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二政治精品课件:《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28张PPT)
实践的 对象
自人 然类 界社
会
是直接现 实性活动
非纯主观 思维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
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3、老师讲课 教育实践
(最基本的)
4、修建青龙高速 生产实践
5、建设“美丽中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通过多次试验和失败,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 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 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 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归实践
•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 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实 践活动
B、变革社会的实践 革定命、、法改律革制、度方的针建政设策和的实制施
C、科学实验
• 1. 以下实践活动分别属于何种形式?
•
• (1)治理海水污染 (生产实践)
• (2)农村税费改革 (变革社会的实践)
• (3)天文观测
(科学实验)
• (4)山东省新课程改革试点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 就得亲口吃一吃
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 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坚决批判“两个凡是” 错误方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吃一堑,长一智 书到用时方恨少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不打不相识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认
识
从
一切真知都来 个人知识可以
哪
源于实践Biblioteka 通过学习获取里 来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 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 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 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 作用方式。”
高中政治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资料
链接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 世界的目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和 归宿。
B、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 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
工人做工
战士打仗
司鱼 医生治病
营 业 员 售 货 演员表演
科学工作者搞实验
一、实践及其特点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2)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看图分析: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客观
说一说: 上图表示什么意思?虚线处填入什么恰当的词。
(2)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一、实践及其特点
(3)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什么是社会性、 历史性?
一、实践及其特点
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 空(前苏联)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美国) 2004年勇气号登陆火星 (美国)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⑶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一、实践及其特点
一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取得重大发现, 以至用他个人的名字来命名科学定理、定律。 他们的科学实验工作是否具有社会性?为什 么?
④ 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
⑤学生教室里听课 教师备课×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
一、实践及其特点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三种形式)
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形式) 2、变革社会的实践 3、科学实验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下一页
末 页
基础知识梳理
结
束 -6-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 原因 实践是认识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 来源 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 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 实践是认识发 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 展的动力 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实 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通过实践,人们可 实践是检验认 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识的真理性的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 唯一标准 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 反映了客观事物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核心要点解析 结
束 -15-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自主思考
即学即练
1.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人们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 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 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 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 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 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 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 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 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 (共26张PPT)
3结合课程改革的一些新想法
1 2
立德树人 创立情境
教学中增设环节,体会实践中的勇气与不易
通过活动体验,感受历史长河中关于真理追求的孜孜不倦
例如:
设置问题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知”与“行”孰难?
有哪些如今只道是平常,却得来不易的“认识”?
有哪些如今只道是平常,却得来不易的 “认识”?
将习得的知识作为工具,进行自我检验 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属于生产实践活动 属于变革社会实践活动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一直在寻找“一例贯穿”
从金银花到山银花
从千金方到本草纲目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拓展 ……
从标题入手,回归哲学命题本身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初步定位
1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排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前移
2模糊“例”的地位,凸显哲学本身的思辨性,用哲学思维
来引领教学设计
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再认识
目录
1教学设计的萌芽
2教学设计的成型
3结合课程改革的一些新想法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材知识结构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实践的含义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 2
立德树人 创立情境
教学中增设环节,体会实践中的勇气与不易
通过活动体验,感受历史长河中关于真理追求的孜孜不倦
例如:
设置问题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知”与“行”孰难?
有哪些如今只道是平常,却得来不易的“认识”?
有哪些如今只道是平常,却得来不易的 “认识”?
将习得的知识作为工具,进行自我检验 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属于生产实践活动 属于变革社会实践活动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一直在寻找“一例贯穿”
从金银花到山银花
从千金方到本草纲目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拓展 ……
从标题入手,回归哲学命题本身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初步定位
1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排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前移
2模糊“例”的地位,凸显哲学本身的思辨性,用哲学思维
来引领教学设计
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再认识
目录
1教学设计的萌芽
2教学设计的成型
3结合课程改革的一些新想法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材知识结构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实践的含义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17张PPT)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人们认识宇宙规律的目的何在?
1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公式:实践——认识——实践 行— —知— —行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 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15
综合提高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 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 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 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 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 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 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 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 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 输血的大门。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 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 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 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 醉作用。
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6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1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2
实践的含义
主体 对象
范畴
人
改造客观世界
物质性活动
(使观念变成现实) (基本实践: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
两层基本含义: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活动
人们认识宇宙规律的目的何在?
