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知识管理理论论纲
德鲁克的管理精髓课件
05
德鲁克的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的核心要素
目标明确
企业战略应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和 价值观,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市场定位
企业需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等因 素,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以实现差 异化竞争优势。
资源整合
企业应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包括人 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等,以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风险管理
针对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制定应急预案 ,及时应对和化解风险,确保企业稳定发 展。
06
德鲁克的管理实践与启示
德鲁克管理实践案例
通用电气公司
德鲁克为通用电气公司提供咨询,帮助公司进行组织结构改革,强调员工参与决策,提 高管理效率。
联邦德国铁路
德鲁克受邀为联邦德国铁路制定管理体制,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原则,促进员工自 我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实践
中国企业逐步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与 本土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 的企业管理模式。
THANKS
感谢观看
战略落地
通过有效的执行和监控,确保战略目 标的实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和优化。
战略调整与变革管理
适应变化
创新驱动
企业战略应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市场变 化、技术进步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鼓励企业内部创新,通过产品创新、组织 创新等方式,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变革管理
危机应对
在战略调整和变革过程中,应注重员工的 思想引导和利益保障,确保变革的顺利进 行。
对现代企业的启示与影响
目标管理
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强调企业 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实现员工自我管 理,提高工作效率。
VS
知识工作者
德鲁克关注知识工作者的发展,认为知识 工作者应该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应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德鲁克知识点总结
德鲁克知识点总结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管理思想之父。
他的管理理论和观点对于当代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长达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德鲁克提出了许多理论和观点,其中包括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理论、领导力、创新和市场等方面。
本文将对德鲁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他的管理思想。
一、管理的基本原则1. 管理的本质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核心是使组织有效地运作。
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其目标是实现组织的使命与目标,同时满足员工的需求。
管理者必须关注组织的目标和资源,培养员工的能力,解决组织内外的问题。
2. 管理的目标德鲁克提出,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利润、增长和市场份额。
但他同时强调了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认为组织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商业指标,还应该关注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员工的幸福感。
3. 管理的职能德鲁克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者需要具备综合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竞争优势。
4. 管理者的角色德鲁克提出了管理者的不同角色,包括企业家、领导者和决策者。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创新、激励和决策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组织理论1. 组织的生态学德鲁克提出了组织生态学的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他强调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主张组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结构和策略。
2. 知识工作者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认为知识是当代组织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工作者是组织的关键力量。
他鼓励组织关注和培养知识工作者,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德鲁克关注组织的效率和效能,他提出了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工与协作、自我管理团队、管理者与职员之间的关系等,以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目标。
三、领导力1. 领导艺术德鲁克认为领导力是一门艺术,管理者需要具备才能和技巧,而不仅仅是一种职务。
论彼得德鲁克的知识管理思想-最新文档资料
论彼得德鲁克的知识管理思想0 引言彼得德鲁克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生著书39 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30余篇;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是一位伟大的教授;同时他还一直致力于一些大企业、政府和公众服务机构做咨询顾问。
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之父,是“大师中的大师”,同时他也是管理这门学科的鼻祖,他不仅系统的对管理学这个学科做了阐述,其研究领域也涉及到管理学的各个角落。
知识管理就是彼得德鲁克真正提出的,其知识管理思想理论涉及到许多方面[2] 。
