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脑瘫患儿总结分析报告范文

脑瘫患儿总结分析报告范文

一、背景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一种由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脑部发育受损引起的永久性运动功能障碍。

在我国,脑瘫患儿数量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了解脑瘫患儿的情况,提高对脑瘫患儿的治疗和康复水平,本报告对某地区脑瘫患儿进行了总结分析。

二、资料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某地区脑瘫康复中心,收集了2019年至2021年期间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类型、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效果等。

三、分析结果1. 患儿年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脑瘫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0-6岁,其中0-1岁年龄段占比最高,约为35.6%。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瘫患儿数量逐渐减少。

2. 患儿性别分布在性别方面,男性患儿数量略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2:1。

3. 患儿诊断类型根据诊断标准,脑瘫患儿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等。

在本地区,痉挛型患儿占比最高,约为48.2%,其次是手足徐动型,占比约为28.9%。

4. 康复训练方法针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在本地区,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应用最为广泛,分别占比约为60%和45%。

5. 治疗效果通过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发现经过康复训练后,大部分患儿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其中,痉挛型患儿治疗效果最佳,其次是手足徐动型。

四、结论1. 脑瘫患儿主要集中在0-6岁年龄段,男性患儿略多于女性。

2. 痉挛型脑瘫患儿占比最高,其次是手足徐动型。

3. 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

4. 经过康复训练,大部分脑瘫患儿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得到了改善。

五、建议1. 加强对脑瘫患儿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高早期干预率。

2. 提高脑瘫康复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康复训练质量。

3. 加大对脑瘫康复事业的投入,完善康复设施和设备。

4.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脑瘫的认识和关爱程度。

脑瘫

脑瘫

脑性瘫痪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生后之脑发育早期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

主要表现为永久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精神行为异常、语言听力障碍及关节脱位等。

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 1.2‰~2.5‰活婴,我国1995~1997年江浙部分地区7岁以下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5‰~1.8‰。

脑瘫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男:女在1.13:1至1.57:1之间。

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广泛开展、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小儿脑瘫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儿童主要的致残原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类于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中医学中没有小儿脑瘫这一病名。

但《诸病源候论》中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及“四五岁不能语候”等有关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记载;《医宗金鉴》将各类迟证归纳为“五迟”之名;五软之名首见于《活幼心书》,指出:“头、颈、手、足、身软,是名五软。

”《幼幼集成》说:“五硬者,手硬、脚硬、腰硬、肉硬、颈硬也。

”而早在《婴童百问》就提出五迟、五软运用钱氏地黄丸补肾以及补肾荣养之品治疗;《保婴撮要》主张使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

中医疗法从古至今一直广泛应用于瘫痪性疾病,其优势在于体现出中医的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与整体康复理念。

传统中医疗法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等可以纠正异常姿势,改善运动障碍,而且中医疗法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体质,增强免疫力,为患儿的康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病因病机】一、中医小儿脑瘫的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

因人赖父母精血的成形,与父母体质、父母年龄、多孕多产、双胎有密切关系,因为其父母精血不充,成胎之时浇灌不足,受胎之后,气血难以长成,出生后身体怯弱,肝血肾精不充,筋骨失养而痿弱,以至瘫痪。

产时及产后由于初生不啼、小产、感邪等因素造成瘀血、痰浊阻于脑络,以致脑髓失其所用,发而为病。

脑瘫

脑瘫

1.什么是小儿脑瘫?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是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却固定不变。

2.导致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哪些?(l)低体重儿(小于2500g):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

(2)先天性异常: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在四肢性瘫痪的脑瘫病人中53%与先天性异常有关;在非四肢性瘫的脑瘫病人中,35%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

(3)脑缺血缺氧:在脑瘫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产伤所引起,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①母亲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药物过量等;②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③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劲等;④分娩过程异常:如臀位产、滞产、手术产(产钳)或应用麻醉药等;⑤新生儿因素:除窒息外,还有许多心肺功能异常疾病。

