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转运指南
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PPT课件
制定详细转运计划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和路线
根据患儿病情和转运需求,选择最安全、最 快捷的转运方式和路线。
准备转运所需物品
包括患儿病历、检查报告、治疗药品、急救 设备等。
确定转运时间和人员
根据转运计划,合理安排转运时间和参与转 运的医护人员。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应急预案 并做好演练。
共同关注患儿病情变化
与转运人员保持密切沟通,了 解患儿在转运过程中的病情变 化。
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持续监测和 评估,及时调整诊疗计划。
发现患儿病情异常或恶化时, 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 与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和协作。
及时反馈转运效果
对转运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分 析转运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将转运效果和患儿病情变化及时 反馈给相关科室和转运人员,以 便改进转运流程和提高转运质量
观察患儿意识状态
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等,评估患儿 神经系统功能状况,发现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儿, 应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变 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治 疗措施。
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呼吸心跳骤停、窒息、抽搐 等,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 能力。
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 指南2023版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
一、收治范围及标准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 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
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
生命,经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心肺复苏后需脑复苏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苏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内环境失衡等。
5、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6、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晚期癌症姑息状态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等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二、转出标准
1、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
2、脱离呼吸器。
3、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4、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5、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6、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三、转入流程
1、各个专科具备转入指征,需要ICU医师会诊的患者,由专科电话联系ICU值班护士,ICU值班护士通知ICU医师急会诊,要求10min内到现场;
2、由ICU会诊医师根据ICU收治标准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ICU,若与会诊科室医生存在意见分歧,由ICU负责人协调;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立即转运的,由ICU医生提供进一步治疗意见,并协助对患者的治疗,直至病情稳定,可以转运。
重症患者的转运
实用文档
转运过程中出现危急情况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运送到最近楼层的病区就地抢救 ▪ 通知主管医生,做好抢救记录
LOGO
实用文档
LOGO
转运实施---相关科室
▪ 相关科室
▪ 相关科室接到电话,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护 送人员将病人运送到目的地后,与科室的医护 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安置和摆放检查体位, 固定导管、吸氧等。
LOGO
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
重症医学科
张织雯
实用文档
学习内容
1 转运存在的风险 2 转运前的评估及预处理 3 转运的步骤 4 转运的实施与监测
LOGO
实用文档
什么是危重病患者?
▪ 生命体征不稳定 ▪ 昏迷、躁动 ▪ 抽搐 ▪ 气管内插管 ▪ 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 ▪ 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 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
实用文档
转运计划---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除颤仪
LOGO
实用文档
LOGO
三.携带必备的药物和器械
实用文档
转运计划----设备准备
▪ 容量充足的便携式供氧设备
▪ 氧气瓶、氧气袋
减压阀
压力表
LOGO
实用文档
转运计划----设备准备
▪ 紧急情况下气道管理的设备和操作
▪ 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吸引器
(完整)ICU患者转入转出和流程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
结合《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及本医院特点,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
一:收治标准
a)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
得到康复的患者。
b)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
亡风险的患者。
c)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
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d)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
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二:ICU收治入室对象:原则上为各种危重的急性的可逆性疾病。主要包括:
1.急性循环衰竭;恶性心律失常。
2.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发作;
3.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
4.溺水、电击伤复苏后的病人;
5.重大手术后需要监测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者;
6.各种因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ARDS病人。
