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古诗诵读 望洞庭 |鄂教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积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熟读并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途径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诗篇。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
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本班学生基础良莠不齐,就本诗而言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讲解时要深入浅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体会诗人对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
重点难点
重点: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对“两相和”、“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激趣引题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一朵奇葩。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美不胜收。
古时候,曾有许多文人墨客被那美景所陶醉,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
现在我们就来比比记忆力,看谁能在10秒中的时间里,回忆起以前学过的或平时积累的写景的诗。
倒计时:十、九、八……
2、引题解题:刚才同学们背诵的诗,多数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湖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也写下
了这样一首千古传颂的诗歌佳作——《望洞庭》。
(板题,解题)
2、资料交流:学生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交流后师小结(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的附近,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其最大的特点便是
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
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3、诗人介绍介(多媒体课件出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族。
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他能诗能文,擅长书法,现存诗800多首。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
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岁考中进士,有“诗豪”之称。
但他一生官途并不顺畅,多次被贬。
《望洞庭》就是他在秋天转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之下遥望洞庭湖写下的。
听!
二、初读感悟
1、播放朗读录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做到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检验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4、谁来给同学们读一下,读出诗的感觉,读出美的感受。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么美的诗,我也想来试一试。
(师范读,配乐)
6、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配乐)
7、作者在诗中都写到了什么景物,请同学们把你读到的景物画下来。
8、展示,再齐读诗。
三、理解诗句
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找一找,那句诗交代了作者写诗的时间?(生齐读,师板书)什么时间?(秋天的夜晚)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景物?(湖水和月亮)晚上的湖水为什么会有光?(月亮照在水中)从湖水中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月亮)几种景物?(两种)秋夜,月光如水,水中有月,两种景物融合在一起,非常——“和”,“和”怎么理解?(和谐,宁静)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月映湖水,水中有月,多么柔和的美啊!谁来读一下。
(指导读)
2、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示一面模糊的镜子和一面干净的镜子,指一名同学照镜子)照这两面镜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多找几名同学感受一下)
古代的时候镜子都是铜制的,而铜镜在没打磨之前看起来就是这种朦胧的感觉,也就是下一句诗所说的——“镜未磨”(板书)
“潭”指什么?(水,洞庭湖水“潭面”?(水面,洞庭湖面) “无”?(没有)
作者前半句写“潭面无风”,后半句写“镜未磨”,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用比喻句来说一说这句诗?(指导读前两句)
3、理解“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把海螺放在盘子里)让你想到了那句诗?(板书:白银盘里一青螺)作者在写洞庭湖之美,怎么提到了盘子和青螺?这个谜底在诗的第三句
(齐读,师板书:遥望洞庭山水色)
我们知道“望”是向远处看,那“遥望”呢?比“望”的程度更深更远了。
作者远望什么?
(洞庭山水)
这里作者又连续运用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用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
(指导读)
4、齐读全诗,指名板前叙述在诗中所看到的景色。
5、作者写这首诗是要表达什么?
(对洞庭山水的喜爱和赞美)
6、指名读,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7、三分钟,试着背诵,并加上动作。
8、指名带动作背诵,师带动作示范背诵。
四、拓展延伸
1、游戏:赛诗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能在1分钟内背诵积累过的古诗更多。
2、播放儿童歌曲《望洞庭》
五、全课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古诗,而它们其实只是我们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还有许许多
多的名家名作等着我们去欣赏去品味。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