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含量测定实验方案

合集下载

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分光光度法测定)

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分光光度法测定)

一、实验课题名称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文献综述1.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过程起始物是谷氨酸,之后为5-氨基酮戊酸,两分子的ALA缩合形成胆色素原(PBG),4分子PBG相互连结形成原中卟啉IX.原卟啉IX与Mg结合形成Mg-原卟啉原IX,光下E环的环化形成,D环的还原作用和叶绿醇尾部的连接完成了整个合成过程,合成过程中的许多步骤在图中已省略2.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条件(1)光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条件。

从原叶绿素酸酯转变为叶绿酸酯需要光,而光过强,叶绿素又会受光氧化而破坏。

黑暗中生长的幼苗呈黄白色,遮光或埋在土中的茎叶也呈黄白色。

这种因缺乏某些条件而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子发黄的现象,称为黄化现象(etiolation)。

也有例外情况,例如藻类、苔藓、蕨类和松柏科植物在黑暗中可合成叶绿素,其数量当然不如在光下形成的多;柑橘种子的子叶及莲子的胚芽在无光照的条件下也能形成叶绿素,推测这些植物中存在可代替可见光促进叶绿素合成的生物物质。

(2)温度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受温度影响。

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约2℃,最适温度约30℃,最高温度约40℃。

秋天叶子变黄和早春寒潮过后秧苗变白,都与低温抑制叶绿素形成有关。

高温下叶绿素分解大于合成,因而夏天绿叶蔬菜存放不到一天就变黄;相反,温度较低时,叶绿素解体慢,这也是低温保鲜的原因之一。

(3)营养元素叶绿素的形成必须有一定的营养元素。

氮和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铁、锰、铜、锌等则在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有催化功能或其它间接作用。

因此,缺少这些元素时都会引起缺绿症(chlorosis),其中尤以氮的影响最大,因而叶色的深浅可作为衡量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低的标志。

(4)氧缺氧能引起Mg-原卟啉IX或Mg-原卟啉甲酯的积累,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5)水缺水不但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而且还促使原有叶绿素加速分解,所以干旱时叶片呈黄褐色。

通过对室外旱池处理条件下的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甘薯品种叶片中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有所下降,叶绿素a/b比值比对照也有所下降,且叶绿素a/b比值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案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案

叶绿素的测定步骤:1.采集处理的新鲜叶片,擦净组织表面的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准确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g,共3份。

分别置于25ml的容量瓶中,用乙醇浸泡24小时。

注意要避光保存。

3.摇匀,取提取液倒入比色杯中,在665,649,470nm波长下测定其消光度(OD)值,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按公式计算色素浓度(mg/L)Ca是叶绿素a的浓度, Cb是叶绿素b的浓度,Ca+Cb 是叶绿素总浓度, Cx.c为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A665 A649 A470分别为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665,649,470nm 下的消光度。

叶绿素含量(mg/g)=(色素的浓度×提取液的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重叶绿素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所得值为单位质量叶片的含量。

叶绿素总量:为单位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乘以叶片鲜重叶片含水率=(鲜重-干重)/鲜重×100%GS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测定一、步骤:GS酶活性:1. 取冷冻小麦样品0.5g样品置于预冷的研钵中。

2. 加入少许石英砂研磨,加入1.5ml的Tris-Hcl缓冲液(分两次加入)继续研磨匀浆后倒入2ml离心管中。

3. 于4℃,13,000 r/min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4. 按照以下顺序向5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6ml咪唑-盐酸缓冲液+0.4ml谷氨酸钠+0.4mlATP-Na+0.2ml MgSO4+0.3ml粗酶液+0.3mlTris-HCL缓冲液。

5. 于25℃水浴5分钟,加入0.2ml羟胺反应15分钟后,加入0.8ml FeCl3终止反应。

6. 混合液于8000r/min离心8min后取上清液于540nm比色测定吸光值(对照用Tris-HCL代替酶液)。

可溶性蛋白:1.向2ml离心管中加入95uL Tris-HCL缓冲液,再加入5uL测酶活时的上清液(即粗酶提取液),混匀,加入1mL Bradford试剂,颠倒混匀反应3-5min。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3、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两种类型。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的光下有吸收峰,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以计算出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进而得出叶绿素的总含量。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331 和 1675,在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 2454 和 4466。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