7.麻醉意外;
8.重型复合性创伤;
9.各种类型中毒病人;
10.各种类型休克;
11.重度妊娠中毒症、羊水栓塞;妊高症。
12.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者;
13.败血症(Sepsis)
14.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严重失衡者;
15。急性神经系统损伤
三:转出标准
a)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
b)脱离呼吸器。
c) 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d)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e)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f)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四:转入流程
1)原住院病人,若符合收入ICU治疗,由病人所在病区管床医生提出, ICU医师会诊后确认需转入ICU病区时方可转入.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_(草案)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 (草案)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重症患者转运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转运途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甚至死亡。为规范重症患者转运过程,提高转运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医务人员对重症患者的转运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了《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本指南旨在为各级医院提供重症患者转运的基本原则,以便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现有资源制定重症患者转运计划并规范临床实施。
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措施以期改善预后,根据转运实施的不同地域,重症患者转运分为院内转运及院际转运;院内转运是指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院际转运是指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的转运。
1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
转运目的是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诊治措施,但转运存在风险,因此,转运前应该充分评估转运的获益及风险。如果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则应重新评估转运的必要性。通常,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处理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不能维持有效气道开放、通气及氧合的患者不宜转运。但需立即外科手术干预的急症(如胸、腹主动脉瘤破裂等),视病情与条件仍可积极转运。
院内转运由主管医师决定,院际转运则需由转出医院主管医师和接收医院共同商议,并且最终应由接收医院主管医师决定。转运前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告知,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字。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例如挽救生命的紧急转运),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患者从ICU转入病区流程
患者从ICU转入病区流程
患者从重症监护病房(ICU)转入普通病区是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阶段。该过程需要医务人员进行仔细的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以下是患者从ICU转入病区的流程:
1.医生评估:在决定是否将患者从ICU转入病区前,医生首先会进行全面评估。他们会考虑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病理检查,以便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转入病区。
2.护士评估:护士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他们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护士会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评估患者的痛苦程度,意识状态和营养状况等。
3.病区准备:在患者到达病区之前,护士需要进行相关准备工作。这包括确保床位的清洁和消毒,准备必要的药物和设备,并与病区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此外,护士还需要核实患者的个人资料和医疗记录等信息。
4.转运过程:一旦患者被确定转入病区,护士会与转运人员一起协调把患者从ICU转移到病区。转运人员通常是病区的护士或护士长,他们会使用适当的转运设备,如轮椅或担架,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5.病区接收:当患者到达病区后,护士会与接收病区的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交接。这包括向病区医生和护士简要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和监测。
6.监测和护理计划:一旦患者转入病区,护士会继续监测他们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根据医嘱,护士会执行相关治疗措施,如给药、更换敷
料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护士还会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调整护理计划,
并与医生进行沟通。
7.病情教育:在转入病区后,护士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病情教育。他
急危重症病人的安全转运
安全转运注意事项---A—气道
• 气道管理永远处于首要位置
- 转运前检查并记录人工气道位置和固定情况 - 转运过程中专人管理气道,建议有转运组长负责 - 转运车无床头,患者头部位置要易于接近 - 每次搬运病人后立即核实人工气道位置
安全转运注意事项---C—循环
• 循环波动时转运最常见的并发症:
- 转运前纠正电解质紊乱 - 保证转运过程中充分镇静镇痛 - 转运前确认血管活性药输注顺利 - 检查注射泵蓄电池 - 转运过程中随时警惕通道打折或断开
急危重症病人的安全转运
急诊120
提纲
1 急危重症患者概念 2 转运风险 3 危重患者转运指南
危重病患者
定义: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 衰竭的,生存需要依赖先进的仪器,需要监测和治 疗
危重症患者
➢心搏骤停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昏迷 ➢重症哮喘 ➢咯血
◆休克 ◆创伤:多发伤、 复合伤颅脑胸腹 部创伤、骨关节 损伤 ◆急腹症 ◆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
其它药物 --额外的液体
根据情况准备注射器、三通等相应物品
转运中的监测—如何转运
• 评估
• 患者转运或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始终留在患者身边 ,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把 患者护送到指定的地点
• 注意管道的护理
