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第1课时(设计二)

合集下载

《课题2 水的净化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

1 )将 自然界中的水和纯水混淆 ,认为经 自来 水厂净化后的水为纯水。
2 )在 过 滤操 作 的学 习 中 ,学 生 容 易 将玻 璃 棒 将滤纸 弄破 ,导 致实验 失 败 。
水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 ,本课题的知识与学生的生 的下 端 靠在 三层 滤 纸 接近 漏 斗底 部 的地 方 ,这 样易
如何使本课题的课时为2课时第1课时以人类饮用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水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了解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实践净水方法比较净水效果激发珍惜爱抚水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中学化学源的情感体会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霞要作用
2 2 中小 学 教 育
《 课题2水的净化一 第1 课时 》教学设计
李小 记
贵 阳市 第一实验 中学 摘 贵 阳 5 5 0 0 0 0
要 :对义务 教 育人 教版 第四单 元 一 自然界 中的水 中水的 净化这 一课题进 行详 细分析 ,并进 行教 学设
计 ,为其他教 师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水的进化 ; 第1 课 时; 教学设 计
不 断深 化 ,逐 渐 清晰 。 1 . 3 学科 思想 、学 科价 值 本 课 题 的学 习 中学生 可能 会遇 到 的 困难 、 问题 以及常见 的错误 有 。
学科思想 :掌握 简单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一过
滤 、蒸 馏 的实验 操作 方法 。 学 科 价 值 :从 化 学 的视 角 出发 认 识 生 活 中 的 活 紧密 联 系 ,从 而 促进 学 生理 解 保护 水 资源 、珍
水 资源 的重要 性 ,培 养 学生 关 心社会 、对社 会 负 责
水 孕 育 了地 球 上丰 富 的生 的意 识 ,同 时使 学生 在化 学 知 识 的学 习 中进 一 步体

【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溶解度》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溶解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溶解度》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的内容。

在课题1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溶液的概念,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解的过程,溶液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

基于溶液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是在是定性的研究上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

通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结晶等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物质溶解性和溶液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溶液的概念,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液的用途,会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学法上学生已经基本会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实验结论,但对问题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能力,容易将一般规律绝对化。

【教学目标】1.通过数据或实验现象判断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说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2.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3.通过理解饱和状态,举例说明结晶现象并根据实验过程辨别结晶的两种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道两者之间如何转化。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问题衍生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氯化钠、硝酸钾、高锰酸钾、烧杯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温故而知新】1.溶液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乳浊液_______,_______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提出问题:一种物质在水里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呢?引入新课【新知探究】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实验探究】: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第1课时)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梯度、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3.教师解答: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
1.学生自主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2.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如何进行有效记录和分析,提炼出科学问题。
3.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三)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自然地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同时,强调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对于教学难点,采用以下策略:
4.探究讨论:针对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知识拓展:结合实验结果,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为下次实验做好准备。
7.课后作业:布置与实验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实验操作规范、观察分析准确。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总结,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知识框架构建: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观察分析方法,以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课题2 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_1

课题2 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_1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课题2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因此原子核中含有几个质子,就决定了原子核带有几个正电荷。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

【总结】原子的构成【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氯171817【总结与交流】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3.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原子种类不同,原子内质子数也不同【对应训练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构成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C.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答案】A【变式】核污水中的氚是指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氢原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答案】B【过渡】了解的原子结构后,接下来再从“量”的角度认识原子。

我们知道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你知道小到什么程度吗?科学家们测出了一些原子的质量: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7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讨论】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原子的真实数值真是太小了,这样的数据容易书写、记忆和使用吗?能不能有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呢?【总结】科学家们经过商议,一致同意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板书】二、相对原子质量【总结】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即用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

