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探测技术分析及市场发展

合集下载

网络侦察技术分析

网络侦察技术分析

网络侦察技术分析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网络侦察技术分析(一)[本文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一名严谨的黑客在入侵之前会先进行网络侦察及分析,以判断可行性及应采取的入侵方法。

我们今天就讲一下一名黑客是如何进行网络侦察的。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安全管理的规范。

一名好的网络安全人员,应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进行安全评估:1、从黑客角度进行思考,寻找现有的网络漏洞,对网络资源加以保护;2、从安全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寻找最佳途径既可保障安全又不影响商业运作效率。

从安全管理者角度考虑,安全管理者知道网络是如何配置的,更多从防火墙内部发起探测,关注内部网络的服务器和主机是否有异常情况,但黑客是不知道目标网络的配置情况,他们是从防火墙外部进行攻击/渗透的,所以一名合格的安全管理者还要从防火墙外部进行渗透看是否能穿透防火墙而控制网络主机。

如图:从安全顾问角度考虑,首先要从不知情者的角度加以定位,然后以内部知情人的角度来评估网络安全如图:下面我们看一下不同基点的安全管理结构: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基于网络的安全管理结构。

如图:由图可知,基于网络的管理产品将软件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由它来向网络提出查询,提出查询的要求,其中主机往往是管理者,扫描网络上所有可疑的活动。

在这种结构下每台计算机被动的响应查询,优点是主机并不知道被监视,缺点是监视端我们再介绍一下基于主机级的安全管理结构。

如图:由图可知,这是一种分层管理体系,一层是图形界面,二层是管理者,通过代理发出查询请求,从代理收集信息进行显示,三层是安装在每台主机上的代理。

可安装SNMP辅助管理。

安全审计的三个阶段:对于安全管理的几个概念我们介绍完了,我们看一下网络攻击的动机。

随着木马/病毒及黑客技术的商业化,网络攻击行为越来越多的是为了名利目的。

现在所存在的主要动机为:偷取国家机密、商业竞争行为、内部员工对单位的不满、对企业核心机密的企望、网络接入帐号/信用卡号等金钱利益的诱惑、利用攻击网络站点而出名、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挑战、对网络的好奇心。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分析及改进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分析及改进

侵 检
系 统 技 术 分 析 及 改 进
T e h i a A a y i a d m r v m n o I t u i n D t c i i S s e c n c l n l s S n I p o e e t f n r s o e e t Ol y t m
测 系
发现入侵翻 。
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 ( 包括安全审计 、 监视 、
1 基于统计的检测技术规则 . 2
进攻识别和 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 ,
这种分析规则认为入侵行为应该符 合统计规


律 。例如, 系统 可以认为一次密码尝试失败并不算
是入侵行为, 因为的确可能是合法用户输入失误, 但 是如果在一分钟内有 8 次以上同样的操作就不可能 完全是输入 失误了, 而可以认定是入侵行为。因此, 组成分析策略的检测技术规则就是表示行为频度的 阀值 , 通过检测技术 出行 为并统计其数量和频度就
改 及 析

作系统等优点而受到重视 。然而, 当前基于 网络的
式, 极有可能造成数据包 的2槎 查, 禺 改进后 的系统模
I S中也普遍存在两大缺点:①当网络流量较大时 型如图二。 D
处理能力有限: 由于基于网络的 I S D 需要对 当前网 段 内的数据包进行实时处理, 当网络流量过大时就 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 已有 的入侵检测系统往往对所 厂 、 —
取决于审计记录的完备性与实时l。特征入侵的特 生
征抽取与表达, 是入侵检测技术专 家系统的关键 。
将有关入侵的知识转化为 ite 结 构( fhn - 也可以是复
合结构)f , 部分为人侵特征, e 部分是系统防范措 i h tn

IDS的模型、分类、趋势

IDS的模型、分类、趋势

引言【比特网专家特稿】近年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或者军事利益的驱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各种官方机构的网站,成为黑客攻击的热门目标。

近年来对电子商务的热切需求,更加激化了这种入侵事件的增长趋势。

由于防火墙只防外不防内,并且很容易被绕过,所以仅仅依赖防火墙的计算机系统已经不能对付日益猖獗的入侵行为,对付入侵行为的第二道防线——入侵检测系统就被启用了。

1.入侵检测系统(IDS)概念1980年,James P.Anderson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并将入侵行为分为外部滲透、内部滲透和不法行为三种,还提出了利用审计数据监视入侵活动的思想[1]。

即其之后,1986年Dorothy E.Denning提出实时异常检测的概念并建立了第一个实时入侵检测模型,命名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1990年,L.T.Heberlein等设计出监视网络数据流的入侵检测系统,NSM(Network Security Monitor)。