遵医嘱利用随身携带的仪 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
一、收治范围及标准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 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
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
生命,经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心肺复苏后需脑复苏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苏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内环境失衡等。
5、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6、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晚期癌
症姑息状态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等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二、转出标准
1、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
2、脱离呼吸器。
3、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4、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5、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6、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三、转入流程
1、各个专科具备转入指征,需要ICU医师会诊的患者,由专科电话联系ICU值班护士,ICU值班护士通知ICU医师急会诊,要求10min内到现场;
2、由ICU会诊医师根据ICU收治标准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ICU,若与会诊科室医生存在意见分歧,由ICU负责人协调;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立即转运的,由ICU医生提供进一步治疗意见,并协助对患者的治疗,直至病情稳定,可以转运。
ICU危重病人的转运
与接收部门的协作
评估所到科室应付意外的能力和设施 估计到前往科室的路程和所需时间 熟知运送路程中途径的能提供抢救设备的科室
推荐意见:转运前应与接收方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做好 充分准备,以保证转运安全
联系电梯 通知病房(联系 检查科室)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
交
推荐意见: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要的诊治, 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
控制和降低院内转运风险的关键
计划 人员 设备
《美国重症患者院内与院际转运指南》——2004
计划
评估:对患者的评估,权衡利弊 交流与合作: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相关科室等 陪同人员的选择:可靠的陪检人员安排 转运方式:转运床 设备、器材:准备、选择、确认 药品: 监护:途中必须的监护计划 转运路线
突发情况:预测转运途中可能的并发症、不良事件及预 案
人员
至少2人 至少1人经过培训并掌握基本处理技能
病情不稳定时,医师陪同,并具备气道管理能力、 掌握高级生命支持、熟悉危重病治疗等
推荐意见: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 医务人员完成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
设备和药物
转运重点提示
1 多与床位医生沟通商量。 2 有计划、有策略准备仪器设备,妥善处理各 类管路;只留下重要的、必须的。 3 提前通知家属。 4 吸痰后待心率呼吸饱和度平稳再转运。 4转运中注意站位,以能看到脸色,监护或饱和 度夹为宜,监听呼吸机声音。 5 关心病人冷暖,不闲聊,保持警惕。 6 回ICU后及时处理便携呼吸机。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
结合《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及本医院特点,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
一:收治标准
a)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
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b)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
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c)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ICU的严
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d)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
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二:转出标准
a)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
b) 脱离呼吸器。
c) 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d) 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e)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f) 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三:转入流程
1)若其他科室需要ICU会诊,电话联系ICU值班护士,由ICU值班护士联系会诊医师急会诊,要求10min内到现场;
2)由ICU会诊医师根据ICU收治标准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ICU,若与会诊科室医生存在意见分歧,由ICU负责人协调;患者病情危重,
不宜立即转运的,由ICU 医生提供进一步治疗意见,并协助对患者的治疗,直至病情稳定,可以转运。
3)若决定转ICU,ICU会诊医师需要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ICU费用情况,并
通知ICU值班护士,告知需要准备的用物。
4)ICU值班护士负责准备床单位及用物。
5)转出科室值班护士负责结账,并将患者的电脑系统转至ICU。
最新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PPT
内容
1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 2转运护送人员 3转运设备 4转运方式的选择 5转运前的准备 6转运的监测与治疗
7转运交接 8转运的质控与培训 9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
运的特殊考虑
10转运人员的安全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1.转运的决策与知情同意
转运前要评估转运的获益和风险。 通常,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处理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不 能维持有效气道开放、通气及氧合的患者不宜转运。但需 立即外科手术干预的急症(如胸、腹主动脉瘤破裂等),视 病情与条件仍可积极转运。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2.转运护送人员
转运护送人员资质:接受过专业训练,具备重症患者转运能 力的医务人员。 转运人员应接受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人工气道 建立、机械通气、休克救治、心律失常识别等专业培训, 能熟练使用转运设备。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要求