即: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 r )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 ,通常省略不写。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观察下面表格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粒子种类质量 质子1.6726×10-27kg 中子 1.6749×10-27kg 电子质子质量的1/1836【总结】1.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2.电子质量很小,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化学知识对于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氧气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了解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氧气的概念和性质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氧气的制取、收集及纯度判断等具体操作过程和方法还不够熟悉。此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观察不仔细、分析不深入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氧气的制取原理、实验操作方法、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难点: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氧气纯度的判断,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与氧气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2)利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3)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运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关注。首先,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鱼离不开水?”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接着,我会展示一些燃烧的现象,如火焰、蜡烛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质能够燃烧?”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氧气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2课时)
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
班级: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镁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学习重点】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部分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习内容】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㈠复习回顾:镁、铝在空气中、铁丝在氧气中以及铜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在空气中燃烧:
铝在空气中氧化: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铜加热跟氧气反应:
㈡阅读课本P9内容,试回答:
①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
擦洗铝制品?
②如何解释“真金不怕火来炼”呢?
二、金属与酸反应
阅读课本P10的“活动探究”内容,观摩“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
①从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现象可写在课本的表格中)?你能发现一些什么问题?
②你能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多少个?
③思考:为什么镁、锌和铁可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而铜却不能呢?
三、置换反应
在金属与酸中的上述反应是否是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这类反应有何共同点?
【达标检测】
1、选用金、银、铜等金属制作钱币,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A、硬度大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密度大
D、有比较漂亮的色泽
2、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Fe + CuSO4 == Cu + FeSO4
B、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C、2F2 + 2H2O== O2 + 4HF
D、2KClO3 + I2 == 2KIO3 + Cl2【学习反思】。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等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能够运用中和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如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引导学生思考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设计实验情景,如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
3.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二)讲授新知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2.通过实验、讨论、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二是中和反应的实质,三是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总结等方式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二)讲授新知
1.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师通过PPT展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讲解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
2.金属与氧气反应:教师以铁为例,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
3.金属与酸反应:教师以锌与稀盐酸为例,讲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反应中的作用。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2.知识体系构建:教师引导学生将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已学的化学反应类型、实验操作等知识进行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强调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思考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份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
6.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次“金属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对金属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意识。
-宣传形式不限,可以是海报、演讲、短视频等,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
2.新课导入: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让学生了解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步。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和中和反应(第1课时 中和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和中和反应(第1课时 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中和反应一、教学目标1.根据酸和碱的性质,能设计出有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2.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难点: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表演的小魔术吗?(教师往黑板上贴一张白纸(预先用酚酞溶液写好NaOH),然后请一名学生用小喷壶往上喷氢氧化钠溶液,瞬间鲜艳的大红字“NaOH”跃然纸上。

)现在我们继续这个魔术。

用小喷壶往红色字迹“NaOH”上喷盐酸溶液,一会儿,红色的字迹消失了,再次喷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的字迹又出现了。

【过渡】我们知道在常见的酸溶液中都存在有H+,而在碱溶液中都存在有OH-,那么你能结合上面的魔术现象推测,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探究实验】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起倒入小烧杯中,搅拌,并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操作要点和安全。

)【问题】1.观察到什么现象。

(没有明显现象。

)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不能。

)为什么?(没有明显现象能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原有的物质减少消失。

)【交流讨论】如何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这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反应?【总结与交流】证明无现象反应的发生实验设计思路:1.证明反应物被消耗(HCl或NaOH被消耗)2.证明有新物质生成【讲解】猜写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NaCl +H2O。

基于我们对氯化钠化学性质了解的有限性,如果从证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即证明有氯化钠的生成)的角度,证明此反应发生,需要找与氯化钠反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暂还没有学到。

如果想证明此反应产物水的生成,也比较困难,因为整个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无法证明水的生成。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这些反应体现了不同金属的活泼程度。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并表达自已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愉快学习。

教学重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教学难点培养比较、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环节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回忆]学过的有金属参与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分别是金属与哪几类物质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展示] 镁条、铁丝和金戒指,观察其颜色状态,用砂纸打磨镁条和铁丝,再进行观察。

再次观看镁条、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录像,强调比较。

观察现象,比较不同,得出结论: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可以得出,金属性质存在差异。

镁、铝比铁活泼,而金最不活泼。

环节三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环节四归纳总结环节五布置作业[回顾旧知] 镁与盐酸、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提问]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吗?引导学生探究镁、锌、铁、铜、银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演示实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学生设计并进行镁、锌、铁、铜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观察、体会,把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体会五种金属中,镁锌、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前者叫活泼金属,后者叫不活泼金属。

完成教材第13页的1、4、8题。

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①2Mg +O 2 2MgO ②3Fe +2O 2 Fe 3O 4③2Cu +O 2 2CuO④Au +O 2≠不反应活动性强弱:镁>铁>铜>金。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Mg +2HCl =MgCl 2+H 2 ↑ Zn +2HCl =ZnCl 2+H 2 ↑ Fe +2HCl =FeCl 2+H 2 ↑ Cu +HCl ≠不反应 Ag +HCl ≠不反应Mg +H 2SO 4=MgSO 4+H 2 ↑ Z n +H 2SO 4=ZnSO 4+H 2 ↑Fe +H 2SO 4=FeSO 4+H 2 ↑ Cu +H 2SO 4≠不反应 Ag +H 2SO 4≠不反应 活动性强弱:镁>锌>铁>铜>银 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原子的结构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

