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被定性涉嫌非法集资与诈骗背后,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
ICO一年暴涨1500倍,是革命还是骗局?
ICO一年暴涨1500倍,是革命还是骗局?在监管缺失的虚拟货币投资市场,一场场疯狂的ICO如火如荼,而这些看似一夜暴富的“财富盛宴”,背后正在酝酿着巨大的风险。
云掌财经·2017/09/01 17:45今年以来,“ICO旋风”席卷全球。
7月初,美国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区块链技术公司Tezos和block.one通过ICO成功完成了总值4亿美元的融资,其巨大数额可与一些大型公司的融资额媲美。
根据金融研究公司Autonomous发布的最新报告,今年以来,科技创业公司通过ICO共计融资近13亿美元。
国内ICO项目也“如火如荼”,量子链、黄金链、选举链、艺链等项目纷纷出台:量子链第一天“上市”,最高价格66.66元,涨幅达到33倍;公信宝众筹时“一股”几毛,如今翻了90多倍;最夸张的Stratis,一年涨了1500倍!4月份以来,比特币价格从6000多元一路飙升,目前已飙升至3万元人民币附近。
什么是ICO?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简称,顾名思义,是以初始产生的数字加密货币作为回报的一种筹措资金的方式。
ICO改编自证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一词。
就本质上而言,ICO也是一种‘公开发行’,只是把所发行的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
“首次公开发行”(IPO)——指的是一家公司通过销售公司部分股份给机构投资者进行公开上市,而这些投资者最终将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销售给大众。
广大群众对IPO格外感兴趣,因为IPO使每个拥有证券账户的人都能买下像Snapchat 这样大公司的股票。
那么ICO是一样的道理吗?似是而非。
IPO和ICO都是公司用于募集资金的方法。
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监管。
IPO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有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和操作的正规流程。
ICO目前未受到任何管制,更像是处于“荒蛮”开发阶段。
总体来说,提及ICO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是疑惑和不确定性。
ICO融资模式下非法集资问题研究
ICO融资模式下非法集资问题研究作者:吴一波王冠来源:《行政与法》2018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ICO融资模式作为区块链技术筹资的创新途径在全球备受投资者青睐,但因其涉嫌非法集资,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于2017年9月4日发布公告直接叫停了各类ICO项目。
本文结合公告中涉及到的三种非法集资犯罪类型对ICO融资模式中的非法集资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应从对ICO项目实施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将ICO纳入《证券法》规制范围、借鉴国外监管沙盒制度、实施ICO合格投资者制度、数据对接监管部门等方面着手,加强对ICO融资模式的监管。
关键词:ICO;融资模式;非法集资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8)06-0109-08收稿日期:2017-12-20作者简介:吴一波(1994—),男,江苏扬州人,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刑法;王冠(1985—),男,安徽灵璧人,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刑法。
一、ICO融资模式简述ICO(Initial Coin Offering),中文一般译为“首次代币发行”或“虚拟货币首次公开发售”,是一种为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常用方式,早期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初始产生的加密数字货币作为回报。
由于代币具有市场价值,能够兑换成法定货币,因此可以作为项目的开发成本。
ICO的代币可以基于不同的区块链发行,目前较为常见的是基于以太坊(ETH)和比特股(BTS)区块链的发行,由区块链提供记账服务和价值共识以实现代币的全球发行和流通。
究其本质而言,ICO也是一种公开发行,但与IPO(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不同的是,其将发行的标的物由证券换成了数字加密代币。
业内资深人士曾经对ICO有过形象的比喻:区块链公司就像是一个游乐场,为了筹措其建设资金,提前发行有限的门票进行集资,并且向投资者承诺在建造完成后可以凭门票进入游玩,当然投资者也可以把门票卖给别人而不一定由本人来消费。
谈谈ICO的三个本质
谈谈ICO的三个本质区块链是啤酒,ICO是是泡沫,疯狂且躁动的投机客们把啤酒瓶晃了又晃,然后打开了瓶盖。
啤酒和泡沫被喷的到处都是,瓶中所剩的啤酒也不多了。
这个时候我们先要收拾完满世界的泡沫,擦干净桌子椅子凳子和衣服,才有机会坐下来慢慢品尝所剩无几的啤酒。
没有泡沫的啤酒不是好啤酒,但泡沫太多又没法喝。
泡沫的本质也是啤酒,只是不能喝得太急,要慢慢来。
在区块链和ICO的时代,消费者和投资人史无前例地整合到了一起,消费者同时成了投资人,但两种状态的结合也是浑然天成的,核心是为了让早期消费者体验到产品成长的金钱回报,消费者是第一属性、投资人是第二属性。
但现在变形了,大部分参与ICO的投资人,缺失了“消费者”第一属性,破发也就在所难免了。
现在的乱象也不能怪投资人,因为投资人一向是逐利的,哪里有钱就去哪里。
主要怪区块链ICO的创业者们,大部分创业者偷懒了,因为市场狂热的时候,私募来得太容易,就不想做公募了。
但不做公募,真正的消费者怎么会知道你的产品和服务,更不会来“消费”你的产品和服务。
没有人消费,在交易所就不会有买盘。
而早期参与私募的投资人,他们没有消费者第一属性,手握筹码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高点抛出获利走人。
将来卖给谁呢?如果没人买,那就势必破发割肉走人了。
这个时候留下的一地鸡毛还是需要创业者通过“公募”行为来解决。
在区块链ICO的时代,公募的本质是“营销前置”,是“产品预购会”。
一场场的全球路演,本不应该叫路演。
路演的本质是把证券卖给投资人;而今天区块链ICO公募的行为,本质上是在销售小部分产品期货,接受订购意向(并不真的收钱),然后在产品Demo上线之前分配期货配额(Allocation)。
1. ICO的本质是公募替代私募2. ICO的本质是预售产品使用权3. ICO的本质是让初创企业直接上市这是ICO的三个本质,如果不能深刻理解这三点就贸然All in 区块链,贸然ICO,就一定会走入一个必然跌破发行价的轨道。