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4)核黄疸: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国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

3.小儿脑瘫早期的异常表现有哪些?(1)过度激惹:持续哭叫,入睡困难,大约有30%脑性瘫痪小儿在生后前3个月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

(2)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以及持续体重不增。

(3)非常“敏感”或激动,但如果患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仅在饥饿时有如此表现则意义不大。

(4)对噪音或体位改变“敏感”时难将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家长常反映“孩子不喜欢洗澡”,当脚用触及浴盆边缘,背部即僵硬竖弓形。

以上某一种情况也可能在正常小儿出现,不能根据具有其中某一两项就诊断为脑性瘫痪,若存在多种情况,而且是发生在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就要考虑有脑性瘫痪的可能。

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主要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受损引起。

这种疾病常常会对患儿的肌肉控制能力、协调性和姿势造成严重影响,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许多困难。

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姿势和运动的异常。

这包括肌肉强度、张力和协调能力方面的问题。

具体来说,脑瘫患儿常出现肌肉紧张和僵硬,导致日常动作和活动的困难。

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肌肉的松弛或无力,使得他们很难维持稳定的姿势或进行正常的动作。

此外,脑瘫患儿的运动协调性也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困难的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协调和动作的协调。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洗澡和上厕所等。

综上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是姿势和运动的异常。

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很多困难。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提供适当的照护和支持至关重要,以帮助患儿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

接下来的章节将继续探讨脑瘫患儿的其他特征和相关议题。

1.2 文章结构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同时介绍了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脑瘫患儿的定义、发病原因和发育的主要特征。

结论部分将对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并思考脑瘫患儿发育的重要性,并展望脑瘫患儿发育研究的方向。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脑瘫患儿的定义,包括对脑瘫患儿的身体功能障碍和运动障碍等方面的描述。

接着,将介绍脑瘫患儿的发病原因,包括胎儿期、出生过程和婴幼儿时期的各种因素对脑瘫发生的影响。

最后,将重点讨论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包括语言能力、智力发育、运动和协调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结论部分将对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强调脑瘫患儿发育的重要性,并探讨脑瘫患儿发育研究的方向,如如何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如何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等问题。

还可以提出对于脑瘫患儿发育的重要性的思考,包括社会对脑瘫患儿的关注和支持等。

儿童伤残鉴定标准

儿童伤残鉴定标准

儿童伤残鉴定标准儿童伤残鉴定是指对儿童身体、智力、精神等方面的残疾程度进行评定和鉴定的过程。

儿童伤残鉴定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对儿童伤残进行评定和鉴定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社会意义。

下面将介绍儿童伤残鉴定的相关标准。

一、身体残疾鉴定标准。

1. 肢体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缺失、肢体畸形、肢体瘫痪等,根据残疾程度进行等级划分。

2. 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协调障碍、肌张力障碍等,根据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

3. 感觉功能障碍,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触觉障碍等,根据感知能力和交流能力进行评定。

二、智力残疾鉴定标准。

1. 智力发育迟缓,根据智力水平和适应能力进行评定,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智力发育迟缓。

2. 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写作障碍、算术障碍等,根据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进行评定。

3.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障碍、理解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根据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评定。

三、精神残疾鉴定标准。

1. 自闭症谱系障碍,根据社交互动能力、沟通能力和刻板重复行为进行评定,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自闭症。

2.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根据注意力集中能力、多动行为和冲动行为进行评定,分为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型和混合型。

3. 情绪障碍,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情绪不稳定障碍等,根据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进行评定。

四、综合评定标准。

综合评定儿童伤残时,需综合考虑身体、智力、精神等方面的残疾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和等级划分。

评定标准需科学、客观、公正,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在进行儿童伤残鉴定时,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和需求,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合。

儿童伤残鉴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儿童的权益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小儿脑性瘫痪概述(刘京华主任)

