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畔哀歌》文体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墓园哀歌赏析

墓园哀歌赏析

墓园哀歌赏析REVIEW/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 REVIEW/白昼(象征生命)即将过去,夜幕已然降临,教堂的钟声鸣响,似在为即将逝去的白昼敲起的丧钟。

田野上,牛群哞哞叫着顺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前行,农夫忙碌了一天疲惫不堪,此时步履沉重地走在返家途中。

整个世界,除了甲虫飞行的嗡嗡声与远处令人昏沉的羊铃声,只有一片黑暗。

“我”在墓园独自喁喁而行,只偶尔听到猫头鹰的叫声,陪着“我”的只有老树下的荒冢里长眠着的村民们。

一幅悲凉、萧索、孤寂、凄美的画面与意境,而意境的营造正是由于诗人对各种意象的巧妙运用和结合。

如日暮意象:晚钟、黄昏、疲惫的农夫、昏沉的铃声;如萧索与荒凉意象:猫头鹰诉苦般凄厉的叫声、腐朽的草堆、窄狭的墓穴;诗人用丰富的感官意象来写景。

如听觉意象:长鸣的丧钟声、牛群的哞哞声、甲虫的嗡嗡声、令人昏沉的羊铃声、寂静的夜晚猫头鹰的叫声;如视觉意象:草地上蜿蜒远行的牛群、疲惫不堪的农夫、闪动微光的大地、苍茫的暮色。

如动觉意象:前行的牛群与步履沉重的农夫;如静觉意象:一片肃穆与寂然。

感官意象的反复出现与彼此对照,强化了阴郁的气氛和痛苦的情感,有力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

诗人同情这些贫穷的村民,在第五节运用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晨村民们惬意的画面:芬芳四溢的晨风轻松的呼唤,泥草窝里小燕子的细语呢喃,公鸡的啼鸣和回荡的号角声,都唤不醒他们在地下的长眠。

短短四行诗,句句有意象。

其丰富的意象有嗅觉意象(如散发着芬芳香气的晨风)、听觉意象(如公鸡的高声啼鸣,及回荡的号角声)、视觉和动觉意象(如小燕子在屋檐下低飞,细语呢喃)……为读者营造出一幅惬意的画面:清晨公鸡长鸣叫早,村民走出屋外,闻着空气中散发的清香,看着屋檐下小燕子轻舞的身姿,听着其啾啾的叫声;远处传来呜呜的号角声,那是伙伴们在召唤他去打猎……然而他们现在长眠于地下,这一切都永远不能享受了,他们只能躺在窄狭的墓穴里。

乱草丛生,他们的坟堆破败,已成荒冢。

诗人对村民的同情不言而喻,诗歌的主题借以表达出来。

《墓畔哀歌》[托马斯-格雷诗;卞之琳译]

《墓畔哀歌》[托马斯-格雷诗;卞之琳译]

《墓畔哀歌》[托马斯-格雷诗;卞之琳译]《墓畔哀歌》[托马斯-格雷诗;卞之琳译]小吉丁2012-02-07 23:02:40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

苍茫的景色逐渐从眼前消退,一片萧肃的寂静盖满了尘寰,只听见嗡嗡的甲虫转圈子纷飞,昏沉的铃声催眠着远处的羊栏。

只听见常春藤披裹下的塔顶底下,一只阴郁的鸱枭向月亮诉苦,怪人家无端走近它秘密的住家,扰乱它这个悠久而僻静的领土。

峥嵘的榆树底下,扁柏的荫里,草皮鼓起了许多凌乱的荒堆,各自在洞窟里永远放下了身体,小村里粗鄙的父老在那里安睡。

香气四溢的晨风轻松的呼召,燕子从茅草棚里吐出呢喃,公鸡的尖喇叭,使山鸣谷应的猎号再不能唤醒他们在地下的长眠。

在他们,熊熊的炉火不再会燃烧,忙碌的管家妇不再会赶她的夜活;孩子们不再会“呀呀”地报父亲的来到,为一个亲吻爬到他膝上去争夺。

往常是,他们一开镰就所向披靡,顽固的泥板让他们犁出了沟壑;他们多么欢心的赶牲口下地!他们一猛砍,树木就一颗颗低头!“雄心”别嘲讽他们实用的操劳,家常的欢乐,默默无闻的命运;“豪华”也不用带着轻蔑的冷笑来听讲穷人的又简又短的生平。

门第的炫耀,有权有势的煊赫,凡是美和财富所能赋予的好处,前头都等待着不可避免的时刻: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

