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1课时 教案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7~18
教师显示如下图解:
教师结合教材白化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进行简述。

[二] 教学目标巩固
1.请学生回顾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阶段及过程。

2.什么叫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多少种?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几种情况?分别是什么?
[三] 布置作业
1.P17复习题第三、四题。

2.填表并回答(参照课本密码子表)
模板链是双链中的。

(2)DNA复制过程中,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3)转录时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4)翻译时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进行的场所是。

(5)经有关生物学家的测定:肝细胞中的核糖体可占细胞干重的25%,这可以证明肝脏的能力是很强的。

答案:a链:CGT ACC AGT CGT 信使RNA:GCA UGG UCA GCA
b链:GCA TGG TCA GCA 转运RNA:CGU ACC AGU CGU
密码子:GCA UGG UCA GCA (3)A—U、T—A、C—G、G—C、细胞核
氨基酸:丙氨酸丝氨酸丙氨酸(4)A—U、G—C、核糖体
(1)a链(5)合成蛋白质
(2)A—T、G—C、细胞核
[四] 总结: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复制和表达是基因的两大功能。

它的复制是通过DNA的复制而完成的,它的表达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最终实现对性状的控制。

[六] 板书设计。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示范教案2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示范教案2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属于理解水平。

这节课中的“中心法则”的内容,学生要能够在许多资料中提炼相关的知识点,并进行总结,明确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有哪些,并以流程图的形式绘制出来,使结果一目了然。

在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接近真理。

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也比较复杂,所以不能由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述,而应该从遗传现象的实例着手,以相关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的本质原因,让学生自己总结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这部分的内容,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最后,教师仍然以实例,比如说人的身高等来解释基因和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同时还存在着多个基因控制性状的情况。

另外,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它也会对性状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个知识点,我们也可以用实例来证明,例如水毛茛叶子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同性状。

三维目标1.能够解释中心法则。

2.能利用相关资料对中心法则进行科学的补充。

3.理解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4.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5.知道细胞质基因。

6.了解细胞质基因能够引起的一些疾病。

内容提要教学重点和难点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兔的白毛与黑毛,番茄的红果与黄果示意图。

2.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示意图。

3.白化病患者示意图。

4.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形红细胞示意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有些人会对你说,你长得真像你妈妈,或者你长得真像你爸爸。

你和你的父母相像,是因为你遗传了他们的基因,你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这些基因在你的细胞里组合在一起,最后塑造了你。

你生命的所有的特征,或称为性状,都是由这些基因控制的,它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小小说明书。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中心法则的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流向。

(2)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物的性状的精细调控。

2.过程与方法(1)从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本质原因。

(2)点拨思维,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生命的本质观,“中心法则”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念,生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中心法则的建立与发展。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中心法则的建立与发展。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情境创设]课件展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图,与同学们一起回顾复习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详细地学习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现在请你根据这幅图,画出一张流程图,简要地表示出其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下面大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

[师生互动]1.中心法则的提出与发展其实生命的本质就是遗传信息的流动,整个生命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遗传信息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准确无误、顺畅及时地进行流动。

刚才大家概括的也是生命中的一条遗传信息流动方向。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1928年,格里菲思(F.Griffith)首次观察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

1944年,艾弗里(O.Avery)等发现转化因子是DNA。

1952年,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进行噬菌体的侵染实验,证明新的噬菌体颗粒是由DNA复制的,从而使人们的注意力从蛋白质转向核酸分子上。

一时间,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DNA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认识到阐明DNA的化学结构在了解基因如何复制上将是主要的一步。

后来1953年,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Crick)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建构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人教版必修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必修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1课时教案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对应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属于“理解水平”。

这项要求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理解基因的概念和本质;二是理解基因的表达过程; 三是理解从基因到性状的控制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具体实例,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事例。

2、能力目标:本节以生物的具体外在性状分析入手, 学生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动脑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 培养学生从实验证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 从现象到本质而后又从微观到宏观、本质到现象的认知过程, 要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和发展观。

二、教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是人教版《必修 2 遗传与进化》第 4 章第2节,之前教材已在第2章和第 3 章就“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上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 接下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 ,即第4章对基因的表达问题进行研究。

本章第一节着重探讨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问题, 紧接着第二节就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性状展开分析, 与教材之前知识内容层层推进,从微观到宏观, 解释了生物体多样性的内在原因,而教材第1、2 两章又恰恰是从宏观现象到微观分析了遗传现象到控制因素的过程,本节与之相呼应; 并为解释第 5 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奠定了理论基础, 故可见本节内容不仅在教材体系上起到了“结构桥梁”的作用, 并体现了人类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研究方法。

三、学情分析1、知识目标: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对应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属于“理解水平”。

这项要求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理解基因的概念和本质;二是理解基因的表达过程; 三是理解从基因到性状的控制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具体实例,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事例。

