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一5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254756e518964bcf847ce7.png)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B. H7N9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0、N、P等C. 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都是生物体所必需的D. 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答案】C【解析】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A正确;组成H7N9病毒和桃树的化合物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因此两者共有的元素是C、H、0、N、P,B正确;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不一定是生物体所必需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物体不需要的元素也可能会进入生物体内,C错误;微量元素包括Fe、Mn、Cu、Zn、B、Mo等,D正确。
2. 下列各项中,哪些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属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的糖类②存在于DNA中而存在于RNA中的糖类③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类A. 乳糖、核糖、纤维素B. 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C. 麦芽糖、核糖、淀粉D. 麦芽糖、脱氧核糖、淀粉【答案】D【解析】①属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的糖类有麦芽糖、乳糖;②存在于DNA中而存在于RNA中的糖类是脱氧核糖;③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类有麦芽糖、蔗糖、纤维素和淀粉,故选D。
3. 如图表示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B为葡萄糖,则C在动物细胞中可能为乳糖B. 若C为RNA,则B为核糖核苷酸,A为C、H、0、NC. 若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B可能为氨基酸D. 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可能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核糖体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若B为葡萄糖,则C为多糖,在动物细胞中可能为糖原,A项错误;若C为RNA,则B为核糖核苷酸,A为C,H,O,N,P,B项错误;若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C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C项正确;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为DNA,可能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但不存在于核糖体中,因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D项错误。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a0eb9c960590c69ec376ab.png)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杂种雌雄白毛绵羊交配,后代出现白毛和黑毛绵羊,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狗的黑毛、白毛和黄毛是相对性状,苹果果实的绿色和番茄果实的红色不是相对性状C.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关于身高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答案】D【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详解】杂种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A正确;狗的毛色的不同表现形式(黑毛、白毛、黄毛)为相对性状。
苹果和番茄是不同种的生物,不是相对性状,B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效果,因此身高不相同的两个个体关于身高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C正确;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但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也会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aa,D 错误。
故选D。
【点睛】易错点:本题容易出现忽视环境因素对生物表现型的影响而错选C。
2.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R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定律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其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详解】在观察了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A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B错误;为了验证基因分离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正确;根据假说进行推理R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这个过程属于演绎推理,D正确。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057929a216147917112873.png)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一、单选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种类相同,但两者的结构存在差异B. 某种生物体内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病毒C. 钾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不一定属于主动运输D. 蓝藻和绿藻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2.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B.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C.植物体在某些部位能够长芽,这是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D.植物的种子萌发成幼苗,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3.玉米的一个体细胞有10对染色体,经过2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内各有染色体()A.5个B.10个C.20个D.40个4.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图1中b+c阶段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 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C. 图3中引起bc段和de段的变化的因素都是光照减弱D. 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相同的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出细胞核B. 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醋酸杆菌的细胞壁具有某些相似的功能C. 韭菜细胞中的某些细胞器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D. 大肠杆菌和人肝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都与核仁有关6.下列是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核膜、核仁消失③DNA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 ②→③→①→④B. ②→④→③→①C. ③→②→④→①D. ②→③→④→①7.通过器官移植移入患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在形成正常血细胞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不能发生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C.DNA的半保留复制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8.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糊,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温10min后取出,各加入了0.5mL 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
河南省【最新】高一(普通班)5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河南省【最新】高一(普通班)5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3b5ec859eef8c75ebfb328.png)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一(普通班)5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孟德尔成功揭示出遗传两大定律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做实验材料,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B.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C.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假说2.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A.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3.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A.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B.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C.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D.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4.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1/4 B.1/6C.1/8 D.1/165.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叶片内含较高水平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其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F1自交获得F2,则()A.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B.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C.向F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D.F2中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6.由一个DNA 分子一条链转录出来的mRNA 中碱基的构成是:20%U、30%C、10%A.40%G。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bec507a8114431b90dd8d5.png)