至少有1名具备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 根据病情配备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 指定转运负责人。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转运床
重症转运床除具备普通转运床的功能外,应该能 携带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储氧瓶、负压吸 引设备及药品等。
所有设备应该固定在病人同一水平面或低于病人 水平面。
转运床应与救护车上的担架系统相匹配。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表1 转运设备—气道管理及通气推荐设备
ICU科转入及转出制度
ICU科转入及转出制度
第一篇:ICU科转入及转出制度
ICU科转入及转出制度
(一)ICU科收治范围
1.全麻手术病人,术后须转入ICU科观察24-72小时,若有,病情变化,时间可适当延长。
2.各种昏迷病人
3.需要进行呼吸道管理的病人及需要呼吸支持的各种呼衰病人
4.各种复杂大手术病人,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病人。
5.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及严重心律失常病人
6.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人
7.各种重度中毒的病人
8.各种病情危重需要监护加强治疗的病人。
(二)哪些病人一般不收入ICU科
1.以明确脑死亡病人,除家属强烈要求维持的一般不宜收入ICU 科(作为脏器移植供体者除外)
2.各种重度传染病病人
3.已经衰竭的癌症晚期病人。
(三)收入ICU科途径
非常紧急的病人及术后需要加强监护治疗的病人,可电话通知ICU科,以便做好接受准备。一般情况下,应由ICU科医生会诊,同意后,方可转入ICU。
(四)转出ICU科程序
经加强治疗稳定的病人,由ICU科决定并负责联系各相关科室或者医生,并向病人或家属说明。然后通知管床护士,做好离科准备,并及时书写转科记录。
在ICU科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当班医生及时书写抢救记录,ICU主管医生及时整理病例,并择日讨论。
(五)转出ICU科标准
1.全麻大手术病人,经监护未发现异常生理功能改变者,一般于24-72小时离室。
2.监护过程中范闲生理指标改变,经处理于72小时内仍无明显改
善者,可适当延长至3-7天。
3.生理功能严重紊乱,生命体征不稳定,生命器官仍十分脆弱,甚至依赖人工呼吸支持者,则需要在较长时间在ICU科治疗观察,直至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方可离开ICU科。
国内外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指南比较
国内外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指南比较
护理研究杂志发布了「国内外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指南比较」一文,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院内转运是指病人因各种需要,在院内各个科室之间进行的必要转运过程。从急诊入院的病人大多数是危重症病人,其在急诊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 72 h,需进一步治疗和诊断的病人要转运至其他临床专科或者医技科室。有报道,经过转运的病人比未转运病人的疾病评分严重度、机械通气的使用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普通病房的住院日及死亡率都明显增高;院内转运增加了病人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保障病人安全,降低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各国不同医疗机构和组织发布了转运指南。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指南进行比较分析,为危重症病人从急诊安全转运至其他院内科室提供借鉴和参考。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涉及国内外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的指南均可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新生儿转运相关指南,同一机构公布的同名指南的较早版本。
2.检索策略以「病人转运(patient transfer)」为主题词,「危重症病人(critically ill patient)」「指南(guidelines)」为关键词使用 PubMed、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 US 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 等搜索引擎进行电子检索和人工检索。检索截止时间为 2015 年 4 月 1 日。
结果
最终获取最新的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指南 4 篇,分别为澳大利亚急救医学院和澳大利亚 / 新西兰麻醉危重病协会(Australasian College for Emergency Medicine,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Anaesthetists and Joint Facul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在 2003 年发布的《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最低标准》、美国重症医学院和重症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在 2004 年发布的《危重症病人院际和院内转运指南》、中国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在 2010 年发布的《中国重症病人转运指南(2010)》(草案)及英国重症医学会(Intensive Care Society)发布的《危重症病人转运指南(2011 第 3 版)》中的院内转运部分进行说明和比较,详见表 1,以下简称澳大利亚、美国、中国、英国指南。
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负压系统:无负压或吸力不够;
•
第13页,共39页。
哪些情况禁止转运
• 心跳、呼吸停止。
• 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 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未插管。
202222//11//66
第14页,共39页。
16:30SPO2 降低到80%左右,再次与家属沟通后家属同意转EICU治疗
,转运护士仅给病人吸氧后就进行转运,途中患者呼吸窘迫,护士调 高了氧流量,并加快转运速度,入EICU时患者神志昏迷,GCS3分,双 瞳直径5mm,光反应(-),心电监护示:逸搏心律35次/分,无自主呼 吸,血压测不出,即予心肺复苏,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 喉镜下可见喉部及口腔内有许多分泌物。在EICU18天的抢救治疗,好 转不明显,告知家属预后极差,家属签字自动出院。
后症状仍未彻底缓解,与家属沟通,家属强烈要求转本部行肺血管介 入手术,告知转运及手术风险,家属仍坚持,签字为证,联系本部介
入科及综合ICU后(综合ICU无空床),予办理相关手续。
第9页,共39页。
• 12-31 19:00在高年资医生和护士的陪同下,呼吸机辅助呼吸,去 甲维持血压,120救护车护送至本部DSA室(镇静,RASS:-3分,双瞳 等大等圆,直径1.5mm,光反应(+),HR:108次/分CVP:9mmHg ART142/87mmHg,去甲:93.3ug/min,暂停硝甘,力月西,艾贝宁 ,胰岛素及肝素,R19次/分SpO2:100%),途中患者烦躁,予力月西IV ,ART139-152/86-102mmHg,19:30到达本部DSA室(镇静,RASS:-4 分,双瞳等大等圆,直径1.5mm,光反应(+))
急 诊 危 重 症 患 者 院 内 转 运 共 识
护理部 彭爱霞
• 重症患者的转运存在于我们每个科室,但
我们的转运安全吗?
