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45分钟章末验收卷课件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45分钟章末验收卷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45分钟章末验收卷
1.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
象中,图线c是一条x=0.4t2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0~5 s内的运
答案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A.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c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t=5 s时,a物体速度比c物体速度大 D.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某同学用频闪照相法研 究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 选择一张清晰的频闪照片, 剪掉前面小球重叠部分进行研究.已知小球在释放位置时,球心与刻度 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1)根据图中的数据,请你读出小球运动到照片中第 5个相点时,下落 答案 解析 0.211 9(0.211 8 ~ 0.212 0 均对 ) 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下落高度h=21.19 cm=0.211 9 m.
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取4~6 m/s2之
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5 25 A.3 s B. 3 s C.2.5 s √
1 2 3 4 5 6 7
答案
解析
D.12.5 s
8
9
10 11 12 13
3.电梯从低楼层到达高楼层经过启动、匀速运行和制动三个过程,启 动和制动可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电梯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 化情况如下表: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如图甲所示,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2 kg的物块静置于x轴上的某位置(图 中未画出),t=0时刻,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轴开始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 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版新课标物理一轮复习章末过关检测(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新课标物理一轮复习章末过关检测(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Word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是指平均速度B .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C .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D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2.(2016·吉林模拟)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 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x AB ∶x BC 等于( )A .1∶1B .1∶2C .1∶3D .1∶43.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第10 s 末,质点的速度最大B .0~10 s 内,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C .第5 s 末和第15 s 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 .在20 s 内,质点的位移为9 m4.(2016·厦门模拟)某汽车在启用ABS 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

由图可知,启用ABS 后( )A .t 1时刻车速更小B .0~t 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C .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 时大D .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 更短5.(2016·衡水调研)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 、B 、C 三点,AB =BC ,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为a 1,在BC 段的加速度为a 2,且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为v B =,则( )vA +vC 2A .a 1>a 2 B .a 1=a 2C .a 1<a 2 D .不能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6.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到达斜面中点用时1 s ,速度为2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长度为1 mB .斜面长度为2 mC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 s 2D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4 m/s7.在某一高度以v 0=2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8.(2016·东莞联考)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专题复习

(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专题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物理模型|思维转换法巧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思维转换法:在运动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若按正常解法求解有困难时,往往可以通过变换思维方式、转换研究对象,使解答过程简单明了.1.转换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法将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至速度为零的过程转化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017·淮南模拟)如图1­1所示,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 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g 取10 m/s 2)( )图1­1A .1.6 mB .2.4 mC .3.2 mD .4.0 mC [由题图所示的情形可以看出,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与一个小球抛出后每隔0.4 s 对应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可知小球抛出后到达最高点和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的时间均为t=0.8 s ,故有H m =12gt 2=3.2 m ,C 正确.] [突破训练]1.(2017·郑州模拟)如图1­2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比分别为( )【导学号:92492051】图1­2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5∶3∶1C .t 1∶t 2∶t 3=1∶2∶ 3D .t 1∶t 2∶t 3=(3-2)∶(2-1)∶1D [由题意知,若倒过来分析,子弹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块木块厚度为L ,则v 23=2a ·L ,v 22=2a ·2L ,v 21=2a ·3L ,v 3、v 2、v 1分别为子弹倒过来从右到左运动L 、2L 、3L 时的速度.则v 1∶v 2∶v 3=3∶2∶1.又由于每块木块厚度相同,则由比例关系可得t 1∶t 2∶t 3=(3-2)∶(2-1)∶1,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D.]2.转换研究对象——将多物体的运动转化为单个物体的运动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1­3所示.现测得AB =15 cm ,BC =20 cm ,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求:图1­3(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 球的速度;(3)C 、D 两球相距多远?(4)A 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几颗?【思路导引】【解析】 (1)由Δx =aT 2得 a =Δx T 2=BC -AB T 2=0.20-0.150.12 m/s =5 m/s 2. (2)v B =AB +BC 2T =0.15+0.202×0.1m/s =1.75 m/s. (3)由Δx =CD -BC =BC -AB 得CD =BC +(BC -AB )=20 cm +5 cm =25 cm.(4)小球B 从开始下滑到图示位置所需的时间为t B =v B a =1.755s =0.35 s 则B 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三颗,A 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两颗.【答案】 (1)5 m/s 2(2)1.75 m/s (3)25 cm (4)两颗[突破训练]2.(2017·南通期末)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1­4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 下落到B 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导学号:92492052】图1­4A .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 AB <t BC <t CDB .闪光的间隔时间是210s C .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 AB ∶v BC ∶v CD =1∶4∶9D .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 B ∶v C ∶v D =1∶3∶5B [由题图可知AB ∶BC ∶CD =1∶3∶5,水滴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题意知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相等,A 错误;由h =12gt 2可得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为210 s ,即闪光的间隔时间是210 s ,B 正确;由v =x t 知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 AB ∶v BC ∶v CD =1∶3∶5,C 错误;由v =gt 知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 B ∶v C ∶v D =1∶2∶3,D 错误.]高考热点1|高考常考的三类图象问题物理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表示物理过程,并能鲜明地体现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图象问题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通过题目所给图象获取信息解答相应问题(识图型);2.根据题目叙述的情景选择正确的物理图象(选图型);3.根据题中已知的物理图象选择给出的另一类对应图象(绘图型).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5所示,据此判断(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图1­5B[由图可知前两秒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两秒受力恒定,2~4 s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且恒定;4~6 s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且恒定;6~8 s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正,且恒定,故A 错误,B正确;由于加速度a恒定,所以匀加速运动范围内位移x与时间是二次函数关系,且4 s末位移不为0,故C、D错误.][突破训练]3.(多选)(2017·石家庄模拟)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1­6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92492053】甲乙图1­6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大B.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 mC.t=3 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t=3 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ABD[由甲图看出:物体A和B的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速度都不变,说明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所以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故A正确.由甲图看出: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Δx=10 m-0=10 m.故B正确.由乙图看出:t=3 s时,D图线所围“面积”大于C图线所围“面积”,说明D的位移大于C的位移,而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所以物体C还没有追上物体D,故C错误.由乙图看出:前3 s 内,D 的速度较大,DC 间距离增大,3 s 后C 的速度较大,两者距离减小,t =3 s 时,物体C 与物体D 之间有最大间距,故D 正确.]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1­7所示.下列v ­t 图象中,可以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情况的是( )图1­7D [由a ­t 图象可知,0~T 2时间内,a =a 0>0,若v 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 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选项B 、C 错误;由于T ~2T 时间内,a =-a 0<0,故物体在v 0≥0时做匀减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T 2时间内相同,选项A 错误,D 正确.] 高考热点2|刹车避撞问题近几年高考命题围绕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较多,试题常瞄准考生对刹车避撞问题中常犯的错误,设置“陷阱”,使“想当然”的考生掉进陷阱,造成失误.为避免此类问题出错,要牢固掌握以下三点:1.汽车刹车问题实质是物体做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速度减为零后,其加速度也为零.2.判断汽车在给定的时间或位移内的运动规律,当t ≤v 0a时,汽车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x ≤v 202a ,若运动时间t >v 0a ,则汽车的位移x =v 202a,汽车在整个过程中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静止.3.两车同向行驶避免相撞的条件是,后车追上前车瞬间v 后=v 前.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A 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 处向北走)经0.7 s 作出反应,从A 点开始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 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 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如图1­8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并测出肇事汽车速度v A ,警方派一车胎磨损情况与肇事车相当的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 m =14 m/s 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出事点B 急刹车,恰好也在C 点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x AB =17.5 m 、x BC =14.0 m 、x BD =3.4 m .问:图1­8(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 A 是多大?(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思路导引】【解析】 (1)以警车为研究对象,则v 2m =2ax BC 将v m =14 m/s 、x BC =14.0 m 代入,得警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 =7 m/s 2,因为警车行驶条件与肇事汽车相同,则肇事汽车的加速度也为7 m/s 2.所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 A =2ax AC =21 m/s.(2)肇事汽车在出事点B 的速度v B =2ax BC =14 m/s ,肇事汽车通过x AB 段的平均速度v ′=v A +v B 2=17.5 m/s ,肇事汽车通过x AB 段的时间t =x AB v ′=1 s .所以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v = 3.40.7+1m/s =2 m/s. 【答案】 (1)21 m/s (2)2 m/s[突破训练]5.汽车A 以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 0=7 m 处、以v B =10 m/s 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 正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 =2 m/s 2.从此刻开始计时.求:(1)A 追上B 前,A 、B 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2)经过多长时间A 恰好追上B?【导学号:92492054】【解析】 汽车A 和B 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1)当A 、B 两辆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即v B -at =v A ,解得t =3 s 此时汽车A 的位移x A =v A t =12 m汽车B 的位移x B =v B t -12at 2=21 m 故最远距离Δx m =x B +x 0-x A =16 m.(2)汽车B 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t 1=v B a=5 s , 运动的位移x B ′=v 2B 2a=25 m 汽车A 在t 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x A ′=v A t 1=20 m 此时相距Δx =x B ′+x 0-x A ′=12 m汽车A 需再运动的时间t 2=Δx v A=3 s 故A 追上B 所用时间t =t 1+t 2=8 s.【答案】 (1)16 m (2)8 s。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随堂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随堂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 点,测得 h1、h2、h3、h4、h5.若打点的周期为 T,则打 E 点 h5-h3 2T ; 时速度为 vE=________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 v2 与 h 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
2 9.4 则重力加速度 g=________m/s .
解析:(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打点计时器. (2)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表所示.
s1 距 离 (m)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0.42 1.12 1.53 1.81 1.92 1.90 1.93 1.92 1.91 1.94
2 4 0 4 3 0 2 6 2 6
可以看出,开始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逐渐变大的,后面两 点间的距离基本上保持不变, 说明开始时小车先做加速运动, 后做匀速运动.再进一步分析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变化, 相邻两点间距离的差值如表所示.
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如图所 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B、C、D、E 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有 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
(1)在打点计时器打 B、C、D 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B= ________m/s;vC=________m/s;vD=________m/s.
x(m) t(ms) x (m/s) t
0.500 292.9 1.71
0.600 371.5 1.62
0.700 452.3 1.55
0.800 552.8 1.45
0.900 673.8 1.34
0.950 776.4 1.2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2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20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