《新型组织的出现》是彼得德鲁克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面的论文,论述了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即知识在组织的重要性,表明未来的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组织,这种组织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其管理层级将不及一些传统企业的一半,管理人员将不及传统组织的1/3 。
同时强调跨部门的专家小组在工作中的主力军的作用,拥有不同知识的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非常重要[1] 。
1 一种新型的组织――信息型组织1.1 信息型组织的概念彼得德鲁克先生指出未来的典型企业应该被称为信息型组织。
它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自我管理。
这种提法无外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知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另一个就是人(专家),也就是有知识的人。
一个企业需要一群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专家一起协作才能产生绩效。
今天,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时要求建立知识型企业,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企业知识管理、重视创新研发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学习提高,提出组织的知识发展战略[3] 。
彼得德鲁克就像一个伟大的预言家,他所提出的未来的新型企业在今天也得以见证。
1.2 新型组织出现的原因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将无可选择地以信息为基础。
知识和信息将是企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建立在知识管理基础上的企业是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是同类中的典范。
彼得德鲁克在论述新型组织出现的时候,提出了信息型组织产生的几个方面的原因[1] 。
德鲁克的管理理论
德鲁克的管理理论,越是随着时间的久远,他的影响力反而会越大,因为他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而“管理”曾经被认为是少数所谓的管理者的事情,但事实上,“人人都是管理者”,至少,每一个人都需要“自我管理”,这也是德鲁克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当目标一旦确定后----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组织目标----行动起来的永远是个体或个人,他们应该是这样的:不是被别人驱赶着工作、而是自己驱赶自己奔向目标。
德鲁克洞察“管理真相”的穿透力,常常令我们震惊!譬如他说“企业目的是获取利润”的说法,是驴唇不对马嘴的胡说八道,因为企业的目的是存在于企业之外,满足顾客才是企业的目的;譬如他说将管理看作是轰轰烈烈的事业,是一种荒唐的主观臆想,因为管理的真相是一种“枯燥的、甚至是乏味的日常性工作”。
只要随手翻翻德鲁克的任何一本书,都会发现这种看似白开水式的、但却令我们吃惊的朴素语言。
一个问题是:德鲁克看似朴实无华、却揭示了管理真相的穿透力,究竟来自哪里?这虽然不是一个管理理论层面的问题,但却是研究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至少,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缺乏“原创性”和“有效性”,一直是长期困扰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两大痼疾,常见的情景是:虽是“原创”但却“无效”,或者是,虽然“有效”却非“原创”。
在我个人看来,德鲁克强大的刺穿管理真相的洞察力,是来自以下的原因。
首先,关于“原创性”的问题:原创性的管理理论总是来自于管理真相,而“管理真相”只存在于事实本身、而并不存在于个人观点中。
先来说个我的个人直觉:读德鲁克的书,最大的直觉就是找不到清晰的框架和观点,它如同老朋友聊天一样的娓娓道来,是那么的朴实自然,直到你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你还深深的陷入其中。
实际上,我们今天提到的德鲁克的“事业理论、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等等理论,是我们后来单独提炼出来的观点,实际情况却是隐藏在整本书的字里行间。
这种状况意味着这样一个事实:事实在前、观点在后,或者说,观点隐藏在事实中,更为深刻的说,事实本身就是观点!事实上,即使是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当我们说“适合的管理,就是好的管理”时,没有人会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是,这个正确的观点却令我们一头雾水;当我们说制造业的管理就是要“限制人性、严肃纪律、一丝不苟的执行”时,暂且不论它的观点是对是错,至少,它所描述的是接近事实的真相,并且令我们清晰甚至是震惊----这就是“事实”本身的魅力和价值,它意味着“事实本身就是观点”。
德鲁克管理学精髓课件
3
培养领导力
发展领导者的能力,鼓励参与式管理和团队合作。
德鲁克管理学的应用案例
GE
G E(通用电气)通过德鲁克管 理学的方法,从一个传统的电 气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跨 国工业企业。
G oogle在公司创办初期就引入 了德鲁克管理学的理念,致力 于创新、员工发展和高绩效。
Zappos
Zappos作为一家以客户体验和 文化驱动的公司,借鉴了德鲁 克管理学的思想来塑造其特色 企业文化。
德鲁克管理学精髓
德鲁克管理学的定义
德鲁克管理学是一种管理理论体系,以彼得·德鲁克为代表,强调组织的有效 管理和领导者的责任。
它包括对组织目标、价值观、目标和战略的分析,以及何有效地管理和提 高组织绩效的方法。
德鲁克管理学的核心原则是人员管理、决策制定和效能优化。
德鲁克管理学的核心原则
1 人员管理
德鲁克管理学的局限性
适应性
德鲁克管理学的原则可能不适用于所有行业和组织类型。
时效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德鲁克管理学的某些概念和方法可能需要更新和调整。
总结和结论
德鲁克管理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体系,其核心原则和实践方法已被众多成功组织所采用。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德鲁克管理学的局限性,并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重视员工的发展和激励,相信员工是组织成功的关键。
2 决策制定
注重分析和判断,追求科学决策,以达到最佳结果。
3 效能优化
关注组织效能和生产力的提高,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资源利用实现卓越绩效。
德鲁克管理学的实践方法
1
目标设定
明确目标,为组织和个人设定清晰可衡量的目标。
2
结果导向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
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的先驱,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管理
理念,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强调目标导向、市场导向、知识管理和学习,他的
