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资源鉴定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合集下载

不同地区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不同地区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不同地区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随着全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的日益关注,各地区大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具有多样化的物种和品种。

不同地区的大麦种质资源具有不同的农艺性状,包括生长期、耐旱性、耐病性、品质特性等。

因此,对不同地区大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以为种植者选择合适的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

首先,不同地区大麦种质资源的生长期是农艺性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大麦的生长期通常分为春大麦和冬大麦两种类型,春大麦的生长期相对较短,适合种植在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大麦的生长期相对较长,适合种植在南方低纬度地区。

对于不同地区的大麦种质资源,需要确定其适合的生长期,并通过耐寒性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其次,大麦种质资源的抗病性是农艺性状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大麦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包括锈病、褐条病、赤霉病等。

不同地区的大麦种质资源对病害的抗性存在差异,需要通过病原菌接种和农田抗病性试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通过对大麦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评价,可以筛选出具有强抗病性的品种,以提高大麦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大麦的耐旱性也是农艺性状中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干旱是全球面临的主要气候挑战之一,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不同地区的大麦种质资源对于干旱的适应能力不同,需要通过田间干旱胁迫试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通过对大麦种质资源的耐旱性评估,可以筛选出适应干旱条件的品种,提高大麦的适应性和生产力。

最后,大麦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也是农艺性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大麦的品质特性包括粮食品质和饲料品质两个方面。

粮食品质包括外观、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等指标,饲料品质包括纤维素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不同地区的大麦种质资源在品质特性上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实验室分析和食品加工试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通过对大麦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分析与评价,可以鉴定和推广具有优良品质特性的品种,提高大麦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不同地区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不同地区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不同地区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作者:张宇师祎刘悦善胡丹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08期摘要:为了筛选综合性状优异的大麦种质并探究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以57份大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在张掖、兰州两地的57份大麦种质资源的株高、穗长、穗粒数、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两地区6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3.08%和26.19%,且张掖地区种植的大麦材料6个农艺性状均优于兰州。

通过系统聚类,将参试的57份材料分别分为3个类群,第I类群分别为半矮秆型材料(张掖地区)和中高秆材料(兰州地区),第II类群和第III类群均为中高秆材料。

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累计贡献率为80.072%和75.501%的前3个主成分来评价57份大麦资源。

揭示了不同大麦资源的表型特异性。

关键词: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S5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8-0030-07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8.008Study 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gronomic Traits of Barley Germplasm Resources in Different RegionsZHANG Yu, SHI Yi, LIU Yueshan, HU Dan(Gansu Plant Seed Administrative Station, 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barley germplasm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and to explore the genetic basis of its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57 barley varietie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such as plant height, spike length, grain number per spike, total tillers, number of effective tillers, 1000-grain weight of those 57 varieties grown in Zhangye and Lanzhou we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6 traits in the two regions were 23.08% and 26.19%, respectively, and the 6 agronomic traits of barley grown in Zhangye regio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Lanzhou.Through systematic clustering,57 materials tested in the two region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I was semi dwarf materials (Zhangye region) and medium high stalk materials(Lanzhou region), and group II and III were medium high stalk materials. I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first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with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s of 80.072% and 75.501%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57 barley resources.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phenotypic specificity of different barley resources.Key words: Barley; Germplasm resource; Agronomic trait; Correlation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大麥(Hordeum vulgare L.)属禾本科(Gramineae)大麦属(Hordeum Linn.)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具有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营养丰富等特点[1 - 2],在我国和世界上的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其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位居第四[3]。

云南省大麦新品种(系)联合异地鉴定结果分析与评价

云南省大麦新品种(系)联合异地鉴定结果分析与评价
供种 单 位 临 沧市农 科所 保 山市农 科所
楚雄 州农 科所
1 . 1 参 试 品种 ( 系) 及 来 源 参 试 品种 ( 系)
临 1 2 J 2 、 1 2 J 3 、 1 2 J 4 、 1 2 J 5 、 1 2 J 7 保 1 1 J 7 、 1 1 J 8 、 1 2 J 3 、 1 2 J 6 、 1 2 J 1 3 、 1 2 J 1 4
试验示范 2 . 2 . 1 生育期 :生育期以出苗到成熟 的天数 , 各
参 试 品种 ( 系) 生 育 期在 1 2 3 — 1 4 3天之 间 , 对 照 品种
4 . 2临 1 2 J 2 : 由临沧市农科所提供 , 试验折合亩 产3 7 6 . 7 千克 , 较对 照增 4 8 . 3千克 , 增1 4 . 7 %, 居第 二位 ; 该 品种 ( 系) 幼苗直立 , 分蘖强 , 成穗率高 , 穗型 二棱 , 株高 5 3 . 4 厘米 , 有效穗 3 3 . 3 万, 穗粒数 2 1 粒, 千粒重 4 4 克; 不发生冻害 、 倒伏、 病害 , 抽穗整齐 , 熟 相好 , 综合评价好 , 可进入大麦高级试验 。 4 . 3楚 B 0 9 — 2 8 : 由楚雄州农科所提供 , 试验折合
楚 B 0 9 —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B 0 9 — 8 6 、 B 0 9 — 1 5 5 .
曲靖 市农 科所 丽江 市农 科所
J B1 2 — 1 、 J B 1 2 — 2 、 J B 1 2 — 3 、 J B 1 2 — 4 丽 1 2 — 1
1 . 2试验 地点 基本 情 况 : 试验 地点 为 临沧 市 临翔 区忙 畔街 道 文伟 村 山外 组 ; 区位 : 东经 1 0 0 。0 6 , 北纬 2 3 。5 7 ; 海拔 : 1 4 7 6米 ; 前作 : 水稻 ; 土质 : 沙

大麦优异种质农艺性状鉴定和适应性分析

大麦优异种质农艺性状鉴定和适应性分析
所 需 要 的条 件 就 容 易 满 足 , 自身 的 特 征 、 性 就 容 易 得 到 充 分 表 现 , 品种 对 环 境 变 化 的 反 特 即 应 越 迟 钝 , 遗传 稳 定 性 和生 态 适 应 性 就 越 强 。因 此 , 据 品种 对 环 境 变 化 反 应 的迟 钝 或 敏 其 依 感 , 选 遗 传 性 稳 定 、 应 性 广 的大 麦 优 异 种 质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筛 适
关 键 词 大 麦 ; 异 种 质 ; 艺 性 状 ; 合 评 价 ; 态 适 应 性 优 农 综 生
在 大 麦 的个 体 发 育 中 , 由于 基 因型 与环 境 条 件 等 的交 互 作 用 , 穗 期 、 高 、 粒 重 等 性 抽 株 千 状 的 遗 传 是 十 分 复 杂 的 n 。若 一 个 品 种 在 个 体 发 育 中 , 环 境 条 件 要 求 不 严 格 , 个 体 发 育 对 则
( 1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作 物 品 种 资 源 研 究 所 , 京 1 0 8 ; 北 0 0 1 2浙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植 保 所 3 0 2 ; 1 0 1 3河 北 省 邯 郸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0 6 0 ; 5 0 1 4青 海 省 农 林 科 学 院 作 物 所 80 1 ; 1 0 6 5黑 龙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育 种 所 1 0 8 ) 5 0 6
摘要
在 2年 5点 综 合 鉴 定 和 评 价 的 基 础 上 , 1 4份 优 异 大 麦 种 质 资 源 的 对 9
遗 传稳 定 性 和 生 态 适 应 性 进 行 分 析 ; 据 稳 定 性 参 数 a和 b, 选 出适 应 不 同 生 态 根 筛 条 件 的遗 传 稳 定 型 矮 秆 种 质 l 份 、 熟种 质 1 l 早 5份 、 大粒 种 质 1 0份 。

青海野生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青海野生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青海野生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青海省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生态环境十分有利,野生水果、植物等因此而大量繁荣。

青海野生大麦是青海省重要特色农作物之一,它们在青藏高原腹地、河谷、荒漠和低山丘陵的乡村野外成群结队地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青海野生大麦是一种食用的植物,具有优良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旨在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有助于改善居民的营养质量,维护和促进群众营养健康水平。

同时,青海野生大麦是丰富多样性的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遗传增益价值,可以改良和新建现有大麦品种,扩大农作物品种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用途。

为了充分发挥青海野生大麦的价值,解决现有大麦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高效利用的问题,有必要组织专家和科研人员对青海野生大麦进行评价和测算,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便系统地研究其特征、协同性能以及适应性。

首先,要采用表型调查和分子分析等方法,对青海野生大麦的主要植物和分子特征进行研究,进而了解其形态特征、亲缘关系,形成基础的表型鉴定系统;然后,对野生大麦地理分布、繁殖生态习性和抗逆性能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构建起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最后,围绕青海野生大麦的遗传分化和进化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评估其用于新品种定向改良的潜在价值,指导大麦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在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估和测算活动中,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严格维护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加强保护和管理,把青海野生大麦作为一种珍贵的生物资源保护起来,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和遗传改良价值,为未来麦类农作物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科技支持。

总的来说,青海野生大麦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巨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值得科学家开展系统的鉴定和评价研究,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价值,以把青海野生大麦有效开发与应用,为未来农作物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保山市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保山市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保山市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赵加涛;刘猛道;杨向红;付正波;方可团;赵有超【摘要】大麦种质资源在大麦生产和育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筛选鉴定出优质种质资源迫在眉睫.为筛选优异的种质资源,对保山228份大麦资源生育期、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鉴定筛选出特早熟材料8份;矮秆材料10份;特多粒型材料3份,多粒型材料19份;千粒重大于60 g的二棱稀有大粒型材料2份,千粒重大于55 g的二棱特大粒型材料10份,千粒重大于45 g的多棱材料8份;高产材料10份;高抗白粉病材料17份;高抗条纹病材料206份.为今后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4页(P65-67,80)【关键词】大麦;种质资源;评价【作者】赵加涛;刘猛道;杨向红;付正波;方可团;赵有超【作者单位】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腾冲县农业局固东农科站,云南腾冲679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3大麦在世界谷类作物中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包谷,居第四位,单产低于水稻、包谷,居第三位,南纬50°到北纬70°广大地区均有分布。