骄傲人,你也不要怪这些人不行,“怀念”没有给这些坟建立纪念堂,没有让悠久的廊道、雕花的拱顶洋溢着洪亮的赞美歌,进行颂扬。

栩栩的半生像,铭刻了事略的瓮碑,难道能恢复断气,促使还魂?“荣耀”的声音能激发沉默的死灰?“献媚”能叫死神听软了耳根?也许这一块地方,尽管荒芜,就埋着曾经充满过灵焰的一颗心;一双手,本可以执掌导帝国的王笏或者出神入化的拨响了七弦琴。

可是“知识”从不曾对他们展开它世代积累而琳琅满目的书卷;“贫寒”压制了他们高贵的襟怀,冻结了他们从灵府涌出的流泉。

世界上多少晶莹皎洁的珠宝埋在幽暗而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上多少花吐艳而无人知晓,把芬芳白白的散发给荒凉的空气。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作者:鲁静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3期摘要:诗歌是具有诗意的歌,所以诗歌翻译中,语音是不能不考虑的。

本文以意大利美学大师贝内迪托·克罗齐的美学观点研究译本在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

他对于翻译的观点是,翻译就是创作,由此译作才能作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存在于译入语文化中。

本文选取的三个译本分别来自郭沫若、卞之琳和丰华瞻。

关键词: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创造性翻译策略一、概述一首好诗总是流传久远。

《墓畔哀歌》最早的中文版本,是郭沫若1928年翻译过来的,之后便是1983年卞之琳的译本。

翻译者对这首诗的热情并未随着时间而消退,相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文译本,译本的数量已经达到16种之多,见表1(黄杲新,2007)。

黄杲新认为,这16个译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译为诗歌行数和节数与原诗相同的自由体,自由体在韵律和音步上都与原诗不同;第二类是译为中国传统的五言律诗;第三类介于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它考虑到原诗的韵律、音步、行数和节数,但并未严格按照原诗每一行的音节来翻译(2007:10)。

本文通过对这三类译文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译者在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总体来说,对《墓畔哀歌》的译本所作的研究不多。

黄杲新在《英译汉诗歌研究》一书前言里,第一次列出《墓畔哀歌》的16个中文译本,并指出这16个译本大致分为三类,这也是本论文从这16个译本中选取三个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理论基础。

这三个中文译本代表了诗歌翻译的三个走向。

1986年,肖时占对郭沫若译诗的第一节发表评论,认为郭沫若的译文对原诗的理解有些错误,并且增加了原诗中本没有的一些内容。

2008年,肖曼琼在研究中指出,卞之琳的译文是成功的译文,因为他的译文几乎再现了原诗的所有特点,尤其是形式上。

2009年,李榕榕发文称,丰华瞻的译文才是真正忠实原文的,虽然在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的五言律诗,似乎与原诗的形式出入较大。

石评梅《墓畔哀歌》赏析

石评梅《墓畔哀歌》赏析

石评梅《墓畔哀歌》赏析【作者小传】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天资聪慧,求学时就表现出很高的文学天分,并显露出对压迫的反抗。

在短暂而又绚烂的一生中,石评梅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其以诗歌最为脍炙人口。

她的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

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阅读指导】《墓畔哀歌》是作者为爱人高君宇写的,爱人的早早离世给了石评梅沉痛的打击。

高君宇是当时进步的革命党人,曾是孙中山的秘书,两人同是五四运动的积极人物,彼此情投意合,但是天不假年,高君宇英年早逝,两人从此阴阳两隔。

作者时常后悔自己没有尽早地与恋人结合,所以经常去安葬高君宇的陶然亭畔,与爱人相伴。

她长期处于心碎欲绝的悲痛之中,三年后,便与世长辞。

所以,这篇散文也成了见证石评梅与高君宇爱情的名篇。

作者渴望光明,憧憬爱情,这些渴望与憧憬都表现了女性不断追求真理的执着。

文章适合表达悲痛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对远去的故人,在充满思念的时刻,用悲怆的语调去朗读,节奏稍缓,情感饱满,随着作者的感情调节自己的声调。

【原文欣赏】一我由冬的残梦里惊醒,春正吻着我的睡靥低吟!晨曦照上了窗纱,望见往日令我醺醉的朝霞,我想让丹彩的云流,再认认我当年的颜色。

披上那件绣着蛱蝶的衣裳,姗姗地走到尘网封锁的妆台旁。

呵!明镜里照见我憔悴的枯颜,像一朵颤动在风雨中苍白凋零的梨花。

我爱,我原想追回那美丽的皎容,祭献在你碧草如茵的墓旁,谁知道青春的残蕾已和你一同殉葬。

二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

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的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