ICO 被禁 薛蛮子带粉丝争取财富自由爆亏80%
ICO 被禁薛蛮子带粉丝争取财富自由爆亏80%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7年第10期整理谭梦桐“做什么能挣到钱?我现在手里有13万,干什么一天能挣1000?”有网友回复:“来搞区块链项目吧,稳稳一个月30%收益。
”这是处在癫狂中的ICO,其利润还远不止30%。
针对这些披着ICO外衣,实际做着非法集资勾当的平台,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公告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ICO融资活动,且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本已完成ICO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
近日记者注意到,声称要用ICO带1100万粉丝“争取财富自由之路”的天使投资人薛蛮子,旗下ICO项目比原链价格半个多月暴跌88%之后,公告停止交易了。
“人算不如天算”,或许薛蛮子自己也没想到,他前脚刚跑步进场,一口气投下18个ICO平台,后脚就被套上了监管的枷锁。
受ICO牵连,比特币中国在9月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比特币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停止新用户注册,将于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业务。
投资人经历自由落体式暴跌“这个文件是假的吧?”9月4日,一个ICO投资人将央行等七部委发布的监管文件链接转发进ICO投资人群里后,如此说道。
“又想让我们抛掉手中的筹码。
”另一个ICO投资人回复,还附上一个咬牙切齿状的表情符号。
这两个投资人提到的正是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ICO融资活动。
”公告强调,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本已完成ICO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
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停止的ICO融资活动以及已完成的代币发行融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一出,ICO投资人的财富自由之梦瞬间碎了,比监管文件更残酷的是市场以灾难性、自由落体式暴跌。
“我说怎么下午两点半,就有人说要跑,我当时还嘲笑他。
叫停ICO后续退还代币遭遇提现难题
“ICO创造的不是财富,而是惊人泡沫,这是人类历史上包装最华丽的一个骗局,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投机者只关心价格的涨跌,9月4日叫停之后,所有虚拟币立刻下跌,因为要卖掉来还集资的钱,对那些入场的投资者,现在维权都很困难。
”著名财经学者陈思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叫停ICO后续:退还代币遭遇提现难题“我现在正在山顶站岗,刚买的基本币交易不到6天就被下架,而我又是高位接盘。
半年的工资都放里面了,以为聚币网很靠谱,但没想到还是被坑了。
”投资者小奈在基本币高级会员群里表示。
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首次代币发行(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
虚拟币闻声先跌,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纷纷表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截至今日,国内大部分交易平台发布公告称,下架ICO代币,募集所得的ICO代币会按照原路返回至投资者钱包。
表态诚恳,投资者进来容易,但是出来就未必。
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深入调查了解到,目前大部分下架的ICO代币,根本无法转出,更别谈提现。
ICO代币交易按下暂停键事情的发展,远比币圈的极客们想象的还要遭。
“抄底ICO币(中文名:爱科币)真是倒霉了,前有政策,本来反弹快到成本了,现在又突然下架ICO币交易,手上有10万个,就几天时间前后亏了20多万,到时候去聚币网手机端收绿币(为ICO代币一种)去。
”天天对于自己的遭遇不断在群里吐槽。
9月6日下午2点,ICO币网公告显示,为了响应监管政策,尚未发行的ICO停止发行,已经发行的ICO停止交易,发行人做好清退工作,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不得提供交易服务。
所有参与ICO币众筹但未发生交易的用户,按照ICO比例进行退回,官方合作平台包括ICO365、币久网、TOKENCAPITAL。
聚币网在9月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为深入贯彻有关部门的决策,积极响应相关精神的要求,从即刻起停止“创新试验区”品种交易,用户可以将该区的交易品种转出至其他平台。
数字货币的骗局案例
数字货币的骗局案例随着数字货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其中,希望通过投资数字货币来获取利润。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数字货币进行诈骗的案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数字货币的骗局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警惕,避免成为骗局的受害者。
首先,我们来说说虚假ICO项目。
ICO,即Initial Coin Offering,是指初次代币发行。
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虚假的ICO项目来骗取投资者的资金。
他们可能会制作虚假的白皮书和宣传材料,吹嘘项目的前景和潜在收益,诱导投资者购买代币。
一旦投资者购买了代币,这些不法分子就会销声匿迹,让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
其次,还有一些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诈骗案例。
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操纵交易平台的交易数据,制造假象,诱导投资者进行交易。
他们可能会故意将某个数字货币的价格抬高,吸引投资者追涨,然后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将其抛售,导致投资者蒙受损失。
同时,一些交易平台也可能存在安全漏洞,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来盗取投资者的数字货币。
此外,还有一些假冒的数字货币钱包和交易所的诈骗案例。
不法分子会制作与正规数字货币钱包和交易所极为相似的假冒品,诱导投资者下载使用。