中国大麦面积和总产仅次于水稻、小麦、包谷,居第四位。

云南省常年种植23万hm2居全国首位,总产约60万t[1]。

优良的大麦品种是大麦生产的基础,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资源研究与创新是育种研究的前期工程,今后育种技术的竞争焦点也将集中在种质资源研究应用的力度上。

近年来,大麦品种的更换速度越来越快,对产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麦育种中可利用的资源范围越来越窄,对新种质、新材料需求越来越迫切[2]。

中亚地区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中亚地区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1 材料 与 方法
1 . 1 材料
观 察和测 试 的数据 进行 分析 ,并对 资 源进行 评价 。
3 结 果与分 析 3 . 1 冬 春性
引进 3 2 3份材 料 中 ,冬 性材料 2份 ,春 性材 料
3 2 1份 。
鉴定 材 料为 2 0 1 2至 2 0 1 3年从 中亚地 区引进 的
摘要 :2 0 1 1 至2 0 1 4年对从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引进 的 3 2 3份大麦 资源 的农 艺性状 进行形态 描述和 鉴定 ,筛选 出一批 具有一种 或一 种以上的优 良性状 的遗传 资源。本 文主要 对各 种类 型的优异种质进行 评述 ,为大麦 育种 提供 亲本 资源 。 关键 词 :大麦 ;种 质资源 ;农艺性状 ;鉴定评价
距 ,分别 在 各 个 生 育 阶段 调 查 各 供 试 材 料 的生 育
期 和形态 特 征 ,收 获 后 测 定 籽 粒 及 穗 部 性 状 。 对
共征集鉴定了中亚地区 3 2 3份大麦种质资源材料 。 中亚地 区大 麦 种 质 资 源 在 新 疆 地 区基 因库 和 大 麦
育 种 中具 有极 为重 要 的地位 。
熟 品系 ,生育期 8 0~ 9 0 d ;8 1 份 材料 为 晚熟 品系 ,
在新疆 奇 台县 生 态 气 候 条 件 下 将 所 有 引 入 资
源按 正常 大 田栽 培措 施 进 行 种 植 ,定 点 定 时 观 测 供 试 材料 在 不 同 生 育 期 的各 项 形 态 指 标 ,收 获 后 进行 考种 ,保存 其籽 粒 。 调查 项 目包 括 :冬 春 性 、播 种 期 、出 苗 期 、
者 短 ,占引进材 料 的 9 1 . 6 4 % ;2 7份材 料旗 叶长度 为长 ,占 8 . 3 6 % 。旗 叶 宽度 较 窄 的材 料 有 1 9 6份 ,

黑糯大麦的品种特性及营养品质分析

黑糯大麦的品种特性及营养品质分析

[] 8 闫新甫 , 徐绍英 , 李卫芬 , . 等 二棱 大麦 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
的种子和母体 遗传 效应 分析 [ ] 中国农业 科学 ,973 J. 1 , 9 0
( )3 4 . 2 :4— 1
[] 9 唐新元. 粮食 营养 健康 [ . 京 : 国财 政经济 出版 社 , M] 北 中
2 7% J

1, )较参检其它品种高 出 2 个百分点左右, 工品质 5 加 好 , 开发 元宵 粉 、 大麦 糊等 糯性食 品 。 可 黑
2 2 营养 品质全 面 独特 .
中国农科 院作 物 研究 所 朱 彩 梅 等对 国家 种
质资 源库保 存 的 7 1 3份种 质 资 源材 料 进行 了淀 粉 检 7 验 , 现糯性 基 因型 比例 达 到 9 % 的种 质 资 源仅 有 1 发 0 份 。中 国是 糯大麦 的起 源地 J但 对 糯 大 麦 的研 究 ,
粉、 系列膨 化食 品 、 高档黑 啤酒 、 速溶大 麦咖啡 、 黑糯大 麦片、 黑糯 大麦糁 等 营养食 品或保 健 品 , 具有产 业化开 发利 用前 景 。垦啤黑 糯 1号幼 苗 期 叶 色浓 绿 , 开 发 是 叶绿 素产 品的上 佳原 料 。甘 肃省农 垦农 业研究 院利用
食用 和 啤酒 酿 造 的 营养 价 值 J 。根 据 人 体 所 需 粮 食 中蛋 白质 的 氨 基 酸 组成 比例 标 准 , 麦 籽粒 中第 一 、 大 二 、 限 制 性 氨 基 酸 分 别 为 赖 氨 酸 、 氨 酸 和 蛋 氨 三 苏 酸 J 由表 2可知 , 啤黑糯 1号 7种 必 须 氨基 酸 含 。 垦 量为 4 3 % , 氨 酸 、 氨 酸 、 氨 酸 含 量 分 别 为 .3 赖 苏 蛋

大麦耐湿性种质资源的评价和耐性机理研究

大麦耐湿性种质资源的评价和耐性机理研究

大麦耐湿性种质资源的评价和耐性机理研究湿害(渍害和涝害)是全世界普遍发生的农作物自然灾害。

大麦(Hordeum vulgare L.)对湿害反应比较敏感,因此湿害是大麦高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大麦的耐湿性在品种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筛选耐湿性品种是解决湿害问题的主要途径。

有关大麦湿害及其耐性的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从而限制了相关育种和栽培工作的开展。

本研究以前期筛选得到的耐湿性不同的15份大麦基因型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进行渍水处理,首先观察分析耐湿性的基因型差异,并从中选择6份耐性表现不同的基因型,进一步测定分析它们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系统研究湿害处理对大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明确耐湿性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

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湿害胁迫下大麦产量损失的基因型差异在分蘖期对15份大麦基因型进行了12天的渍水处理,研究湿害胁迫下产量损失的基因型差异。

渍水导致籽粒产量显著下降,产量构成因子中以有效穗数(SN)下降最为明显,其次是每穗粒数(GPS),千粒重(GW)变化较小,而穗数减少主要是分蘖及其成穗数下降的结果。

渍水对产量的影响基因型差异很大,地方品种永嘉红六棱减产最小,两个澳大利亚主栽品种Franklin和Gairdner减产最为严重。

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相关系数的大小依次为SN、GW和GPS。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GPS、GW和SN,穗数经粒数对产量的影响很小,经粒重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且为正值;粒数经穗数对产量的影响亦较小,经粒重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且为负值;粒重经穗数和粒数对产量的影响均较大,但作用方向不同。

因此在育种程序中,应选择SN和GW表现稳定或产量因子补偿作用明显的基因型。

2.湿害胁迫下大麦生长抑制的基因型差异湿害胁迫期间和撤水后,测定分析15份大麦品种的生长抑制的基因型差异,以鉴定供试大麦基因型的耐湿性。

结果表明,黄化指数(LCI)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基因型的产量损失程度,但作为耐湿性的一个指标对大多数基因型是可靠的。

大麦苗期耐盐种质鉴定与评价指标筛选

大麦苗期耐盐种质鉴定与评价指标筛选

霍庆平,李建波,门秀丽,等.大麦苗期耐盐种质鉴定与评价指标筛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53(6):665-676.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53(6):665-676Journal of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ttp ://DOI:10.3969/j.issn.1000-1700.2022.06.004收稿日期:2022-09-23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0GG0059);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BS03035);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BS569);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S2*******Z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GG0007)第一作者:霍庆平(1995-),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大麦抗逆栽培与育种研究,E-mail:****************通信作者:徐寿军(1969-),男,博士,教授,从事大麦栽培生理与育种研究,E-mail :******************大麦苗期耐盐种质鉴定与评价指标筛选霍庆平1,2,李建波1,2,3,门秀丽1,2,范宏博1,2,刘志萍4,巴图4,徐寿军1,2(1.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2.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工程中心,内蒙古通辽028043;3.国家民委科尔沁沙地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通辽028043;4.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00)摘要:土壤盐碱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筛选耐盐大麦种质对于盐碱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292份大麦种质为材料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在大麦长至2叶1心期开始胁迫处理,每2d 增加1次盐浓度(100-200-300-400-500mmol·L -1)至终浓度达到500mmol·L -1,待表型出现差异后测定各形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大麦种质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归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耐盐性预测方程,确立了有效的评价指标。

青海野生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青海野生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青海野生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青海省是中国西部山区省份之一,广大草原,沙漠土地缺乏各类作物营养物质,总的气候属于温带与温暖半湿润气候,特殊的气候特点使得青海省适合种植牧草除外,也培育了大麦资源丰富而多样的种质资源。

青海省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在包括国家栽培奖赏种大麦和欧洲和美国的最优异的抗集团的情況的数量特性详细研究,本研究招募了来自山区、草原、河谷和沙漠修不同种质资源27个地区,大麦材料来源包括水田和定种磨菇。

所有抽样标本上采集舌部面粉,进行酶显示对若干变量进行极端分析。

结果表明,有27个亚种的大麦在青海省,除了国家认可的2个物种外,另有25种物种。

在抗病性分析中,一般来说,结果表明,他们的抗病性较高,能够抵抗具有平均高强度的高温及干旱衰老,在灾害年份及旱涝多变的大麦生产地区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与此同时,另一些过敏性变量也可以与不同地区及海拔之间分析出统计学差异,表明青海省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作用。

