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设计

合集下载

教案汽化与液化,凝固与升华

教案汽化与液化,凝固与升华

汽化与液化,凝固与升华教案内容:一、汽化与液化1.1 教学目标: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原理和条件。

能够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2 教学内容:汽化的概念和条件:温度和表面积。

液化的概念和条件:温度和压力。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蒸发和沸腾。

1.3 教学活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液体蒸发和沸腾的过程。

讨论汽化和液化的应用,如蒸馏水和冰块的使用。

二、凝固与升华2.1 教学目标:了解凝固和升华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凝固和升华的原理和条件。

能够运用凝固和升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2 教学内容:凝固的概念和条件:温度和冷却速率。

升华的概念和条件:温度和压力。

凝固和升华的应用:冰冻和干冰。

2.3 教学活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凝固和升华的概念。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固体凝固和升华的过程。

讨论凝固和升华的应用,如冰雕和干冰的制冷效果。

三、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3.1 教学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能够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2 教学内容:汽化和液化的现象:蒸发和沸腾。

生活中的应用:空调和热水器。

3.3 教学活动: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蒸发和沸腾现象,如洗手时的蒸发和煮水时的沸腾。

讨论空调和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利用汽化和液化的原理。

四、生活中的凝固和升华现象4.1 教学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凝固和升华现象。

能够运用凝固和升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2 教学内容:凝固和升华的现象:冰冻和干冰。

生活中的应用:冰淇淋和干冰运输。

4.3 教学活动: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冰冻和升华现象,如冰箱中的冰淇淋的凝固和干冰的升华。

讨论冰淇淋的制作过程和干冰在运输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利用凝固和升华的原理。

五、综合应用5.1 教学目标:能够综合运用汽化、液化和凝固、升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汽化和液化 》教案