哀愁深埋在我心头。

我愿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天呵!这蛇似的蜿蜒,蚕似的缠绵,就这样悄悄地偷去了我生命的青焰。

我爱,我吻遍了你墓头青草在日落黄昏;我祷告,就是空幻的梦吧,也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

优雅_古典的感伤_托马斯_格雷_墓园哀歌_文体特色研析

优雅_古典的感伤_托马斯_格雷_墓园哀歌_文体特色研析

Country Church Yard) 最为著名。诗人将普通人与伟 人生和死亡,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 伤感的哀悼及沉思。
人作了比较, 认为如果普通人获得良好的机会也一 该诗弥漫着感伤的情绪, 格雷揭示了生与死的愁苦与
定会成为伟人。由此, 他抒发了对穷人和无名小卒的 神秘, 并略诉了自己忧伤的心情。抒发了心灵感受, 表
文学作品中常被引用的名篇之一, 哈代的小说《远离
文 中 文 雅 的 大 词 即 书 卷 词 语 有 : lea = pasture-
[收稿日期] 2006- 12- 10 [作者简介] 刘学丰( 1970- ) , 女, 渤海大学讲师, 辽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2005 级研究生。
· 114 ·
land 草 地 ; sire = father; glimmering landscape= bright 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 使他们成为语言学上的
格雷的诗风凝重、典雅、细致并长于用典。18世纪
朴生活”的向往, 并对社会不公进行大力抨击。以大 之初英国诗歌的古典风格得以兴盛, 诗歌的灵性、形
自然和情感为主题的感伤主义作品一度流行。托马 式及艺术风格得到重视。格雷在创作时寻求表达与措
斯· 格雷( Thomas Gray) 就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 辞上的协调、统一、和谐与典雅; 其诗歌在形式上体现
长的言外之意, 如: lyre 象征着音乐、诗歌, 文中指农 断然不返的思想也暗示出来了。除长元音外, 全诗中
民中可能产生大诗人、大音乐家; spoils of time 指人 时时点缀一些双声词, 如在第三行中的ploughman 和
类历来积累下来的经验、智慧, spoils使我们联想起在 plods, weary和way 这些都产生一种绵延不断的音乐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中的感官之美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中的感官之美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中的感官之美@孙失苹<学教育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m m i内容摘要:《墓畔哀歌》是英国著名感伤主义诗人托马斯•格雷的代表作.诗人并不把死亡看成悲剧,也不把 死亡看成结束,而是抒发了 一种向死而生的思想,把死亡上升到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境界。

诗中多种感官并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文从感官的角度,从听觉、视觉、触觉三个角度出发,来解读诗歌中所表达的向死而生这一 主题。

关键词:墓畔哀歌感官之美向死而生一.听觉带来的别样趄脱《墓畔哀歌》中展示了多种自 然事物,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并不 是对自然事物进行单纯的描写与 刻画,他生动形象地把自然事物 所特有的声音搬到诗歌中,让诗 歌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诗歌的 听觉之美。

诗歌开篇,就率先引入了“晚 钟”[1](the curfew)的声音,这是 “给白昼报丧的声音”[1](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晚钟响起,说明 白天结束了,夜晚来临了。

而其中 更深一层的意蕴则是象征生命的 结束,这是为生命而敲响的丧钟。

晚钟声带给读者一种悠长深沉的 听觉之美,晚钟敲响了他们一种 生活的结束,但同时也敲响了另 一种生活的开始,所以其实并没 有所谓的死亡与结束。

接下来,“昏沉的铃声”[1] (drowsy tinklings)又开始充盈读 者的耳朵,诗人并未指明这铃声 的出处,并不知道它来自何方。

也 许它是系在牛脖子上的铃铛,也 许它是牧牛人手中的铜铃,这些 都未可知。

只是在空旷的草原上,铃声昏沉地响起,“催眠着远处的 羊栏”[1](lu ll the distant folds),增强了诗歌的朦胧感,仿佛 读者也要在这昏沉的铃声中睡去 了。

这铃声是催眠的,但却是充满 希望的,在这里,铃声表现出了一 种朦胧的听觉之美,抒发了向死 而生的主题。

同时,诗歌中又引人了风声——“香气四溢的晨风轻松的召唤”W(the breezy call ofincense-breathing mom)〇 此处的风是早晨的风,是香气四溢的风,无比鲜活生动。