前面已经学过了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性、原子的不可分性,本节课立足于此继续发展对于原子的认识:除去“化学反应”这个前提的约束,原子也具有可分性。

进而深入了解原子的构成,辩证认识其中各种粒子的一些基本特点和相互关系。

探索原子结构的化学史料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因此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假说、模型、推证等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和质疑、反思、严谨等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电解、氢气燃烧等变化事实,并且以此为载体形成了对于分子、原子的一些基本认识。

本节课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上述认识,但鉴于目前的实验条件还难以让学生直观看到微观真相,而学生本身又处于化学启蒙阶段,缺乏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因此适宜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及微观模拟动画或者示意图,变抽象为具体,辅助学生的想象、推理,促进学生的体验和理解。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课时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课时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并能说出原子的构成;2.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理解相对原子质量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引入】播放视频:原子的结构——原子弹的基石【过渡】视频中展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片段,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子弹爆炸所造成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战争对人类也造成了不可想象的伤害。

那么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最基本的原子结构说起。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讲解】我们知道,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构成分子的原子体积同样也非常小,科学家们已测定: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初中化学_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_ 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②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会填写实验记录。

③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体验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主动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验准备:燃烧匙、盛满氧气的集气瓶、酒精灯、火柴、双孔塞、玻璃导管、小气球、坩埚钳、镊子、烧杯;铁丝、硫、木炭、细木条、石灰水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一、物理性质1. 色、味、态:2. 密度:3.溶解性:4.三态变化:二、化学性质1.氧气的检验2.与硫的反应3. 与木炭的反应4.与铁反应【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氧气是助燃剂,但本身不是燃料。

2.2_ 氧气(第一课时)学情分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中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

经过课题1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

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缺乏系统了解。

本课是研究纯净物性质和用途的起始课,知识学习固然重要,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也不可或缺,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初步学会了药品的取用,但基本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因为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的。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设计一、课题内容:本教学设计为人教版新课改教材(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

二、教材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

其中对元素这一概念的形成,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的规律性认识作为教学的主线一直贯穿在教材之中。

本课题教学担负着帮助学生把宏观和微观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概念的重要衔接作用。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难点:原子与元素的区别和联系。

3.关键:如何理解元素概念的形成三、学情分析: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常见物质的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又通过前一课题建立了物质微观构成的初步知识,特别是对于原子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并不晦涩。

纵览教材已有四次共六段文字涉及过这一名词,学生已经有了多次感知,在日常生活中“元素”这一用语也时常出现。

但要完成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好“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定义仍是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对于“元素”概念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意识还没有形成,本节课地壳、生物体中元素含量的了解可以使他们更好的感知元素的存在,理解消化这一概念。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元素的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理解了元素是物质的宏观组成,以及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分布,除此之外,还学习了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望同学们课后多复习并练题加以巩固。

七、作业布置。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第一课时)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第一课时)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

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化合反应、与酸的置换反应、与盐的置换反应、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定义。

本课题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使同学们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

它侧重于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主题。

同时本课题的内容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知识的学习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前面已陆续学习了一些如铁丝、镁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金属在氧气中的反应这一性质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方法,重点说明不同金属与氧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金属活泼程度。

本课题的重点是利用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本节我准备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探究,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顺序。

3. 设计思想根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及结合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和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课题2 第1课时 蜡烛燃烧实验