1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公式:实践——认识——实践 行— —知— —行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 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15
综合提高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 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 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 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 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 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 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 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 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 输血的大门。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 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 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 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 醉作用。
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6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1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2
实践的含义
主体 对象
范畴
人
改造客观世界
物质性活动
(使观念变成现实) (基本实践: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
两层基本含义: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活动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课件: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首 页 一 二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思考探究
如果你参与右面漫画中的辩论,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 ?为什么 ? 提示:不同意。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是人 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能动性。实践既连接着主观, 又连接着客观,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改造客观 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首 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知识点一 实践的基本特征
●问题导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 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 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 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首 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运用实践的基本特征相关知识,分析三十五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提示:(1)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三十五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 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就体现了这一点。 (2)实践具有能动性。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就体 现了这一点。 (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改革,不断扩大开 放,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体现了这一点。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图文课件-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医生在抢 救病人的需要中产生了对输血的认识,在输血实践中出现新
问题促使人们对输血进行不断的尝试和研究,随着认识工具
的完善,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进步,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 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 (1)实践为认识提供了研究对象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认识工具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小结】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总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是认识是 基础(实践对认识 具有决定作用)
认识பைடு நூலகம்展的根本动力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最终目的、归宿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 导作用
水流湍急,河水冲击石兽时会形成一个漩涡,河水冲走石兽前
面下方的泥沙,日积月累出现大坑,石兽就会像前倾斜滚动, 几十年后石兽便逆流而上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本身不能自我检验其正确与否,而事物本身也不能告
诉人们谁对谁错,只有将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 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才能明理。而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 于客观的活动,只能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 映了客观事物。
【阅读材料三】 古时候,河北沧州一座年久失修的寺庙倒塌,庙前一对石
兽滚落河中。几十年后,人们重修寺庙需要打捞石兽,但是从 何处打捞却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应该从河的下游打捞,有的认 为应该从石兽滚落的地方打捞,有的认为应该从河的上游打捞, 你认为应该从哪里打捞,说明理由。
【提示】
石兽是在河的上游找到并打捞上来的。因为此河水中多沙,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9: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3、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对象 实践的手段
愚公及其家人 太行、王屋二山 各种挖山工具
实践的基本要素
实践的过程 实践的结果
各种物质相互作用 受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支配
客观的物质的
(2)实践具有能动性
太行、王屋挡 住门前的路
愚公及其家人决 定挖山
太行、王屋终 被搬走
放开二胎生育 政策改变老龄 化的人口结构
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 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
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 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 准,须具备什么特点?
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相符合 不相符合
正确的认识 错误的认识
实践
主观认识
客观结果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 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探究活动四 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 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述事例表明什么哲学道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产生新问题和
推动着人们去
新要求
探索研究
实践
提供日益完备 的认识工具
延伸了人类的 认识器官
促进人类认 识的发展
改造着客观世 界和主观世界
锻炼和提高了 人的认识能力
探究活动三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根据实践的含义,判断下列哪些活动属于实践?
(1)蜜蜂酿蜜
(2)鹦鹉学舌
(3)学生学习理论 (4)老师向学生讲课的过程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11: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的
认
自然界
改造自然的实践
识 从
客观世界
何
人类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
而
来
科学实验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思考: 镜头一:走进军事 (1)《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 ●军事上的需要 ●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 (2)《孙子兵法》的产生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结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结论: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活动。
本课要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1)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 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 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基础
实践
认识