林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分校开学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种后代中只显现出显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显现出来的性状C. 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D. 杂合子的后代不能稳定遗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A项错误。
隐性性状是也可能会表现,B项错误。
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C项正确。
杂合子的后代也有纯合子,能稳定遗传,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并且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后代表现型种类=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1/2×1/2×1/2=1/8,A错误;后代表现型应为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1/4×1/2×1/4=1/32,B错误;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1/2×1/2×1/4=1/16,C错误;后代表现型应为8种,后代中aaBbCc个体的比例=1/4×1/2×1/2=1/16,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运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和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7_2018高一生物5月调研考试试题
![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7_2018高一生物5月调研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cf1dcf76a20029bd642d6e.png)
林虑中学2017级高一5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1.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性和隐性的后代2. 已知鸡的芦花斑纹(B )对非芦花斑纹(b )为显性,B 和b 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Z 染色体上。
鸡的毛腿(A )对光腿(a )为显性,A 和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毛腿芦花鸡雌、雄各一只,其杂交雄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和光腿芦花鸡,雌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光腿芦花鸡、毛腿非芦花鸡、光腿非芦花鸡,则杂交后代中只表现出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中的一种的概率为( ) A.85 B.83 C.21 D.1633. 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aaBb 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可能是:( )A.9:3:3:1B.1:1:1:1C.3:1:3:1 D,3:14. 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B.全部黑色C.二黑二白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5. 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 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卷发患遗传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A.41 B.43 C.81 D.83 6.秃顶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 控制,但只在男性身上表现,一个非秃顶男人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结婚,生下的男孩长大以后表现为秃顶。
这个女人的基因型是( )A .BB 或Bb B .BbC .bbD .BB7. 噬菌体浸染细菌的过程是( )①噬菌体的DNA 在细菌体内复制并合成许多蛋白质外壳,组成很多新的噬菌体 ②噬菌体把自己的DNA 注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不起作用 ③子代噬菌体再去浸染其他的细菌 ④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去 ⑤噬菌体吸附在细菌上A.⑤→②→①→④→③B.①→⑤→③→④→②C.②→④→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68f21c1711cc7931b716e1.png)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普通班)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B. 缓冲物质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态C. 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其只影响特异性免疫过程D. 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稳态维持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A错误;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包括PH的调节,超出这个限度,稳态就会遭到破坏,B错误;由于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故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都受影响,C错误;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稳态维持的机制、稳态的调节、免疫调节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需要掌握稳态维持的机制、稳态的调节、免疫调节相关的知识点,逐项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2.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 乙表示细胞内液C.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D. 丁液中02浓度比甲液中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过程1、5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故A错误。
乙表示的是血浆,故B错误。
淋巴细胞主要在淋巴中,故C 正确。
细胞内液中氧气的浓度最低,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02、尿素、神经递质等C. 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 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答案】D【解析】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所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内环境成分中含有激素、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糖、抗体等,B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只是其一部分,所以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是错误的,D错误。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3d3521bed5b9f3f90f1c4d.png)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有一种蜘蛛能产生多种毒素,作用于动物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用以麻痹和杀死猎物。
