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 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及赏析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及赏析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及赏析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不仅种类多、形式广,内容与语言风格也丰富多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对联方面的主要知识,把握对联的灵魂,会做简单的属对练习。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句有顺序地了解对联知识,运用学到的对联知识进行属对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热爱传统文化,在语文实践中发展思维,提高文采。

二、教学重点了解对联方面的主要知识。

三、教学难点对联欣赏和属对练习。

四、教学关键让学生掌握对联知识树,鼓励学生创作对联,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五、教学过程(一)目标诊测对句填空:座上珠玑昭日月,( )预设:堂前黼黻焕烟霞;(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二)实施目标1.导入:补写对联,属于高考考点“语言文字运用”中的“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部分。

2.基础知识学习。

(1)对仗是对联的基本要求。

对仗: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

)③平仄相对(音韵和谐)。

对仗非常工整的,叫严对。

例1: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例2: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例3:一畦(qí)(平)春韭绿(lǜ)(仄),十里(lǐ)(仄)稻花香(xiāng)(平)。

过渡:也有宽对,要求不太严的,因为形式毕竟是为内容服务的,人们看对联,主要还是看意思。

例4: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

(也叫流水对,又叫串对。

)(2)对联的灵魂还是“意趣”。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

读对联,赏对联,给人们带来无穷乐趣。

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预设:化静为动,写出了傍晚洞庭湖上的壮丽景色,具有独特的美感,妙趣横生。

小结:从炼字角度看,对联又是浓缩的艺术。

过渡:可见,对联的灵魂还是“意趣”。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篇一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对联常识的介绍;2、难点:对联的练习。

三、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四、授课时间:2个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先给学生看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片段(略)师生共同分析对联妙处,导入新课。

(二)、教学目标展示:今天我们要学习:1、对联起源2、对联特点3、学对歌诀4、对联种类(三)、讲析目标:1、对联起源:要求筛选出要点: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2、对联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奇妙的对联教学过程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学过程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学过程教案第一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过程教案奇妙的对联教学过程一、导课大家怎么一个个都正襟危坐、如临大敌的样子?因为来了很多老师来听咱的课。

那今天咱们这里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呀!(以对联的形式板书)此句出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把这两句单独提出来,它就可以成为一副对联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奇妙的对联世界。

(幻灯片展示课题)二、关于对联的常识1、起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悬挂桃符以避邪,而到了唐以后,就有了贴门神的习俗,哪两个门神呢?(生答秦叔宝、尉迟恭)此风保留至今。

现在我们不仅贴门神,还贴春联,用来表示美好的祝愿。

相传最早的春联为五代孟昶所作(幻灯片展示此联)2、对仗:字数相同、结构相当、词性相同、语意相关或相反、平仄相对(不作要求)。

师逐条适作解释,后以黑板上的“群贤毕至”联为例分析其对仗特点。

3、平仄:仄起平收。

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一声和二声),仄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和去声(即三、四声)。

以本班运动会口号“凌云塔下展风采;黄河水滨扬威名”联析平仄、对仗。

此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更符合我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高一九班勇夺运动会团体第一名)4、书写与张贴:竖行书写,无标点,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三、名联赏析生齐读《笠翁对韵》选段,回顾对对子的要求;析“孙行者”联、茅盾纪念馆联。

1、赏析书院学堂联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白鹿洞书院联,以万卷书对百年树,妙。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圣贤书,还要闻窗外事)补充欣赏联(幻灯片展示如下)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

(信江书院联。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此地亦山水圣地,有山曰白云,有水名黄河,我们更应寄意山水,陶冶性情。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第一章:认识对联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定义和起源使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1.2 教学内容对联的定义:对联是一种汉语独特的文学形式,由上下两句话组成,对仗工整,意义相关。

对联的起源:介绍对联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

对联的基本结构:上联、下联和横批。

1.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的定义和起源,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生动展示。

分析对联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自主创作一组对联,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第二章:对联的修辞手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使学生能够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对联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创新能力2.2 教学内容对联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对联创作中。

2.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对联,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并进行交流和欣赏。

第三章:对联的意义和价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对联在汉语文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对联的热爱和传承意识3.2 教学内容对联的意义:对联在表达情感、寓意深远方面的作用。

对联的价值:对联在传承文化、丰富语言等方面的价值。

3.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对联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学生创作一组有特殊意义的对联,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第四章:对联的创作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创作技巧使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出优秀的对联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4.2 教学内容对联的创作技巧:选词、对仗、意境等方面的技巧。

创作优秀对联的方法:如何构思、修改和完善对联。

4.3 教学活动讲解对联的创作技巧,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学生练习创作对联,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优秀对联,并进行交流和欣赏。

