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宇宙中的行星内容提要-行星地球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之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之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之行星地球行星地球知识点一: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 八大行星分类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行星地球知识点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行星地球知识点三: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2. 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 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一)昼夜交替1.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第二章_宇宙中的行星-行星地球_

第二章_宇宙中的行星-行星地球_

第二章宇宙中的行星内容提要一、太阳系的特征1.太阳系组成的特点太阳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阳、8颗大行星、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据估计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99.85%,而行星的总质量只占0.15%。

由于太阳引力的作用,每个行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动轨道,它们具有相同的运动方向。

最靠近太阳的水星有最快的轨道运动速度(48公里/每秒),最短的运动周期(88天)。

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己被开除)轨道运动速度5公里/每秒,周期248年。

(1)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特征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离太阳较近。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具有固体外壳。

类木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远。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其密度小(平均密度相当于1.5倍水的密度),而且类木行星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

二大类行星最明显的区别是它们的大小,最大的类地行星(地球)的直径只有最小的类木行星(海王星)直径的1/4,而地球的质量仅为海王星的1/17,因此类木行星也常称为巨星。

(2)组成二大类行星的物质特点组成二大类行星的物质依据它们的熔点可分为三种:气体、岩石、冰。

①气体主要是氢、氦,它们的熔点接近绝对零度(-273ºC)或可能更低的温度。

②岩石主要是硅酸盐矿物和金属铁,熔点超过700ºC。

③冰还包括NH3、CH4、CO2、H2O,熔点居中(如水的熔点为0ºC)。

类地行星主要组成有岩石、金属物质和少量的气体。

类木行星含有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氢和氦)及数量变化的冰(主要是水、氨、甲烷),这些特点使类木行星具有较低的密度。

(3)宇宙速度的几个概念和意义①第一宇宙速度(V)1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两个别称为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和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

第二章 行星地球简史

第二章 行星地球简史

四、现代地球环境的逐渐形成
46亿年前,整个地球的温度都很高,表
面也接近于熔融的状态
各类岩石的块体(以星子为基础)各不
相属地分布在地球的表面
后来构成大陆的地壳
冥古宙(46-38亿年前)
大约在40亿年前后,越来越多的
较轻的硅酸盐成分迁移到上部冷 凝 地球终于有了一个虽然还比较薄、 但已是连续完整的地壳
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呢?

膨胀的宇宙会不会是爆炸 的产物呢?
《BIG BANG》-大爆炸
宇宙的全部物质,当初都集中在一个
“原始原子”(或称宇宙蛋)里,异常 紧密 温度约1032°K,绝对温度1亿亿亿亿度 显然这只能维持极其暂短的平衡,一 旦平衡破坏,就发生大爆炸,原始原 子迅速膨胀,逐渐扩展成为我们的宇 宙
英国 郝顿 (James Hutton,1726-1797) 根据自己在野外考察的实际经验 和前人的认识,把时空统一的地 质思维,形象地表述为 “ 在地 球现在的构造中,可以看到旧世 界的废墟” (地球论,1785)
莱伊尔 (Charles Lyell,1797-1875)
用更丰富的事实论证和阐明了在这条被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ien, 1879-1955) 在1916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
演绎出宇宙在膨胀的理论。
哈勃的发现被认为是对这些理论的
验证。以后的天文观测继续有新的 发现,证明宇宙在膨胀,曾测到有 的河外星系之间,正以每小时 2,500,000km的速度在拉开距离。
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 (G.E.Lematre,1894-1966) 1927年就提出:
元 古 宙
(距今18亿年前到6亿年前)
大陆不断扩大 大气变成以二氧化碳为最多 海洋里的生物最多的是菌藻植物,它们

