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
目录第一部分通用指南 (3)1.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与定义 (4)4.危害因素辨识 (4)4.1辨识范围 (4)4.2辨识内容 (5)4.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5)5.风险评估方法 (6)5.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5.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9)6.风险控制 (12)6.1 风险度(危险性) (12)6.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 (13)6.4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15)6.5风险控制措施评审 (16)7.工作程序 (16)8.风险培训 (17)9.风险信息更新 (17)10.附件 (18)第二部分部分行业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2)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2)2.聚氯乙烯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47)3.合成氨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60)4.纯碱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73)5.光气及光气化产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83)6.双氧水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90)7.涂料及油漆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100)8.医药化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149)9.橡胶助剂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175)10.氟化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180)11.溴产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199)12.硝酸、硝酸铵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37)13.甲醇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45)14.环氧丙烷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56)15.氯乙酸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94)16.甲烷氯化物、氯化苄等其他有机原料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305)第一部分通用指南1.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化工企业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60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AQ301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该行业涉及的其他标准、规范、文件。
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背景化学实验室作为进行实验和研究的场所,存在一定的危害和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对存在的危害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管控。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更好地识别和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危害风险。
危害分级根据危害的类型和程度,将化学实验室工作的危害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高风险:对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危害,可能引发严重的中毒、爆炸、火灾等事故。
2. 中风险:对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危害,可能引发中等程度的中毒、爆炸、火灾等事故。
3. 低风险:对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较小威胁的危害,可能引发轻度中毒、火灾等事故。
危害管控为了降低危害的发生概率和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危害进行管控:1. 高风险管控:- 建立高风险实验操作台账,记录高风险实验的实验人员和操作流程,定期检查操作台账并进行风险评估。
- 配备专业的实验人员执行高风险实验,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实验经验和安全意识。
- 使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减少高风险实验中有害物质的暴露和接触。
- 建立应急预案,对高风险实验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和应对。
2. 中风险管控:- 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 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和有效性。
- 建立中风险实验操作台账,定期检查操作流程和使用的实验物品。
3. 低风险管控:- 提供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安全设备等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使用。
- 建立实验室常规巡视制度,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维修。
结论化学实验室工作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是保障实验室工作者安全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危害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管控,能够提高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发行版本: A/0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控制编号:2017-7-20发布 2017-7-20实施东营市盛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东营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过程,以便正确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达到公司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活动、产品以及服务,包括:从规划、建设、生产到产品销售全过程。
3.术语3.1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 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3.4 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 (不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注1 :事故是一种发生了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在英文中可称为“near-miss”、“near-hit”、“close call”或“dangerous occurrence”。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
3.4 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5可接受的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6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4.职责4.1主要负责人是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为建立体系提供充分的资源,落实体系推进工作的牵头部门,任命分管负责人。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1. 简介本清单旨在帮助石油化工企业辨识和管理安全风险,确保安全生产和员工健康。