青海野生大麦的种质资源有多样性及丰富度,有良好的分类学特征及抗病性,可以应用于长期大麦种质资源应用,为大麦研究和宣传提供新型模型。

大麦研究、鉴定和评价能够提升湖北大麦酿酒行业的高新技术人才培育,使得大麦遗传改良和育种活动在湖北创造更多新经济增长点。

此外,本研究也表明,青海省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可培育性,对大麦遗传育种、育种技术的开发和改进有重要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些野生种质资源被视为珍贵的遗传资源,能够提供新的原料和研究基准给尊重生物多样性的国家采用。

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

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

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摘要: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发展区域之一,燕麦作为其主要的饲用作物之一,在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具备优异的适应性和生产力。

本文旨在评价和筛选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的种质资源,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青藏高原地处高寒半干旱生态区,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植被稀疏。

这些特殊的环境条件对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和挑战。

然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一直是该地区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为了促进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筛选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饲用作物种质资源,提高饲料生产能力和品质。

燕麦作为一种早熟、寒冷耐性强、抗逆能力强的饲用作物,成为了青藏高原畜牧业的重要饲料作物之一。

二、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的适应性评价1. 生理特性评价通过对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的生理特性进行评价,包括生长周期、光合作用强度、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了解其对青藏高原极端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饲用燕麦具有较短的生长周期、较高的光合作用强度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适应高寒半干旱的生态环境。

2. 抗逆能力评价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多变,干旱、寒冷、高原紫外线等逆境环境对作物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

燕麦作为适应力强的冷季作物,对寒冷和干旱条件有较强的抗逆能力。

通过抗逆性评价指标,如叶片脱水程度、抗寒耐冻性等,可以评估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的抗逆能力,筛选适应当地环境的种质资源。

三、筛选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种质资源1. 杂交育种结合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评价结果,选取具有良好性状的优良种质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

通过选择与控制交配,可以获得更适应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燕麦品种。

2. 管理栽培为了获得更高产量和优质的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种质资源,需要加强管理栽培技术。

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种质资源的生产能力和品质。

四、结论青藏高原作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饲用燕麦作为其重要的饲料作物,具备适应高寒半干旱气候条件的优点。

大麦种质资源

大麦种质资源

大麦种质资源
大麦种质资源截止到1990年,共征集了13116份,其中包括栽培大麦、近缘野生大麦、同源四倍体等。

来源最多的是西藏自治区,其次为江苏、浙江、河南、山东、陕西、青海、甘肃、云南等省。

根据已编入中国大麦品种目录(国内部分)的5200份资源分析,其中裸大麦2616份,皮大麦2521份,一年生半野生大麦63份。

从棱形盾,皮大麦中二棱品种占7.94%,四棱品种占65.52%,六棱品种占26.54%;裸大麦中二棱品种占1.5%,四棱品种占67.82%,六棱品种占31.57%。

目前我国大麦种质资源类型有如下特点:
①多棱大麦多于二棱大麦,多棱大麦占总数的84.9%;
②国内栽培大麦资源,裸大麦比皮大麦多77.74%,引进的国外大麦资源,以皮大麦为主,占引进国外大麦总数的
91.4%;
③二棱大麦资源较少,从国外引进的二棱大麦,占引进国外大麦总数的37.2%,而国内栽培大麦中,二棱大麦资源更少,仅占国内大麦资源总数的4.3%;近缘野生大麦中,也是以多棱大麦为主,占野生大麦资源总数的75.8%,其中野生瓶型大麦占野生多棱大麦的41.2%;西藏裸大麦占国内裸大麦总数的61.4%。

国外大麦种质资源在我国基因库和大麦育种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据中国农科院对6000多份主要来自墨西哥、加拿大、法国、美国、德国、叙利亚、日本等国家引进国外大麦品种的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共分为6种
生态类型,即:日本早熟生态型、欧洲弯穗生态型、澳大利亚生态型等。

第三章大麦品质及检验

第三章大麦品质及检验

第三章大麦品质及检验第三章大麦品质及检验大麦在植物学分类上为禾本科大麦属,该属内已知有29个种,只有普通大麦种具有栽培价值。

按中国的分类,普通大麦种下设5个亚种,即二棱和多棱两个近缘野生大麦亚种,二棱、多棱和中间型3个栽培大麦亚种。

中间型亚种在生产上很少应用。

各亚种内都存在皮大麦(成熟时颖果与稃壳粘连)和裸大麦(颖果与稃壳分开)两大类。

大麦籽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大部分作饲料,其次为酿酒,少量食用。

大麦由于食用纤维含量高,保健作用强,在食用上有发展趋势。

大麦具有生育期短,耐寒、耐瘠,适应性强等特点,故其在世界上的种植区域广于小麦。

世界大麦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居第四位。

正常年份,世界大麦总产量为1.3亿吨,其中啤酒大麦约2100万吨。

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就种植大麦,西汉以前大麦就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普遍种植。

20世纪30年代,全国大麦种植面积曾超过666.7万公顷。

中国大麦种植的地理分布广泛。

在中国西藏的种植高度达海拔4750m,为世界之最。

裸大麦区以食用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啤用、饲用为主,西北春麦区以啤用为主。

第一节大麦品质及其评价一、中国的大麦生产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年大麦面积近333万公顷,总产700万吨。

1 996年,中国大麦面积105万公顷,总产374万吨,平均单产3570kg/hm2。

近几年种植面积较大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河南、江苏、浙江、四川、安徽、甘肃、上海、云南、新疆、湖北等。

2007年,中国啤酒大麦的种植面积接近10 00万亩,啤酒大麦总产量在220万—230万吨。

在市场份额上,接近50%。

中国啤酒产量和啤酒大麦进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因此,近几年来对大麦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啤酒大麦方面。

中国啤酒大麦主要有三个主产区。

1.西北啤麦产区西北啤麦产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日照长、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多种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啤麦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特别是大麦灌浆成熟阶段光照充足,相对湿度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对形成啤麦饱满的籽粒、较大的千粒重、鲜亮的色泽、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蛋白质含量适中,因此啤麦质量较好,是中国近年来啤麦生产发展较快的产区,也是自给有余,能外调啤麦和麦芽的区域。