第五章:对联的应用和传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联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对联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对联的热爱和传承意识5.2 教学内容对联的应用:节日、庆典、装饰等方面的应用。

奇妙的对联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奇妙的对联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奇妙的对联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对联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1.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l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l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l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l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 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__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2.师生共同赏析课本名联,要求学生讨论说明来历和妙处,教师适当点拨。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奇妙的对联公开课教案【最新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大家没少看到过对联吧,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

奇妙的对联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奇妙的对联教案目标:1.培养学生对联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2.提高学生对联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对联的能力和审美观。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趣的对联例子;2.提前准备一些对联的创作素材,如名人名言、成语、诗句等;3.准备适当的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对联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对联的美学特点;2.分享一些有趣的对联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对联创新(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名人名言、成语或诗句,并让学生组成对联;2.引导学生尝试采用语音、意象、韵律等创作技巧,创造出更有趣、更有创意的对联。

第三步:对联表演(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组对联表演;2.学生可以选择表演传统对联、对口相声等形式;3.学生表演完后,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第四步:对联欣赏(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对联作品,并进行欣赏;2.分析对联的优点和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对联的内在美和趣味。

第五步:对联创作(30分钟)1.学生自由创作对联,可以选择任意主题或素材;2.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和改进对联。

第六步:对联展示(15分钟)1.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2.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学生展示创意和表达能力。

第七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对联创作的经验和技巧;2.学生自评和互评,讨论自己在对联创作中的不足和可改进之处;3.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拓展对联的创作能力。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寻找一些经典的对联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2.学生可以参加对联比赛或文学活动,分享自己的对联作品;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对联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深入了解对联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介绍对联的定义和美学特点,引发了学生对对联创作的兴趣。

学生通过创新对联,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表演和展示,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奇异的对联》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对联的学问,驾驭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实力。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1、驾驭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四幅不同场景,里面各有一副独联。

)白板上出示了四副画面,虽然场景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同学们发觉了没有?(都有对联)是的,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绚烂的珍宝,它既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品(投影: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别的文学体裁。

今日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会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投影:奇异的对联)本节课我们将达成如下学习目标:(投影)1、了解有关对联的学问,驾驭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实力。

3、尝试对对子。

二、【讲解第一学问模块:相识对联】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高校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

当时闻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

结果答案五花八门。

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假如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投影:上联--孙行者下联--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学生回答,老师赐予充分的确定。

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

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刚才同学的回答很好,都知道对对子应当去“对”。

下面我们出示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探讨归纳对联的特点。

(投影)(请学生大声朗读对联)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觉几条就说几条。

不要求四平八稳,说出一点也可。

请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主动确定。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生能够创作出结构完整、对仗工整的对联。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对联,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对联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学生培养细致观察和耐心创作的品质,提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创作结构完整、对仗工整的对联。

难点:对仗的技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创作具有创意和个性化的对联。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对联示例和参考资料。

学生准备纸笔和创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对联,引起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对联文化的认识。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结构、对仗、平仄等。

教师举例说明对联的修辞手法和创作要求。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析给出的对联示例。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对联的特点和对仗的技巧。

4.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个人或小组合作创作对联。

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创作中的困难。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对联的创作质量,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学生进一步学习对联的分类和应用,如春联、横幅等。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对联,如诗意对联、幽默对联等。

学生可以参加对联比赛或活动,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对联文化,培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联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学生通过分析经典对联,掌握对联的节奏和韵律。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4篇)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篇1奇妙的对联【学习导航】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资料链接】一、对联的起源: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

二、对联的种类: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1、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

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2、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

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

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元宵节联)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教师节联)军爱民意如山重;民拥军情似海深。

(“八一”节联)3、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荷开并蒂;芍结双花。

箫管并举;凤凰来仪。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以上都是旧时常见的婚联,现在许多人在撰写婚联时则喜欢推陈出新,比如有的以双方职业入联,有的赞颂新事新办:眼镜大夫,采中西,治顽疾,药到病除,交称华佗扁鹊;(医生)斯文小姐,呕心血,育桃李,餐忘寝废,堪誉蜡烛春蚕。

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

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

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小编整理了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办学历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杨升庵巧对县令杨慎,字升庵。

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

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对对联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知道,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了。

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反思。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根。

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国民对民族文化分外珍爱。

大家稍一留意就不难发现,这几年的春节晚会,元宵节都或多或少地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对联。