小儿脑性瘫痪概述(刘京华主任)

四、临床表现及分型
㈠主要症状
1、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如 抬头、翻身、坐和四肢运动发育落后或脱漏,自主 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对称,出现异常 的运动模式和不自主动作等。
2、肌张力和姿势异常,表现为肌张力↑或↓,或 者高低变化不定,常有异常姿势反射,这是由于原 始反射和异常肌张力影响所致。
小儿脑性瘫痪概述
刘京华
湖北省妇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健院小儿神经康复科
一、定义
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时期 各种原因引起脑损伤或者脑发育缺陷所致的 中枢性运动障碍。诊断应符合以下几点:
1. 其病理损伤是非进行性的。
2. 为中枢性运动障碍。
3. 症状在婴儿期出现。
4.有时可伴有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 语言及精神行为异常。
● ●
北爱尔兰 2001年 2.24‰
日本 2.0‰ (1.5‰?)


美国 每年有2万人患脑瘫
中国 1983年前 1.8-4.2‰ 1997-1998年,
6省区普查(1-6周岁)为1.92‰ WHO康复部1993年推荐1000个出生婴儿有 3人患脑瘫

三、病因
㈠、出生前因素(52%)
1、孕母感染病毒,如风疹、流感、弓形体病、 巨细胞包涵体、梅毒。 2、理化因素:放射线、过量吸烟、酗酒、有机 汞、CO。
㈡合并症状 1、精神发育迟滞,约有1/2~2/3患儿有智 力落后,其中约50%有轻-中度智能落后, 约25%为重度,25%为正常,痉挛型CP侵害 在大脑皮质,其智能障碍率比强直型、失调 型、混合型CP为低,CP患儿的智能低下除因 大脑受损之外,还常与合并视、听觉、认知 功能和语言障碍有关。

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指南

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指南

中医儿科脑性瘫痪诊疗指南一、范围本指南提出了脑性瘫痪的诊断、辩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脑性瘫痪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脑性瘫痪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症,这种综合症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或发育缺陷引起的。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问题。

临床以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为主要特征。

属于中医“五迟”“五硬”“五软”等范畴。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运动发育落后,抬头、翻身、抓物、坐、爬、立、行等动作发育迟于同龄正常小儿;肌肉张力异常,肢体几张或肌肉萎软,可见手硬、足硬、肌肉硬、头颈硬、关节硬,或颈软、手软、脚软、口软、肌肉软等;姿势异常,可见头颈后仰,甚或呈角弓反张、上肢僵直、手紧握拳、下肢硬直交叉、尖足等,或肢体不对称、头颈躯干扭转,或表现为软弱无力的姿势;常有体格发育迟缓、发迟、齿迟、言语落后、听力及视力异常、癫痫发作等。

!(二)诊断条件本病病变部位在脑部,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或有脑部发育缺陷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和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及障碍、神经反射检查异常等,可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需要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

(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头颅CT/MRI:能帮助了解是否有脑损伤或脑结构异常,对探讨脑瘫的病因及诊断预后有帮助。

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痫,并可辅助脑瘫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

脑干听觉、视觉诱发电位:了解听力、视力是否有损伤。

病原学检查:了解患儿是否有宫内感染,明确脑瘫病因,指导治疗。

染色体、血、尿代谢检查:排除一些染色体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脑瘫诊断标准

脑瘫诊断标准

脑瘫诊断标准
脑瘫是一种发育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的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

脑瘫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和医学测试结果。

以下是常见的脑瘫诊断标准和方法:
1.表现观察:医生会观察患儿的运动和姿势表现,包括因脑损伤
引起的异常肌张力、运动缓慢或困难等。

2.脑影像学检查:通过MRI、CT扫描等脑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脑瘫,以确定是否存在脑损伤或异常,如脑梗塞、脑出血或脑积水等。