100份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100份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麦类作物学报 2022,42(4):441-450J o u r n a l o fT r i t i c e a eC r o ps d o i :10.7606/j.i s s n .1009-1041.2022.04.07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5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s ://k 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61.1359.S .20220413.1309.006.h t m l 100份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收稿日期:2021-06-29 修回日期:2021-08-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42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 A R S -05-04B -2);甘肃省重大专项(17Z D 2N A 016);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作物岗位专家项目(G A R S -T S Z -2);甘肃省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21C Y Z C -12)第一作者E -m a i l :1152771067@q q.c o m 通讯作者:孟亚雄(E -m a i l :y x m e n g1@163.c o m )张毅1,2,杨轲1,2,汪军成1,2,姚立蓉1,2,司二静1,2,马小乐1,2,李葆春1,3,尚勋武2,王化俊1,2,孟亚雄1,2(1.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730070;3.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 要:为了筛选大麦抗旱新种质及成株期抗旱性指标,以100份大麦种质为材料,连续2年在大麦生长期降水量不足40mm 的甘肃省敦煌试验站种植,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通过测定100份大麦种质材料的株高(P H )㊁穗长(S L )㊁穗粒数(G N S )㊁分蘖数(T N )㊁有效分蘖(E T )㊁单株生物量(I B )㊁千粒重(T GW )和产量(Y ),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 )㊁综合抗旱系数(C D C )㊁加权抗旱系数(WD C )㊁相关分析㊁频次分析㊁灰色关联分析㊁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鉴定了100份大麦种质的抗旱性,并进行了抗旱指标的筛选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大麦成株期株高㊁穗长㊁单株生物量㊁分蘖数㊁有效分蘖数㊁穗粒数㊁千粒重和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㊂通过对大麦成株期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发现D 值与WD C 值相结合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大麦成株期的抗旱性;单株生物量㊁穗粒数㊁分蘖数㊁有效分蘖和株高可作为评价大麦成株期抗旱性的指标;成株期抗旱性较强的种质有S -130㊁B N O C 168㊁L L -53㊁资源160-早熟3号㊁I L -18㊁Z 16㊁沾益红毛大麦和资源21-6B 98-9339㊂关键词:大麦;成株期抗旱性;抗旱指标;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S 512.3;S 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41(2022)04-0441-10D r o u g h tR e s i s t a n c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D r o u gh tR e s i s t a n c e I n d e x S c r e e n i n g o f 100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 a tA d u l t S t a ge Z H A N GY i 1,2,Y A N G K e 1,2,W A N GJ u n c h e n g 1,2,Y A OL i r o n g 1,2,S IE r j i n g 1,2,M AX i a o l e 1,2,L IB a o c h u n 1,3,S H A N GX u n w u 2,W A N G H u a j u n 1,2,M E N GY a x i o n g1,2(1.S t a t e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A r i dL a n dC r o p S c i e n c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C r o p G e n e t i c I m pr o v e m e n t a n d G e r m p l a s m E n h a n c e m e n t o fG a n s uP r o v i n c e ,L a n z h o u ,G a n s u730070,C h i n a ;2.C o l l e g e o fA g r o n o m y,G a n s u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G a n s u730070,C h i n a ;3.C o l l e g e o fL i f e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G a n s u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L a n z h o u ,G a n s u73007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 s c r e e nn e wb a r l e y v a r i e t i e sw i t h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d r o u gh t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d i c e s a t a d u l t s t a g e ,at o t a l o f 100b a r l e yg e r m p l a s m sw e r e p l a n t e d i nD u n h u a n g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a t i o no f G a n s uP r o v i n c e f o r t w oc o n s e c u t i v e y e a r sw i t h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l e s s t h a n40mm d u r i n g b a r l e yg r o w i n gp e r i o d .T w o t r e a t m e n t s o fn o r m a l i r r i g a t i o na n dd r o u g h t s t r e s sw e r e s e tu p i n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T h e p l a n t h e i g h t (P H ),s p i k e l e n g t h (S L ),g r a i nn u m b e r p e r s p i k e (G N S ),t i l l e rn u m b e r (T N ),e f f e c t i v e t i l l e r (E T ),i n d i v i d u a l b i o m a s s (I B ),1000g r a i nw e i g h t (T GW )a n d y i e l d (Y )o f b a r l e y ma t e r i a l sw e r e d e t e r m i n e d .T h e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v a l u e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C D C ),w e i g h td r o u g h tr e s i s t a n c ec o e f f i c i e n t (WD C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s i s ,f r e -q u e n c y a n a l y s i s a n d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w e r e u s e d,a n d 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a n a l y s i s,g r e y c o r r e l a-t i o na n a l y s i s,m e m b e r s h i p f u n c t i o na n a l y s i s,c l u s t e ra n a l y s i sa n ds t e p w i s e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w e r e p e r f o r m e d t o i d e n t i f y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o fb a r l e yg e r m p l a s ma n ds c r e e n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d i c e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d r o u g h t s t r e s s h a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e f f e c t s o n p l a n t h e i g h t,s p i k e l e n g t h,i n d i v i d u a l b i o m a s s,t i l l e r n u m b e r,e f f e c t i v e t i l l e r,g r a i nn u m b e r p e r s p i k e,1000-g r a i nw e i g h t a n d y i e l d.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o f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b a r l e y a t a d u l t s t a g e,i t w a s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D v a l u e a n dWD Cv a l u e c a n a c c u r a t e l y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r o u g h t r e-s i s t a n c e o f b a r l e y a tm a t u r i t y s t a g e,a n d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b i o m a s s,g r a i nn u m b e r p e r s p i k e,t i l l e rn u m-b e r,e f f e c t i v e t i l l e r a n d p l a n t h e i g h t c a nb e u s e d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s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b a r l e yg e r m p l a s ma t a d u l t s t a g e.F i n a l l y,t h e g e r m p l a s m w i t h s t r o n g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a t a d u l t s t a g e w e r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s c r e e n e do u t,i n c l u d i n g S-130,B n o c168,L L-53,Z i y u a n160-Z a o s h u3,I L-18, Z16,Z h a n y i h o n g m a o d a m a i a n dZ i y u a n21-6B98-9339.K e y w o r d s:B a r l e y;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a t a d u l t s t a g e;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d e x;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a t i o n大麦(H o r d e u mv u l g a r e L.)是全球第四位的谷类作物,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1]㊂大麦适应能力强㊁耐瘠㊁耐盐㊁抗旱,被广泛种植于我国西北及西藏地区,主要用于酿酒以及为畜牧业和养殖业提供优质饲料[2]㊂干旱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非生物限制因子,会引起植物生长减缓甚至死亡,最终导致减产[3]㊂因此,大麦抗旱性的评价以及筛选合理的抗旱指标,对大麦抗旱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栽培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㊂近年来,为避免单一指标对筛选抗旱性作物的不准确和片面性,研究者将不同指标结合起来对作物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㊁灰色关联分析㊁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油菜[4]㊁胡麻[5]㊁高粱[6]㊁大豆[7]㊁棉花[8]等作物进行了抗旱性的评价以及指标的筛选㊂目前,大多数学者主要利用萌发期或苗期的生理以及形态指标来评价大麦抗旱性,对其成株期抗旱性的鉴定以及抗旱指标筛选研究较少㊂本研究通过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100份大麦种质材料的株高㊁穗长㊁单株生物量㊁分蘖数㊁有效分蘖数㊁穗粒数㊁千粒重和产量进行评价与鉴定,以期能够筛选出在成株期抗旱能力强的大麦种质材料以及与大麦抗旱性密切的相关指标,为大麦抗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㊂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材料共100份,均由甘肃农业大学麦类作物实验室提供㊂1.2试验设计试验于2018年㊁2019连续两年在大麦生长期降水量不足40mm的甘肃省敦煌试验站进行,设正常灌水(C K)和干旱胁迫(T)2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㊂试验材料采用点播,行长1m,每行30粒,每个品种3行,行距0.2m,走道宽0.3m,保护行宽1m㊂干旱胁迫处理抽穗期灌水1次(灌水量120mm),其他生育时期不灌水;正常灌水处理为拔节期㊁抽穗期及灌浆期各灌水1次,每次灌水量为120mm㊂1.3测定项目与方法在收获前3d,每小区3点取样,每点5株,测定株高(p l a n th e i g h t,P H)㊁穗长(s p i k el e n g t h, S L)㊁穗粒数(g r a i nn u m b e r p e rs p i k e,G N S)㊁分蘖数(t i l l e rn u m b e r,T N)㊁有效分蘖(e f f e c t i v e t i l l e r,E T)㊁单株生物量(i n d i v i d u a l b i o m a s s,I B);按小区收获,脱粒㊁自然晾干后统计千粒重(1000-g r a i nw e i g h t,T G W)和小区产量(y i e l d,Y)㊂1.4数据处理与分析取两年平均值参照王玉斌等[9]㊁兰巨生等[10]和祁旭升等[11]的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㊁主成分分析㊁简单相关性分析和连续变数次数分布统计分析㊂相关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如下:(1)各指标抗旱系数(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c