像赵本山小品里的“上联:吃吃遍人间美味不要浪费;下联:喝喝尽人间美酒不要浪费;横批:吃好喝好”甚至都妇孺皆知了。

但我身边的一位老农民却跟我说:“小品中的这段插科打诨实在算不得一副工整的对子。

”那么,工整的对联应符合哪些基本规范呢?二、检查预习1、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2、对仗的要求是平仄相对、字数相同、结构相当。

3、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

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4、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助词对助词等(请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5、结构相当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等(请用“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6、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两种,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两种。

三、欣赏对联1、对联的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衷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2、请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对联欣赏”请任选一副对联加以欣赏、品味。

我最喜欢第副对联,理由是:下面是对联的释义,请根据释义选出你喜欢的(供参考):四、对联作法1、对联的写作方法按上下联在内容上的关系分,对联可分为三种,即正对,反对,流水对三种。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教案:《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对联,认识对联的特点和分类。

2.学会欣赏和创作对联,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联的特点和分类的理解和运用。

2.如何创作出优美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和课件。

2.指导学生参考一些优秀对联的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一些著名的对联,引起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并和学生讨论对联的定义和形式。

Step 2:理解对联的特点(10分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押韵等。

Step 3:了解对联的分类(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介绍对联的各种分类,如平仄对仗、押韵对仗、对印对仗等。

Step 4:欣赏和分析对联(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对联,并帮助学生分析对联的特点和优美之处。

Step 5:创作对联(2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词语主题,例如春天、爱情、友谊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对联,然后学生在班级内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对联作品。

Step 6:展示和评析(15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并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析,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Step 7:总结与扩展(15分钟)教师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对联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和欣赏中多加运用对联。

可以邀请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对联作家和作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自己创作一首对联,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前期的导入和讲解,生动地介绍了对联的特点和分类,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对联。

培养了学生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和对联的鉴赏能力。

但是在创作环节,时间会比较紧张,可以适当延长创作的时间或将创作的时间分为两个课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在展示和评析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分析对联的优缺点,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精选三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1【课文类型】活动课。

【课前准备】1、收集对联:⑴ 收集楹联:① 了解什么是楹联。

② 主要从祠堂、庙宇、古建筑中获得。

③ 选择较有文化意义的加以整理。

⑵ 收集春联:从春节期间人们所贴的对联中去搜集。

⑶ 收集商业用联。

⑷ 收集喜庆、婚、寿、挽等联。

2、阅读资料,网上查询。

3、了解对联的有关基本知识。

【活动目的】1、知识: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

2、能力:⑴ 品味对联形式与内容。

⑵ 学会欣赏对联。

⑶ 学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⑷ 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兴趣。

【活动过程】一、导入对联二、对联来源的发展介绍三、对联的分类1、由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对联,然后归类。

2、分类标准。

四、对联欣赏1、趣味联(讲一个趣味对联故事)。

2、古对联(楹联、春联、商业联、喜庆联、挽联)。

3、现代联。

五、对联课堂活动1、对联与名人。

2、猜谜。

3、对联断句。

4、读准对联。

5、改对联。

6、学对对联。

六、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知识七、作业:收集、交流《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2【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让学生尝试对对子。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用多媒体播放对联,请学生看对联猜店名(先引起学生兴趣)二、请学生欣赏名联,并说出其中包含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三、由学生归纳对联知识:平仄、对仗四、布置作业分组(每组5~6名学生)各出十条上联(每联字数在7字以内)。

第二课时一、课堂对对子(每组各选5条让同学对,孰优孰劣由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二、测试评价结合高考题,专门出一份与对联有关的试卷。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奇妙的对联(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对联的定义、来源及发展历程。

②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和常见表现形式。

③能够欣赏并理解对联的内涵和韵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联,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气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对联的基本知识结构。

2.对联的基本表现形式。

3.欣赏对联的韵味与内涵。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对联的内涵。

2.如何根据韵味和音律判断对联的好坏。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

2.图片解析法。

3.课外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请学生欣赏以下几组对联,然后让学生谈谈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五谷不分贵贱粗,六合只论是非清。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步:讲解1.对联的定义与来源。

对联是汉族传统的一种文学形式。

其所谓对联就是古代的联语、衬字、衬语等的统称。

对联源于古代简练的文体,起源较早,大约在唐朝。

兴盛于明代,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往来春秋之际,常要用对联来增添节日气氛、增进友谊。

2.对联的基本结构。

对联的基本形式是“上下联”的排列组合,即上联与下联联接紧密或衔里呼应。

在这种典型的排列形式中,上联与下联往往构成一组完整的意义,且上下联一般以四个字为一组。

3.对联的表现形式。

对联的形式很多,但总的来说,它们有以下几种特点:①押韵字必须相同。

②词意相近相对。

③对上对下意境相协调,意思相关,意味深长。

④语言简练、形式规范、朗朗上口。

⑤对联还应具有富有文化内涵和韵味的特色。

第三步: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下几组对联,然后选择其中最好的一组,给出自己的理由。