1~4题为单选,5~8题为多选,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2016·湖北八校联考)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导学号 51342115( B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在轨道上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④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由于空间站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解析] 火箭点火启动时,初速度为零,但是下一时刻速度不为零,因为a=错误!=错误!,所以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是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也可能为零,故C错误;空间站匀速转动,需要向心力,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故D错误.2.(2017·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模拟)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了错觉。

最新-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同步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大纲 精品

最新-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同步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大纲 精品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8·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如图1所示是一物体的x-t图象,则该物体在6 s内的路程是 ( )A.0 m B.2 mC.4 m D.12 m 图1解析:物体在6 s内的路程为各时间段的位移大小之和,故6 s内的路程为2 m+2 m +4 m+4 m=12 m,故D正确.答案:D2.如图2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t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图3中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图2图3解析:0~t1时间内物体匀速正向运动,故选项A错;t1~t2时间内,物体静止,且此时离出发点有一定距离,选项B、D错;t2~t3时间内,物体反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即x-t图象中,0~t1和t2~t3两段时间内,图线斜率大小相等,故C对.答案:C3.(2018·浙江五校联考)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如图4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 )图4解析:依题意可设第1个小球经时间t 落地,则第2个小球经时间2t 落地,第3个小球经时间3t 落地,第4个小球经时间4t 落地.又因为四个小球做的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因此它们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4∶9∶16,只有C 正确.答案:C4.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1600 m ,所用的时间为40 s .假设这段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 )A .a =2 m/s 2,v =80 m/sB .a =1 m/s 2,v =40 m/sC .a =2 m/s 2,v =40 m/sD .a =1 m/s 2,v =80 m/s解析: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初速度为零,位移为1600 m ,运动时间为40 s .根据方程x =12at 2,可得a =2x t 2=2×1600402 m/s 2=2 m/s 2.再根据v =at ,可得v =2×40 m/s =80 m/s.故A 正确.答案:A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5.(2018·朝阳模拟)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5所示,则 ( )图5A .t 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B .t 2~t 3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C .t 1~t 2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0~t 3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解析:由图线知火箭速度始终向上,故A 正确;0~t 2时间内,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向上,为超重状态,t 2~t 3时间内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向下,为失重状态.故B 、D 均错误,C 正确.答案:AC6.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该行星表面的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6所示,则 ( )图6A .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 2B .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C .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D .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物体从h =25 m 处开始下落,在空中运动了t =2.5 s 到达行星表面,根据h =12at 2,可以求出a =8 m/s 2,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运动学公式可以算出v =at =20 m/s ,可知C 正确D 错误.答案:AC7.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 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 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 2时刻以较小速度v 2着地.他的速度图 图7象如图7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 2和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0~t 1,v =v 12B .t 1~t 2,v =v 1+v 22C .t 1~t 2,v >v 1+v 22D .t 1~t 2,v <v 1+v 22解析:0~t 1时间内,空降兵做匀加速运动,v =0+v 12=v 12,A 正确;t 1~t 2时间内,空降兵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v ≠v 1+v 22,B 错误;由v =x t 和v -t 图线与t 轴所围面积等于t 时间内的位移x 可知,v <v 1+v 22,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AD8.(2018·三明模拟)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汽车在0~25 s 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8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汽车在10~15 s 内处于静止状态B .汽车在15 s 前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 .汽车在0~10 s 内的加速度大于15~25 s 内的加速度 图8D .汽车在0~25 s 内的位移为350 m解析:汽车在10~15 s 内速度为20 m/s ,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 错误;汽车在0~25 s 内速度始终为正,方向不发生改变,B 错误;汽车在0~10 s 内的加速度为20-010m/s 2=2 m/s 2,在15~25 s 内的加速度为10-2025-15m/s 2=-1 m/s 2,故C 正确;汽车在0~25 s 内的位移为v -t 图线与t 轴所围面积,可求得为350 m ,D 正确. 答案:CD9.(2018·广州模拟)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9所示.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图9B .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 .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 1+v 22解析:速度—时间图象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A 正确,B 错误;两物体在0~t 0时间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故物体均沿正方向前进,位移不断增大,C 正确;由图可知,Ⅰ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v 1+v 22,Ⅱ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故D 错误.答案: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14分)(2018·河源联考)某同学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打下如图11所示的纸带.如果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记为x 1、x 2、x 3、x 4、x 5、x 6.图10图11(1)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A”或“B”)(2)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方法A :由g 1=x 2-x 1T 2,g 2=x 3-x 2T 2,…,g 5=x 6-x 5T 2 取平均值g =9.767 m/s 2;方法B :由g 1=x 4-x 13T 2,g 2=x 5-x 23T 2,g 3=x 6-x 33T 2 取平均值g =9.873 m/s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 1、x 2、x 3、x 4、x 5、x 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数据,方法A 中有________;方法B 中有____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填“A”或“B”)更合理.解析:(1)与重物相连接的纸带一端点间距较小,故为A 端.(2)从表面上看,方法A 中六组数据均得到利用,实际上只用了x 1和x 6两组数据,而方法B 采用的是逐差法,六组数据均得到利用,故方法B 更合理.答案:(1)A (2)x 1、x 6 x 1、x 2、x 3、x 4、x 5、x 6 B11.(20分)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 1 s 内物块的位移是 4 m ,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解析:(1)设人接住物块前1 s 时速度为v ,则有:h ′=vt ′-12gt ′2 即4 m =v ×1 m-12×10×12 m 解得v =9 m/s.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 t =v -v 0-g +t ′=9-11-10s +1 s =1.2 s. (2)竖直井的深度为h =v 0t -12gt 2=11×1.2 m-12×10×1.22 m =6 m.答案:(1)1.2 s (2)6 m12.(20分)(2018·合肥质检)如图12所示,小球甲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高h =5 cm 的A 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C 点以速度v 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C 点与斜面底端B 处的距离L =0.4 m .甲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乙追去,甲释放后经过t =1 s 刚好追上乙,求乙的速度v 0.图12解析:设小球甲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 ,运动时间为t 1,运动到B 处时的速度为v 1,从B 处到追上小球乙所用时间为t 2,则a =g sin30°=5 m/s 2由h sin30°=12at 21得:t 1= 4h a=0.2 s t 2=t -t 1=0.8 sv 1=at 1=1 m/sv0t+L=v1t2代入数据解得:v0=0.4 m/s. 答案:0.4 m/s。

