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农夫和蛇2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夫和蛇内容课件ppt

农夫和蛇内容课件ppt
的相互依存关系。
07
故事创新与改编
传统故事的改编与创新
人物性格的重新塑造
在传统故事中,农夫和蛇的形象深入人心,改编时可以尝试改变 其中一方的性格特点,如农夫的智慧或蛇的善良。
情节的再设计
传统故事中的情节相对简单,可以尝试增加一些情节,如农夫与蛇 之间的对话、农夫如何拯救蛇等。
结局的多样性
传统故事的结局相对固定,可以尝试设计不同的结局,如蛇最终感 激农夫的救助,两者成为朋友。
情节四:农夫后悔与蛇的交往
总结词:后悔莫及
详细描述:农夫被蛇咬伤后,十分后悔自己的善良行为, 意识到不能随意相信陌生人。
扩展思考:这个情节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谨慎对待未知 的事物,不要轻易相信不可靠的人。同时,也让我们反思 人类对其他生物的态度和相处之道。
05
故事寓意与主题探讨
个人主义与利他主义的探讨
在故事中,蛇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 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突出了它的 狡猾和邪恶。
象征意义
蛇可以象征着狡猾和邪恶的力量, 它们能够利用善良和无知的人类来 实现自己的目的。
其他角色分析
动物角色
除了农夫和蛇之外,故事中还出现了其他动物角色,例如青 蛙和鸟。这些角色可以作为故事的辅助元素出现,为故事增 添更多的色彩和情节。
与其他元素的结合与创新
要点一
与其他民间故事的融合
将农夫和蛇的故事与其他民间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全新 的故事,如将小红帽、狼和羊等故事元素融入。
要点二
与现代元素的结合
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将科技、环保等现代理 念融入故事情节中。
故事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电影、动画、漫画等多种形式传承和发展农夫和 蛇的故事,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和价值观。

《农夫和蛇》PPT精选教学优质课件

《农夫和蛇》PPT精选教学优质课件
不对,这是蛇的歪理。
首先,是前提错了:是蛇先施恶于人,才有了人的报复;
第二,仇恨的深浅不一样,蛇伤人致死后果严重,农夫劈 蛇未遂,后果轻微。
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和解,施害一方应该“感激”才是施 害一方拒绝和解,正说明他本性凶残恶毒,并且自以为强大, 能压倒对方。
合作探究: 两则寓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 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 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 (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 龟和兔子》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 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 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农夫和蛇 测评题:
1. 给下列字注音:
冻僵(jiāng) 隆(lóng)冬 怜悯(mǐn) 劈(pǐ )开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
A. 怜闵 残忍 隆冬
B. 砍柴 版斧 放弃
C. 苏醒 尹索 守候
D. 纠缠 劈开 仇恨
3. 《农夫和蛇》选自 《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 纪 希腊 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3.《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寓言大多是动 物故事,以动物喻人,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对后世 影响很大。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的名字搜 集整理,编订而成的。
指名学生朗读《农夫和蛇》
要求 ①读懂故事,并能复述。 ②查字典、词典解决字③体会寓意
自主预习:
1. 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冻僵( ) 暖( )和 纠缠( ) 板斧( )

《农夫和蛇》PPT课件1课时

《农夫和蛇》PPT课件1课时

课外延伸
这那么寓言也告诉我们:人世间,善 人有善人的道德准那么,恶人有恶人的处 世哲学,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卑劣是卑劣者的通行证〞,宽容和懦弱只 会助长本性凶狠残忍的恶人的气焰,我们 要时时学会洞穿恶人的处事逻辑,善于用 勇敢和智慧同一切邪恶斗争,来保护我们 的人身平安,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和合法 权益。
怜mǐn__ lóng__冬 cán__忍 kěn__求
2. 填空。 ?农夫和蛇〔两那么〕?选自? ?,这部
作品集的主要内容为古希腊民间的以-------为主的小寓言。其作者是----国---------所作。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弥漫:指尘土、云雾、水等充满、布满 后患无穷:以后的祸害没有穷尽 喜笑颜开:心中愉快,满脸愉快 乔装打扮:
相同点: A、寓意方面:都表现出蛇是不可轻饶的罪恶动物,从而揭示出对恶人不要抱有梦想 要提高警惕。 B、语言方面:都是先表达故事,然后在文章最后点明寓意。
不同点: A、叙事方面:第一篇表现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第二篇是以对话的方式。 B、写法方面:都是运用比照的写作方式,但是第二篇在点名寓意时具有一定的诗意。
理解两那么寓言的内容及寓意,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习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内容
1.关于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
挖苦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 人,也可以是动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 彼,借远喻近,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 中表达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和讽喻性。在创 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关于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 寓言作家。
3.?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寓言大多是动物 故事,以动物喻人,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对后世影 响很大。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的名字搜集整 理,编订而成的。