(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
曼陀罗花
茄科草本植物,中 医称它的花冠为洋 金花、风茄花,有 麻醉的效用。
华佗和麻沸散 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受伤有病的人很多。当时没有麻醉药, 手术时病伤员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名医华佗因一次饮酒过量 发现:酒有麻醉作用。他就叫病人手术前先喝酒以减轻痛苦。 可有的手术时间长,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来麻醉还是不 能解决问题。 后来华佗听说吃了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会人事不醒。他找 来尝了尝(,1)顿华时佗觉为得什头么晕要目研眩究,麻满醉嘴药发?麻:好大的毒性呀!经 过不同配(方2)炮华制佗,对麻麻醉醉药药试的制认成识功是。怎他么又来把的麻?醉药和热酒配 制,麻醉(效3)果从更中好体。现因了此什,么华哲佗学给道它理起?个名字--叫麻沸散。
认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识
从 哪
高中政治6.1人的认识从何处而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3)科学实验活动
单项选择
1、下面的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蜜蜂酿蜜
B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D营业员售货 2、我国通过制定“十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 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 • • •
“实事”——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出发于“实事”,着眼于“是”, 而用力于“求”。
• 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两者是统一的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下图漫画中的路政工人正在画行车线,其工 作态度令人敬佩,而工作方法值得商榷。从 哲学上说,这种人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
性的活动。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1961年人类首次升 入太空(前苏联)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 2004年勇气号登陆 (美国) 火星(美国)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⑶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1)生产实践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实践的三种 基本形式
(2)变革社会的实践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⑴实践是客观 物质性活动
构成实践的要素 是客观的物质的 实践的主体—人是客观的 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社会是客观的 实践的手段—工具和设备是客观的
三峡工程
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类在期 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 正在太空进行火星探测之旅的美国“勇气”号和“机遇” 号火星探测器将用更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过生命,是否还尚存微量生物的迹象。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二政治课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必修
6.1人的认识(rèn shi)从 何而来
第一页,共41页。
第二页,共41页。
修建青藏铁路
第三页,共41页。
(一)实践(shíjiàn)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主体
对 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gǎizào)客观世界的物质性 两活层动基本。含义:中学学科(xuékē)网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活动。 (人类特有)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 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式:
1.改造(gǎizào)自然的生产 实践 (最基本的形式)
2.变革社会的实践
3.科学实验活动
场馆建设者
第十三页,共41页。
判断:下列活动(huódòng)中哪些是实践活 动(huódòng)?
1、蜜蜂筑巢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
3、农民种庄稼(z生hu产ān实g 践jia)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biàngé)社会 的实践
提供
促进
实践(shíjiàn)的(tíg发ōn展g认) 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第二十四页,共41页。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人们(rén m遇en到)实(yù新践d问ào)题(w产èn生tí)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③ 实践 锻炼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第二十五页,共41页。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 恍惚(jīng shén huǎng hū)、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 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
说明(shuōmíng):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 发生可的见。,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 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 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第一页,共41页。
第二页,共41页。
修建青藏铁路
第三页,共41页。
(一)实践(shíjiàn)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主体
对 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gǎizào)客观世界的物质性 两活层动基本。含义:中学学科(xuékē)网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活动。 (人类特有)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 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式:
1.改造(gǎizào)自然的生产 实践 (最基本的形式)
2.变革社会的实践
3.科学实验活动
场馆建设者
第十三页,共41页。
判断:下列活动(huódòng)中哪些是实践活 动(huódòng)?
1、蜜蜂筑巢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
3、农民种庄稼(z生hu产ān实g 践jia)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biàngé)社会 的实践
提供
促进
实践(shíjiàn)的(tíg发ōn展g认) 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第二十四页,共41页。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人们(rén m遇en到)实(yù新践d问ào)题(w产èn生tí)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③ 实践 锻炼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第二十五页,共41页。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 恍惚(jīng shén huǎng hū)、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 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
说明(shuōmíng):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 发生可的见。,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 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 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精品课件1
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而获得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认
识
从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哪
里
一切真知都来
个人知识可以通
来 ?
源于实践
过学习获取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思维的奥妙
二、意识的作用
第六课 求索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真理的历程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课堂上,教师正在检查给学生的布置的作业——每个 同学要说条不重复的关于“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的格言。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1)实践的含义:
使观念变为现实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主体
物质性 活动
对象:自然界、 人类社会
直接现实性 活动
性质是活动而非事 物本身
非纯主观思 维活动
实践能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这与观念活动、 认识活动不同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请同学们阅读44—46页,思考: 1、认识从哪里来?为什么? 2、认识为什么会发展? 3、怎样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4、为什么要去认识?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认
识
从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哪
里
一切真知都来
个人知识可以通
来 ?