自此之后,入侵检测系统才真正发展起来。

Anderson将入侵尝试或威胁定义为:潜在的、有预谋的、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操作信息、致使系统不可靠或无法使用的企图。

而入侵检测的定义为:发现非授权使用计算机的个体(如“黑客”)或计算机系统的合法用户滥用其访问系统的权利以及企图实施上述行为的个体。

执行入侵检测任务的程序即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也可以定义为:检测企图破坏计算机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的行为的软件。

入侵检测系统执行的主要任务包括[3]: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审计系统构造和弱点;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向相关人士报警;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模式;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审计、跟踪管理操作系统,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入侵检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响应。

入侵检测的目的:(1)识别入侵者;(2)识别入侵行为;(3)检测和监视以实施的入侵行为;(4)为对抗入侵提供信息,阻止入侵的发生和事态的扩大;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RI)的D.E.Denning于1986年首次提出一种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的检测方法就是建立用户正常行为的描述模型,并以此同当前用户活动的审计记录进行比较,如果有较大偏差,则表示有异常活动发生。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1. 引言1.1 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其它的一些利益的驱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各种官方机构网站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对电子商务的热切需求,更加激化了各种入侵事件增长的趋势。

作为网络安全防护工具“防火墙”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措施,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 IDS)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依赖防火墙建立网络的组织往往是“外紧内松”,无法阻止内部人员所做的攻击,对信息流的控制缺乏灵活性从外面看似非常安全,但内部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

据统计,全球80%以上的入侵来自于内部。

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对于企业内部人员所做的攻击,防火墙形同虚设。

入侵检测是对防火墙及其有益的补充,入侵检测系统能使在入侵攻击对系统发生危害前,检测到入侵攻击,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

在入侵攻击过程中,能减少入侵攻击所造成的损失。

在被入侵攻击后,收集入侵攻击的相关信息,作为防范系统的知识,添加入知识库内,增强系统的防范能力,避免系统再次受到入侵。

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听,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1.2 背国内外研究现状入侵检测技术国外的起步较早,有比较完善的技术和相关产品。

如开放源代码的snort,虽然它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但它也是各种商业IDS的参照系;NFR公司的NID等,都已相当的完善。

虽然国内起步晚,但是也有相当的商业产品:天阗IDS、绿盟冰之眼等不错的产品,不过国外有相当完善的技术基础,国内在这方面相对较弱。

2. 入侵检测的概念和系统结构2.1 入侵检测的概念入侵检测是对发生在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的事件进行监控及对入侵信号的分析过程。

使监控和分析过程自动化的软件或硬件产品称为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

入侵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时保护 。
( ) 理形式的入侵信 息 .物理形 式的入侵包括 两个 4物
1入侵检测的含义
入 侵检测是识 别系统 资源 的非授 权使用及系 统舍 法用
方面的内容: 一是未授权的对网络硬件连接: 二是对物理资
源的未授权 访问。 如果入侵 者能够在 物理上访 问内部 网, 就
户的滥用行为, 通过对网络或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
应 响应方式 分为主动 响应和被 动响应 。 其 二者的差别在 于
被动 响应只会 发出报警通 知,不会埘被攻击 系统实施保 护
或者对 攻击系统实施反 击: 而主动 响应 则会 实旖上 述行为 。
系统中留下的活动痕迹,会尽力去替换系统程序或修改系
统 日志文件 。 目录和文 件中不期望产 生的创建 、修 改和删 除, 尤其是那些正常情 况下 限制 访问 的, 很有可 能就 是一种
( 4).
安装在需要保护的主机上,通过监视和分析主机的系统日
志和审计 安全记录等来 实现对入 侵行 为的检测 。其优 点在
构, 显然不 能满 足对异构系 统和大规模 网络的监测 , 并且不
同的入 侵检测系统之 间不 能协同工作 。 为了解 决这些 问题 ,
于能够校验 出攻击是 否成功 ;可 使特 定的系统行 为受到严
l’ e o h o l fatnin y b me te fcl o t t .To s le te Newo k S c rt,I tuin ee to e h oo y so e o h  ̄ e - c s e o ov h t r e uiy nrso D tcin T n lg ,丑 n fte f e c l

