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主要价值
01
食用价值
02
药用价值
03
农业价值
04
工业价值
06
地学价值
05
装饰价值
海产的鲍鱼、玉螺、香螺、红螺、东风螺、泥螺、蚶、贻贝、扇贝、江珧、牡蛎、文蛤、蛤仔、蛤蜊、蛏、 乌贼、枪乌贼、章鱼,淡水产的田螺、螺蛳、蚌、蚬,陆地栖息的蜗牛等肉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 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形态特征
头部
足部
位于身体前端。一些行动迟缓的原始种类头部不发达,仅有口,与身体没有明显的界限,如石鳖等;一些穴 居或固着生活的种类体躯完全包被于外套膜和贝壳之内,头部退化,如蚌类、牡蛎等;一些比较进化、运动敏捷 的种类头部发达,分化明显,生有触角和眼等感觉器官,如田螺、蜗牛及乌贼等。
足部是位于身体腹侧的运动器官,随生活方式不同呈现不同形式:有的种类足部蹠面平滑,适于在陆地或水 底爬行,如腹足纲;有的种类足部呈斧刃状,有利于挖掘泥沙,如瓣鳃纲;有些固着生活的种类足退化,如牡蛎 科;也有些种类足部萎缩,失去了运动功能,但有足丝腺,能分泌足丝,用以附着在外物上生活,如贻贝科、扇 贝科等。在头足纲,足生于头部,有的特化成腕,上面生有许多吸盘,为捕食器官,并有一部分变态成漏斗,适 于游泳生活,如乌贼和章鱼等。少数种类足的侧部(即侧足,parapodium)特化成片状,可游泳,称为翼或鳍, 如翼足目(Pteropoda)。足部通常生有平衡器,有些种类在足的上部生有许多触手。
感谢观看
物种进化
软体动物的海产种类个体发生中为螺旋型卵裂,且具有担轮幼虫,排泄器官为后肾管,这些特点均与环节动 物尤其是多毛类近似。故有理由认为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系统发生中有着共同的起源,在长期进化中,朝着不 活动的生活方式发展,因而体节消失,产生了贝壳,运动器官和神经感官均趋于退化。软体动物中单板纲、无板 纲及多板纲较为原始,这几类的次生体腔发达,近似梯式神经;有的体呈蠕虫形,无壳,许多器官如鳃、肾、外 壳等显不出分节排列现象。这些原始性状的存在认为它们接近软体动物的原始祖先,各自独立发展一支。
第6讲 软体动物
侧侧 齿齿 窝
主 主
齿齿 窝
软体动物门
三、双壳纲--(6)定向
软体动物门
• 首先确定前后
– 壳喙一般前转,壳前短后长 – 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 – 足丝缺口在前,后耳大于前耳 – 外套湾在后部 – 不等柱肌痕大者为后,单柱肌痕靠后
• 确定了前后,将铰合面直立,前和观察者面向 一致,位于铰合面左侧者为左壳,另为右壳
• 顶部向上,旋轴 直立
• 壳口向着鉴定者 • 壳口在旋轴的右
侧为右旋壳,在 左侧为左旋壳
软体动物门
三、双壳纲--(1)基本特点
软体动物门
• 全部为水生,其中80%为海生 • 生活方式有底栖爬行、游泳、穴居等 • 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具双壳,名双壳纲 • 由于其头部退化有无头纲之称 • 足位于身体的腹部,斧状,又名斧足纲 • 在软体和外套膜之间的外套腔中有瓣状鳃,又
前耳
主齿
较多,但明显的为
闭肌痕。
等柱肌:前后 肌痕一样大
足丝缺口
双肌痕
闭 肌 痕
异柱肌:前肌 痕小于后肌痕
单肌痕:位置中央略后
软体动物门
后耳 弹体窝
闭肌痕
三、双壳纲--(5)内部构造
铰合构造
双壳动物在其 每一个壳上均有铰 齿和铰窝。两壳相 间排列。分为主齿 和侧齿。主齿为三 角状,位于壳喙下 方。侧齿为板状, 多在两侧
• 由内外旋环的关系,旋转壳有四种类型外卷式、内卷 式、半外卷式和半内卷式
软体动物门
四、鹦鹉螺超目--(2)内部构造
体管
角石类中切面示内 部构造
体管=隔壁颈+连接 环
住室 缝合线 气室 隔壁颈 隔壁 连接环 胎壳
软体动物门
四、鹦鹉螺超目--(2)内部构造
软体动物门PPT课件
30
水流方向: 入水孔——外套腔——鳃水孔——鳃水管 ——鳃上腔——出水孔
功能:呼吸, 辅助摄食, 外鳃瓣的鳃上腔是受精卵发育的场所(育
儿囊)
31
(6).循环系统 开管式循环系统
心脏:位围心腔内,
具1心室,2心耳
血管:有动静脉之分
血窦
循环路线
前大动脉
心室
后大动脉
小动脉 小动脉
外套膜及各处 血窦
肾的管状部
生殖孔
肾孔 16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原始种类
