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二中高三年级历史训练题(一)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南康二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三(38)——(39)历史训练20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南康二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三(38)——(39)历史训练20

南康二中高三(38)——(39)班历史训练题3月22日

24.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立法的一大发明。2009年1月26日我国进入农历己丑年,也即进入牛年,有位先生与新中国是同龄人,他的生肖应是()

A.鼠或牛 B.牛或虎 C.虎或马 D.上述说法都不对

25.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 ) ①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②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国,诸侯国对中国百家姓的形成影响巨大③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④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A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6.“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A.重视商业 B.重视宗教的作用 C.重视军事实力 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

27.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它对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化②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特殊化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

甘肃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2.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而到了北宋时期“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出现这样的变化反映

A.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B.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3.《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

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

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

5.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

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

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

2007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二中训练试卷(一)

2007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二中训练试卷(一)

2007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二中高三政治训练试卷(一)

一.选择题(25×2=50)

1、2006年4月19日《时代商报》报道,沈阳某通讯公司在未取得任何许可的情况下,将歌曲《回来我的爱》制作为音乐彩铃,为手机电话用户提供有偿下载服务,该公司被歌曲作者告上法庭。这说明

A.歌曲也是商品,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歌曲必须支付报酬

B.使用歌曲是否支付报酬,以歌曲作者是否索要报酬为前提

C.歌曲作者的做法不利于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推广

D.歌曲不是商品,该作者的做法是错误的

2006年5月31日,《法制晚报》报道,广州工商局查处9个批次的童装含有严禁使用的致癌芳香胺染料。据专家介绍,童装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一些致癌芳香胺染料助染效果较好,染出的衣物颜色鲜艳,而鲜艳的童装容易受到儿童的喜欢。据此回答2-3题。

2、材料中提到的“质量”主要是指商品的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3、材料所述的事实表明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B.市场调节具有弱点和缺陷

C.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大于弊2005年9月到10月,针对坑农害农事件的频繁发生,山东省农委等部门在全省集中开展农资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制售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的行为。据此回答4-5题。

4、这里的“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

A.是劳动产品,因为它们具有使用价值有素

B.可以成为商品,因为它们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不应成为商品出售,因为它们不具备相应的使用价值

D.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它们不是用于交换

5、“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造成的后果是

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期中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晚期以来,历史表述的主题逐渐脱离了旧有的周部族及王朝的发展史,诸侯功绩及贵族家族延续日益成为时人关注的主题。这反映了当时

A.宗法观念日益增强

B.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C.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D.史学呈现繁荣局面

2.“自从春秋时代王纲解纽,篡杀频仍,兼并盛起,夷狄横行,一般盟主用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诸夏成为一个集团,禁抑篡弑······中国的雏形在那时方才出现。”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时期

A.蕴含着统一的因素

B.社会动荡不安

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D.郡县制已确立

3. 史学家吕思勉谈到,战国至秦汉,社会上已发生两种经济思潮,一是“平均地权”,一是“节制资本”。此处“节制资本”应是

A.道家主张

B.儒家主张

C.墨家主张

D.法家主张

4.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

A.民间力量制约皇权

B.商品经济仍具活力

C.庶族掌控铸币实权

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

5.唐初开始设置代表中央朝廷,衔命出使四方的使职,例如贞观初年,“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设置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巡抚使等官员,使职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这一措施的推行

A.促进三省体制的确立

B.提升行政效率加强地方管理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南康二中高三年级文综训练题历史部分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南康二中高三年级文综训练题历史部分

24.“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

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棉 C.毛

D.麻

25.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26.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7.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

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28.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29.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C.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

30.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B.东方的

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工业革命的逐步扩展

2022-2023学年度高三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高三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高三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第I卷客观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

A.维护社会的安定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区分血缘的远近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2.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对三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遵循“天命观”B.旨在神化君权

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D.都属唯心主义

3.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

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

4.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

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B.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D.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5.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

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高三年级历史(必修二和必修三)试卷

高三年级历史(必修二和必修三)试卷

高三年级历史(必修二和必修三)试卷

本套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

1、“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主要的历史概念实际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A.光荣革命B.柏林墙C.斯大林模式D.巴黎公社

2、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书体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

继乱之世:鲁莊公莊公元年

莊公二年

莊公三年

莊公四年

莊公五年……

卷十:孝文帝纪第十

……

卷第四十一:勾践世家第十一……

卷第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

B.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

C.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3、宋徽宗时期,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表明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③以前坊市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④“侵街坊廊钱”的征收根源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5、《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精品解析: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联考历史试卷(原卷版)