S U Q删_ _ 噜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隐私和安全
IDS可以收到网路上的所有数据,同时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和记录, 这对网络安全极其重要,但难免对用户的隐私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这 就要看具体的入侵检测产品是否能够提供相应的功能以供管理员进行 取舍。
3)被动分析与主动发现
IDS是采取被动监听的方式发现网络问题,无法主动发现网络中 的安全隐患和故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入侵检测产品面临的问题。 另外检测规则的更新总是落后于攻击手段的更新,从发现一个新的攻 击到用户升级规则库,有一个时间差,期间用户难免会受到入侵。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1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IDS在产品和检测手段上都还不够成熟, 存在诸如以下的问题。
1)误报和漏报
IDS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特征检测、异常检测、协议分 析等。而这些检测方式都存在缺陷。比如异常检测通常采 用统计方法来进行检测,而统计方法中的阈值难以有效确 定,太小的值会产生大量的误报,太大的值又会产生大量 的漏报。而在协议分析的检测方式中,一般的IDS只简单 地处理了常用的如HTTP、FTP、SMTP等,其余大量的协议 报文完全可能造成IDS漏报,如果考虑支持尽量多的协议 类型分析,网络的成本又无法承受。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3. 大规模分布式的检测技术
传统的集中式IDS的基本模型是在网络不同的网段上 放置多个探测器以收集当前网络状态的信息,然后将这些 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台进行处理分析。这种方式存在明显 的缺陷:一是对于大规模的分布式攻击,中央控制台的负 荷将会超过其处理极限,这种情况会造成大量信息的处理 遗漏,导致漏警率的增高;二是多个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 在网络上传输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网络的负担,导致网络 系统性能的降低;三是由于网络传输的时延问题,中央控 制台处理的网络数据包中所包含的信息只反映了探测器接 收到它时网络的状态,不能实时地反映当前的网络状态。 而大规模分布式IDS强调通过全体智能代理的协同工作来 分析入侵策略。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代理间的协 作、代理间的通信等,这些问题仍在进一步

入侵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李争艳刘安洁摘要:随着Interact的快速发展,入侵检测在保护计算机安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入侵检测的系统模型,接着介绍了入侵检测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然后分析了现有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异常检测;误用检测0.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网络入侵事件发生的越来越频繁,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防火墙、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入侵检测等。

前三种措施对于那些企图通过正常途径攻击系统的行为具有较好的防范作用,但对那些采用非正常手段,利用系统软件的错误或缺陷,甚至是利用合法的身份进行危害系统安全的行为却显得无能为力。

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入侵检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

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入侵检测系统。

它使用入侵检测技术对网络与其上的系统进行监视,并根据监视结果进行不同的安全动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的入侵危害。

1.入侵检测的系统模型CIDF(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早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赞助研究,现在由CIDF工作组负责,是一个开放组织)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通用模型。

CIDF 将IDS需要分析的数据统称为事件,它可以是网络中的数据包,也可以是从系统日志等其他途径得到的信息。

它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组件:事件产生器(Event generators),用E盒表示;事件分析器(Eventanalyzers),用A盒表示;响应单元(Responseunits),用R盒表示;事件数据库(Event databases),用D盒表示。

IDS技术原理解析

IDS技术原理解析

Petri网分析一分钟内4次登录失败
基于协议分析的检测
检测要点
▪ TCP协议:protocol:tcp ▪ 目地端口21:dst port:21 ▪ 必须是已经建立的连接:conn_status:established(TCP层状态跟
踪) ▪ 必须是FTP已经登录成功:ftp_login:success(应用层状态跟踪) ▪ 协议命令分析,把cd命令与后面的参数分开来,看cd后面是目录名
插入攻击
在数据流中插入多余的字符,而这些多余的字符 会使IDS接受而被终端系统所丢弃。
逃避攻击
想办法使数据流中的某些数据包造成终端系统会 接受而IDS会丢弃局面。
拒绝服务攻击
IDS本身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攻击者可以想办法使其耗 尽其中的某种资源而使之失去正常的功能
▪ CPU,攻击者可以迫使IDS去执行一些特别耗费计算时间而又无意义 的事
IDS分析方式
异常发现技术(基于行为的检测 ) 模式发现技术(基于知识的检测 )
基于行为的检测
基于行为的检测指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或 资源使用状况来判断是否入侵,而不依 赖于具体行为是否出现来检测,所以也 被称为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
▪ 与系统相对无关,通用性强 ▪ 能检测出新的攻击方法 ▪ 误检率较高
提供报警显示 提供对预警信息的记录和检索、统计功能 制定入侵监测的策略; 控制探测器系统的运行状态 收集来自多台引擎的上报事件,综合进行事件分析, 以多种方式对入侵事件作出快速响应。
这种分布式结构有助于系统管理员的集中管理,全面搜 集多台探测引擎的信息,进行入侵行为的分析。
IDS的基本结构-----控制中心的功能结构
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
实时检测

入侵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入侵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入侵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入侵检测技术是指通过监测、识别和响应网络或系统中的异常行为来探测潜在的入侵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入侵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和蔓延,因此入侵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应对新的威胁和攻击方式。

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主要依赖基于签名的方法,即利用已知入侵行为的特征进行识别和检测。

这些方法对于已知威胁的检测效果较好,但对于新型攻击或未知的入侵行为则显得无能为力。

随着无监督学习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基于行为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也逐渐兴起。