一旦投资者将数字货币存入这些假冒钱包或交易所,不法分子就会立即将其盗走,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针对这些数字货币的骗局案例,我们有一些防范措施。
首先,要谨慎对待各种新的数字货币项目,不要轻信宣传材料,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
其次,选择正规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不要贪图便宜而选择一些不知名的交易平台。
此外,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数字货币钱包,不要轻易下载使用不明来源的钱包软件。
总的来说,数字货币的骗局案例层出不穷,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而忽略风险。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数字货币市场的监管,打击各类数字货币的诈骗行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净化数字货币市场,让投资者能够安心、放心地进行投资。
ICO乱象频发,这锅区块链不背
ICO乱象频发,这锅区块链不背ICO?区块链?傻傻分不清楚区块链的火热引爆比特币的身价,比特币的价格就像坐上火箭一样蹭蹭蹭地往上涨,让人直呼错过了一个亿。
随后,其暴涨趋势又如同病毒传染一样转移到了股市,凡是与“区块链”有关的公司,其身价都是一个劲地往上涨,就如同加了Buff一样。
你还别说,这Buff的增益效果还不是空穴来风,人人公司发布RRCoin白皮书,拟进军区块链领域,引发股价暴涨;美图因为进军区块链的消息,也引起了股价大涨,就连中国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也在内部呼吁拥抱区块链革命,虽说徐小平明确表示不要外传,但还是被泄露出来了。
后来,徐小平发表声明称,之所以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外传,也是因为区块链技术伴随着ICO的乱象,我不希望我对区块链的看法被人误解为是对ICO的观点。
此外,人人网RRCoin项目也因为疑触碰ICO红线翻车。
那何谓ICO呢?ICO是Intial Coin Offering的简称,是指企业或者非企业在区块链技术下发行代币,向投资人募集虚拟货币(包括但不限于比特币)的融资活动,它是伴随着区块链的火热而出现的。
和我们所说的IPO就像是双胞胎一样,有相似点但也有不同之处。
首先,IPO是合法的,并且要满足一定要求的成熟企业才能上市。
而ICO是在法律边缘游走甚至是违法的、没有门槛的。
有项目、有白皮书、有项目发展计划便可以进行融资。
其次,IPO是使用法币进行投资,投资人拿到的是股票,具体股东的相关权利是根据所掌握的股份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影响力,而ICO一般是采用比特币或者以太坊等虚拟数字货币进行投资,投资人拿到的”代币”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股票,但是需要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获得交易的价值,或者还有其他作用,但是持有“代币”的投资者并不享有对该项目的决策权或影响力。
最后一点,也是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点,IPO在监管上对投资人有相关限制,并且还依赖于证券经纪商等,而ICO人人都可以参与投资,且大多数都是业余爱好者或者不专业的投资者,不需要注册经营牌照,并且不存在第三方机构。
ICO新乱象:代投跑路时有发生 系统性风险一触即发
ICO新乱象:代投跑路时有发生系统性风险一触即发起底ICO新乱象:区块链产业链条脆弱证券时报记者王君晖去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将首次代币发行(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并作出清退要求后,国内的平台关闭,大部分项目做了退币处理。
但实际上,ICO在经历了短暂的萧条后迅猛复苏,通过种种方式规避了监管,参与方式更为隐蔽,如今产生了更多新乱象,较之前有过之无不及。
区块链本身只是一项技术,但它绝不仅限于一项技术,真正令人兴奋的,是其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去中介化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等。
但目前来看,“链圈”和“币圈”的分野仍是一个伪命题,在某种程度上或某段时期,二者无法完全分离,构筑在区块链上的包括数字货币在内的产业链,既庞大,又脆弱。
ICO再起新乱象丛生2017年12月中旬,一位从事ICO代投业务的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对于监管层是否会再对ICO出手十分忐忑,因为感觉现在的ICO比去年7、8月时更疯狂,新项目源源不断,有些代投群主一个月收入上千万元。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后,仍未停下脚步的有两种人:极少数的信仰者和刀口舔血的投机者。
ICO改头换面为“众筹”、“私募”,从原来的公开平台转移至QQ群、微信群、Telegram群等社交平台。
区块链专业评级机构链调查创始人王大炮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原来ICO为人诟病的点并没有改善,但明显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参与渠道上,交易从线上公开平台转移到线下和非公开平台。
之前的ICO主要通过等代投平台进行,项目方给平台部分额度,个人可以直接参与。
现在国内平台均已关闭,国外大部分平台明确表示不接受来自中国的IP参与,且通过海外平台参与需要一整套国外证件,流程复杂,将大部分中国人挡在门外。
所以现在的项目很少通过公开平台,而多通过QQ群、微信群、Telegram 群、公众号、大V等进行私募。
从交易额度来看,私募比例扩大。
原来公募占80%份额,私募占20%,现在情况颠倒了。
数字货币的骗局案例
数字货币的骗局案例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数字货币投资。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数字货币进行诈骗的案例。
这些骗局往往以高额回报和低风险为诱饵,诱使投资者上当受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典型的数字货币骗局案例,以便投资者能够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1. 虚假ICO项目。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即首次代币发行,是一种数字货币的融资方式。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构的数字货币项目,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承诺高额回报。