《汽化和液化 》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体验蒸发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 ,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 ,记录数据 ,描绘图象 ,经历科学实验的根本过程 ,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了解图象是一种比拟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 ,进行分析、概括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等形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通过对 "坎儿井〞的了解 ,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 ,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酒精棉球、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三芯酒精灯、硬纸板、一次性纸杯、电风扇、投影仪、仙人掌、棉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T:指导学生活动:擦、吹、体会S:用酒精棉球把酒精擦在手背上 ,用嘴吹 (用书扇 ) .T:有什么现象 ?有什么感觉 ? S:酒精不见了 ,干了 ,比拟凉 .T:酒精到哪里去了 ? S:变成气体跑掉了 .T:像酒精这样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① (出示一杯冷水 )这些水过一段时间会怎样 ?② (再出示一杯正在加热的沸水 )这个烧杯中的水过一会儿会变少吗 ? S:思考 ,讨论 ,分析区别后答复:都能变少 ,都发生了汽化 ,冷水慢 ,热水快 ,汽化的方式不同 .T:引导学生自学本节内容 ,检查自学效果:汽化有哪些方式 ? S:阅读自学 ,答复:蒸发和沸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T:下面我们一起先来探讨有关蒸发的知识 .谁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蒸发的例子吗 ? S:天热了在教室里洒水;晾晒衣服…T:由晒衣服猜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 (板书学生的猜测 ) S:猜测:温度、外表积、空气的流动等 .T:一切的猜测都要用实验来验证 .请同学们想方法将桌上提供的湿白布尽快弄干 ,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 S:同组 (四人 )之间协作配合 ,共同探究 .然后讨论总结 ,展示成果 . (上前面边操作边讲 )学生兴致高,很兴奋T:投影 "坎儿井〞图 ,简述其 "来因〞 ,指出可与长城相媲美 ,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 S:体会 "坎儿井〞的节水妙用 ,感悟学以制用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T: "坎儿井〞为什么能够节水呢 ? S:抢答 ,补充 .T:刚刚在手上擦酒精时同学们为什么会感觉到比拟凉呢 ? S:①酒精液体比拟凉;②酒精蒸发时吸了热… (发言 ,争论 )T: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 ,拿出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理由 ? S:同组间讨论方案 ,选择器材实验探究 .T:你们组的观点是什么 ?如何探究的 ? S:同组学生演示、讲解 (取两只温度计 ,其一包棉花球… ) T:可见 ,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 .举例 . S:体会、总结、分析 .T:下面我们来探讨汽化的第二种方式:沸腾 .我们每天要喝开水 ,开水即水烧开 ,也就是水沸腾 .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现象 ,提出你看到的及想知道的问题 . S:联想回忆 ,思考 ,交流 ,向老师提问:①水开了为什么要冒白气 ?②水烧开需哪些条件 ?③水沸腾时有哪些特征 ?④水沸腾后继续加热 ,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 ?⑤水熬干了到哪里去了 ?…T:大家观察的很仔细 ,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 .能否先大胆的猜测一下 ?S:猜测…T:请各组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 S:自己选择器材 ,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探究 . (一组说出方案 )T:肯定或补充 ,提示有难度的学生参看课本 .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用冷水 ,一组用热水 .强调:小心操作 ,切勿烫伤 .S:明确探究目的及探究方案 .T:投放:实验目的、应观察的现象、记录表格 .巡回指导 (温度计、酒精灯使用和应看现象 ) . S:动手实验 ,仔细观察 ,作好记录 .T:投放实验思考:①用冷水实验的现象 ?②用热水实验的现象 ?请学生尝试解释气泡变化的原因 ,视情况作S:描述 (冷水 )气泡的三时段开始加热:器壁出现许多小气泡上升过程变小 (溶入空气 ) .热水时:器底有少量大气泡 ,上激发求知欲,设伏笔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些补充 ,为压强和浮力的知识作铺垫 . 升过程变小 (受热不均匀 ) .沸腾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上升过程变大 .(热水 ):后面两现象 .T:③沸腾前水的温度 ,沸腾时水的温度 .④沸腾前水的声音 ,沸腾时水的声音 .⑤水中气泡在沸腾前 ,沸腾时 .⑥沸腾时移开酒精灯 ,停止加热 ,水是否继续沸腾 ?上述各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引导各组讨论 ,争论 ,补充 .板书重要知识点 . S:描述现象 ,思考讨论原因甲:沸腾时温度不变 ,说明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 乙:沸腾是在液体外表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丙:移开酒精灯 ,停止加热 ,水不沸腾 ,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丁: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不同确实定温度 ,这个温度叫沸点 .T:引导学生根据记录数据 ,在图2 -16中描点 ,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图象 .选典型投影 ,生检查修正 .S:描出图象 .T:引导看数据表:几种液体的沸点 . 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疑问 ? S:为什么表上标 "在标准大气压下〞 ?T:先让学生尝试解释 ,然后简述: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我们用的高压锅就是应用这方面的知识造成的 ,以后再学 . S:了解 ,体会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T:投影:总结蒸发与沸腾的区别和联系(一)共同点(二)区别1.发生部位2.温度条件3.汽化程度4.影响因素T:引导学生看 "生活·物理·社会〞 ,指出正是蒸汽的力量推动人类迈入了现代工业社会的门槛 . S:阅读 ,了解 ,体会 "生活·物理·社会〞的密切联系 .T:知识回忆:本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 S:答复 ,T: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问后 )谁能帮助他 ?S:质疑 ,互相解释 .T:投放稳固练习及能力训练:1.俗话说: "响水不开 ,开水不响〞 ,为什么 ?2.成语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 , "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 .应用沸腾知识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扬汤止沸〞和 "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扬汤止沸〞和 "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 , "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 , "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3.仙人掌故居在沙漠 ,说一说它针状的叶子有什么作用 ? (出示仙人掌 ,让学生观察 )4.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 .那么纸做的小锅能在酒精灯上烧开水吗 ?请同学们试一试并讲出其中的道理 . (纸的着火点是183℃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是800℃ )5.智力操:请你破案 (物理课课练29页 ) .6.动手试一试:自制简易电冰箱 (根据蒸发致冷 ) . S:完成练习及训练 .必要的结合实验 .板书设计(吸热 )1.定义:液态气态汽A:外表积蒸发:影响因素 B:温度化 C:空气流动速度 2.方式特征:沸腾时加热温度不变沸腾: A:到达沸点条件B:继续吸热。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科学探究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科学态度与责任(1)培养物理知识与实际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相同点,通过探究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