无神经节的分化 仅有围咽神经环; 足和侧神经索
贝类原始的神经系统 17
2.较高等 的种类
脑.足.侧.脏 4对N节及 平衡器 节间相连N
脑神经节 侧神经节
脑神经
足神 经节 足神经节
胡桃蛤
脏神经节
双壳类的神经系统
脏神经节
无齿蚌
18
3.感官
25
(4).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唇片,食道,胃,肠,肛门 消化腺:肝脏
河蚌构造
26
河 蚌 构 造
27
唇片:2对,感觉和摄食 触唇:形成上下唇 食道:短,宽 胃:具特殊结构(胃盾;晶杆;晶杆囊)
胃盾:内表面一种会脱落的厚皮,保护胃的分泌 C 晶杆:晶杆囊分泌物质形成胶质晶杆;由粘蛋白
组成,吸附有丰富的酶. 功能:纤毛摆动,晶杆旋转,搅拌和混合食物
1.水生种类用
鳃呼吸
栉鳃
楯鳃 瓣鳃 丝鳃 次生鳃
2.陆生种类用 外套腔壁形成 的“肺”呼吸
15
肾脏: 后肾管
腺质部分:肾口——围心腔 管状部分:肾孔——外套腔
围心腔腺:排泄物入围心腔 (八).排泄系统
第8章软体动物门
汇报人:XX
目录
• 软体动物门概述 • 贝壳与软体动物关系 • 软体动物消化系统与排泄系统 • 软体动物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
经系统 • 软体动物繁殖发育与遗传特性 • 软体动物门分类学知识拓展 • 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探讨
01 软体动物门概述
定义与分类
要点一
定义
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一类具有柔软身体的无脊椎动 物,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外壳,是动物界中第二大类群, 仅次于节肢动物门。
软体动物的呼吸系统多 为鳃呼吸,通过水流经 过鳃裂进行气体交换。 部分种类如头足类具有 书肺,可直接从空气中 获取氧气。
软体动物的循环系统多 为开管式循环,血液在 血管中流动,为身体各 部分提供营养和氧气。
生活习性及分布
生活习性
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多样,包括底栖 、附着、漂浮、游泳等。它们可以生 活在海洋、淡水、陆地等多种环境中 ,适应能力强。
尿液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暂时储存,然后经泄殖腔排出体外。
呼吸器官兼排泄器官
03
部分软体动物如蜗牛和章鱼,其呼吸器官(如鳃或肺)同时也
具有排泄功能。
消化排泄系统在进化的消化系统能够应对多种食物类 型,从植物到动物,甚至包括腐食,这使 得它们能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生存。
学,以期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7 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探讨
经济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
食用价值
许多软体动物,如蜗牛、贝类、 章鱼等,都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 源。它们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 和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健康有
益。
药用价值
一些软体动物具有药用价值,如 珍珠粉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鲍 鱼的壳在中药中被称为石决明, 有清热明目、平肝潜阳等功效。
8软体动物门
石灰质管
铠
500
体 制
乌贼外形:头、颈、躯干
此螺曾在古生代志留纪地层中特繁盛,多达75科,现生种类仅留1科1属4种, 为我国Ⅰ级保护动物。