其中一种毒素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204个碱基B.控制该毒素的基因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该毒素主要是在蜘蛛细胞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D.ATP可以为该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A、已知其中一种毒素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考虑到终止密码子,控制该毒素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33+1)×3×2=204个碱基,A正确.B、控制该毒素的基因的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C、由题意可知该毒素合成后要分泌到细胞外,属于分泌蛋白质,而分泌蛋白质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D、该毒素合成时需要能量,能为生命活性之间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TP,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2.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早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丙图表示植物细胞呼吸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B.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2点到14点变化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引C.乙图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D.丙图中4和7属于同一种物质,产生的8大多用于合成ATP【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并结合题意可知,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和C3(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A项正确;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2点到14点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是由于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B项正确;乙图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呈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C项正确;丙图为植物细胞呼吸图解,图中1~8分别表示葡萄糖、丙酮酸、CO2、H2O、[H]、O2、H2O、能量,因此4和7属于同一种物质,产生的8中,约有40%用于ATP的合成,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项错误。
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虑中学高一年级5月学情调研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虑中学高一年级5月学情调研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e115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c.png)
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虑中学高一年级5月学情调研生物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将分裂旺盛的动物细胞阻断在G1/S期交界处,更换培养液使其恢复分裂能力,从而使所有细胞的分裂同步化,之后每隔2h取样一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DNA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进而把分裂阻断在G1/S交界处B.据图判断,该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时长大约为24hC.细胞中DNA含量加倍的同时,染色体组的数量也会加倍D.据图判断,在24h 时细胞分裂出现明显的非同步化2.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b点到c点的过程中,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该种群a点的次级生产量大于c点的次级生产量C.该种群同化量和呼吸量的差值不都用于其生长繁殖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3.如图表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分析可知①链应为DNA的a链B.DNA形成②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C.酪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CUAD.图中②与③配对的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4.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下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说法正确的是A.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样方法B.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C.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时最大D.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小型犬浣熊神群数量在b〜c时期处于下降阶段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跳蝻的密度采用样方法B.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C.不同高度的山坡上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6.人体细胞内的Lon蛋白酶能分解损坏的蛋白质,保护并维持线粒体的功能,但是随着细胞的衰老,Lon蛋白酶的含量下降。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5月调研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5月调研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04504276eeaeaad0f3308f.png)
林州一中2016级高一5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揭示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B. 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C. 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D.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解:A、豌豆植株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株,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作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A错误;B、孟德尔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然后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B错误;C、主要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C错误;D、孟德尔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D正确.故选:D.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2.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A. 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 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C. 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 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15N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核酸,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核酸,在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蛋白质外壳并不进入到细菌体内,仅核酸会侵入到细菌中,所以①中的放射性在上清液,②中由于标记的是细菌,所以放射性在沉淀,③中的放射性沉淀和上清液中都有,④中的放射性在沉淀,故选D。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92f6b5360cba1aa911da41.png)
林州一中2017级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人体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 液体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 葡萄糖由①经②到达③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D. 氧气由①中的红细胞进入③要穿过4层膜,③处氧气浓度最低【答案】D【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
(4)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是:①血浆晶体渗透压: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详解】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组成,③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血浆中含激素、尿素、CO2等物质,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葡萄糖在该过程中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错误;D、氧气由①中的红细胞进入③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管壁细胞,1层组织细胞膜,共4层膜,③处组织细胞内的氧气被细胞呼吸利用,浓度最低,D正确。
2.如图示特定生命活动相关的概念图,则该生命活动及图中的a、b、c分别表示A. 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岛B细胞B.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垂体、下丘脑、甲状腺C. 内环境组分间物质交换:组织液、淋巴、血浆D. 碳循环:大气中的CO2库、消费者、生产者【答案】A【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而甲状腺激素增多时,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与垂体;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的,它们之间应是双箭头,在生物群落中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可以以呼吸作用的方式分解自身的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进入无机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一5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1.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性和隐性的后代2. 已知鸡的芦花斑纹(B )对非芦花斑纹(b )为显性,B 和b 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Z 染色体上。