【教学仪器】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夏天,游泳的人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如果有风吹过,甚至会冷得打颤;而坐在岸边未下水的人却觉得很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声,并在水面上冒出“白汽”,这其中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呢?秋天,草木、石块上出现的露是怎样生成的呢?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许多,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变化。

(二)新课讲解1.概念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 ℃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变化?原因: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探究水的沸腾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主备人:孔祥超副备人:王东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 了解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4.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5.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6.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难点: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水、烧瓶、玻璃片、胶头滴管、棉花、火柴、冰镇可乐一瓶、常温可乐一瓶、小镜子、注射器、乙醚、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酒精、胶头滴管、塑料袋、水槽、热水、烧杯、水、酒精灯、棉签、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温度计、硬纸板(中间有让温度计插入的小孔)、火柴、小镜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想想做做】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变化?2. 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中, 你又看到什么变化?同学们,你能解释这些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汽化和液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欲望。

)动手做一做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

分组实验并观察酒精状态的变化:酒精不见了,变成了气态的酒精蒸气。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想同和不同。

2.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

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

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概念。

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标中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

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课时两课时(含实验)教学准备五组: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200ml烧杯。

酒精温度计。

硬纸板。

玻璃片。

一次性打火机。

30%酒精。

50ml注射器。

乙醚。

等。

棉签。

水。

视频仪。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1.板书设计。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状态变化:液体气态。

蒸发能量变化:吸热。

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风速。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化状态变化:气态液态。

能量变化:放热,影响因素:温度下降,体积压缩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

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2.教学过程设计。

蒸发⑴分发器材,实验室上课无此步骤。

⑵让学生用棉签蘸30%酒精涂在手上,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出蒸发概念。

⑶例举洗手后不擦干怎样使手快干,归纳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⑷俗话说冷冷在风里,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归纳出蒸发的能量变化。

⑸设凝,电风扇能对任何物体降温吗?⑹分组实验,水的沸腾。

注意观察现象,并描述。

a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过纸板的孔,防止玻璃泡破损)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

将实验数据填入设计表格。

分析论证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论证
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像的做法,在图上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这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所以说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boiling point)。

不同的液体的沸点不同。

液体在沸腾时的过程中不断吸热。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想想做做纸锅烧水
着火点是物质可以燃烧的最低温度。

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就是说,当纸的温度达到183℃时,它会自动燃烧起来。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4.3 汽化和液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沸腾现象。

(2)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与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的能力及通过实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人翁意识。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教学准备】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将酒精抹在毛玻璃片上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毛玻璃片变干了。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毛玻璃上的酒精、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二、进行新课1、认识汽化和液化演示1:课本P86 4.3—1,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学生观察现象;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学生列举生活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实例。

2、沸腾演示2:①用酒精灯将纸点燃。

②用纸锅烧水。

学生观察现象,教师说明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如洒在毛玻璃片上的酒精变少了的现象是蒸发,水烧开后会变少的现象叫沸腾。

想知道为什么用纸锅能烧开水,而纸却不燃烧吗?我们一起来探究沸腾现象。

(1)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水沸腾时的现象及还想知道的和沸腾相关的问题。

(2)学生讨论、思考、自由猜想。

1.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汽化和液化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物理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物质状态变化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例如,当讨论到蒸发和沸腾时,我让学生们思考夏天出汗和烧水时的现象,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日常现象。
- 学生能够描述蒸发和沸腾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 学生能够掌握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 学生能够解释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过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举例:夏天出汗后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水蒸发吸收了体表的热量;而冬季北方供暖系统中的水在锅炉内加热后变成蒸汽,释放热量到室内。
2. 教学难点
(1)影响汽化速率的因素:引导学生分析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等因素对汽化速率的影响,理解并掌握相关规律。
难点解析:温度升高、液体表面积增大、空气流动加快均能提高汽化速率,但这些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综合影响,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来深入理解。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资料和实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通过线上互动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汽化?哪些现象是液化?”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汽化和液化内容做好准备。

3.3汽化和液化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有着深入的理解。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而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