这种技术通过对系统或网络的正常行为进行建模,然后通过监测行为的偏差来判断是否存在入侵活动。

与传统的基于签名的方法相比,基于行为分析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未知的入侵行为,因为它们不需要事先了解特定入侵的特征。

另外,基于统计和异常检测的入侵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技术通过对网络流量、系统日志等进行分析,寻找与正常行为模型的偏离程度,从而识别潜在的入侵活动。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出异常行为,并提供及时的响应措施,以减少入侵活动对系统和网络的损害。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入侵检测领域。

这些技术能够自动学习和识别复杂的入侵行为模式,从而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学习到网络流量中的正常和异常模式,从而更准确地检测出有害的入侵行为。

总的来说,入侵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威胁和攻击方式。

从传统的基于签名的方法到基于行为分析、统计和异常检测,再到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新技术的应用,入侵检测技术正在朝着更智能、更准确和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技术的演进可能导致入侵行为的变化和升级,因此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仍需与入侵技术的演变保持同步,并不断更新和改进。

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产品市场浅析

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产品市场浅析

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产品市场浅析在目前安防产业每年近3000 亿的大盘子中,安防设备约占40.48%,安防工程约占54.26%,而安防设备当中又以视频监控和门禁识别为主,入侵探测报警产品仅以64亿占据2.4%的份额,其中周界类产品更是很少。

视频监控和门禁识别重要是用于短的范围内、开阔的区域。

而对于远距离、挖地道、破墙而入、从地下管道、通风处、地下室等薄弱环节的地方进行防盗是无法做盗的。

因此,周界防范产品必将成为安防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振动电缆/光纤、泄漏电缆、脉冲电子围栏、刀片电子围栏、激光对射等。

从市场份额看,入侵探测报警系统与安防系统中的绝对统治者视频监控系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入侵探测报警系统却是安全防范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探测技术是安全防范报警的前端决定因素,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

入侵探测产品主要以目前已纳入CCC强制性认证的如下7类产品为主:1. 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2.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3. 室内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4. 微波和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5. 振动入侵探测器;6. 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入侵探测器;7.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除了主动红外探测器产品应用于室外周界探测外,其他均为室内应用产品。

但是,在安全防范的重点领域,如金融场所、文博场馆、校园、油气管道、电力、通讯线缆及国防及重大项目等.对大区域、远距离周界防范的需求却是非常迫切的。

随着大区域周界防范需求的不断提升,周界侵探测产品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周界防范产品必将成为安防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振动电缆/光纤、泄漏电缆、脉冲电子围栏等。

下面分别介绍:(1)振动光缆/光纤光的干涉效应是最灵敏的传感方式之一。

利用光纤内部传输光的干涉效应实现对周围目标中各种振动的高灵敏探测,使得振动光缆技术成为大范围周界入侵探测的首选。

通常依据环境需求,将光缆沿铁丝网、栅栏隐蔽布设,或者直接埋入草坪或砂石下,当有入侵人员攀爬、切割、翻越围栏,或者踩踏探测区域地面时。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攻击都来自内部,对于企业内部心怀不满旳员工来 说,防火墙形同虚设; – 不能提供实时入侵检测能力,而这一点,对于目前 层出不穷旳攻击技术来说是至关主要旳; – 对于病毒等束手无策。
IDS旳功能与作用
• 辨认黑客常用入侵与攻击手段。入侵检测系统经过分析多种 攻击特征,能够全方面迅速地辨认探测攻击、拒绝服务攻击、 缓冲区溢出攻击、电子邮件攻击、浏览器攻击等多种常用攻 击手段,并做相应旳防范和向管理员发出警告
内容
• 入侵检测技术旳概念 • 入侵检测系统旳功能 • 入侵检测技术旳分类 • 入侵检测技术旳原理、构造和流程 • 入侵检测技术旳将来发展
基本概念
• 入侵检测技术是为确保计算机系统旳安全而设计与配置旳一种能 够及时发觉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旳技术 ,是一种用于 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旳技术。
• 监控网络异常通信。 IDS系统会对网络中不正常旳通信连接 做出反应,确保网络通信旳正当性;任何不符合网络安全策 略旳网络数据都会被 IDS侦测到并警告。
IDS旳功能与作用
• 鉴别对系统漏洞及后门旳利用 。 •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 IDS经过对攻击或入侵旳
检测及反应,能够有效地发觉和预防大部分旳 网络入侵或攻击行为,给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 一种集中、以便、有效旳工具。使用IDS系统 旳监测、统计分析、报表功能,能够进一步完 善网管。
• 1996年, GRIDS(Graph-bas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设计和实现 处理了入侵检测系统伸缩性不足旳 问题,使得对大规模自动或协同攻击旳检测更为便利。 Forrest 等人将免疫原理用到分布式入侵检测领域
IDS旳发展史
• 1997年, Mark crosbie 和 Gene Spafford将 遗传算法利用到入侵检