最新-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

最新-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2018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用时10天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中国商船护航.如图所示,此次护航从三亚起航,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四千五百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解析将护航舰艇看作质点可较方便的研究其运行轨迹,故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项错误,C项正确;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项错误.答案AC2.2018年的奥运圣火经珠穆朗玛峰传至北京,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A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 .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 .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解析 旗向左偏,说明有向左吹的风,由甲的火焰向左偏,无法确定甲的运动状态,由于乙的火焰向右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答案 D3.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m/s 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s ,按规定速度为8m/s 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m ,则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 )A .位移为8m ,符合规定B .位移为8m ,不符合规定C .位移为4m ,符合规定D .位移为4m ,不符合规定解析 由于s =v 2t =82×1m=4m<5.9m ,刹车试验符合规定.答案 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解析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故B 正确,D 错误;由Δv =a Δt ,Δv 的大小还与Δt 的大小有关,故C 错误;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反而减小,故A 错误.答案 B5.一个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设向上为正方向,则可知( )A .这是竖直下抛运动B .这是竖直上抛又落回原地的过程C .这是从高台上竖直上抛又落回地面的过程D .抛出后2s 物体又落回抛出点解析 考查速度图像.由v -t 图像可知,速度先正后负,物体先向上后向下,A 错误;图线与横轴所夹面积先有正面积,后有负面积,到2s 时正负面积相等,回到原地,D 正确;到3s 末,负面积比正面积大,物体的最终位置在抛出点的下方,C 正确,B 错误.答案 CD6.某中学生身高1.70m ,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m 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 取10m/s 2)( )A .7m/sB .6m/sC .5m/sD .3m/s解析 设中学生的重心位于身体的中点,则重心上升的高度为h =2.10m -12×1.70m=1.25m ,由v 20=2gh 得v 0=2gh =5m/s.答案 C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0.25m/s 向右B .0.25m/s 向左C .1m/s 向右D .1m/s 向左解析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v -t 图像.由于v -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所以前3s 内的位移为s 1=12×3×2m=3m ;后5s 内的位移为s 2=-12×5×2m=-5m ;8s 内的总位移为s =s 1+s 2=-2m ,平均速度为v =s t =-28m/s =-0.25m/s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正确选项为B.答案 B8.如图所示,AB 和CD 是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端分别位于半径为R 和r 的两个相切的竖直圆上,并且斜槽都通过切点P ,有一个小球由静止分别从A 滑到B 和从C 滑到D ,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t 1和t 2之比为( )A .1:1B .1:2C.3:1 D .1: 3解析 由2R cos30°+2r cos30°=12g cos30°t 21和2R cos60°+2r cos60°=12g cos60°t 22,得t 1:t 2=1:1,A 正确.答案 A9.一个斜面,其底边固定且水平,斜面倾角在0~90°内变化,一质量为1 kg 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滑到最远点的位移随斜面倾角θ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在θ=30°时,物体上滑的位移是( )A .5mB .53mC .10mD .102m解析 当θ=90°,为竖直上抛运动,对应的位移为x =10m ,v 0=2gH =10 2 m/s ;当θ=0°时,为水平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的大小为a =μg ,物体以v 0滑动,对应的位移为x =103m ,μ=v 202gx =33;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mg (sin θ+μcos θ)=ma ,a =-g (sin θ+μcos θ),将θ=30°代入,解得a =-10 m/s 2,所以物体上滑的位移x =-v 202a=10m.答案 C10.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 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 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 2的加速度沿甲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 )A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 .若v >2 a 1+a 2 d ,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 .若v <2 a 1+a 2 d ,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解析 在乙车加速到甲车速度相同之前,两车间距一直在减小;速度相同之后,两车间距就会变大,故选项A 、B 均不对;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对乙车的加速度为(a 1+a 2),初速度为v ,距离为d ,则v 2t -v 20=2ax 得若v <2 a 1+a 2 d ,则两车就不会相撞.答案 D二、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6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装置示意图.A 为光源,B 为光电接收器,A 、B 均固定在车身上,C 为小车的车轮,D 为与C 同轴相连的齿轮.车轮转动时,A 发出的光束通过旋转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信号,被B 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电子电路记录和显示.若实验显示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为n ,累计脉冲数为N ,则要测出小车的速度和行程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或数据是________;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 =________;行程的表达式为s =________.解析 小车前进时车轮转动,车轮转动一周,车前进距离Δs =2πR ,求出与此对应的时间Δt ,即可求得速度v .因车轮与齿轮同轴,若能测出齿轮的齿数P ,则Δt =Pn,车速v =Δs Δt =2πRn P,故需测量车轮半径R 和齿轮的齿数P .若累计脉冲数为N ,则车轮转过的圈数为N P,所以车的行程s =2πRN P.答案 车轮半径R ,齿轮的齿数P2πRnP 2πRNP12.(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反映小车运动的一条打点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分别标出O 与A 、B 、C 、D 、E 、F 点的距离,则小车①做________运动,判断依据________;②对应O 与A 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③对应E 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 ;④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 2.答案 匀加速直线 Δx =0.75cm 不变 0.14 0.48 0.7513.(12分)2018年初冬,我国北方大部遭受暴雪袭击.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行.大雪过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雪覆盖路面后被车轮挤压,部分融化为水,在严寒的天气下,又马上结成冰,汽车在光滑的平面上行驶,刹车后难以停下.据测定,汽车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7,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对于没有安装防抱死(ABS)系统的普通汽车,在规定的速度急刹车后,车轮立即停止运动,汽车在普通的水平路面上滑行1.4m 才能停下,那么汽车以同样的速度在结了冰的水平路面上行驶,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多少?(g =10m/s 2)解析 汽车在水平路面前进-μmg =ma 即a =-μg因此a 1=-μ1g =-7m/s 2a 2=-μ2g =-1m/s 2由运动学公式0-v 20=2as ,得s =-v 22a所以s 2s 1=a 1a 2所以s 2=a 1a 2s 1=9.8m. 答案 9.8m14.(12分)2018年10月1日18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发射约二十四分钟后,星船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百次发射.图是监测系统每隔2.5s 拍摄的关于起始匀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m ,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求:(1)火箭在加速上升阶段的加速度;(2)火箭在照片中第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解析由图中尺寸可知,2.00cm对应40m,即1.00cm对应20m.在两个相等时间内的图上位移差为(10.50-4.00-4.00)cm=2.50 cm,对应真实位移差为 2.50×20m=50.00m.由Δs=aT2,即可求出加速度a=8m/s2.火箭在第2个像对应时刻的速度为1、3两像之间的平均速度,可以计算得出为42m/s.答案(1)8m/s2(2)42m/s15.(12分)物块以v0=4m/s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起点为D点,途经A、B两点,已知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速度的2倍,由B点再经0.5s物块滑到斜面顶点C速度变为零,A、B相距0.75m,求斜面的长度及物体由D运动到C的时间?解析 物块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设A 点速度为v A 、B 点速度v B , 加速度为a ,斜面长为x .A 到Bv 2B -v 2A =2ax AB ①v A =2v B ② B 到C 0=v B +at 0 ③解①②③得v B =1m/sa =-2m/s 2D 到C 0-v 20=2ass =4m.从D 运动到C 的时间为t 1v C =v 0+at 1 t 1=2s.答案 4m 2s16.(12分)如图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 0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l =3m ,货箱放入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a =4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 =10m/s 2.为使货箱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平板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 0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 设经过时间t ,货箱和平板车达到共同速度v ,以货箱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货箱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1=μg .货箱向右运动的位移x 箱=12a 1t 2又v =a 1t平板车向右运动的位移x车=v0t-12at2又v=v0-at为使货箱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应满足x车-x箱≤l 联立得v0≤2 a+μg l代入数据v0≤6m/s.答案v0≤6m/s。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模拟演练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答案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模拟演练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含答案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1.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 .水B .桥C .人D .地面2.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跑完800 m 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 mB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 ,指的是路程大小为4.50 mC .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二个加时赛,共需10 min ,指的是时刻D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作质点3.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极短时,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Δt 极短时Δv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上面用到的物理方法分别是( )A .控制变量法 微元法B .假设法 等效法C .微元法 类比法D .极限法 类比法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5.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 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5π2R ,A 指向C ;10R B.5π2R ,A 指向C ;5π2R C.10R ,A 指向C ;5π2R D.10R ,C 指向A ;5π2R 6.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则( )A .甲先到达B .乙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7.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 末或第3 s 初,也可以称为2 s 内B .t 2~t 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 内C .t 0~t 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 内或前2 s 内D .t n -1~t n 表示时间,称为第(n -1) s 内8.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 5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A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 m/sB .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15C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 m/sD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 m/s9.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国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1.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B .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不能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2. 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24t -6t 2,则它在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 .6 m/sB .8 m/sC .10 m/sD .12 m/s3.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 甲∶m 乙=5∶1,甲从高H 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 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 .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C .甲落地时,乙的速度大小为2gHD .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4.一物体以初速度v 0做匀减速运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为x 1=3 m ,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x 2=2 m ,又经过位移x 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初速度v 0的大小为2.5 m/sB .加速度a 的大小为1 m/s 2C .位移x 3的大小为98mD .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5.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站台上,观测到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 2 s ,全部列车车厢通过他历时 6 s ,则此列车的车厢数目为( )A .7节B .8节C .9节D .10节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 =(10-0.1v 2) m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C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7.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v t -v 0s,其中v 0和v 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最新-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有解析 新 精品