清单包括以下内容:辨识安全风险的步骤、分级管控措施以及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2. 辨识安全风险的步骤石油化工企业应按照以下步骤辨识安全风险:2.1 系统分析分析企业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系统,包括生产流程、设备、职工安全意识等,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事故隐患。
2.2 事件树分析通过事件树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进一步评估,建立事件发展的逻辑模型,确定各个事件的概率和后果。
2.3 定性分析基于对已有数据的分析,对各个事件进行定性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和优先级。
2.4 定量分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风险的具体数值,辅助决策和优化管控措施。
3. 分级管控措施根据辨识的风险等级和优先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得到合理的管理。
3.1 高风险的控制措施针对高风险事件,采取最严格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立专人负责、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加强培训和意识教育、实施紧急预案等。
3.2 中风险的控制措施针对中风险事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监测和检测、改进操作流程、加强安全检查和巡视等。
3.3 低风险的控制措施针对低风险事件,采取基本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明确职责和权限、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加强信息管理和记录等。
4.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以下要素:4.1 风险辨识和评估明确辨识安全风险的方法和步骤,建立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指标。
4.2 风险管控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和权利,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4.3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全面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个环节和部门的职责和流程。
4.4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5. 结论通过使用本清单,石油化工企业能够辨识和管理安全风险,确保安全生产和员工健康。
DB37T 2971-20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ICS13.100G 0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2971—20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etailed ru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chemical industry work safetyrisk classification2017-06-23发布2017-07-23目次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基本要求 (1)4.1 成立组织机构 (1)4.2 实施全员培训 (1)4.3 编写体系文件 (1)5 风险识别评价 (1)5.1 风险点确定 (2)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 (2)5.1.2 风险点排查 (2)5.2 危险源辨识分析 (2)5.2.1 危险源辨识 (2)5.2.2 危险源辨识范围 (2)5.2.3 危险源辨识实施 (2)5.3 风险控制措施 (3)5.4 风险评价 (3)5.4.1 风险评价方法 (3)5.4.2 风险评价准则 (3)5.5 风险分级管控 (3)5.5.1 管控原则 (3)5.5.2 确定风险等级 (4)5.5.3 重大风险判定 (4)5.5.4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4)5.5.5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4)6 成果与应用 (5)6.1 档案记录 (5)6.2 风险信息应用 (5)7 分级管控的效果 (5)8 持续改进 (5)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析记录表 (6)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0)附录C(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法(SCL) (11)附录D(资料性附录)风险矩阵法(LS) (13)附录E(资料性附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 (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览表
风险数值矩阵 R=LS
事故发生后果严重度(S)
特别重大 重大 较大 一般 很小
5
4
3
2
1
风险演变为事故的可能性分析(L) L=事故发生可能性
级别 分值 说明
表述Leabharlann 级别风险演变为事故的严重度分析(S) S=事故发生后果严重度
分值 企业形象
表述
事 五级 5 25 故
风险 等级
主要管控措施
应急措施
责任单 位
责任人:
4
12
较大
DCS自动联锁控制系统、SIS自控装 置,进行现场巡检,人员配置个人
防护用品并正确穿戴。
启动应急预 案、撤离
生产部 责任人:
4
12
较大
仓库管理员培训合格上岗,进行现 场巡检,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并正确
穿戴。
启动应急预 案、撤离
生产部 责任人:
3
6
一般
现场巡检,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并正 确穿戴。
启动应急预 案、撤离
生产部 责任人:
2
4
一般
仓库管理员培训合格上岗,进行现 场巡检,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并正确
穿戴。
启动应急预 案、撤离
生产部 责任人:
2
4
一般
仓库管理员培训合格上岗,进行现 场巡检,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并正确
穿戴。
启动应急预 案、撤离
生产部 责任人:
就医 启动应急预
2
2 低风险 禁止私搭乱接电线、使用合格电器 案、撤离、 安环部 责任人:
就医 启动应急预
2
2 低风险 定期巡检,严格遵守叉车使用规定 案、撤离、 生产部 责任人:
2971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ICS13.100G 0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2971—20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etailed ru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chemical industry work safetyrisk classification2017-06-23发布2017-07-23实施目次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基本要求 (1)4.1 成立组织机构 (1)4.2 实施全员培训 (1)4.3 编写体系文件 (1)5 风险识别评价 (1)5.1 风险点确定 (2)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 (2)5.1.2 风险点排查 (2)5.2 危险源辨识分析 (2)5.2.1 危险源辨识 (2)5.2.2 危险源辨识范围 (2)5.2.3 危险源辨识实施 (2)5.3 风险控制措施 (3)5.4 风险评价 (3)5.4.1 风险评价方法 (3)5.4.2 风险评价准则 (3)5.5 风险分级管控 (3)5.5.1 管控原则 (3)5.5.2 确定风险等级 (4)5.5.3 重大风险判定 (4)5.5.4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4)5.5.5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4)6 成果与应用 (5)6.1 档案记录 (5)6.2 风险信息应用 (5)7 分级管控的效果 (5)8 持续改进 (5)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析记录表 (6)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0)附录C(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法(SCL) (11)附录D(资料性附录)风险矩阵法(LS) (13)附录E(资料性附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 (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为了降低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化工企业需要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