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Vo l.32No .7J ul.2011第32卷第7期2011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rnal of C hifeng University (S o c.S ci )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

许多作家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给大自然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破坏发出悲哀的感叹,以大自然和情感为主题的感伤主义作品一度流行。

感伤主义诗人们徘徊乡野,同情贫苦,然而所作怨而不怒,所表达的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绪。

托马斯·格雷的《墓畔哀歌》(Eleg y W 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1750)就是感伤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一、托马斯·格雷格雷出生于英国伦敦,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

1757年被提名为桂冠诗人,但未接受。

格雷一生隐居在剑桥大学,有教授名号而从未讲课。

他的诗作也少而精,除《墓畔哀歌》外还有别的好诗。

《英诗金库·卷三》18世纪诗歌部分就选收了格雷的8首诗作。

然所作之中,以《墓畔哀歌》最为著名。

全诗128行,一般认为用8年写成。

格雷的心思没有白费,《墓畔哀歌》是历来英国文学中常被引用的名篇,诗里的每一行几乎都是我们久吟不厌的名句。

二、《墓畔哀歌》浅析全诗128行,32节。

每行节奏为五步抑扬格,韵律为abab ,结构匀称,形式整齐,意境独特,情感婉约。

不但符合古典主义讲求的内容形式完美统一的要求,也表达了浪漫主义对自然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渴望。

格雷更用精美的诗歌形式,忧伤典雅的曲调,表达了对和谐自然的向往,对平民的赞美和同情以及他的人文关怀思想。

诗人以宁静肃穆的场景开篇:“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The low ing herd w ind slow ly o ’er the lea,/The ploug hm an hom e-w ard plods his w eary w ay,/And leaves the w 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 e.”这里格雷运用的abab 韵律的四行抑扬格和当时大多数诗人用的“英雄双韵体”不同。

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看《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

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看《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

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看《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
熊亭玉
【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诗歌的内容本质上是诗歌文本的意义。

但在解构主义的视角下,文本具有非自足性和无限开放性,文本的意义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断生成性,因此,译者的主体性被提了出来。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进行分析,在意义不确定的前提下,根据译文和原文的相似度进行评论的角度就有失偏颇。

影响译文生成的因素是多样的,译者的主体性就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个。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熊亭玉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6.4
【相关文献】
1.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 [J], 鲁静
2.从译者的双性视角看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以《飘》三个汉译本为例 [J], 余珺;欧冰睿;文宁;席思宇
3.\"再现\"与\"传递\":基于《虬髯客传》的三个英译本看古文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J], 李佳悦
4.从《飘》的三个译本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J], 闫馨予;刘志芳
5.从译者主体性看《情人》的三个中译本比较 [J], 王迅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墓园挽歌的解读论文

墓园挽歌的解读论文

墓园挽歌的解读论文(摘要)托马斯?格雷是十八世纪英国感伤主义诗歌中的最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墓园挽歌》是格雷历经了八年时间创造的经典之作,一经发表,展现出了无穷的诗美。

阅读这首诗就会看到“忧郁文学”的开始和完善。

作为一篇被世人传诵的经典之作,其对逝者的缅怀不仅仅限于某一人身上;其内容已经明显超越了对某个具体人物的哀思。

《墓园挽歌》兼具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点,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挽歌之一。

(关键词)解读;伤感文学;《墓园挽歌》一、《墓园挽歌》的创作特点《墓园挽歌》一经发表,展现出无穷的诗美。

其凄美生动,韵律流畅,在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的同时,向世人展现出宁静优雅的古典美和音韵和谐的诗歌美。

这首诗歌以其“凄楚悲切的气氛”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阅读这首诗就会看到“忧郁文学”的开始和完善。

作为一篇被世人传诵的经典之作,其对逝者的缅怀不仅仅限于某一人身上;其内容已经明显超越了对某个具体人物的哀思,而是通过对乡村一处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下层默默无闻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在这首诗中,格雷联系个人的情感和亲身经历,对生命的悲哀和生命的奥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诗中诗人流连于黄昏中的乡村墓园,所见的是一座座平民的墓穴。

他把平民百姓和大人物加以比较,分析了在机遇相等的情况下,他们所能作出的成就。

赞扬他们纯朴善良品质,为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和才华而惋惜;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人间虚荣的蔑视和嘲讽,对大人物傲慢奢侈生活的谴责。

他同情穷人和小人物,而嘲讽那些瞧不起穷人、欺负穷人的所谓“大人物”。

在诗中,诗人想要去缅怀的不是显赫的权贵,而是对权贵、虚荣、奢华的蔑视和对那些普普通通的社会底层平民的同情和赞扬,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格雷的民主思想。