鸡的毛腿(A )对光腿(a )为显性,A 和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毛腿芦花鸡雌、雄各一只,其杂交雄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和光腿芦花鸡,雌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光腿芦花鸡、毛腿非芦花鸡、光腿非芦花鸡,则杂交后代中只表现出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中的一种的概率为( ) A.5 B.83 C.21 D.1633. 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aaBb 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可能是:( )A.9:3:3:1B.1:1:1:1C.3:1:3:1 D,3:14. 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B.全部黑色C.二黑二白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5. 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 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卷发患遗传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A.41 B.43 C.81 D.836.秃顶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 控制,但只在男性身上表现,一个非秃顶男人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结婚,生下的男孩长大以后表现为秃顶。
这个女人的基因型是( )A .BB 或Bb B .BbC .bbD .BB7. 噬菌体浸染细菌的过程是( )①噬菌体的DNA 在细菌体内复制并合成许多蛋白质外壳,组成很多新的噬菌体 ②噬菌体把自己的DNA 注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不起作用 ③子代噬菌体再去浸染其他的细菌 ④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去 ⑤噬菌体吸附在细菌上A.⑤→②→①→④→③B.①→⑤→③→④→②C.②→④→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9. 将TMV型病毒的RNA与HRV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有()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的RNAB.TMV型的RNA和HRV型蛋白质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的RNAD.HRV型蛋白质和HRV型的RNA1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7%,并测得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 占这条链碱基的18%,则另一条链上的A的比例是()A.9%B.27%C.28%D.46%12.牛的黑色对红色是显性,现有一头黑色公牛,若要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的杂交组合是()A.黑色公牛×黑色母牛B.黑色公牛×红色母牛C.黑色公牛×杂色母牛D.黑色公牛×白色母牛13. 已知DNA的一条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bA.0.4和0.6B.2.5和1.0C.0.4和0.4D.0.6和1.014.细胞分裂过程中,A和a、B和b是两对同源染色体,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是( )A.AB、aB、Ab、ab B.AB、aB、Ab、BbC.Ab、Ab、aB、aB D.AB、AB、Aa、Bb15. 某一DNA分子中,A为2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A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A.4次B.3次C.5次D.6次16.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4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17. 生物体内DNA复制发生在()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B.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18.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B. 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C. 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D. 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19.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通过细胞分裂向子细胞中传递B.遗传信息可通过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向下一代传递C.通过有丝分裂和无性生殖,遗传信息也可以向下一代传递D.在同一个生物体中,遗传信息不能传递20.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A.l/16 B.2/16 C.3/16 D.4/1621、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已知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A. B. C. D.22.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方法孕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的数量分别是()A.280 和 1000 B.1000 和 250 C.1000 和 4000 D.4 000 和 2 000 2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24. 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皮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
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性。
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25.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2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27.下列化合物中,不是组成DNA的物质是()A.核糖B.磷酸C.鸟嘌呤D.胞嘧啶28.下列各项中不是基因型AaX B Y的正常配子的是()A.AY B.aX B C.AaX B D.aY29.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30. 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别注入到甲细菌和乙细菌细胞中,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A.甲细菌B.乙细菌C.甲或乙细菌D.甲和乙细菌31. 能使小鼠致死的肺炎双球菌的类型是()①R型活细菌②S型活细菌③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④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2.纯合白色球状南瓜与纯合黄色盘状南瓜相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1全为白色盘状南瓜。
若F2中有纯合的白色球状南瓜380株,则杂合的白色盘状南瓜大约有多少株?()A.380株 B.760株 C.1520株 D.3040株33.如果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是…ATTGACGCC…,则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一定是()A.…ATTGACGCC…B.…TAACTGCGG…C.…UAACUGCGG…D.不确定34. 已知一个DNA分子中有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1200个,则该DNA分子中含有的脱氧核糖数目及鸟嘌呤数目分别是()A.6000,1200B.12000,4800C.2400,4800D.6000,480034.下列关于DNA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每一个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缠绕而成B.两条链的碱基以严格的互补关系配对C.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D.两条链反向平行关系36. 将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四代,则后代DNA分子中含14N的分子与含有15N的DNA分子数之比为( )A.1:1B.7:1C.8:1D.5:137.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B.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C.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D. 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38. DNA分子结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A.碱基种类的不同B.碱基数量的不同C.碱基序列的不同D.碱基比例的差异39.如下图所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40.“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主要是根据DNA具有()A.稳定性B.特异性 C.多样性D.可变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41.荷斯坦奶牛的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与正常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软骨发育不全症与正常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图为荷斯坦奶牛某家系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未携带软骨发育不全症的基因.请回答:(1)根据图中判断:白细胞粘附缺陷症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_遗传病;软骨病发育不全症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_遗传病;(2)图中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若Ⅱ与Ⅱ再生一头小牛,理论上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3)若携带软骨发育不全基因,让Ⅱ与Ⅲ交配一下一头两病都不患的公牛的概率是_________.42.下图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在DNA—RNA杂交区域中DNA中碱基A应与RNA中的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