入侵检测市场分析报告

入侵检测市场分析报告

入侵检测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1.1 概述入侵检测市场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不断增加,对入侵检测技术和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本报告旨在对入侵检测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市场的概况、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提出展望和发展建议。

通过本报告,我们将为行业内的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和决策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入侵检测市场分析报告的整体框架和各个部分的重点内容,以及每个部分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还可以对整篇文章的逻辑顺序和章节布局进行说明,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入侵检测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市场需求分析以及竞争对手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及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入侵检测市场的现状、趋势和未来发展前景,为其在市场中的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发展建议,帮助其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市场挑战,取得更好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1.4 总结通过本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入侵检测市场的概况和市场需求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分析。

入侵检测市场的前景看好,随着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竞争对手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但也为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结论部分,我们对入侵检测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总的来说,本报告希望能对入侵检测市场做出一个客观的分析,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相关企业的战略制定提供支持。

2. 正文2.1 入侵检测市场概况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入侵事件频发,造成了严重的数据泄露和损失。

网络安全中的网络探测技术研究

网络安全中的网络探测技术研究

网络安全中的网络探测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攻击也日益猖獗。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网络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网络安全中的网络探测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网络探测技术是指通过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来发现和预防潜在的网络攻击。

它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及时发现恶意行为,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网络探测技术主要包括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两部分。

首先,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 passig 网络流量的安全设备,用于检测恶意活动和异常行为。

IDS 分为两种类型:基于主机的 IDS(HIDS)和基于网络的 IDS (NIDS)。

HIDS 在主机上运行,通过监视主机上的活动来检测潜在的攻击。

NIDS 监视网络流量,分析流量中的异常模式和特征来检测网络攻击。

IDS 的工作原理是对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识别出可能的攻击行为,警报网络管理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入侵防御系统(IPS)是在 IDS 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安全设备。

它不仅可以检测恶意活动,还可以采取主动措施阻止攻击。

IPS 在检测到攻击后,可以自动进行阻断、过滤或清除恶意流量,以保护网络的安全。

与 IDS 相比,IPS 具有更加主动的防御能力。

在网络探测技术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网络流量的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流量数据,可以识别出潜在的攻击行为。

这种方法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流量进行建模和分类,并通过比对已知的攻击模式来检测未知的攻击行为。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够及时发现新型的网络攻击。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网络探测技术是基于行为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网络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建模,识别出恶意行为和异常活动。

通过跟踪和分析用户的网络行为模式,可以检测出潜在的攻击行为,如端口扫描、恶意软件传播等。

这种方法能够捕捉到隐藏在正常网络流量中的异常行为,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精确的网络探测功能。

网络探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入侵探测器技术现状及发展推选PPT资料

入侵探测器技术现状及发展推选PPT资料

按探测器工作原理不同或传感器的不同来分:
开关式报警器、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报警器、微波 报警器、超声波报警器、声控报警器、振动报警器、 玻璃破碎报警器、电磁感应报警器、电容变化报警器、 视频报警器、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双鉴)报警器、 超声波-被动红外双技术(双鉴)报警器、三技术(三 鉴)报警器、等等。
缺点:对过快的照度变化敏感,价格昂贵。 优点:有很强震撼力,能够给入侵者一种实实在在的威慑感觉,使其望而生畏; 而经过厂家们长期的技术研发与整合,市场上的探测器技术呈多元化方向发展。 易受环境干扰,应用范围受限
采用计算机对监控视频信号进行分析,提取目标检测区域内活动物体的活动特征与活动信息,并与预先规定的报警规则相比较,当发 现异常行为时(如不允许侵入的区域出现了侵入行为),则自动产生报警信号,提醒监管人员查看。 工作原理:探测器中有永久磁铁、感应线圈等,当发生振动时,永久磁铁、感应线圈产生相对运动,感应线圈中出现感生电流,从而实 现报警。
采用计算机正对监做控到视全频信无号线进工行分作析,,较提取大目程标度检测地区解域决内活了动施物工体的维活护动麻特征烦与的活难动信题息,,它并与的预工先作规定原的理报与警规传则统相的比较有,当发 现开异关常 式行报为警线时器(、对如主射不动基允红许外本侵和相入被同的动区红,域外但出报探现警了器测侵、器入微功行波为报率)警必,器须则、自超降动声低产波,生报报警否警器则信、太号声,控阳提报能醒警板监器管、面人振积员动过查报看 警大。器不、利玻璃于破生碎产报警和器使、用电磁。感应报
目前,市场上红外探测器以被动红外及主动红外对射 探测器两种主要的形式存在。但是单一技术的红外探 测器在应用当中存在不少弊端。
误报、漏报问题
当红外探测器防范区域内,有猫、狗、老鼠走动,窗帘被风吹动、衣 物晃动、过堂风、冷热空气对流、空调风等,红外探测器会被触发而 报警。