二、《墓园挽歌》的文学特点感伤主义文学起源于英国。

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社会矛盾更加显著,资产阶级中下层深感社会上贫富悬殊,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由此而产生感伤情绪,其在文学上的反映就是感伤主义。

墓畔哀歌赏析

墓畔哀歌赏析

Commentary on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Although neo-classicism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literary scene in the 18thCentury, there were many poets whose poetry more or less deviated from the rules that set down by neo-classicist poets. These poets showed great desire for something more natural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In their poetry, emotions and sentiments had been more expressed. Among these poet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was Thomas Gray. Gray was an important poet of neo-classicism and he spent most of his life in Cambridge on study and work. He was so self critical and fearful of failure that he only published 13 poems during his lifetime. His masterpiece was The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which cost him eight years to finish and has been ranked among the best of the 18th century English poetry.Gray’s Elegy, a model of sentimentalist poetry, is regarded as a “best knownpoem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 poem full of the gentle melancholy which marks all early Romantic poetry. With a classical precision and polish, the poem shows a keen interest in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and a sincere feeling of the life of common people.In this poem,the poet wandered in the churchyard and thought a lot when he saw the Grave stone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These people are unknown to public and they worked for all their lives but they were buried in so simple and crude churchyard after their death .They were ambitious as well as some great people when they were Alive. The poet expressed his great sympathy to the ordinary people and criticizethe extravagant and dissipated big shots. Besides, he showed the fact that death was inevitable and that even “the paths of glory led but to the grave”.The poem contains 32 quatrains of iambic pentameter, with a rhyme scheme of abab for each stanza. Each line has five pairs of syllables for a total of ten syllables. In each pair, the first syllable is unstressed and the second is stressed. We can find it in the first two lines of the poem: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The lowingherd winds slowly o'er the lea”. Besides, in each stanza, the first line rhymes with the third and the second line rhymes with the fourth (abab), which was a characteristic of this kind of poem.For example,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The lowing herd wind slowly o'er the lea, The plow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A stanza with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four lines, iambic pentameter, and an abab rhyme scheme—is often referred to as a heroic quatrain.In the writing skills, Thomas used many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o display the theme. Personification is used in many sentences. For example,the author put many abstract conceptions together on a specific person which made the language more lively and touching. It is much better than a third person to tell the story directly. In addition,the author used a lot onomatopoeic words, such as lowing and tinkling, which enabled the readers imagine the voice and the circumstances. In this way, the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author better and reach agreement with the author unconsciously in emotions. From this point we can find this poem is of rich and brightcolors.In this poem,the poet wanted to express several meanings: Firstly, people no matter great or ordinary,will end with death,just as the poet mentioned in his poem:“The paths of glory lead but to the grave.” Many humble men and women buried in the churchyard after their death. No grandiose memorials and no flattering words about the dead people can bring him or her back from death. Secondly, many talented people never receive the opportunities they deserve because of poverty or other handicaps. No matter how hard they worked,they could not catch up with others. They are common not because they lack of ability but the chances others had. Though this point,the author expressed his sympathy to the ordinary people and satire to the influential officials for their greedy and inhumanity.Thirdly, in the rural setting, the ordinary people are far from the temptations, they lived a poor but happy and virtuous life.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e can find it:”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s ignoble strife, Their sober wishes never learned to stray; Along the cool sequestered vale oflife ; They kept the noiseless tenor of their way.” However, the rich and powerful people worked all day for power,money and rights by cruel methods. They had no time to enjoy life and they had to worry many things which may threaten their possessions. That’s all.参考文献:1.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Poetry2.A New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墓畔哀歌》 PPT课件

《墓畔哀歌》 PPT课件

高君宇去世后的三年里, 石评梅每个星期天都前来 到高君宇墓畔,抱着墓碑 悲悼泣诉。她将满腔血泪 凝作断肠文字,“寄向黄 泉”。她决定将君宇生前 未能得到的那颗心,那份 爱,完全献给死去的君宇。
“我已不是从前 呜咽哀号、颓伤 消沉的我;我是 沉闷深刻,容忍 涵蓄一切人间的 哀痛,而努力去 寻求生命的真确 的战士。”
一株蓓蕾萎谢在秋风里
读石评梅的散文,我们也感到 了她“那枝幽远清淡的笔致,处处 都如一股幽谷中流出的清泉一样, 那样含蓄,那样幽怨,那样凄凉, 那样素淡”,直沁入我们的心扉。
语言特色
1.抒情的浓烈、浪漫和忧伤。 2.境界的美、冷、静。 3.文字的绮丽与哀婉。
反复诵读
诵读自己喜爱的句子,并尝试进行仿写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看《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

