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3、提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抱有以下几 种情感态度: 真诚 接受 理解
四、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特点
1、非指导性教学要创造一种接 受的气氛 2、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指导的间接 性 3、非指导性教学能较好地实现师 生关系的统一
五、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对我们的 启示
1、转变教师角色,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 理论知识,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的任务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 谐课堂 3、重视学生的自身经验
一、“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产生的背 景
196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罗杰斯认为:当代世界是 一个加速变化、充满矛盾和 危机四伏的社会,能否适应 变化,解决矛盾,克服危机, 关键不在于掌握知识和经验 的多少,而是在于能够适应 变化,知道如何学习。因此, 他独辟蹊径,在学派林立的 教学理论界推出一种称为 “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
2、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学 生中心的关键,在于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 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 之所以不能这样,是因为受到了学校的束缚。教学 就是要把学生解放出来,推动他(她)个性的充分舒 展,以达到人人自我确定,而充分唤发其创造力的 目的。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由学生自己决 定怎样学。在学习中,教师只是顾问、参与者,就 是以学生为中心。
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 观点
1、批判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他描绘了传统教学的几种主要特征:教师是知识的 拥心地位;教师和 学生互不信任,学生处于恐怖状态,并随年级剧增; 民主遭到践踏,学生无权选择课程,教师无权选择 领导,因而言行不一;好奇心受限制,甚至受窒息, 其程度随年级剧增。
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内涵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产生时间:1960年,他把自己长期在心理治疗上所积累的经验,推广和应用到教学领域。
理论要点:1.“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原则:(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的自身成长,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
不是直接教授他人,而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开展。
如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澄清问题、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
但要节制自己的发言。
(2)情调情感因素,具有真诚、理解、接受的气氛。
不掩饰,坦诚公开。
(3)学生是以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心理来学习的,因此要注意以“同化”来影响学习过程。
(4)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互相接触。
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决定怎样学。
教师已不是指导者,而是顾问。
学习的促进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含教师本身,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
2.教学模式:(1)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
(2)开放性探索,学生不受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教师只应学生要求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看法,不对学生观点作任何评论。
(3)个人或小组鉴别。
教师提供资源,对探索结果进行反思和讨论。
可能没有结论,这并不重要,因为探索的过程已经存在了,学生已经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了。
如果学生希望教师讲授,可针对讨论内容进行讲授,但不作结论和总结性发言。
3.备注(1)气氛--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
良好的心理气氛看作比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教学因素,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培养具有洞察力、创造性、建设性、选择性的人。
气氛要真诚、理解、接受、不掩饰、坦诚公开,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公开,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
(2)开放性探索--不能把教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占有的时间,强加在学生身上。
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形成学习目标。
“希望讨论什么?”或“做什么?”个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全体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学习目标。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概述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假设是,学生乐于对他们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
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师生坦率地共享某些观念和具有相互之间真诚交流思想的愿望。
罗杰斯相信,积极的人际关系能使人成长,所以教学应以人际关系的概念而不是以教材的概念、思想过程或其他理智来源为基础。
详述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原则。
首先是要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人际关系。
罗杰斯说:“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
”他还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三种品质:(1)真实;(2)接受;(3)理解。
”“真实”,是指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要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向学生敞开,这样才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有益交流。
“接受”是指教师把学生视为具有其自身价值的独立个体而给予充分的、无条件的尊重,消除师生关系间的不安全感。
“理解”主要是指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移情理解。
罗杰斯认为,移情理解与常见的评价理解极不相同,后者所采取的态度是“我理解你错在何处”,而移情理解则是“非判断性的”,指的是教师不对学生的观点、行为作出判断,不做定性评价,而只是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
罗杰斯之所以如此着重人际关系,就在于他
认为只有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人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非指导性”教学强调的是通过情感领域而不是智力领域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教师是促进者,只做非指导性应答。
罗杰斯认为,教师在学习中应担当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和朋友等角色。
非指导性教学的精髓是“给学生安全感”。
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界罗杰斯(C.R.Rogers)主张的一种教学理论与方式。
由于罗杰斯曾运用这种理论与方式进行成人学习与培训,故也可用于教师的校本学习与培训。
罗杰斯认为,教育不按照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来进行,不能"指导"学生如何去想,如何去做,而必须顺从学生内心的自然规则。
因此,教育必然是"非指导"的。
罗杰斯在非指导教学的理论中,强调经验学习,要求把学生的经验摆在教学活动的核心。
教什么、怎么教不是由教师决定而是由学生来决定。
这样,教师不是指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八个原则:1.促进者与学生一起学习。
2.促进者提供的是"学习资源"。
3.让学生独自或合作计划自己的学习。
4.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真实、互信的心理氛围。
5.怎样学而不是学到什么是学习的重点。
6.学生自我训练而不是外部指导的训练。
8.学生自己评价自我的学习。
9.更快更深刻的学习。
非指导性教学的步骤很简单。
第一,教师提供学习资料;第二,学习者平等的对学习资料的学习发表意见。
教师在这种讨论中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经验。
罗杰斯的这种非指导性教学,非常像讨论性教学。
不过,这样的培训在校本学习与培训中显得非常困难。
但它体现的思想却是值得注意的。