地球科学概论 第二章 行星地球简史

地球科学概论 第二章  行星地球简史

3、太阳系的起源
3. 3 太阳系及地球起源 a、灾变说 最早的灾变说是法国动物学家布丰(George Louis Leclerc de Buffon)在1745年提出的。 他认为太阳形成后,曾经有一个彗星“掠碰” (擦边而过)到它,同时碰出了不少物质。这些 物质一部分落回太阳,一部分脱离太阳的引力飞 走了,还有一部分则绕太阳旋转起来,后来形成 了行星。金斯(1916)认为,当另一颗恒星接近 太阳时,在太阳表面产生了很大的潮。正面的潮 很大,物质被经过的恒星拉出来,形成一个长条。 在这一恒星离开太阳时,长条内形成了所有的行 星。长条的中部较粗,两头较细,所以,由中部 物质形成的木星、土星较大。
1.1 宇宙起源
• ☆“红移现象”:发光星体接近观察者时,见到的星 光谱线向频率高的蓝光谱线移动,称为蓝移;当星 体远离观察者时,见到的星光谱线向频率低的红光 谱线移动,称为红移。 • ☆大爆炸: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G.E.Lemwtre) 和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1927年)。最初宇宙的全部 物质是集中“原始原子”里,它异常紧密、温度极 高(1032 K)。由于温度极高,基本离子间不能保持 永久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发生大爆炸,原始 原子迅速膨胀,在逐渐降温的过程中渐次演变成今 天的宇宙(15Ga)(星云、星系等)。在高温下为基 本粒子的物质,随着温度的降低,聚合成各类原子。 首先电子和质子合成氢原子,再合成氦(He)其它 元素从轻到重依次合成。太阳系是大爆炸10Ga后才 产生的。
3. 1 太阳系天体地质概况
类 木 行 星 和 类 地 行 星 的 内 部 构 造 示 意 图
类地行星
木星和土星
天王星和 海王星
3、太阳系的起源
3. 1 太阳系天体地质概况
(3)卫星 卫星是绕行星运行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 迄今为止,已发现火星有卫星2个,木星有6个, 土星有23个,天王星有5个,海王星有2个,冥 王星有1个。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月球的直径大致是地球的3/11,质量约为地球 的1/80。月球上没有河流、湖泊和海洋,也没 有大气,基本处于真空状态。

1、行星地球

1、行星地球

(3)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年。
11、2014 年 10 月 28 日,出现了 11 年来最大的太阳黑子,网民称清晰可见。下图甲 1940-2000 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年均数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信息最能直径反映太阳活动对地区的影响是( )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南北极形成极光
(1)太阳黑子和耀斑( ) A. 都发生在①层 B.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 都发生在②层 D.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2)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美国遭飓风袭击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与黑子活
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 11 年。从上图可以看出,1960 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文
☆重难点: 1、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在分析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少的问题时,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4页共8页
2、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的区别 (1)含义不同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形式向周围放射能量的现象或过程,其影响因素主要 是纬度、天气状况、海拔、大气透明度、日照时间、大气污染程度等。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对地球的影响很 大。 (2)影响不同 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 上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许多地区的降水量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扰乱电离 层、干扰地球磁场,产生极光,导致一些自然灾害多发。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层结构及各圈常结合宇宙探测、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或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考查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航天基地的区位选择、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考查错误!1. 宇宙的两大特征(1)物质性——宇宙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1________和□2________。

(2)运动性——天体□3________、□4________构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如下图所示:2. 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太阳系模式图①主要成员:由里到外分别排列。

⎩⎨⎧类地行星:□7 、□8 、□9 、□10 巨行星:□11 、□12 远日行星:□13 、□14②运动特性⎩⎨⎧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15 自西向东□16 近圆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17 共面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特殊性——存在生命①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光照,有利于生命的产生与发展。

②适宜的□18________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19________的存在。

命题角度一地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经典例题](2019·山西省重点学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1)~(2)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 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 日温度的两极化现象D. 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思维建模]1. 材料分析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高一物理必修二行星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二行星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二行星知识点行星是太阳系中的天体,在太阳周围运行。

它们通常是固体球体,具有自己的轨道和自转。

行星在天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它们的知识点对理解宇宙和地球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物理必修二中涉及的行星知识点。

1. 行星的概念和分类行星是太阳系中的天体,它们主要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类。