案例一
患者龙xx,男,58岁,因“车祸致伤头部伴全身 多处半小时”于2017年11月2日20:15急诊科。入 院时神志模糊,双瞳等大等圆0.3cm,光反应迟 钝,全身酒味,BP166/94mmhg,P107次/分Baidu NhomakorabeaR 22次/分,SPO292%。予开通静脉,吸氧3升/分, 监测生命体征等处理。医嘱立即送CT、B超、X线 检查,当班护士未带任何设备陪同检查,在CT室 患者呕吐胃内容物两次约500ml,护士予以头偏 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转运护送人员
人员资质:由接受过专业训练,具备重症患者转 运能力的医务人员实施.
必须接受过专业培训:转运人员应接受基本生命 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人工气道建立、机械通气 、休克救治、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等专业培训, 能熟练操作转运设备。
转运护送人员
要求
• 至少有1名具备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 • 根据病情配备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 • 指定转运负责人;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虑
必须遵守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法规及原则
转运人员的安全
实施重症患者转运的各类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均存 在人身安全风险,应为参加院际转运的相关人员 购买相应的保险。
通过适当地回答以下5个问题可以 减少风险的发生
急危重症病人的安全转运
•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020年12月上 午9时14分20.12.1109:14December 11, 2020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2月11日星 期五9时 14分38秒09:14:3811 December 2020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9时14分 38秒上 午9时14分09:14:3820.12.11
其它药物 --额外的液体
根据情况准备注射器、三通等相应物品
转运中的监测—如何转运
• 评估
• 患者转运或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始终留在患者身边 ,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把 患者护送到指定的地点
• 注意管道的护理
遵医嘱利用随身携带的仪 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
抢救,并在事后及时补记
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120.12.1109:14:3809:14:38December 11,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2月11日 上午9时 14分20.12.1120.12.11
•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9时 14分38秒09:14:3820.12.11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9:14:3809:14:3809:1412/11/2020 9:14:38 A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都应学习上述重症 患者转运相关知识,并接受临床培训,通过评估 考核合格,才能独立实施重症患者转运。并接受 定期评估 推荐意见9: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应接受相应 的培训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 转运的特殊考虑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随着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流感的爆发.传染性疾病重症患者越 来越多 此类患者除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还必须 遵守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法规及原则
转运交接
到达接受科室/医院后,转运人员应与接 收科室/医院负责接收的医务人员进行正 式交接以落实治疗的连续性 交接的内容
患者病史、重要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 转运中有意义的临床事件 交接后应书面签字确认
转运的质控与培训
制定转运质控标准 质控计划应
建立审查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定期进行更新及完善
转运人员的安全
实施重症患者转运的各类人员在转运过程 中均存在人身安全风险
所有参与院际转运的相关人员购买相应的 保险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重症患者院际转运流程图
评估患者病 情是否稳定 否 维持心肺功能 稳定,治疗原 发病 评估转运的必要性, 现有的医疗条件是 否能满足患者的需 要 权衡转运的利 弊,患者是否 适合转运 是
简易呼吸器
喉镜(弯镜片2、3、4号,备用电池、灯泡)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 开口器 管芯
球囊外接可调PEEP阀
呼吸机螺旋接头 呼吸过滤器 湿热交换器 胸腔闭式引流设备
各种型号的静脉留置针
静脉穿刺用止血带 静脉输液器 输血器 输液泵及微量泵
有创压力监测仪
加压输液器 输液加热器装置 经皮起搏器
牙垫
便携式血气分析仪
院内转运由主管医师决定 院际转运由转出医院主管医师和接收医院共同商 议
最终由接收医院主管医师决定
