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精气血津液神讲稿

合集下载

《精气血津液神》课件

《精气血津液神》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详细描述
津液能够滋润和濡养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津液还能调节体温,维持人 体正常的体温调节机制。
津液代谢的调节
总结词
津液代谢的调节主要依靠脏腑的功能协 调和气、血、三焦的作用。
VS
详细描述
脏腑功能的协调是津液代谢正常的重要保 障,其中脾胃的运化功能、肺的宣发肃降 功能、肾的蒸腾气化功能等都发挥着重要 作用。同时,气、血、三焦也参与了津液 的代谢调节,气的推动作用、血的濡养作 用以及三焦的水道作用都对津液的正常代 谢起到了关键作用。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 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只有这些物质充盈,人体的生理功 能才能正常发挥。
促进生长发育
抵御外邪侵袭
充足的气血和强壮的脏腑功能可以增 强人体的抵抗力,抵御外邪的侵袭。
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可以促进人 体的生长发育,保持机体的健康和活 力。
精气血津液神的历史与发展
精气血津液神的学说起源于古代中医 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目前,精气血津液神的理论在现代中 医临床中仍然广泛应用,对于指导临 床实践和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随着医学的发展,精气血津液神的理 论不断完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 的指导作用。
PART 02
精的分类与作用
先天之精
2023 WORK SUMMARY
《精气血津液神》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精气血津液神概述 • 精的分类与作用 • 气的分类与作用 • 血的分类与作用 • 津液的分类与作用 • 神的分类与作用
PART 01
精气血津液神概述

精气血津液神讲稿

精气血津液神讲稿

精气血津液‎神第二节1、哲学之气与‎医学之气的‎关系共性:首先它们都‎承认气是物‎质的,而且都认为‎气有运动性‎和时空弥漫‎性。

哲学之气的‎目的:探讨宇宙的‎起源、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变化。

医学之气的‎目的:探讨人体生‎命活动(像卫气、营气各有什‎么功能)、疾病的病机‎变化(比如说气虚‎、气滞、气陷、气逆等)、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的‎感应交融,所以医学之‎气更具体。

哲学之气的‎物质与功能‎:其实哲学之‎气与物质之‎气都认为气‎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但是哲学之‎气更着重物‎质性,因为哲学之‎气要说明世‎界的本原,而世界的本‎原肯定是物‎质性的。

医学之气的‎物质与功能‎:医学之气是‎无形的,不像血、津液那样看‎得见,它主要是通‎过功能来体‎现,所以医学之‎气非常重视‎功能性。

但是有一点‎要强调,支撑功能的‎是物质之气‎,比如说一个‎气虚的病人‎,那他除了有‎气的功能减‎退外,物质之气肯‎定也减少了‎。

哲学之气的‎运动:多论聚散,偶论升降。

医学之气的‎运动:升降出入。

2、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气的概念包‎括两个含义‎:1)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由于中医学‎认为人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所以称气为‎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2)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比如说营气‎、卫气。

3、气的存在形‎式弥漫而流动‎不息: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是以它们的‎功能体现它‎们的存在。

比如说我们‎的机体能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就是卫气温‎煦作用的体‎现。

人体之气不‎断地运动,不断地聚散‎,不断地转换‎。

也正是由于‎气的不停运‎动,我们的生命‎活动才能持‎续。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一)生成之源:可由父母给‎予的先天之‎精所化生,化生的气称‎之为先天之‎精,又称元气,是人身之气‎的根本。

另外,还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肾‎吸纳的自然‎界之清气所‎化生。

这两者合称‎为后天之气‎。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专家讲座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专家讲座

第15页
●气升降出入是经过各脏腑不一样功效活动表 现出来,详细落实到脏腑之气上。
注:并非每一脏腑必须具备气升降出入四 种运动形式,而是各侧重。
●气升与降,出与入关系: 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制约、相互
为用——以到达脏腑之间协调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16页
五、气分类
(一)元气(原气、真元之气) 元——开始、最初;原——原始 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主要气,是人体生
汗 排泄废物
冬:尿多汗少 阴阳平衡 尿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35页
四、津与液区分 津液虽统称,但有一定区分