然而,一旦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其中后,这些不法分子便消失无踪,让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因此,投资者在参与ICO项目时,一定要审慎选择,不要贪图高额回报而忽视风险。
2. 虚假交易所。
一些不法分子会伪造数字货币交易所,通过虚假的交易平台来欺骗投资者。
他们会发布虚假的交易数据和涨跌幅,制造假象让投资者相信自己能够获得高额利润。
然而,当投资者将资金充值到这些交易所后,却发现无法提现或根本无法进行交易。
这种骗局往往让投资者损失惨重,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数字货币交易所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可靠的交易平台,避免上当受骗。
3. 虚假数字货币投资项目。
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虚假的数字货币投资项目,承诺高额回报和低风险。
他们会以各种名目收取投资者的资金,然后突然消失,让投资者蒙受损失。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数字货币投资项目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不要轻信虚假承诺,以免上当受骗。
4. 虚假数字货币矿机。
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销售虚假的数字货币矿机来欺骗投资者。
他们会承诺高额的挖矿收益,吸引投资者购买虚假的矿机。
然而,这些矿机要么根本无法挖矿,要么挖出来的数字货币价值连城。
投资者在购买数字货币矿机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可靠的厂家,避免购买虚假产品。
5. 虚假数字货币投资软件。
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发布虚假的数字货币投资软件来欺骗投资者。
他们会承诺软件能够带来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下载并投入资金。
“币灾”背后:ICO从疯狂到覆灭的三个月
“币灾”背后:ICO从疯狂到覆灭的三个月作者:默宁来源:《廉政瞭望》2017年第09期“V 神”被搞得不耐烦了,终于有一天,他用一长串英文作了公开回复,其中夹杂着三个汉字——“不要脸”。
9月5日下午3时,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将ICO定性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指其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尽管此前已有媒体放出风声,但如此迅疾的“一刀切”还是让大多数人始料未及。
当晚零时,全球虚拟货币市场即告“蒸发”上千亿元人民币。
韭菜太多,项目不够用了作为当下区块链项目最流行的集资手段,ICO与IPO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发起者向公众募集的不是法定货币,而是比特币、以太币等通用数字代币;而参与ICO众筹的人并不持有相应比例的公司股权,只拿到代币作为凭证,其回报也全靠代币升值获利。
而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ICO平台没有得到政府核准,一切活动都是在灰色地带里进行。
今年上半年,国内ICO还只有“NEO”“阿希链”“量子链”这几家,项目主要围绕信息技术开发与智能合约管理。
但到了6月,伴随着国际主流数字货币价格连创新高,国内ICO数量开始爆发式增长,平均3天诞生一个项目;到了七八月,每天几乎都有新项目上马……与此同时,投资客也在极速涌入。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根本不知道区块链为何物,也不懂得什么是去中心化,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储存,但他们听说过比特币由几分钱涨到2万元的神话,听说过“一觉醒来,账面上多出了200万元”的故事。
投资客对此并不在意。
他们认为,只要拿到众筹的代价,一旦进入二级市场,就能上演资产翻倍的神话。
而事实也似乎印证了这样的判断:众多代币一上交易所,便是3倍价、5倍价……最疯狂的要数“量子链”:其代币第一天交易,就增长了33倍。
“一夜暴富”的可能,点燃了更多人参与赌博的欲望。
据官方发表的报告显示,短短两个月时间,已有10.5万中国民众参与ICO投资。
ICO狂欢终落幕警惕暗度陈仓
ICO狂欢终落幕警惕暗度陈仓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17年第18期文/本刊记者寇佳丽从2014年以太坊为期42天的以太币预售到监管喊停,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币发行),在中国大陆走过了风风火火的两年多时间。
2017年9月4日15时,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工商总局、银监会等七部门正式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并安排清退工作。
《公告》之后,各大虚拟货币全线下跌,比特币在20分钟内跌掉2000元,以太币、莱特币均瞬间暴跌10%。
无法估值的众筹如果说数字货币(也称虚拟货币、代币)之前火起来是因为比特币,那么这一次,将它推向另一个交易巅峰的是ICO众筹,要了解这一新型众筹模式,就不得不对区块链和ICO本身进行解释。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公共记账机制,属于技术方案而非具体产品。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由网络中所有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从而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之所以有‘区块’这两个字,是因为它的基本结构是网络上一个个存储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个区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网络中全部的信息交流数据,链条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教授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
与传统网络技术相比,区块链的优势更加强大:不需要信任系统、去中介化、不可篡改、加密安全性等。
很多人只知道区块链滋生了比特币,却不知道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诸多应用中的一种。
清华大学iCenter导师韩锋告诉《经济》记者,虚拟货币只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除此之外,区块链还可以在物联网、智能合约、身份验证、电子商务、文件存储等领域大展身手。
不过,直到9月4日ICO被叫停之前,金融一直都是区块链在我国最热门的应用领域。
ICO的具体定义至今尚无官方版本。
ICO最强监管被赞“又快又准”
