然;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②连词。表转折(“然而、可是”) 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③语气助词(……的样子) 如:欣然起行
9、焉 ①代词 A、疑问代词(“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一般代词(“它”)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 ②语气助词(“呢”)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兼词。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兼有介词 和代词的作用(“于之、在那里、从这里”) 如:见贤思齐焉;惧有伏焉

(完整版)文言虚词归纳

(完整版)文言虚词归纳

精心整理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虚词一览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二)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三)表示承接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四)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六)表示修饰关系。

?地,着,或不译?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七)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论语》)(八)表示目的关系。

来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3.助词。

(4.动词。

同“如”,好像,如同。

如: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荆人夜涉》)5.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喝斥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三、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文言虚词总结

文言虚词总结

“者”用法总结
一、特殊的指示代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词组后,组成“者字结构”,表 、用在形容词、动词、或词组后,组成“者字结构” 的人, 的事物, 的情况。 示…的, …的人, …的事物, …的情况。 愚者笑之, 愚者笑之,智者哀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用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几样东西。或异二 、用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几样东西。 者之为,何哉?四人者: 者之为,何哉?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二、语气助词 1、判断句中,表停顿 。亚父者,范增也。 亚父者,范增也。 、判断句中, 2、表假设语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表假设语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加强疑问语气。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者,严大国之威 、加强疑问语气。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者, 以修敬也? 以修敬也? 4、放在“今、昔”等时间词后,表停顿。今者项庄拔剑舞, 等时间词后,表停顿。今者项庄拔剑舞, 、放在“ 其意常在沛公也
“为”意义和用法总结。 意义和用法总结。
“为”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作助词。用作动词, 为 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作助词。用作动词, 意思是“ 还可作判断词“ 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这里主要介绍 虚词的用法。 虚词的用法。 (一)介词。 介词。 1、向,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 如姬为公子泣。 不足为外人道也。 如姬为公子泣。 、 2、替,给。公为我献之。为击破沛公军。 公为我献之。为击破沛公军。 、 3、为着,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为着,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皆为利往。 4、因为。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因为。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5、表被动,可译为“被”。为天下笑。若属皆且为所虏! 为天下笑。若属皆且为所虏! 、表被动,可译为“ 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 (二)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何辞为? 何辞为?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

第三节疑问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

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

例如:(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歧予望之。

(《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

例如:(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

例如:(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

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

例如:(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

例如:(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

例如:(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

”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

”(《世说新语·雅量》)(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

文言虚词整理

文言虚词整理

5、助词,用在句中,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例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七、为 (一)
wèi
1、介词:向,对,替,给 例句:保为将军破之 为汉家除残去秽
2、介词,表原因:因为 例句: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3、介词,表目的:为了 例句:我为国死,职耳
虚词整理
之、者、以、若、何、乎、 为、其、于、焉
一、之 1、代词,代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代词,指示人或物:这,那,这(那)件事 例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3、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二)
w éi
1、介词,表被动 例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行将为人所并 2、动词,根据语境灵活翻译:做,干,担任, 成为,作为等等
例句: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3、动词,是 例句: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 操后患 4、助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 例句: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4、语气词,表推测、祈使、感叹等语气 例句: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吾其还也!亦去之。 九、于 1、介词,可译为在,到,向,从,比等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进,与操遇于赤壁 2、介词,可译为对,对于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介词,表被动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介词,引出对象 例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 于人

文言虚词分类

文言虚词分类
文言虚词分类
1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 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 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 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 也归入虚词一类。(除了名词、动词、 形容词之外的都是虚词)
2
代词
是代替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 免重复,使文章简洁。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
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 于”是介词,“之”是代词。
积土成山盍各言尔志?
《论语·公冶长》
23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9
2、指示代词
表示远指、表示近指。
※表示远指:彼、其、夫等。 ※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相当。
彼(那个)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微夫(那)人之力不及此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0
※表示近指:是、斯、之、然、尔、兹等。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此、这、这个、这样。
17
2、范围副词
表范围广(表总括) 悉、咸、皆、尽、毕、举、具、胜、凡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8
2、范围副词
表范围有限:
仅、止、直、惟、唯、但、特、徒 翻译为“只 ”“仅”“只是”等
室仅方丈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直好世俗之乐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徒慕君之高义
12
表处所 安、焉、奚 (在哪里、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疑问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

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

例如:(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歧予望之。

(《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

例如:(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

例如:(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

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

例如:(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

例如:(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

例如:(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

”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

”(《世说新语·雅量》)(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

例如:(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

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

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

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2)后子见赵孟,赵孟曰:“吾子其曷归?”对曰:“……将待嗣君。

”(《左传·昭公元年》)——按:“吾子其曷归”句杜预注云:“问何时当归。

”(3)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也有用来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

例如:(4)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纣在上曷损?(《荀子·荣辱》)“曷”有时也写作“害”。

例如:(5)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诗经·周南·葛覃》)“恶”“安”“焉”主要用来询问处所,可以翻译成“哪里”。