针对此,本文提供的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供化工企业参考和使用。
1.安全风险辨识分类标准1.1 事故影响范围:人身损害、影响周边环境等1.2 事故概率发生频率:高、中、低1.3 事故严重度:大(重大或重大以上)、中等(一般或一般以上)、小(较小或较小以上)2.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2.1 高风险区域高风险区域包括:储罐区、化学品输送管道附近、易燃易爆领域、高温区域、高压气体区域、危险场所等。
管控措施:1) 安装监测设备,如气体监测设备、测温设备等。
2) 配备防爆器材和消防设施。
3) 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4) 制定严格的工艺操作流程,工人进行相关岗位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完全遵守操作流程。
5) 定期开展事故预案演练。
2.2 中等风险区域中等风险区域包括:储蓄区、废水处理区、垃圾处理区、危险废物储存区、危险品堆放区等。
管控措施:1) 配备安全设施,如硫酸铜中毒警示装置、安全防护栏杆等。
2) 制定合理的通风设计,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3) 建设完善的处置系统和危险品处理方案。
4) 分类储存危险品,严禁混储。
5) 加强现场巡检,检查安全系数。
2.3 低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包括:办公区域、士工作区域、维护区域等。
管控措施:1)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培训员工应急救援知识。
2) 制定工作规范,保证操作的正确性。
3) 定期开展演习,检查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安全资料。
5) 在员工寝室、厕所等场所加装监控设备,预防事故发生。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对化工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将实际风险进行分类,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目录通用指南1.总则 (3)1.1范围 (3)1.2规范性引用文件 (3)1.3基本程序 (4)2.术语与定义 (4)3.危害因素辨识 (5)4.风险评价 (14)5.风险控制 (17)6.风险培训 (19)7.风险信息更新 (19)8.工作程序和要求 (19)9.附件 (20)部分化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4)2.氯碱及PVC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53)3.合成氨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160)4.纯碱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174)5.光气及光气化产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184)6.双氧水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191)7.涂料及油漆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01)8.医药化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67)9.橡胶助剂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92)10.氟化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299)11.溴产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319)12.硝酸、硝酸铵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367)13.甲醇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374)14.环氧丙烷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385)15.氯乙酸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423)16.甲烷氯化物、氯化苄等其他有机原料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436)17.甲醛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466)18.复合肥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524)通用指南1.总则为了有效指导化工企业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种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介绍了化工企业实施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以下统称危害因素)、风险分析、风险分级和风险管控的相关术语、定义、常用方法、风险管控、工作要求、工作程序等。
1.1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化工企业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1.2规范性引用文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60号,2016年修订版)《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AQ301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该行业涉及的其他标准、规范、文件。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办法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号)和《××市标本兼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锡安〔2016〕13号)等文件的要求,全面排查全市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规范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工作,根据《省安监局关于印发〈××省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办法)的通知》(××安监〔××〕××号)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化工企业、原料和产品均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一般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含加油站,无储存设施的企业除外)(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根据企业固有风险大小、本质安全水平、安全生产管理现状,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方法,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综合评定企业的安全风险等级。
第四条企业依据《××市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取值标准》(附件1),自行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 1 -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S值,对照《××市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矩阵与风险等级判别标准》(附件2),计算风险R 值,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第五条企业安全风险分为4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红色风险、橙色风险、黄色风险和蓝色风险。
根据评估确定的安全风险等级,将企业依次划分为红色重大风险企业、橙色较大风险企业、黄色一般风险企业、蓝色低风险企业。
第六条在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的基础上,对存在以下情况的企业进行安全风险等级校正,提高或降低风险等级:1.发生没有人员伤亡的火灾、爆炸事故的,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提高1个风险等级。
化工设备设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操作工每1小时巡检一次。基层管理人员每天巡检一次
2、设备管理人员每月检查一次
1新进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不低于72h
2员工每年进行不少于20h的再教育培训;
易燃易爆区域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使用防爆工具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立即停止使用,检修故障。
班组
班组
韩太林
18.
