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第2节力的合成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第2节 力的合成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第2节 力的合成教案 (新版)沪科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 习 资 料 专 题第二节 力的合成[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效理念,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等概念。

2、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共点力的合成3、了解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及角度关系。

4、理解分力、合力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等效替代。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等概念的辨析,认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2、通过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感受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及实验结果的互评,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二)教学难点1、实验探究实施与结果分析2、合力的范围[教学用具]力的合成实验板、图钉、橡皮筋、棉线、白纸、直尺、弹簧秤、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按小组顺序提出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或难点问题,包括自身想到的问题,并且让所有同学标记在自己的学案上,以备共同讨论交流展示。

师:我们按照学案上学习内容的顺序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1、生活中有很多事例:两个力 或者多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

如(课件呈现):既然它们是等效的,就应该可以等效替代。

什么是等效替代呢?生回答:当作用效果相同时,用一个力代替多个力,这就是等效替代。

结论:只要我们关注的效果相同,物体的受力就可以等效替代。

师:对于这里谈到的力我们物理上给了定义,即合力与分力。

2、生自主展示: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 这个力F叫合力, 那几个力 叫分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叫力的合成。

思考:我们能否孤立地谈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为什么?生回答:不能。

因为合力与分力单独谈无意义。

——点拨3、两个力方向相同和相反,即夹角分别是0°和180°时两力的合力是多少? 21合12F F F -=合(大减小)——齐答4、师:若两个力成任意的一个夹角,如何求合力?请大家根据课前的预习进行探究实验,并完成学案上的问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七章 第2节 力的合成教案1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七章 第2节 力的合成教案1 (新版)沪科版
学生小结
学生规定时间内完成当堂检测内容并上交批改
学生课下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二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2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规律
教后反思
C.大小为10 N,方向与F1相同D.大小为10 N,方向与F2相同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力为12 N,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5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________.
4、向下抛出质量为5 kg的物体,它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N.若物体在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 N,它所受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N,合力的方向________.
第二节二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1、理解合力的概念,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分析解决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教育学生研究问题应从简单入手,通过实验,认真分析得出规律
教学重点
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规律
教学难点
合力的概念,准确地做好演示实验
课时
1课时
教学设想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F1=20 N,F2=30 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大小为50 N,方向与F1相反B.大小为50 N,方向与F2相反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力产生的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两个小孩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也能提起同样的一桶水;两个小孩能推动一个木箱,一个大人也能推动。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力与运动导学案2(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7章 力与运动导学案2(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导学案2(新版)沪科版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

进一步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平衡力的概念,理解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技能目标: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的现象,并能在生活中学会利用和防止惯性。

会使用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体会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分析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平衡问题,感受物理就在身边。

学导重点及方法重点: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惯性现象的解释,二力平衡的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难点:等效思想、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运用,力的平衡的受力分析。

力的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挖掘点:力的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惯性现象利用与防止。

问题预设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对“力与运动”的关系各持什么观点,他们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每次实验都“让滑块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什么?采用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一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力),滑块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由此归纳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写下你的理解。

2、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这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由此写出惯性的定义和你对惯性的理解。

在乘坐公交车时,当公交车启动、转弯、刹车时汽车广播都会提醒乘客“扶好、站好”,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生活中还有很多与惯性有关的现象,请至少写出5个,并分析是利用惯性还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

3、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你是怎样理解力的合成的?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此方法?研究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实验中合力与分力有何具体的关系?4、人像大战”中的绳子处于僵持状态,,正在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它们都受到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物体即使受到外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那么这涉及到的是什么问题?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把纸板转动一小角度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我们在生活中怎样判断物体所受的力为平衡力?5、完成各节的课后作业并写出本节的知识框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七章第二节力的合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力的合成这一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合力的概念: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合力。

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矢量加法法则,即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学习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分解、求物体的受力平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用合力来代替。

2. 掌握力的合成方法,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力的合成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将力的合成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方法的运用,以及实际问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灵活应用。

2. 教学重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力的合成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关于力的合成的生活实例,如两个人共同搬一块石头,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合成现象。

2. 概念讲解:介绍合力的概念,解释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用合力来代替。

3. 方法讲解:讲解力的合成方法,即矢量加法法则,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力的合成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力的合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力的合成方法的掌握程度。

6. 应用拓展:讲解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力的分解、求物体的受力平衡等。

六、板书设计1. 合力的概念。

2. 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力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它们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答案:合力大小为5N。

2. 题目: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2N、3N和5N,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学案-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二节 力的合成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学案-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二节  力的合成

*第二节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力的合成.②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猜想、实验验证、归纳总结.②用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要素,提高科学探究要素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学习过程课前热身1.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力的作用效果有________和________。