- 内行星:距离太阳相对较近,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 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 行星的轨道与运动规律行星运动具有规律性,遵循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

- 第一定律(椭圆轨道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即行星与太阳连线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 第三定律(调和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与太阳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3. 行星的自转与日、夜现象行星除了公转,还会自转,自转与行星的日、夜现象密切相关。

- 自转轴倾斜:行星的自转轴相对于它的轨道倾斜,导致北半球与南半球交替面对太阳,产生昼夜变化。

- 极昼和极夜:行星的北极或南极区域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24小时的白天或黑夜。

4. 行星的物理特征不同行星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征,下面以地球、火星和木星为例进行介绍。

- 地球:地球具有大气层,表面75%被水覆盖,适宜生物生存。

- 火星:火星表面沙漠和火山分布广泛,大气极其稀薄,没有液态水。

-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拥有丰富的气态大气层,有红斑等明显特征。

5. 行星探索与研究人类对行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探索,以增加我们对宇宙的了解。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无人航天器:通过向行星发射航天器来获取行星的图像、数据和样本。

- 轨道器和登陆器:将探测器送入行星轨道或表面,进行详细的观测和测试。

- 飞掠和穿越探测:通过飞行器在行星表面飞掠或穿越行星大气层收集数据。

- 人类探险:计划将宇航员送往行星表面进行实地探索。

地球科学概论 第二章 行星地球简史PPT课件

地球科学概论 第二章  行星地球简史PPT课件
太阳表面温度6000℃,呈一个炽热的气体球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中心的热核反应。
14
3、太阳系的起源
3. 1 太阳系天体地质概况
(2)行星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其特点:距太阳近,体积小,质量小,密 度大,自转慢,卫星少。 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 星。其特点:距太阳远,体积大,质量 大,密度小,自转快,卫星多,多具星 环。 冥王星具类地行星的某些特征。
15
太阳系主要天体的特征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太阳 月球
距太阳平均距离 (106km)
公转周期 (地球日或年)
自转周期 (地球时或日)
57.8 108.2 149.6 227.9 778.3 1427 2870 4497 5900
88日
224.7 日
365.3 日
95.2 14.6 17.2 0.0016 332830 0.012
0.7 1.6 1.655 1.084 1.434 3.36
-168 -183 -195 -217 5540 100
1.15 1.15 1.12 0.04 27.9 0.17
12
5
类木行星
2
1
0
0
16
3、太阳系的起源
3. 1 太阳系天体地质概况
687时
59日
-243 日
23.9时 24.6时
11.86 年
9.9时
29.46 年
10.4时
84年
~10.8 时
164.8 年
16时
248年 6.4日
27日
365.3 日
27.3 日
赤道直径 (km) 4847 12118 12756 6761 142870 119399 51790 49494 1280 189000 3460

自然地理学_02 宇宙中的行星地球_02-3 为什么地球是宜居的_

自然地理学_02 宇宙中的行星地球_02-3 为什么地球是宜居的_

地球化学家克莱尔·彼得森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地球磁场的作用
地球的大气成分适合生物生存
行Hale Waihona Puke 金星 地球 火星表面气压 (atm) 90
1
0.01
地面气温(℃) 主要大气成分
470 14 -120~20
二氧化碳95%
氮气78% 氧气21% 二氧化碳95%
木星是地球的保护伞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表面沉积岩的积累厚度 海水含盐度随时间的增加 地球内部的冷却率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在任何物理化学条件下是恒定的
母体同位素/子体同位素
足够长的半衰期 足够的含量 能在岩石中保存
确定地球的年龄
• 寻找最古老的岩石
• 根据陨石材料确定为45.5亿年 • 根据月球取回的土壤和岩石样品,
确定最大年龄为46亿年
总结:地球上生命宜居的条件
本节完
《自然地理学》
宇宙中的行星地球
提纲
(1)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 (2)地球的邻居 (3)为什么地球是宜居的 (4)人类对生命宜居带的探索
间接推断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
地球的起源
分出说 俘获说 共同形成说
地球的天文年龄 地球的地质年龄
要计量地球所经历的时间,必须找 到一种速率恒定而量程极大的尺度