ICO最强监管被赞“又快又准”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7期3.0版本风险引监管骤然升级“相比较此前互联网金融市场相当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期来看,这次的监管来得可谓又快又准,由此也可见ICO的风险值,实际上大于以往任何一次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活动。
”一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监管机构对其全部进行整顿和关闭,很多人始料未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近两个月来,央行和证监会针对ICO开展了密集调研。
8月18日,证监会曾委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互金协会”)牵头召开关于ICO的座谈会,一行三会的相关代表均有出席。
据上述人士透露,座谈会上对时下火热的ICO市场看法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风险管控。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在座谈会上表示,“如果传统金融风险是1.0,互联网金融风险是2.0,那区块链和ICO风险就是3.0了。
”8月24日,银监会发布的《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指出,目前非法集资以直接吸收公众存款、投资理财等为主,而以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私募股权投资等名义的非法集资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迷惑性强,辨别难度大。
8月30日,互金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各类以 ICO 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称,近期,各类以ICO名义进行筹资的项目在国内迅速增长,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并形成了较大风险隐患。
一是国内外部分机构采用各类误导性宣传手段,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相关金融活动未取得任何许可,其中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
二是由于ICO项目资产不清晰,投资者适当性缺失,信息披露严重不足,投资活动面临较大风险。
互金协会在提示中强调,“投资者应冷静判别,谨慎对待,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就在同一天,国内知名的 ICO 平台 ICOINFO 发布通知称,将暂停一切 ICO 业务,待相关部门监管政策出台后,再按照政策规范开展业务。
一时间,ICO行业风声鹤唳。
ICO“财富机器”崩塌前后的年轻人
ICO“财富机器”崩塌前后的年轻人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7年第28期9月4日,ICO造富“神话”轰然崩塌。
一份由央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挂在了央行官方网站的首页,《公告》明确代币融资的本质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并且要求立即停止各类代币融资行为,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做出清退安排。
与以往的财富泡沫破裂一样,在最后一刻到来前,人们仍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心存侥幸。
C0造富神话走向终点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缩写,也就是首次代币发行,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PO)概念,具体流程是一个项目方通过互联网筹集投资者手中包括比特币、以太坊在内的“虚拟货币”,同时向投资者提供一种项目代币,投资者通过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代币获得收益。
此次政策出台的速度和严厉程度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预期。
半个小时后,《公告》的截图出现在了一个IC O项目的融资者社交软件群中,沉默持续了三十五分钟。
一个投资者在屏幕上打出了这样一句话:“监管终于落地了”。
IC O投资圈已成惊弓之鸟——在《公告》出台前的两周中,各种有关监管的消息不断释出。
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年初,一份有关IC O的调查报告就已经由相关研究者提变至极高级别监管部门。
在监管层的注视下,IC O的“财富机器”从2016年楼市监管政策趋严后就开始一路狂奔,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 O发展情况报告》的估算是,有接近27亿资金、10万人被卷入其中。
在文件刚刚落地的数小时内,各色解读在圈内传播,他们不断切割、分解这份不足1300字的公告,投资者试图从中寻找到一线生机,乐观者甚至认为“监管”意味着“合规”的开始。
学者、政府网站的只言片语也随之被误读。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滨在9月6日接受央视采访时曾经表示,“这一次叫停止代币发行,不是禁止,停止的是非法代币发行”。
解决ICO困境关键在监管
龙源期刊网
解决ICO困境关键在监管
作者:
来源:《财经》2017年第17期
(《财经》2017年第16期“融资创新还是暴利江湖——数字货币ICO乱象调查”)
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火爆,基于区块链的代币ICO(首次公开募币)开始走入大众视野。
究竟ICO是什么,是高科技发展下数字货币金融的必然趋势,还是又一种高科技幌子下的“非法集资”和“网络诈骗”新型业态。
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监管机关选择的是密切关注ICO相关活动,把ICO纳入金融科技“沙盒机制”,而非全然禁止。
或许这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目前阶段监管者不宜作为ICO市场好坏的审判者,而是考虑复合性立法的必要性,重点保护投资人
合法权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不仅要监管其发行环节,还要监管其后续交易和持续信息披露问题。
毕竟,ICO的发行不是“圈币”,而是一种投资,甚至可能是技术创新驱动融资方式变革的有益探索。
那么,监管也许就是解决目前ICO困境的关键答案。
(北京林籁籁)。
大利好!银保监会将ICO列为法定金融业务,国内ICO要全面放开了?
大利好!银保监会将ICO列为法定金融业务,国内
ICO要全面放开了?