《农夫和蛇》ppt课件

《农夫和蛇》ppt课件

4. 从这则施善行,得恶报的寓言 故事中,你还得到了什么启迪?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学习永远不晚。 JinTai College
农夫和蛇(一)对我们的启迪:
农夫和蛇
1. 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像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 2. 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 3. “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 4. 成语“养虎为患”正是这则寓言的诠释。
农夫和蛇(二)
农夫和蛇
1. 默读课文后讲述一下这则寓言中的故事。
儿子被害
仇恨
和解
农夫 不和解

仇恨
差点被劈死
2. “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 头,就对你没有好感,同样,你一见到 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 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 的理由,请讨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 明了什么?
3. 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的歪理背后的本质。 4. 向比你强大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
农夫和蛇
课外延伸:
这则寓言也告诉我们:人世间,善人有 善人的道德准则,恶人有恶人的处世哲学, 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 鄙者的通行证”,宽容和懦弱只会助长本性 凶狠残忍的恶人的气焰,我们要时时学会洞 穿恶人的处事逻辑,善于用勇敢和智慧同一 切邪恶斗争,来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维护 我们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第二,仇恨的深浅不一样,蛇伤人致死后果严重,农夫劈 蛇未遂,后果轻微。
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和解,施害一方应该“感激”才是施 害一方拒绝和解,正说明他本性凶残恶毒,并且自以为强大, 能压倒对方。
从农夫和蛇(二)中得到的启迪:
农夫和蛇
1. 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报有幻想。 2. 在恶人面前,你的“和解”(示弱)举动,可能反而助长 他的嚣张气焰。

《农夫和蛇》PPT课件

《农夫和蛇》PPT课件

1. 第一则寓言中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成了”恶人”?为什么 没有写错。以动物喻人是寓言故事的重要特点。
2. 第二则寓言看起来似乎正义方没理,邪恶方反而说的头头是道,你认为蛇说 的有理吗?
蛇的话自然是歪理,是它先伤到人然后人才复仇的,然而蛇却说我们不和就继续斗下去 吧。这又说明蛇的本性难改,自以为强大无比。
怜mǐn__ lóng__冬 cán__忍 kěn__求
2. 填空。 《农夫和蛇(两则)》选自《 》,这 部作品集的主要内容为古希腊民间的以-------为主的小寓言。其作者是----国---------所作。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弥漫:指尘土、云雾、水等充满、布满 后患无穷:以后的祸患没有穷尽 喜笑颜开:心中愉快,满脸愉快 乔装打扮: 改换服装面貌,使人不认识自己,以隐瞒自己的 真实身份
从农夫和蛇(二)中得到的启迪:
1. 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报有幻想。 2. 在恶人面前,你的“和解”(示弱)举动,可能反而助长 他的嚣张气焰。 3. 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的歪理背后的本质。 4. 向比你强大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
农夫和蛇(二) “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 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 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的理由,请讨 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明了什么? 不对,这是蛇的歪理。 首先,是前提错了:是蛇先施恶于人,才有了人的报复;
一、谨记寓言 学会做人 面对此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1.面对坏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 2.面对大街上不时遇到的乞丐 二、奇思妙想 故事新编 大胆想象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 蛇》的故事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延伸
这则寓言也告诉我们:人世间,善人 有善人的道德准则,恶人有恶人的处世哲 学,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 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宽容和懦弱只会 助长本性凶狠残忍的恶人的气焰,我们要 时时学会洞穿恶人的处事逻辑,善于用勇 敢和智慧同一切邪恶斗争,来保护我们的 人身安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 益。