1996年美国地理学家根据对鹦鹉螺化石的研究,提出:月亮正在远离 地球。这两位科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发现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分 许多隔,每隔代表1个小室,每个小室上的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一 个溯望日(中国农历的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他们观察了古鹦鹉螺化 石,惊奇地发现,古鹦鹉螺的每隔生长线的数目与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所 需要的天数是一致的,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却是固定不变的。如新生代渐新 世的螺壳上,生长线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中生代侏罗纪是18条; 古生代石炭纪是15条;古生代奥陶纪是9条。由此推断,在距今42000多万 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有九天。
二、材料与用具 (一)材料 冰鲜鱿鱼 (二)用具 解剖盘、解剖剪、镊子、显微镜、载玻片
壳板
生殖腺 背动脉 外套膜 胃 足 神经环 肛门
心室 围心腔
生殖孔
1000
生活在深海
生殖孔
血吸虫
肝片吸虫
华枝睾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我
国,是餐桌上的佳肴。因为人为疏忽,福寿螺开始了大规模野外繁殖, 从1998年开始,福寿螺在广东、广西等省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广 州管圆线虫的幼虫常常寄生在淡水螺、鱼、虾、蟹,以及青蛙、蛇等 动物体内,其中福寿螺的带虫率非常高,其体内寄生的广州管圆线幼 虫多达3000条至6000条。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潜伏期约为3天到一个月 左右,发病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急性剧烈头痛,并伴有发烧等症状。 目前已被列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2006年凉拌福寿螺肉曾经引发广州管圆线虫
第8章-软体动物门
鳃类型 栉鳃:梳状,如田螺; 楯鳃:羽状,如头足类; 丝鳃:丝状,如牡蛎; 瓣鳃:瓣状:如河蚌
次生鳃:本鳃消失,在背侧皮肤生出, 如蓑海牛
“肺”:陆生种类,无鳃,外套腔内部 一定区域富含血管网形成“肺”
(七)排泄系统
肾脏:后肾管
(鲍雅诺氏器)
腺质部分:肾口——围心腔 管状部分:肾孔——外套腔
前缩足肌、前伸足肌、 后缩足肌 (一端连于足, 一端附着在壳内面, 可 使足缩入和伸出)
流动于足内部的结缔组 织间隙中的血液汇流引 起足膨胀和收缩肌的收 缩等,对足的运动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
后闭壳肌
4)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食道、胃(具胃楯和晶杆盲囊)、 肠、直
肠、肛门
✓ 口的两侧各有1对三角形触唇, 大, 密生纤毛, 有感 觉和摄食功能。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门,共约13万种,7个纲; 大多数软体动物具有贝壳,俗称“贝类”。 具真体腔;不分节;原口动物;出现了所有的器官
系统;海生种类具有担轮幼虫期
一、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体制 ✓ 两侧对称:少数,如蚌类; ✓ 次生性不对称:
在发育过程中发生扭转,幼体左右对称,成体为次生性左右不 对称,如田螺。
✓ 丝间隔与瓣间隔内均有血管分布, 鳃丝内也有血管及起支持作 用的几丁质棍。
由于鳃及外套膜上纤毛摆动, 引起水流: 水→入水口→ 外套腔→鳃小孔→鳃内腔→水管→鳃上腔(向后流动)→ 出水口→体外
B. 鳃的功能
气体交换(外套膜也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辅助摄食(鳃表面的纤毛可滤食水中的微小食 物颗粒, 送至唇片, 再入口——过滤取食);
外瓣鳃的鳃腔是受精卵发育的地方, 直至钩介 幼虫形成。
第八章-软体动物门ppt课件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思考题