理念对于现代管理者和组织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1. 管理目标理论(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彼得德鲁克强调制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通过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来推动组织的发展,并鼓励员工参与目标
的制定和衡量过程。
2. 市场导向(Market-Oriented):彼得德鲁克认为,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对市场的
了解和迎合,组织应该把顾客需求放在首位,紧密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
和服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3. 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s):彼得德鲁克强调知识工作者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组织应该重视他
们的创造力和发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激励。
4. 经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实践,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经验的积累,管理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管理
水平,发展自己的管理技能。
5. 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彼得德鲁克提出了重要而实用的时间管理理念,包括“时间日志”和“战略思维”的应用,帮助管理者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工
作效率和生产力。
德鲁克管理理论
德鲁克管理理论德鲁克管理理论简介德鲁克管理理论是以世界著名的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为代表的管理学派,该理论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和“21世纪企业家的管理圣经”。
德鲁克管理理论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企业必须关注员工和顾客,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许多经典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成为全球众多企业领导者和管理学者学习和借鉴的重要理论体系。
德鲁克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德鲁克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几点:1. 人本管理: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赚取利润,更要关注员工和顾客的需求和利益,以员工和顾客为中心来进行管理。
企业必须尊重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对于顾客,企业必须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以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度。
2. 知识管理: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必须将知识管理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优化知识的获取、分享和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必须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将培训和发展作为企业的投资和战略。
3. 责任管理:企业不仅仅要关注自身的利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呼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注重环境、社会和人权等方面的问题,尽可能减少企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扮演社会责任意识强的企业。
德鲁克管理理论的应用基于德鲁克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许多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是德鲁克管理理论的应用案例:1. IBM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初,IBM陷入了巨大的危机,面临着亏损、员工流失和市场份额下降的严重问题。
IBM董事长路易斯·吉尔特模仿德鲁克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员工为资产的战略,重新定义了IBM的价值观和经营策略。
这一变革带来了员工士气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位置的稳定,使IBM成功摆脱了危机。
2. 沃尔玛的成功: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是德鲁克的忠实读者,他把德鲁克管理理论中的“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客户至上”的原则运用在了沃尔玛的经营中,并通过建立物流系统、扩大销售规模、借鉴日本零售技术等手段,成功地将沃尔玛建设成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
德鲁克管理思想:管理的7大理论、43条细则,值得管理者学习、深思!
德鲁克管理思想:管理的7大理论、43条细则,值得管理者学习、深思!英特尔主席安迪·格鲁夫说:“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
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
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管理之道。
第一,管理者必须要卓有成效。
1.卓有成效是管理者能够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事。
2.并不是只有高管才是管理者,所有知识工作者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3.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
4.不要认为卓有成效高不可攀,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5.每个人都以卓有成效作为最高工作标准,一群平凡的人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6.如何才能卓有成效:时间管理、聚焦贡献、发挥长处、要事优先、有效决策。
第二,企业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1.有所成就的人,都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
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2.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