分离罐
外观检查防腐完好罐体无变形。基础、防火墙地基无下沉、无破损开裂。压力、温度、液位正常。安全附件齐全、定期校验。联接法兰、阀门无泄漏。防雷接地、防静电连接齐全无损坏。可燃气体报警有效。
4
蓝
导致人员灼伤、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窒息
壁厚度检测合格;防雷防静电检测;PLC控制连锁;液位计量准确;常温常压。
防雷防静电检测;定期检测壁厚;选型符合工艺要求;压力0.7MPa以下。
1、操作工每1小时巡检一次。基层管理人员每天巡检一次
2、设备管理人员每月检查一次
1新进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不低于72h
2员工每年进行不少于20h的再教育培训;
易燃易爆区域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使用防爆工具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立即停止使用,检修故障。
易燃易爆区域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使用防爆工具
编制岗位物料泄漏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演练。
班组
班组
韩太林
7.
丙烯酸酯计量釜
釜体无腐蚀。
釜体材质无老化。
法兰垫片完好无泄漏。
进出管线无泄漏
防雷防静电接地
蓝
导致人员灼伤、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窒息
管壁厚度检测合格;防雷防静电检测;PLC控制连锁;液位计量准确;常温常压。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评审记录
火灾中毒事故的处理虽然是四级风 险点,但是不应仅由班组长负责管 控
火灾中毒事故的处理因其具有特殊性, 由部门领导车间主任和班组长共同管控
6
7 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字: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评审表
评审时间:
参加评审人员签字:
评审地点:
评审组长签字:
评审要求: 1.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下称“清单”)符合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和细则的相 关要求。 2.清单涵盖了公司辨识出的所有风险点、危险源和管控措施,无缺项。 3.清单清晰描述了各项管控内容、责任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符合生产实际,措施可 行。 4.清单中管控责任人符合分级管控的要求,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人。
序号 1 2 3 4 5
不符合项描述
评审及修改意见
清单中风险评价级别出现数字和字 母两种评价等级
风险等级的描述只用数字等级描述
公用工程断电中应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部电仪人 员跟车间主任共同管控
断电危险源管控责任人增加电仪班
外来人员进入车间不应由班组长去 管控,可以由班组长进行现场指导 监督
外来人员进入车间由相应车间主任以上 管理人员负责管控
化工厂(化工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化工厂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完整版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资料编号:HT/YHSD-002-20192019-2020版发布日期:2019-03-20 实施日期:2019-03-201目录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5)1.1 编制目的 (5)1.2 编制依据 (5)1.2.1 相关法规及规定 (5)1.2.2 部门规章 (6)1.2.3 地方法规及文件 (8)1.2.4 标准和规范 (9)1.3 基本要求 (11)1.3.1 健全机构 (11)1.3.2 完善制度 (11)1.3.3 组织培训 (12)1.3.4 落实责任 (12)1.4 术语及定义 (12)1.4.1 风险评价 (12)1.4.2 危险源 (12)1.4.3 危害 (12)1.4.4 危险有害因素 (12)1.4.5 危害因素辨识 (12)1.4.6 风险 (13)1.4.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3)1.4.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3)1.4.9 风险评估 (13)1.5 危害因素辨识 (13)1.5.1 辨识范围 (13)1.5.2 辨识内容 (14)1.5.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4)1.6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4)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6)2.1 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 (16)2.2 化工企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2)2.2.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 (42)2.2.2 洗脱苯 (42)2.2.3 储罐区 (43)2.2.4 汽车栈桥及泵房 (44)2.2.5 危险化学品储存危险有害因素 (45)2.2.6 造成厂内机动车辆的危险因素 (46)2.2.7 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6)第3章危险、有害因素和固有的危险、有害程度 (47)3.1 危险、有害因素 (47)3.2 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48)3.3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49)3.4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结果 (49)3.5 固有的危险、有害程度分析 (52)3.5.1 具有易燃性、毒性、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分布及状况 (52)3.5.2 建设项目总的和各个作业场所的固有危险程度 (53)3.5.3 建设项目各个评价单元的固有危险程度 (54)3.6 风险程度的分析 (55)3.6.1 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 (55)3.6.2 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的化学品泄漏后具备造成爆炸、火灾事故的条件 (56)3.6.3 出现具有毒性的化学品泄漏后扩散速率及达到人的接触最高限值的时间 (57)3.6.4 出现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 (58)3.7 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分析 (58)3.7.1 建设项目的外部环境情况 (58)3.7.2 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 (59)3.7.3 建设项目与重要场所的距离 (61)3.7.4 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分析 (62)第4章风险评估体系 (65)4.1 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65)4.2 企业风险评价办法 (66)4.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6)4.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68)4.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68)4.3.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71)4.3.4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74)4.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91)4.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92)4.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92)4.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93)4.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95)4.