1、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与人类有何利害关系?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生物学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具有3个胚层和真体腔; 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4个部分, 通常有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贝壳; 排泄系统后肾型,出现了循环系统、呼吸 器官; 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具有担轮幼虫期
体制和分部
身体柔软,软体部分 为头部、足部和内脏 团。
背侧皮肤褶襞向下延 伸成为外套膜,
内壳或成体无壳 ➢ 神经系统复杂,神经节集中于头部,有中胚
层形成的软骨匣保护 ➢ 头侧具一对构造相当完善的眼 ➢ 足特化为8或10条腕和一个漏斗 ➢ 不少种类具墨囊 ➢ 外套膜发达,形成袋状,称“胴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常见种类:鹦鹉螺、乌贼、枪乌贼、柔鱼、章鱼
河蚌适于埋栖生活的特点:
⑴河蚌有两片坚硬的石灰质贝壳,还有肌肉发达的闭壳肌,可 以坚硬的贝壳牢牢闭拢,保护它柔软的身躯不受敌害的伤害。 ⑵河蚌有肉质的斧足,可以挖掘泥沙,将自己埋于沙内,从而 减少了敌害的威胁。 ⑶河蚌的外套膜围成一个外套腔,和鳃腔、鳃上腔、水管等结 构结构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流循环系统。外套膜和鳃上着生有 许多纤毛,纤毛摆动为水的定向流动提供了动力。水流在这些 腔隙里循环,带来了含有食物,氧气丰富的水;带走了食物残 渣、排泄废物和二氧化碳。另外,当雄河蚌性成熟时,精子随 水流排出体外,又进入雌河蚌的体内。这样就解决了由于埋栖 生活而产生的摄食、呼吸、排泄、排遗和生殖等诸多问题。 ⑷河蚌的外套膜后缘有几处愈合,形成一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 口,而且出水口比入水口管径小,可以保证进入河蚌外套腔的 水都是新鲜的。 ⑸由于河蚌的缓慢运动,它的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循环。 ⑹由于埋栖生活不需要接触复杂的外界环境,河蚌的运动能力 很差,感觉器官也不发达。
第八章软体动物门
二.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河蚌的鳃由内、外两对鳃瓣组成,分列在内脏 团的两侧。
每一鳃瓣由2片鳃小瓣组成。鳃小瓣之间以瓣 间隔相连。
鳃小瓣为片状结构,在外侧有许多纵向的突起, 形成鳃丝,在鳃丝基部的组织称为丝间隔。丝间 隔上的小孔为鳃水孔
2 爿鳃小瓣下缘及前后缘是愈合的,背面分开, 通鳃上腔。连接鳃小瓣的瓣间隔之间形成鳃水管。
钩介幼虫从母体逸出,迂到鱼类便用足丝钩 附在鱼的鳃或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寄生生活 后完成幼体发育,变成幼蚌,脱离寄主,落入 水中继续发育。
二.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河蚌生活史
三.分类 现存软体动物约有13万余种
根椐体制的对称与否、贝壳、鳃及运动器官的 特征,分为7个纲:
单板纲、无板纲、多板纲、掘 足纲、 腹 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现将后面5个常见的纲介绍如下:
角质层
棱柱层
珍珠层
一.门的主要特征 角质层:
为最外层,薄而透明, 具黑色光泽。 主要成分:壳质素 由外套膜边缘内侧分泌而 成, 随着动物生长,面积 逐渐扩大。 功能:保护贝壳的中、内 层不被碳酸溶解
一.门的主要特征
棱柱层:也称为壳层
为中间一层,占椐贝壳 的大部分。
主要成分:
棱柱形碳酸钙晶体
由外套膜边缘背面的细胞 分泌而成,随着生长面积 不断扩大,但其厚度不增 加。
口:位于身体前端,前闭壳肌的下方。 唇瓣:二对,呈角形,密生纤毛,有感觉和摄
食功能。 外触唇:与外套膜相连,在背方形成 上唇。 内触唇:与内脏团相连,形成下唇。 食道:短而宽,下接膨大的胃。
二.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胃:河蚌的胃有两种特殊结构:胃盾、晶杆
二.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胃盾:胃上皮具有一种会脱落的厚皮,用以保护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