转运前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告知,获取 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字 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 代理人签字 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 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在法定代理人 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例如挽救生命 的紧急转运),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 责人签字 推荐意见1: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 要的诊治,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
转运护送人员
接受过专业训练,具备重症患者转运能力的医务 人员 据情况选择恰当的转运人员
至少1名具备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 根据病情配备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如呼吸治疗师、普 通护士等) 病情不稳定,必须由1名医师参与转运 病情稳定,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完成
转运人员应接受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人工气道建立、机械通气、休克救治、心律失常 识别与处理等专业培训,能熟练操作转运设备
有创压力监测 仪
加压输液器 输液加热器装 臵 经皮起搏器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危重患者(成人)转运推荐设备
推荐设备 牙垫 舌钳、插管钳(Magil钳) 环甲膜穿刺针
选配设备 便携式血气分 析仪
推荐设备 三通开关 皮肤消毒液 无菌敷料 其他 体温计 血糖仪及试纸 鼻饲管及胃肠减压装臵 约束带 电筒和电池 通讯联络设备
一旦作出转运决定,转出科室/医院需立即与相 关人员联系确保运输工具就位,检查所有转运设 备功能良好,与接收科室/医院的医师全面沟通 患者病情,了解床位、设备准备情况,告知出发 时间及预计到达时间 接收方应保证所有准备工作就位,一旦患者到达 能及时接受监测治疗或检查 推荐意见5:转运开始前应尽可能维持患者呼吸、 循环功能稳定,并有针对性地对原发疾病进行处 理 推荐意见6:转运前应与接收方及相关人员进行沟 通,做好充分准备,以保证转运安全
三通开关
舌钳、插管钳(Magil钳)
皮肤消毒液
环甲膜穿刺针
无菌敷料
氧气瓶及匹配的减压阀、流量表、扳手
其他
转运前的准备
参与转运人员应尽快熟悉该患者的诊治过程 评估目前的整体状况 积极进行转运前复苏、稳定患者病情是降低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最行之有效 的预防措施 换用转运呼吸机以此前相同的呼吸支持条件通气,观察患者能否耐受并维持 稳定 转运前应评估患者的气道安全性 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应积极建立人工气道 转运途中不推荐使用喉罩 机械通气的患者出发前应标定气管插管深度并妥善固定 给予适当镇痛、镇静 如果转运呼吸机不能达到转运前通气条件,应在转运前对患者试行替代参数 通气,观察患者能否耐受转运呼吸机并维持恰当的通气及氧合[动脉血氧分压 (PaO2)≥60 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90] 转运前应保持两条通畅的静脉通路 低血容量患者难以耐受转运,转运前必须控制活动性出血等导致低血容量的病因, 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待血流 动力学基本稳定[收缩压(SBP)≥90 mm Hg,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后方可 转运
中国重症患者 转运指南
Cattle
重症患者转运ICU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转运途中风险增加,甚至死亡 规范重症患者转运过程
提高转运安全性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重症患者转运有统一认识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 制定《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为各级医院提供重症患者转运的基本原则 根据实施地域,分为院内转运及院际转运 院内指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 院际指在不同医疗单位
目的:寻求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措施以期改善预后
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
转运前应充分评估转运的获益及风险 若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应重新评估转运必要性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不能维持有效气道开放、通气及氧合 不宜转运 立即外科手术干预的急症(如胸、腹主动脉瘤破裂), 视病情与条件可积极转运。
必须指定1名转运人员作为转运过程的负责人 转运过程中所有决策均应由该负责人员做出 如果没有医师参加转运,必须指定1名医师作为紧 急情况的联系人(此人通常就是决定转运患者的主 管医师) 患者到达接收科室/医院后,应与接收人员进行 全面交接 如患者未移交(如行CT检查等),转运人员需要一 直陪护患者直至返回病房 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 的医务人员完成