o-e f f i c i e n t,D C)D C=干旱处理测量值/正常灌水测量值(2)综合抗旱系数(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C D C)C D C=1/nðn i=1D C㊃244㊃麦类作物学报第42卷式中,n为测定指标数;(3)隶属函数值μ(x i)=(x i-x i,m i n)/(x i,m a x-x i,m i n)式中,x i表示第i个因子的得分值,x i,m i n为第i个因子得分值最小值,x i,m a x表示第i个因子得分最大值㊂(4)权重系数(W i)W i=P iːðn i P i式中,W i表示第i个因子在所有公因子中的重要程度,P i为各品种第i个因子贡献率㊂(5)抗旱性度量值(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v a l u e,D)D=ðn i=1[μ(x i)ˑ(P iːðn i P i)]参照尹利等[12]的方法计算D值与D C值的关联度(γD)㊁加权抗旱系数(WD C)和各指标WD C值与D C值的关联度(γWD C)㊂根据100份大麦种质的C D C值㊁WD C值和D值利用S P S S21.0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利用R S t u d i o绘制图形;分别以D值㊁WD C值和C D C 值为参考对各指标的D C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求取回归方程㊂2结果与分析2.1干旱对被测指标的影响干旱胁迫对所测定的8个指标均具有极显著影响(表1)㊂供试种质材料被测指标的变异系数在0.126~0.620之间,说明本次试验所选用的100份大麦种质材料的类型较为丰富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株高㊁穗长等8个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下降幅度表现为单株生物量(55.70%)>产量(49.63%)>穗粒数(25.23%)>有效分蘖数(20.60%)>穗长(17.78%)>分蘖数(16.89%)>株高(14.29%) >千粒重(12.50%),说明干旱胁迫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采用单一指标很难反映出大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㊂表1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条件下供试大麦种质各测定指标分析T a b l e1M e a nv a l u e s o f a l l i n d i c e s i n t e s t e db a r l e y r e s o u r c e s u n d e r d r o u g h t s t r e s s a n dn o r m a l i r r i g a t i o n项目T e r m株高P H/c mC K T穗长S L/c mC K T单株生物量I B/gC K T分蘖数T NC K T有效分蘖数E TC K T穗粒数K N P SC K T千粒重T GW/gC K T产量Y i e l d/(g㊃m-2)C K T平均值A v e r a g e47.7741.075.854.8110.364.5915.5212.9011.268.9422.1216.5433.8529.6289.4445.05变异系数C V0.1410.1310.3330.1760.3250.2660.2150.1840.2530.2330.3110.3010.1260.1730.5130.620标准误S E4.0981.8473.4282.0501.9685.6843.79238.312 t值t v a l u e16.3405.62116.85212.78911.7919.81511.13311.585P值P v a l u e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数据为2018和2019两年的平均值㊂C K:正常供水处理;T:干旱胁迫处理㊂**:P<0.01㊂D a t a a r e t h em e a na c r o s s2018a n d2019.C K:N o r m a lw a t e r s u p p l y t r e a t m e n t;T:D r o u g h t t r e a t m e n t.**:P<0.01.2.2抗旱系数、连续变数次数分布及相关性分析由表2可得,供试的大麦种质在受到干旱胁迫后,各性状D C值平均为0.48~0.87,D C值变化范围均较大,特别是产量D C值,为0.10~ 0.99,说明干旱胁迫对大麦不同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㊂不同大麦种质资源相同指标的D C值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变异系数介于0.086~ 0.519之间,说明其不同种质资源的抗旱能力有所不同㊂单株生物量和产量的D C值在0.2~0.4区间种质频率最高,分别达到42%和27%(表3)㊂其余指标的D C值均在0.8~1.0区间内频率最大,株高㊁穗长㊁单株生物量㊁分蘖数㊁有效分蘖数㊁穗粒数㊁千粒重和产量的频率分别为81%㊁77%㊁8%㊁68%㊁65%㊁50%㊁80%㊁25%,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各被测指标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表现为单株生物量>产量>穗粒数>有效分蘖数>分蘖数>穗长>千粒重>株高,说明单株生物量㊁产量㊁穗粒数对干旱胁迫反应敏感,可以作为评价大麦抗旱性的参考指标㊂由表4可得,单株生物量㊁有效分蘖和穗粒数这三个指标均与其他指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㊂其中,单株生物量与其他7个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蘖与穗长有显著相关性,与其他6个指标有极显著相关性;穗粒数与分蘖数有显著相关性,与其他6个指标有极显著相关性㊂㊃344㊃第4期张毅等:100份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表2供试大麦种质各指标抗旱系数T a b l e2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o f a l l i n d i c e s i n t e s t e d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统计量S t a t i s t i c株高P H穗长E L单株生物量I B分蘖数T N有效分蘖E T穗粒数K N P S千粒重T GW产量Y平均值A v e r a g e0.860.850.480.840.800.770.870.54变化范围R a n g e0.71~0.990.23~0.990.20~0.990.54~0.990.45~0.990.28~0.990.42~0.990.10~0.99变异系数C V0.0860.1760.3910.1140.1550.2330.1250.519表3供试大麦种质各指标抗旱系数的分布T a b l e3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D C i n t e r v a l s o f a l l i n d i c e s i n t e s t e d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指标I n d e x抗旱系数D C0<D C<0.20.2<D C<0.40.4<D C<0.60.6<D C<0.80.8<D C<1株高P H0001981穗长E L0411877单株生物量I B04229218分蘖数T N0042868有效分蘖E T0082765穗粒数K N P S0*******千粒重T GW0031780产量Y1127201725表4供试大麦种质各指标抗旱系数的相关性T a b l e4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a m o n g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o f a l l i n d i c e s i n t e s t e d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指标I n d e x株高P H穗长E L单株生物量I B分蘖数T N有效分蘖E T穗粒数K N P S千粒重T GW产量Y 株高P H穗长E L0.322**单株生物量I B0.483**0.432**分蘖数T N0.0620.224*0.308**有效分蘖E T0.263**0.243*0.546**0.610**穗粒数K N P S0.464**0.550**0.579**0.216*0.435**千粒重T GW0.433**0.1170.426**-0.0090.275**0.414**产量Y0.387**0.201*0.558**0.1590.431**0.591**0.526** *:P<0.05;**:P<0.01.2.3供试大麦种质各指标主成分分析由表5可知,8个农艺性状中前4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2.091%,其特征根大于0.606,说明8个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可以由前4个主成分概括,将其分别命名为F1㊁F2㊁F3和F4㊂F1在单株生物量上有较高载荷,其特征根为3.669,累计贡献率为45.867%㊂F2㊁F3和F4分别在分蘖数㊁穗长和株高上有较高载荷㊂2.4供试大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评价2.4.1大麦C D C评价结果按照C D C值可将100份大麦种质聚为五种类型:高度抗旱(Ⅰ)㊁抗旱(Ⅱ)㊁中等抗旱(Ⅲ)㊁敏感(Ⅳ)和高度敏感(Ⅴ)(图1),其中高度抗旱种质(C D Cȡ0.897)8份,占供试种质的8%,抗旱种质(0.897>C D Cȡ0.842)28份,中等抗旱种质(0.842>C D Cȡ0.789)14份,敏感种质(0.789>C D Cȡ0.665)26份,高度敏感种质(0.665>C D Cȡ0.565)24份,占供试种质的24%㊂按照C D C从大到小,8份高度抗旱种质依次是沾益红毛小麦㊁L L-53㊁Z16㊁S-130㊁资源21-6B98-9339㊁B N O C168㊁资源160-早熟3号和I L-18㊂按照C D C从小到大,24份高度敏感种质依次是西-2970㊁Z D M5745㊁Z20400211W㊁丹青1号㊁美41I㊁08京1369㊁Z D M5174㊁Z D M1190489㊁㊃444㊃麦类作物学报第42卷表5供试大麦种质各指标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及贡献率T a b l e5E i g e n v e c t o r s a n d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s o f 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s o f e a c h i n d e x o f t e s t e d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指标I n d e x因子载荷F a c t o r l o a d i n gF1F2F3F4株高P H0.644-0.3520.1410.616穗长E L0.5620.1190.745-0.109单株生物量I B0.8280.0230.0100.031分蘖数T N0.4250.801-0.1430.134有效分蘖E T0.6970.496-0.2970.060穗粒数K N P S0.815-0.0990.240-0.267千粒重T GW0.605-0.489-0.3630.026产量Y0.746-0..227-0.303-0.346特征根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r o o t3.6691.3270.9650.606贡献率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45.86716.58612.0647.574累计贡献率C u m u l a t i v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45.86762.45374.51782.091因子权重F a c t o rw e i g h t0.5590.2020.1470.092E D M-5789㊁I L-28㊁Z D M5142㊁I L-26㊁G R5-419网8㊁B C B48㊁Z D M9311㊁鄂大麦9号㊁12-D347㊁202990189㊁北青88㊁Z D M5138㊁宝斗(宝鸡)㊁沃尔菲特42㊁E D M5189和甘青9183-D㊂2.4.2大麦WD C评价结果按照WD C值可将100份大麦种质聚为五种类型:高度抗旱(Ⅰ)㊁抗旱(Ⅱ)㊁中等抗旱(Ⅲ)㊁敏感(Ⅳ)和高度敏感(Ⅴ)五种类型(图2),其中高度抗旱种质(WD Cȡ0.893)8份,抗旱种质(0.893>WD Cȡ0.835)29份,中等抗旱种质(0.835>WD Cȡ0.793)13份,敏感种质(0.793 >WD Cȡ0.628)40份,高度敏感种质(0.628>1~100:种质编号㊂下同㊂1-100:N o.o f g e r m p l a s m.T h e s a m eb e l o w.图1100份大麦种质基于综合抗旱系数的聚类图F i g.1C l u s t e r p l o t o f100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b a s e do n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㊃544㊃第4期张毅等:100份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图2100份大麦种质基于加权抗旱系数的聚类图F i g.2C l u s t e r i n gp l o t o f100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b a s e do nw e i g h t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WD Cȡ0.567)10份㊂按照WD C从大到小,8份高度抗旱种质依次是S-130㊁Z16㊁沾益红毛大麦㊁L L-53㊁资源21-6B98-9339㊁B N O C168㊁资源160-早熟3号和I L-18㊂按照WD C从小到大,10份高度敏感种质依次是Z D M9311㊁鄂大麦9号㊁12-D347㊁202990189㊁Z D M5138㊁北青88㊁宝斗(宝鸡)㊁沃尔菲特42㊁E D M5189和甘青9183-D㊂2.4.3大麦D值评价结果按照D值可将100份大麦种质聚为五种类型:高度抗旱(Ⅰ)㊁抗旱(Ⅱ)㊁中等抗旱(Ⅲ)㊁敏感(Ⅳ)和高度敏感(Ⅴ)五种类型(图3),其中高度抗旱种质(Dȡ0.739)11份,抗旱种质(0.739>D ȡ0.636)38份,中等抗旱种质(0.636>Dȡ0.437)13份,敏感种质(0.437>Dȡ0.255)34份,高度敏感种质(0.255>Dȡ0.162)4份㊂按照D值从大到小,11份高度抗旱种质依次是S-130㊁I L-24㊁B N O C168㊁L L-53㊁资源160-早熟3号㊁12-7347㊁扬饲麦3号㊁I L-18㊁08京222㊁I L-36和I L-48㊂按照D值从小到大4份高度敏感种质依次是鄂大麦9号㊁沃尔菲特42㊁北青88和202990189㊂2.4.4大麦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利用C D C㊁WD C和D值3种大麦抗旱鉴定方法,以同一类型中至少出现2次为依据[13],鉴定得到8份高度抗旱种质,9份高度敏感种质㊂8份高度抗旱种质分别为S-130㊁B N O C168㊁L L-53㊁资源160-早熟3号㊁I L-18㊁Z16㊁沾益红毛大麦和资源21-6B98-9339,其中S-130㊁B N O C168㊁L L-53㊁资源160-早熟3号和I L-18利用3种方法鉴定结果均为高度抗旱类型㊂9份高度敏感种质分别为Z D M9311㊁鄂大麦9号㊁12-D347㊁202990189㊁Z D M5138㊁北青88㊁宝斗(宝鸡)㊁沃尔菲特42㊁E D M5189和甘青9183-D,其中鄂大麦9号㊁沃尔菲特42㊁北青88和202990189利用3种方法鉴定结果均为高度敏感类型㊂2.5灰色关联分析各指标D C值与D值之间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分别为单株生物量㊁穗粒数㊁有效分蘖㊁分蘖数㊁株高㊁千粒重㊁穗长㊁产量;各指标D C与WD C值间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分别为株高㊁㊃644㊃麦类作物学报第42卷分蘖数㊁千粒重㊁有效分蘖㊁穗粒数㊁穗长㊁单株生物量㊁产量(表6)㊂关联度大则密切程度高㊂图3100份大麦种质基于综合评价值的聚类图F i g.3C l u s t e r i n gp l o t o f100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b a s e do n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v a l u e表6供试大麦种质各指标D C值与D值和W D C值的关联度及各指标权重T a b l e6C o r r e l a t i o nd e g r e e b e t w e e nD Cv a l u e o f a l l i n d i c