软体动物是三胚层、两侧对称、真体腔动物。
真体腔由裂腔法形成,即由中胚层形成体腔,但是很不发达,仅存在于围心腔及生殖腺腔中。
软体动物在结构上分为头、足、内脏囊和外套膜四个部分。
外套膜由外胚层、中胚层形成,向体表分泌碳酸钙(外套膜上皮细胞间隙的血液向外渗透),形成外壳,可有珍珠层(连续)、角质层和棱柱层(不连续)构成,少数种类壳被体壁包围或完全消失。
软体动物具有完整的消化道,出现了呼吸和循环系统,也出现了后肾管。
第一节软体动物的一般形态、生理及分纲软体动物的祖先模式原软体动物一原软体动物的一般结构和生理推测原软体动物出现于前寒武纪,浅海生活,卵圆形,两侧对称,头前端,一对触角,触角基部有眼。
身体背部有盾形贝壳,贝壳最初只有贝壳素构成,以后沉积了碳酸钙,增加硬度。
身体后端、足的上方与内脏团之间形成外套腔,中间有多对鳃,以及后肾、肛门、生殖孔的开口。
原软体动物鳃的结构可能相似于现存腹足类的鳃:它是有一个长的鳃轴向两侧交替伸出三角形的鳃丝所组成,这种鳃称为栉鳃。
鳃轴中包含有血管、肌肉和神经,其中背面的血管为入鳃血管,腹缘的为出鳃血管,血流的方向正好与鳃表面水流方向相反,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进行气体交换。
鳃的表面布满纤毛,纤毛的摆动使水流经过,利于气体交换和捕食。
原软体动物可能是植食性的,口位于头的前端,后为口腔,口腔后为齿舌囊,齿舌囊底部为一膜带,上有几丁质的齿,齿舌和软骨上附有肌肉,可以伸缩以刮取食物,这种齿舌结构在大多数现存软体动物中仍然存在。
口腔背面为一对唾液腺的开口,分泌物润滑齿舌,并将食物颗粒粘起来,形成食物索,经过食道入胃。
胃后半部为囊状,成为晶杆囊,内有胶质棒状的晶杆,晶杆可辅助消化。
胃酸的作用主要是除去食物的粘着性,使颗粒游离,细小的颗粒经过胃上端的消化腺管进入消化腺,消化腺是食物进行细胞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较大的颗粒在胃内细胞外消化。
肠到有部分的消化功能。
软体动物门
闭管式循环,鳃为羽状
排泄统统:肾一对,一对肾孔,开口于直肠末端两侧套 膜腔中。肾可自围心腔内收集代谢产物。可从血液中吸 收代谢产物,乌贼的排泄物不含尿酸而是鸟嘌呤。 神经系统:乌贼的神经系统发达,由中枢神经系统(脑 神经节、脏神经节和足神经节等三对神经节组成 )、 周围神经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组成。结构复杂。感官发 达,有眼、平衡囊、嗅觉陷等。眼结构复杂,最外为透 明的角膜,无孔;中层为巩膜,瞳孔周围为虹彩,连于 巩膜,瞳孔后为晶体和捷状肌;内层为视网膜,主要由 杆状体组成,外层是视网膜细胞。眼的构造似脊椎动物, 但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平衡囊一对,位头软骨内,介于 足神经节和脏神经节之间。囊内充满液体,有一耳石, 囊内前端背面有听斑,另有突起称听脊,为感觉作用部 分。嗅觉陷位眼后下方,为上皮下陷,具有感觉细胞, 脑神经节分出神经至此,为化学感受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进化地位
真体腔、后肾管、个体发育中有担轮幼虫等特 征,是软体动物相同于环节动物的代表性特征, 因此认为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的, 是朝着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 支。 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有贝壳,故又称“贝类”。
1.门的主要特征
1.1 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两侧对称,一般分 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 头部:着生有口、触角、眼和其它器官。各类软 体动物因生活习性不同,其头部的发达程度也不 同。 足:着生在身体腹面,头的后方,有丰富的肌肉 组织,是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 内脏团:一般在足的背部,是心脏、消化、生殖 等内部器官的所在部位。
代表动物-----河蚌
软体动物门PPT课件