3.神经学测试:医生可能会进行神经学测试来评估儿童的神经功能,包括肌张力、反射、协调性和平衡等。

4.发育评估: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发育评估工具,如格罗斯
发育量表(GMFCS),来评估儿童的生理和运动发育水平。

5. 遗传咨询:脑瘫可以与一些遗传疾病有关,医生可能会建议
家庭接受遗传咨询和遗传检测,以排除或确认遗传因素对脑瘫的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脑瘫的诊断和分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
一个多学科的团队来共同评估和确定最终的诊断。

每个儿童的情况都
是独特的,所以确诊脑瘫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信息。

脑瘫诊断偏瘫标准指南最新版

脑瘫诊断偏瘫标准指南最新版

脑瘫诊断偏瘫标准指南最新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脑瘫是一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的永久性疾病,患者在发育早期就会出现运动和姿势障碍。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_2015_第四部分第三章ICF_CY框架下的儿童脑性瘫痪评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_2015_第四部分第三章ICF_CY框架下的儿童脑性瘫痪评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Oct.2015,Vol.30,No.10第三章ICF-CY 框架下的儿童脑性瘫痪评定第二节活动与参与的评定一、交流能力评定(一)理解能力评定(d310交流-接收-口头讯息)1.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diagnosis schedules ,GDDS )证据GDDS 适用于0—6岁儿童,不仅适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

该量表已成为婴幼儿发展测验的范型之一,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学及医学的儿科研究等实践领域[82](1个Ⅲ级证据)。

推荐应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对小年龄组儿童进行评定(推荐强度C 级)。

2.贝利婴儿发展量表中的智力量表(证据及推荐强度参照第一节)3.S-S 语言发育迟缓评定(证据及推荐强度参照第一节)4.构音障碍评定(证据及推荐强度参照第一节)(二)表达能力评定(d330说)证据对以讲话的形式产生词汇、短句和更长的段落以表达表面和隐含意义,如以口语来表达事实或讲故事方面的进行评定语言功能包括说的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正常的言语-语言能力发育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评定时要从上述三方面进行[83]。

推荐1.应用S-S 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和构音障碍评定法评定表达能力(推荐强度参照第一节)。

2.可应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评定小年龄组儿童的表达能力(推荐强度参照本节理解能力评定)。

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一)评定内容[84]1.改变和保持身体姿势功能评定(1)改变身体的基本姿势功能(d410改变身体的基本姿势):评定体位转换、和摆出各种姿势的能力。

(2)保持身体姿势功能(d415保持一种身体姿势):评定在特定环境下保持同一身体姿势的能力。

2.移动运动功能(d420移动自身)评定在不改变身体姿势的前提下从一处表面移动到另一处的能力。

脑瘫第3节 小儿脑瘫评估B

脑瘫第3节 小儿脑瘫评估B

第三节小儿脑瘫评估B一、小儿脑瘫标准化评估量表1、概念标准化评估量表是在临床、研究工作中常用的评估手段。

它是一类有特定目的和目标,基于一定理论基础,程序标准且设计规范的评估表格。

2、标准化评估量表的优点(1)一目了然:概括了正常与不正常的表现(2)诊断意义:针对特定的异常表现(3)治疗计划:描述的损伤亦可提示治疗措施(4)进程易监督:目标明确(5)治疗效果易对比(6)研究工具3、标准化评估量表的分类(1)常模参照测验(Norm-referenced test):以大样本的正常儿童表现为参考值,如发育量表。