初中语文《农夫和蛇》(共13张)ppt

初中语文《农夫和蛇》(共13张)ppt


简 介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 家。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 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的寓言陆 续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 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 蛇》、《狼和小羊》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 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 影响很大
吃 蛇 滋 阴 壮 阳 、 强 身 健 体 , 成 时 尚
玩 蛇 惊 险 刺 激 、 引 人 入 胜 , 成 热 点
养 蛇 活 蛇 走 俏 、 蛇 品 畅 销 , 市 场 好
Hale Waihona Puke 蛇 粉 美 容 护 肤 、 理 气 强 身 , 受 偏 爱
蛇 胆 搜 风 祛 湿 、 明 目 益 肝 , 货 抢 手
蛇 毒 生 化 利 器 、 抗 癌 良 药 , 价 惊 人
]
]
]
]
]
农夫的做法有 些不妥,但保 护动物的观念 却应该提倡, 在遇见冻僵的 蛇时,采取适 当的保护办法。
到底应该怎样对待像蛇一样的 坏人?
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观点,坏人的 本性难改,我们对它不能仁慈,这是有 道理的。但有很多坏人经过教育之后确 实变好了。因此,我们不要把所有像蛇 一样的坏人统统处死。
蛇 类 是 个 宝 , 巧 用 不 得 了
[ 蛇 革 资 质 天 然 、 高 档 原 料 , 销 量 大 ]
[
[ 蛇 药 蛇 类 入 药 、 镇 痛 抗 癌 , 有 奇 效 ]
[ 蛇 酒 抗 炎 镇 痛 、 行 血 养 气 , 孕 商 机 ]
[ ]
[ ]
[
[
[
[
用 蛇 无 处 不 在 、 领 域 宽 广 , 前 景 好
自读探究 交流见解(二)

农夫与蛇儿童故事绘本PPT课件

农夫与蛇儿童故事绘本PPT课件

故事启示
帮人首先要学会分清好坏,还要用正确 的方法,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故事新编
同学们,故事的的发展和结局可以有很多种, 发挥你的想象力,把《农夫与蛇》的故事改 编一下吧,或者给这个故事加一个新的结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聆 听 三级 四级 五级
2022/9/13
二级
学 习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壹部分
2022/9/13
3
一个寒冷的冬天
一个农夫匆匆往家走
他发现了一条蛇
这条蛇已经被冻僵了
他奄奄一息
农夫很可怜这条蛇, 就把它放在怀里
很快蛇温暖了过 来
这条冻僵的 蛇苏醒了
蛇狠狠的咬了农夫一口
农夫倒在了地上
啊 ?!
毒液很快传遍全身
农夫临死之前说: “我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与 蛇 三级 四级 五级
2022/9/13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目 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01 学习背景
03 五级 课堂检测
02 新课导入
04 拓展延伸
2022/9/13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18

农夫和蛇PPT教学课件

农夫和蛇PPT教学课件
3.《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寓言大多是动 物故事,以动物喻人,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对后世 影响很大。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的名字搜 集整理,编订而成的。
指名学生朗读《农夫和蛇》
要求 ①读懂故事,并能复述。 ②查字典、词典解决字③体会寓意
自主预习:
1. 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冻僵( ) 暖( )和 纠缠( ) 板斧( )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 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 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 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3.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 4.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一、全球气候变化
读P95课文,完成: 1. 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气候变化是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气候改变。
•常用某些与平均天气有关的特征要素的变化来度量,如温度、 降水量、风等要素。
2. 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主要研究方式是什么?
划分阶段
时间
3. 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为后文写救蛇,被蛇咬死作铺垫。
农夫和蛇(一)对我们的启迪:
1. 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像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 2. 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 3. “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 4. 成语“养虎为患”正是这则寓言的诠释。
4. 寓言是以劝喻性 或 讽刺性 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 生物 或 非生物。 在创作上常运用 夸张 和 拟人 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 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 哲理 。

