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BI 3-2导学稿 教师版
高一生物BI 4-3导学稿 教师版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课时)编写:黄泽夫审核:王成使用时间:2012-12-04一、目标导引◆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②能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教学重点:⑴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难点:⑴主动运输二、课前自主学习◆知识连接:1.生物膜的成分及结构特点。
2.扩散:是物质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到相对含量少的地方的自由运动,如溶解。
3.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它能与特定的分子或离子,如糖类、氨基酸,或金属离子等结合,将这些分子或离子从膜的一侧转运到另一侧。
载体蛋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能转运一类分子或离子。
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是可逆的,即它转运到一侧后,就会与所运载的分子或离子分离。
载体蛋白的转运速率与分子在膜两侧的浓度梯度的大小有关。
4.ATP的相关知识参考教材第5章第2节。
◆教材助读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也有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
一、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方向:物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运动到低浓度一侧。
条件:该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溶液中存在浓度差。
举例:氧气扩散进入细胞、二氧化碳出细胞等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方向:物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运动到低浓度一侧。
条件:该物质在细胞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且有载体蛋白的协助。
举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二、主动运输1.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方向:物质分子从低浓度一侧运动到高浓度一侧。
条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还需要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2.意义: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3.实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Na+、K+、Ca2+等三、胞吞和胞吐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高一生物BI 3-2导学稿 教师版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编写:审核:使用时间:班级 学号 姓名 评价一、课型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必修①) 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二、目标导引 ◆知识与技能①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③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①自主学习: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负责查找出一种细胞器的相关知识(可以利用手上所有资源),并各组进行比赛。
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②思维训练: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③方法指导: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模型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②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同意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纯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③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极力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 思想。
④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说课稿 (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内容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直接切入教材分析部分)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3章第2节,加上实验探究本节的参考课时为2课时,本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比例虽不多,但大纲及课标对本部分是II级要求,且由于内容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尤其是其中的探究实验,包含着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实验设计时所要控制的变量等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直接切入学情分析部分)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外加本部分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教师可将生动的课件与探究性实验方式有效结合,将抽象的事物生动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有效的解决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弱的问题,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但不足在于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不强,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
(过渡语:结合教材、课标要求及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描述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掌握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分析方法(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树立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两重性。
2.教学难点: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分析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直接切入教法、学法)四、教法、学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的教学将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的理念并进而确定采用问题启发式、实验探究式等教法和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等学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导学案
寿县安丰中学高一生物导学案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分工合作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自主学习1. 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和,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
常用的方法是。
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来自线粒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和“”。
3.内质网是由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4.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的机器”。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
5.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
6.中心体见于和某些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关。
7. 观察叶绿体实验所用的材料,要选择叶绿体体积较且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的材料,如。
在显微镜下,观察藓类叶临时装片,发现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特点,呈形。
若高倍镜下仔细观察叶绿体,会看到其不断运动,因为。
8.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色,而细胞质接近色。
9.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由组成的网架结构,与、、以及、、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0.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一生物BI 2-4导学稿 教师版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编写:审核:使用时间:班级 学号 姓名 评价一、课型分析这是一节独立课(新授课),自主段由学生根据导学稿的学习目标及各个知识点的问题自主学习课本P 30-33页,并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段是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自主段留下的疑难问题,并完善知识体系。
二、目标导引◆ 教学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 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 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三、课前自主学习(一)细胞中的糖类 1.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功能(1)糖类分子都是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
(2)功能: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 能源物质 。
2.糖类的种类含义:不能水解的糖类。
实例:葡萄糖、 果糖 、 半乳糖 、 核糖 和 脱氧核糖 等。
(2)二糖+ 果糖 ①种类 + 葡糖糖 + 半乳糖 动物: 乳糖 ②分布植物: 蔗糖 、 麦芽糖(3)多糖①组成单位: 葡萄糖 。
淀粉 是植物中主要的储能物质。
②种类及功能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 人和动物细胞中的主要储能物质。
(二)细胞中的脂质 1.脂质的元素组成及特性(1)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 C 、H 、O ,有些脂质还含有 P 和N 。
(2)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 少于 糖类,而 氢 的含量更多。
(3)它们通常不 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
2.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是细胞内良好的 储能物质(1)脂肪 具有 保温 作用具有 缓冲和减压 的作用常见的脂质有 (2)磷脂 构成 细胞膜 和 细胞器膜 的重要成分。
