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
必修1: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
必修1: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1.2.1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引言]古时有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想娶国王美丽的公主,国王出题刁难,其中一个问题是:10kg小米是多少粒?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思考、讨论、回答][追问]这些方法中,那种方法最科学?[追问]谁能介绍几种生活中相似的例子?[讨论回答]箱、打、令、包、条…设计意图:引发学习兴趣,引出把微小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以便于方便生活、方便科学研究、方便相互交流。
[引入] 复习C + O2 =CO2指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取12gC和32gO2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C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12gC中含多少个C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板书] 第一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讲述]可称量物质与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的粒子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用一定数目的离子集体为单位来计量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是肯定的。
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物质的量”将它们联系的。
[板书]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讲解]物质的量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
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投影]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名: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上课教师梁青梅授课班级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课时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物质的量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遇到的第一个抽象概念,也是最重要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不仅是高考得必考内容,也是重点内容,所以学好物质的量是非常重要的。
新教材把物质的量安排在第一章第二节,有其重要意义。
物质的量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尤其是计算题,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
学生掌握了物质的量以后,会对高中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容易理解随后学习的其他知识。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是本节课的概念多,理解难度大,而且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能力尚还欠缺,这些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与同学交流,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
教法特点分析: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课,根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应用概念。
对于概念课的教授,因为抽象、理解难度大,学生相对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概念引入时强调它在化学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紧迫感。
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用思维的逻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讨论,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2.经历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换算,理解概念、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高中化学 1.2《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新编精品】人教化学必修一1.2《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⑵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讨论,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⑶通过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⑵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体验以实验为基础的实例研究方法,能独立地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讨论;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亲自实验配制溶液,体验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培养端正耐心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⑵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培养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⑶在探究中学会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科学的艰辛和乐趣。
【学法指导】本节属于概念教学课,根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打比方)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运用概念。
对于概念课的教授,因为抽象、理解难度大,应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用思维的逻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温故知新】1.(自学、讨论)你知道的物理量有哪些?它们的基本单位又分别是什么?【课堂生成】【课堂研讨】1.(自学、思考)什么是“物质的量”?它的符号和单位分别是什么?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为n,其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课堂生成】2.(自学、思考)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它的符号是什么?近似值是多少?把1mol(与12 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以化学基本概念为基础,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材内容具有概念比较多,且抽象又难于理解的特点。
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认识引入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新的“量”和“摩尔”这个新的“单位”,学生是很陌生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米、千克等。
可采用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属性上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
如物质的量与其他学生熟悉的量类比、摩尔与其他国际单位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等,运用类比思想阐释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能够提高这两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兼容性,有利于对这两个陌生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巩固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探究的意识。
(3)体验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含义。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4.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 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引言】我们在初中时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
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科学上,我们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欲想知道究竟,请认真学好本节内容。
【板书】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过渡】什么是物质的量呢?它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认识的对象。
【讲解】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其符号为 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不能分开。
【板书】1、物质的量概念:是用来解决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关系问题的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符号为 n。
【强调并板书】①“物质的量”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②“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由固定字数组成,不能分割、不能增减。
【讲解】任何一个物理量都有单位,如长度、温度的单位分别是米和开尔文,那么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呢?物质的量是摩尔,符号 mol,简称摩。
【板书】2、摩尔(1)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
(2)符号:mol【讲解】既然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的,那么,物质的量的1个单位即1 mol表示的数目是多少呢?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书上有关内容,并得出结论。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一章第二节__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转换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与练习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简单关系;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领悟到运用微观与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学生分析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
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关于这方面,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教学重点理解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能够进行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简单计算教学方式启发、联想、讨论教学过程C + O2 = CO2这个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2g的碳和32g的氧气反应生成44g的二氧化碳;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我们知道,实验室中可以称取12g的碳和32g的氧气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那么12g碳中含有多少C原子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我们知道:原子和分子都很小,我们肉眼不可能观察到,更不可能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古代有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想娶国王美丽的公主,国王出题刁难,其中的一个问题是:10㎏小米是多少粒?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先数出一两小米是多少粒,然后再转换成10㎏中有多少微粒。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教案