1.“山居采菊人归去,天气晚来风起。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四步:欣赏请学生欣赏课堂上提供的各种对联,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的教案

奇妙的对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训练学生对对联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二、教学内容2. 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韵味相生。

3.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对联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如何编写一副合格的对联。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联相关资料,如对联书籍、网络资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对联,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二、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2. 教师讲解对联的特点,包括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韵味相生等,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艺术魅力。

三、学习对联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1. 教师介绍对联的起源,让学生知道对联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2. 教师讲解对联在唐宋时期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对联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编写对联(10分钟)1. 教师示范编写对联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编写一副合格的对联。

2.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自行编写对联,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编写对联的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是否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学生在编写对联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对联的种类:春联、婚联、挽联、寿联等。

奇妙的对联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奇妙的对联一、教材分析《奇妙的对联》选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

本单元编选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三篇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

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一方面,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求知的兴趣较浓,易于入门。

另一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不够,加上语言表达、创新能力薄弱,课堂教学材料不宜太难太深,以培养兴趣,普及对联知识为主。

三、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环境囗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囗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囗移动学习囗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课重点使用文字编辑,演示文稿制作,图片插入及动画飞入等技术,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图片和文本动画飞入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探究对联特点环节,采用文本依次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逐步总结对联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

讲授对联形式特点环节,运用图片和文本动画飞入手段,生动形象的激发学生兴趣,有丰富真实的展现各种对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拓展与应用环节,采用文本动画飞入技术,逐一展现各种相关题型,实战演练中巩固和学习。

总结与作业环节,以文本形式展现,简洁明了。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展示中华第一联了解对联起源类别PPT图片加文字,真实展现探究列举典型对联归纳特点文本插入,重叠及动画飞入讲授按形式分类了解各种形式对联图片及文本展示动画依次飞入拓展与应用习题展示参与解答文本动画飞入总结教师补充学生归纳文本编辑演示作业布置完成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本节课合理的运用了文本图片的动画效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展现本课内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思考中,总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凸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培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对联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3篇

对联教学设计市级一等奖3篇

第1篇《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教材分析】《奇妙的对联》选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

本单元编选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三篇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

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结合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设置任务明确的教学程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通过朗读、点拨、讨论、欣赏、练习等互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层次,拓展人文底蕴;最后达到初步学会欣赏对联、拟写对联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及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改尝试】1、教师引领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程模式。

2、创建具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特点的语文课堂。

【学情分析】一方面,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求知的兴趣较浓,易于入门。

另一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不够,加上语言表达、创新能力薄弱,课堂教学材料不宜太难太深,以培养兴趣,普及对联知识为主。

【三维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难点】1、拟写对联2、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与学过程】l 环节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PPT显示: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英语100分,语文180分与学生共同分享关于上则新闻的网络帖子:【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 怎么译?你如果不滚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奇妙的对联》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短文梳理探究模块的一个专题。

对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欣赏对联,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情,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对联,应从其文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入手。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就已初步接触过对联知识,但对对联的发展、对仗、平仄等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在对联拟写方面存在着较大困难。

对于对联的趣味性、艺术性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专题的探究。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学习欣赏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尝试拟写对联。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梳理基本常识,小组合作探究评改并归纳对联特点,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教学重点】掌握对联的特点,学会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鉴赏,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
二、介绍对联知识
1、对联的概念: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2、对联的起源: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3、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庆贺新春佳节)、节日联(庆祝、纪念各种节日)、婚联(嫁娶)、寿联(祝贺生日)、挽联(哀挽死者)、名胜联(名胜古迹)、行业联等等。

4、对联的基本常识:
传统的对联讲究“四讲”,即上下联“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三、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评改下列对联,总结归纳对联的特点。

示例1:
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规律总结1:
示例2:
上联: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万朵梅花扑鼻开
规律总结2:
示例3:
上联:大漠孤烟直
下联:小狗尾巴弯
规律总结3:
示例4: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牡丹杜鹃芍药,皆是江北名花规律总结4:
规律总结5:仄起平收
(09安微)请选择恰当的短语,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桃李满园春秀锦下联:芝兰绕阶
A. 千里绿
B.座凝香
C.万山美
四、课堂练习(见学案)
五、总结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是民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学习对联,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情,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因此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究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去感受它独特的无穷魅力。

六、作业布置(延伸课堂)
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奇妙的对联
对联的基本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对
内容相关字不重复仄起平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