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3.经理人五大核心工作:设立目标、任务分派、激励沟通、绩效评估、培育人才。
4.领导者应该是引导属下做正确的事,因为领导才华是以领导者做事的成果来判定的。
5.不能把失败归咎于部下的无能或偶然状况。
其实,失败是系统存在缺陷的征兆。
6.有效的管理就是关注时间管理,关注系统思考,关注培养接班人。
第三,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用人能力。
1.对人的多样化要有绝对的包容性,不能让企业成为改造员工个性的工厂。
2.你要雇佣一个人的手,就得雇佣他整个人。
3.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4.有效的领导者对人的任命和提拔都是以能力为基础的,用人不是为了克服人的弱点,而是为了发挥人的长处。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课件
详细描述
团队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目标,保持了团队的活力和适应 性,同时也培养了成员的创新能力。
个人案例:某职业人士的目标管理实践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
某职业人士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实现了个人成长和职 业发展,获得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薪酬。
目标与价值观一致性
及时反馈和调解
对不同意见进行及时反馈,并担任调 解角色,化解冲突。
如何保持目标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明确核心目标
制定可调整的目标计划
确保团队明确理解核心目标,并围绕核心 目标展开工作。
在制定目标时,预留一定的灵活性,以便 应对变化。
监控和调整
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平衡
定期监控目标实现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 时调整目标计划。
激励与评估
对团队成员进行激励和评估,提高工作积极 性和目标达成率。
在个人发展中的应用
设定个人目标
根据个人职业规划和兴趣特长,制定明确的 个人发展目标。
制定行动计划
为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包括学习、实践和提升等方面。
自我监控与调整
在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 控和调整,确保目标的实现。
定期对目标的进展进行评估和反馈
总结词
定期评估和反馈是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 的又一关键原则,它要求定期对目标的 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员工提供 反馈,以帮助他们调整工作方向和改进 工作方法。
VS
详细描述
定期评估和反馈有助于确保目标的顺利实 现,同时也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 的方向。通过及时的反馈,员工可以了解 自己的工作表现和成果,从而更好地调整 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 绩效。
德鲁克论管理
彼得·德鲁克论管理——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彼得·德鲁克1999年1月18日受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委托, 2000年9月到12月我在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学院学习。
其间,有幸师从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F. Drucker),亲耳聆听了德鲁克先生主讲的《对管理者的新要求》和《基于信息的组织》两门课。
在美期间,我多次到德鲁克档案馆了解德鲁克史料。
2000年9月29日,发现了1999年1月18日德鲁克先生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
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先生的亲笔签名。
“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
”德鲁克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出版了三本重要著作:1939年的《经济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1942年的《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以及1945年的《公司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
在《公司的概念》一书中,德鲁克首次提到“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而传统社会学根本没有“组织”的概念,因为传统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society)和社区(community),而“组织”既不是社会,也不是社区,却又兼有两者的成分。
德鲁克在他1942年出版的《工业人的未来》一书中提出:工业社会需要一种取代传统社区和传统社会主要特征和功能的新器官(organ)。
正是因为德鲁克在该书中提出“器官”这一概念,1943年12月下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董事长唐纳森·布朗邀请他对通用汽车公司进行内部研究,以便分析它的组织和管理。
德鲁克知识管理理论论纲_王玉生
2006年第12期(总第191期)学术论坛ACADEM IC FORUMNO.12,2006(Cumulatively NO.191)德鲁克知识管理理论论纲王玉生 [摘 要]德鲁克知识管理理论主要由事业理论、知识型组织“扁平”结构、知识工作者的人事和生产率管理、知识创新管理等构成。
德鲁克认为,未来的组织将是以信息或知识为基础的,革新旧的事业理论并进行知识创新是管理人的最大难题和挑战;而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则是提高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组织竞争力的关键课题。
德鲁克知识管理理论体现了以任务和权变相结合的管理组织论、以自我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控制论、以成就和道德相结合的管理价值观等特点。
[关键词]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知识工作者生产率[作者简介]王玉生,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410083[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6)12-0064-05 德鲁克(又译杜拉克)是站在知识社会的门槛里为人类拨开知识管理迷雾的第一人,他的知识管理理论秉承了其一贯的经验主义风格,主要由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
一、事业理论事业理论是关于组织的基本假设,如“本企业是个什么企业,又应该是个什么企业”。
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