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讨论、分析、对比、讲授、归纳等方法教学过程:Ⅰ、课前检测一、复习检测:分离下列物质,请选择对应的方法:A 萃取分液法B 结晶法C 分液法D 蒸馏法E 过滤法①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②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③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④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⑤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二、预习检测:物质的量的符号:_________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的关系:_______Ⅱ、课堂新授【引入】在讲课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有谁能帮帮我?我想知道几个数目。
①一盒粉笔有多少支?学校保管室的粉笔有多少支?②1000g大米有多少粒?③12g碳中有多少个碳原子?【自主学习1】计算并填表:【小组讨论1】由此我们可总结出一个什么结论?【师生共同讨论1】任何粒子以克为单位,当其质量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所含的粒子数均为6.02×1023。
【过渡】这样一个结论并不是我们先总结出来的,早在19世纪就被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来了。
后来国际上又做了一些规定。
【讲述】规定1:约含有6.02×10 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 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为 mol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1.2.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摩尔质量、理解物质的量、摩尔的含义;2)了解它们与物质的质量、微粒个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关计算,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运用化学概念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及其单位;n、N、N A三者间的关系以及n、m、M三者间的关系;(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物质的量的理解以及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引言]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测量出一根细绳的长度,也可以非常容易的称出一定体积水的质量,但是当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水分子数目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快速准确的知道其中水分子的数目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板书]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讲述] 像长度,质量都是宏观的、可测量的,而分子、原子、离子或电子等粒子数却都是微观的概念,我们直接用肉眼不可能观察到,更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称量。
怎样将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呢这就需要确定一种物理量。
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以“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量的基本物理量。
[讲解]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是一样的,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我们定义它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为摩尔mol,而且它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
[投影]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注: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或压缩为“物质量”,否则就改变它原有的意义,同时要与“物质的质量”区分开来。
人教版高中化学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教学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人教版化学(必修1)§1.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二设计思路1 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设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等形式。
2设计理念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一个极为抽象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运用构建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创设情境,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下实现概念的自我构建,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消除学生对概念学习的神秘感和乏味感。
对于刚升人高中的学生来说,要能清楚地、准确地理解这些概念,不仅能为以后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必要条件。
3 教材分析“物质的量”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教版),专题一“从实验学化学”中的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一部分教学内容。
此节内容对在工业生产、科学定量研究和农业配制一定浓度的农药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的计算中更离不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是化学计算中经常使用的物理量,此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量。
正确理解此概念的内涵及正确使用该物理量进行计算也是中学生必备的化学素质。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
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
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
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讲解时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化学: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必修1)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要内容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建立;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量,阿佛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关系;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以及相关计算。
本节的标题为: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相比较旧教材,强调“化学剂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承接上节课的“实验相关知识” ,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较完整的体系,这些物理量在化学实验中有重要作用。
所以教师在定位时,不能单单就知识讲知识,而应该将这些物理量很好的融合在于实验相关的内容中,让学生体会和感受。
但课本上关于物质的量,没有设计实验内容,气体摩尔体积有“电解水的实验” ,物质的量浓度有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
所以教师应该自主的开发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参与或者感悟。
2、教材前后内容:承上启下,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埋下“伏笔” 。
上节课讲的是“实验室相关内容”,以后的课设计相关计算的、实验的基本都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系或者说很大关系,所以本节课的地位不但仅是承上启下,更是一个“基础” 的地位,本节内容学生的掌握与否,直接决定了后面相关内容的计算、实验。
3、考试内容:本节课内容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年年必考,年年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常数、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相关概念、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及其他计算、溶液的性质及其计算(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变化)、物质的量浓的的配置及误差讨论。
所以,在本节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本节内容——三个化学计量,十分重要,要让学生自主的构建起来。
二、学生分析:1、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度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对这些粒子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学生对宏观世界的物质质量、物质体积等内涵也有所了解;学生的这两项基本知识有利于建构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这节内容的学习。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
【新編精品】人教化學必修一1.2《化學計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教案(第1課時)【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⑴瞭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瞭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關係;⑵通過對1 mol物質品質的討論,理解摩爾品質的概念以及摩爾品質和相對原子品質、相對分子品質之間的關係;⑶通過對摩爾品質概念的理解,瞭解物質的量、摩爾品質和物質的品質之間的關係;2.過程與方法:⑴通過對物質的量概念的理解,嘗試從定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體會定量研究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⑵通過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體驗以實驗為基礎的實例研究方法,能獨立地與同學合作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並對實驗結果進行研究討論;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⑴通過親自實驗配製溶液,體驗化學實驗的嚴謹性,培養端正耐心的學習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⑵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培養尊重科學、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⑶在探究中學會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體驗科學的艱辛和樂趣。