最新-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有解析 新 精品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1所示,则小球在图中过程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图1-1A.0.25 m/s B .0.2 m/s C .0.17 m/s D .无法确定解析:由平均速度定义得v =x t =5×10-2310m/s =0.17 m/s.答案:C 2.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 m/s 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 m ,那么上述汽车刹车性能是否符合规定( )A .位移为8 m ,符合规定B .位移为8 m ,不符合规定C .位移为4 m ,符合规定D .位移为4 m ,不符合规定解析:实际刹车位移x =v t =v 02t =4 m <5.9 m ,符合规定.答案:C 3.(·长沙一中月考)一辆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5 s ,已知前3 s 的位移是12 m ,后3 s 的位移是18 m ,则小车在这5 s 内的运动中( )A .平均速度为6 m/sB .平均速度为5 m/sC .加速度为1 m/s 2D .加速度为0.67 m/s 2解析:根据运动学规律得v 1.5=x 1t 1=123 m/s =4 m/s ,v 3.5=x 2t 2=183 m/s =6 m/s ,则a =v 3.5-v 1.5t =6-42 m/s 2=1 m/s 2,这5 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5 s 末的瞬时速度v 2.5=v 1.5+v 3.52=5 m/s ,综上所述应选择B 、C. 答案:BC4.两物体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着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A .gt 2B .3gt 2/8C .3gt 2/4D .gt 2/4 答案: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为零的质点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加速度减小到零之前,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C .某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东,且做直线运动,则该质点一定在向东做加速直线运动D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一定变化解析: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的质点才处于静止状态,A 错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虽然加速度减小,但速度还是增大的,位移不断增大,B 正确;质点的加速度向东,但速度不一定向东,C 错误;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可以是变化的,也可以是恒定的,D 错误.答案:B 6.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 =v -v 0x ,其中v 0和v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 >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v -v 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B .若A >0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0+v2D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20+v22解析:若A >0且保持不变,由A =v -v 0x 和a =v -v 0t 得:a =Ax /t ,由于速度v =x /t 在增加,所以a 在逐渐变大,A 错B 对;在“另类匀速直线运动”中,由于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加,所以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 0+v2,C 对D 错.答案:BC一个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v t ,如图1-2所示,则下列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v =v 0+v t2B.v >v 0+v t2C .a 的大小和方向都没有变化D .a 随时间逐渐减小解析:若t 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x 1=v 0+v t2t ,对应梯形“面积”,从图中可知x 1小于图线与t 轴所夹面积,即v t >v 0+v t2t ,A 错B 对.随着t 增大,切线的斜率在减小,故a 减小,C 错D 对.答案:BD8.两个固定光滑斜面AB 和BC ,A 和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 比斜面AB 长,如图1-3所示,[一个滑块自A 点以速度v A 上滑,到达B 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 滑下,设滑块从A 点到C 点的总时间是t C ,那么图1-4的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 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是( )图1-4解析:v -t 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做匀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越大,直线越陡,而物块从A 经B 到C 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没有阻力做功,故A 、C 两点处物体应具有相等的速率,B 不正确.AB 和BC 两段上,物体平均速率相等,AB 段比BC 段运动时间短,A 不正确.又因为AB 段加速度大于BC 段加速度,两段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B 和BC 段的速度图线为直线(a 的大小不变),D 不正确.答案:C9.从某一高度相隔1 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下落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球距离保持不变B .两球距离越来越大C .两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D .乙球相对甲球做匀加速运动[解析:设甲球运动时间为t ,则v 甲=gt ,v 乙=g (t -1),v 甲-v 乙=g ,即甲球相对于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B 、C 正确.答案:BC10.如图1-5所示,a 、b 分别表示先后从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5A.4 s末两物体的速度相等B.4 s末两物体在途中相遇C.5 s末两物体的速率相等D.5 s末两物体相遇解析:考查对v-t图象的理解和应用.4 s末时,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位移相等,则A错,B对;5s末时速率不同,位移也不同,C、D都错误.答案:B二、实验题(共16分)11.(6分)某同学用如图1-6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打下如图1-7所示纸带.如果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记为x1、x2、x3、x4、x5、x6.(1)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A或B).(2)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方法A :由g 1=x 2-x 1T 2,g 2=x 3-x 2T 2,…,g 5=x 6-x 5T 2取平均值g =9.767 m/s 2;方法B :由g 1=x 4-x 13T 2,g 2=x 5-x 23T 2,g 3=x 6-x 33T2,取平均值g =9.873 m/s 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 1、x 2、x 3、x 4、x 5、x 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数据,方法A 中有__________;方法B 中有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__(填“A”或“B”)更合理.答案:(1)A (2)x 1、x 6 x 1、x 2、x 3、x 4、x 5、x 6 B12.(10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8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 、B 、C 、D 、E 、F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 点的距离依次是2.0 cm 、5.0 cm 、9.0 cm 、14.0 cm 、20.0 cm.(1)根据已学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 点的速度为v B =__________m/s ,CE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2)以打B 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 -t 坐标系如图1-9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 2.解析:(1)v B =A C2T =5.0×10-22×0.1m/s =0.25 m/s ,CE 间的平均速度v =AE -AC 2T=(14.0-5.0)×10-22×0.1m/s =0.45 m/s.(2)应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解得v B =0.25 m/s ,v C =0.35 m/s ,v D =0.45 m/s ,v E =0.55 m/s ,描点作出v -t 图线如图1-10所示.图1-10(3)由图线得其加 速度a =1.0 m/s 2. 答案:(1)0.25 0.45 (2)见图1-10 (3)1.0三、计算题(共44分)13.(8分)在一段限速为50 km/h 的平直道路上,一辆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后车轮在路面上滑动并留下9.0 m 长的笔直刹车痕.从监控录像中得知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 s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车刹车前的速度,并判断该车有没有超速行驶.解析: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由运动学公式x =v 0t -12at 2,v =v 0-at 且v =0,联立解得v 0=2x t =2×9.01.5m/s =12 m/s ,由v 0=12 m/s =43.2 km/h <50 km/h ,可以判断,该车没有超速. 答案:43.2 km ,没有超速14.(10分)201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造成山体滑坡,道路堵塞,给救援工作带来巨大困难.某空降部队为完成国家交付的救援任务,采用直升飞机空降救援方式.若已知飞机高度325 m ,空降兵开始空降阶段自由下落5 s ,然后打开降落伞减速,且着地速度不超过5 m/s ,则打开降落伞后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少?(g 取10 m/s)解析:空降兵自由下落的位移h 1=12gt 2=125 m ,5 s 末时速度v 1=gt =50 m/s ,打开降落伞后的位移h 2=(325-125) m =200 m ,由运动学规律得v 21-v 22=2ah 2,解得a =v 21-v 222h 2=502-522×200m/s 2=6.2 m/s 2.答案:6.2 m/s 215.(12分)质点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B 点,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随后做匀速运动,总时间为10 s .如果质点一直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与第一次相同的匀加速运动,且到达B 点时的速度是第一次到达B 点时的2倍,求第二次的运动时间.解析:设质点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 ,AB 长为x . 第一次: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v22a,时间t1=va,匀速运动的位移x2=v(t-t1)第二次:运动的位移x′=(2v)2 2a结合x=x1+x2,解得t=4s解得t′=8 s答案:8s16.(14分)1935年在前苏联的一条直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因蒸汽不足而停驶,驾驶员把货车车厢甲(如图1-11所示)留在现场,只拖着几节车厢向前方不远的车站开进,但他忘了将车厢刹好,以致车厢在斜坡上以4 m/s的速度匀速后退.此时另一列火车正在以16 m/s 的速度向该车厢驶来,驾驶技术相当好的驾驶员波尔西列夫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结果恰好接住了车厢甲,从而避免了相撞.设列车乙刹车过程和加速倒退过程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均为a=2 m/s2.求波尔西列夫发现车厢甲向自己驶来而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多远?解析:设两车相距为x0,从发现到接住所用时间为t,此时波尔西列夫驾驶的列车速度大小为4 m/s,由运动学规律得vt=x0,v0=-16 m/s,v-v0=at,两式联立解得x0=100 m.答案:100 m。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过关检测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过关检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过关检测(一)(建议用时: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7·成都七中模拟)如图所示为成都到重庆的和谐号动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B .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C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D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解析:选D.甲处显示时刻,乙处显示动车行进过程中的瞬时速度,答案为D.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 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 s 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g =10 m/s 2)( )A .15 mB .20 mC .11.25 mD .31.25 m 解析:选B.物体在第1 s 内的位移h =12gt 2=5 m ,则物体在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15 m ,对最后1 s 可得12gt 2总-12g (t 总-1)2=15 m ,可得t 总=2 s ,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 =12gt 2总=20 m ,B 正确. 3.我国已经成功实现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若舰载机在航母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起飞.起飞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 ,起飞过程的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舰载机离开航母起飞时的速度为vB .起飞过程的加速度为2v tC .在航母上供舰载机起飞所需要的跑道的最短长度为2vtD .舰载机起飞过程的加速度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反解析:选B.由v -=0+v t 2=v 得v t =2v ,故A 错;由a =v t -0t 得a =2v t,故B 对;由x =v -t 得x =vt ,C 错;由于舰载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与v 同向,D 错.4.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 v 和位移 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解析:选A.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应的速度位移公式为v 2-0=2a 加x 加,对应图象为抛物线,之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有v 2-v 2m =-2a 减x 减,得到v 2=v 2m -2a 减x 减,其中v m 为最大速度,比对图象知A 项正确.5.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 m ,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 s ,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8号车厢最前端),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 .2 m/s 2B .1 m/s 2C .0.5 m/s 2D .0.2 m/s 2 解析:选C.设第6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时,车的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有L =v 0t +12at 2 从第6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动车停下来,有0-v 20=2a ·2L ,解得a ≈-0.5 m/s 2或a ≈-18 m/s 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 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2017·郑州模拟)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 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 1∶a 2等于2∶1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 -1∶v -2等于1∶1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 1∶x 2等于2∶1D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 -1∶v -2等于1∶2解析:选BC.由v -=v 0+v t 2知,v -1=v -2,故B 对、D 错;由a =Δv Δt得a 1∶a 2=1∶2,故A 错;由x =v -·t 知x 1∶x 2=2∶1,故C 对.7.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两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乙车在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C .在0~10 s 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 .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 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 解析:选BCD.从题图可以看出,甲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t =4 s 末时,甲车停止,故A 错误;乙车在0~10 s 内的位移大小为8 m ,平均速度大小v -=0.8 m/s ,故B正确;甲车和乙车的位移-时间图象有两个交点,所以甲、乙两车会相遇两次,故C 正确;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P 点对应的位置坐标为x =4 m ,恰好是在0~10 s 内乙车位移的中点,又因为v t 2=v -=0.8 m/s ,v P =v x 2>v t 2,故D 正确.8.(2017·兰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 、B 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 推A .则从力F 开始作用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A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B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C .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 A <a BD .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 A >v B解析:选ACD.从力F 开始作用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对两木块运动过程分析可知,A 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 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只要A 的速度大于B 的速度弹簧就处于被压缩变短的过程中,则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弹簧压缩到最短,画出这一过程A 、B 两木块的v -t图象,则t 1时刻,A 、B 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切线斜率相同),且v A >v B ,t 2时刻A 、B 两木块的速度相同,且a B >a A ,综上,A 、C 、D 正确,B 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9.(12分)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 Hz ,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远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 8=________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后一水滴经过一个频闪间隔运动到前一水滴的位置,可看到仿佛固定不动的一串水滴,即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水滴仿佛不动.(2)g =h 8-10-h 6-8⎝ ⎛⎭⎪⎫2f 2=[(43.67-26.39)-(26.39-13.43)]×10-2⎝ ⎛⎭⎪⎫2302 m/s 2=9.72 m/s 2; v 8=h 6-104f=(43.67-13.43)×10-2430 m/s =2.27 m/s. (3)存在空气阻力会对水滴的运动产生影响,水滴滴落的频率不恒定也会对实验产生影响.答案:见解析10.(20分)如图所示,某人从距离墙壁10 m 处起跑,向着墙壁冲去,摸到墙之后立即返回到出发点.设该人起跑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4 m/s ,快到达墙壁时需减速到零,不能与墙壁相撞.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 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到出发点.求该人总的往返时间为多少?解析:加速阶段:t 1=v max a 1=1 s x 1=12v max t 1=2 m减速阶段:t 3=v max a 2=0.5 s x 3=12v max t 3=1 m匀速阶段:t 2=x -(x 1+x 3)v max=1.75 s 由墙壁向起点(终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t 4=v max a 1=1 s ; x 4=12v max t 4=2 m匀速阶段:t 5=x -x 4v max=2 s 该人总的往返时间为t =t 1+t 2+t 3+t 4+t 5=6.25 s.答案:6.25 s11.(20分)(2017·江西南昌十校模拟)如图甲所示,A 车原来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B 车在后面匀速向A 车靠近,A 车司机发现后启动A 车,以A 车司机发现B 车为计时起点(t =0),A 、B 两车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B 车在第1 s 内与A 车的距离缩短了x 1=12 m.(1)求B 车运动的速度v B 和A 车的加速度a 的大小.(2)若A 、B 两车不会相撞,则A 车司机发现B 车时(t =0)两车的距离s 0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1)在t 1=1 s 时A 车刚启动,两车间缩短的距离x 1=v B t 1①代入数据解得B 车的速度v B =12 m/s ②A 车的加速度a =v B t 2-t 1③ 将t 2=5 s 和其余数据代入解得A 车的加速度大小a =3 m/s 2.④(2)两车的速度达到相等时,两车的距离达到最小,对应于v -t 图象的t 2=5 s 时刻,此时两车已发生的相对位移为梯形的面积,则s =12v B (t 1+t 2)⑤代入数据解得 s =36 m ⑥因此,若A 、B 两车不会相撞,则两车的距离s 0应满足条件 s 0>36 m .⑦答案:(1)12 m/s 3 m/s 2(2)s 0>36 m。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次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次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基础课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多选)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通过与出发点相距x 1的P 点,再经过时间t ,到达与出发点相距x 2的Q 点,则该质点通过P 点的瞬时速度为( )A.2x 1tB.x 22t C.x 2-x 1tD.x 2-2x 1t解析:选ABD 设加速度为a ,由O 到P :x 1=12at 2,a =2x 1t 2,v P =at =2x 1t ,A 对;由O到Q :t 总=t +t =2t ,由平均速度推论知,质点过P 的速度v P =x 2t 总=x 22t,B 对;由P 到Q :x PQ =x 2-x 1,x PO =x 1,x PQ -x PO =at 2,得a =x 2-2x 1t 2,v P =at =x 2-2x 1t,D 对. 2.(2019届河北唐山模拟)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的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的一节车厢长25米,动车进站时可以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6号车厢经过他用了4 s ,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 .2 m/s 2B .1 m/s 2C .0.5 m/s 2D .0.2 m/s 2解析:选C 设6号车厢刚到达旅客处时,动车的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有l =v 0t +12at 2,从6号车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动车停下来,有0-v 02=2a ·2l ,解得a ≈-0.5 m/s 2或a ≈-18 m/s 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 2.3.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计时,2 s 内与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5∶4B .4∶5C .3∶4D .4∶3解析:选C 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 =v 0a=4 s ,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在2 s 内发生的位移为x 1=v 0t -12at 2=30 m,5 s 内发生的位移为x 2=v 022a =40 m ,所以2 s内与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选项C 正确.4. (2019届吕梁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从地面上某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A 的质量比B 的质量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可能在空中相撞 B .A 、B 落地时的速度相等C .下落过程中,A 、B 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D .从开始下落到落地,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选C 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故物体仅受重力,则物体的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 ,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下落过程中,A 、B 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A 、B 不可能在空中相撞,故A 错误,C 正确;根据v 2=2gh 可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2gh ,由于两物体从不同高度开始自由下落,故到达地面时速度不相同,故B 错误;由v =v2可知落地的速度不相等,平均速度也不相等,故D 错误.5.(多选)(2018届温州五校联考)近来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假设一辆以8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 .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 =2 s 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1.6 mB .如果在距停车线6 m 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C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 ,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D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 ,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解析:选AD 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 0=0-v 0a =-8-5s =1.6 s<2s ,所以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大小x 1=⎪⎪⎪⎪⎪⎪-v 022a =6410m =6.4 m ,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8 m-6.4 m =1.6 m ,故A 正确;如果汽车在距停车线6 m 处开始刹车制动,刹车位移是6.4 m ,所以汽车不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故B 错误;刹车的位移是6.4 m ,所以汽车可做匀速运动的位移是1.6 m ,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 =,8) s =0.2 s 时,汽车刚好能停在停车线处让人,故C 错误,D 正确.6.(多选)在某一高度以v 0=2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 ,方向向上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下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上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解析:选ACD 小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 =v 0+v2求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方向竖直向上时,v =10 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15 m/s ,方向竖直向上,A 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方向竖直向下时,v =-10 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方向竖直向上,C 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h =v 2-v 02-2g=15 m ,D 正确.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列关于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比正确的是( )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5∶3∶1C .t 1∶t 2∶t 3=1∶2∶ 3D .t 1∶t 2∶t 3=(3-2)∶(2-1)∶1解析:选D 用“逆向思维”法解答,则子弹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块木块厚度为L ,则v 32=2a ·L ,v 22=2a ·2L ,v 12=2a ·3L ,v 3、v 2、v 1分别为子弹倒过来从右到左运动L 、2L 、3L 时的速度,则v 1∶v 2∶v 3=3∶2∶1,选项A 、B 错误;又由于每块木块厚度相同,则由比例关系可得t 1∶t 2∶t 3=(3-2)∶(2-1)∶1,选项C 错误,D 正确.8.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从被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tt tt解析:选C 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 ,则t =2v 0g,物体上升至最大高度的一半处的速度v x2=v 022,则用时间t 1=x2v 0+vx 22,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物体以相同的加速度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与上升时间相同,即t 2=t 1,故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t 总=t 1+t 2=2t 1=2xv 0+v 02=2v 01+2gt ,选项C 正确. 9.(多选)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大小为a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 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为a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 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总时间为t .若物体以速度v 0匀速通过AB 之间,所用时间也为t ,则( )A .v =2v 0 B.1a 1+1a 2=t vC.1a 1-1a 2=12vD.1a 1+1a 2=t 2v解析:选AB 根据题意可知,A 、B 两点间距x =v2t =v 0t ,解得v =2v 0,选项A 正确;由t 1=v a 1,t 2=v a 2,t =t 1+t 2可解得1a 1+1a 2=tv,选项B 正确,C 、D 错误.10. (2018届河南洛阳一模)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l 1=3 m ,B 、C 之间的距离l 2=4 m .若物体通过l 1、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之间的距离l 等于( )A.34 m B.43 m C.825m D.258m 解析:选D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通过O 、A 之间的距离l 的时间为t ,通过l 1、l 2每段位移的时间都是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l =12at 2,l +l 1=12a (t +T )2,l +l 1+l 2=12a (t +2T )2,l 2-l 1=aT 2,联立解得l =258m ,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19届南昌调研)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并从10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 时,速度计显示速度为54 km/h.求:(1)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2)出租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108 km/h 时,出租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少米?(车启动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零)解析:(1)由题意可知经过10 s 时,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v 1=15 m/s 由速度公式v =v 0+at 得a =v -v 0t =v 1t 1=1.5 m/s 2由位移公式得x 1=12at 12=12×1.5×102 m =75 m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是75 m.(2)当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v 2=108 km/h =30 m/s 时,由v 22=2ax 2得x 2=v 222a=300 m ,这时出租车从静止载客开始,已经经历的时间为t 2,可根据速度公式得t 2=v 2a =301.5s =20 s这时出租车时间表应显示10时11分15秒.出租车继续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间t 3为80 s ,通过位移x 3=v 2t 3=30×80 m=2 400 m所以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应显示x =x 2+x 3=(300+2 400)m =2 700 m.答案:(1)75 m (2)2 700 m12.(2018届乌鲁木齐期末)我国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假设一辆家庭轿车以30 m/s 内的速度匀速行驶,接近收费站时,轿车开始减速,至收费站窗口恰好停止,再用10 s 时间完成交费,然后再加速至30 m/s 继续行驶.若进入ETC 通道.轿车从某位置开始减速至15 m/s 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行驶15 m 即可完成交费,然后再加速至30 m/s 继续行驶.两种情况下,轿车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3 m/s 2.求:(1)轿车从开始减速至通过人工收费通道再加速至30 m/s 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2)两种情况相比较,轿车通过ETC 交费通道所节省的时间. 解析:(1)设车匀减速至停止通过的路程为x 1x 1=v 022a=150 m车匀加速和匀减速通过的路程相等,设通过人工收费通道通过的路程为x 2x 2=2x 1=300 m车匀减速至停止需要的时间为t 1=v 0-0a=10 s 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所用时间为t 2=2t 1+10=30 s.(2)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所需时间为30 s .此过程总位移为300 m ,通过ETC 通道时,速度由30 m/s 减至15 m/s 所需时间t 3,通过的路程为x 3t 3=v 0-v 1a=5 s路程x 3=v 02-v 122a=112.5 m车以15 m/s 匀速行驶15 m 所用时间t 4=1 s车在x 2=300 m 路程内以30 m/s 匀速行驶的路程x 4和所需时间t 5x 4=x 2-2x 3-15=60 m t 5=x 4v 0=2 sΔt =t 2-2t 3-t 4-t 5=17 s 故通过ETC 的节省的时间为17 s. 答案:(1)30 s (2)17 s。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温习 第1章节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讲义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温习 第1章节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讲义
可以推广到 xm-xn=(m-n)aT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 (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__1_∶__2_∶__3_∶__…__∶__n___。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_1_2_∶__2_2_∶__3_2∶__…__∶__n_2_。 (3)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位移的 比为: xⅠ∶xⅡ∶xⅢ∶…∶xn=_1_∶__3_∶__5_∶__…__∶__(_2_n_-__1_)_。
例 2 [2017·山东济南调研]如图所示是一种较 精确测量重力加速度 g 值的方法:将下端装有弹射 装置的真空玻璃直管竖直放置,玻璃管足够长,小 球竖直向上被弹出,在 O 点与弹簧分离,然后返 回。在 O 点正上方选取一点 P,利用仪器精确测得 OP 间的距离为 H,从 O 点出发至返回 O 点的时间间隔为 T1,小球两次经过 P 点的时间间隔为 T2。求: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板块一 主干梳理·对点激活
知识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Ⅱ 1.定义和分类 (1)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加__速__度_ 不变。 (2)分类匀匀减加速速直直线线运运动动::aa与与vv__反同____向向____。。
(2)由速度公式 v=v0-at 可知,列车减速到速度为 0 的 时间 t=0--av0,可知 a 最小时,列车减速运动的时间最长, tmax=avm0in=18.06 s=50 s。
总结升华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步骤
(1)基本思路
(2)应注意的两类问题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 应注意分析各段的运动性质;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 系各段的纽带。 ②对于刹车类问题,当车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 加速度也突变为零。求解此类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时 间,再选择合适公式求解。