性 状 清轻稀薄,流动性大 重浊粘稠,流动性小
分 布 ❖ 散于皮肤、肌肉、 ❖ 孔窍,并渗透于脉
作 用 滋润肌肉、充养皮肤
属性 属 阳
灌注于关节、 孔窍和脑髓等处 滑利关节、濡养孔窍、 补益脑髓
气逆
血病 气病 气 脱
气滞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41页
二、气和津液关系 从阴阳属性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
(一)气对津液关系 气能生津—是津液生成与输布 物质基础和动力 水化于气
气对津液 气能行津—是津液输布排泄动力, 气行则水行 气能摄津—控制津液排泄,使体内 津液维持一定量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水谷精气所化生,是其中柔和且
富有营养部分。 行于脉中,贯五脏络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第21页
●主要功效
功效
化生血液——经肺注入脉中,为血 液组成成份之一
营养全身——循经脉流注全身,为 人体提供营养物质 营运血液——为血中之气,含有营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讲课讲稿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讲课讲稿

补气固津
(四)津能载气
含义:气的运行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会漂浮失
散而无所归。 即津液是气的载体 。
津盛则气有所归,津盛则气盛 生理:
津行则气机调畅,津行则气行
病理及治疗
津伤 气随津脱 益气固脱
津停 气机郁滞 利水与行气并用
(五)津能化气
含义:津液能促进气的生成,为气的生成提供充
分的养分 1、津液能滋润与气生成的脏腑,使气化的功能活
生理、病理及治疗
脾胃气健旺,化生有力 津液充足 补气生津
脾胃气虚弱,化生无力 津液不足
(二)气能行津
含义:气是津液在体内输布运行的动力。
脾的散精转输
肺的宣发肃降

肾中精气蒸腾气化
肝的疏泄
病理及治疗
气虚
补气以利水
气滞 水停,“气不行水”
行气以利水
(三)气能摄津
含义:气的固摄作用控制津液的排泄。 病理及治疗 气虚,固摄力量减弱 津液外泄
气逆 气陷
血瘀 出血
补气 行气
降气 升提
含义 治疗
3.气能摄血
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 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体现了脾统血的生理功能
含义
病理及治疗
脾气虚,无力固摄血液 出血
补气摄血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化气
含义
1、机体对气需求时,血中清气和营气释放 2、血营养着器官,使化气的功能更活跃
病理及治疗 血虚,气失去充养
气虚 养血益气
2.血能载气
含义
气存于血中,依 附于血而不致散 失,赖血之运载 而运行全身
“载气者,血也”
病理及治疗
大出血 “气随血脱”
补气固脱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神演示精品PPT课件

精气血津液神演示精品PPT课件
粪:大肠传化糟粕,带走一部 分残余水分。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1.布散于体表——滋润皮毛肌肉 2.渗于体内——濡养脏腑 3.输注于孔窍——滋润官窍 4.渗注骨、脊、脑——充养骨髓、脊髓、
脑髓 5.流 入 关 节——滋润骨节屈伸
(二)充养血脉
1.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 成部分,注于脉 中, 化生为血液,滋润濡 养全身。
(二)化神
意 义:人的精神活 动必须得到血液的 营养,只有物质基 础的充盛才能 产 生充沛而舒畅的精 神情志活动。
生理体现: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 灵 敏、思维敏捷。
病理表现: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 梦、烦躁、惊悸,甚至神志 恍惚、谵 妄、昏迷。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涵义:是体内一切正
第二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 极精微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气的生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 气的运动 1.气机的含义: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 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 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
3.气运动的意义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二)气化
1.概念: 是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 的精气血 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 新陈代谢过程。
(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 1.气的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
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 条件。 2.气化过程寓有气的运动,气的各种运动 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2 PPT课件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2 PPT课件
精气血津液神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气 血 津液 气血津液关系 精 神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津液

中医学的津液学说,是有关人体内津液的概念、 生成、输布、排泄及其与脏腑、精、气、血相 互关系的理论。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பைடு நூலகம்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 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 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 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 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 的,称为津; 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 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二)化生血液