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剪刀等。

3、实验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

四、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菠菜叶片,用剪刀剪碎,称取 05g 左右,放入研钵中。

2、研磨提取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以及 10ml 95%乙醇,充分研磨成匀浆。

3、过滤将研磨好的匀浆用漏斗过滤到 25ml 容量瓶中,用少量 95%乙醇冲洗研钵和漏斗,将滤液收集到容量瓶中,直至刻度线,摇匀。

4、吸光度测定以 95%乙醇作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每个波长重复测定 3 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计算1、记录吸光度值665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65,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49。

2、计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 a 的浓度(Ca,mg/L)= 1395×A665 688×A649叶绿素 b 的浓度(Cb,mg/L)= 2496×A649 732×A665叶绿素的总浓度(C,mg/L)= Ca + Cb叶绿素含量(mg/g)=(C×V)/(W×1000)其中,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叶片鲜重(g)。

叶绿素实验方案

叶绿素实验方案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鉴定及含量测定朱玉娟 10121910227摘要:叶绿素是植物最主要的一种光合色素,分为叶绿素a 、b 两种,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

本实验首先利用有机溶剂抽提的方法提取色素,然后制备铜代叶绿素,并观察色素提取液、铜代叶绿素、皂化叶绿素甲醇溶液的吸收光谱,并且对黄色素与绿色素进行分离。

最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 、b 的含量。

实验材料:自选植物新鲜叶片实验器材:721型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量筒、研钵、剪刀、漏斗、滤纸、移液管(1ml )、试管及试管架、洗耳球、酒精灯等实验试剂:丙酮、80%丙酮、醋酸铜、5%盐酸、碳酸钙、石英砂等实验方法:1. 色素的提取通过研磨让细胞裂解,用有机溶剂丙酮抽提色素2.叶绿素的理化性质分析2.1 铜代反应制取铜代叶绿素2.2利用分光计观察铜代叶绿素以及皂化叶绿素甲醇溶液的吸收光谱2.3 萃取法分离黄色素与绿色素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色素丙酮溶液在663、645、440处的OD 值,利用Lambert -beer 定律计算各色素含量实验步骤:1. 色素的提取取鲜叶4g ,加入10ml 丙酮以及少许碳酸钙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用漏斗过滤,向滤液中再加入20ml 丙酮溶液并过滤,即为色素提取液,放于暗处备用2. 铜代反应3. 绿色素与光色素的分离3.1取20ml色素提取液加到装有20ml乙醚的分液漏斗中,摇匀。

3.2沿漏斗边缘加入30ml蒸馏水,轻轻摇匀,静置10min,溶液即分为两层,弃下层3.3再用蒸馏水冲洗乙醚溶液一次,弃下层水相3.4加入8ml30%KOH甲醇过饱和溶液,用力摇动漏斗5min以上,皂化后颜色变为棕褐色,静置10Mim,取少量皂化叶绿素进行4.3步3.5 加蒸馏水约10ml,摇动后静置分离,则得到黄色素层和绿色素层,分别收集并保存4.观察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4.1.观察色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谱4.2.观察2中得到的铜带叶绿素的吸收光谱4.3.观察3.4步中的皂化叶绿素甲醇溶液的吸收光谱,用甲醇将溶液稀释一倍比较之5.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5.1. 取鲜叶0.5g,加丙酮5ml及少许碳酸钙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匀浆转入量筒中,用80%丙酮洗涤研钵,并定容至10ml5.2. 取2.5ml加入有10ml80%丙酮的量筒中,过滤,滤液备用5.3. 取上述提取液4ml,以80%丙酮作对照,分别测量663nm/645nm/440nm处的光密度值5.4. 按照Lambert-beer定律分别计算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a、b及叶绿素a+b的浓度,类胡萝卜素浓度,再根据稀释倍数计算每克鲜重叶片中色素的含量。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植物体中叶绿素的含量,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以及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中负责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叶绿素的含量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在分光光度法中,我们使用光谱仪测定不同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溶液,分别为0.1g/L、0.2g/L、0.3g/L、0.4g/L和0.5g/L。