2018届高考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物理试题

2018届高考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2018届高考一轮总复习章末检测卷: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某汽车在启用ABS 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 后( )A .t 1时刻车速更小B .0~t 3时间内加速度更小C .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 时大D .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 时短2、山东省实验中学在去年的秋季运动会中,高二(9)班的某同学创造了100 m 和200 m 短跑项目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10.84 s 和21.80 s .关于该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同学100 m 的平均速度约为9.23 m /sB .该同学在100 m 和200 m 短跑中,位移分别是100 m 和200 mC .该同学200 m 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17 m /sD .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与速度都为零3、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 m /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 /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图中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在t =5 s 时追尾C .在t =3 s 时追尾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4、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米,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用了4 s ,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 .2 m /s 2B .1 m /s 2C .0.5 m /s 2D .0.2 m /s 25、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20 s 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 s 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 .40 s 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6、2016年元宵节期间人们燃放起美丽的焰火以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按照设计,某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3 s 末到达离地面90 m 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 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 倍,g =10 m /s 2,那么v 0和k 分别等于( ) A .30 m /s ,1 B .30 m /s ,0.5 C .60 m /s ,0.5D .60 m /s ,17、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求:(1)物体在第4 s 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3 s 内的位移; (3)物体在第4 s 内的位移.二、多选题(题型注释)8、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 、B 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 推A.则从力F 开始作用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A.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B.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C. 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 A <a BD. 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 A >v B9、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第5 s 末速度为10 m /s ,则物体( ) A .加速度一定为2 m /s 2 B .前5 s 内位移可能是25 m C .前10 s 内位移一定为100 m D .前10 s 内位移不一定为100 m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题型注释)10、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 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____________cm(g取10 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____________的(填“相等”或“不相等”).四、实验题(题型注释)11、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_. A .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 B .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C .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 .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该同学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O 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两计时点到O 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图2所示.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什么?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五、计算题(题型注释)12、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13、2016年春节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0=9 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 m/s.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甲=20 m/s和v乙=34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甲=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 m处的速度恰好为6 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5 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 m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参考答案1、D2、A3、ABD4、C5、AC6、D7、8、ACD9、BC10、、80、不相等11、(1)CD(2)39.0 (3)逐渐增大到39.8 cm/ s 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12、(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20m/s;(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60m13、(1)100m(2)66m【解析】1、试题分析:由图知,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更大,所以A错误;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启用ABS后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小,故B错误;C错误;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故D正确。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一章 第1课时 描述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一章 第1课时 描述