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看《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

On Three Versions of An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
作者: 熊亭玉
作者机构: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出版物刊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4-3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译者主体性;《墓畔哀歌》;意义的不确定性
摘要:诗歌的内容本质上是诗歌文本的意义。

但在解构主义的视角下,文本具有非自足性和
无限开放性,文本的意义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断生成性,因此,译者的主体性被提了出来。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进行分析,在意义不确定的前提下,根据译文和原文的相似度进行评论的角度就有失偏颇。

影响译文生成的因素是多样的,译者的主体性就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个。

墓畔哀歌石评梅读后感

墓畔哀歌石评梅读后感

墓畔哀歌石评梅读后感引言《墓畔哀歌石评梅》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是明代文学家袁燮的代表作。

本文通过对《墓畔哀歌石评梅》的阅读与解析,探讨了该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对生死、爱情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作品对于中国诗词艺术的贡献。

生死的对立与统一1.1 生命的脆弱在《墓畔哀歌石评梅》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墓地旁的景象,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有限。

他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人生如梅花般短暂而美丽的意象。

1.2 死亡的必然性诗人在作品中反复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性。

通过描绘墓地中墓碑的寂寞与凄凉,诗人传达了人们最终都将面临死亡的现实。

1.3 生死的统一然而,尽管诗人展现了生死的对立和脆弱性,他却通过描绘梅花与墓碑的结合,探讨了生死的统一。

无论是梅花的美丽还是墓碑的寂寞,都是生命与死亡相互交融的存在。

爱情的痴迷与追求2.1 梅花与爱情的联想《墓畔哀歌石评梅》中的梅花,不仅仅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美丽,还寓意着爱情的痴迷与追求。

诗中的梅花被描绘为独立的、高洁的存在,与传统中对女性的理想化形象相符。

2.2 爱情的苦痛和无奈诗人通过对墓碑的描绘,表达了对已逝爱情的怀念和痛苦。

他描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以及在生死的环境中对爱情的追求和坚守。

2.3 爱情的力量与意义尽管诗中所展示的爱情经历了痛苦和无奈,但诗人依然相信爱情的力量与意义。

他通过梅花与墓碑的联系,传达了生死对爱情的考验和坚持。

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启示3.1 生命的短暂与价值通过描绘梅花的短暂与墓碑的寂寞,诗人呼唤人们珍惜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并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3.2 爱情与时光的流逝诗人通过爱情的描绘,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蹉跎。

他告诫人们珍惜爱情,因为它如同梅花般,转瞬即逝。

3.3 生死的平等与超越诗人通过作品表达出了对生死的思考,他认为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同时,他也传达了人们在追求真理与境界时,可以超越生死的存在。

3.4 人生的坚守与意义通过对爱情的追求与墓碑的痴恋,诗人展现了人生的坚守与意义。

优雅、古典的感伤——托马斯·格雷《墓园哀歌》文体特色研析

优雅、古典的感伤——托马斯·格雷《墓园哀歌》文体特色研析

优雅、古典的感伤——托马斯格雷《墓园哀歌》文体特色研

刘学丰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4)001
【摘要】英国诗歌大家托马斯·格雷属于感伤主义诗人,具有古典主义的特点,被视为浪漫派的先驱.其代表作<墓园哀歌>一诗流传深远,堪称英国18世纪感伤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该诗以意象深远,结构精巧,感情真挚,风格高雅等特点闻名于世.在措辞、韵律、意象等方面展现出无穷的诗美.
【总页数】3页(P114-116)
【作者】刘学丰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 [J], 鲁静
2.哀婉宁静优雅的古典美——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赏析 [J], 陈浩东;毕晓直
3.古典主义与伤感主义的完美结合--解读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 [J], 赵从义
4.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J], 张静文
5.古典主义的完美再现--从艺术特色角度解读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 [J], 王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英语语音辞格视角解读《墓畔哀歌》

从英语语音辞格视角解读《墓畔哀歌》

从英语语音辞格视角解读《墓畔哀歌》
王彦君;张晓光
【期刊名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36)6
【摘要】英国18世纪杰出诗人托马斯·格雷的代表作《墓畔哀歌》堪称感伤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诗人在诗中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和辞格来表现诗歌的主题: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惋惜,对权贵、虚荣、奢侈、傲慢的嘲讽和蔑视。