2.取一定量的叶绿素溶液,通过纱布过滤,排除杂质。

3. 使用分光光度计预热,调节波长为665nm,设置初始吸光度为0。

4.依次测定不同浓度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每种浓度叶绿素溶液对应的叶绿素含量。

6.绘制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根据实测吸光度,查表得出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测定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根据实测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我们得到了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浓度(g/L)吸光度叶绿素含量(mg/g)0.10.230.1150.20.430.2150.30.630.3150.40.830.4150.51.030.515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可见,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呈正相关关系。

叶绿素含量随着叶绿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表明叶绿素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估算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生产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因此,研究叶绿素含量可以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和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溶液浓度的制备误差,可能存在不精确的称取和溶解过程中的误差。

2.数据测量误差,包括分光光度计读数的误差以及由于纱布过滤效果不完全导致的杂质对吸光度的影响。

湖塘水体叶绿素a测定实验

湖塘水体叶绿素a测定实验

实验题目:湖塘水体叶绿素a测定1.实验概述1.1实验目的及要求⑴初步了解叶绿素a测定的原理和常规测定方法;⑵通过实验,掌握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及富营养化水样的前处理方法;⑶熟练掌握抽滤装置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2实验原理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常见的有叶绿素a、b和c.叶绿素a存在于所有的浮游植物中,大约占有机物干重的1~2%是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成为浮游植物量的重要指标而被广泛应用。

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可以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荧光光度计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很精确地测定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但由于仪器昂贵,分析操作步骤繁琐,一般不能用于野外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荧光光度计也能够精确地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特别是能够测定叶绿素a含量较低的样品,但由于分析过程中容易受其他色素或色素衍生物的干扰,也不利于快速分析各类不同的野外样品。

因此,分光光度计法成为最常用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

在所有分光光度计法中,根据所用的色素萃取液分为了丙酮法、甲醇法和乙醇法等,再根据比色所用的波长,又分为单色法和多色法(例如单色丙酮法和四色丙酮法)等。

主要的细胞破碎法有研磨、低温冻融、超声破碎等。

尽管丙酮现在仍广泛用于实际分析中,但由于丙酮的萃取效率比较差,特别是对蓝藻的叶绿素a的萃取效率比较低,使得甲醇和乙醇成为替代丙酮的色素萃取剂。

不过,甲醇对人体毒害性大,且在酸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于是,乙醇成为现在广泛应用的叶绿素a的萃取剂。

超声波破碎法因快速、提取效率高等特点也被研究者所青睐。

2.实验内容2.1实验方案设计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光和色素,通过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可初步掌握水体质量,在水质监测中,可将叶绿素a作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指标之一。

在叶绿素a含量测定试验中,根据需要进行分层采样或混合采样,采样量视浮游植物的分布量而定,若浮游植物分布较少,则可多采样。

高中生物的实验探究教案

高中生物的实验探究教案

高中生物的实验探究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
1. 植物样品(如小白菜或豆苗)
2. 高光照和低光照两种条件的光源(如灯泡或日光灯)
3. 高浓度酒精
4. 丙酮
5. 碘液
实验步骤:
1.准备植物样品,让它们适应高光照和低光照条件下生长。

2.将植物样品置于高光照和低光照条件下,分别进行24小时的光照处理。

3.取出植物样品,将其叶片放入含有高浓度酒精的试管中,研磨均匀。

4.倒入适量丙酮,摇匀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

5.将叶片溶液滴一滴到玻片上,滴一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6.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叶绿素含量。

实验思考:
1.高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进行得更为活跃,叶绿素含量是否会增加?
2.低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受限,叶绿素含量是否会减少?
3.出现的颜色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有何关系?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可知,光照条件对植物叶绿素含量有一定影响,高光照条件有助于植物合成更多叶绿素,而低光照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可能会受到抑制。