牡蛎体内白色液体和内脏提取物有抗菌 和抗病毒作用, 体外抑制链球菌生长,可显 著抑制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流感病毒A;
自牡蛎中分离得到一种具有抑制血小板 聚集功能的含锌肽;
牡蛎的消化腺中有一种类似胰岛素活性 肽, 具有降血糖作用。
3.真瓣鳃目 1.珍珠蚌科: 2.蚌科: 3.帘蛤科: 4.竹蛏科:
珍珠蚌科、蚌科 背角无齿蚌(河蚌):
人工培育无核珍珠,则是对外套膜施术 时,仅植入细胞小片,经细胞增殖形成珍珠 囊,并向囊内分泌珍珠质,生成无核珍珠。
能够产生珍珠的蚌类和珠母贝
淡水珍珠
海 水 珍 珠
背角无齿蚌 (河蚌)
天然海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质和营养成 分显著比淡水丰富,而且比淡水被污染的程 度低。因此,海水珍珠在对人体的药用方面 要优于淡水珍珠。但是资源稀少,加上采珠 是一件非常艰难危险的工作,所以目前市面 上销售基本都是养殖珍珠。
1)蛤壳: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临床用于治疗咽炎、哮喘、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等。
2)蛤肉:文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 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食用文蛤,有润五脏、 止消渴,健脾胃,降血糖、降血脂等功能。 《本草纲目》上说,它能治"疮、疖肿毒, 消积块,解酒毒"等病。
此外,文蛤的组织提取 液对腹水型和实体型肝癌有 较高抑制率。
含丰富的钙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铁、 维生素A、B1、B2等成分。清热滋阴,养肝,明目, 解毒,食用可治疗肝肾阴虚,腰酸膝软,头晕目 眩,耳鸣等症。药理研究表明蚌肉具有抗肿瘤、 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清炖蚌肉: 滋养肝肾,清热止渴。
蚌肉明目汤: 蚌肉60克,夏枯草15克,决明子15克。 加水煎汤服。 肝阴不足,目昏眼干。 忌:蚌肉性寒,脾胃虚寒, 腹泻便溏者忌食。
第8章-软体动物门
血液中钙离子较多, 这可能与贝壳形成有关。
腹膜腔
7) 排泄系统
蚌具一对肾脏, 由后肾管特化形成; ——又称鲍雅诺氏器(Bojanus);海绵状腺体和薄
壁管状体(膀胱)构成), 肾口里面开口在围心腔, 肾孔开口于内瓣鳃的鳃上腔前端。 围心腔腺 ——亦称凯伯尔氏器(Keber), 位围心腔的前壁, 为一团分支的腺体, 由扁平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 组成, 其中富血液, 可收集代谢产物, 排入围心腔, 经肾排出体外。 主要的含氮排泄物形式是尿素。
(2)方式 开管式: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 闭管式(头足类):心脏——动脉——微血管——静 脉—心脏
(3)血液 血浆中的蛋白:含铁元素的血红蛋白——红色,
含铜元素的血清蛋白——青色或无色(多数)。
(六)呼吸器官
1. 首次出现的专门的呼吸器官 2. 水生种类:鳃呼吸 鳃: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展而成
软体动物头部 正中切面示齿舌
齿舌
(五)体腔和循环系统
1. 体腔 ✓ 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围心腔及生殖管腔和 排泄器官的内腔,而体内广阔的体腔是假体腔。
✓ 代表初生体腔的微血管和部分动脉、静脉的腔扩 大,且无血管壁包围,仅外被较为致密的结缔组 织,成为器官组织之间的空腔,称为血窦。
2. 循环系统 (1)组成: 心脏: 位于围心腔,由心耳(1个或成对)和心室(1个组成) 血管(动脉和静脉) 血窦、血液
河 蚬
蚶 蛤仔
圆田螺
作业: 1. 名词解释
假体腔;线虫蜕皮;分节;次生体腔,刚毛和 疣足;闭管式循环;后肾管;链状神经系统; 象皮肿;蛭素;贝壳;外套膜;齿舌
第八章软体动物[2]
•马氏管: 由中肠或后肠演化而来,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
另一端游离在血腔中,收集血腔中的废物,进入后肠回收 水分、排出残渣。这是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如昆虫
和蜘蛛.