文章主要从押韵、拟声、头韵等英语语音辞格视角解读诗歌,使读者感受到诗人使用五音步抑扬格换行押韵以及大量的双元音、长元音音调的高超诗艺,体会到感伤主义诗歌的开端和渐趋完美。

【总页数】5页(P121-125)
【作者】王彦君;张晓光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1
【相关文献】
1.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
2.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看《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
3.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4.走不出的时代,走不出的困与斗——听石评梅的《墓畔哀歌》
5.论《墓畔哀歌》中的悖论及其应对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托马斯格雷与《墓畔哀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

托马斯格雷与《墓畔哀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

- 251 -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托马斯·格雷与《墓畔哀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孙美萍托马斯·格雷是一位恬淡宁静的诗人,他不喜抛头露面,埋身于书丛之间,潜心钻研,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剑桥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他一生诗作不多,但首首都是精华,代表作《墓畔哀歌》给后世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人倾心自然,向往农民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相伴的生活。

诗歌开篇即呈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诗人将“牛群”(herd)、“草原”(the lea)与“耕地人”(the ploughman)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虽然这首诗是作为悼念诗而作,但诗中温馨而静谧的氛围似乎盖过了感伤的气息,而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同律感。

耕地人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赶着牛群走在草原上,虽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安逸,却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接下来又提到了“甲虫”(the beetle)、“阴郁的柢枭”(the moping owl)、“燕子”(the swallow)以及“公鸡的尖喇叭”(the cock ’s shrill clarion),这些生灵活跃于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享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各司其职。

诗人本是要悲叹斯人已逝,却在这之前描绘了种种生机勃勃的画面,可见他并不认为这些人永远得离开了,他们生前淡泊明志,与大自然相依相伴,他们死后则与自然合二为一,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延续着他们的生命。

诗人紧接着将目光转向了逝去之人的生前事,他们的家庭和乐美满,有妻子有孩子,妻子“赶她的夜活”(ply her evening care),孩子们则“‘牙牙’的报父亲来到”(run to lisp their sire ’s return)。

他们的生活是典型的平凡村民男耕女织的生活,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也有着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致力于农活,做农务就是他们全部的重心,而且他们做起农务来得心应手。

走不出的时代,走不出的困与斗——听石评梅的《墓畔哀歌》

走不出的时代,走不出的困与斗——听石评梅的《墓畔哀歌》

走不出的时代,走不出的困与斗——听石评梅的《墓畔哀歌》唐素文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当"五四"唤醒了女性的自我觉悟,中国文坛上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女性作家后,现代文学就开始在某个层面上与女权意识紧密相联。

那时,有一批优秀的女作家如梅花傲雪怒放。

满园芬芳中,有一树曾开得格外娇艳,但花期极短——她就是石评梅。

轻启《墓畔哀歌》,从她饱蘸着血泪的文字里,笔者读出了那个春将行未至的尴尬时代里,进步女性共同的悲和喜,共同的困与斗。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唐素文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 2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走不出的“年光时代” [J], 罗瑜
2.走不出的"圆圈"r——评刘震云《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J], 刘博
3.走不出的“圆圈”——评刘震云《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J], 刘博
4.走不出死胡同的“台独”自困自缚 [J], 宗鹰
5.走不出的风景 [J], 邸国宁;刘光柏(指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 的创作与欣赏过程 中, 声音还可以用来加强字义 。在特定
第3 卷 第 6 1 期
21 0 0年 6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unlf hf g nvri Sc ora oC in i sy(o . e U e t
V 1 3 O6 0 . 1 N .
Jn 2 1 u . 00
《 墓畔哀歌》 文体特征分析
关键 词 :音 韵 ; 义 关 系; 象 主题 语 意 中图分 类 号 :16 I0 .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9 (0 0 0 - 0 8 0 17 — 5 6 2 1 )60 6 — 2
格雷 的《 墓畔哀歌 》 是英 国感伤 文学代 表作 , 格调哀 其 婉, 用词独特 , 韵律讲究 , 形式完美 , 气氛宁静 , 意象幽邃 , 主

而语 意更加丰富 , 更加强烈的文体。” 每行每节都蕴含着作 者的感情 , 诗歌语言是一种强有力的语言 , 诗人 以此来表达
情感 , 与读者交流 , 为此 以多异 的表达手法来调动读者 的审
c re u l w”