是构成 动物细胞膜 的主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3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 生殖细胞 的形成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对 钙和磷 的吸收(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单糖1.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掌握生长素在不同浓度下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并能够分析实例。
2. 教学难点:
- 生长素的运输机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机制较为复杂,包括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学生难以理解其具体过程。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生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新人教版必修3
3.授课时间: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 教师提出问题:“生长素是如何运输的?它是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
- 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教材和辅助材料进行思考和回答。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以验证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两重性。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练习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5. 课堂提问(5分钟)
-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生长素的一些问题,如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方式和生理作用等。
-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长素的重要性和作用。
-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学生往往难以把握生长素在不同浓度下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高一生物BI 2-2导学稿 教师版
二、目标导引
◆学习目标: 1.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并且关注蛋白质研究新进展 ◆学习重点: 1.氨基酸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2.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5.下面是 3 种氨基酸的结构式,由这 3 种氨基酸按顺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氨基、羧基 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C ) H H H NH2—C—COOH NH2—C—COOH NH2—C—CH2—OH CH COOH A.1,2,3 3 B.1,1,3 COOH C.1,2,2, D.2,2,2 6.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B )
第3页
2012-2013 学年高一年级生物科五环学习导学稿(教师版)
17.谷胱甘肽(分子式 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 、 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 C ) A.C3H3NS B.C3H5ONS C.C3H7O2NS D.C3H3O2NS 18.分析多肽 E 和多肽 F(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 C H O N 氨基 羧基 多肽 E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 F 182 294 55 54 6 1 多肽 E 和多肽 F 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D ) A.199 和 181 B.340 和 281 C.58 和 53 D.51 和 49 19.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但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它不能作为细胞的( C ) A.重要结构物质 B.重要调节物质 C.主要能源物质 D.机体免疫物质 二.非选择题 20.胰岛素分子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现有如下材料: ①胰岛素含有 2 条多肽链,A 链含有 21 个氨基酸,B 链含有 30 个氨基酸,2 条多肽链间通过 2 个二硫 键(二硫键是由 2 个“一 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 A 链上也形成 1 个二硫键,下图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 平面结构示意图。 ②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是有区别的,人和其他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如下: 猪:B 链第 30 位氨基酸和人不同; 马:B 链第 30 位氨基酸和 A 链第 9 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牛:A 链第 8、10 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羊:A 链第 8、9、10 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天竹鼠:A 链有 8 个氨基酸与人不同,B 链有 10 个氨基酸与人不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_________个。至少含有 个氨基和 羧基。 ⑵这 51 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 51 个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少了 。 ⑶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尿液中有葡萄糖,称为糖尿病,其最佳的治疗方法 是使用胰岛素,但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 。 ⑷前面所列的哺乳动物和人的胰岛素都由 51 个氨基酸构成,且在氨基酸组成上大多相同,由此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⑸人与这几种动物在胰岛素分子上氨基酸组成差异的大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如果要为糖尿病人治疗必须用动物体内的胰岛素的话,最适宜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BI 3-2导学稿 学生版答案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
编写:
审核:
使用时间: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价
◆教材助读
一、1.细胞质基质 和 细胞器。
2.胶质,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
也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
二、1. 差速离心法 。
三、1. 有氧呼吸,“动力车间”。
95% 2.绿色植物, “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3. 膜 蛋白质 脂质 4.内质网 蛋白质
5.附着在内质网上、游离于细胞质中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
6.植物 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7.动物细胞 某些低等植物 垂直排列 中心粒及周围物质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
8.“消化车间”, 水解酶, 衰老、损伤 , 再利用; 排出细胞外。
四、1.分泌蛋白 消化酶、抗体 一部分激素。
2. 核糖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 囊泡 (“出芽”)。
4.细胞器膜、 细胞膜和 核膜 5.相对稳定 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6.生物膜,膜面积 附着位点。
7.各种细胞器,多种化学反应, 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8.血液透析膜
◆预习自测 1.B 2.B 3.C 4.A 5.C 6.D
1.A 2.B 3.B 4.A 5.A 6.D 7.CD
8.答案:(1)F(2)B(3)B、F(4)A、C、D、F(5)有可能,如:低等植物细胞——藻类植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的第2节,是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个延伸阐述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生产实践应用的关键一节。
主要通过对数据、曲线、图形等材料的分析,介绍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生长素两重性的作用特点是本节要理解的核心概念,故而授课中应侧重探究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构建。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上一节《生长素的发现》的学习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
经过以往的知识学习,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模式,不习惯于探究式学习,不愿意也不善于动手操作。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仍然安排了较多的探究活动,以期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方面: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②理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能力方面:①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分析,锻炼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和言语表达能力②提高信息文字信息、图形、表格信息转化的能力③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情感方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构建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探究式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合作组六、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导入〖引入〗漫画中的两个人一个特别高,一个特别矮,请同学们用学习过的知识解释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观察图片,讨论问题并做出解释引入本课学习内容,引起〖问题〗:前面的学习知道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生长素是不是在植物体内越多越好?学生思考。
一、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过渡〗播放视频,出示实验数据。
(1)分析实验数据中的生长素作用特点。
并思考:①观察过程思考清水组在试验中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说课稿
《免疫》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饶阳中学高二生物教师高浩曙。