e s a n d D v a l u e t o g e t h e rw i t hW D Cv a l u e a n d i n d e xw e i g h t i n t e s t e d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指标I n d e x D C与D间关联度C o r r e l a t i o nd e g r e e o fD Cw i t h D排序R a n k权重系数W e i g h t D C与WD C间关联度C o r r e l a t i o nd e g r e e o fD Cw i t h WD C排序R a n k 株高P H0.7434150.121670.891911穗长E L0.7263770.118880.850366单株生物量I B0.8398710.137460.766697分蘖数T N0.7627140.124830.888782有效分蘖E T0.8110530.132740.883784穗粒数K N P S0.8212820.134420.871255千粒重T GW0.7367760.120580.888253产量Y0.6724680.110060.6280182.6逐步回归分析及抗旱性预测评价参照王灿等[14]的方法,将各指标D C值作为自变量,C D C值㊁D值和WD C值作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3个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R2ʈ1,说明回归方程可以很好预测供试大麦的抗旱性㊂由回归方程可知,与D值㊁WD C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单株生物量㊁穗粒数㊁分蘖数㊁株高㊁穗长和有效分蘖,说明在大麦成株期抗旱性鉴定中,这些指标可以较为准确的鉴定大麦种质的抗旱性㊂此外,对供试大麦种质资源的D值㊁C D C 值㊁WD C值和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两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㊂㊃744㊃第4期张毅等:100份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表7供试大麦种质抗旱性模型预测T a b l e7M o d e l p r e d i c t i o no f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t e s t e d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因变量D e p e n d e n t回归方程R e g r e s s i o ne q u a t i o n R2F值F v a l u eP值P v a l u erD值D v a l u eWD C值WD Cv a l u e产量YC D C值C D Cv a l u e y=0.139x1+0.131x2+0.140x5+0.184x6+0.124x7+0.127x8+0.1410.9881308.14<0.0010.95**0.99**0.82** D值D v a l u e y=0.245x1+0.239x2+0.395x3+0.573x4+0.248x5+0.352x6-1.0970.9932342.60<0.0010.96**0.62** WD C值WD Cv a l u e y=0.151x1+0.139x2+0.133x5+0.192x6+0.109x7+0.122x8+0.1390.9881312.64<0.0010.85** x1:单株生物量;x2:穗粒数;x3:分蘖数;x4:株高;x5:穗长;x6:有效分蘖;x7:产量;x8:千粒重㊂**:P<0.01㊂x1:P l a n t h e i g h t;x2:S p i k e l e n g t h;x3:I n d i v i d u a l b i o m a s s;x4:T i l l e r n u m b e r;x5:E f f e c t i v e t i l l e r;x6:K e r n e l n u m b e r p e r s p i k e;x7: 1000-g r a i nw e i g h t;x8:Y i e l d.**:P<0.01.3讨论3.1大麦种质成株期抗旱性分析方法的选择近年来,众多研究者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作物的抗旱性进行评价[15-17]㊂目前,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在胡麻[18]㊁小麦[19]㊁水稻[20]等作物的抗旱性研究中均取得了理想的结果㊂抗旱度量值D和加权抗旱系数WD C是作物抗旱性鉴定中最常用的两个综合评价指标㊂例如杜伟莉等[21]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抗旱隶属度对开花期玉米进行抗旱性鉴定,可有效鉴定出在开花期抗旱性强的玉米材料;王士强等[22]利用加权抗旱系数对参试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很好地反映出这些品种的抗旱特点㊂本研究测定大麦成株期的8个指标,结合抗旱性度量值D㊁综合抗旱系数C D C 值和加权抗旱系数WD C值,将三种评价方法与主成分分析㊁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评价大麦种质资源在成熟期的抗旱性,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可信㊂但在本研究中,基于C D C 值㊁WD C值和D值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计算方式的不同及所选材料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㊂D值计算过程是将原有的8个指标转换为相互独立的5个综合指标并求得各综合指标的权重,将权重乘以隶属函数值求得;而WD C值是对8个指标D C 值与D值进行关联分析后求得各指标权重,将权重与各材料各指标的抗旱系数相乘求得加权抗旱系数㊂本研究中,C D C值与WD C值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相关分析表明,WD C值与产量的相关性更高,因此建议利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结合加权抗旱系数WD C值来鉴定大麦成株期的抗旱性,从而简化鉴定过程,这与李龙等[23]的研究结果一致㊂3.2大麦种质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对作物进行抗旱性鉴定的目的是获得抗旱种质[24]㊂吴奇等[25]利用聚类分析将54份高粱品种划分为4种抗旱类型㊂张海燕等[26]利用产量抗旱系数法对15份甘薯品种进行了抗旱等级的划分,最终鉴定得到抗旱品种5份㊂本研究利用综合抗旱系数㊁加权抗旱系数和抗旱性度量值分别鉴定出8㊁8和11份高度抗旱种质,其中S-130㊁B N O C168㊁L L-53㊁资源160-早熟3号和I L-18利用3种方法鉴定的结果均为高度抗旱类型,Z16㊁沾益红毛大麦和L L-53利用综合抗旱系数㊁加权抗旱系数2种方法鉴定为高度抗旱类型,I L-24㊁12-7347㊁丹青1号㊁扬饲麦3号㊁08京222㊁I L-36和I L-48仅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鉴定为高度抗旱类型㊂综合3种抗旱指标结果,本研究获得8份高度抗旱大麦种质:S-130㊁B N O C168㊁L L-53㊁资源160-早熟3号㊁I L-18㊁Z16㊁沾益红毛大麦和资源21-6B98-9339㊂3.3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指标的筛选植物的抗旱能力不仅由多基因控制,而且会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用单一指标直接评价植物抗旱能力[27]㊂在大麦抗旱性鉴定及指标筛选的研究中,前人主要在萌发期利用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如任毅等[28]筛选出发芽率㊁发芽势和苗高作为评价苗期大麦抗旱性强弱的指标㊂但作物不同时期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因此苗期的抗旱性很难反映出作物真实的抗旱性[29]㊂赵岩等[30]的研究结果表明,株高㊁穗数㊁穗粒数以及产量可以有效的鉴定出小麦成熟㊃844㊃麦类作物学报第42卷期的抗旱性㊂胡雯媚等[31]利用回归分析得出在小麦苗期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株高㊁叶面积㊁根长和根冠比,这些性状可以作为评价小麦苗期抗旱性的指标性状㊂本研究对成株期各指标D C值与D值和WD C值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关联程度较高的指标有单株生物量㊁穗粒数㊁有效分蘖㊁分蘖数和株高㊂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与D值㊁WD C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单株生物量㊁穗粒数㊁分蘖数㊁株高㊁穗长和有效分蘖㊂通过多种分析方法最后筛选出抗旱指标有单株生物量㊁穗粒数㊁分蘖数㊁有效分蘖数和株高,这与徐银萍等[32]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这5个指标可作为评价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强弱的指标㊂参考文献:[1]M E K O U A R A M.F o o d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 t h eu-n i t e dn a t i o n s(F A O)[J].Y e a r b o o k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n v i r o n-m e n t a lL a w,2017.[2]E L L I SRP,F O R S T E R BP,R O B I N S O N D,e ta l.W i l db a r-l e y:As o u r c e o f g e n e s f o r c r o p i m p r o v e m e n t i n t h e21s t c e n t u-r y[J].J o u r n a l o f E x p e r i m e n t a lB o t a n y,2000,342:342.[3]WA N G W,V I N O C U E B,A L T MA N A.P l a n tr e s p o n s e st od r o u g h t,s a l i n i t y a n de x t r e m et e m p e r a t u r e s:t o w a r d s g e n e t i ce n g i n e e r i n gf o r s t r e s s t o l e r a n c e[J].P l a n t a,2003,218(1):3.[4]朱宗河,郑文寅,张学昆.甘蓝型油菜耐旱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9):1777.Z HUZ H,Z H E N G W Y,Z H A N G X K.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a n a l y s i s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 o fd r o u g h tt o l e r a n c e r e l a t e d t r a i t s i n B r a s s i c an a p u s[J].S c i e n t i aA g r i c u l t u r aS i n-i c a,2011,44(9):1777.[5]欧巧明,叶春雷,李进京,等.胡麻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其指标筛选[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34(5): 1085.O U Q M,Y ECL,L I J J,e t 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i n d e xs c r e e n i n g o fd r o u g h tr e s i s t a n c eo f f l a x g e r m p l a s m r e-s o u r c e s a t a d u l t s t a g e[J].A g r i c u l t u r a l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A r i dA r e a s,2017,34(5):1085.[6]王艺陶,周宇飞,李丰先,等.基于主成分和S OM聚类分析的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分类[J].作物学报,2014,40 (1):112.WA N G Y T,Z HO U Y F,L IF X,e t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s o r g h u mv a r i e t i e s a t g e r-m i n a t i o ns t a g e b a s e d o n p r i n c i p a lc o m p o n e n ta n a l y s i sa n d S OM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J].A c t aA g r o n o m i c aS i n i c a,2014,40 (1):112.[7]王兴荣,张彦军,苟作旺,等.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5):19.WA N GXR,Z H A N GYJ,G O UZW,e t 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v a l u a t i o no fd r o u g h tr e s i s t a n c e o fs o y b e a n g e r m p l a s m r e-s o u r c e s[J].A g r i c u l t u r a lR e s e a r c hi n t h eA r i dA r e a s,2015,33(5):19.[8]陈玉梁,石有太,罗俊杰,等.甘肃彩色棉花抗旱性农艺性状指标的筛选鉴定[J].作物学报,2012,38(9):1682.C H E NYL,S H IYT,L U OJ J,e t a l.S c r e e n i n g 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t i o no f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a g r o n o m i c t r a i t so fG a n s uc o l o r e dc o t t o n[J].A c t aA g r o n o m i c aS i n i c a,2012,38(9):1682.[9]王玉斌,平俊爱,牛皓,等.粒用高粱种质中后期抗旱性鉴定筛选与分类指标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2):4040. WA N G Y B,P I N G J A,N I U H,e t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s c r e e n i n g o f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o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i n d e xi n m i d d l ea n dl a t es t a g eo f g r a i ns o r g h u m g e r m p l a s m [J].S c i e n t i aA g r i c u l t u r aS i n i c a,2019,52(22):4040. [10]兰巨生.农作物综合抗旱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8,7(3):85.L A N J S.S t u d y o n e 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 o f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o f c r o p s[J].A c t aA g r i c u l t u r a eB o r e a l i-o c c i d e n t a l i sS i n i c a,1998,7(3):85.[11]祁旭升,王兴荣,许军,等.胡麻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5):3078.Q IXS,WA N G XR,X UJ,e t a l.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e v a l u a-t i o no f f l a x g e r m p l a s mr e s o u r c e s a t a d u l t s t a g e[J].S c i e n t i aA g r i c u l t u r aS i n i c a,2010,43(15):3078.