(2)标准参照测验(Criterion-referenced test):制定一系列标准,并将儿童的表现与标准进行对比,如运动执行量表。

4、按照内容分类标准化评估量表(1)发育量表a 通常为基于发育理论的常模参照测验b 存在参考值/基准线c 主要量表:AIMS(婴儿期)、PDMS(学龄前期)、BOTMP(学龄期)(2)功能量表a 主要针对功能执行b 患儿有可能无法完成c 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d 可能需要特定环境e 主要量表:WeeFIM、PEDI、SFA(3)行为/表现(Behavioural)量表a 涉及多个发育节段b 标准参照测验c 主要量表:GMFM(4)神经学/神经运动量表a 主要用来评估神经学领域,以及所涉及运动系统的发育,适用于婴儿b 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c 用于诊断目的的量表d 主要量表:INFANIB(5)运动执行量表a 用于测量运动执行的质量和运动模式b 主要量表:AIMS、MovementABC常用标准化评估量表3常用标准化评估量表4。

11.21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

11.21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

代表强调了矫正脑瘫患儿坐姿的重要性,深圳代表介绍了步态分析系统在儿童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北京代表报告了对围产期脑损伤患儿早期康复的经验,湖北黄冈市代表介绍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干预的临床经验,成都代表报告了肉毒毒素在脑瘫患儿的应用体会,指出应正确地选择适应证及操作方法,最好在肌电图指导下进行,应用时注意防止不良反应,温州代表在大会发言中强调早期干预改善脑瘫患儿进食功能的重要性。

与会者对他们的发言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学术讲座水平较高,大会发言精彩,讨论热烈,收获丰硕。

对《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举办这次专题研讨会表示感谢。

(林庆 整理)(收稿日期:2004211211)(本文编辑:付晓霞)・标准・方案・指南・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2004年10月 昆明 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讨论通过) 1.定义: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2.诊断条件:(1)引起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2)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3)症状在婴儿期出现;(4)有时合并智力障碍、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5)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

3.临床分型:(1)痉挛型(s pastic ):以锥体系受损为主;(2)不随意运动型(dyskinetic 3):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徐动(athet oid ),舞蹈样动作(choreic ),肌张力不全(dyst onic ),震颤(tre mor )等;(3)共济失调型(ataxic ):以小脑受损为主;(4)肌张力低下型(hypot onic ):往往是其他类型的过渡形式;(5)混合型(m ixed )。

4.按瘫痪部位(指痉挛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单瘫:单个肢体受累;(2)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3)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4)偏瘫:半侧肢体受累;(5)四肢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一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
常或损伤而引起的永久性运动和姿势障碍的疾病。

下面是脑瘫的常见诊断标准:
1. 运动障碍:脑瘫患者表现出运动发展异常或运动控制障碍,如肌张力异常、肌肉功能障碍、运动协调障碍等。

2. 早期发病:脑瘫通常在出生后的早期或幼儿期就开始表现出症状。

3. 非进行性损伤:脑瘫的损伤通常是一次性的,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加重。

4. 河氏标志:脑瘫患者在运动时,常表现为痉挛、肌张力异常、异常姿势等。

5. 排除其他神经发育障碍: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运动障碍的疾病。

需要指出的是,脑瘫的诊断多为临床诊断,一般由儿科医生或康复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脑部MRI、运动学评估等)进行综合判断。

脑瘫临床路径规范

脑瘫临床路径规范

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G80。

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不亢进,无病理反射,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7)与三体综合征相鉴别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标准
摘要:
1.脑瘫的定义与病因
2.脑瘫的早期症状
3.脑瘫的诊断标准
4.脑瘫的治疗与康复
5.脑瘫的预防措施
正文:
脑瘫,即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大脑非进行性损伤所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脑瘫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的各种原因。

其中,出生前因素主要包括胎儿缺氧、感染、出血、发育畸形等;出生时因素包括难产、窒息、产伤等;出生后因素包括缺氧、感染、颅内出血、脑部疾病等。

脑瘫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

第一种症状是身体发软或运动减少,这些说明是脑瘫的早期症状,需要及时检查。

第二种症状是身体发硬,这是由于肌张力亢进的表现,肌张力亢进会持续在4 个月以上。

第三种症状是反应迟钝,一般具体表现为智力下降或骨骼发育障碍。

脑瘫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发育史和神经系统检查。

一般来说,脑瘫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婴儿期内出现症状;2)症状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3)症状持续至少4 个月以上;4)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脑瘫的治疗与康复主要采用综合措施,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矫
正、药物治疗等。