介绍宇宙中的行星地球作文

介绍宇宙中的行星地球作文

介绍宇宙中的行星地球作文《神奇的行星地球》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颗璀璨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恰到好处的位置使得它拥有了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

不像水星那般靠近太阳,被炽热的阳光烘烤;也不像海王星那样遥远,寒冷而孤寂。

从太空中遥望地球,那蓝色的海洋占据了大部分的表面。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孕育了无数的生物。

它不仅调节着地球的气候,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而广阔的陆地,有高耸入云的山脉、广袤无垠的平原、一望无际的沙漠和郁郁葱葱的森林。

山脉是地球的脊梁,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地质运动而形成,见证着地球的沧桑变迁。

平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区域,为农业和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沙漠虽然看似荒芜,但也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神秘的魅力。

森林则是地球的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着大气的平衡。

地球的大气层也是生命存在的重要保障。

它像一层轻柔的面纱,保护着地球免受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伤害。

同时,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还能调节温度,使得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更是一大奇妙之处。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并且地轴存在倾斜角度,这就导致了阳光照射地球的角度和时间在一年中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充满生机;夏天阳光炽热,生命蓬勃生长;秋天果实累累,是收获的季节;冬天白雪皑皑,世界仿佛进入了沉睡。

地球还有着复杂而奇妙的生态系统。

无数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链。

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鲸鱼,从娇艳的花朵到参天的大树,每一种生物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然而,人类在享受地球恩赐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过度的开发、污染和资源消耗,使得地球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但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开始采取行动来守护我们的家园。

地球,这颗宇宙中的行星,是我们永远的家园。

第二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3)数量最多、最重要的天体。
第二章 行星地球
2.1.1.1 恒星
恒星的成分 氢:70% 氦:28% 碳、氢、氧、铁等元素:2%
2.1.1.1.1 恒星的距离
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为1光年,是天文 学4605×1012km
星空的不等时性:因为每颗恒星距离我们远近不一,它们 的光达到地球的时间是不相同的,所以我们所见星空,是由恒 星到地球的不同光行时间所组成的星空图像,反映的是不同恒 星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
第一阶段:引力吸收阶段——幼年期
宇宙空间弥漫着密度极小的星际物质,数量级约为10-24g/cm2。星际物 质在密度较大处可成为引力中心,形成了星际云。星际云在自身引力作用 下进一步收缩,引力动能部分转化为热能,使内部温度升高,演化成恒星胚 胎,最后逐渐成为向外辐射红外线的红外星。红外星是幼年期的恒星。 在这过程中,引力收缩起支配作用,引力动能为其主要热源。
2.1.1.2 银河系
2.1.1.2.1 银河和银河系的区别 银河:指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一条从东北方向向西南方线延伸 的乳白色的光带; 银河系:指太阳所在的整个星系,是比太阳系更高层次的庞大 天体系统,是由构成银河系的气体、尘埃、恒星、星团以及星 云所组成的密集区。 银河和银河系的联系:银河是银河系在天空上的投影,是肉眼 所见到的部分银河系。
一根倾倒腐木上的小环境分布格局
八齿小蠹
第一小区:无法产卵 第二小区:可以产卵,但卵干瘪 第三小区:幼虫可以生长发育,成熟前幼虫死亡 第四小区:能够正常进行生殖 第五小区:能够产卵,幼虫死亡率高达75-92%
阳光照射太强烈
日光照射时间较长,湿度不足 温度较高 温度适中、湿度适中 最下面阴暗潮湿
蜂鸟巢