精品解析: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联考历史试卷(原卷版)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4年7月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填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这里的“中国”是()

A. 地理概念

B. 政治概念

C. 文化概念

D. 国家名称

2. 尚书一职源于先秦,主管君主文书。秦汉尚书属于少府,没有独立,汉武帝时尚书的地位逐渐提高,东汉尚书台开始成为国家行政中枢。隋唐时,尚书分六部,隶属尚书省。明朝废宰相制度,六部尚书地位提高,直属皇帝。清沿置。尚书职位的演变是()

A. 人才选拔机制的进步

B.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 君主专制加强的反映

D. 中央官制成熟的标志

3. 西晋灭亡前后,北方人民大批流亡南下。他们在南方被称为“侨人”。据不完全统计,南下的流民约占当时北方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同时又占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这一时期的人口南迁()

A. 加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C. 导致了南北方都长期四分五裂

D. 使户籍有主户与客户的区分

4.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史合一”“诗史合一”的传统。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把唐诗当作史料,诗史互证,开创了诗文证史这一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列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

唐诗唐朝风貌

高三历史上半年高考模拟试卷带答案和解析(2023年江西)

高三历史上半年高考模拟试卷带答案和解析(2023年江西)

选择题

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周人将认同血缘、亲情等作为社会认同的规则

B. 殷商“重祖”观念是西周宗法思想的基础

C. 西周将个人情感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来源

D. 西周构建的社会秩序实现了人际间的和谐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血缘、亲情、社会秩序的本源”等字眼意在强调周人是将认同血缘、亲情等作为社会认同规则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的说法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西周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并未实现人际间的和谐,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选择题

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

朝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隋唐

326

32

29

61

两宋

319

152

122

274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此

A.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

B. 隋唐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

C. 宋代女性伦理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

【答案】D

【解析】

从表中可知,两宋时期节妇数、烈女数呈上升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表明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故答案为D项。A项,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隋唐、宋代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的深浅程度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宋代女性伦理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必修一选修一)[人民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必修一选修一)[人民版]

南康二中 上学期高三历史训练(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史》)等。你推测材料中

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程朱理学

B.宗法制度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

2、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

证明马克恩此话正确的是: ( )

①焚书坑儒 ②秦兵马俑 ③隋大运河 ④清文字狱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②③④

3、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

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

4、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即位之初,丞相田蚡骄横,汉武帝责问他:“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这里“除吏”的含

义是( )

A.拜官授职,任用官吏

B.罢免官吏,精简机构

C.整顿吏治,打击贪官 D .改革政治,调整署衙

5、甘肃舟曲泥石流洪灾牵动了了全国人民的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调动一切力量抗震救灾。若回到唐朝,为搞好

灾后重建,唐朝政府从工程决策到实施的过程应该是( )

A.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户部

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6、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历史专题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l09次之多,下列对这种情况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孔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B.表明“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有重要地位

C.“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D.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告子曾与某人辩论人性问题。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不分于东西也。”某人反

驳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

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此人可能是

A.孟子B.荀子C.老子D.孔子

3.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

方针,和这一方针有关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4.某学者说:“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

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该学者认

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形成了团结自强的精神B.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

C.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建设D.帮助韩国克服金融危机

5.“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

统治者的默认。”“孟子的一个思想”指的是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 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 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 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 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大体含义是王后没有嫡子,就立庶出长子为王位继承人;如果王子年龄相同,就以德行好坏为依据选择继承人,若道德好坏没有大的差异以占卜结果为准,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宗法制有一套比较完整周密的系统规则,所以答案选C;A表述绝对,不符合“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排除;B表述太绝对,不符合“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排除;D不符合“王后无适,则择立长”,排除。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南康二中高一历史训练题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南康二中高一历史训练题

南康二中高一年级历史训练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年4月,第二十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在洪洞大槐树举行了隆重的祭祖大典,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槐乡移民后裔和当地人一起参加了隆重的祭祖大典。与这一活动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3.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修长城C、推行郡县制D、统一文字4.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学者认为这个电视剧名有问题,你觉得他的看法()

A.正确,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正确,刘墉不可能是宰相

C.错误,他想借机炒作,他才有问题 D.不好说,我没看过这部电视

5.新课改提倡研究性学习。在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

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研究古代中国政治政治制度的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

C.《元朝行省制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答案版)2023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答案版)2023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答案版)2023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周朝建立后,统治者反复强调“用保义民”“用康保民”“唯民其康义”“惠康小民”,文献中还有“裕民”“民宁”“恤民”等相关记载。这些言论和记载A.旨在强调对小农经济重视