课堂研讨阅读P1311.合力与分力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讨论:什么叫合力,什么叫分力?举举生活中的其他例子2.力的合成思考:同一直线上怎样求两个力的合成?怎样设计实验,需要些什么器材?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训练反馈1.如图所示,两个同学分别用F1=200N,F2=300N的力共同拉动物体水平向右滑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大小分别为F1=8N,F2=15N,则它们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方向跟________的方向相同。

3.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较大的一个力B.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较小的一个力C.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D.两个力的合力不能为零4.力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2的大小一定是70NB. F2的大小一定是10NC. F2的方向一定向右D. 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5.一台起重机用59000 N的拉力吊起质量为5t的货物,则货物所受的合力为多少牛,方向怎样?(g取10N/kg)。

新版沪科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第2节力的合成教案【精编】.doc

新版沪科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第2节力的合成教案【精编】.doc

第2节力的合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2、会计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合力的作用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力教学难点: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考虑问题的【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问:(1)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引入课题:一个物体一般并不是只受到一个力,往往同时会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例如:可以是一个成年人提一桶水,也可以是两个学生提一桶水。

今天我们就研究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离的合成。

【自主预习案】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它们的________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_______________.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_;如果方向相反,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同__________的方向一致.【课堂探究案】(一)合力的概念观察教材中图7-26,并提出问题:请分别说出提水桶的力和拉车的力各是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个大人提水桶的力和两个小孩共同提水桶的力的效果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头毛驴拉车的力与一匹马拉车的力的效果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结合力和力的合成概念:1合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沿同一直线且同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学生按教材图7-27进行实验探究(1).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和两个测力计相连.(2).先用两个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O点,记下O点位置和两个测力计拉力Fl和F2的大小和方向.(3).用一个测力计对橡皮筋的A端施加一个力F,仍将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O点.思考:如图所示,橡皮筋的A端两次都被拉伸到O点,说明F就代替了F1和F2,这两个力的作用,记下此时F的大小和方向.看一看,这个F与前面的F1和F2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沿同一直线且反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学生按教材图7-28进行实验探究1.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分别用两根细线和两个测力计相连.2.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O′点,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个拉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的A端施加一个力F′,也让橡皮筋的A端被拉伸到O′点.思考:橡皮筋的A端两次都被拉伸到O′点,说明F′就代替了F1′和F2′这两个力的作用,记下此时F′的大小和方向,看一看,这个F′与前面的F1′和F2′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它们的________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_______________.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_;如果方向相反,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同__________的方向一致.【当堂训练案】1.如图6-2-1所示,两个小孩能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同样能提起一桶水,这个现象表明。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学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学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学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力与运动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七章力与运动一、知识梳理1。

牛顿第一定律,认识惯性,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危害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2。

力的作用效果,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合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的合成情况。

3。

平衡状态、平衡力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二、题型、技巧归纳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髙速公路限速是因为车速越小惯性越小,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B.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汽车受平衡力作用D.拋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2.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作用,其合力的大小是120N,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150N,那么另一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A.270N B.230N C.80N D.100N3。

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后,车上的人前倾.这一现象表明()A.车具有惯性 B.人具有惯性C.人没有惯性 D.人和车都具有惯性归纳小结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 、“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2.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导学案

(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的合成》导学案

【课题】§7.2 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通过实验探究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自主先学感知目标】知识回顾: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三个的因素,即:力的、和。

【合作探究展示后教】1、合作交流理解目标探究1 :合力与分力1、观察分析课本P131“帆的合力”、“蚂蚁的合力”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与同学交流讨论。

①众多船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

这台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船帆对船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②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克虫就可以挪动它,那么,这只甲克虫的作用力在效果上是一样的。

2、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例1: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例2: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例3: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2、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2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学生分组实验:(两人一组)教师巡视器材:弹簧测力计(5N)带钩木块细绳1、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1)二力同线同向合成F合= ,F合方向与F1、F2的方向(2)二力同线反向合成F合= ,(设F1>F2) F合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或F合=F大- F小,方向与的方向相同)3、成果展示 深化目标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实验数据,教师引导总结【收获交流 回归目标】⑴在同一条直线上二力合成,合力F 合与两个分力F 1和F 2都有这样的关系:⑵①只有同一物体所受的力才可合成;②不同性质的力也可以合成;③分力与合力从物理实质上讲是在力的作用效果方面的一种等效替代关系,而不是物体的重复受力.2、议一议:下列说法正确吗?①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学案)

* 第二节力的合成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合力与分力的看法 ,知道什么是力的合成 .②知道同向来线上方向同样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2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提出猜想、实验考据、归纳总结.②用实验研究同向来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方法3 感情 .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因素,提升科学研究的素学习要点:知道同向来线上方向同样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学习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代替性学习过程课前热身 1. 力的三因素:、、。