源于实践
过学习获取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思维的奥妙
二、意识的作用
第六课 求索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真理的历程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课堂上,教师正在检查给学生的布置的作业——每个 同学要说条不重复的关于“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的格言。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1)实践的含义:
使观念变为现实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主体
物质性 活动
对象:自然界、 人类社会
直接现实性 活动
性质是活动而非事 物本身
非纯主观思 维活动
实践能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这与观念活动、 认识活动不同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 来》PPT 精品课 件1
请同学们阅读44—46页,思考: 1、认识从哪里来?为什么? 2、认识为什么会发展? 3、怎样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4、为什么要去认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zxxk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对号入座
有目的、有意识的 改造活动 受客观事物及其运 动规律制约 一定社会关系中的 人的活动
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主观能 动性
客观物 质性 社会历 史性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P43专家点评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 基础”这个道理的?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 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 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 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 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 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究失败的原因,直至 发现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这句话告诉我们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 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 科学推向前进。说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叫陶知行, 后改为陶行知。说明 实践决定认识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 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聚焦“青藏铁路”
50年代 探测考察
90年代群 策群力 共同规划
2000后国富 民强施工机 械化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
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 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 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青藏铁路最突出的三大困难是冻土、高原缺氧、环 境保护。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经过多年的实践 和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设想 在高原制造大型制氧站,构建全程监控环保模式最终使 三大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保护生态环 境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大困难”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是怎样得到 解决的? 遇到 产生 推动
提供
实践的发展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新探索和研究
提供
② 实践的发展 ③ 实践
锻炼 提高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人的认识能力
用权威人士 观点检验
用多数人的 观点检验
用客观事 物自身检验
用实践 来检验
上述观点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为什么?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 确性的标准,须具 备什么特点?
英国十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
据英国媒体2005年1月1日报道,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莉· 史 密斯,只有10岁。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爱好, 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专门研究了“巨浪”,堪称一个 小专家。 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穿着 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 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 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 很有可能在顷刻之间把整个海滩给吞没。于是,焦急万分的蒂 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 地方。 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 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 滩吞没,让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
能够把主观和客观 联系起来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实践
主观认识
客观事物
认识 指 导 实践 改造 客观 世界 实践 结果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资料 链接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 得到检验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中学学科网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实践客观物质性原因 a.构成实践的要素 是客观的物质的
实践的主体—人是客观的 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社会是客观的 实践的手段—工具和设备是客观的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们曾说修建通往西藏的铁路是不可 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 的山谷要架桥、数百公里的冻土区无 法支撑铁轨和火车。再说,谁又可能 在稍动一下就要找氧气瓶的情况下铺 铁轨?但这就是中国迎接的挑战。 《卫报》赞誉“这条铁路正是中国的 ‘敢为’精神的最佳例证。” 材料体现了实践的哪个特点?
中学学科网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 √ ②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 ③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 ⑤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 √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教室里听课 × ⑧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 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 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⑩小行星撞击地球 ×
综合理 论提升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 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有部分国外媒体质疑高原缺氧、冻土施工、环 保等一系列难题不可能一一攻破。
我们可以怎样回应国外媒体的质疑?
青藏铁路成功开通,实践的检验证 明,我国在冻土工程理论上的研究 成果是完全可行。这说明了什么?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 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设想在高原制造大 型制氧站,构建全程监控环保模式,最终使 三大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 发展高原医学事业、保护生态环境 积累了宝贵经验。 “宝贵经验”最终会运用到什么地方?
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形式)
2.变革社会的实践 3.科学实验活动
场馆建设者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
1、蜜蜂筑巢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
3、农民种庄稼 生产实践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 5、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 科学实验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谁对?
(可以获取直接经验)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973年到1978年,第一期青藏公路 科研组经过艰苦努力,在总结工程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路 基研究中提出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 除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地段及融区外,一 般均应遵守宁填不挖”的设计原则,并取 得了根据不同地基条件和路基干湿类型, 推荐9种路面结构组合类型等成果。 “设计原则、9种路面机构”这两种 认识是怎样得来的?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
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一改造自然实践,就是要不断创造出新的物 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 二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创造出新的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zxxk
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 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实践的创 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只有实 践才具有的本质特征。
教材质疑
认 识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从 一切真知都来 个人知识可以通 哪 源于实践 过学习获取 里 来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对于单个人或一代人来说
知识点拨:
认识的来源和途径的区别: 认识的来源(唯一来源) 实践
实践的基本含义
人的 社会历史性 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从何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而来 实践是认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识的基础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和归宿
实践及 其特点 特点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 主观能动性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
新问题
新要求
认识的发展
冥王星为什么会被降级的?