我设计这节课的思路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包括:1. 能够描述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 能够观察和记录汽化和液化的现象;3. 能够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观察和记录汽化和液化的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为了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水槽、热水、冰块、吸管等。

1. 引入:我会向孩子们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蒸发的水珠、沸腾的水等,让孩子们初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 观察和记录:我会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水槽,里面装有热水。

孩子们可以观察热水中的气泡,并记录气泡的大小和数量。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将水槽中的水冷却,观察和记录冷却过程中气泡的变化。

3. 实验:我会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玻璃杯和一些冰块。

孩子们可以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和记录冰块熔化的过程,以及熔化过程中玻璃杯外壁的温度变化。

4. 讨论和交流:我会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他们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并引导他们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5. 应用和拓展:我会给孩子们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冰箱中的冷凝水、夏天喝冰饮料时的冒汗现象等,让孩子们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活动重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汽化和液化》教案模板

《汽化和液化》教案模板

《汽化和液化》教案模板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兴趣。

1.1.2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1.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汽化和液化的本质。

1.2.2 利用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3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知识点讲解2.1.1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2.1.2 条件:汽化需要吸热。

2.1.3 方式: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2.2.1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2.2.2 条件:液化需要放热。

2.2.3 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三、教学内容3.1 汽化现象3.1.1 生活中的实例:如水蒸发、酒精蒸发等。

3.1.2 实验观察:观察水在阳光下的蒸发过程,记录蒸发速度。

3.1.3 讨论:分析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3.2 液化现象3.2.1 生活中的实例:如空气液化、液氮制冷等。

3.2.2 实验观察:观察空气在降温过程中的液化现象。

3.2.3 讨论:分析影响液化现象的因素。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

4.1.2 学会用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汽化和液化现象。

4.1.3 能够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4.2 过程与方法4.2.1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2.2 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本质及条件。

5.1.2 掌握影响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因素。

5.1.3 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重点5.2.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

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液化可逆2、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沸点3、知道蒸发可致冷4、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5、结合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1、水的沸腾2、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3、液化的方式教学难点: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熔化过程中,要吸热还是放热?2、晶体熔化条件、特征各是什么?3、凝固,要吸热、放热?4、由三态变化引入汽化、液化新课。

探究新知一、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分类:沸腾、蒸发(一)沸腾1、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剖析:①发生部位:液内和液表②发生温度:一定温度(沸点)③程度:剧烈2、水的沸腾实验:⑴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沸腾温度⑴装置:注意:器材;组装等⑴沸腾前的现象:少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小,未到水面消失。

⑴沸腾时的现象:大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⑴记录表格时间/min温度/⑴⑴图像:(描点作图;图像分析)⑴沸点:定义: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②影响因素:液体种类;液表的气压(由学生阅读教材P60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归纳)③水的沸点:1标压下,是100⑴补充:液体温度计中液体选用要求凝固点<被测液体温度<沸点3、沸腾条件:①温度条件:温度达到沸点②热量条件:不断吸热练习: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谁沸腾后,试管中的水是否沸腾?4、沸腾的特征:①温度特征:温度不变(保持在沸点)②热量特征:不断吸热学生讨论:教材P60想想议议(如下图)——纸锅如何将水烧开的?⑴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上的纸⑴水沸腾而纸锅不燃烧:纸的最高温度为水沸腾时的温度,达不到纸的沸着火点。