上 图 为 后 肾 型 绿 腺 下 图 为 马 氏 管
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集中型的链状神经系统,神经节相对集中
前脑(视觉中心) 头部神经节 中脑(触觉中心) 后脑(上唇,前肠)
第五节 头足纲
一、主要特征
1.全海产,肉食性。
2.体左右对称,分头足部、躯干部。 3.头部发达,有一对发达的眼。 4.原始种类具外壳,一般为内壳或无。 5.足着生于头部,特化为腕和漏斗。
6.羽状鳃1~2对,具软骨。
7.具角质颚和齿舌。多数种类有墨囊。
8.神经系统集中,感官发达。
9.闭管式循环,直接发生。
脑是节肢动物的感觉和 统一协调活动的主要神 经中枢,但并非重要的 运动中心。
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脑激素,可活化前胸腺等,产生保幼 激素和蜕皮激素,以控制蜕皮和变态等生理机制。
感觉器官: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平衡和视觉等复
杂多样的感觉器官,其中最特殊的是复眼。
复眼:辨别近处物体,由数以万计的小眼组成,可感觉物 体的颜色、形状、距离、运动及光的强度。
特点来说明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以代表动物——环毛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
特点来说明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以代表动物——无齿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
特点来说明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九章 节肢动物门
第九章 节肢动物门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分类——三叶虫纲、原气管
(4)呼吸器官
羽状鳃1对
鳃心:鳃基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3)蚌泪:蚌类体内的一种分泌液。
功效:清热、明目、解毒。
采收:在剖杀河蚌时,收集其分泌液。 用法:外用涂敷或点眼。
二、金乌賊(墨鱼)
① 头部:两侧有1对发达的眼。 ② 足部:有10条腕,腕内侧有圆形的吸盘。 ③ 躯干部:没有外壳,内壳又称“海螵蛸” , 充满气体可减轻身体的比重,有利于游泳。
腹部有一个墨 囊,内存有黑色 汁液,遇敌时, 腹肌收缩,可将 墨囊中的墨汁通 过肛门排入外套 腔内,与水流一 起从漏斗喷出, 在“烟雾”掩护 下捕食或逃走。
血管分化为动脉和静脉。血液自心室经 动脉,进入身体各部分,后汇入血窦,由静 脉回到心耳,属于开放式循环,只有头足类 (乌贼),为闭管式循环。 软体动物的血液一般是无色的,有些种 类含血红蛋白或血青蛋白,使血液变成红色 或青色。
4、排泄:
软体动物的排泄器官主要是肾脏,与环节 动物同属于后肾管类型,肾口开口在围心腔, 肾孔开口在外套腔。肾脏除输送收集围心腔内 的代谢废物外,也能吸收血液中的代谢产物, 最后由排泄孔排出体外。
红螺
泥东风螺
管角螺
瓜螺
榧 螺
(二)后鳃亚纲
1.头楯目 阿地螺科:泥螺
泥 螺
2.无楯目 海兔科: 蓝斑背肛海兔的卵群带,称“海粉”。 卵群带呈细索状如挂面,表面青绿色。 内有卵囊,每个卵囊约含20个卵子。
蓝斑背肛海兔,体略呈纺锤形,无贝壳, 柔软,一般长10cm,头部有2对触角。生活 于海藻生长较多、海水清澈和潮流通畅的海 湾。 海粉为名贵海产品, 既能食用又能药用。 有清热养阴,软坚 消痰的功效。 主治肺燥喘咳, 解血热,止鼻血,降炎火。
腹足类 贝壳单一,螺旋形。螺
掘足类
角贝,1个贝壳,形状很像牛角或象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纲、腹足纲、掘足纲、瓣鳃纲、头足纲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一、单板纲
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化石种类 直到1952年丹麦“海神号” 调查船在太平
洋哥斯达黎加西部沿海3570m深处采到了10 个现生的标本,名为新蝶贝。之后又在太 平洋和大西洋2000-7000m深海底发现了7种 原始种类,贝壳—个,帽状,足扁阔。鳃 及内脏器官按体节排列
种类最多的一个纲:75000种现存种类和15000 种化石种类 头部明显,有口、眼及触角,口中有齿舌 内脏团随螺壳的扭转一般呈螺旋形,左右不对 称 有的种类为卵胎生 海产种类具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六、瓣鳃纲
身体侧扁、左右对称,体表具2片贝壳,故又
名双壳类 头部退化,足部发达呈斧状(故又名斧足类) 鳃呈瓣状,1~2对 神经系统较简单,有脑、脏、足三对神经节? 心脏具1心室2心耳,位于围心腔中 肾1对,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另一端与外套腔 相通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七、头足纲
头部、足部发达,足环生于头部前方 全部海产,多数善游 除原始种类(鹦鹉螺)具外壳,其余种类为
