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乡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七上第三单元

第十课乡愁

余光中

[学习目标]

1. 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能够读出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3. 通过读诗歌、悟诗歌,进而仿写诗歌。

[学情分析]

余光中的《乡愁》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诗当中的第二首,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教师在教

学当中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一个理性的过渡,既要通过创设情境,通

过了解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际遇来领会诗中浓郁的情感,同时要让他

们懂得什么是诗歌中的化抽象为形像。作者如何通过形像的物像表

达自己抽象的情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意境

美,语言美。

[教学重点]

1. 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能够读出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下探究学习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现代诗坛上,有一位现代派诗人,他曾用文字感动过无数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他的名字叫----(生齐声答:余光中),提起余光中,人们无人不会想起那最浅的海峡,最深的乡愁.今天,就让我们同余光中一起在诗里喊

魂,在歌中怀乡。(教师板书《乡愁》余光中)

二、朗诵乡愁

请同学们饱含深情地自由朗诵这首诗。

逐次提出朗读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突出重音,语速适当,感情充沛.(出示幻灯:朗诵要求)

朗读指导:

1.请一位同学朗诵《乡愁》,要求读准字音,讲解“啊”字的变音。例如:后来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e、i、ü、的,读ya);天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na);哭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的,读wa); 真静啊(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 ng时,读nga)

2.分别请两位同学来朗诵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指导学生读诗歌时要把握节奏,突出重音,语速适当。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因此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忧郁深沉。

(2)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这首诗朗读的语速怎样呢?

语速: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语速应快;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语速应慢;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语速应不快不慢。这首诗的语速应该是舒缓而缓慢。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并以第一小节为例,划分节奏并标出重读音。

节奏: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

重音:能突出对象的特点,能体现中心、突出主题,是段中的关键、句意的重点或情感强烈的地方。例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重度。

3.请同学朗读第三节,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这首诗虽然简单但是感情却十分丰富,学生不易读出诗歌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这里老师简介余光中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诗歌,并范读诗歌第三节。

余光中1928年重阳九日生于南京,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抗战中离开母亲辗转于重庆读书,21岁离开大陆到了台湾,1956年与范我存女士喜节连理,新婚不久便到美国留学,后来失去慈母是他生命中最悲痛的日子, 子欲养而亲不待,冷冰冰的坟墓永远把他与母亲隔绝了,内心的痛苦无法言说,随着日子

的流失愈多,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二十年的感情二十年的积淀促成他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乡愁》。

4.全班同学齐读第四节诗歌。

5.学生听诗歌范读,然后用交响乐的方式设计诗意的朗读,可以让感情的潮水如汹涌的波涛般,一层一层劈空而来,很有感染力。每节诗的第一、二句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安排一位学生用缓缓的、淡淡的哀伤的语调领诵,创设一种悲凉的氛围。后两句如“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分男女声部合诵,形成一种戏剧性效果。例如:

“我/在这头(男合诵)———母亲/在那头(女合诵)”;

四、品读乡愁。

乡愁是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好的恋歌。我们都体会到诗歌中作者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一首好诗如一杯好茶,只有细细地品味才能感受到芳香,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品味这首诗歌。

1.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这首诗歌美在(),因为()

例如:这首诗美在情感,因为诗人把个人的悲欢与祖国的统一交融在一起。

老师提示学生赏析诗歌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结构等来赏析。

例如:这首诗歌美在意象,因为诗人设置了四个意象,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咏叹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这首诗歌美在意境,因为我从小小的邮票中联想到了,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起母亲,但是路途遥远隔着万水千山不能回到她的身边,只有在昏黄的灯光下把这份依恋和思念倾注在信笺里,再小心翼翼地贴上这小小的邮票。一枚小小的邮票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无限思念。

例如:这首诗歌美在结构,因为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每节诗歌字数相等,句式整齐,叠词、数量词相同位置的运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为了避免统一走向极端,同一节中三短一长,长短交错。

例如:这首诗歌美在语言,因为“小小的”“窄窄的”两形容词使乡愁浓缩在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诗人内心强烈的思乡之情。

2.通过学生的回答,适时的总结赏析诗歌的方法:

①.抓住意象,体会情感②.借助想象,领悟深意

③.炼字炼句,推敲妙处④.把握结构,体味美感。

五、对比乡愁

1.乡愁诗人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中、“窄窄的船票”上、“矮矮的坟墓”里、“浅浅的海峡”间,其他的诗人又是如何表现乡愁的呢?与席慕容的《乡愁》对比阅读比较异同。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表达抽象的感情可以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表现)

同:(1)诗人祖籍都在大陆,都出生在大陆,后来定居台湾。

(2)都写乡愁,主题一样,并且都选用恰当的意象表现乡愁和对祖国的无限眷念之情。

异:(1)余光中在大陆生活了二十年,而席慕容不是在大陆长大的。

(2)余光中的《乡愁》采用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而席慕容的《乡愁》以新奇的比喻,显示诗人超凡的想象力,缠绵的情思表现了女诗人所特有的细腻。

六、仿写乡愁

请学生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教师出示例子并作内容的引导:为什么选择这种意像(如月亮、酒、笛子、中国结、风筝等);作语言的引导;加个量词、叠词(一轮、一杯、红红的、美丽的等)会更上口、更形象。

例如:乡愁是一条崎岖的小路,弯弯曲曲,望不到尽头.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抬头望月,低头思乡。

七、结束语

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的祖国从来都坚持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正在积极地推动两岸三通,开设了两岸直航。两岸的一些商人,民间团体、个人已经能够来往。乡愁啊乡愁,真的希望有一天像余光中先生所说的:“未来啊,乡愁是一座弯弯的桥梁,我去那头,你来这头”,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繁荣昌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