第二章-行星地球2

第二章-行星地球2

一、地球的自转运动
( 一 ) 地球自转的规律
• 1.地球自转的方向 • (1)地球的东西方向是以地球的自转方向来确定
的,因此正确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 (2)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通过右手法则认记:
设想右手握住地轴,大拇指竖直指向北极星,四手 指的方向则代表地球的自转方向。 • (3)人们把顺地球自转的方向定义为——自西向 东方向,把逆地球自转的方向定义为——自东向西 方向。 • (4)通过右手法则我们不难判定:在北极上空看 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的;而在南极上空看地球 自转,则是顺时针方向的。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
( 一 ) 地球公转的规律
1、地球公转的轨道 • 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太阳
则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2.地球公转的周期 • 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统称为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四 ) 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 产生了四季和五带
四季的划分 我国天文四季与西方的的差异: A、我国
a、天文四季是以四立为季节的起点,以二分二至为季 节的中点。因而,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 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 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春秋二季的昼长与正午太阳高 度均介乎于冬夏两季之间。
• 纬度是指过某地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
夹角。如果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把 地球当作正球体,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的 球半径与赤道面的夹角。赤道面是纬度 的起算平面,自该面向北量度0º-90º为 北纬,向南量度0º-90º为南纬,纬度的
记号为φ。国际通用的纬度表示方法是:
用N表示北纬,用S表示南纬,如北纬23 º30’记作:23º30’N。
B、南、北极圈之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分别 为南、北寒带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

高中地理必修1(中图版)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行星地球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3.太阳系及其成员:●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1)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2)巨行星:木、土星(3)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

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 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1)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线速度:赤道最大(1670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地球概论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

地球概论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

巨星或超巨星
原恒星
巨星或超巨星可能爆 炸成为超新星
质量最大的恒星遗留物 会形成黑洞, 会形成黑洞,即使光也 无法从黑洞中逃逸出来
超新星
小型和中等恒 星会变成红巨 星,而后又会 变成白矮星
白矮星
遗留物会变 成中子星
耗尽能量后就 变成黑矮星
黑洞
黑矮星
中子星
4、基尔霍夫定律:凡能在高温发某种光的物体,也能在低温发某种光 5、恒星光谱的作用:类似基因密码一样,了解恒星的物种性质和化学成分。
多普勒效应
1、恒星的亮度和视星等(m) 恒星的亮度:地球上接收到星光的强弱 视星等(m):恒星亮度等级 星等按等差级数增大,亮度便成等比级数递减。 只要有明确的零等星和它的标准量度,就可以根据恒星 亮度推算其星等。 仅从亮度是看不出恒星的真实亮度的。 2、恒星的光度和绝对视星等(M) 光度:表示恒星本身发光能力强弱 绝对星等(M):表示天体光度的等级。(也叫绝对视 星等),在标准距离(10秒差距=32.6光年)F的恒星的亮 度,称绝对亮度,其星等叫绝对星等。
恒星的定义: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够自身发光 的球形或者类似球形的天体。 特征:
1、固定:(除太阳外),相对位置几乎不变,因而形成星座 2、质量大:自引力大形成球形或者类似球形 3、自行:视向速度和切向速度
视向速度:沿观测者视线的分量(离观 测者远去为正,向观测者接近为负)。
切向速度:同视向速度相垂直的分量, 它表现为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移,并且被 叫做自行。
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三节 恒星和星系
201
一、宇宙中物质的形态 二、恒星及其自行 三、恒星的发光和光谱 四、多普勒效应 五、恒星的亮度等级 六、恒星的多样性 七、恒星的演化

初中物理行星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行星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行星知识点归纳总结行星是我们宇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物理学生来说,了解行星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与行星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第一部分:太阳系与行星太阳系是由太阳和绕其公转的行星组成的。

目前我们已知的行星有八颗,分别是:水金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1. 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巨大的氢气球,通过核融合反应产生能量,向外辐射光和热。

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千米,质量约为2x10^30公斤。

2. 行星的分类:根据距离太阳的远近和行星的性质,行星可以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 内行星:内行星离太阳较近,它们是:水金火木。

- 外行星:外行星离太阳较远,它们是: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3. 行星运动: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

行星的公转和自转速度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

第二部分:行星的特点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特征,下面我们来逐个了解。

1. 水金火木:-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没有大气层,表面温度高达475°C白天和-180°C晚上,由于距离太阳太近,水星的表面很热。