2. 力的作用成效有和课堂商议阅读P1311.合力与分力小组谈论:小组展现:谈论:什么叫合力,什么叫分力?举举生活中的其余例子2.力的合成思虑:同向来线上如何求两个力的合成?如何设计实验,需要些什么器械?小组谈论:小组展现:实验研究:同向来线上两个力的合成F1/N F2/N F/NF1与 F2同向大小:大小:大小:方向:方向:F1与 F2反向大小:大小:方向:方向:方向:小结:同向来线上,方向同样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即 F=F1F2同向来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即F=F1F2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训练反响1.如图 7-47 ,两个同学分别用 F1=200N,F2=300N的力共同拉动物体水平向右滑动,则物体遇到的合力为。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向来线上,大小分别为Fl=8N,F2=15N,则它们合力的大小为N,方向跟的方向同样.3.关于同向来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两个力的合力必定大于此中较大的一个力B.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此中较小的一个力D.两个力的合力不可以为零4.力 F1 和 F2 是同向来线上的两个力 ,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 的大小为40N,关于 F2 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F2的大小必定是70NB.F2 的大小必定是10NC.F2 的方向必定向右D.F2 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5.一台起重机用 59000N 的拉力吊起质量为 5t 的货物,则货物所受的合力为多少牛,方向如何?( g 取 10N/kg)我的收获 :。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七章 力与运动 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案_19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七章 力与运动  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案_19

1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物理必修1》(司南版)第五章第一节“力的合成”。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等效性理解力的合成与合力的概念。

�(2)会计算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能用作图法求解合力,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法则。

�(4)能正确使用弹簧秤,掌握记录矢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设计实验对合力与分力的三要素进行记录,能应用力的图示发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并从这一探究过程体会科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规律的美,培养探究自然规律的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涉及到“共点力、合力的概念和力的合成定则”三个知识内容,是力学、动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最基础的知识内容,学生能否理解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因而本节是高中学生物理学科分流的分水岭,学好本节意义十分重大。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归纳概括水平较低,概括习惯多数尚未形成,抽象演绎思维还要依托形象事例来帮助。

据此,共点力、合力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自学,但合力概念的重点要给予点明,并举例解释。

�力的合成定则中的同一直线问题初中已学,但容易遗忘,教学中不能当成学生已知而避而不谈,也不能简单口头复述,要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回顾,以加深理解。

让学生自主发现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涉及矢量(力)的实验记录,矢量(力)的描述以及描述图中进行发现三个环节。

在初中,学生已在“光的折射”一节中练习过如何用实验记录光线的位置和方向。

本节之前刚学习了力的图示,而在图示中发现分力与合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只要实验记录及图示做得准确,是很容易感觉出来的。

因而,让学生独立发现这一规律是可行的。

当然,发现过程需要学生的方法迁移与创新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因此,学习中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启发与点拨。

�由于橡皮筋两次拉回同一点时微小的视觉误差,会明显影响实验的结果,其精度不如悬挂法,提示学生在实验中要特别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3.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学习重点】
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学习难点】
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
1.合力概念的建立,利用了等效的思想。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知识链接: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131~132的内容,完成第1~2题。

1.课本中图7-11蚂蚁的合力和图7-12帆的合力给我们什么启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①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壳虫就可以挪动它,那么,这只甲壳虫和数只蚂蚁的作用力在效果上是一样的。

②多个帆才能驱动的航船,用一台发动机就可以驱动,这台发动机对航船的作用效果与多个帆的作用效果相同。

2.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

答:①两个小孩共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

②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

③一个人扛起一根木头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起扛,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

易错点:
1.求合力时,首先要确定分力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然后选择恰当的合力公式进行求解。

最后注意合力的方向与分力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2.在计算合力时,一定要看清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规律小结:
1.同一直线上方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
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阅读课本第132~133页,观察下面一幅题为“幼童何能举千斤”的漫画,(已知两个气球对杠铃产生向上的拉力),并回答问题:
“幼童”和“千斤”的强烈对比,让我们不得不仔细观察这幅漫画。

原来杠铃上面挂两个很大的气球,由于两个气球对杠铃产生的向上的、较大的拉力,与幼童举力的合力,就足以__大于或等于__杠铃的重力,因此幼童能够将“千斤”杠铃单手举起。

像这样,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__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__;如果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__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__。

对学:分享检测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方案一:如图是小君同学在大课间活动时踢毽子的情景,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B.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
C.下落过程合力越来越大 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方案二:有一重物的质量为150 kg,两个人竖直向上抬起重物,甲用力为900 N,乙用力为800 N,在图中画出重物所受合力的示意图。

(g取10 N/kg)
解:重物所受重力G=mg=150 kg×10 N/kg=1500 N,方向竖直向下;甲、乙两人的合力F=900 N+800N=1700 N,方向竖直向上;重物所受合力F合=F-G=1700 N-1500 N=200 N,方向竖直向上。

∴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