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 了先进手段和良好条件,尤其宇宙探测器这 一数字化认识工具的运用,科学家发现了比 冥王星要大得多的齐那等两颗行星,认为它 的体积、质量和物质成分等属性不再满足大 行星的要求。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投票决议以多数通过,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 行星行列,降为”矮行星”。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修建青藏铁路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主 体 对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活动。 (人类特有)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 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zxxk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对号入座
有目的、有意识的 改造活动 受客观事物及其运 动规律制约 一定社会关系中的 人的活动
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主观能 动性
客观物 质性 社会历 史性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P43专家点评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 基础”这个道理的?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 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 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 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 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 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究失败的原因,直至 发现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这句话告诉我们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 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 科学推向前进。说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叫陶知行, 后改为陶行知。说明 实践决定认识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 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聚焦“青藏铁路”
50年代 探测考察
90年代群 策群力 共同规划
2000后国富 民强施工机 械化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
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 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 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青藏铁路最突出的三大困难是冻土、高原缺氧、环 境保护。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经过多年的实践 和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设想 在高原制造大型制氧站,构建全程监控环保模式最终使 三大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保护生态环 境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大困难”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是怎样得到 解决的? 遇到 产生 推动
提供
实践的发展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新探索和研究
提供
② 实践的发展 ③ 实践
锻炼 提高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人的认识能力
用权威人士 观点检验
用多数人的 观点检验
用客观事 物自身检验
用实践 来检验
上述观点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为什么?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 确性的标准,须具 备什么特点?
英国十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
据英国媒体2005年1月1日报道,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莉· 史 密斯,只有10岁。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爱好, 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专门研究了“巨浪”,堪称一个 小专家。 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穿着 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 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 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 很有可能在顷刻之间把整个海滩给吞没。于是,焦急万分的蒂 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 地方。 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 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 滩吞没,让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
能够把主观和客观 联系起来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实践
主观认识
客观事物
认识 指 导 实践 改造 客观 世界 实践 结果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资料 链接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 得到检验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中学学科网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实践客观物质性原因 a.构成实践的要素 是客观的物质的
实践的主体—人是客观的 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社会是客观的 实践的手段—工具和设备是客观的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们曾说修建通往西藏的铁路是不可 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 的山谷要架桥、数百公里的冻土区无 法支撑铁轨和火车。再说,谁又可能 在稍动一下就要找氧气瓶的情况下铺 铁轨?但这就是中国迎接的挑战。 《卫报》赞誉“这条铁路正是中国的 ‘敢为’精神的最佳例证。” 材料体现了实践的哪个特点?
中学学科网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 √ ②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 ③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 ⑤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 √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教室里听课 × ⑧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 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 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⑩小行星撞击地球 ×
综合理 论提升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 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有部分国外媒体质疑高原缺氧、冻土施工、环 保等一系列难题不可能一一攻破。
我们可以怎样回应国外媒体的质疑?
青藏铁路成功开通,实践的检验证 明,我国在冻土工程理论上的研究 成果是完全可行。这说明了什么?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 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设想在高原制造大 型制氧站,构建全程监控环保模式,最终使 三大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 发展高原医学事业、保护生态环境 积累了宝贵经验。 “宝贵经验”最终会运用到什么地方?
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形式)
2.变革社会的实践 3.科学实验活动
场馆建设者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
1、蜜蜂筑巢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
3、农民种庄稼 生产实践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 5、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 科学实验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谁对?
(可以获取直接经验)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973年到1978年,第一期青藏公路 科研组经过艰苦努力,在总结工程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路 基研究中提出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 除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地段及融区外,一 般均应遵守宁填不挖”的设计原则,并取 得了根据不同地基条件和路基干湿类型, 推荐9种路面结构组合类型等成果。 “设计原则、9种路面机构”这两种 认识是怎样得来的?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
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一改造自然实践,就是要不断创造出新的物 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 二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创造出新的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zxxk
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 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实践的创 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只有实 践才具有的本质特征。
教材质疑
认 识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从 一切真知都来 个人知识可以通 哪 源于实践 过学习获取 里 来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对于单个人或一代人来说
知识点拨:
认识的来源和途径的区别: 认识的来源(唯一来源) 实践
实践的基本含义
人的 社会历史性 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从何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而来 实践是认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识的基础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和归宿
实践及 其特点 特点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 主观能动性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
新问题
新要求
认识的发展
冥王星为什么会被降级的?
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 了先进手段和良好条件,尤其宇宙探测器这 一数字化认识工具的运用,科学家发现了比 冥王星要大得多的齐那等两颗行星,认为它 的体积、质量和物质成分等属性不再满足大 行星的要求。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投票决议以多数通过,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 行星行列,降为”矮行星”。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修建青藏铁路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主 体 对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活动。 (人类特有)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 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