2、能力目标:本节以生物的具体外在性状分析入手, 学生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动脑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 培养学生从实验证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 从现象到本质而后又从微观到宏观、本质到现象的认知过程, 要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和发展观。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阅 读 思 考 总
学 三 者 关 系
刀型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 结 控制性状。以上分析综合如下图。由此可见,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 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练习一二。 3. DNA 苷酸序列 遗传密码 RNA 核糖核苷酸序列 蛋白质(性状)脱氧核 氨基酸序列 遗传信息
一、 中心 法则的 提出及 其发展
学 懂 中 心 法 则
二.基 因、 蛋白 质和性 状的关 系
引导学生阅读,得出结论。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里要注意充分 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来说明。一类是类似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 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 ⑴1 解释中心法则。 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2.教学难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 演示法、阅读指导法 四、教学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 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旁栏思 考题
批判性 思维 技能训 练 作业 小结与 板书设 计
提示:此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基因与生物的性状并非简单的一 一对应关系。(最后,教师再通过“人的身高”这一事例,说明在 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 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 提示: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认识到性状的形成往往是内因(基因)与外因(环境因素等)相互 作用的结果。 1.提示: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 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 等条件的影响。 2.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 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授课人高丽珍一、教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新课标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中心法则的提出与发展”首先介绍了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的内容,然后安排了一则资料分析,意图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对三者关系的总结。

在经典遗传学中,孟德尔预言了遗传因子控制性状,当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时,孟德尔当年观察到的现象又该做何解释呢?通过不同时期,对同一个问题不同水平上的解释,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科学前进的步伐。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关DNA、基因、染色体和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性状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

这节课要帮助学生形成“基因—蛋白质—生物体性状”这三者关系的整体认识。

即帮助学生整合已有知识,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整体认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根据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2)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心法则,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五、教学策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安排学生活动1、让学生分析资料,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2、学生总结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层进设问法讨论法探究法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等九、教学过程1、问题探讨导入新课●问题情境:自然界有很多的秘密,他们就像散落在知识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如果你像孟德尔、道尔顿一样用心,生物书上也许会出现你的名字。

【整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教案+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一课时)+

【整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教案+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一课时)+

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一课时)贾晓娟綦江实验中学一、教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是对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的具体应用。

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

它既是前面所学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教学难点:基因控制性状的实质。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2)辨析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生物科学史的介绍和我国在生物的遗传方面的主要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科学事业的热情,培养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合作和评价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小课堂: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中学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2_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_教案_2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2_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教学设计_教案_2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2)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2. 教学重点/难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导入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细长一些,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应是一样的。

为什么叶片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叶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态?【导入】动动手根据DNA复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画一张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图【讲授】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DNA;也可以从DNA→RNA。

但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RNA或DNA。

克里克的中心法则有没有不足之处呢?引导学生阅读第69页资料分析,尝试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鼓励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讲授】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9-70页,得出结论。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里要注意充分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来说明。

一类是类似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刀型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

以上分析综合如下图。

由此可见,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1.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和地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是对DNA的结构知识的具体应用。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部分: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二、基因、蛋白质和现状的关系。

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

它既是前面所学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互动,能够解释中心法则。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图像,能够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解释中心法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资料中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遗传现象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了解中心法则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培养学生生命观念和理性思维);(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资料分析和学习,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完善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一)教学重点1、解释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来看,学生在必修一已掌握了氨基酸到蛋白质的过程,知道一切生命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前一节课刚学习了基因到蛋白质的过程,知道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了蛋白质。

在遗传学中又学习了性状的相关知识,在细胞呼吸知识中又学习了代谢就是化学反应,酶控制和催化化学反应。

以前所做的一些习题中已经渗透了酶可以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而控制性状的观点,有了以上的这些知识基础,学生完全可以理解本节知识,因此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但是从基因到蛋白质再到性状毕竟是一个抽象的、微观的过程。

所以教师必须适时给予引导和梳理。

五、指导思想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主动的学。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word教案1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word教案1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word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明中心法则的差不多内容。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锤炼学生依照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2.明白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进展是永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心法则的明白得,以及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突破运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心法则;由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运用教材中的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操纵存在两种情形:直截了当操纵和间接操纵。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讨论法、演示法、阅读指导法。

学法:阅读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方法。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

学生预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问二、情境导入、展现目标〖问〗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细长一些,这两种形状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应是一样的。

什么缘故叶片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叶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状?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进展引导学生阅读P69资料分析,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依照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鼓舞学生展现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差不多内容。

〖提示〗1.没有。

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所没有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原有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2.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从RNA流向RNA的结论是确信无疑的,而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的途径是有可能存在的。

3.尝试归纳中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探究活动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探究活动三:基因操纵生物性状的阻碍因素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来丰富学生对基因操纵性状的认识:(1)展现果蝇翅的发育需要通过酶的催化,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阻碍的资料。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

【教学课题】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回顾旧知,能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2)通过分析资料,能概述中心法则的发展。