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96)4.5 作业风险分析法 (97)4.5.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97)4.5.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99)4.6 车间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108)4.7 工厂安全生产条件现场检查表 (113)4.8 全检查分析(SCL)记录表 (121)4.9 化工企业生产车间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28)第5章风险控制体系 (134)5.1 风险责任人划分 (134)5.2 风险控制措施 (138)5.2.1 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138)5.2.2 化工企业危险源防范及应急救援措施 (138)5.3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143)5.4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144)5.5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44)5.5.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44)5.5.2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46)5.5.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46)5.5.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49)5.5.5 安全教育制度 (153)5.6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155)5.7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155)第6章附录样表 (156)6.1 风险点分类标准 (156)6.2 风险评估表 (161)6.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163)6.4 风险告知卡 (163)6.5 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189)6.6 企业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样表) (195)6.7 作业活动清单 (199)6.8 安全检查对照样表 (206)6.9 设备设施清单 (215)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1.1编制目的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防范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暂行规定》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遏制事故的发生,我站决定在建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并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化工厂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含表格)
化工厂风险分级管控制度(ISO45001-2018)1.0目的为深入研究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2.0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所有的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及生产设备设施及公用辅助设施。
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辨识,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级别,提出和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管控措施或方案。
3.0编制依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1-2017)等。
4.0内容4.1风险识别评价4.1.1风险点确定4.1.1.1风险点划分原则对生产装置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可按照生产装置、储存区、装卸区、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对于系统装置开、停车,检维修,特殊作业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考虑。
4.1.2风险点排查各车间(部门)要组织员工对辖区内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岗位、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4.2危险源辨识分析4.2.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及《设备设施清单》。
宜采用以下几种辨识方法:4.2.1.1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
(1)方法概述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都面临巨大的风险,如果发生泄漏等问题将面临严重的人员伤亡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为抑制某些化工材料的危险性,可以对纯度、湿度、浓度进行一定的控制,或者加入一定量的抑爆剂、脱氧剂等,采用高标准的安全包装和运输方式,严格把控化工原料和生产产品的各个环节,防止事故发生[2]。
1.2 化工生产设备近几十年来,化工企业迅速发展,物质、原料、材料供不应求,不少企业在进行新、改、扩建时,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三同时”的要求,即生产经营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安全设施必须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不少化工企业未能充分考虑安全生产的需要,在投产之初未将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化工设备大多要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如果生产设备和管道的材质不具备足够的耐腐蚀、防火防爆、耐高温、抗震等特性,或者安装质量不达标,就会容易发生“跑、冒、滴、漏”等问题,引发设备故障。
为确保化工设备的正常状态,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保障设备安全,化工企业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发生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同时,定期开展设备的全面检修,对于无法修复的设备,要进行及时更换。
1.3 人员素质化工企业从业人数较多,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等专业性较为欠缺,有些小微化工0 引言目前我国化工行业总体生产平稳,供需市场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好于预期,行业整体效益延续较好态势。
但是,由于化工行业涉及的原料和产品的种类繁多、工艺复杂,且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容易引发中毒、窒息、高处坠落、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引发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灾难性后果[1]。
近几年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安全工作滞后,导致了近两年化工行业重大事故频发。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1. 引言石油化工企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伴随着生产作业的复杂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风险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将介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的清单,以帮助企业全面识别、分级和控制各项安全风险。