国内又传来利好消息!近日,有记者发现,中国银保监会官网上赫然出现了一篇名为《分布式账户、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发展与监管研究》的工作论文,论文中指出,ICO融资、运营交易场所等活动均为法定金融业务。
法定,这两个字看似简单,但对于国内的币圈来说却意味着太多太多。
虽然论文后面还严厉地指出,要对ICO等业务进行监管,但这在我听来却无异于天籁之音。
在现在币圈的混乱形势下,我想币圈的人都巴不得国家早点进场吧。
有了监管,虽然庄家赚的钱会少一点,但那些交易所和无良的项目发行方就不可以将投资者当成韭菜来割,这对于币圈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利好。
首次代币发行(ICO)的法律问题探究
105经济智库首次代币发行(ICO )的法律问题探究张 迪(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 福建福州 350001)摘 要:自从2009年比特币(BitCoin)的诞生以来,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并基于此诞生了为区块链初创项目融资的首次代币发行(ICO )。
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首次代币发行(ICO )具有去中心化、高效快捷、变现能力强等特点,其产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爆发式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金融乱像。
本文特就ICO的法律性质及风险进行论述,为后续探讨ICO在我国试验合规发行的监管路径打下基础。
关键词:ICO 代币发行;区块链;虚拟货币;监管沙盒随着区块链生态圈的蓬勃发展,作为融资手段的ICO应运而生。
在典型的ICO中,投资者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来换取区块链初创项目方所发行的代币(Token),项目发行方通过在相应平台上转让所获取的电子虚拟货币,从而筹得项目发展的经费。
随着ICO的爆发以及相关虚拟货币币值的暴涨,大量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盲目跟风参与,生产了许多“空气币”。
如任其自由发展,必将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国家的空前关注,2017年9月4日,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首的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ICO “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停止了各类ICO融资活动。
因目前欠缺配套的法律、法规,也无相应的监管机制,野蛮生长的ICO在短期内将不可能在我国合法运行。
但这种融资模式又确实存在着去中心化、高效快捷、成本低廉、变现能力强等特点,使得许多被停止的ICO项目绕道境外平台曲线发行。
鉴于此,探讨ICO模式的内涵、待条件具备时在特定范围内进行金融创新试点又是符合我国目前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和世界潮流的。
探寻首次代币发行(ICO )法律性质的必要性ICO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能迅速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在于其相对IPO、VC股权投资或股权众筹等其他融资手段,具有去中心化、融资效率高、流动性强等优点,且代币还属于智能合约的产物,使得交易和行使权益进一步简单和快捷。
首次代币发售(ICO):真实交易,还是暗藏玄机?说明书
首次代币发售(ICO):真实交易,还是暗藏玄机?探秘首次代币发售(ICO)ACCA简介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是全球广受认可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为全世界有志投身于财会、金融以及管理领域的专才提供首选的资格认证。
ACCA目前在中国大陆拥有6,700名会员及78,000名学员,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青岛、武汉和长沙共设有9个代表处。
ACCA为全球180个国家的200,000名会员及486,000名学员提供支持,从雇主的技能需求出发,为会员和学员的事业发展提供完善的专业服务。
ACCA透过全球101个办事处和中心,以及全球超过7,200家认可雇主,为员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高标准服务。
ACCA致力于维护公共利益,提倡适度的会计监管方式,同时,通过开展国际化研究,不断提升财会行业的声誉与影响力。
目前,ACCA的核心——ACCA专业资格正在进行重大创新,以确保我们的会员继续成为全球倍受推崇和青睐、与时俱进的专业会计师。
ACCA自1904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独特的核心价值,即机遇、多元性、创新、诚信和责任。
了解详情,请访问ACCA网站:过去几年间,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的活跃度出现了显著提升。
我们已经目睹从概念讨论阶段到概念验证阶段的发展,市场上已经开始打造小范围的可行产品,并且开始逐步拓展到全面生产模式解决方案。
这种发展的重大推动因素之一,便是持续涌向该领域的对创新及相关理念的投资。
这些资金固然会来自银行和风险投资基金等传统渠道;但同时各类可替代渠道的使用——例如将ICO作为筹资机制,也在突飞猛进地增长,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现有风险防范和准备情况的问题。
目前关于监管和风险的讨论集中在规模和价值两方面。
当今世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对许多旁观者而言,创新令人眼花缭乱,因此保护市场免受不道德行为的侵扰,已成为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ICO可以提供一条合法渠道来推动创新,但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展望未来时认真考虑如何保护普通投资者。
ICO 神话破灭,比特币、 区块链何去何从?
ICO 神话破灭,比特币、区块链何去何从?作者:张伟靖 / 文来源:《新财富》 2017年第10期只有随着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的逐步落地,比特币的命运才会真正明晰。
至于其他林林总总的代币,恐怕都会随风而逝。
张伟靖/文出来混的,总要还的,央行终于对ICO融资重拳出手。
2017年9月4日,央行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表示,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要立即停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对于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
据此,比特币中国于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业务。
“看不懂”的技术创新打造暴富神话不知道什么是ICO,比特币总是听说过的吧。
诞生于2009年的比特币,短短几年内价格从0.5美分暴涨至4500美元以上,仅2017年8月单月上涨幅度就高达65.2%。
作为ICO的典型,比特币的暴涨代表着的也正是ICO的暴富神话。
没有实体产品,甚至连样品都没有,只靠一本白皮书,一个“极大地提高了智能商业开发效率”的项目,通过ICO平台,5天时间就融到了1.85亿美元。
而全球收益最高的ICO项目以太坊/以太币,尽管期间也有过瞬间几十倍的秒崩,但自2014年7月募集至2017年7月收益仍高达740倍。
这一系列近乎耸人听闻的财富数字,迅速将数字代币、区块链、ICO等原本极其小众前沿的技术概念扩散至普通民众。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2017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另有财经媒体汇总各ICO平台的数据显示,仅在8月,ICO的筹款额就达到约50亿元。