B.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

C.说明周朝放弃了鬼神思想

D.确保了周朝的长治久安

2.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是关于广东梅州市狮雄山秦汉城池遗址的一些考古材料,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3.据文献记载,“胡人”在唐朝从事的职业包括:官员、使者、质子、仆从、商贾、僧侣、牵夫、车夫、伎乐、工匠、译语、猎师、马球手等。这些记载在出土的墓葬石雕、壁画、绘画等文物中都有反映。据此可知唐朝

A.社会分工日益细密

B.阶层流动逐渐加剧

C.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D.中外交流日益频繁

4.南宋时期,政府对全国民户的田宅统计已经规定了一整套程序,比如制作了“砧基簿”,全面记载民户的姓名、田产数量及来源,甚至左邻右舍的情况也要登记清楚。如果田宅需要买卖时,双方都需要持有“砧基簿”,一起到县衙办理转让手续。这

A.说明宋朝限制土地流转

B.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C.规范了农业用地的管理

D.反映出宋朝抑制商业发展

5.王阳明认为,圣人不是生知,不是先知,亦不是无所不知。圣人虽也有才力大小的不同,但论其为圣,是不分知识和才力的。圣人原与凡人一样,并没有全知全能的天赋。由此推知,王阳明意在强调

A.圣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

B.儒学家应为底层民众服务

C.知识对于成长的必要性

D.发现内心良知的重要价值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南康二中2012届高三历史课时作业12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南康二中2012届高三历史课时作业12

2012届高三历史课时作业1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839年,义律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密信中说:“我以最忠诚的心情建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得最最适意的满足。”“最最适意的满足”指的是

A.将林则徐等人撤职力惩 B.向清政府索取战争赔款C.英国在中国夺取市场 D.逼迫清政府出让香港岛

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3.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中国.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从材料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封建经济落后 B.军事技术落后

C.综合国力衰弱 D.封建主义腐朽

4.滨州模拟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5.江苏连云港模拟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南康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南康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南康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

练习试卷(必修3第一、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明老子()

A.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B.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

C.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

D.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D.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4、“仁义礼制,政之本也;法令刑罚,政之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这—言论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

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最突出的共同点是()

A.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 B.反对掠夺战争

C.主张实行“法治” D.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6、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康二中高三年级历史训练题(一)

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

1.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

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 .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 .李沆是个节俭的宰相 D .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3.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

A .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B .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C .古希腊只重政治而轻文化

D .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

4.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 .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B .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C .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律公正

D .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5.“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抗日战争 6

7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

A.反抗外来侵略 B .寻求救国之路 C .掀起民主革命 D .推翻清朝统治

9.“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这副对联出现于五四运动期间,以下

信息与之不相符的是( )

A .是爱国民众讽刺个别商店没有参与反帝斗争

B .是店主为扩大生意而作的宣传广告

C .说明五四运动中民众爱国意识逐渐觉醒

D .反映了工人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 10.2009年春天的伦敦,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开始于( )

A .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现代化漩涡

B .中华民国成立,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命运第一次转折

C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 .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 11.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 .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 .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 全国人大制定

C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 .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12.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 .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的方略 14.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 .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 .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 .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15.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6.南方网记载,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 A .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 .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17.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这部影片反映了()A.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B.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文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制制度

18.下列关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会议旨在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D.会议最终就朝鲜停战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19.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

A.日内瓦国际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20.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21.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当中,美国政府要求新中国有息偿还在中国的部分资产。中美双方进行了持久艰苦的谈判。结果,至1979年中方无息归还了美国被冻结的在华私人资产和政府资产,美国政府将1979年10月1日宣布解冻我国被冻结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对这一事实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体现了新中国“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D.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

22.有人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发展外交、和谐外交”三个阶段。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属于“和谐外交”的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中美“乒乓外交”

C.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D.胡锦涛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2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24.近年来,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对每年近5万艘过往商船、油轮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于2008年12月26日从三亚启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这是中国在远离本国沿海的区域展现海军力量的空前行动,也是中国在近现代史上首次派遣海军在中国水域以外执行任务。这一行动说明()

A.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紧张和动荡不安B.非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完全确立

二.非选择题。(52分)

25.(37分)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

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议定皇帝名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嬴政召开了由丞相王

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二、“封建”还是“郡县”?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

材料二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了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6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10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12分)

(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9分)

2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释,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曰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_响。(7分)

(3)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3分)

南康二中高三年级历史训练题答题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