2024年入侵检测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入侵检测市场分析现状

入侵检测市场分析现状摘要本文旨在对入侵检测市场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入侵检测市场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市场的发展潜力和机遇,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入侵检测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入侵检测市场的发展备受关注。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入侵检测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受到不断增长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推动。

尤其在金融、电信、能源和政府等行业,入侵检测需求更为迫切。

3. 市场发展趋势3.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入侵检测市场也迎来了更多的创新。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复杂的网络攻击,并提供更加准确和快速的响应。

机器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自动识别异常活动并进行预测,从而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效果。

3.2 云安全的需求增长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和应用,云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入侵检测作为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云环境的动态性和大规模性使得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无法适应,因此需求增长带动了新型的云安全入侵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入侵检测市场也开始引入区块链技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和验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篡改和入侵行为,对于入侵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4. 竞争格局目前,入侵检测市场存在着多个主要竞争者。

国内外的大型跨国公司和初创企业都在该市场争夺市场份额。

在全球市场上,一些知名厂商占据了较大份额,但也存在许多中小型企业提供具有特色的入侵检测解决方案。

中国入侵检测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入侵检测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入侵检测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引言入侵检测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网络攻击的不断增加和演变,入侵检测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入侵检测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关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的详细报告。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入侵检测市场在过去五年内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并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这一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不断增加的网络攻击威胁和对信息安全的高度关注。

另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入侵检测市场也将受益于这些技术的应用。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入侵检测市场存在着众多的参与者,包括大型跨国公司和小型创业公司。

其中,跨国公司在市场份额和技术实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全球化布局。

然而,小型创业公司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灵活的运营模式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几种不同类型的入侵检测产品。

其中,基于网络流量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是最常见的类型,它可以根据网络数据流量和攻击行为特征来监测和报警。

此外,还有基于主机行为分析、入侵检测与防御一体化的产品等。

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功能和适用场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在选择入侵检测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

发展趋势展望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入侵检测市场也将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入侵检测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网络环境,还需要适应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系统、车联网等新兴领域的需求。

其次,人工智能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将成为市场的重要趋势。

通过使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提高对未知威胁和零日攻击的检测能力。

此外,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兴起也将对入侵检测市场带来影响。

云环境下的入侵检测需要考虑虚拟化技术和多租户环境带来的挑战,而边缘计算则需要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的入侵检测。

结论综上所述,入侵检测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商机。

入侵检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

入侵检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

入侵检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摘要】入侵检测能有效弥补传统防御技术的缺陷,近年来入侵检测系统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对当前主流入侵检测技术及系统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的特征选择方法等新方向。

【关键词】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异常检测;智能技术0.引言目前,在网络安全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所采用的防火墙、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虚拟子网等一般被动防御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抵御入侵。

此时,研究开发能够及时准确对入侵进行检测并能做出响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即入侵检测技术(ID,Intrusion Detection),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中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1.入侵检测概述1.1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即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

入侵是指潜在的、有预谋的、未被授权的用户试图“接入信息、操纵信息、致使系统不可靠或不可用”的企图或可能性。

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而入侵检测系统则是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

1.2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模型1987年Dorothy E Denning[1]提出了入侵检测的模型,首次将入侵检测作为一种计算机安全防御措施提出。

该模型包括6个主要的部分:主体(Subjects)、对象(Objects)、审计记录(Audit Record)、活动档案(Active Profile)、异常记录(Anomaly Record )、活动规则(Activity Rules)。

2.入侵检测系统采用的检测技术从技术上看,入侵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有特征的攻击,它是对已知系统的系统弱点进行常规性的攻击;另一种是异常攻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侵探测技术分析及市场发展》来源:中国安防行业网目录1、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及其应用解析 (1)2、基于视频运动分析检测的入侵探测应用 (3)3、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使用方法和安装要点 (5)4、浅谈入侵探测器的组成、分类及主要特点 (8)5、数字化:入侵探测器的下一个步伐 (12)6、入侵探测器的多重发展之路 (13)7、安防系统中周界入侵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24)8、浅析入侵探测技术与防误报的解决方法 (27)9、移动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用要点 (31)10、入侵探测器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 (34)内容1、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及其应用解析GB/T10488-1997振动入侵探测器作为国家标准已实施三年,振动入侵探测器作为技防手段已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GB/T10488-1997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国家标准顺利实施,使更多的人了解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和应用,现结合本公司研制生产的振动入侵探测器介绍一下有关振动入侵探测器原理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1|振动入侵探测器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财、物大流动,犯罪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少犯罪分子把罪恶的手伸向银行、博物馆、古墓和枪支弹药库,屡屡得手。