这进一步验证了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也加深了我们对光合作用及叶绿素的认识。

实验10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10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 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旳光有最大吸收,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旳吸光度(也 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旳吸收系数即 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旳根据是Lambert-Beer 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经过溶液时,溶液旳吸光度与溶 液旳浓度和液层厚度旳乘积成正比。其数学体现式为: A=Kbc 式中: 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 液旳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旳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旳最大吸收峰 分别位于663、645nm处。叶绿素a和b在663nm处旳吸 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旳 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旳吸光系数 分别为16.75和45.60。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 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旳吸光度(A663和A645)与 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a、Cb 、Ca十 b,单位为g·L-1),旳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达:
叶绿素含量旳测定
一.试验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旳吸收, 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 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旳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旳吸光 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 A=αCL.式中:α百分比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 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 旳吸光系数。多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 旳吸光系数可经过测定已知浓度旳纯物质在不 同波长下旳吸光度而求得。
漏斗、大试管
三. 试验环节
叶片洗净、吸干、去大叶脉 ↓
称0.5g叶用丙酮研磨 ↓

测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测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的水平。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主要成分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叶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通过测定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片;2.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试管、移液管、量筒、剪刀、滤纸、吸水纸、蒸馏水、95%乙醇、碳酸钙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新鲜菠菜叶片,用剪刀剪成小片,称取0.1g(准确到0.001g)放入研钵中;2. 加入碳酸钙粉: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研磨至叶片呈绿色均浆;3. 加入乙醇:向研钵中加入3~5mL 95%乙醇,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4. 过滤:将研磨好的均浆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5. 定容:用移液管将滤液移入10mL量筒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6. 测定吸光度:将定容后的溶液倒入比色杯中,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下测定吸光度;7.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叶片重量(g) | 吸光度A645nm | 吸光度A663nm | 叶绿素含量(mg/g) ||--------------|--------------|--------------|------------------|| 0.1 | 0.6 | 0.5 | 1.5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为1.5mg/g。

实验结果表明,菠菜叶片中含有较高的叶绿素,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叶片的研磨程度和乙醇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研磨程度过浅或过深,以及乙醇用量不足,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差;2.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光照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实验室和教学实验。

叶绿素含量测量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叶绿素提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2. 了解分光光度法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3. 掌握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叶绿素含量测量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主要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测定其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菠菜、番茄等绿色植物叶片。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剪刀、移液管、量筒、滤纸、吸水纸、碳酸镁悬浮液、乙醇溶液、石英砂、碳酸钙粉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1)称取适量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碎。

(2)将剪碎的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碳酸钙粉和3~5ml 95%乙醇,研磨至组织变白。

(3)将研磨后的提取液过滤到10ml试管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移液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漏斗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ml,摇匀。

2. 测量吸光度:(1)设置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为665nm、649nm(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最大吸收峰)。

(2)将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设定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叶绿素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 = εl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液层厚度,c为叶绿素浓度。

通过计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预先绘制)或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求得叶绿素浓度,进而计算叶绿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菠菜叶片中的叶绿素。

2. 在665nm、649nm波长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光度分别为0.68和0.32。

3. 根据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关系,计算得到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分别为0.6mg/L和0.3mg/L。

叶绿素含量测定范文

叶绿素含量测定范文

叶绿素含量测定范文叶绿素含量测定是植物生理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项目之一、叶绿素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绿色色素,它参与光合作用,并且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等特性。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评价植物光合效率和健康状态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利用叶绿素与乙醇的溶液等光学性质差异来测算叶绿素含量。

在乙醇/水溶液中,叶绿素与乙醇形成绿色溶液,而其他杂质溶解于溶液中而不产生颜色。

通过测定该溶液的吸光度,可以推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塑料研钵、搅拌棒、移液管、试管等2.叶绿素提取液(乙醇/醋酸乙酯=2:1)3.乙醇(95%)四、实验步骤1.取一片植物叶片,洗净后切碎成均匀大小的碎片。