德鲁克认为:“正是这些假设塑造了组织的行为,提供指导其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并就何种结果对组织具有意义的问题作出规定。
”[1](P5)事业理论决定了企业策略、计划及其配置的基础,它也是组织机构设计的出发点。
只有明确了企业机构的宗旨和使命之后,它才能拟定出明确适宜的目标和策略。
否则,只会时时陷入被动,事事为麻烦困扰。
德鲁克举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IBM、通用汽车公司等生动例子来说明有效的事业理论及其适时调整的重大意义。
事业理论由三部分组成:有关组织外部环境的假设,有关组织特殊使命的假设,为完成组织特殊使命所必须的核心竞争力的假设。
德鲁克与知识管理
德鲁克与知识管理“学问管理”一词来自彼得·德鲁克的一句话。
在1988年,他认为学问工人是组成新经济的个体,在这种新经济中,“硬通货”是学问。
彼得·德鲁克为学问管理下的定义是:学问管理是一个过程,个人通过这一过程学习新学问,获得新阅历,并将这些新学问和新阅历反映出来,进行共享,用来促进培育、增加个人的学问和机构组织的价值。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认为,企业在选择达到某一目标所需的结构时有三种详细的方法:活动分析、决策分析和关系分析。
他以此方法对学问主管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分析。
依据领先企业的实践阅历,学问主管的主要职责有三个方面:制定学问政策、供应决策支持和关心员工成长。
在设立学问主管之前,组织通常设有信息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开发和维护组织的信息系统。
而学问管理的大部分职能是由各个部门分别执行的,如学问的搜集加工、存储、使用与制造等。
这时的学问管理是分散的、隔离的,组织很难对其全部学问进行整合,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政策来约束组织的学问管理活动,使组织的学问有序地流淌。
微软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
例如,每开发一件产品,产品组的人员都要准时总结阅历和教训,并通过研讨会、传播共享、沟通等形式把一些潜在的学问挖掘出来。
这些工作就是由学问主管来组织的。
一般组织人员的职责始终应是向上的,而学问主管不是组织的直线人员,其职责是双向、乃至多向的。
学问主管的工作主要是支持性的工作。
依据瞬息万变的信息和自己的阅历为决策者提出决策建议,并确定员工必要的学问基础,便是学问主管的责任。
学问主管的主要任务有:了解公司的环境和公司本身;理解公司内的学问需求;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积累学问和信息共享的环境;监督保证学问库内容的质量、深度、风格并使之与公司的进展全都,包括信息的准时更新等;保证学问库设施的正常运行;促进学问集成、学问生产和学问共享的过程等。
学问主管需要做哪些决策?这些决策会产生什么影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问主管不同于信息主管,其地位应居于首席执行官和信息主管之间。
知识管理代表人物德鲁克
知识管理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1909—2005,另译“杜拉克”),奥地利裔美国人,现代管理学奠基人,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学宗师。
他一生致力于管理学的研究与实践,出版过35本书,并被译为20 多种文字,传播至各个国家。
他是最早提出知识社会和知识管理的学者。
一.知识社会观是德鲁克知识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1.1知识社会的特征德鲁克认为,下一个社会将是一个知识社会。
未来的组织将是以信息或知识为基础的,其最大难题和挑战是进行知识创新,知识将是其主要资源。
知识社会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经济挑战,也就是知识工人的生产率;二是社会挑战,即非知识工人的生产率。
(1)知识资本。
在知识社会中,知识成为了最重要的资源,而且是唯一稀缺资源。
100 年来,知识的应用可以分为3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知识被应用于工具、生产过程和产品。
系统的知识与传统手工技能结合起来形成了技术,从而产生了工业革命。
在第二个阶段里,知识被率先应用于研究、分析和作业工程中,从而引发了生产力革命。
第三阶段起始于“二战”结束以后,在这一阶段里,知识被应用于知识本身,德鲁克称之为管理革命。
从这3 个阶段来看,知识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转变,知识正在从目的转变为一种资源,转变为一种取得成果的手段。
(2)教育———获得知识成为在知识社会中获得工作和社会地位的首要条件。
在知识社会中,一个人的工作和社会地位依赖于通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量。
知识社会中,教育将成为经济和政治的中心,知识库中心成为核心,人们致力于改善获取知识的方式。
(3)没有边界,向上流动。
首先,知识的流动比资金更容易。
知识社会是向上流动、潜在地不受限制的人类社会。
信息技术对人类产生的最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它使知识能即时传播,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
每个人都能通过相应的学习过程———知识转移而获取任何知识。
(4)知识社会的社会结构即将发生改变。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8、把经验用于新旳目 旳管理周期
总之,目旳管理是一种要求管理者在事先确立目旳旳 基础上,经过层层分解、展开目旳,而且经过分权而 使下层享有充分旳自主权,以发明性地到达预定目旳 旳一种新旳管理理论和管理措施。它有别于老式旳管 理方式,它所强调旳不是自上而下旳控制与监督,也 不注重下层完毕任务旳过程和详细手段,而是立足于 部下旳自我控制,而且以到达目旳旳好坏、优劣作为
德鲁克管理学方面旳著述颇丰。其中1954年出版旳 《管理实践》一书,奠定他管理大师旳地位;而于 1966年出版旳《卓有成效旳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 理者必读旳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旳巨著《管理:任 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旳系统化管 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旳学生提供旳系统化教科书, 被许多国家旳企业与学术界奉为管理学“圣经”。另 外还有《效果管理》(1961年)、《动荡时代旳管理》 (1980年)以及《技术、管理和社会》(1970年)等论文 集。
正业旳官僚机构。
究其原因,就在于政府机构不同于商业机构,它不以 使顾客满意为基点,也不以盈利为目旳,而是完全依 托编制预算取得拨款,其经费多少与它旳工作和服务 态度旳好坏无关。所以,政府机构不必专门去“讨好” 全部公众,只要对与预算拨款旳有关部门、人员保持 联络,搞好关系即可。于是政府机构旳主要精力便不 是放在其真正旳目旳——“为公众服务”上,而是放 在讨好有关各方面甚至开虚作假之上,其成果必然把 政府管理引入歧途。
德鲁克在管理学旳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极 有深远影响旳贡献,他创建了具有鲜明 特色旳“经验主义”管理理论学派,在 管理旳职能、管理活动和目旳管理、管 理旳任务、管理旳组织构造和对“泰勒 制”旳评价等方面都有独到旳看法。德 鲁克所以而取得诸多荣誉: 1963年, 他荣获克拉克国际管理奖;1967年,他 又荣获了管理增进会泰勒金钥匙奖。 2023年,德鲁克荣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
德鲁克的管理学理论
——英特尔主席 安德鲁·格鲁夫
.