[12]尹利,逯晓萍,傅晓峰,等.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J].中国草地学报,2006,28(3):23.Y I N L,L U XP,F U XF,e t a l.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s o r g h u mh y b r i d[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G r a s s-l a n d,2006,28(3):23.[13]陈卫国,张政,史雨刚,等.211份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的评价[J].作物杂志,2020(4):55.C H E N W G,Z HA N G Z,S H IY P,F,e ta l.E v a l u a t i o no n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o f211w h e a t g e r m p l a s mr e s o u r c e s[J].C r o p s,2020(4):55.[14]汪灿,周棱波,张国兵,等.薏苡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5):2874. WA N GC,Z H O U LB,Z H A N G G B,e ta l.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a n c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d i c e s s c r e e n i n g o f j o b s t e a r s(C o x i l a c r y m a-j o b i L.)g e r m p l a s mr e s o u r c e sa t s e e d l i n g s t a g e[J].S c i e n t i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S i n i c a,2017,50 (15):2874.[15]赵振宁,赵宝勰.不同大豆品种在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36(2): 133.Z HA OZN,Z H A OBX.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r e s p o n s e a n d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o y b e a n v a r i e t i e s t o d r o u g h t s t r e s s d u r i n gg e r m i n a t i o n[J].A g r i c u l t u r a lR e s e a r c hi nt h eA r i dA r e a s,2018,36(2):133.[16]H A S A NSA,R A B E I SH,N A D A R M,e t a l.W a t e r u s e e f-f i c i e n c y i nt h ed r o ugh t-s t r e s s e ds o r g h u m a n d m ai z e i nr e l a-t i o n t o e x p r e s s i o no f a q u a p o r i n g e n e s[J].B i o l o g i aP l a n t a-r u m,2017,61(1):3.[17]G UHAA,C HHA J E DSS,C H O U D H A R YS,e t a l.H y d r a u-l i c a n a t o m y a f f e c t s g e n o t y p i c v a r i a t i o n i n p l a n tw a t e r u s e a n d㊃944㊃第4期张毅等:100份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s h o w s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o r g a n s p e c i f i c p l a s t i c i t y t od r o u g h t i ns o r-g h u mb i c o l o r[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a lB o t a-n y,2018,156.[18]罗俊杰,欧巧明,叶春雷,等.主要胡麻品种抗旱相关指标分析及综合评价[J].核农学报,2014,28(11):2118.L U OJ J,O U Q M,Y ECL,e t a l.A n a l y s i s a n dc o m p r e h e n-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o f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r e l a t e d i n d e x e so fm a i n f l a xv a r i e t i e s[J].J o u r n a lo f N u c l e a r 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e n c e s,2014,28(11):2118.[19]罗影,赵军,王剑虹,等.转基因小麦抗旱性鉴定及相关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1):50. L U O Y,Z H A OJ,WA N GJ H,e ta l.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i-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t r a n s g e n i cw h e a t a n d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s i s o f r e l a t e d i n d e x e s[J].A g r i c u l t u r a l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A r i dA r e a s,2015,33(1):50.[20]田又升,谢宗铭,吴向东,等.水稻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鉴定[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4):174.T I A N YS,X I EZM,WUXD,e t 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i d e n t i f i-c a t i o no f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o f r i c e g e r m 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a t g e r m i n a t i o ns t a g e[J].A g r i c u l t u r a lR e s e a r c hi nt h e A r i dA r e a s,2015,33(4):174.[21]杜伟莉,高杰,卜令铎,等.玉米品种开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5):72.D U W L,G A OJ,B ULD,e t a l.S c r e e n i n g o f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a n c e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i n d e x e so f m a i z e v a r i e t i e sa tf l o w e r i n g s t a g e[J].A g r i c u l t u r a l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A r i dA r e a s,2012,30 (5):72.[22]王士强,胡银岗,佘奎军,等.小麦抗旱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7(11): 2458.WA N GSQ,HU Y G,S H E KJ,e t a l.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d e-g r e e a n a l y s i so f a g r o n o m i c t r a i t sa n d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b i o-c h e m i c a l t r a i t s r e l a t e dt od r o u g h tr e s i s t a n c e i n w h e a t[J]. S c i e n t i aA g r i c u l t u r aS i n i c a,2007(11):2458. [23]李龙,王兰芬,武晶,等.普通菜豆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J].作物学报,2015,41(6):966.L IL,WA N GLF,WUJ,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d r o u g h t r e-s i s t a n c eo f c o mm o n b e a n v a r i e t i e s a t s e e d l i n g s t a g e[J].A c t aA g r o n o m i c aS i n i c a,2015,41(6):966.[24]蔡丽平,吴鹏飞,侯晓龙,等.类芦根系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形态学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45.C A ILP,WUPF,HO U XL,e t a l.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p o n s e o f r e e dl i k er o o t st od r o u g h ts t r e s so fd i f f e r e n t i n t e n s i t i e s [J].C h i n e s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B u l l e t i n,2012,28(2):45.[25]吴奇,周宇飞,高悦,等.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J].作物学报,2016,42(8):1235.WU Q,Z H O U YF,G A O Y,e t a l.S c r e e n i n g 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t i o no fd r o u g h tr e s i s t a n c eo fd i f f e r e n ts o r g h u m v a r i e t i e sa tg e r m i n a t i o ns t a g e[J].A c t a A g r o n o m i c a S i n i c a,2016,42(8):1235.[26]张海燕,解备涛,汪宝卿,等.不同甘薯品种抗旱性评价及耐旱指标筛选[J].作物学报,2019,45(3):422.Z HA N G H Y,X I E B T,WA N G B Q,e ta l.E v a l u a t i o no f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s c r e e n i n g o f d r o u g h t t o l e r a n c e i n d e x e s o fd i f f e r e n ts w e e t p o t a t ov a r i e t i e s[J].A c t a A g r o n o m i c a S i n i c a,2019,45(3):422.[27]K AMO S H I T A A,B A B U R C,B O O P A T H IN M,e ta l. P h e n o t y p i c a n d g e n o t y p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d r o u g h t-r e s i s t a n c e t r a i t s f o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r i c e c u l t i v a r s a d a p t e d t o r a i n f e d e n-v i r o n m e n t s[J].F i e l dC r o p sR e s e a r c h,2008,109(1-3):3.[28]任毅,王仙,张金汕,等.中亚大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J].新疆农业科学,2019,56(5):887.R E N Y,WA N GX,Z H A N GJ S,e t a l.S c r e e n i n g a n d i d e n t i f i-c a t i o no fd r o u g h t re s i s t a n c e of C e n t r a lA s i a nb a r l e y v a r i e t i e sd u r i n gge r m i n a t i o n[J].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2019,56(5):887.[29]祁旭升,刘章雄,关荣霞,等.大豆成株期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研究[J].作物学报,2012,38(4):668.Q IXS,L I UZX,G U A N R X,e t a l.R e s e a r c ho n i d e n t i f i c a-t i o n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 s o f 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s o y b e a n i nm a t u r e s t a g e[J].A c t aA g r o n o m i c aS i n i c a,2012,38(4): 668.[30]赵岩,马艳明,蒋方山,等.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J].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2):4105.Z HA O Y,MAY M,J I A N GFS,e t 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a t i o no f d r o u g h tr e s i s t a n c e o f 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l i n e s)i n H u a n g-H u a iw h e a t r e g i o n[J].M o l e c u l a rP l a n tB r e e d i n g, 2021,19(12):4105.[31]胡雯媚,王思宇,樊高琼,等.西南麦区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及其指标筛选[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2):187. HU W M,WA N GSY,F A N G Q,e t a l.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 i n d e xs c r e e n i n g o fw h e a t v a r i e t i e s a t s e e d-l i n g s t a g e i ns o u t h w e s tw h e a t r e g i o n[J].J o u r n a l o f T r i t-i c e a eC r o p s,2016,36(2):187.[32]徐银萍,潘永东,刘强德,等.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J].作物学报,2020,46(3):450.X U YP,P A N YD,L I U QD,e t a l.D r o u g h t r e s i s t a n c e i d e n-t i f i c a t i o na n dd r o u g h tr e s i s t a n c ei n d e xs c r e e n i n g o fb a r l e y g e r m 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a ta d u l ts t a g e[J].A c t a A g r o n o m i c a S i n i c a,2020,46(3):450.㊃054㊃麦类作物学报第42卷。