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还有 调节血液浓度的作用,并起到了滑利血脉的作用 另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 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汤 2.气能行血——补气行血——补阳还五汤 ——行气活血——血府逐瘀汤 3.气能摄血——补气摄血——独参汤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补血生气——八珍汤(气血双 补) 2.血能载气——气随血脱——补气固脱——独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补气生津
2.气能行津——补气行水(气虚水肿)
气能化津——行气利水(气滞水肿)

3-精气血津液神讲课教案

3-精气血津液神讲课教案
形式: 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
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
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等。
(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 气的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用
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 气化过程寓有气的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
3.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具体而言: 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 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 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 六腑气机是降中寓升。
一般规律: 升已而降、降已而升; 升中有降、降中有升。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在上者降,在下者升,阴阳二气交感。
心肺
脾 胃 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肝肾
4.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如血、津液等。
中介作用:脏腑之间依赖气相互联系。
五、气的分类
人身之气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
1.人身之气
含义: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组织,运行于全身的极细 精微物质。
生成: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之 气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融合而成。
脏腑之精(按位置)
含义:分藏于脏腑之中的精。 功能:滋润濡养各脏腑,化生脏腑之气,推动和调 控脏腑的生理活动。
生殖之精(按特殊功能)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生成——繁衍后代。
第二节 气
气的基本概念 气的生成 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的功能 气的分类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活力很 强、运行不息的 极精微物质。
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
基本物质。 狭义之精: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 广义之精: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

2.病理表现 ①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衰退,或者出现 早衰; ②脏腑功能减退;
③精的化生不足及其施泄障碍、血液和津 液的生成不足及其运行输布迟缓。
气的调控失常——脏腑功能虚性亢奋, 精血津液的代谢加快,消耗过多,可见遗 精、多汗、出血、烦躁、失眠等症。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温煦作用
1.生理表现
①使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特点和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规律。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
协调平衡时,称为“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 “气机不畅”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脱” “气闭”。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2.气化的形式 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 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是气化的基本形式 。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学习要求
1. 掌握人体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 能及其分类。 2. 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3.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输布与排泄及 其功能。 4.了解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概 述 1.精气血津液神的概念
精 气 血 津液

2.精气血津液神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
(一)滋润濡养 液态物质,有着较强的滋润作用。
津液
含有营养物质,有着丰富的濡养作用。
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津液还有调节血液浓度的作用。
(二)充养血脉
津液
(三)另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
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节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完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完整ppt课件

(2)宗气
A、宗气的生成和分布:
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
宗气
宗气聚于胸中,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
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宗气积于胸中,出 于喉咙,以 贯
心脉,而行呼吸焉)。
B、生理功能:
a、行呼吸:宗气上走吸道,推动肺的呼吸;
b、行气血: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A 、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B、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升(自下而上) 降(自上而下) 出(由内向外) 入(自外向内)
完整版ppt课件
7
C、气运动的意义
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如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都必须 经过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而精 、血、津液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运 行流动,以濡养全身。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 的生理活动必须依靠气的运动才得以完成他们之间的 互相联系和协调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得以实现。
流运行;
C、资先天:后天资先天;
完整版ppt课件
19
(3)营气
A、生成与分布:
精华部分化生
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营气。
在脉中运行全身
B、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 b、营养全身
(4)卫气
A、生成与分布:
慓悍滑利部分化生
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卫气。
不受脉道约束,运行于脉外.
B生理功能:a、防御外邪入侵
b、温养全身
c、调控腠理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的
排泄。
完整版ppt课件
20
营气与卫气的联系、区别: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讲课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讲课文档
(一)精的生成 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
之精之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已 经在肾藏精中讲过,此处从略。)
第5页,共58页。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
分比例的不同。 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但受后天之精的充
养;其他脏腑主要是后天之精,但有先天 之精的成分。
生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 受后天之气的充养,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 身。
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 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第26页,共58页。
宗气 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
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 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生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 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 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 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 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外而出血。阴邪侵袭,血行缓慢,可出现瘀 血。
第37页,共58页。
(二)相关脏腑功能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 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 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
量的功能,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 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
①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 ②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谷气), ③自然界的清气。 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宗气); 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 《内经》称为“人气”。