- 金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拥有大气层,表面温度可达470°C,金星的大气层存在着强烈的温室效应。

- 火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被称为“红色星球”,它有大气层,表面有许多火山和峡谷。

-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最亮的行星之一,它是由氢和氦等气体构成的气态巨星,有大气层,拥有明显的大红斑。

2. 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六颗行星,闻名于其美丽的环系。

它体积巨大,有大气层,由氢和氦构成。

-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位于土星以外的第七颗行星,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相差较大,导致它极不寻常的自转方式。

-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第八颗行星,它是位于冥王星以外的最远行星,有大气层,由氢、氦和甲烷等气体构成。

- 冥王星曾被认为是太阳系中的第九颗行星,但现在已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它距离太阳最远。

《行星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行星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行星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整章知识框架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框架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概念: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①天体类型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似球状的天体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自身不能发光。

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

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颗卫星。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好像从空中的某一点向外散射开,这种现象叫做流星体。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此外,还有其它的星际物质。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两种最基本的天体
②天体系统的层次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
地月系: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地月系。

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

银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银河系。

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其相类似的天体系统,人称河外星系。

总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天体系统共分为四个等级,按照从低级到高给的顺序依次为:行星系——恒星系——星系——总星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宇宙中的行星内容提要一、太阳系的特征1.太阳系组成的特点太阳系是由太阳、8颗大行星、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据估计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99.85%,而行星的总质量只占0.15%。

由于太阳引力的作用,每个行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动轨道,它们具有相同的运动方向。

最靠近太阳的水星有最快的轨道运动速度(48公里/每秒),最短的运动周期(88天)。

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己被开除)轨道运动速度5公里/每秒,周期248年。

(1)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特征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离太阳较近。

它们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具有固体外壳。

类木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远。

它们密度小(平均密度相当于1.5倍水的密度),而且类木行星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

二大类行星最明显的区别是它们的大小,(地球是最大的类地行星,海王星是最小的类木行星)因此类木行星也常称为巨行星。

(2)组成二大类行星的物质特点组成二大类行星的物质依据它们的熔点可分为三种:气体、岩石、冰。

①气体:主要是氢、氦,它们的熔点接近绝对零度(-273ºC)或可能更低的温度。

②岩石:主要是硅酸盐矿物和金属铁,熔点超过700ºC。

③冰:还包括NH3、CH4、CO2、H2O,熔点居中。

类地行星:岩石、金属物质和少量的气体。

类木行星: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氢和氦)及数量变化的冰(主要是水、氨、甲烷),因此类木行星密度低。

(3)宇宙速度的几个概念和意义①第一宇宙速度(V1)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 V1=7.9公里/秒。

由于引力的作用,航天器运行的速度要略小于V1。

②第二宇宙速度(V)2达到一定值时,它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场而当航天器超过第一宇宙速度V1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称脱离速度。

=11.2公里/秒。

V2由于月球还未超出地球引力的范围,故从地面发射探月航天器,其初始速度不小于10.848公里/秒即可。

)③第三宇宙速度(V3从地球表面发射航天器,飞出太阳系,到浩瀚的银河系中漫游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亦称逃逸速度。

V=16.7公里/秒。

3航天器的速度是挣脱地球乃至太阳引力的唯一要素,目前只有火箭才能突破宇宙速度。

④第四宇宙速度(V)4预计物体具有110 km/s~120km/s的速度时,就可以脱离银河系而进入河外星系,这个速度叫做第四宇宙速度。

(4)类木行星为何拥有浓密的大气层?①类木行星有较大的表面重力,它比地球有一个较高的“脱离速度”(21公里/每秒-60公里/每秒)。

②又由于类木行星远离太阳,表面温度较低。

具有较低温度的气体是难以获得较高的“脱离速度”的,因而类木行星拥有较浓密的大气层。

(5)为什么月球表面缺乏大气层?月球具有较小的表面重力和相对较温暖的星球,具有较小表面重力的月球有较低的“脱离速度”,是不能够维持最重的气体的;较温暖的月球表面气体容易获得较高的运动速度,因此月球表面缺乏大气层。