课题2 第1课时 蜡烛燃烧实验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水蒸气。(3)
吹灭蜡烛,立即去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为
假设 提供了C证据,同时排除假设
,A因、B
为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没有可燃性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约2s后取出,发现火柴梗 接触外焰部分变化最大
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 层温度最高。 ③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 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 水 和 二氧化碳 。
作业:整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活动记录,并写出探究报告。
思考:对于蜡烛燃烧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如说蜡 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 哪些性质?
三、实验探究
探究1:蜡烛的物理性质
(1)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官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 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表中作详尽、客观的描述和 记录。
(2)蜡烛的密度比水大还是小?
实验目的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 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导入新课
古代的炼丹士幻想通过炼丹发明长生不老药, 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他们炼丹的作坊是现在 化学实验室的前身。《秦时明月》中秦始皇就是 要云中君在蜃楼上炼丹药。
二、讲授新课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蜡烛带来爱情的甜蜜与浪漫,也 有用石蜡给水果保鲜等。
结论: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实验探究3: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实验内容
蜡烛火焰那 层温度最高
步骤与方法
取一根火柴 梗,拿住一 段迅速平放 入火焰中, 月1S后取出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_1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_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学设计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一课时实验室规则和常用的实验仪器【过渡】了解了实验室安全守则后,我们一起来认识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板书】二、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学生活动】找一找:在课题1的实验中,我们接触了一些仪器,阅读教材P183 附录Ⅰ,找到图中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过渡】实验仪器是进行实验操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并了解其用途和注意事项吧!【课件展示】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讲解】常用的仪器可以按照其功能分为几类,首先,我们先来认识最常用的一类仪器:反应容器,指的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器皿,常见的反应容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

其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以直接进行加热,而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需要垫陶土网之后加热。

【总结】直接加热:试管:试管是我们最常见的实验工具之一,适用于少量反应物的反应和加热。

蒸发皿:蒸发皿主要用于液体的蒸发和浓缩,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

燃烧匙:燃烧匙用于固体物质的燃烧实验。

间接加热:烧杯:烧杯适用于中等量液体的加热,我们通常将其放在陶土网上进行加热。

圆底烧瓶:圆底烧瓶适用于液体的加热和反应,同样需要放在陶土网上加热。

锥形瓶:锥形瓶也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容器,适用于多种化学反应。

在间接加热时,我们同样需要将其放在陶土网上,确保加热过程安全可控。

【过渡】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化学实验中用于储存物质的容器。

【课件展示】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讲解】这些容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不能用于加热。

我们将根据储存物质的类型来分类介绍这些容器。

集气瓶:集气瓶主要用于收集和储存气体。

广口瓶:广口瓶适用于储存固体物质。

其宽大的开口便于固体物质的取放,同时也便于观察和识别瓶内物质。

细口瓶:细口瓶用于储存大量的液体。

其细长的瓶颈有助于控制液体的流出速度,防研钵:用于研磨固体物质。

酒精灯:提供实验所需的热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溶解度(第一课时)
-2-
提 出 问 题 活 动 探 究
在一杯水中是不是可以无限地溶解溶质呢?
1.在一杯水中是不是可以无限地溶解NaCl呢? 向20mL水中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NaCl搅拌
再加入5gNaCl搅拌
再加入5mL水搅拌
全部溶解 ①5gNaCl能溶 解在20mL水中
部分不溶
部分未溶NaCl又溶解
结晶的方法 蒸发溶剂法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下” 。
-6-
反 思 总 结
2.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大多数物质)
不饱和 溶液
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饱和 溶液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7-
反 思 总 结
3.确定某种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的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 一定温度下,有没有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 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 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室温,5gNaCl在20mL 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 +5gNaCl 室温,5gKNO3在20mL 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 +5gKNO3
室温,10gKNO3在20mL水中得到 饱和溶液和少许KNO3固体 ↓ 升高温度 升高温度下,10gKNO3在20mL水中 得到不饱和溶液
室温,10gNaCl在20mL水中得到
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固体 ↓ + 5mL水 室温,10gNaCl在25mL水中得到
不饱和溶液
结论:1.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互相
转变的。只有在指明“一定量的溶剂里”和“一定温度下”,“饱和” 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 的二要素: “一定量的溶剂里”和“一定温度
-8-
反 思 总 结
4.结晶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硝酸钾 冷却
热的硝酸钾浓溶液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结晶的方法 蒸发溶剂法
-9-
课 堂 小 结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不饱和 溶液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饱和 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化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4.结晶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不溶
结论
……
加热 再加入5gKNO3搅拌 冷却
……
部分未溶KNO3又溶解 全部溶解 有晶体析出
温度可以影响KNO3 的溶解能力
-4-
反 思 总 结 物质无法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无限制地溶解。但是若改 变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可以使物质继续溶解。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 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10gNaCl不能全 ③再加入5mL水可以 部溶解在20mL水 把未溶的NaCl又全 中,杯底有少许 部溶解 固体NaCl
分析
NaCl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3-
活 动 探 究
2.在一杯水中是不是可以无限地溶解KNO3呢?
3.改变温度,杯底没溶的KNO3固体能否继续溶解呢?
操作
加入5gKNO3搅拌 再加入5gKNO3搅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