大麦质量标准

大麦质量标准

大麦质量标准大麦质量标准,是指定了大麦不同品质等级的生命力、营养含量、质地、外观等方面的标准。

它是大麦的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

只有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才能确保产品的品质稳定,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以下是关于大麦质量标准的参考内容:一、品质等级大麦的品质等级通常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其中特级品质最好。

品质等级的划分主要根据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保存情况、杂质含量、营养成分等多方面因素。

特级大麦应具有完整、饱满的粒型,外表光滑、无气味、无霉斑、无异味、无病虫害,含水量应在10%以下,糊化率和脱壳率较高,营养成分含量也较高。

二、外观质量外观质量主要表现在颜色、形状、大小、表皮光泽度等方面。

大麦应为淡黄色至浅褐色,粒型完整饱满,粒面光泽度较好,无霉斑或虫眼,没有残留的秸杆和其他杂质。

同时,大小均匀,没有破碎及胚芽过长等问题,外观鲜亮、自然、健康。

三、生粒率生粒率是指将麦粒经过筛选后,被筛出并保留下来的活麦粒的比例。

合格的大麦生粒率应该保持在96%以上,生粒率低于90%的为劣质品,在贮存期间也容易受到潮湿、霉变、萎缩等不良影响,在保质期上也存在大的风险。

四、含水率大麦的含水率是指在测定的条件下,干燥质量与去壳干重量之比。

在普通环境下,大麦的含水率应该控制在12%以下,否则容易发霉变质,降低品质。

五、营养成分大麦是一种高营养的粮食,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合格的大麦应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糖类、B族维生素等成分,磷、铁、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应该适宜。

通过相关检测可以评估出大麦的营养成分含量,以确定其品质等级。

以上是大麦的主要质量标准参考内容,当然每个国家的大麦生产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等环境,以及特定的食用偏好和用途等来制定不同的标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标准进行定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

中国近缘野生大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与性状鉴定

中国近缘野生大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与性状鉴定

中国近缘野生大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与性状鉴定
马得泉;李雁勤
【期刊名称】《大麦科学》
【年(卷),期】1997(000)001
【摘要】本文报道了我国现有近缘野生大麦种质资源2650份。

通过农艺性状,品质,抗逆和抗病鉴定,已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马得泉;李雁勤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
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302.4
【相关文献】
1.中国近缘野生大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J], 唐慧慧;丁毅;胡耀军
2.基于AFLP标记的中国西藏近缘野生大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张镝;丁毅
3.中国近缘野生大麦的RAPD分析与进化途径探讨 [J], 陈新平;闫玲;丁毅
4.中国西藏近缘野生大麦5S rDNA NTS序列分析 [J], 谭睿;马得泉;丁毅
5.中国西藏与中东地区近缘野生大麦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 [J], 于智勇;丁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大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大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尚毅;朱靖环;华为;贾巧君;汪军妹;杨建明【期刊名称】《麦类作物学报》【年(卷),期】2015(35)8【摘要】为给耐迟播高产大麦育种提供基础材料,以505份大麦种质资源(农家品种131份,国内育成品种(系)271份,国外引进品种103份)为材料,通过对不同迟播日期下大麦资源分蘖特性的鉴定、迟播资源的亚群体划分及其入选的迟播高分蘖资源有效分蘖的鉴定等工作来筛选耐迟播大麦种质资源。

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麦资源的分蘖数显著降低,但大麦资源分蘖的基因型差异很大。

16个分子标记共检测到78个多态位点,根据分子标记检测结果,505份迟播资源被划分为8个亚群,各亚群中根据分蘖数选取耐迟播高分蘖资源,共选出55份资源,其中农家品种12份,育成品种(系)35份,国外品种8份。

入选的55份高分蘖资源的有效分蘖数也有显著差异,有22份资源的有效分蘖数在两个播期下均显著高于对照,这些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为改良大麦品种耐迟播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总页数】6页(P1085-1090)【关键词】大麦;迟播;分蘖;群体结构;遗传多样性【作者】尚毅;朱靖环;华为;贾巧君;汪军妹;杨建明【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国家大麦改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3;S330【相关文献】1.华大麦4号耐迟播特性研究初报 [J], 辛复林;孙东发;程鹏飞2.苏南沿江地区耐迟播小麦品种筛选研究 [J], 顾明柯;钱伟东;吴在生;毛慧3.生姜地耐迟播油菜品种的筛选 [J], 李庆刚; 熊琼; 张云云; 雷丽仙; 周翠萍; 张美玲; 彭钰; 雷元宽4.播州区耐迟播油菜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J], 李奎;陈德珍;徐志丹;肖华贵;杨斌;冯文豪;凡迪5.南方冬麦区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J], 尚毅;朱靖环;华为;汪军妹;贾巧君;杨建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La -e n fn
( rpB edn nt ueo i n j n a e fA r ut rl c n e .Ha bn 10 8 ) C o re igI si t f l gi gAcd myo g i l a S i cs t He o a c u e r i 5 0 6
tat 。ds a e e it n e n i sr s e itn ea d q ai u i g 7 9 t v — y a ln i ris ie s sr ssa c .a t— te sr ssa c n u l y d rn ~ h Fie t e rP a n
关键词 :大麦 ; 异种 质 I 定 I利 用 优 鉴
中图分 类号 :S5 2 3 2 1 . 0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2 2 6 (0 6 O 一o O 一O 1 0 - 7 7 2 0 )2 0 3 3
Ba ly G e m p a m a u to nd Elt r p a m sS lc in re r l s Ev l a i n a ie Ge m l s ee to
的基 因资 源 , 大 麦 新 品种 选 育 和直 接 利用 提 供 了 结果 为早 熟 品种 占 1 . % , 为 8 1 明显 低 于 国内 品种 , 这与
宝贵的基 因资源及科学依据。为方便育种者利用及 品种对 温 、 反 应 的敏 感 程 度 有 关 。 根 据 对 国 内外 光 基 因工程 的研究 , 别对 鉴定 出 的不 同类 型优 异资源 3 个极早熟品种在北京、 分 O 哈尔滨 、 济南 、 杭州 、 西宁 5 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代表品种供育种者选用 个地区的种植观察 , 对温、 光反应迟钝型的代表极早
的高蛋 白和高赖氨酸在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也较为 长江 以南和黄淮海地 区利用早熟大麦作为水 稻或其
广 泛 。 由于 大麦 具 有 多 种 用 途 , 因此 大 麦 优 良品种 他作 物 的前作 或 与棉 花套 种 而 获得 单 位 面 积 的最 高
的选育极 为重要, 而遗传资源则是育种和基 因工程 产 量 ‘ 西 藏高 原 早 熟 大 麦 可 以 避 免早 霜危 害获 得 在
摘 要 :在“ 五” 九五 ” 间我 国对 l万余份 大麦遗传 资源的农 艺性状 和 抗病 、 逆 、 七 到“ 期 抗 品质 等特 征
特 性的 鉴定 、 价 , 评 筛选 出一批具 有一种或 一种 以上 的优 良性状 的遗传 资源。本 文主 要对各 种 类型 的优异 种质进 行评述 并提供 -, 用的优 越品种 , 大麦育种及 基 因资 源的研 究提供 依 据 。 qf '4 为
ly b e dn n a lyg r ls r sa c . e r e ig a d b re e mpa m e e rs ;e au to y w r s a ly l e mp a m t v l ain;u i z t n t ia i l o
各地 区具 有 不 同 自然条 件 , 因此 要 求 有与 当 大麦 是 啤 酒 酿 造 的 主要 原 料 , 同时 也是 部 分 地 员 辽阔 , 区主要 的粮 食作 物 和饲 用作 物 。且 近年 来 由于 大麦 地气 候条 件 相 适应 的 作 物 品 种 , 以获 得 高产 。如 在
的基础。我 国大麦遗传资源极为丰富, 其变种 和变 高 产 , 东 北地 区则 是 为 了躲 避 雨季 种 植 早 熟 大 麦 在
异类 型居 世 界 首位 。 自 8 代 初 我 国 开 展 了大 规 以保 证质 量 , 0年 为啤 酒 酿 造 提 供 优 质 原 料 。以 上 足 以
模的大麦资源收集 、 整理 、 目及深入 研究 工作, 编 并 说明早熟高产大麦 在我国大麦遗传资源 中的重要地 建立 了大麦基因库 。迄今我国拥有国内外大麦遗传 位 。“ 五” “ 五 ” 间 我 国对 98 1份 国 内资 源 七 和 八 期 0 资源 1 0 余份 , 8 0 0 通过对这部分资源的鉴定、 评价, 进行 了鉴 定 , 定 结 果 为 早 熟 品 种 占 3. ( 中 鉴 O8 其 已筛选 出早熟 、 高产、 抗病、 抗逆及优质等多种类型 14 为特早 熟类 型)对 63 6份 国外 大 麦 资源 鉴定 . ; 3
维普资讯
黑龙 汪农业科学 2 0 .2 t~5 06()3
Heln a gAg iut rl ce cs i  ̄in rc l a in e o u S
大麦资源鉴定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
李兰芬
( 黑龙 江省农 科 院育种所 , 尔滨 10 8 ) 哈 5 0 6
Ab ta t sr c :M o et a 00 0 b re e mpa mswe ee au td o h r ce si cu ig a r n mi r h n 1 0 a ly g r ls r v la e n c a a tr n l dn g o o c
Chn . As r s ls a ag n mb r f l e g r ls wih o e o mo e l e tat we e ia e ut . lr e u e o ei emp a ms t t n r r ei r i t s r
sr e e . I hsp p r c e n d n t i a e -wed srb da l i d f l eg r pa m n r vd dt eb ssf rb r e ci e l kn so i em ls a d p o ie h a i o a — 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