1.参考系、质点Ⅰ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Ⅱ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可单独考查,也可与其他知识如牛顿运动定律、电场知识等综合考查.3.对x-t、v-t图象的理解及其应用,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一、质点、参考系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2.参考系(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2)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二、位移、速度1.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能等状态量.(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2.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4.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吗?提示:不等于,平均速度的意义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三、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 a =v t -v 0t .4.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单位是m/s2.点拨:(1)公式a=v t-v0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不能说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间隔成反比.(2)加速度的决定式为a=Fm,其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共同决定,其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2.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3.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4.百米运动员冲刺的速度属于瞬时速度.(√)5.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6.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7.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2016·烟台模拟)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解析:以帆板为参照物时,帆船相对于帆板同时具有向正北的速度v与向正东的速度v,故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帆船相对于帆板的速度大小为2v,方向为北偏东45°,D正确.答案:D2.(2017·安阳模拟)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点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 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D.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50 km/h解析: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v-,=xt=95/60km/h=108 km/h,A正确,B、D错误,D项中的150 km/h是汽车通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而平均速率v-,=lt=155/60km/h=180 km/h,C错误.答案:A3.如图所示的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在如左图所示的位置,经过7 s后指针指示在如右图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7.1 m/s2B.5.7 m/s2C.1.6 m/s2D.2.6 m/s2解析:a=v t-v0Δt=60 km/h-20 km/h7 s=1.6 m/s2.答案:C4.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地是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速度为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解析:设甲丙两地距离为2l,汽车通过甲乙两地的时间为t1,通过乙丙两地的时间为t2.甲到乙匀加速运动,由l=v甲+v乙2·t1,得t1=l(v甲+v乙)/2=l(0+60)/2h=l30h.从乙到丙也是匀加速运动,由l=v乙+v丙2·t2,得t2=l(v乙+v丙)/2=l(60+120)/2h=l90h.所以v-,甲丙=2lt1+t2=2ll30+l90km/h=45 km/h.答案:45 km/h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三亚”舰、“青海湖”舰护送下“河北锦锈”、“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 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的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 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青海湖”舰看作质点C.以“青海湖”舰为参考系,“三亚”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析:“4 500海里”指的是运动路线的长度即路程;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青海湖”舰的大小与其位移大小相比可忽略不计,所以可将“青海湖”舰看作质点;因为“青海湖”舰和“三亚”舰运动的速度相同,“三亚”舰相对于“青海湖”舰的空间位置不变,所以以“青海湖”舰为参考系,“三亚”舰一定是静止的;题中只给出航行路程,不知位移和时间,所以不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B2.(2016·衡水模拟)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灯丝的白炽车灯大约快0.5秒,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假设后车以50 km/h的车速匀速前进,则在0.5秒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多少() A.3 m B.7 mC.12 m D.25 m解析:由x=vt得x=503.6×0.5 m=6.94 m.故B项正确.答案:B3.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A.12 m/s39 m/s B.8 m/s38 m/sC.12 m/s19.5 m/s D.8 m/s12 m/s解析:平均速度v-=ΔxΔt,t=0时,x0=5 m;t=2 s时,x2=21 m;t=3 s时,x3=59 m.故v-1=x2-x02=8 m/s,v-2=x3-x21=38 m/s.答案:B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速度方向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一定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小解析:答案: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物体运动速率不变但方向可能变化,因此合力不一定为零,A错;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即加速度在变化,是非匀加速直线运动,B错;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其速度方向相反,能判断其做减速运动,C对;若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错.答案:C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它先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驶完余下的13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v是()A.24 km/h B.35 km/hC.36 km/h D.48 km/h解析:设总位移为x,则前2x3所用的时间t1=2x3v,后x3所用的时间t2=x3v2=x3×20 km/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xt1+t2,将以上两式代入数据,求得v=35 km/h.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7.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和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停留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解析:楼房相对地面静止,甲看到楼房上升,可以判断甲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可以判断乙匀速下降,且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可以判断丙可能匀速下降,且速度小于甲的速度,也可能匀速上升,还有可能静止在空中,综上可以判断A 、B 、C 正确.答案:ABC8.(2017·石家庄模拟)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 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A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 /sB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 /sC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 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 /sD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 处的瞬时速度是2 m /s解析:照相机每隔0.1 s 拍照一次,所以图中0~8 cm 所用的时间t =0.4 s ;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所以图中8 cm 对应的实际位移x =80 cm =0.8 m .则小球在通过图中8 cm 距离内的平均速度v -,=x t =0.80.4 m /s =2 m /s ,A 正确,B 错误;图中对应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可用图中3.5 cm 到7.5 cm 这一段的平均速度近似表示.图中3.5 cm 到7.5 cm 这一段对应的实际位移x′=40 cm =0.4 m ,所用的时间t′=0.2 s ,所以图中6 cm 处的瞬时速度v′=0.40.2 m /s =2m /s ,C 错误,D 正确.答案:AD9.(2017·郑州模拟)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D.若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解析:由题意知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t=xv=7.515s=0.5 s,选项A正确;酒后反应时间t′=xv=1515s=1 s,Δt=t′-t=0.5 s,选项B正确;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2=2a(x制-x思),a=7.5 m/s2,选项C错误;由题意可得,当酒后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制动距离为66.7 m>60 m,不能安全停车,选项D正确.答案:ABD三、非选择题10.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保时捷911GT3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只需4.2 s.(1)求保时捷911GT3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解析:(1)末速度v t=100 km/h=1003.6m/s≈27.78 m/s,平均加速度a=v t-v0t=27.78-04.2m/s2≈6.61 m/s2.(2)所需时间t=v t-v0a=27.8-03s≈9.27 s.答案:(1)6.61 m/s2(2)9.27 s11.(2017·保定模拟)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 m /s ?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解析:(1)是;不相等.加速运动从0增到12 m /s ;减速运动从12 m /s 到0,变化量的大小一样,但所需时间不一样.(2)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a 2=v -v 0Δt =3-910.5-9.5m /s 2=-6 m /s 2. 设汽车经t′秒停止,t ′=v ′-v 0′a 2=0-3-6 s =0.5 s .总共经历的时间为t =10.5 s +0.5 s =11 s .(3)汽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1=6-32.0-1.0 m /s 2=3 m /s 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 1=12-03 s =4 s ,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12 m /s . 减速时间t 3=0-12a 2=0-12-6 s =2 s ,匀速时间t 2=11 s -4 s -2 s =5 s . 则汽车总共运动的路程s =v 2t 1+vt 2+v2t 3=⎝ ⎛⎭⎪⎫122×4+12×5+122×2m =96 m . 答案:(1)是 不相等 (2)11 s (3)96 m。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题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题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要求】一、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加速度.3.会利用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二、实验原理从纸带上确定计数点和两计数点间隔的时间,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平均速度求出瞬时速度;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是一个常数来确定运动性质.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线、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原理图,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线系在小车上,细线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方法规律】一、数据处理1.利用逐差法求平均加速度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 a =a 1+a 2+a 33. 2.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d n +1-d n -12T. 3.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物体的加速度.二、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线要和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要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5.准确作图: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直线.三、误差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计数点的距离时有误差.2.作v -t 图象时出现作图误差.3.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打点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同.4.长木板粗糙程度不均匀,小车运动时加速度有变化造成误差.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考查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 .安装好实验器材;B .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 、b 、c 、d 等点;C .测出x 1、x 2、x 3….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秒表D .刻度尺E .天平F .重锤G .弹簧测力计(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 1、x 2、x 3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 ,则打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3)如果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出前六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 1、x 2、x 3、x 4、x 5、x 6,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 ,则小车的加速度a 的表达式为:________.[答案] (1)AD (2)x 3-x 2=x 2-x 1 x 2+x 310t(3)a =(x 4+x 5+x 6)-(x 1+x 2+x 3)225 t 2(1)两种打点计时器的不同①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 V 以下低压50 Hz 交流电源,用振针打点,每隔0.02 s 打一次点.②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 50 Hz 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每隔0.02 s 打一次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即x 2-x 1=x 3-x 2=x 4-x 3=…=恒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对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考查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 =0.02 s ,其中x 1=7.05 cm 、x 2=7.68 cm 、x 3=8.33 cm 、x 4=8.95 cm 、x 5=9.61 cm 、x 6=10.26 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 、C 、F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 、E 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3)以A(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5)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49 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解析] (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知: v D =x 3+x 42T =(8.33+8.95)×10-2m 2×0.1 s=0.864 m/s 同理可得v E =0.928 m/s.(3)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4)小车的加速度a =Δv Δt =1.00-0.700.52-0.04m/s 2=0.63 m/s 2. (5)当交变电流的频率f =49 Hz 时,实际周期大于0.02 s ,根据运动学公式Δx =aT2得,测量的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是偏大的.[答案] 见解析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考查对实验原理、方法的迁移应用能力,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对本实验的创新迁移可能从以下角度进行:1.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2.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或光电计时器代替打点计时器;3.小车在长木板上的运动改为重物的自由下落.虽然创设了新的情景,但是计算方法依然万变不离其宗,仍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平均速度法求解瞬时速度.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解析] (1)d=10 mm+0.05 mm×2=10.10 mm=1.010 cm.(2)v1=dt1=1.010×10-21.0×10-2m/s≈1.0 m/s,v2=dt2=1.010×10-24.0×10-3m/s≈2.5 m/s.(3)v1、v2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答案] (1)1.010 (2)1.0 2.5 (3)平均速度滑块本实验用光电计时器代替打点计时器来测量速度和加速度,是对原有实验条件、实验器材的迁移和改进,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仍属于纸带问题的延伸.。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含解析 精品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讲 含解析 精品

必修一 第一章 第2讲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1~4题为单选,5~8题为多选)1.(2018·重庆第一次调研模拟)历史上,伽利略在斜面实验中分别从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球,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导学号 51342053( A )A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解析] 伽利略通过实验测定出小球沿斜面下滑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并证明了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B 错误,A 正确;若斜面光滑,C 选项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伽利略并没有能够用实验证明这一点,故C 错误;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故D 错误。

2.(陕西西安中学2018届第四次质量检测)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导学号 51342054( D )A .gt 2B .38gt 2C .34gt 2D .14gt 2 [解析] 第二个物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t 2后开始下落,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h 1=12g (t 2)2=gt 28。