2.将碎叶片转移到塑料研钵中,加入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约为叶片干重的10倍),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将提取液过滤到试管中,待沉淀生成后,倒掉上清液,保留沉淀。

4.加入适量的乙醇溶解沉淀,使其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0,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5.取适量的溶液,置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以乙醇为白平衡进行测量。

6.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值,并记录。

五、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1.将实验得到的吸光度值代入下述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C=(20.2A+8.02B)×V/1000×D,\)其中C为叶绿素的含量(mg/L),A为溶液的吸光度值,B为溶液的最大吸光度值,V为溶液的最终体积(mL),D为稀释倍数。

2.利用公式计算出叶绿素含量,并做相应的单位换算,得到叶绿素含量的结果。

六、讨论与总结叶绿素含量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估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光合作用效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结果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结果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结果好啦,今天咱们聊聊叶绿素的测定,嘿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没那么复杂。

叶绿素,这玩意儿可真是植物的“魔法药水”。

你看那些绿油油的树叶、嫩嫩的草地,都是它的功劳。

它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阳光变成美味的食物,简直就是大自然的调味师。

咱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怎么测定这些神奇的叶绿素含量,简单又有趣,保证让你开眼界。

咱们得知道,叶绿素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这俩小家伙虽然都是绿色的,但它们的“个性”可是大相径庭。

叶绿素a比较“高大上”,在光合作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叶绿素b则像个得力助手,帮助叶绿素a吸收更多的阳光。

你想啊,俩搭档一起工作,才让植物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就像咱们生活中,团队合作可真是关键。

没有默契的配合,谁都别想干成事儿。

咱们要测定叶绿素含量,通常会用一种叫“溶剂提取法”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但效果杠杠的。

咱们需要把新鲜的叶片剪下来,然后把它们放进一小杯酒精里。

嘿,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哦!把叶子放进去之后,咱们就得耐心等待,酒精会把叶绿素慢慢“抽离”出来,像是吸尘器吸走灰尘一样。

时间一到,咱们把提取液倒出来,看这颜色,绿色得让人心情都好起来。

之后,咱们要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叶绿素的浓度,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就是个测颜色的仪器。

你把提取液放上去,它就能告诉你颜色的深浅,也就是叶绿素的浓度。

浓度高了,颜色就越深,反之则越淡。

想想看,就像给植物喝水,水多了,它们精神倍儿棒,水少了,叶子都发黄了。

通过这个测量,咱们就能知道植物的“健康指数”了,简单吧?有趣的是,叶绿素的含量会因为不同的环境因素而变化。

比如说,阳光照射得越足,叶绿素含量就越高,植物看起来就越生机勃勃。

反之,要是环境阴暗潮湿,叶绿素的含量可能就会减少,植物的叶子也会显得有些萎靡,真是“养不教,父之过”,这可怜的小家伙们可不容易啊!就像我们有时候工作压力大,心情不佳,哪儿有精力干活儿呢?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测定叶绿素含量有什么用呢?嘿,别小看这个小小的测定,它可大有文章。

绿叶元素分析实验报告

绿叶元素分析实验报告

绿叶元素分析实验报告标题:绿叶元素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绿叶元素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植物叶片中的元素含量。

本实验使用了绿叶作为样品进行元素分析,目的是了解植物叶片的营养状况和生长环境。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结果和讨论。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绿叶、离心机、耗尽式溢流电容量量筒、量筒、琼脂糖、去离子水、试管、化学试剂2. 实验步骤:a. 以离心法提取叶片中的总元素含量。

首先将绿叶样品剪碎并加入去离子水制备成悬浮液,然后用离心机将悬浮液进行离心,将上清液收集起来。

b. 对上清液中的元素进行分析。

将上清液分别倒入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化学试剂进行反应。

通过分析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特定元素。

c. 通过比色法确定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

将适量的上清液取出,加入指定的试剂,并在紫外光下进行光度测定。

根据光度计读数可以得到镁元素的含量。

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绿叶样品中的镁元素含量。

利用比色法测定镁元素的含量,我们得到了绿叶样品中镁元素的平均含量为X mg/g(平均值±标准差)。

这表明绿叶样品中含有一定的镁元素。

结合先前的研究,镁元素是植物合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因此绿叶中的镁元素含量对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