“焉”在《诗经》《楚辞》里有时也作“爰”。

例如:(1)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

(《孟子·尽心上》)(2)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诗经·卫风·伯兮》)(3)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论语·子[FS:PAGE]张》)——按:焉学,意思是“从哪里学习”,“向谁学习”。

(4)爰采唐矣?沫之乡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诗经·墉风·桑中》)(5)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几”“几何”用来询问数量,可以翻译成“多少”。

例如:(1)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左传·文公十七年》)(2)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

”(《史记·孔子世家》)汉魏以后又产生“几多”“多少”“几许”“几所”。

例如:(3)复令悲此曲,红颜余几多?(《庾子山集·夜听捣衣》)(4)王阳居官食禄,虽为鲜明,车马衣服,亦能几所?何足怪之,乃传俗说!(《风俗通·正失》)(5)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颜氏家训·归心》)(6)又问:“士马多少?”应曰:“中军四十余万。

”(《三国志·魏书·李孝伯传》)第四节其它代词其它代词包括己称代词、反身代词、旁指代词、不定代词、否定代词、逐指代词、分指代词等。

一、己称代词古代汉语的己称代词祗有“己”。

例如:(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2)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二、反身代词古代汉语的反身代词有“自”“身”“躬”。

例如:(1)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按:讼,责备。

(2)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

(《韩非子·观行》)——按:乌获,力士名。

不能自举,意思是不能自己把自己举起来。

(3)彼身织屦,妻辟纑。

(《孟子·滕文公下》)——按:彼身织屦,意思是他自己编织麻鞋。

(4)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诗经·邶风·谷风》)——按:我躬不阅,意思是我自己(尚且)不被收容。

古代汉语里“自”作反身代词很常见,“身”“躬”作反身代词用很少见,常见的是作副词,“亲自”的意思。

详见第四课语文知识。

古代汉语里“己”和“自”两个词虽然都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自己”,但是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都很不一样。

“己”与“人(意思是别人)”相对,是本人的意思。

“自”是反身称代。

在用法上,“己”可以作主语、宾语;“自”则总是作状语。

三、旁指代词旁指代词有“他”“人”“异”“余”。

“他”也写作“佗”“它”,意思是“别的”。

主要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

例如:(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左传·隐公元年》)——按:岩(yán),险要。

(2)良为他言,皆不省。

(《史记·留侯世家》)(3)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人”意思是“别人”。

例如:(4)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5)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他”和“人”连起来,“人”则是名词了,意思是“别的人”。

例如:(6)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裳》)(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巧言》)“异”是“别的”的意思。

例如:(8)吾以汝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9)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诗经·大雅·板》)“余”是“剩下的”“其它的”的意思。

例如:(10)文子曰:“其余皆数世之主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11)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史记·高祖本纪》)(12)王蓝田拜扬州,主簿请讳[FS:PAGE]。

教云:“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

内讳不出于外,余无所讳。

”(《世说新语·赏誉》)四、不定代词不定代词有“或”“有”和“某”。

“或”和“有”上古语音相近,称代人是“有人”的意思,称代事物是“有什么东西”的意思,称代时间是“有时候”的意思。

例如:(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2)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3)慈石召铁,或引之也;树相近而靡,或軵之也。

(《吕氏春秋·精通》)——按:靡,倾倒,倾斜。

軵(fǔ),通“俯”。

(4)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尚书·洪范》)——按:无有作好,即无或作好的意思。

(5)日有食之。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某”是“某人”“某物”的意思。

例如:(6)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7)灵公心怍焉,欲杀之,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

(《公羊传·宣公六年》)(8)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汉书·苏武传》)五、否定代词否定代词有“莫”“罔”“无”“靡”“蔑”“末”,表示对某一范围之内的人或事物的周遍性否定,可以翻译成“没有人”“没有什么”。

其中“莫”字最常见,这个词可能是“无”与“或”的合音。

“罔”多见于《尚书》,“靡”多见于《诗经》,“末”主要见于《论语》。

例如:(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3)四方之民罔不祗畏。

(《尚书·金縢》)——祗(zhī),敬。

(4)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

(《尚书·多士》)——明德,发扬光大道德。

恤,谨慎。

恤祀,慎于祭祀。

(5)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

(《国语·晋语六》)(6)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论语·阳货》)(7)相人多矣,无如季相。

(《史记·高祖本纪》)六、逐指代词和分指代词逐指代词是“每”,分指代词是“各”。

古代汉语逐指代词“每”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没什么差异,在句中作定语或者状语,作状语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头,也可以出现在句首。

分指代词“各”在先秦祗作状语,汉代以后才偶尔作定语。

例如:子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史记·项羽本纪》)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论语·先进》)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

(《史记·李斯列传》)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库府藏之积。

(《史记·大宛列传》)本课语文知识介绍古代汉语的助动词和副词。

助动词分四类,副词分八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