(二)蒸发1、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气化现象。

《汽化和液化》教案三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三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三篇篇一:《汽化和液化》教案篇二:《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3.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将酒精抹在毛玻璃片上放在投影仪上投影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毛玻璃上的酒精、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下面的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二、进行新课看课本4.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 ℃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变化?师:现在根据观察和所提出问题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启发、鼓励学生都参与讨论和辩论).师: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1.汽化和液化[探究]水的沸腾师: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提出想了解什么?师:问题提出来,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师:我们现在分两大组.一大组用冷水做,另一大组用热水做.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学生们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一切完成后.查看记录,也可参与学生们的讨论.)师:开始给冷水加热时,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在器壁上生成气泡,气泡中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继续加热,气泡受热膨胀,当气泡大到一定程度,由于浮力,气泡脱离器壁开始上升,气泡上升温度降低,气泡内的大部分水蒸气要液化成水,气泡外边压强大于气泡内气体压强,气泡变小.2.沸腾学生总结: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师: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以后要学.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 ℃.而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 ℃.[想想做做]纸锅烧水师:我们现在用桌子上那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观察到什么.(学生们做,教师巡回指导)3.蒸发让学生对比沸腾特点得出: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探究,现猜想,后实验验证——强调控制变量法)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看课本图4.3—5,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启发诱导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师: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过程.那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用例子解释吗?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四、布置作业P83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五、板书设计1.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2.沸腾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3.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汽化和液化现象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汽化与液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实验现象。
教学策略:布置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为什么会感到冷?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会干得更快?”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现象,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策略:实施差异化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任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5.合作学习,提高沟通能力: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物质状态变化的知识,如熔化和凝固,强调汽化和液化也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一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这种联系旧知识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首先明确汽化和液化的定义,解释它们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和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我会用生动的比喻和图示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4.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汽化和液化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汽化和液化  教案

第二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二、设计思路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加强向知识的过程转化.”“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学习本节内容时,考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及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棉球蘸少许水在黑板上写字,请同学们观察水的变化实验引入新课,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出蒸发;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去做实验,观察水的沸腾,主动参与探究,经受感悟,体验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投影和课件的展示:“火洲”的坎儿井,激发民族自豪感,意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与生活、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感悟到我们要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做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实现.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12.3《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2.3《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2.3《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2章第3节《汽化与液化》。

本节课主要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汽化与液化的条件以及汽化与液化的现象。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与液化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汽化与液化的条件。

难点:汽化与液化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热水、冰块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夏天喷雾降温、冬天呼出的白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物理知识的关联。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汽化与液化的条件。

3. 实验演示(1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汽化与液化的现象。

如将热水倒在冰块上,观察水蒸气的产生和冰块的融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些与汽化和液化有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3 汽化与液化概念: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条件:汽化: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液化:温度降低,达到沸点现象:夏天喷雾降温、冬天呼出的白气等七、作业设计答案:夏天喷雾降温是因为喷雾中的水滴在空气中迅速汽化,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冬天呼出的白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中迅速液化,形成小水滴,呈现出白气。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布置作业(5分钟)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并撰写一篇关于汽化和液化的科普文章,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6.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条件,并通过实验观察了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其他重要的物理现象,敬请期待。”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通过课堂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提出与解决能力。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现象进行逻辑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勇于尝试的精神态度。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化和液化现象》
-科学杂志文章:《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网络资源:国家地理网站上的《汽化和液化的环境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展示液化的过程。
-调查生活中利用汽化和液化原理的产品,并进行分析其工作原理。
“液化的概念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有哪些方法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并结合教材第68页的内容进行解答。”
3.课堂实验(15分钟)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进行一个简单的课堂实验,观察和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请各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4.总结与拓展(10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条件。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思考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设计者(贾立营、物理)一、概述《汽化和液化》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内容,该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期末考试的一个重头戏。

学生是八年级学生;学生熟练掌握_部分数学知识;学生对科技活动兴趣浓厚;本班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故本次教学应从基础入手,可做适当拓展。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

他们对物理现象具有直觉的兴趣;对物理活动具有操作的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因果关系的认识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概括性的认识兴趣.另一个难点是关于液化产生的条件及“白汽”形成的原因快慢的因素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相互交流启发,展开讨论,并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内容选择自主学习策略与协作探究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材、习题册;实验器材: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扇子、投影仪、毛玻璃片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在前面我们所学的几种物态变化是?2、在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中做实验用到了那些实验仪器?(二)、课题导入: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三)、新课学习:1、汽化教师:为何烧水时水烧开了,但水的量却变少了呢?(问题提出来,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教师提示:如课本图5-3-2安装器材.把冷水倒在烧杯里,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上,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沸腾后有大量水蒸气跑出来、杯中水逐渐变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设计
之前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3.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4.知道蒸发能够致冷。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修改后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水平
1.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理解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3.明确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相关。

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

4.理解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5.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液化需要放热。

6.理解液化的两种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2.通过对水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激发
学生对自然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沸腾前后气泡的观察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