精气血津液讲课文档

精气血津液讲课文档
外而肌肤腠理
第十七页,共44页。
4.主要功能 ①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
封藏功能:固摄精气、原尿、肺吸入之清气
温煦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活动
②决定体质强弱与发病与否: 元气充沛,体质强健,健康少病
附注:元气与肾气 联系:来源相同,功能相似
区别:分布不同 元气:运于三焦,布于周身
化生营气、血液 营养周身
第十二页,共44页。
四、气的运动
(一)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气机。
(二)气的运动形式
1.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形式):升、降、出、入。
2.脏腑气机的基本规律:
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
升已而降
五脏主升 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
降已而升
(摄取与功能) 脾胃居中,通连上下,升降枢纽 升中有降
精气血津液
第一页,共44页。
优选精气血津液
第二页,共44页。
气、血、津液
•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 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生理活动 的产物。
• 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 始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
第三页,共44页。
营气与血同行脉中,可分不可离,故常“营血”并 称。 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其下者:向下蓄注于丹田,并注入足阳明气衔而下行于足
维持肢体的寒温与肢体的活动能力
贯心脉: 贯于心者,经心脏入脉,在脉中推动血气运行
贯心脉而行血,维持一定的心率、心搏。
第十九页,共44页。
宗气的分布与功能示意图
呼吸道
助肺司呼吸
宗气
心脉
助心行血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气血津液神第二节1、哲学之气与医学之气的关系共性:首先它们都承认气是物质的,而且都认为气有运动性和时空弥漫性。

哲学之气的目的:探讨宇宙的起源、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变化。

医学之气的目的:探讨人体生命活动(像卫气、营气各有什么功能)、疾病的病机变化(比如说气虚、气滞、气陷、气逆等)、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的感应交融,所以医学之气更具体。

哲学之气的物质与功能:其实哲学之气与物质之气都认为气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但是哲学之气更着重物质性,因为哲学之气要说明世界的本原,而世界的本原肯定是物质性的。

医学之气的物质与功能:医学之气是无形的,不像血、津液那样看得见,它主要是通过功能来体现,所以医学之气非常重视功能性。

但是有一点要强调,支撑功能的是物质之气,比如说一个气虚的病人,那他除了有气的功能减退外,物质之气肯定也减少了。

哲学之气的运动:多论聚散,偶论升降。

医学之气的运动:升降出入。

2、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气的概念包括两个含义:1)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由于中医学认为人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所以称气为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2)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比如说营气、卫气。

3、气的存在形式弥漫而流动不息: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是以它们的功能体现它们的存在。

比如说我们的机体能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就是卫气温煦作用的体现。

人体之气不断地运动,不断地聚散,不断地转换。

也正是由于气的不停运动,我们的生命活动才能持续。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一)生成之源:可由父母给予的先天之精所化生,化生的气称之为先天之精,又称元气,是人身之气的根本。

另外,还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肾吸纳的自然界之清气所化生。

这两者合称为后天之气。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3.肺为气之主:肺主气,司呼吸,一方面,肺通过呼吸功能,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人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及代谢;另一方面,肺将吸入的清气与脾气上输的水谷之气两者结合起来,生成宗气。

第五节一、神的概念包括3个方面,一个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相当于前面讲的元神;第二个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第三个是生命活动及思维活动在外在的表现,相当于中诊里的望神、诊神。

二、神的生成精、津液、血等有形的物质通过化气再化神。

从有形向无形而化。

神采奕奕。

神志不清。

失血过多神志模糊的例子。

年老反应迟钝的例子。

三、神的作用1、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2、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3、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其实第三点就包含了前面2点。

第六节一、气与血的关系气血关系是这一节的重点,中医学常用气血作为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代称,可见其临床意义很重要。

气血的关系就像阴、阳的关系一样,是互根互用的。

这里气是阳,血是阴。

气与血的关系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一个是气为血之帅,另一个是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包括三个方面。