6
彼得·德鲁克生平(1)
1909年11月19日生于维也纳,父亲为奥国财务官员,曾创 办萨尔茨堡音乐节,母亲是奥国率先读医科的妇女之一。
1938年父母因反对纳粹,逃往美国,父亲任大学教授, 1967年逝世。 1931年德鲁克获法兰克福法学博士。 1942年受聘为通用汽车公司顾问。 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对成功的大企业有细腻而独到 的分析。
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人。这种培养的方向决定着人——既作为 人,又作为一种资源——能否变得更富活力,或最终完全失去活力。这 一点不仅适用于被管理的人,而且适用于管理者自身。管理者是否按正 确的方向来培养其下属,是否帮助他们成长并成为更高大和更丰富的人, 将直接决定着他本人是否得到发展,是成长还是萎缩,是更丰富还是更 贫乏,是进步还是退步。
我们的计划是什么? 这五个问题融汇了德鲁克先生60多年为众多世界知名企 业做顾问咨询的经验。德鲁克把企业的战略规划简化为一 个决策者可以马上使用的管理工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 解决您的企业为什么存在,如何定位,如何制定长期目标 和短期目标,如何取得卓越成效等一系列决策问题。
彼得.德鲁克主要观点摘录及出处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他对管理和领导理论的贡献被广泛认可并深受人们推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彼得·德鲁克的主要观点进行摘录,并共享我个人的理解和观点。
1. 管理的本质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使组织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他强调,管理不仅关乎如何做事,更关乎应该做什么事。
在《管理的实践》中,他指出:“管理就是决定和设置组织的目标,并使之实现。
”2. 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并强调知识工作者对组织的重要性。
他认为,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发、激励和发展知识工作者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组织创造价值。
3. 创新和变革德鲁克坚信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他认为,管理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创新,不断寻求改进和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一切都在变,而我们拥有为自己选择的一切权利。
”这是德鲁克对创新和变革的态度。
4. 效率与效力德鲁克强调效率和效力的区别。
他认为,效率是做事的正确方式,而效力则是做正确的事。
管理者需要在追求效率的更重要的是追求效力,即确保组织的行动能够产生最大的影响和价值。
5. 领导与管理德鲁克对领导和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思考。
他认为,领导者的职责是确保组织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而管理者的职责是使组织能够高效地运转和实现目标。
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组织的发展。
对于彼得·德鲁克的这些观点,我个人深有体会。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这些观点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管理的本质是使组织实现其目标,在实践中,我深刻理解到管理者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并且激励团队成员为之努力。
知识工作者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对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对我而言,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是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环境的关键。
总结起来,彼得·德鲁克的管理观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可以指导实践。
德鲁克论管理新范式
05
德鲁克的管理哲学
管理即责任
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责任,是对组织目标的承诺和实现。 管理者需要承担起实现组织目标的责任,并为组织的成功和 员工的成长负责。
管理者需要明确组织的使命和愿景,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 目标和计划。他们需要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并采取有效的 措施来达成目标。同时,他们还需要对结果负责,接受组织 的成功或失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以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创新管理还需要组织建立良好的创新机 制和文化,包括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支 持体系和创新文化等方面,以促进组织
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03
德鲁克论未来管理趋势
信息化管理
01
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的过 程。
02
德鲁克认为,信息化管理是未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
目标管理强调明确的目标设定和责任分工,通过制定具体的目标,使员工清楚了解 组织的愿景和战略,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统一。
目标管理注重员工参与和自主管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提 高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能力。
目标管理强调对目标的持续评估和调整,以确保组织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
,需要关注人的需求、动机和行为。 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并采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和期望。 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员工的工作环 境和心理健康,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 和不良的工作环境对员工造成负面影 响。
VS