2.太阳系的起源太阳系形成至今至少有46亿年,太阳系由何而来?大致可归结为两大阵垒:灾变说和星云说。

灾变说认为太阳系是在一次突然的巨大的剧变中产生的,太阳的形成先于行星和卫星;而星云说则认为整个太阳系包括太阳都是由同一块星云物质凝聚而形成的。

(1)灾变说(布丰灾变说和金斯灾变说)。

①布丰灾变说(1745):布丰认为太阳形成后,曾经有一个彗星“掠碰”(擦边而过)到它,使太阳自转起来,同时碰出了不少物质。

这些物质一部分落回太阳,一部分脱离太阳的引力飞走了,还有一部分则绕太阳旋转起来,后来形成了行星。

②金斯灾变说(1916):金斯认为当另一颗恒星接近太阳时,在太阳的正面产生了很大的潮;它的反面的潮比正面的小得多并很快衰落。

正面的潮很大,物质被经过的恒星拉出来形成一个长条。

在这一恒星离开太阳时,长条内形成了所有的行星。

长条的中部较粗,两头较细,所以,由中部物质形成的木星、土星较大。

(2)星云说(康德微粒假说和拉普拉斯假说)。

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二位科学家独立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他们都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物质通过万有引力等自然规律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①康德“微粒假说”(1755):宇宙中散布着微粒状的弥漫物质,称为原始物质。

原始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较大的微粒吸引较小的微粒,并逐渐聚集加速,结果在弥漫物质团的中心形成巨大的球体,即原始太阳。

周围的微粒在向太阳这一引力中心垂直下落时,一部分因受到其他微粒的排斥而改变了方向,便斜着下落,从而绕太阳转动。

最初,转动有不同的方向,后来有一个主导方向占了上风,便形成一扁平的旋转状星云。

云状物质后又逐渐聚集成不同大小的团块,便形成行星,行星在引力和斥力共同作用下绕太阳旋转。

②拉普拉斯假说(1796):太阳系是由一个灼热的气体星云冷却收缩而成的。

原始的灼热星云呈球状,直径比今天太阳系直径大得多,缓慢地自转着;由于冷却而收缩,其自转速度逐渐变快,同时因赤道附近的离心力最大,故星云逐渐变扁。

一旦赤道边缘的离心力大于星云对它的吸引力,赤道边缘的气体物质便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旋转的气环。

由于星云继续冷却收缩,上述过程重复发生,又形成另一个旋转的气环,最终形成了与行星数相等的气环。

星云的中心部分最后形成太阳,各环在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逐渐聚集形成行星。

行星也同样发生上述作用形成卫星。

土星的光环可能就是由尚未聚集成卫星的许多质点构成的。

康德的假说可以解释行星的运行轨道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等特点,但解释不了太阳系的角动量来源。

拉普拉斯的假说同样能解释行星运行轨道的各项特点,以及组成太阳、行星和卫星的元素一致性,也能解释太阳系角动量的由来,但解释不了角动量分配的特点。

目前人们已经探知宇宙中许多星云的温度并不高,收缩不是由于冷却,而是由于吸引力引起的;星云在收缩过程中,温度不是降低而是升高的。

(3)太阳系起源的其他假说:“旋涡学说”、“霍伊尔假说”“新星云说”、“星子假说”3.地球卫星的特征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月球的直径为3475千米,约1/4地球的直径。

月地间的平均距离为384400千米。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34克/立方厘米,只有地球平均密度的0.6倍,故月球的引力较地球小,月球内部铁核较小。

月岩的年龄为31到46亿年,说明月球的地质活动至今仍停留在星球演化的早期阶段。

月球周围没有磁场,月球上没有发生过造山运动。

(1)月球的表面特征月球表面存在二种不同的地形:月海和月山(高地)。

月球的正面是高地和月海各一半。

而月背表面主要由高地和撞击坑组成,少量的月海且相对较小。

月海是月球表面较光滑的、呈现黑暗的区域,是由于它有较平滑的底面和像玄武岩一样黑色的岩石,比粗糙的月山反射较少的阳光。

近距离地观察月海发现,月海中有数千个细小的撞击坑,并且这些坑是月球上熔岩硬结后被撞击形成的。

这说明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喷发。

月山是月球上比较粗糙的、较明亮的高地。

月球表面没有水、没有大气、没有生物,因此也没有像地球那样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以及在水中的沉积作用。