2. 安全风险辨识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对各项安全风险进行细致的辨识是管控的第一步。
辨识过程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包括生产工艺、设备状况、环境因素等。
常见的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意外化学反应等。
通过安全风险辨识,能够全面了解企业存在的潜在危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
3. 安全风险分级针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需要进行分类和分级。
通常,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并根据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下面是针对不同级别安全风险的一些建议:3.1 高风险级别高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伤亡、环境破坏以及巨大经济损失。
对于高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石油化工企业应特别重视,并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使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和材料,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安全性;- 加强现场监测和控制措施,及时预警和处置危险情况;- 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应对高风险情况的能力。
3.2 中风险级别中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较大的伤亡、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
对于中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石油化工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作业;- 增加设备维护和检修频率,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危险;- 加强现场巡查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原则上不允许非授权人员进入一些危险区域;- 注重设备和生产过程的监测和记录,及时调整控制参数。
3.3 低风险级别低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较小的伤害、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对于低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石油化工企业应仍予以重视,并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验;-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做好设备日常巡检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地方标准DB XX/XXXXX—XXXX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etailed ru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chemical industry worksafety risk classificatio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 次目 次 (I)前 言 (III)引 言 (I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基本要求 (1)4.1成立组织机构 (1)4.2实施全员培训 (1)4.3编写体系文件 (1)5风险识别评价 (1)5.1风险点确定 (2)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2)5.1.2风险点排查 (2)5.2危险源辨识分析 (2)5.2.1危险源辨识 (2)5.2.2危险源辨识范围 (2)5.2.3危险源辨识实施 (2)5.3风险控制措施 (3)5.4风险评价 (3)5.4.1风险评价方法 (3)5.4.2风险评价准则 (3)5.5风险分级管控 (3)5.5.1管控原则 (4)5.5.3重大风险判定 (4)5.5.4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4)5.5.5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4)6成果与应用 (5)6.1档案记录 (5)6.2风险信息应用 (5)7分级管控的效果 (5)8持续改进 (5)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析记录表 (6)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0)附录C(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法(SCL) (11)附录D(资料性附录)风险矩阵(LS)法 (12)附录E(资料性附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法 (14)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日常管理。
化工企业区域风险分级(区域风险四色图依据)表
严重性取值依据
L
S
区域控制风险
风险等级(R)
1
区域内火灾危险性类别
丙类
所在企业任一装置设施类区域最大现场人数
1
3
C
3
2
化学品急性毒性危害类别
类别4:(1氯蒽醌、高锰酸钾)
所在企业任一装置设施类区域最大现场人数
1
3
C
3
3
危险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
(3)国内首次采用的化工工艺已经安全可靠性论证。
1
4
B
4
3
危险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但不涉及危险工艺和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
所在企业任一装置设施类区域最大现场人数
2
4
B
8
4
工艺压力(p)
苯酮精制0.4MPa
所在企业任一装置设施类区域最大现场人数
2
4
B
8
5
工艺温度(t)
155°C
所在企业任一装置设施类区域最大现场人数
区域风险分析表1(厂房)
单位: 102车间
分析人员: 日期: 2019年5月10日
序号
项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类别可能性取值依据严重性取值依据L
S
区域控制风险
风险等级(R)
1
区域内火灾危险性类别
丙类
所在企业任一装置设施类区域最大现场人数
1
4
B
4
2
化学品急性毒性危害类别
类别4:(氯苯、溴素、二氯乙烷)
所在企业任一装置设施类区域最大现场人数
3
2
D
6(ⅢD)
2
化学品急性毒性危害类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用电作业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恢复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14通用 岗位:来自动土准备四级公司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动土作业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恢复
五级
公司级
生产科
15
通用 岗位:
断路
准备
四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断路作业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恢复
五级
公司级
生产科
16
通用
岗位
吊装
确认吊装作业现场情况
四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选择作业人员、指挥人员、 监护人员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吊装车辆入厂
四级
公司级
生产科
车辆停放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设置警示
四级
公司级
生产科
捆扎吊装物
五级
公司级
生产科
起吊、落吊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恢复
四级
公司级
生产科
17
通用 岗位: 盲板 抽堵