浏览各大ICO平台发现,近期发布的项目大多都能迅速成功募集不菲的资金。
然而,这些介绍中充斥着“智能合约”、“泛娱链”、“能源链”、“区块链”等极为晦涩的专业词语,看不出项目商业模式的最终落脚点,着实让人望而生畏。
ICO风波
ICO风波梁丽雯【期刊名称】《金融科技时代》【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1页(P95)【作者】梁丽雯【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近期,ICO成了金融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从财务自由到非法集资,ICO一下从天堂掉下地狱。
究竟,ICO为何物?根据百度百科解释,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即“数字代币首次公开发行”,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
这两年ICO在数字资产圈炒得热火朝天。
7月25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截至7月19日,ICO市场累计成交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瞬间,ICO成了投资热门的选项。
但是,央行一纸文书把ICO清退出来。
9月4日,央行等7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一纸令下,昙花一现的ICO在国内开始走向末路。
央行对ICO定性为“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
公告发布后,各类代币价格应声下跌,部分代币跌幅超过50%。
因为无须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排队,无须发审委会通过,投资者只须认购一定ICO的项目就能投资,所以,ICO市场没有门槛,缺乏监管,成了鱼龙混杂的聚集地。
在ICO领域,几乎只要代币成功发行,创始团队就能赚大钱,资产增值数十倍并非天方夜谭。
更有甚者,部分热炒的ICO代币只是虚拟的,并没有和技术圈推崇的区块链技术挂钩,仅仅是虚拟盘,也就类似于国内常见的虚拟股票盘投资诈骗。
其次,ICO能轻易实现资产外流,这也是ICO遭遇封杀的重要原因。
目前被封杀的ICO项目大多与比特币挂钩,而比特币具有匿名性,可以点对点交易,通过电子钱包转移到国外平台兑换外币,轻松实现资产转移。
ICO这次风波牵涉到区块链,因此,社会上又很多人对区块链产生质疑。
中国ico的案例
中国ico的案例一、背景介绍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即首次代币发行,是一种通过发售加密代币来筹集资金的方式。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选择通过ICO来筹集资金并实现项目的发展。
然而,由于监管的不完善和市场的混乱,一些ICO项目存在违法违规的问题,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ICO案例的分析,探讨ICO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案例选择标准本文选取的案例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中国ICO市场的现状和特点;2.案例具有争议性,涉及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警示意义;3.案例具有可分析性,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三、具体案例1.“XX币”项目:该项目的宣传口号为“让你的资产倍增”,但实际上存在虚假宣传、夸大收益等问题。
投资者在购买该代币后,发现其价格不断下跌,最终导致投资者亏损严重。
2.“YY币”项目:该项目以“区块链+公益”为噱头,吸引投资者。
但实际上,该项目的白皮书存在虚假信息,项目方私自挪用筹集的资金,最终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3.“ZZ币”项目:该项目宣称与某知名企业合作,但实际上双方并无实质性合作。
项目方在代币发行后立即抛售,导致代币价格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四、案例分析1.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一些ICO项目为了吸引投资者,采取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如夸大项目收益、隐瞒项目风险等。
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2.信息披露不透明:许多ICO项目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透明的问题,如隐瞒项目关键信息、缺乏第三方审计等。
这使得投资者难以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增加了投资风险。
3.监管缺失:目前中国的ICO市场存在监管缺失的问题。
一些项目方在筹集资金后私自挪用资金、抛售代币等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
同时,监管部门对ICO的监管政策也存在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O被定性涉嫌非法集资与诈骗背后,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说起今年以来最赚钱的投资非ICO莫属
比特币今年以来价格上涨250%;
以太坊背后的加密货币ETH在今年上半年翻了41倍;
英国区块链公司Stratis在2016年8月进行的ICO,不到一年时间从100万美元市值上涨至10亿美元,翻了100倍。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对七百余种虚拟货币的监控,今年上半年有超过一半的币种涨幅超过10倍......
不过,如今你若还想以此一夜致富,就大错特错了。
上周以来,国内ICO监管风潮一浪高过一浪。
先是有媒体报道,ICO投资热正在引发非法集资风险,监管部门不排除直接取缔的可能。
随后,消息人士称证监会正就ICO征询意见,剑指传销诈骗类项目。
上周四,互联网金融协会接连警示ICO风险,称其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
上周末,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援引监管人士消息称,ICO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资,建议尽快取缔。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直指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等。
受此影响,ICO迅速从投资神坛跌落。
上周末,比特币在涨破5000美元,刷新历史新高不久,就开始雪崩行情,一度跌破4500美元,跌幅高达500美元。
以太币同样摸高回落,从390美元一路跌至340美元,跌幅达13%。
带动9种主要加密数字货币均出现大幅下跌。
在ICO跌落神坛背后,它为何会被指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未来ICO 将何去何从,投资者如何防范其中风险,本期海银视角将QA方式,以最简洁的方式展现这个神秘投资品种背后不能说的秘密。
ICO的红与黑
Q1、什么是ICO?
所谓ICO,全称为Initial Coin Offering,即数字货币首次公开众筹。
它与IPO 类似,只是其发行标的物由证券(上市公司股票)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并且以类似众筹的方式发行。
与此对应的是,投资者赌的是,认购的代币(指企业发行ICO所使用的虚拟加密数字货币)能够在交易市场持续升值。
而新型数字资产升值与否,取决于ICO 项目的应用前景。
为此,ICO发起者会发布一个技术白皮书,阐释其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而机构通过此次众筹所获得的资金,认购交换比特币、以太币等主流
数字货币,投入到该技术的后续研发中。
Q2、为何今年以来ICO会如此火热?