气能生血它有两个构成,一个是直接的作为原料化生血液,像营气,入于脉中与津液混合生成血液。

另一个是间接地推动、激发相应生化血液脏腑的功能,使血液的生成能力加强。

比如说脾气健运,水谷精微才能生化,才能上输到胸中与清气结合生成宗气、营气。

临床上对于血虚的病人,在补血的同时常加用补气药,特别是补哪个脏腑的气呢?对,补脾胃之气。

气能行血,是指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

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以及肝气的疏泄调畅。

如果气的运行失常的话,就会引起血液运行的失常。

临床上常见的情况有三大类,一类是气滞,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血瘀证。

一类是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也会引起血瘀证。

所以临床上看到血瘀证的时候,还要考虑是否与气滞、气虚有关。

假如有,还要判断是气滞还是气虚引起的,那么如何判断呢?就是看兼症。

比如一个妇女月经色紫暗夹瘀,这是血瘀的表现。

同时兼有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等气滞的表现,这就是气滞引起;假如整个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这是气虚。

关键看兼症。

气滞的话,加用行气药;气虚的话,加用补气药。

第三类是气机逆乱,也就是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

大家注意,不要把气行血当成是一个平行的模式,气是升降出入的,所以气行血它是一个立体的模式。

如果肝气上逆的话,血随气升,会出现面红目赤,甚至脑出血;如果脾气下陷的话,血随气降,像妇女的崩漏。

这时候,气逆要降气,气陷要升提。

第三个,气能摄血,是指气的固摄作用能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而不外溢。

这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方面。

如果脾不统血的话,常见下部的出血,像便血、尿血、崩漏等。

由于病理实质是气虚,所以在止血的同时还要补气。

血为气之母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血能生气,理论上没错,气虚的话最好加点补血药,效果可能更好点,但临床上的重视程度不如血虚补气。

二是血能载气,气是与血附在一起运动的,血是气的载体。

当出血的时候,会把气也带出来。

当大出血的时候,我们称之为血脱,同时气也带出来,形成气脱。

这种因失血引起的气脱,我们称之为“气随血脱”,其症状是昏厥,至少头晕,因为血不荣于头面,面色苍白,肢冷,冷汗淋漓,手撒,口开,二便失禁,呼吸微弱,脉微。

(气的功能解释症状)。

提及气闭,气憋在里面出不去,可见于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还有胆石症。

症状上手脚的松弛度,口开不开,二便失不失禁。

一个是大虚证,一个是大实证。

治疗上中医以补气为主,因为气无形,一补就有,而血有形,不是一补就有,你这时候喝一碗四物汤下去,不能立竿见影,血还来不及生成。

但是这个时候你吃一点野山参,人的精神状况会好很多,同时可以明显减缓出血的症状,这是因为野山参能够大补元气,并起到固摄血液的作用。

当然现在西医可以输血,所以首先还是采用输血的办法。

然而同时使用一些补气药的话,效果会更好。

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各取其长。

输血的话最好输新鲜的血,因为所含的凝血因子比较多,血库里放久了的血,不仅凝血因子少,杂质还比较多,容易起输血反应。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第一个,气能生津,就是气能促进津液的生成。

临床上用的不多,因为津液的生成对脏腑功能的依赖小。

不足的话,如果是丢失太多,就针对丢失途径进行处理。

比如说呕吐、腹泻引起,那就止吐、止泻。

如果摄入不足,就喝水。

所以这两种方法更直接,更有效,通过补气来补津液,临床上不常用。

第二个,气能行津,气能推动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这临床上用的多,因为津液代谢的病理产物是水湿痰饮,大部分是有形的,停留在某处会妨碍气的运行。

同样,如果气虚、气滞的话也会引起水湿痰饮的产生,所以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只要有水湿痰饮的病变,不管有没有气滞的表现,中医都要用行气药。