确定设施、设备、管线内存 在的物质、条件及周围环境
移入成品釜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5
包装 冈位
成品釜受料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中和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升温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保温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放料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切片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包装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6
变更
管理
未提出变更申请
四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安环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未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 生的风险进行分析
五级
岗位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称重
五级
岗位级
生产科
干燥
五级
岗位级
生产科
称重
五级
岗位级
生产科
分析
四级
岗位级
生产科
物料回收
四级
岗位级
生产科
器皿清洗
五级
岗位级
生产科
23
装车
W1
岗位
车辆到位
五级
岗位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人工装车
五级
岗位级
生产科
24
通用
岗位
设备 检维
修
仪表电源
五级
岗位级
三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选择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
五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准备盲板、垫片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加装盲板
三级
车间级
生产科
拆卸盲板
三级
车间级
生产科
恢复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18
通用 岗位
设备故障
三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19
通用 岗位
停水
五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未提出改进措施,未持续改 进
五级
8
安全 培训
五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安环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9
办公 冈位
日常办公管理
五级
公司级
办公室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进入现场检查
五级
公司级
安环科
相关方沟通
五级
公司级
安环科、
办公室
10
通用 岗位
动火
作业
确认设施设备内存在的物 质及与其他设施设备连接 情况,动火区域周围环境
五级
变更未提出控制措施
五级
变更未经批准进行变更
四级
未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
四级
7
应急 演练
未编制应急演练计划,不能 定期演练
四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安环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演练未全员参加
四级
应急演练事故类型单一
五级
未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方 案,演练效果不佳
四级
未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无 法发现演练中的总量
四级
现场恢复
五级
库区级
生产科
3
罐区
向储罐通入氮气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环氧乙烷进入计量罐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向车间输送环氧乙烷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4
聚合 岗位
投入基础料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加热升温氮气置换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通入环氧乙烷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保温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降温
四级
岗位级
车间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序 号
风险点(作业活动或设备设施)
风险等 级
管控层级
责任单位
责任人
分析来源
1
门卫
岗位
出入登记
五级
岗位级
办公室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人员/车辆/资质查验
四级
岗位级
安环科
2
卸车 岗位
车辆到卸车区
四级
库区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车辆停车
四级
库区级
生产科
物料卸车
五级
库区级
生产科
减速机
五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安全阀
五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压力表
五级
车间级
生产科
温度计
五级
车间级
生产科
阀门
五级
车间级
生产科
管道
五级
车间级
生产科
25
聚合反应釜
基础
五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安全检查分析
(SCL记录表
釜体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电机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减速机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安全阀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压力表
四级
车间级
生产科
计 度 温
道
罐 中
表 力 压
级 五
道
6
2
成品釜
机 速W
表 力 压
道
22
成品罐
机 速W
表 力 压
道
8
2
换热器
罐 中
表 力 压
道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安全检查分析
(SCL记录表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生产科
车间级
停电
五级
公司级
生产科
20
实验
室
配方配置
四级
岗位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助剂乳化
四级
岗位级
生产科
投料
四级
岗位级
生产科
反应实验
三级
岗位级
生产科
指标分析
四级
岗位级
生产科
实验记录
四级
岗位级
生产科
设备清洗、维护
四级
岗位级
生产科
21
巡检
岗位巡检
三级
岗位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22
质量
检测
取样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安环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选择作业人、监护人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设置动火设备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准备动火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动火
三级
公司级
生产科
恢复
五级
公司级
生产科
11
通用 岗位
受限
确认设施设备内存在的有 害物质、内部结构及与其他 设备设施连接情况,作业区 域周围环境
三级
车间级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生产科
工作危害分析
(JHA评价表
更换开关
五级
岗位级
检修
检修电机
五级
岗位级
检修
配管、安装汇线槽、放线
五级
岗位级
检修
登高
四级
岗位级
检修
安装电器仪表
四级
岗位级
检修
试压试漏
五级
岗位级
检修
选择合适的工具,确认工具 的安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