如黑龙江省、吉林省、山西省、广西省等几十起案件,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枪支弹药的失窃,对社会治安也构成重大威胁。

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起案件是挖地道和破墙而入的。

银行的保卫成员对门窗的守卫极为严密,企图从门窗进入金库的犯罪分子有百分之八十未能得逞。

在正面不得而入的情况下,他们就在地下管道、通风处、地下室等能够接近金库的薄弱环节上打主意。

为了对付这种犯罪,银行对金库墙壁进行一次次的加固。

在采用密集钢筋和高标号水泥筑成五十公分厚度时,挖墙入室案件明显减少。

但是贼心不死,利用普通的工具挖不开,就采用一种可以贴在墙上的可塑性浓缩炸药进行定向爆炸。

这种新型炸药爆炸的声音虽小,但威力极强。

守库人员只感到轻微震感,作案时不易被发现。

有的犯罪分子还与金库设计施工人员相互勾结,专门寻找最薄弱部位进行小剂量爆破,便作案成功率更高。

为了对付这种犯罪,守库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周界的防护。

于是一些犯罪分子又采取远距离挖地道的办法来接近金库。

振动入侵探测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银行金库采用这种探测器后,破墙而入的案件确实明显减少,因此这种探测器得以迅速推广。

我公司在汲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了防患于未然,早在84年就开始了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研究,于86年投入市场。

产品一经问世,立即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

先后在银行、文物博物馆、部队等系统广泛应用。

几年来预防了多起重大案件的发生,发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无疑又为我国的防范犯罪增加了一个新的哨兵。

为了对它有所了解,我们必须知道它的原理、结构、安装及使用方法。

2|振动入侵探没器原理分析振动入侵探测器,又称振动测量。

振动测量是一间极其复杂的技术。

因为我们处的环境时刻都在振动之中。

有来自地球本身的变动,如火山爆发、地震;有来自人为的机械振动,如汽车火车运动、机床开动振动等,这就给振动测量带来很大的麻烦。

振动入侵探测器是门检测人为对墙、地面、保险柜的机械冲击引起的振动信号。

为此,在分析振动入侵探测器之前,首先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2.1振动是什么当一个物体相对一个参考位置作出振荡运动时,这个物体便被称为振动。

在一秒钟的时间内,发生完整运动循环的次数叫做频率。

振动幅度是用来描述振动强度的特性,振动幅度大,振动强度也大。

振动参数一加速度、速度及位移,表示测量单位。

2.2振动入侵探测器术语①振动入侵探测器-在警戒区内能对入侵者引起的机械振动(冲击)而发出报警的探测装置。

②振动传感器-振动入侵探测器中,能敏感振动冲击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部件。

③适调放大器-振动入侵探测器中,能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变换并放大到触发器所需电平的部件。

④触发器-在振动入侵探测器中,能将适调放大器输出电平转换成继电器开关状态的部件。

2.3振动入侵探测器分类按警戒对象可分为三种:①建筑物振动入侵探测器-当入侵者对建筑物进行打击时,能够响应其引起的机械冲击并产生报警信号的探测装置。

②地音振动入侵探测器-对入侵者在探测范围内的地面行走或车辆行驶产生的机械冲击引起的振动信号能产生报警的探测装置。

③保险柜振动入侵探测器-当保险柜受到打击或正常开启时能响应其引起的冲击并产生报警信号的探测装置。

2.4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分析1.振动入侵探测器的组成振动入侵探测器是由振动传感器、适调放大器、触发器、电源四部分组成。

振动入侵探测器其原理并不复杂,但在电路设计上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误报:使非人为冲击振动不报警,人为对建筑物冲击振动必须报警。

这部分一般比较容易理解,所以不作重点介绍。

重点介绍传感器,因为它是振动入侵探测器的核心。

2.传感器是振动入侵探测器的关键部件振动传感器是发现入侵行为的关键部件。

振动传感器有如下分类:传感器种类较多,用于振动入侵探测器的传感器有位移式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振动入侵探测器出厂前均进行了检测,由于运输等原因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最好再复查一下。

复查的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在办公室检查,另一种方法是实际安装好检查。

2、基于视频运动分析检测的入侵探测应用入侵探测从探测的目标来区分,通常可分为区域入侵探测和周界入侵探测,前者是指对某一目标区域进行有效监测,发现侵入该区域的入侵行为时产生报警,提醒监管人员注意,而周界入侵探测则通常指对某一线状边界(如重要区域的围墙)进行监测,当发现有非法通过该边界的行为时产生报警。

由于区域入侵探测需要同时顾及一个整体的平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实际应用中往往多采用周界入侵探测来代替区域入侵探测,即在目标区域的边界上使用周界入侵探测,并假设进入目标区域的行为首先会触动周界入侵报警(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一假设都是成立的),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监测保护,但这一假设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是并不成立的,这一点在稍后将有所提及。