概括而言,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它足够“性感”——通过运用分布式记账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了货币的内涵和外延,更大程度给货币的使用者赋权,代表了货币体系的未来。
二、它足够“神秘”——迄今为止,很多发行ICO的机构创始人并未露面,没人知道这个机构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目前拥有比特币最多的是谁?进行交易的对手方究竟如何辨认?这些都被隐藏在1和0组成的代码世界中,无从知晓。
于是这给市场巨大的炒作空间,可以突破各种现实社会的监管与供需关系边界,尽情炒作。
三、它足够“稀缺”——当前加密数字货币总量有限,不受人为控制,不会被滥发,机器的精准和克制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背后还有一次因素,就是过去数年全球央行滥发货币推动QE政策,引发很多人对货币贬值与大幅通货膨胀的担心,因此当他们看到数字加密货币供应有限,且不受央行等机构操纵发行额度时,就将它视为传统货币体系的替代者进行炒作。
与此同时,日本等国家相继允许比特币进入日常生活购物消费支付货币范畴,进一步让人们看到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巨大发展空间,当其有限的供应量与日
益庞大的需求量相碰撞时,其价格很容易迎来巨大涨幅,这也是上半年比特币被频繁爆炒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原因,海银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就是比特币越来越具备所谓的避险功能,这在委内瑞拉得到很全面的体现,由于这个国家通胀率过大且货币贬值过大,人们在换不到美元的情况下,就争相持有大量比特币转移到海外国家兑换成美元现金,这令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既拥有资金转移功能,又具备了避险特点。
这带动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在全球不同国家被轮番炒作,也带动国内的加密数字货币投资热。
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Q3、为何比特币此次会被监管部门定性为涉嫌非法集资与诈骗?
在这里,有几个看似有趣,但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被誉为中国“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用五天完成了名为EOS区块链项目的ICO,成功募资1.85亿美金。
而他7月份最新主持的PressOne项目,连白皮书(类似
IPO的招股说明书)都没有,却只用了4个小时,就吸引了1.4万人参与,融资近5亿人民币。
还有一个叫“马勒戈币”的ICO项目,其对应的是“草泥马本位人工智能体”,即没产生一个马勒戈币就能绑定一个云端的人工智能草泥马。
而草泥马实质是一个基于DNN技术的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语义机器人。
好吧,我们姑且不论这个语义机器人到底有多大的技术含金量与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就看“马勒戈币”与“草泥马”字眼,您觉得它是一个愚人节玩笑?还是未来大有作为的高科技项目?
但现实是,这个项目得到李笑来和薛蛮子等名人的站台,通过ICO募集了逾1500万人民币。
说到这里,或许您会对形形色色的ICO项目有所警觉。
事实上,央行相关人士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书,得出的结论是,逾90%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其实连1%都不到。
这令相关部门开始将ICO定性为涉嫌非法集资与诈骗。
在这里,海银视角还要补充一句,其实ICO分成链币(联盟币)与企业币(B币),坦白说,有些联盟币基于联盟里企业机构的业务需要,的确具有一定实用与投资价值,加之企业在联盟链里对虚拟数字货币使用与发行,设定严格的自律条款,令其不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骗钱工具。
但绝大多数B币基本是企业家自己创造出来的融资工具,至于这笔钱究竟投向何方,所谓ICO投资对象是否真实存在,没人知道。
事实上,从法律法规角度而言,ICO巧妙地规避了《证券法》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相关规定,更像是利用科技包装,穿上了合法的马甲,其本质就是变相非法集资,甚至是合同诈骗。
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监管层也接连对ICO发出预警。
8月底,美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谨防ICO骗局的警告:这些声称拥有ICO技术的公司,可能存在“拉高出货”和“市场操纵”的两种欺诈可能。
俄罗斯财务部副部长Alexey Moiseev近日也强调说,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购买数字货币太过危险,很有可能满盘皆输。
当前俄罗斯计划禁止私人购买ICO
发行的数字货币。
某种程度而言,9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等于宣告了这波ICO投资热潮可以歇一歇了。
Q4、面对ICO被强监管,投资者该不该逆势抄底?
海银的态度很明确——看不懂的投资不要参合,因为我们都玩不起玩不转。
为何这么说?
其实,比特币最吸引人的投资魅力,莫过于其2200万产量规模的终极限定,因此比特币就具备一定的稀缺性,当其日常生活实际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供需关系的变化,自然早就其价格持续上涨。
但问题是,随着以太币、瑞波币、莱波币等一个个新型加密数字货币诞生,市场已经充斥了逾近千种与比特币功能类似的虚拟货币后,比特币的稀缺性还从何谈起?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加密数字货币的出现,势必造成这个虚拟货币供应泛滥失控,其价格走势可想而知。
当然,在当前强监管压力下,现在ICO正面临流动性缺失的问题。
9月3日下午,中国交易量最大的ICO网站——台ICOAGE发布《暂停服务公告》,宣布将于2017年9月3日16:00起暂停提供除提币之外的一切服务,并即刻停止接受充币。
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比特币中国也宣布,从即日起暂停ICOCOIN(下称ICO币)充值与交易业务。
这意味着,若你现在抄底买入数字加密货币,很可能遭遇无法出售的问题。
任何收益都因为无法套现而变得浮云。
加之9月4日央行等机构出台《关于防范代币
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日子里,ICO将面临无人问津的状况。
在这里,海银还是想特别提醒一句:远离ICO,才是保障财富安全的上上之策。
因为当你不知道ICO背后到底是什么,就冲着ICO价格上涨而跟风买涨,这何尝不是一种赌博与投机?
但是,金融市场能靠赌博与投机,持续赚钱吗?一个跟头栽下去,可能以往所有的收益都付之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