根据h =12gt 2,知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总高度分别为12gt 2、gt 28,两物体未下落时相距3gt 28,所以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Δh =3gt 28-gt 28=gt 24,故D 正确,A 、B 、C 错误。

3.(2018·重庆南开中学期中)如图所示为位于瑞士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喷泉——日内瓦喷泉,已知该喷泉竖直向上喷出,喷出时水的速度为53m /s ,喷嘴的出水量为0.5m 3/s ,不计空气阻力,则空中水的体积应为(g 取10m/s 2)导学号 51342055( B )A .2.65m 3B .5.3m 3C .10.6m 3D .因喷嘴的横截面积未知,故无法确定[解析] 喷出的水做竖直上抛运动,水的初速度v 0=53m/s ,水在空中停留的时间t =2v 0g=10.6s ,即处于空中的水的体积V =Qt =0.5×10.6m 3=5.3m 3,故选B 。

2018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达标训练习题:第一章 运动的

2018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达标训练习题:第一章 运动的

课时达标 第2讲[解密考纲]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常与体育、交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试题难度中等.1.(2017·浙江杭州模拟)一物体以初速度v 0做匀减速运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为x 1=3 m ,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x 2=2 m ,又经过位移x 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初速度v 0的大小为2.5 m/sB .加速度a 的大小为1 m/s 2C .位移x 3的大小为1.125 mD .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2.(多选)(2017·浙江宁波一模)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2,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BC )A .v 02gB .v 0gC .3v 0gD .3v 02g3.(多选)(2016·云南一模)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位置x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为x =15+10t -5t 2(m),t 的单位为s.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A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B .t =3 s 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C .0~3 s 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D .物体处于x =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20 m/s4.(多选)(2017·吉林长春一模)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 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此时速度为v ,则( BD )A .t 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H 2B .t 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3H4C .物体下落H2时速度为v 2D .物体下落H2时速度为2v 25.(多选)(2017·甘肃兰州调研)在某一高度以v 0=20 m /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ACD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 ,方向向上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下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上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6.(多选)(2017·湖北武汉一模)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 1、x 2和t 1、t 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CD )A .x 1x 2=t 1t 2B .a 1a 2=t 1t 2C .x 1t 1=x 2t 2=x 1+x 2t 1+t 2D .v =2(x 1+x 2)t 1+t 27.(2017·河北唐山一模)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 m ,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时用了4 s ,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8号车厢最前端),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C )A .2 m /s 2B .1 m/s 2C .0.5 m /s 2D .0.2 m/s 2解析:设第6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时,车的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有L =v 0t +12at 2从第6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列车停下来,有0-v 20=2a ·2L ,解得a ≈-0.5 m /s 2或a ≈-18 m/s 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 2.8.(2017·福建福州高三模拟)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 内和第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 和7 m .则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C )A .20 mB .24 mC .25 mD .75 m解析:由Δx =aT 2得:7 m -9 m =a ×(1 s)2,a =-2 m/s 2,由x =v 0t +12at 2得9 m =v 0×1 s+12×(-2 m /s 2)×(1 s)2,解得v 0=10 m/s ,所以汽车到停下来用时t =0-v 0a =0-10-2 s =5 s ,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大小x =v -t =0+102×5 m =25 m ,故C 对.9.(2017·四川内江市模拟)我国已经成功实现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若舰载机在航母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起飞.起飞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 ,起飞过程的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舰载机离开航母起飞时的速度为vB .起飞过程的加速度为2v tC .在航母上供舰载机起飞所需要的跑道的最短长度为2v tD .舰载机起飞过程的加速度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反解析:由v -=0+v t 2=v 得v t =2v ,故A 错;由a =v t -0t 得a =2v t ,故B 对,由x =v -t ,得x =v t ,C 错,由于舰载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与v 同向,D 错.10.(多选)(2016·湖北高三起点考试)一物体自空中的A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2 s 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 m /s ,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BC )A .在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 .在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C .正在A 点,速度方向向下D .在A 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解析:设抛出时的速度为v 0,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2 s 后的速度v t =±10 m /s.由v t =v 0-gt 得:v 0=30 m/s 或10 m /s.当v 0=30 m/s 时,上升过程的时间为3 s ,则t =2 s 时,物体在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B 正确;当v 0=10 m/s 时,上升过程的时间为1 s ,再过1 s 返回抛出点,故C 正确.11.(多选)(2016·广州学业水平测试)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的一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 m 所用时间是10 s ,通过第二个60 m 所用时间是6 s ,则( AC )A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 m/s 2B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 m/s 2C .动车组接下来的6 s 内的位移为78 mD .动车组接下来的6 s 内的位移为96 m解析:第一个60 m 中间时刻的速度v 1=6010 m /s =6 m/s ,通过第二个60 m 中间时刻的速度v 2=606 m /s =10 m/s ,则加速度a =v 2-v 1t 1+t 22=0.5 m/s 2,由Δx =x 3-x 2 =aT 2,得x 3=x 2+aT 2=(60+0.5×62) m =78 m ,选项A 、C 正确.12.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 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 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 辆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x ,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 D )A .2v aB .v 2aC .x 2vD .x v解析:设某辆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 速度恰好达到v ,其前面一辆车运动时间为t +Δt ,则x 1=12at 2,x 1+x =12at 2+v ·Δt .联立上述方程得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Δt=xv ,故D 项正确.13.(多选)如图所示,以8 m /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 /s 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C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 .如果距停车线5 m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解析: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1=2 s 内的位移x 1=v 0t 1+12a 1t 21=20 m >18 m ,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 1=v 0+a 1t 1=12 m /s <12.5 m/s ,汽车没有超速,A 项正确,B 项错误;如果汽车立即做匀减速运动,汽车速度减为零,至少需要时间t 2=v 0a 2=1.6 s<2 s ,C 项正确;减速过程通过的位移为x 2=12a 2t 22=6.4 m>5m ,汽车越过了停车线,D 项错误.14.(2016·陕西西工大附中一模)一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O 点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E 五个点,已知AB =BC =CD =DE ,物体经过B 点时的速度v B 和AE 段的平均速度v -的大小关系是( A )A .vB <v -B .v B =v -C .v B >v -D .无法确定解析:令OA =l ,AB =BC =CD =DE =s ,由速度—位移公式有v A =2al 、v B =2a (l +s )、v E =2a (l +4s ),v =(v A +v E )/2,v 2-v 2B =a (l 2+4ls -l )>0,可知A 对.15.(多选)(2016·云南师大附中月考)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他们的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AD )A .它们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它们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 .它们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它们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解析: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在运动过程中,v 1=v 01+at ,v 2=v 02+at ,v 2-v 1=v 02-v 01,故A 正确,B 错误;x 1=v 01t +12at 2,x 2=v 02t +12at 2,x 2-x 1=(v 02-v 01)t ,故C 错误,D 正确.16.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一个小物体从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终停在斜面顶点P .a 、b 、c 三点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x 1、x 2、x 3,小物体由a 、b 、c 运动到P 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 .x 1t 1=x 2t 2=x 3t 3B.x 2-x 1t 22-t 21=x 3+x 1t 23-t 21 C .x 1t 1=x 2t 2<x 3t 3D.x 1t 21=x 2t 22=x 3t 23解析:倒着看,小物体从斜面顶端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x =12at 2有a =2x 1t 21=2x 2t 22=2x 3t 23,选项D 对;应用数学知识有x 2-x 1t 22-t 21=x 3-x 1t 23-t 21,选项B 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易知,选项A 、C 错.1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经过A 和B 的中点的速度为v C ,且v C =12(v A +v B );在AC 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CB 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2,则( C )A .a 1=a 2B .a 1>a 2C .a 1<a 2D .不能确定解析:由题知,C 为AB 中点,设AC =BC =x .对于AC 段有:⎝⎛⎭⎫v A +v B 22-v 2A =2a 1x ,a 1=v 2B -3v 2A +2v A v B 8x ,对于CB 段有:v 2B -⎝⎛⎭⎫v A +v B 22=2a 2x ,a 2=3v 2B -v 2A -2v A vB 8x ,利用作差法,a 2-a 1=(v A -v B )24x>0,所以a 1<a 2,即选项C 正确.。