(3)能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能力目标(1)学生运用实验证据,能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技能训练,能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说,并根据实验结果,尝试得出相应的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中心法则的修改,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2)通过对各种疾病的病因分析,在理解了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后,能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和能合理得评价“基因决定生物体性状”这一观点。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40人)【学情分析】在教材必修二前三章以及第四章第一节内容的学习中,阐述了基因的本质、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必修一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中学习了蛋白质的功能,因此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什么是中心法则,基因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这对下一章,基因突变以及人类遗传病的学习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内容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之前教材已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上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接下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第四章对基因的表达问题进行研究。

本章第一节着重探讨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问题,紧接着第二节就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性状展开分析,与教材之前知识内容层层推进,从微观到宏观,解释了生物体多样性的内在原因,而教材第一、二两章又恰恰是从宏观现象到微观分析了遗传现象到控制因素的过程,本节与之相呼应;并为解释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奠定了理论基础,故可见本节内容不仅在教材体系上起到了“结构桥梁”的作用,并体现了人类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设计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解释中心法则。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方法与过程(1)通过习题和大量的社会实践理解中心法则。

(2)通过社会调查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养成质疑、严谨、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法导引1.通过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2.由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突破“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通过“人的身高”这一事例,说明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

同时,教师结合教材中的“技能训练”以及“问题探讨”,巩固所学知识。

学法建议1.通过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产生疑问,引发探讨科学知识的兴趣。

2.看图分析问题探讨中水毛茛叶片的两种形态。

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里要注意充分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来说明。

一类是类似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刀型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

在经典遗传学中,孟德尔预言了遗传因子控制性状,当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时,孟德尔当年观察到的现象又该作何解释呢?通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个问题不同水平上的解释,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科学前进的步伐。

(二)精品教案导入:以课本中的问题与讨论引导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节。

教师:讲述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教学指导思想: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情景下获得知识,提升问题探究能力。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前几节课学习过程中,对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基因、性状等概念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紧紧依托这些知识。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可以与之建构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在“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加入模型建构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而有关“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感兴趣,又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

因此,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切入,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完成该部分内容的教学。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四章第二节,之前教材已经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等问题上作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接下来本章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

本节课在本章第1节的《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基础上对基因如何控制性状展开分析,与教材之前的知识内容层层递进,并为解释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奠定了理论基础。

所以本节在教材体系上起到了结构桥梁的作用。

本节在内容上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

其中“中心法则的提出与发展”教材首先介绍了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的内容,然后安排了一则资料分析,意图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中心法则的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流向。

(2)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物的性状的精细调控。

2.过程与方法
(1)从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本质原因。

(2)点播思维,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3)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及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树立生命的本质观,“中心法则”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认同生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

(3)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
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三章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DNA的结构以及基因的定义;通过必修1的学习,已经知道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但并
没有形成“基因——蛋白质——生物性状”这三者关系的整体认识。

高三的学生相对比较沉静,参与思考但不主动发言,因此在课堂上要
加强问题引导和指导动手写的过程,多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重点难点
(1)中心法则的建立与发展。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前准备}
本节教学以理论为主,关键是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通过图表来呈现会有更好
的条理,所以课前准备,我主要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清晰的中
心法则图解、白化病病因图解、囊性纤维病图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图解、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图解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章节在近几年中高考的体现
认真听讲,明确考纲要求
复习导入
多媒体展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示意图
简单扼要回顾上一节基础知识。

回答转录、翻译的场所、原料、条件
反思,回顾课本内容
进入本节复习课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设问:
1.据“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引导学生据图画出一张有细胞结构流程概念图,简要的表示出其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2.病毒(DNA或RNA类型病毒)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1、中心法则的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逆转录:
学生画出有细胞结构的中心法则图解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归纳小结(中心法则)
归纳小结:中心法则蕴涵着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讲解: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问:用图解法如何表示中心法则总式?
中心法则图解
在练习薄中写出中心法则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师生互动环节:
1.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2.蛋白质与生命性状特征有何关系?
3.蛋白质如何承担生命活动(蛋白质的功能)?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
运输、催化、调节等
畅所欲言,小组互动,代表发言
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展示白化病患者图片,以白化病为例,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进一步深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例子?
如苯丙酮尿症、糖尿病、侏儒症等,这些基因又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酶(激素)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引导学生画概念图来表示
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

展示正常红细胞与异常红细胞图片。

提问:
1.(回顾)镰刀型细胞贫血病致病的原因(病因)
2.具体过程怎么样?
(复制时碱基对替换,转录、翻译)
3.是否属于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
(病因)谷氨酸被缬氨酸代替
(根本原因)关键是: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TT变成CAT
属于可遗传变异
思考与讨论:
学生讨论并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4.基因又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用概念图如何表示?
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结构蛋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引导学生画概念图来表示
归纳总结: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总结:DNA—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1.DNA的多样性

蛋白质的多样性

性状的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而又繁而有序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表现型 =基因型 + 外界环境
活动2【导入】板书设计
一. 中心法则的提出与发展
1. 提出者:克里克
2. 图解:
二.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
2.生物性状可由多基因共同控制。

如:人的身高,胖瘦等。

3.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三.细胞质基因
1.包括: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因
2.遗传方式:母氏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