(2)陨石坑陨石坑是月球表面上最明显的特征,而且数量众多。

大多陨石坑是由陨石群快速撞击形成的,说明太阳系早期阶段陨石撞击作用比现在要频繁得多。

较年轻的陨石坑周围呈现放射状亮纹条带,这些条带是由最初从撞击坑中弹出的岩屑物质、撞击过程中形成的玻璃珠,以及撞击过程中形成的更小的、次一级的陨石坑组成的。

月地之间的这一差异应归结于:(1)地球存在大气层;(2)形成于地球早期历史阶段的陨石坑痕迹己被侵蚀作用和构造作用所消除。

(3)月壤月壤是一种浮土,是指松散的岩石矿物,不含水和有机物质,主要由火成岩石、玻璃珠和细粒的月球灰尘组成。

4.八大行星的特点(1)水星水星是一颗最靠近太阳的一颗行星,也是最热的、围绕太阳运动速度最快的行星。

水星上的一天等于176个地球日(在太阳系中是最长的),比水星的一年(88个地球日)还要长。

①水星的直径为4880 千米,平均密度为5.4克/立方厘米,其外层密度为3克/立方厘米,因此推断它具有直径约3600 千米的金属内核。

②水星表面陨石坑非常密集。

陨石坑充满了玄武质熔岩。

但熔岩流无任何变形。

这说明水星曾有过岩浆活动,但是并未伴随构造运动。

水星没有岩石圈板块运动的迹象。

③水星上缺乏大气圈,它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仅反射6%进入太空。

水星是一颗具有最大日温差的行星。

(2)金星除日月之外,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也是距地球比较近的行星。

金星的大小、质量和密度都与地球的非常接近,比任何其它的行星更接近于地球。

它的内部结构也很可能像地球有固体的外壳、幔层和部分是液体的核构成。

金星表面被稠密的灰黄色的云层所笼罩,金星的大气层主要由CO和大约3%2构成。

金星的大气层非常稠密,大气压力相当于地球的90倍。

金星有很厚的N2,导致金星表面的“温的大气层,它表面非常热,温度高达460ºC ,稠密的CO2室效应”。

金星密度与地球的非常接近,它很可能具有像地球一样的铁质内核,而且内核中至少有一部分是熔融状态。

然而金星却不具备象地球这样的磁场,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金星的自转速度太慢,不足以引起液态内核的明显运动。

金星表面的岩石像地球上玄武岩流。

金星表面的土壤、化学成分很类似于地球表面的土壤。

(3)火星火星在夜空中发出特殊的红光,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表面环境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

火星的直径为6787千米,质量为地球的1/10 ;火星的公转周期大约相当于地球的两年(687天),火星上的一天仅比地球长41分钟。

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的四季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即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火星是一颗比地球更为寒冷的行星,其温差范围很大,在赤道区(热带)的昼夜温度在20℃~ -80℃之间;最寒冷的极区温度变化于-70℃~-140℃。

火星火星大气的密度是地球的1/100,95%为二氧化碳。

火星的极地有“冰”帽(主要为二氧化碳干冰),随着季节的变化,冰帽的范围发生周期性扩大与收缩。

火星上大气层非常稀薄,但火星上盛行风暴作用。

火星上地貌非常类似地球上沙漠地貌。

火星上存在着粘土及硫酸盐矿物(很可能是石膏),这表明火星上风化作用很显著。

火星上至少有20个巨大的盾状火山以及更多较小的火山。

火星内部有长期活动的岩浆源,此外,奥林匹斯火山锥的坡上很少见有陨石坑,说明此火山的年龄不老,可能不超过一亿年。

火星上另一种重要地貌特征是峡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