由于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周界入侵报警形式,因此以周界入侵探测为例来说明一下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一些技术。

首先,目前市场上最为常用的入侵探测器莫过于红外对射探测器。

随便在一些重要的区域转一转,往往都能发现围墙或护栏上端都会有一些黑色的盒子,特别是在拐角处,这便是红外对射探测器。

红外对射探测器设备通常成对出现,一个发一个收,互相对应,安装时收发装置需要互相对准,以便接收盒能够接收到由发送盒发送的红外射线。

红外对射探测器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不受环境光照影响、抗风性好、抗震动性较好等特点,在雾、雨、雪等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其缺陷在于设备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等方面,同时,对于安装在墙上或护栏上的红外对射探测器来说,由于鸟类在墙头上的停留也往往会阻断射线从而产生误报警(通常也称为虚警)。

此外,红外对射探测器还有一个特点,即其作为报警触发感应头的红外对射线只能直线传播,因此如果某一区域的周界是一个不规则多边形,则只能是一条直线边安装一对探测器,这样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如果周界是一条弧形的曲线,则更难以决定使用多少对探测器以及应该安装在何处了。

震动电缆是另一种常见的入侵探测器。

它采用的是一根特殊的电缆,这根电缆能感应到外界触碰而产生的震动,并电缆内电流的变化,从而触发报警。

与红外对射探测器相类似的是,它同样作为一种周界入侵报警装置也通常安装在围墙或护栏的上方,当有人翻越周界时触动震动电缆便会触发报警感应。

震动电缆的使用寿命相对于红外对射探测器来说较长一些,而且对于风、雾、雨、雪、温度等外界环境条件有很好的适应性,但同样容易被鸟类等动物造成误触发。

同时,由于震动电缆内随时通有电流,因此耗电量相对略高些,而且也会在电缆周围形成电场。

与震动电缆相类似的是泄露电缆,其工作原理不同但使用方式却类似。

泄露电缆感应的并不是电缆所受的触摸震动,而是由于触摸而造成的电容效应,形成电流波动,从而触发报警机制。

泄露电缆的使用寿命也较长,同时对于风、雾、雨、雪等气候条件以及温度、湿度等适应性也较强,而对于动物引起的虚警则性能较差。

震动电缆和泄露电缆同属于感应电缆,与红外对射报警器相比成本较高一些,但可以适应较为复杂的多边形或弧形边界。

激光对射探测器的报警原理与红外对射探测完全一致,同样也是采用阻断式报警机能,但成本更高一些,设备工作稳定性也更好一些,然而也是属于直线阻断报警,多边形周界同样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

3、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使用方法和安装要点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ActiveInfraredIntrsionDetector)是由发射机与接收机配对组成,发射机发出红外光束,同时接收机接收发射机发出的红外光束。

当发射机发出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按给定的百分比部分被遮断时,则接收机因接收不到红外光束即会产生报警信号。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分类按光束数分类:单光束、双光束、四光束、光束反射型栅式、多光束栅式;按安装环境分类:室内型、室外型;按工作方式分类:调制型、非调制型。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各个品牌都有不同型号,一般会有10米、20米、3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200米、300米等。

使用实例小超市、便利店客人进出口在进出门口内侧安装一对室内型短距离(≤10米)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当客人进出时主动红外探测器会发出“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联动叮咚门铃,这样对小超市、便利店的营业员是一个提示,还体现了对客人的迎送之礼,活跃了小超市、便利店的气氛。

窗户入口防范在窗户外侧安装室外型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一般安装在窗外墙、近窗下沿,该类安装方式比较适合于二楼以上的窗户,以防范爬上来的入侵者,但其安装要求不会影响开窗(指对外开窗,对平移窗和内开窗不会影响。

内侧安装室内型双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安装在室内窗侧墙面、窗框下沿上方,距窗框下沿80毫米至100毫米效果较好。

但对开窗不要产生影响(指对内开窗,对平移窗和外开窗不会影响)。

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代替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某计算机机房安装了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后,由于空调间隔启动经常发生误报警,改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后就消除了误报警现象。

封门:二对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一对离地150毫米,另一对离地700~800毫米。

封窗:二对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一对离窗下沿100毫米,另一对离窗下沿600毫米。

住宅小区和单位周界防范由于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具有性能好、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所以近年来被广泛选用安装于机关、工厂、住宅小区等处的围墙、栏栅上,以对周界侵入进行防范。

探测器选用原则是根据围墙、栏栅二拐点间的直线长度选择相应有效探测距离的主动红外探测器,探测器被安装在围墙、栏栅的上端或外侧,并要使被保护的周界没有探测盲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