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免疫》,选自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第一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课程四个方面向大家作具体阐述。
首先我们先研究一下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已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新课标是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
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可见本节在高考中的地位很重要。
本节的内容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入手,接着重点分析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免疫失调的相关知识,本课中心内容有两点:
1、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
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利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的能力。
(2)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流程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第三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案例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教学案例高中的实验主要分为验证性、调查类、模型类、探究性实验,其中探究性实验倡导的是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具有典型的探究色彩,与生物科学课题研究相似,能让学生真正从理论上升为科研能力,因此我把这个实验教学作为一个教学案例展示给各位同仁。
一、教学指导思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探究活动栏目。
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本节课的设计要求学生有如下素质:首先,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存在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
其次,学生经过必修1-3的探究实验,基本掌握了探究实验的基本流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实验名称);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进一步探究;6、注意事项),已经具备了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
但对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进行实验时对实验原则从理论到应用(如变量控制)还不到位,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还比较弱。
最后,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自主性探究学习的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能积极并乐于参加小组活动,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1)通过合作与交流,逐步养成质疑、创新、协作、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2)培养学生唯物辩证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教学准备1.建立学习兴趣小组:以“异质分组”为原则,以生物科代表为中心负责人。
每个小组8人(包括一个小组长)组成四个实验小组(小组长选择理由:对整个小组的合作交流进行合理的搭配安排)。
再建立8人为一组的评委小组(每两人跟踪一组实验组,进行统一评价),对学生进行合作实验的技能培训。
【教育资料】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复习课表格教案学习精品
中教一级
题目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课型
复习课
教龄
六年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巩固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实例。
2、加深对生长素的两重性的理解。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解释生物学现象,使学生自主的应用旧有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复习归纳知识点,最后通过习题巩固加深。
情感态
度与
价值观
1、利用生长素的作用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步骤二:学生以同桌、前后桌的四人交流小组为主进行探讨解决问题,难度大时也可小组间交流印证。
步骤三:小组代表黑板展示讲解,其他同学质疑交流,教师辅助引导。
步骤四:总结归纳旧知识。
步骤五:学生间习题互查、核对,准备讲解。
步骤六:学生代表讲解习题,其他学生交流质疑。
多组日记循环,重复步骤一到步骤六,直到本节内容全部结束。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展示交流,解决疑惑。
明确知识,加深理解。
习题互查,巩固交流。
最后一次解答质疑。
层层设置疑问,利用对日记的好奇心,不断推进复习。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我的知识网络图
学生绘制“我的知识网络图”
归纳总结、串联整合,
随学随记,形成系统。
板书设计
用于学生展示讲解,让黑板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而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
2、几篇母亲日记,带领学生回忆童年,感恩父母,享受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两重性
教学难点
理解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教学方法
高一生物B-I-1-2导学稿-教师版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编写:卢嘉敏审核:齐进焕使用时间:2012-9-10一、课型分析这是一节独立课(新授课),自主段由学生根据导学稿的学习目标及各个知识点的问题自主学习课本p7-12并完成相关的问题。
探究段是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自主段留下的疑难问题,并完善知识体系。
二、学习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习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四、课前自主学习【知识点】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二大类。
2、常见的原核生物有细菌和蓝藻等。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3、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4、细胞学说(1)建立过程(2)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核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自我诊断】1.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都会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下列生物中与产生这种现象关系密切的是()A.蓝藻类 B.苔藓类 C.草履虫 D.细菌类2.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不清的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3.叶肉细胞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有细胞壁B.有细胞膜C.有细胞质D.有细胞核膜4.右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A.酵母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5.在生物科学中,首次揭示生物体结构统一性的是()A.血液循环学说B.植物学和生物学C.细胞学说D.生物进化论五、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讨论问题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教材第7页图中的四张照片是你初中生物实验中观察过的几种细胞,试讨论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几种细胞?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高中生物必修三3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三3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生物图表。
2、掌握实验的**方法。
3、学会设计实验,收集和处理资料,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3、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是继生长素的发现之后,阐述生长素作用以及应用的关键一节。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知道什幺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节的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本节的能力目标集中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活动中。
此项**活动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延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并领悟做预实验的意义。
三、重难点1、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四、教具多**课件,**活动所用的材料与用具.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式教学、学案教学。
2、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分析,**活动与学案学习想结合。
六、教学程式设计:引入:通过顶端优势现象引入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再引出芽的作用曲线。
通过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引出根和茎的作用曲线。
学生分析三曲线,得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编写:黄泽夫审核:高一备课组使用时间:2012-10-24一、课型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①)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二、目标导引◆知识与技能①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③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①自主学习: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负责查找出一种细胞器的相关知识(可以利用手上所有资源),并各组进行比赛。
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②思维训练: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③方法指导: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模型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②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同意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纯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③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极力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思想。