讨论:1. 实验误差分析:在本次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在绿叶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元素损失。

其次,在试剂的使用过程中,使用量可能会有一定的测量误差。

然后,在光度计测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仪器误差以及测量操作误差。

最后,在样品的选择上,由于绿叶样品的多样性,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

2. 实验结果的意义:绿叶元素分析是了解植物营养状态和生长环境的重要手段。

绿叶样品中的镁元素含量可以反映植物对光合作用的依赖程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例如土壤中镁元素的含量对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大小的比较方案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大小的比较方案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大小的比较方案一、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中的重要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大小及其比较方案,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长状况、光能利用效率以及环境适应能力。

本文将针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大小的比较方案展开讨论,以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比较方案一:光照强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充分,叶绿素含量越高。

为了比较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大小,可以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实验组一:高光照强度组将一批相同品种的植物置于高光照强度条件下,如阳光直射下或使用强光照明灯照射。

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量不同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大小。

实验组二:低光照强度组将另一批相同品种的植物置于低光照强度条件下,如遮阴或使用弱光照明灯照射。

同样,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量不同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大小。

控制组:中等光照强度组将第三批相同品种的植物置于中等光照强度条件下,作为对照组。

同样,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量不同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大小。

通过比较这三组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不同光照强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情况,进而对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进行评估。

三、比较方案二:温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有着显著的影响。

为了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大小,可以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实验组一:高温组将一批相同品种的植物置于高温条件下,如30℃以上的环境中。

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量不同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大小。

实验组二:低温组将另一批相同品种的植物置于低温条件下,如10℃以下的环境中。

同样,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量不同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大小。

控制组:适宜温度组将第三批相同品种的植物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作为对照组。

同样,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量不同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大小。

通过比较这三组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不同温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情况,进而对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评估。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的含量与植物光合作用及氮素营养有密切的关系,在科学施肥、育种及植物病理研究上常有测定的需要。

方法Ⅰ一、目的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叶绿素与其他显色物质一样,在溶液中如液层厚度不变则其吸光度与它的浓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已知叶绿素a 、b在652 nm波长处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

因此,在此波长下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叶绿素a 、b的总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菠菜叶;芥菜叶或其他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漏斗;25ml容量瓶;剪刀;滤纸;玻棒等。

3.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

四、实验步骤1. 叶绿素的提取称取植物鲜叶0.20g(可视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减用量),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碳酸钙粉和石英砂及3~5ml95﹪乙醇研成匀浆,再加约10ml 95﹪乙醇稀释研磨后,用滤纸过滤入25ml 容量瓶中,然后用95﹪乙醇滴洗研磨及滤纸至无绿色为止,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叶绿素提取液。

2. 测定取光径为1cm的比色杯,倒入叶绿素提取液距杯口1cm处,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在652 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A)值。

五、计算将测得的吸光度A652值代入公式(1), 即可求得提取液中叶绿素浓度。

所得结果再代入公式(2),即可得出样品中叶绿素含量(mg ·g-1Fw)。

A652C ( mg .ml-1 ) = ———— (1)34.5公式中:C —叶绿素(a 和b )的总浓度( mg ·ml-1 )A652—表示在652nm 波长下测得叶绿素提取液的吸光度34.5为叶绿素a和b混合溶液在652nm波长的比吸收系数(比色杯光径为1cm, 样品浓度为1g·L-1时的吸光度)。

C(mg.ml-1)×提取液总量(ml)叶绿素含量(mg .g-1Fw)= ———————————————— (2)样品鲜重(g)方法Ⅱ一、目的掌握叶绿素a、b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于番茄叶片图像的叶绿素含量研究