管理者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 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他们还 需要通过激励和引导来激发员工的积 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 和发展。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员工 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 培训和支持,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职 业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12期(总第191期)学术论坛ACADEMICFORUMNO.12,2006(CumulativelyNO.191)德鲁克知识管理理论论纲王玉生[摘要】德鲁克知识管理理论主要由事业理论、知识型组织“扁平”结构、知识工作者的人事和生产率管理、知识创新管理等构成。
德鲁克认为,未来的组织将是以信息或知识为基础的,革新旧的事业理论并进行知识创新是管理人的最大难题和挑战;而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则是提高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组织竞争力的关键课题。
德鲁克知识管理理论体现了以任务和权变相结合的管理组织论、以自我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控制论、以成就和道德相结合的管理价值观等特点。
[关键词]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知识工作者生产率[作者简介]王玉生,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83[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6)12—0064-05德鲁克(又译杜拉克)是站在知识社会的门槛里为人类拨开知识管理迷雾的第一人,他的知识管理理论秉承了其一贯的经验主义风格,主要由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
一、事业理论事业理论是关于组织的基本假设,如“本企业是个什么企业,又应该是个什么企业”。
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
德鲁克认为:“正是这些假设塑造了组织的行为,提供指导其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并就何种结果对组织具有意义的问题作出规定。
”[1](P5)事业理论决定了企业策略、计划及其配置的基础,它也是组织机构设计的出发点。
只有明确了企业机构的宗旨和使命之后,它才能拟定出明确适宜的目标和策略。
否则,只会时时陷入被动,事事为麻烦困扰。
德鲁克举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IBM、通用汽车公司等生动例子来说明有效的事业理论及其适时调整的重大意义。
事业理论由三部分组成:有关组织外部环境的假设,有关组织特殊使命的假设,为完成组织特殊使命所必须的核心竞争力的假设。
它们分别决定与说明了公司利润的来源、什么才是组织的效绩、公司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导地位所必须具备的特长和优势。
社会及其结构、市场客户和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有关组织外部环境的假设并不是一成不[基金项目】中南大学博士后科学基金变的,它的变化会引起特殊使命和核心竞争力假设的连锁变化。
所以,三项假设都必须符合现实,必须相互协调,为整个组织内的成员所知晓与理解,不断经受检验或必须具有自我革新能力。
面对事业理论逐渐跟不上时代潮流的窘境,正确的做法是当它刚露出与现实状况脱节的征兆时,管理者就重新审视对外在环境、经营使命及核心竞争力的假设,以了解它们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现实,而不是像驼鸟碰到危险时习惯性地把头埋在沙子里或仅作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因此,必须在组织内设立一种对事业理论进行系统监督的机制,采取预防保健措施,才能主动放弃已经过时或不适应的事业理论。
德鲁克对此非常重视,他说:“没有系统的有目的的抛弃,组织就会为事务压倒,就会把它的资源浪费在它决不应该做和不应该再做的事情上。
它将无法对创造出来的机会作出建设性的反应。
’’[2](P14)德鲁克认为有三种警讯提醒管理人应及早诊断并核正企业事业理论:当组织实现创立时所设定的原始目标,其事业理论往往就开始与现实脱节;在短时间内业务量成长二三倍的组织就可以合理地推断,这种成长幅度超过了其原始事业理所能负荷的量;自己的或对手的意料之外的成功和莫名其妙的失败。
然而最重要的,是对已经过时或不适应的事业理论,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改变政策,将组织的行为同其所面对的环境现实协调起来,对其使命以及需要发展和取得的新核心竞争力进行重新定义。
唯有正确的事业理论,才能引导企业有目的地主动放弃过时或即将过时的仍在赢利的(德鲁克称之为“防止尸体腐烂的费钱耗力的”)业务、流程和项目,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
德鲁克的事业理论实质上是对价值基础知识的管理,即及时审视组织赖以生存的社会所需求的价值(组织外部环境的假设),明确组织应该提供的价值(组织特殊使命的假设),以及能够提供的关键价值(核心竞争力假设)。
知识管理就是定时审视并获取组织的这三类价值基础知识,在保持三者的协调一致中创新。
事业理论在德鲁克的知识管理以及整个管理理论中占有显要的地位。
从事业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目标管理的成败或效率是建立在正确的事业理论基础之上,它是组织有效决策的出发点和根基。
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业理论是目标管理和决策理论的扩展和完善,是德鲁克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为企业组织或非营利机构开出的第一副生存药方。
当然,事业理论的正确调整取决于正确的信息和知识,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还是外部的。
二、知识型组织“扁平"结构理论德鲁克认为作为未来行动基础的信息或知识,既是公司新的整合系统,同时也是它的有机连接。
未来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将无可选择地要以信息(知识)为基础[1J(P1㈤。
它们在组织结构、管理对象和控制范围上都与20世纪50年代以后崛起的、今天仍被奉为经典的大制造业公司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它们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
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自我管理”[3](㈣。