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防止并发症。

康复训练是脑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早期干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

脑瘫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感染等;2)减少难产、窒息等出生时因素;3)及时治疗新生儿缺氧、感染等疾病;4)加强儿童健康管理,早期发现和干预异常发育。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致病因素发生在母妊娠时、围产期或新生儿时期。

●婴儿时期出现的中枢性瘫疾。

●除外进行性疾病(代谢病、肿瘤等)所致的中枢性瘫痪。

●除外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此外,脑瘫的诊断还需要结合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了解颅脑结构有无异常,以帮助判断病因及预后。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脑电图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符合脑瘫的诊断标准。

如果对诊断结果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前往上级医院就诊。

除了常规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外,脑瘫的诊断还可以采用以下不同寻常的方法:
●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CT检查,可以发现脑损伤的证据,如颅
内缺血和缺氧性损害、脑软化灶、异常信号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辅助医生对脑瘫进行诊断。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确诊疾病,同时还可以查出患者是否存在癫
痫问题。

这种诊断方式具有细节化,可以根据结果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神经学检查:通过神经学检查可以发现脑瘫患儿大多数有明显运动障碍,有运动发育落
后、明显姿势异常、会有中枢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

以上不同寻常的诊断方法在诊断脑瘫时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然而,具体的诊断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来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瘫患儿诊断标准
脑瘫会让患者的一生都受到影响,这也是患者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但是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时,又不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脑瘫了,那么,脑瘫患儿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下。

脑瘫患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
一、新生儿脑瘫症状包括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异常,直立位下肢内旋伸直,足下垂,双腿交叉呈剪刀状,从仰卧到坐起,头后倾,下肢伸,足屈,躯干后伸,伸肌张力增高,仰卧位伸肌张力增高,颈向后伸,下肢伸或交叉,双手拿不到前方正中位,呈角弓反张性躯干伸展。

二、新生儿脑瘫症状会有喂奶困难,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易呛奶,吐奶。

抱举时足尖朝下,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呈足尖站立姿势,像双足跳芭蕾舞样,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样。

三、2-3月还不会笑,抬头,手指紧握,不会张开。

4-5月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新生儿脑瘫症状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此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还有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

四、观察仰卧姿势,3个月以上的婴儿会自然躺着,伴有不断的抗拒重力,但可保持一定的体位和姿势,肌张力如果过高会产生异常姿势,越高异常姿势越严重。

脑瘫患儿诊断标准:
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

典型的脑性瘫痪多具有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的体征等。

询问孕期、围产期、新生儿期异常病史可能提示脑瘫的病因。

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脑损伤的证据。

脑性瘫痪需除外遗传代谢与神经变性病。

脑性瘫痪的早期常缺乏特异性体征,与一般的运动发育迟缓难于区别,甚至在早期没有明显的运动发育迟缓。

自发性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是近几年发展出的评估方法。

GMs是未成熟脑时期独特的运动形式,从胎儿至足月后4月均存在。

研究显示,GMs的数量与运动发育没有直接关联,GMs质量才是脑损伤的重要指标。

持久的、痉挛-同步型GMs能准确预测脑性瘫痪。

在健康小婴儿中常一过性出现一种小幅度的舞蹈样运动,称为不安宁运动(fidgety movements)。

在矫正年龄6周后开始出现,9-12周最显著,在14-20周减退直至消失。

不安宁运动缺乏高度提示神经系统异常,也是脑瘫的早期征象。

以上内容是对脑瘫患儿诊断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其实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身体有些异常时,不要太过于紧张,一定要尽早的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要是自己的孩子真的患上脑瘫了,家长一定要对患儿多一些关照,让他们可以尽早康复起来。

原文链接:/nt/2015/0820/23061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