内壳或成体无壳 神经系统复杂,神经节集中于头部,有中胚 层形成的软骨匣保护 头侧具一对构造相当完善的眼 足特化为8或10条腕和一个漏斗 不少种类具墨囊 外套膜发达,形成袋状,称“胴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一般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头—摄食、感觉。发达程度与机体活动程
度有关 足—运动器官,形状多样化 内脏团—一般左右对称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二、外套膜
身体背侧皮肤延伸形成的薄膜,一般包被
内脏团、鳃甚至足 外套腔: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隙 很多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排泄孔、生殖 孔、肛门甚至口都在外套腔内 所以软体动物的排泄、生殖、呼吸、摄食 等生理活动均与外套腔内的水流有关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九、生殖与发育
大多数雌雄异体,不少雌雄异形 异体受精,体内或体外受精、少数卵胎生 直接发育 间接发育: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海产种
类);钩介幼虫(河蚌)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目前记录的现存的软体动物大约有13万种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鹦鹉螺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十 腕 类
八 腕 类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思考题
1、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与人类有何利害关系?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二、无板纲
全部营海洋生活,无贝壳,足退化,具腹
沟,体呈蠕虫状 是原始的软休动物 如龙女簪,产于我国南海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Hale Waihona Puke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三、多板纲
全部海洋生活 头部不明显 身体扁平,卵圆形,背面有8个覆瓦状排列
的贝壳 一般以齿舌刮取礁石上的海藻为食,发育 过程仅有担轮幼虫期 如潮间带常见的各种石鳖
四、体腔和循环系统
次生体腔不发达—围心腔;生殖腺和排泄
器官的内腔 初生体腔存在于各器官组织的间隙,形成 血窦 循环系统 心脏由心室、心耳构成 大多—开管型循环系统,血流阻力大,循 环效率低 头足类—闭管型循环系统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五、消化系统
集体腔中的废物 肾管近肾口部分由腺细胞组成,能从血液 中提取代谢废物,其后经囊状部(膀胱)由 肾孔开口于外套腔???? !!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八、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一般不发达,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足、侧、脏4对神经节 头足类神经系统发达 感觉器官:眼、触角、检嗅器、平衡囊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四、掘足纲
贝壳呈长圆锥形、稍弯曲的管状,两端开口
足发达呈圆柱状,头部退化为前端的一个突起 海产,多在泥沙中穴居,约350种左右
常见种类:大角贝、胶州湾角贝等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五、腹足纲
贝壳1个,呈螺旋状,壳口具厣 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陆地,为软体动物中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三、贝壳
绝大多数都有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贝壳,通
常位于身体的最外面,为保护器官 不同的种类,贝壳的数目、形态变化很大 无板类—无壳 腹足类、单板类、掘足类—1片贝壳 瓣鳃类—2片贝壳 头足类—贝壳退化为内壳或成体完全消失 多板类—8片贝壳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由口、口腔、胃、肠、直肠、肛门构成
许多种类具齿舌—软体动物特有器官 具管外大型消化腺—肝脏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六、呼吸系统
水生种类—鳃
陆生种类—外套膜充当“肺”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七、排泄系统
后肾型
后肾管,围心腔腺 其一端以纤毛肾口开口于围心腔,用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