④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⑴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⑵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决方法】⑴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列表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⑵以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图解为例,探究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⑴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解决方法】⑴挥图解的作用,利用已知,探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⑵教师利用演示镜指导学生观察。
三、课前自主学习◆知识补充: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
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P48资料分析)◆教材助读一、细胞质分为哪两部分?【P47】1.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部分。
2.细胞质基质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细胞质基质的功能:也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二、细胞器有哪些?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三、观察课本P46页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识别各种细胞器,完成学案。
1.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2.叶绿体主要分布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3.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4.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5.核糖体:①存在形式附着在内质网上、游离于细胞质中②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6.液泡:①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②功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7.中心体:①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②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8.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
(四)阅读教材P48—49“细胞器质检的协调配合”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完成学案填空。
1.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
如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
2.豚鼠胰腺泡细胞分泌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它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的细胞器先后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另外线粒体为全过程提供能量。
3.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依靠囊泡(“出芽”)建立的联系。
4.细胞内的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5.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6.细胞内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7.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8.透析性人工肾替代病变的肾脏行使功能,其中其关键作用的血液透析膜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材料。
◆预习自测1.最能体现细胞与细胞之间功能差异的是( )A.细胞核的大小和数量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C.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D.细胞的大小和形状解析:选B。
根据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也有所区别,如植物根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乳腺细胞,因分泌乳汁的活动旺盛,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与其他细胞相比,数量较多。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A.功能和所含有机物都相同 B.功能和所含有机物都不同C.功能相同,所含有机物都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有机物都相同解析:选B。
线粒体基质中有进行有氧呼吸的酶,而叶绿体基质中有进行光合作用的酶,细胞质基质中没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3.下列对内质网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电镜下观察呈平行的双层膜状 B.主要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连通成网C.所有的扁平囊外表面附有核糖体 D.膜的内外表面附有多种酶解析:选C。
此题中容易误选A。
这里应注意的是:尽管内质网是单层膜围成的细胞器,但由于围成扁平囊,因此在切面上看确实呈平行的双层膜状,但并不是双层膜围成的。
正确答案应为C,因为有些扁平囊外表面并不附有核糖体。
4.下面是对四种细胞器结构特征的部分描述,哪一种结构属于细胞的显微结构( ) A.线粒体的棒状结构 B.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C.两个中心粒的相互垂直结构 D.高尔基体的单层膜结构解析:选A。
所谓显微结构是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亚显微结构则是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所以亚显微结构看得更清楚,更仔细。
教材中所描述的细胞结构几乎都是亚显微结构,上述所供选项中B、C、D也都是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胞结构,只有A项所描述的才是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它属显微结构。
5.下列给出的细胞结构中,两者均不具有双层膜的是( )A.细胞核膜和线粒体膜 B.叶绿体膜和细胞核膜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D.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解析:选C。
细胞内的双层膜结构包括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核膜;单层膜结构包括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等,无膜结构包括中心体和核糖体。
6.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封闭的双层膜结构 B.都是能量转换器C.都含有少量的DNA、RNA D.都是普遍存在于各个细胞中的细胞器解析:选D。
此题是对线粒体与叶绿体的比较,A、B、C三项两者都是相同的,但两者在分布上不同,线粒体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存在,而叶绿体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另外叶绿体中含有色素,线粒体中无色素。
合作探究,八种细胞器按不同角度分类比较(结合课本,合作探究下图)分布 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真、原核生物都有的细胞器 核糖体结构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中心体具单层膜结构细胞器内质网、液泡、溶酶体、高尔基体 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光学显微镜可见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成分 含DNA 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含RNA 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功能能产生水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探究三:分析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五、当堂检测1.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 存在于 ( A )A .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B .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C .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D .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2.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 ( B ) A.线粒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 3.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 B )①性激素 ②抗体 ③淀粉 ④胰岛素 ⑤纤维素 A .②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①② 4.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 5.经研究发现,动物的唾液腺细胞中高尔基体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 A .高尔基体可加工和转运蛋白质 B .腺细胞合成大量的蛋白质C .腺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D .高尔基体与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有关 6.下列关于一种细胞器的部分生物膜转移到另一种细胞器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D )A .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达到特定部位B .从高尔基体直接到内质网C .高尔基体直接到达细胞膜D .通过形成具有膜的囊泡而转移 解析:7.【双选】(2008年江苏卷)科学家用含3H 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A.B .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 C .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D .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解析:选CD 。
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核糖体上合成,高尔基体并不直接与内质网和细胞膜相连,而是通过囊泡间接连接。
8.如图表示几种细胞器,其中F 为小颗粒放大后的结构。
请据图回答(只填标号):(1)抗体(免疫球蛋白)是在________中合成的。
(2)高等植物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在代谢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是C 、E 和________。
(4)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