“ol ” tl , “ n l , “ a t g , “ l w y , “ e ” s k el p r n ” ” i so l” la ,
种格式每四行一小节 , 非常易于表达感情的起落 , 适合 田园 间的咏叹。诗的格调严 肃, 形式庄重 , 在诗 的浪漫 中包含着 作者的理性思索 , 这是古典主义特点 , 但它又包含着太多的
题深刻 , 表达 了多愁善感的诗人对农 民的同情 , 对权贵 的谴 责 , 自己的哀伤 , 对 对人生 的悲鸣 , 重表 现深 沉而又婉约 着
的情感 , 历来为文化学家和批评家所称道 。此诗 中的感伤主
抒情 部分 , 属于浪漫 主义诗歌。看一下此诗 的音韵结构 :
v / Iv , I / lv , Iv , I v
T e u |fw ti h n l lo a t|ig d y h C r e ol lt e k e f p r s n a Th e bwf g h r / i d s0 / ’ d h e , i e d w n lw l 0 e t e la n y Th lu h ma o / r ld /h s we /y w y e p o g / n h mewad po s i ar a ,
主义精神。《 哀歌》 讴歌了乡村朴实 的 民和清新 的田园风 农
光, 描写 了那 种男耕 女织 , 与 自然和谐统一 , 人 表现了他对 希腊精神的崇 尚。 诗意存于字里行 间, 其写诗 目的在于用尽
量少的文字 来宣泄诗人复 杂的感情 ,arne er e 所 Luec P rn i 说 (9 8 5 6 :诗 歌可 以被定义为一种不 同于平常语言 , 19 :4 )“
原诗没有用 l 8世纪的双韵体 , 而是采用 典型的英雄
体 四行 诗 , 格律对仗工整 , 每节均为五步抑扬 格 , 隔行押 且
韵 ,全诗 的音韵为 aa 。这一诗体的改变带来 了不 同的空 bb
气, 不再 是客厅谈 吐的俏皮 、 机智, 而是一人独行墓 园时的肃
穆心 情 。在 这个 诗段里,格雷 精心挑选 的词 大都是 长音 ,
写 , 婉 的效 果 达 到 了极 致 。 哀
二 、 义 关 系 语
美兴趣。为 了能更好地领略《 哀歌》 的独特文体 、 幽深意境及
感 伤主题 , 本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从音 韵 、 义 、 语 意象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 具体分析。


音韵 结 构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 、 聚焦 地体现作者 的内心世 界 ,具有强烈 的情感性和深刻 的启示
义, 独特的描写对象和人文的关怀 , 自始至终笼罩 的哀婉气
氛及营造出的恬淡朴实的忧郁之美 , 属于感伤主义诗 歌 , 但 兼具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点。诗人长在崇拜希腊文
化的氛 围中 , 受其熏陶 , 感染 , 因而诗 中充满着 1 8世纪浪漫
An e v s h r /t ak n s ,a d o me d la e /t e wol o d r / e s n /I . d
义的特点, 属伤感诗作 , 吟颂此诗不仅为其抒发情 怀感 染力
具匠心 、音义结合的效果。格雷用文字和声音表现忧郁之 情, 声音的组织与安排妙不可言 , 诗人 的用意并不在 于传达 声音 , 而是通过声音表达意义 。《 哀歌》 的前 三节 全是 写景 ; 每一节 以绵长、 低沉的音韵给全诗定下了忧郁 的基调 。 在诗

we r a y”

“ak es drn s”等词 中的长元音 , : /:// 3, a 、:和双元 、 li
音 , //i , ,//众所周 知, 3 、 / £3 、 i u e、 a。 长元音和双元音能够象征
多种感 情 ,声 音拖长带来 的夸 张效果有助 于感情 的体现 , 读起来缓慢悠长 , 更能表现心情的沉重 , 加上特定 的背景描
英 国感 伤主义产 生于 l 8世纪 ,而格雷则 被认为是 1 8
世纪 中期感伤主义诗歌的代 表。《 哀歌》 自始到终笼罩着 的
哀婉 的气氛营造 出一种恬淡朴实 的忧郁之美 ,这是格雷独
性。席勒( 99 甚至认为 “ 里的音乐在我心 中鸣响 , 18 ) 诗 常常
超过其 内容的鲜 明表象” 《 。 哀歌》 具有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
邹 素
( 昌学 院 外 国语 学院 ,河 南 许 昌 4 10) 许 600
摘 要 : 墓畔哀歌》 《 堪称英 国 1 世 纪感伤主义诗歌 的典 范之作。该诗展 现 了无穷诗意, 8 风格独特 , 来为文体学家和评 历
论 家所 称道 。其 在音 韵 、 义 、 象等 方面表 现 出无 穷 的诗 美。 语 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