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其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雇员队伍的重心从体力员工和文案员工迅速转向知识型员工;其二是经济方面的,即大企业需要冒风险、不断创新;其三,最根本的原因是信息技术革命不断促使了企业在组织结构、管理重心和经营决策过程上的变革。
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更容易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企业管理经营的重心转移至创造和管理信息和知识上来,其组织结构也就发生了变化。
知识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将“扁平”,中层经理将锐减,甚至大型信息型组织的最佳成功范例根本没有中间管理层;这是由他们的主要职能(信息传递员)——把组织中的信号加以整合放大、并传递给他人——决定了的。
虽然在高级管理层中,参谋人员(专家)的需求也会急剧减少,但比起“命令一支配型”企业,知识型企业拥有更多的专家,他们在基层从事不同的工作,自主管理自主决策。
流程工作主要由任务小组或以业务为导向的团队来完成。
信息和知识的流向和获取主要是从下向上,而不是我们熟悉的从上向下。
除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外,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还有两个特点。
一是需要明确、简单的共同目标,以指导个人的行动,就像乐队的乐谱一样。
在德鲁克看来,这个“乐谱”就是与时俱进的明晰的事业理论和明确规定的目标,它清楚地阐述管理者对企业、部门、专家的期望,同时还包括一个比较目标和效果的反馈机制,使每个人都能自我管理。
二是每个人都要承担信息责任,都要清楚“在这个组织中,谁需要从我这里获得信息?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反过来,我又依靠谁才能得到需要的信息?”[31(Mo)否则,MIS部门将永远只是一个成本中心,而不可能成为一个产出中心。
那么,经理需要怎样的信息帮助他作出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德鲁克认为要获得这样的信息,不在于信息工具的改进,而在于信息工具改进后的观念的改变。
因此,在会计这一信息系统领域,必须从传统的成本核算转向以业务活动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和经济链成本法。
这是企业保持竞争力所必需的信息。
此外,经理还需要五组信息工具和相应的信息:基础性信息,即最古老最常见的管理诊断信息的工具,如现金流量和流动性预测等等;生产率信息,关于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的数据;竞争力信息,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诊断和评价的结果,要能够区分什么是已有的和为了追求保持领导地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稀缺资源配置信息,即关键的稀缺资源的配置方案和结果,包括资本和有才能的人员,这是“创造财富的信息”[11(P139’;关于企业越来越依靠的外部环境的系统化信息,包括市场、顾客和非顾客的有关信息,以及本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技术,国际金融和变化中的世界经济信息。
企业的事业理论、战略决策和业绩都受此类信息的影响。
三、知识工作者(人事)管理与知识生产率管理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繁荣在于解决了体力工作的生产率,然而,发达国家今后关键的挑战和21世纪管理学最严峻的挑战将是怎样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因为知识工作者已经很快成为发达国家中最大的族群。
“归根到底,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最后的存活,越来越要依赖这些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4J(P139)知识的承载者是组织中的人,因此,实行正确的人事管理,是驾驭好一个知识型组织并提高其生产率的最基本的手段。
德鲁克对人事任命高度重视,认为领导人花在人的管理与进行人事决策上的时间。
应远超过花在其他工作上的时间,因为没有别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及影响,会像人事决策上出现的错误那样持久而难以消弭。
人事决策的四项准则是:(1)如果我给某人安排一项工作,而他干得不出色,那么,这是我的过错;(2)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确保组织中挑大梁的人能够称职;(3)在领导人的所有决策中,没有哪个决策与人事的决策同等重要,人事决策决定了组织能否有绩效。
(4)不要给新来的人安排新的重要工作,应将此类工作交给你所了解的且已在你的组织中获得了信任的人。
有效的人员晋升与人员配备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步骤:仔细推敲任命,着眼于一定数目的潜在的合格人才;考察这些候选人的核心问题是“每个人所拥有的长处是什么?这些长处是否合适于这项任命?”(5】(r,268);与几个曾经与候选人一起工作过的人讨论每一位候选人的历史表现,我们需要倾听别人的看法以消弭个人的好恶与偏见;最后,确保被任命人了解职位,上司有责任让他明确地知道一项新的不同职位需要新的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焦点和不同的关系。
以上步骤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骤,亦即着眼于长处或优点。
德鲁克极为突出地分析了两种用人思维方法,一种是只问人的长处而用之;一种是注意人的短处,用人求全。
前者能使组织取得绩效,后者却只会使组织弱化。
但长处思维并不是无原则的宽容。
德鲁克强调如果一个人在品德与正直方面有缺点,那是足以败事的。
这一方面的缺点就不能只视为是对他的绩效的限制了,他根本没有资格做管理人。
从目标管理和长处思维出发,德鲁克比较了“因事用人”和“因人设事”的优劣[5](P274-275),认为要激励和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需要遵从“因事用人”的原则。
关于提高知识生产率的一般原理、规则,德鲁克认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取决于6个主要因素:明确的任务、能够自我管理、不断的创新、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被教导、工作的质比量至少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知识工作者被视为“资本”而保持对组织的忠诚度。
上述要求,也许除了最后一项之外,都与如何提高体力劳动者生产率的方法相反。
知识工作者生产率最要紧的是第一个问题。
体力工作里,任务是清楚的,最主要的问题一向是“这个工作应该怎样做”、“把这件事做到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泰勒的科学管理和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解决这个主要问题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