2018版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第一章 运动的描

2018版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第一章 运动的描

课时作业(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训练]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答案:C解析: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选项A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与x m-x n=(m-n)aT2,可得:x m-x n=(m-n)Δx,即:x6-x1=5Δx,x2-x1=Δx,选项B错误;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 B=x2+x32T,选项C正确,D错误.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____,频率为________.(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填“甲”或“乙”)端和重物相连接.(3)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 2.答案:(1)交流220 V 50 Hz (2)乙 (3)9.4解析:(1)交流220 V ,50 Hz.(2)开始打点时,速度小,点距近,故乙端与重物相连接.(3)x 23-x 78=5aT 2,a =x 23-x 785T 2=(3.92-2.04)×10-25×(0.02)2 m/s 2=9.4 m/s 2. 3.(2018·安徽淮北六校联考)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机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闪光周期为130 s ,测得x 1=7.68 cm ,x 3=12.00 cm ,用上述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 2,图中x 2约为________c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9.72 9.84解析:由x 3-x 1=4aT 2,T =130 s 可得:a =(12.00-7.68)×10-24×⎝ ⎛⎭⎪⎫1302 m/s 2=9.72 m/s 2,由x 3-x 2=x 2-x 1得x 2=x 1+x 32=9.84 cm. 4.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 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 和4.0×10-3 s .用精度为0.18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 ,其示数如图丙所示.(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答案:(1)1.010(2)1.0 2.5(3)平均速度滑块解析:(1)d=10 mm+0.18 mm×2=10.10 mm=1.010 cm.(2)v1=dt1=1.010×10-21.0×10-2m/s≈1.0 m/sv2=dt2=1.010×10-24.0×10-3m/s≈2.5 m/s.(3)v1、v2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等点.C.测出x1、x2、x3、….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秒表D.刻度尺E.天平F.重锤G.弹簧测力计(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1、x2、x3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答案:(1)AD(2)x3-x2=x2-x1x2+x3 10t解析:(1)实验中打点计时器要使用50 Hz 的低压交流电源;测量x1、x2、x3要使用刻度尺;实验中无需使用秒表、天平、重锤和弹簧测力计,故选A、D.(2)因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恒量,故x3-x2=x2-x1;c点是bd段的时间中点,则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即v c=x2+x32×5t=x2+x310t.6.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 D=________m/s,v C=________m/s,v B =________m/s.在如图所示坐标纸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纸带的加速度a=________.(3)将图线延长至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匀加速直线(或匀加速) (2)3.90 2.64 1.38 12.60 m/s 2 见解析图 (3)0.12 表示小车经过A 点的速度解析:(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知,x BC -x AB =x CD -x BC =x DE -x CD =12.60 cm ,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根据v t 2=v 可知v D =x AE -x AC 2T =(105.60-27.60)×10-20.2m/s =3.90 m/s v C =x AD -x AB 2T =(60.30-7.50)×10-20.2 m/s =2.64 m/s v B =x AC 2T =27.60×10-20.2m/s =1.38 m/s 如图所示描点连线得v -t 图线,由图线斜率知纸带的加速度a =12.60 m/s 2.(3)由图知交点的速度约为0.12 m/s ,表示小车经过A 点的速度.7.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 ,记下相应的t 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 t 、测量值x 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乙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x t -t 图线.乙(3)由所画出的x t -t 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_ 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x t =-12at +v t 或x =-12at 2+v t t (2)见解析图(3)2.0(1.8~2.2范围内均正确)解析:(1)由运动学公式x =v 0t +12at 2=(v t -at )t +12at 2=-12at 2+v t t ,变形为x t=-12at +v t ,从此式可知,x t -t 图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的直线.(2)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按x t 进行处理,把处理的数值对应描点,然后用一条直线连接这些点,所得图象如图所示.(3)由图线知斜率绝对值为k =1.71-1.220.78-0.29=1.0,又由x t =-12at +v t 知,斜率的绝对值为12a ,故有12a =1.0 m/s 2,即a =2.0 m/s 2.[能力提升]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将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实验台上,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体上.先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D ,然后将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测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s .(1)若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读数如图乙所示,则D =________mm.(2)小明用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小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通过分析可知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________(填“>”或“<”)小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此产生的误差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减小.答案:(1)9.55 (2)< 不能解析:主尺读数为9 mm ,游标尺上第11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故测量结果为9 mm+11×0.18 mm=9.55 mm.(2)平均速度等于小球通过光电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小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是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而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总有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小于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此误差属于系统误差,故不能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而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5米,动车进站时可以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第6节车厢经过他用了4 s,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2 m/s2B.1 m/s2C.0.5 m/s2D.0.2 m/s2解析:设第6节厢刚到达旅客处时,车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则有L=v0t+12at2.从第6节车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列车停下来,有0-v20=2a·2L,解得a≈-0.5 m/s2或a=-18 m/s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2.答案:C2.山东省实验中学在去年的秋季运动会中,高二(9)班的某同学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10.84 s和21.80 s.关于该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同学100 m的平均速度约为9.23 m/sB.该同学在100 m和200 m短跑中,位移分别是100 m和200 m C.该同学2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17 m/sD.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与速度都为零解析:平均速度v=xt=10010.84m/s≈9.23 m/s,A正确;位移是从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00 m的比赛有弯道,位移小于200 m,该同学的2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小于20021.80m/s≈9.17 m/s,B、C错误;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为零,D错误.答案:A3.(2016·厦门质检)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A.t1时刻车速更小B.0~t3时间内加速度更小C.加速度总是比不启用ABS时大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时短解析:由图可知,启用ABS,t1时刻车速更大;A错;由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启用ABS后的加速度比不启用ABS时小,而在t1~t3时间内,启用ABS后的加速度比不启用ABS 时大,B、C错;由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启用ABS后,刹车距离比不启用ABS时短,D正确.答案:D4.(2017·石家庄模拟)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图中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 s时追尾C.在t=3 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解析:从图象可以看出,小汽车刹车失灵前的加速度a1=-10 m/s2,失灵后的加速度a2=-2.5 m/s2,假设能追尾,设追尾时间为t,则有小汽车刹车失灵前的位移:x1=12×(20+30)×1 m=25 m,小汽车刹车失灵后的位移:x2=20×(t-1)-12×2.5×(t-1)2,大卡车的位移:x3=10t,由x1+x2=30+x3得t=3 s,则假设成立,所以A、B错误,C正确;如果刹车不失灵,则在t=2 s时两车速度相同,这时没有追尾,以后两车间距会越来越大,更不会追尾,D错.答案:C5.2016年元宵节期间人们燃放起美丽的焰火以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按照设计,某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3 s末到达离地面90 m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倍,g=10 m/s2,那么v0和k分别等于() A.30 m/s,1 B.30 m/s,0.5C.60 m/s,0.5 D.60 m/s,1解析:利用运动学知识有x=v0+v2·t,代入数据得v0=60 m/s;对上升过程中的礼花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又f=kmg,a=603m/s2=20 m/s2,解得:k=1.故A、B、C错,D对.答案:D6.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第5 s末速度为10 m/s,则物体()A.加速度一定为2 m/s2B.前5 s内位移可能是25 mC.前10 s内位移一定为100 mD.前10 s内位移不一定为100 m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v-v0t=10-v05m/s2,可见,只有当v0=0时,a才等于2 m/s2,选项A错误;前5 s内位移为x==v0+v2t=v0+102×5 m,当v0=0时,x=25 m,选项B正确;根据推论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 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前10 s 内的平均速度,所以前10 s内平均速度为10 m/s,则前10 s内的位移一定为x==100 m,故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BC7.(2016·宝鸡模拟)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解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因此在加速阶段,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A正确;20 s时,物体b开始运动,在两物体速度达到相等之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40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B错误;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故60 s时,物体a的位移为2 100 m,而b的位移为1 600 m,C正确;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物体a的位移为1 300 m,物体b的位移为400 m,D错误.答案:AC8.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A.则从力F 开始作用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B.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C.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 A<a BD.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 A>v B解析:从力F开始作用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对两木块运动过程分析可知,A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只要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弹簧就处于被压缩变短的过程中,则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弹簧压缩到最短,画出这一过程A、B两木块的v-t 图象,则t1时刻,A、B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切线斜率相同),且v A>v B,t2时刻A、B两木块的速度相同,且a B>a A,综上,A、C、D 正确,B错误.答案:A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6分)(2016·成都模拟)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 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____________cm(g取10 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____________的(填“相等”或“不相等”).解析:由x=12gt 2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t=2xg.当t=0.4 s时,x=12×10×0.42m=0.8 m=80 cm.因为x=12gt2,即x与t不是成线性关系,故对应相同的时间间隔发生的位移不相等.答案:2xg(2分)80(2分)不相等(2分)10.(10分)(2015·江苏卷)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_.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该同学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O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两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图2所示.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什么?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故实验中必须保证小磁铁除受重力、磁力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故铜管需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正下方以保证磁铁在下落过程中不与铜管摩擦与碰撞,A正确.纸带穿过限位孔可以保证纸带的正确方位,置于复写纸下面可以保证打点清晰,B正确.释放纸带前应手提纸带上端使纸带竖直,小磁铁静止,故C错误.释放小磁铁前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其工作稳定后方可放开纸带,D错误.(2)由题图2可得v-,A=5.60-4.042×0.02cm/s=39.0 cm/s.(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磁铁运动的速度在相等时间内的增量逐渐减小,最终保持39.8 cm/s的速度不变,即磁铁运动中加速度逐渐减小,最终为零,则由mg-f=ma 知阻尼作用逐渐增大直到等于重力.(4)见答案.答案:(1)CD(2分)(2)39.0(2分)(3)逐渐增大到39.8 cm/s(2分)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2分)(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2分)11.(12分)(2016·淄博模拟)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解析:设燃料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v1,所用时间为t1,火箭的上升运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做匀加速上升运动,第二个过程为做竖直上抛运动至最高点.(1)对第一个过程有h1=v12t1,(3分)代入数据解得v1=20 m/s.(2分)(2)对第二个过程有h2=v212g,(3分)代入数据解得h2=20 m.(2分)所以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h1+h2=40 m+20 m=60 m.(2分)答案:(1)20 m/s(2)60 m12.(12分)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求:(1)物体在第4 s末的速度;(2)物体在前3 s内的位移;(3)物体在第4 s内的位移.解析:(1)根据加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0~1 s内物体加速度a1=8 m/s2,(1分)1 s末物体速度为v1=a1t1=8 m/s,(1分)1~3 s内物体加速度a2=-4 m/s2,(1分)3 s末物体速度为v2=v1+a2t2=8 m/s-4×2 m/s=0,(1分)3~4 s内物体加速度a3=8 m/s2.(1分)4 s末物体速度为v3=v2+a3t3=0+8×1 m/s=8 m/s.或根据加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可知3 s 末物体速度为零,4 s 末物体速度为v 3=a 3t 3=8 m /s .(2分)(2)0~1 s 内物体位移x 2=12a 1t 21=12×8×12 m =4 m ,(1分) 1~3 s 内物体位移x 2=v 1t 2+12a 2t 22=8×2 m -12×4×22 m =8 m ,(1分) 物体在前3 s 内的位移x =x 1+x 2=4 m +8 m =12 m .(1分)(3)3 s 末物体速度为v 2=0,物体在第4 s 内的位移x 3=12a 3t 23=12×8×12 m =4 m .(2分) 答案:(1)8 m /s (2)12 m (3)4 m13.(12分)2016年春节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 0=9 m 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 0=6 m /s .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 甲=20 m /s 和v 乙=34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 甲=2 m /s 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 m 处的速度恰好为6 m /s ,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 0=0.5 s 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 m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解析:(1)对甲车速度由20 m/s减速至6 m/s过程中的位移x1=v2甲-v202a甲=91 m,(2分)x2=x0+x1=100 m.(2分)即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100 m处开始刹车.(2)设甲刹车后经时间t,甲、乙两车速度相同,由运动学公式得v乙-a乙(t-t0)=v甲-a甲t,解得t=8 s.(2分)相同速度v=v甲-a甲t=4 m/s<6 m/s,即v=6 m/s的共同速度为不相撞的临界条件.(2分)乙车从34 m/s减速至6 m/s的过程中的位移为x3=v乙t0+v2乙-v202a乙=157 m,(2分)所以要满足条件甲、乙的距离至少为x=x3-x1=66 m.(2分)答案:(1)100 m(2)66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