【學法指導】本節屬於概念教學課,根據概念教學的一般原則,主要運用講授方式、形象化(打比方)的啟發式教學法,類比邏輯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並靈活運用概念。
對於概念課的教授,因為抽象、理解難度大,應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教學過程的邏輯性,用思維的邏輯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2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第1課時)【溫故知新】1.(自學、討論)你知道的物理量有哪些?它們的基本單位又分別是什麼?【課堂生成】【課堂研討】1.(自學、思考)什麼是“物質的量”?它的符號和單位分別是什麼?物質的量是表示一定數目粒子的集合體的物理量,符號為n,其單位為摩爾,簡稱摩,符號為mol。
【課堂生成】2.(自學、思考)什麼是阿伏加德羅常數?它的符號是什麼?近似值是多少?把1mol(與12 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相同)任何粒子的粒子數叫做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N 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人教必修1)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使学生知道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01kPa101kPa 56g 6.02×1023—7.2cm3 342 g 6.02×1023—280cm3 18g 6.02×1023—18.0 cm3 46g 6.02×1023—58.3 cm3 2g 6.02×102322.4L 24.0L 32g 6.02×102322.4L 24.0L 44g 6.02×102322.4L 23.9L⑩1 mol铅笔使用摩尔时必须是微观微粒,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可以是分数、小数、整数。
页下半部分 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什么是摩尔质量?其单位是什么?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Kg12C中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1molH2O中含有2 mol氢和1mol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的摩尔质量是2 gB. 1molH 2O 的质量是18 g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 molD.2g H 2含1mol H3.比较1.0mol N 2和1.0mol CO 的下列物理量:①质量 ②分子总数 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 )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4.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 ) A.CH 4 B.NH 3 C.H 2O D.HF5.2.5 molBa(OH)2中含有 个Ba 2+,含有 个OH -;5molNa 2SO 4溶于水电离出Na +个;含SO 42-0.6mol 的Al 2(SO 4)3 中含Al 3+ mol 。
化学必修Ⅰ人教新课标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1
6.只有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 L。(×,不一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粒子数目:6.02×1023
1mol物质的体积粒子大小
粒子间距
物质的体积就取决于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请同学们通过投影分析固、夜、气三种状态,决定1mol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学生讨论] 1、对于固、液体,粒子间距很小,粒子的大小是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在固态和液态中,粒子本身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体积的不同。所以,1mol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原子、分子、离子的大小。
[引导]请同学们回忆摩尔质量的概念,给气体摩尔体积下个定义。
[板书]一、气体的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讲述]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其符号为Vm,可表示为:
[板书] Vm=
[提问]能否从气体摩尔体积Vm的表达式中,知道其单位呢?
[学生回答]能,是L/mol
[板书]单位:L/mol或L·mol—1
[提问]那么一摩尔气体在任何状态下所占体积是不是相等?是不是都约为22.4L,请同学们从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粒子间距入手讨论。
[讲述]大家在掌握气体摩尔体积这个概念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气体在不同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同,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引言]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利用物质的量把宏观物体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培育思维力量以及争辩问题的力量
教学
预备
多媒体设备,PPT,课本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等之间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老师活动
明显,我们能够很快想到可以用肯定数目的粒子集体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为此,国际科学界引进了“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物理量(n),其单位为摩尔(mol),简称为摩。
阅读:P12资料卡片
过渡:那么到底用多少粒子做为一个集体最为合适呢?
参照P11表格中的数据,同学进行猜想。
科学家选择了6.02×1023这样的近似数据,用此数据的优点是什么呢?
课题
其次节 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
时间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和不同粒子的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力量目标:
1、学会有关物质的量的简洁计算,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
〖举例〗1 molFe、1 molO2、1 molNa+、1molSO42—、2molH2O
指出留意事项:使用摩尔作为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需格外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
〖讲解〗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对6.02×1023这个数据的得出,有着很大的贡献,故用其名字来表示该常数,以示纪念,即将6.02×1023 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学科:化学编写人:李丽审稿人:张敏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它可以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
同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4)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以及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应用化学概念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经历物质的量等概念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辩证逻辑能力;
(2)通过对宏观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和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概念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
难点:涉及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四、学情分析:
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但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突破了学生理解的难点。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在认识、个性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学能力明显增强,所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产生认知矛盾,恰当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认真填写学案中的课前预习部分,找出自己的疑惑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准备好一袋盐、一根绳子和一瓶水,充分备课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分小组探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这里有一袋盐、一根绳子和一瓶水,我们如何知道盐的质量,绳子的长度以及这瓶水中的水分子数?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点一:物质的量的含义是什么,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摩尔的含义是什么?物质的量与摩尔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物质的量是专有名词,四个字不能拆分,任意加字、减字、改字
①物质的量和摩尔用于表示微观粒子。
②用摩尔表示微观粒子要用化学式注明粒子的种类。
练习:
1、1mol H2O含水分子的个数()
2、 0.5mol H2O含水分子的个数()
3、6.02×1023个水分子是()mol
4、3.01×1023个水分子是()mol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练习:
1molH2O的质量是( )
9gH2O的物质的量是( )
1molAl的质量是( )
54gAl的物质的量是( )
小组交流动手练习
探究点二:通过练习让同学们推导出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演绎、归纳的能力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 4、表述规则:
2、单位(mol) 5 、表达式: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摩尔质量(M)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既有概念教学又有解题的逻辑思维训练,所以对学生的思维转换要求较高,因此可以将概念理解和解题训练两者的有机结合,本节课中的问题设置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物质的量及其相关量之间的联系互化,在教学中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互动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研究气氛,一个相对开放的问题探究环境,无疑会对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求知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极大的帮助。
本节课通过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有一瓶水的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这对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是有一定帮助的。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由于涉及到的相关概念比较多,相对于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探究中去理解概念,应用概念,而一节课中无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这需要在以后在
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时间和质量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十一、参考答案:
6.02×1023 3.01×1023 1 0.5
18g 0.5mol 27g 2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