中药里面用的比较多的是陈皮,因为它的功效是行气、燥湿、化痰。

而且主要行中焦的气,且药性温和,不管寒热虚实都能用。

相对来说,另一味中药苍术,虽然燥湿能力更强,但是没有行气的作用。

第三个,气能摄津。

这个用的也多,临床上各个脏腑出现津液的大量流失,治疗上找寻它的主人。

比如说唾液多,就是脾气不足;遗精、遗尿、早泄,就是肾气不足;汗多,就是心、肺之气不足。

用药上选用针对性的补气药,脾气虚用白芍、白术;肾气虚用杜仲、巴戟天、续断;心、肺之气不足,用大枣、黄芪。

第四个,津能生气。

临床意义也不大。

第五个,津能载气。

临床意义比较大,跟血类似。

在血脉内,气是依附于血;在血脉之外,气就必须依附于津液。

如果津液损耗太多的话也会出现气脱。

比如说霍乱,上吐下泻,一天几十次。

还有剧烈的运动,出汗太多,也会引起气脱。

比如参加铁人三项赛的选手,有跑着跑着就一头倒到地上的。

这里面肯定有因为汗出太多而气脱的。

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好救治,因为人的体质还可以,只要输液就可以了。

说到津能载气,顺便讲讲养生方面的小知识。

一个是不要长期的大声说话,另一个是防治慢性腹泻。

这两个都是耗气的。

前者是耗伤肺气,后者是因为津液的流失引起气的损失。

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喜欢吃生冷,容易损伤脾胃,引起慢性腹泻。

其实治疗腹泻,中医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比如说我现在在机关工作,今年夏天的时候科研科有一个助理的小孩腹泻,吃药吊针都没用,也不发热,查血、大便都正常。

最后还试了小儿推拿,也没用。

前后折腾了1个多月。

让我碰到了,我说我试试看,给了她一瓶药醋。

开始她不敢用,怕不安全,后来实在没办法才喝,因为是小孩,所以我让喝半瓶,结果第二天马上见效,腹泻次数明显减少。

我让她把剩下的喝完,她又不敢用,怕药效过强,会产生副反应。

三、精血同源抛开精的先天之精的话,后天之精与血均为水谷精微化生。

但是,先天之精需要水谷精微化生的后天之精资助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并且,气、血、精、津液本质上都是由广义的气聚集而成的,所以称之为同源。

两者之间也可以相互化生。

血虚的病人除了补血还要补精。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例子)精亏的病人理论上除了补精还要补血,效果可能会更好,但临床上不常用。

四、津血同源血与津液的关系就四个字,同源互化。

两者都来源于水谷精微,所以叫同源。

互化就是两者可以互相化生。

其实就是血管内外渗透压的作用。

当失血过多,组织液的压力高于血管内的压力,组织液就通过毛细血管渗进去,补充血容量;反过来,当组织液丢失过多,血管内的压力过高,血管内的水分通过毛细血管渗透出来,补充组织液。

所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当津亏引起血少,或血少引起津亏,会出现一组证候,中医称之为“津亏血燥”,临床表现是皮肤干燥瘙痒,起皮脱屑,因为缺乏津液的濡养。

尤其是秋天,更容易出现这种证候。

这其实是内燥,也就是人体内部干燥引起,但是一到秋天,与外面干燥的气候加起来,就更明显。

治疗上用四物汤,因为它是阴血两补,里面的地黄、白芍可以补阴,当归可以补血活血,川芎可以行气活血。

那么当归、川芎的活血功效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凡是出现瘙痒的症状,中医都用“风”这个病机来概括。

中医治疗风,有一个治法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就是说治疗风邪的病变经常加活血药。

当归、川芎就是活血药。

其实治疗瘙痒比较有效的药还有蛇蜕、蝉蜕。

我们再看看津血同源的临床应用。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怎么理解?“无”是不要的意思,也就是说出血的病人慎用发汗药,因为发汗组织液减少,血还要渗透出来补充组织液,那么血就更少。

出汗多的人慎用活血药,活血药是让血流加快,血流加快就容易耗散血液,所以活血药是耗血的,同理,行气药是耗气的。

组织液少的人,本来血液就要渗透出去补充组织液,你一活血,血中的津液成分更少。

那么血虚的病人碰上感冒怎么办?其实还是要发汗,但是不能发的太厉害,所以不是绝对不能用,而是慎用。

五、精气血津液的关系总结一下气对血: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对气:血为气之母,血能生气,血能载气。

气对津液: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津液对气:津能生气,津能载气。

其实津对气的化生作用微乎其微,可以不考虑。

津液与血:同源互生。

精与血:同源互生。

六、精气神的关系第一个,气能生精,临床用的不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