转运前对原发疾病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创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应使用颈托等保持脊柱稳 定.长骨骨折应行夹板固定 因高热惊厥、癫痫可严重影响呼吸循环,转运前控制 其发作并预防复发 颅内高压患者需经适当处理使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后 方能转运 肠梗阻和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安臵鼻胃管 转运时间较长或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转运前需要安臵 尿管 如果有指征,在转运前应完成胸腔闭式引流,在转运 全程中引流瓶/袋必须保持在患者身体平面下方
机械通气患者需要记录气道插管深度,监测呼吸频率、潮 气量、气道压力、吸呼比,氧气供应情况等,有条件可监 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频繁躁动者,可适当应 用镇痛、镇静剂,但应尽可能保留其自主呼吸 转运途中应将患者妥善固定,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特别 注意防止气管插管的移位或脱出、静脉通道的堵塞和滑脱 等 部分特殊患者可能需要监测颅内压 推荐意见7:转运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监测治疗措施,转运 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 推荐意见8: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及医疗行为需全程记 录
选配设备
氧气瓶及匹配的减压阀、流量表、 扳手 便携式呼吸机 听诊器 润滑剂 专用固定气管导管的胶带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气胸穿刺针/胸穿包
止血钳/止血 带 创伤手术剪 外科敷料(海绵、 绷带) 脊柱稳定装臵
转运方式的选择
院内转运由转运床完成 院际转运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征、转运距离、转运缓急、 转运环境、护送人数、携带设备、准备时间、路况和天气 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 包括陆路转运及飞行转运
陆路转运花费少、启动迅速、不易受不良天气状况的影响、转运 途中易于监测、发生生理紊乱的可能性更低、护送人员更熟悉转 运环境
由救护车完成,如条件许可,大规模灾难期间成批重症伤员转运亦可 考虑铁路运输
飞行转运适合长程转运,当陆路通行困难或要求更快时间内转运 时可以考虑
直升机转运用于陆路难以到达的特殊情况 固定翼飞机多用于长途转运 国际间长距离转运可通过SOS等专业组织完成
是
否 否 否
是
维持目前治疗
选择接受机构, 是否接受转运
是
后效评价及改 进
转运实施
通知家属/获得知情同 意,选择转运模式, 通知转运相关人员, 准备转运设备及药品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 (草案)危重患者(成人)转运推荐设备
推荐设备 气道管理及通气设备 选配设备 推荐设备 循环管理设备 选配设备 鼻导管 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 便携式吸引器及各种型号吸引管 各种型号的加压面罩 环甲膜切开包 各种型号的储氧面罩 多功能转运呼吸机 PETCO2监测器 心电监护仪及电极 袖带式血压计及各种型号的袖带 除颤仪、除颤电极板或耦合剂 各种型号的注射器/针 动脉穿刺针 中心静脉导管包 压力延长管 压力传感器
转运的监测与治疗
转运过程中不应随意改变已有的监测治疗措施 护送人员必须记录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监测指标、接受 的治疗、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等,并记入病历 必须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及呼吸频率 因肢体活动影响无创血压的准确性,条件许可尽可能使用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如病情需要,可留臵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 液治疗,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血管活性药物 由于转运期间不能测量肺动脉楔压及心排血量,要求能在 监护仪上持续显示肺动脉波形,否则需将肺动脉导管退至 右心房或上腔静脉内
选配设备 动脉穿刺针 中心静脉导管 包 压力延长管 压力传感器
简易呼吸器
喉镜(弯镜片2、3、4号,备用 电池、灯泡)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 开口器 管芯
球囊外接可调 PEEP阀
呼吸机螺旋接 头 呼吸过滤器 湿热交换器 胸腔闭式引流 设备
各种型号的静脉留臵针
静脉穿刺用止血带 静脉输液器 输血器 输液泵及微量泵
转运设备
所有设备必须能通过转运途中的电梯、门廊等通 道
确保所有转运设备正常运转并满足转运要求 电子设备都应能电池驱动并保证充足的电量
普通转运床不能满足重症患者的转运需求 需要使用符合要求的重症转运床
应能携带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储氧瓶、负压吸 引设备、药品等、 所有设备应固定在与患者同一水平面或低于患者水平 面 转运床应与救护车上的担架系统匹配
院内转运应配备基本的复苏用药
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接收科室应配备更加全面的急救药物 根据转运患者的不同病情,还应配备相应的药物 院际转运的药物配备强调紧急抢救复苏时用药以 及为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用药,病情特殊者还应 携带相应的药物 推荐意见3:重症患者的转运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转 运床 推荐意见4:重症患者的转运需配备监护治疗设备 及抢救药品
推荐设备 气道管理及通气设备 鼻导管 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 便携式吸引器及各种型号吸引 管 各种型号的加压面罩
选配设备 环甲膜切开包 各种型号的储 氧面罩 多功能转运呼 吸机 PETCO2监测器
推荐设备 循环管理设备 心电监护仪及电极 袖带式血压计及各种型 号的袖带 除颤仪、除颤电极板或 耦合剂 各种型号的注射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