《农夫和蛇》ppt

《农夫和蛇》ppt

走进课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复述、概括故事。
这两则寓言通过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人的本性不会改
变,不能对敌人心存任何侥幸,深仇大恨是难以和解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尽可能用原文的句子或词语概括归纳各段
段义。
段意温馨提示
(1)农夫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冻僵了的蛇; (2)苏醒过来的蛇在农夫身上凶狠的咬了一口 (3)农夫临死的时候得到的教训。
8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 逐流。 88、钕人总是把男人的谎言当作誓言 去信守 。
8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 积累。 9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91、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 针对顾 客的头 。 92、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 ,那就 毫无怨 8、相信所有的汗水与眼泪,最后会化 成一篇 山花烂 漫。
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 错误, 所以不 要后悔 。
4、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 人的一 生都为 某个目 标而奋 斗。 5、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
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 须种植 更多的 玫瑰树 。 7、做自己就可以了,何必在乎别人的 看法。 82、年 轻是本 钱,但 不努力 就不值 钱。
板书设计
学习探究:
1. 你是如何看待农夫和蛇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农夫:善良,不分善恶。 蛇:凶残,忘恩负义。
2. 你是如何理解农夫临终时所说的教训的? 对恶人要坚决斗争,不要怜悯他。
拓展延伸
一、谨记寓言 学会做人 面对此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1.面对坏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 2.面对大街上不时遇到的乞丐 二、奇思妙想 故事新编 大胆想象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 蛇》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第二则寓言看起来似乎正义方没理,邪恶方反而说的头头是道,你认为蛇说 的有理吗?
蛇的话自然是歪理,是它先伤到人然后人才复仇的,然而蛇却说我们不和就继续斗下去 吧。这又说明蛇的本性难改,自以为强大无比。
3. 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为后文写救蛇,被蛇咬死作铺垫。
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习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内容
.
3
1.关于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
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
人,也可以是动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
彼,借远喻近,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
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和讽喻性。在创
2.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原为奴 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3.《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寓言大多是动
物故事,以动物喻人,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对后世
影响很大。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的名字搜
集整理,编订而成的。
.
5
指名学生朗读《农夫和蛇》
要求 ①读懂故事,并能复述。 ②查字典、词典解决字③体会寓意
.
6
自主预习:
1. 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冻僵( ) 暖( )和 纠缠( ) 板斧( )
怜mǐn__ lóng__冬 cán__忍 kěn__求
2. 填空。 《农夫和蛇(两则)》选自《 》,这
部作品集的主要内容为古希腊民间的以-------为主的小寓言。其作者是----国---------所作。
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宽容和懦弱只会
助长本性凶狠残忍的恶人的气焰,我们要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 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 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 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
.
2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3.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 4.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关于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
腊寓言作家。
.
4
文学常识: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是以劝喻性或讽刺性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 ① 短小精悍,内容简单; ②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③ 创作上常用夸张或拟人等表现手法; ④ 从简单易懂的故事中体现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
.
7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弥漫:指尘土、云雾、水等充满、布满 后患无穷:以后的祸患没有穷尽 喜笑颜开:心中愉快,满脸愉快 乔装打扮: 改换服装面貌,使人不认识自己,以隐瞒自己的 真实身份
.
8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复述、概括故事。
这两则寓言通过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人的本性不会改
首先,是前提错了:是蛇先施恶于人,才有了人的报复;
第二,仇恨的深浅不一样,蛇伤人致死后果严重,农夫劈 蛇未遂,后果轻微。
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和解,施害一方应该“感激”才是施
害一方拒绝和解,正说明他本性凶残恶毒,并且自以为强大,
能压倒对方。
.
13
合作探究: 两则寓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A、寓意方面:都表现出蛇是不可轻饶的罪恶动物,从而揭示出对恶人不要抱有幻想 要提高警惕。 B、语言方面:都是先叙述故事,然后在文章最后点明寓意。
3. 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的歪理背后的本质。
4. 向比你强大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
.
12
农夫和蛇(二)
“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 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 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的理由,请讨 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明了什么?
不对,这是蛇的歪理。
不同点: A、叙事方面:第一篇表现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第二篇是以对话的方式。 B、写法方面:都是运用对比的写作方式,但是第二篇在点名寓意时具有一定的诗意。
.
14
.
15
学习探究:
1. 你是如何看待农夫和蛇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农夫:善良,不分善恶。 蛇:凶残,忘恩负义。
2. 你是如何理解农夫临终时所说的教训的? 对恶人要坚决斗争,不要怜悯他。
.
10
农夫和蛇(一)对我们的启迪:
1. 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像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 2. 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 3. “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 4. 成语“养虎为患”正是这则寓言的诠释。
.
11
从农夫和蛇(二)中得到不要报有幻想。
2. 在恶人面前,你的“和解”(示弱)举动,可能反而助长 他的嚣张气焰。
.
1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 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 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 (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 龟和兔子》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 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 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变,不能对敌人心存任何侥幸,深仇大恨是难以和解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尽可能用原文的句子或词语概括归纳各段
段义。
段意温馨提示
(1)农夫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冻僵了的蛇; (2)苏醒过来的蛇在农夫身上凶狠的咬了一口 (3)农夫临死的时候得到的教训。
.
9
1. 第一则寓言中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成了”恶人”?为什么 没有写错。以动物喻人是寓言故事的重要特点。
.
16
一、谨记寓言 学会做人 面对此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1.面对坏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 2.面对大街上不时遇到的乞丐
二、奇思妙想 故事新编 大胆想象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 蛇》的故事
.
17
课外延伸
这则寓言也告诉我们:人世间,善人
有善人的道德准则,恶人有恶人的处世哲
学,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