基于番茄叶片图像的叶绿素含量研究

基于番茄叶片图像的叶绿素含量研究基于番茄叶片图像的叶绿素含量研究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中的重要光合色素,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光合作用的强度。

传统上,叶绿素含量的测量通常需要进行化学分析,这种方法存在破坏性、费时费力、样本数量受限等问题。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图像的叶绿素含量研究成为了一种新的非破坏性、高效的测量手段。

本文将通过基于番茄叶片图像的叶绿素含量研究,探讨图像处理技术在叶绿素测量中的应用。

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选择一批健康的番茄植株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番茄叶片图像数据。

2.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番茄叶片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图像增强等步骤,以提高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叶绿素含量提取: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分割出叶绿素含量丰富的区域,并利用颜色特征进行浓度估计。

常用的方法有基于HSV颜色空间阈值分割法和颜色直方图法等。

4. 叶绿素含量校正:由于番茄植株的叶片形状和厚度不一致,可能对叶绿素含量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校正。

可以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方法或者标准化处理等方式进行校正。

5. 测试验证:将图像处理得到的叶绿素含量结果与传统化学分析法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验证图像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结果与讨论通过基于番茄叶片图像的叶绿素含量研究,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有关叶绿素含量的图像处理结果。

与传统化学分析法相比,图像处理法具有非破坏性、高效性和可视化等优势。

首先,图像处理方法无需破坏植物组织,可以随时进行非侵入性测量,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样本数量受限的问题。

其次,图像处理过程可以自动化和高效化,减少了人工分析的工作量和主观误差。

另外,图像处理结果可以直观地可视化,并且可以对整个叶片区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然而,基于番茄叶片图像的叶绿素测量方法也存在一些挑战与限制。

首先,叶片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会对图像处理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优化算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叶绿素的提取的实验方案研究

叶绿素的提取的实验方案研究

叶绿素的提取的实验方案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叶绿素在绿色植物中的特性;
2、掌握叶绿素提取的原理与步骤;
3、熟悉叶绿素的测定方法;
4、取得叶绿素的纯度。

二、实验原理:
叶绿素是一种高分子复合物,主要由卟啉环团和葡萄糖环团构成。

它们具有光合作用,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量,促进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其在绿色植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叶绿素提取,主要是利用溶剂抽提的方法从植物细胞壁中萃取出来,然后用化学试剂把卟啉环团和葡萄糖环团分离开来,最后用特定仪器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即实现叶绿素的纯度。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植物样品:棉花、大麦、苋菜、玉米等。

2、试剂:微量元素酶标试剂盒、硝酸钠、乙醇、硫酸重铬酸钾等。

3、仪器: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四、实验步骤:
1、植物样品的选择:从绿色植物中挑选样品,比如棉花、大麦、苋菜、玉米等;
2、叶绿素的抽提:将植物样品进行切碎,加入乙醇溶液抽提叶绿素,抽提时间为3h;
3、叶绿素的纯化:将抽提液加入2mol/L的硫酸重铬酸钾溶液中,搅
拌混合,然后用氢氧化钠沉淀叶绿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操作步骤
在避光条件下取出待测样品,剪碎,混匀,称取鲜样1g

样品置于研钵内,加入少量碳酸钙和石英砂,加入5 ml的85%丙酮
研磨匀浆,研磨至组织白色

将匀浆液过滤、转入50 ml的离心管中,并用20 ml80%的丙酮分次清洗研钵和滤纸,最后定容至25 ml

以80%的丙酮为参比液,在470、645和66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
注意事项
1.为了避免叶绿素光分解,操作时应在弱光下进行,研磨时间应尽量短些。

2.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不能混浊。

可在710nm或75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其值应小于当波长为叶绿素a吸收峰时吸光度值的5%,否则应重新过滤。

3.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对分光光度计的波长精确度要求较高。

如果波长与原吸收峰波长相差1nm,则叶绿素a的测定误差为2%,叶绿素b为19%,使用前必须对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进行校正。

校正方法除按仪器说明书外,还应以纯的叶绿素a和b来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