非指导性教学的五大教学原则罗杰斯说:“教师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所在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自己的发言要有所节制”。
他举了五个原则:1、“我们不能直接地教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展开”。
古谚说“可以牵马河边,但不能按马饮水”。
罗杰斯说,这个道理是谁都懂得的。
尽管如此,他说:“在实践中,教师大抵都是无视这个基本假说”。
就是说,许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念念不忘的是自己应当教的东西;能够收集哪些基本素材,可以避免哪些重复。
对哪一年级在什么时候施教为宜,这一类问题萦绕心中。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已阅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简述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又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强调人人都有学习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帮助学生探索生活、学业的促进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不仅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影响,而且包括对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也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背景及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其思想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在“人类价值新知识”研讨会上发表了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说。
60年代初他和一些志同道合者发起成立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
1967年他本人担任了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此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言人”就是罗杰斯。
注重情感交往,体现自我实现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人本主义学派教学论的思想特征,也是与其他教学论流派区别的分水岭。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要点1.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涵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其“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有四个显著特征:有洞察力、有创造性、有建设性、有选择性。
这样,人就应按照他个人的兴趣、爱好、经验去塑造自己,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些观点都反映在罗杰斯的教学观中。
基于对“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特征的理解,罗杰斯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指出。
“非指导性”有四个基本特征:它极大地依赖于个体自身的成长,有助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更多的强调感情因素,而不仅仅依靠理智因素去工作;更多的强调此时此刻的情景,而不是个体的过去;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相互接触。
于是,罗杰斯也把心理咨询中的“非指导性”方法移植到课堂教学中。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思考题; 1、简述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产生的理论 基础。 2、结合罗杰斯关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条件,谈 谈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述评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2、思想来源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对“以患者为中
心” 的模拟,但教学与治疗,学生与患者,教师 与治疗者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性,能否简单 地加以类比或推理。
3、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 学中存在浪费时间、教师教学的难度过大、 教材难以有效掌握的缺点。
结语 非指导性教学上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 式或方法。在具体的条件下,它可以是各式 各样,千姿百态的。它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的 理念与追求,是一种超越必然走向自由的教 学境界。
3、主张“以人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 生
命价值的地方; 4、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 使其在主动的参与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 快乐;
5、强调师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 张努力形成一种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特征 的课堂心理气氛。
(二)缺点
1、表述的教学目标的关键概念,如个人潜力、 人性向善、自我实现等缺乏严格的科学实 证,往往具有较大的经验性、随意性和盲目 性。
2、教学过程:强调非指导性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起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 建立起融洽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 ——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通常包 括一下五个阶段:
——确定帮助的情景。教师要建立一种有利 于学生接受的气氛或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自 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探索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澄清和评估学生的问题或感受。
(1)真诚 ——所谓真诚,就是教师要与学生坦诚
相见,既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不粉饰自己 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感到亲切 可信,消除防御心理。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表演式:一组动作;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积极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2、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
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 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学 生中心的关键,在于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 生中心的关键,在于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 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 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 之所以不能这样,是因为受到了学校的束缚。 之所以不能这样,是因为受到了学校的束缚。教学 就是要把学生解放出来,推动他(她 个性的充分舒 就是要把学生解放出来,推动他 她)个性的充分舒 以达到人人自我确定, 展,以达到人人自我确定,而充分唤发其创造力的 目的。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 目的。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由学生自己决 定怎样学。在学习中,教师只是顾问、参与者, 定怎样学。在学习中,教师只是顾问、参与者,就 是以学生为中心。 是以学生为中心。
1、转变教师角色,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 、转变教师角色,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的任务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谐课堂 3、重视学生的自身经验 、
罗杰斯说: 他们 学生 和生活是富有接触的, 学生)和生活是富有接触的 罗杰斯说:“他们(学生 和生活是富有接触的, 他们愿意学习,他们要成熟,他们在寻求发现, 他们愿意学习,他们要成熟,他们在寻求发现, 他们在希望掌握,他们在渴望创造。 他们在希望掌握,他们在渴望创造。”
﹡非指导性教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 观点
1、批判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他描绘了传统教学的几种主要特征: 他描绘了传统教学的几种主要特征:教师是知识的 拥有者,学生是容器;教师拥有权力,学生是服从 拥有者,学生是容器;教师拥有权力, 教师是权威,在班级中处于中心地位; 者;教师是权威,在班级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和 学生互不信任,学生处于恐怖状态,并随年级剧增; 学生互不信任,学生处于恐怖状态,并随年级剧增; 民主遭到践踏,学生无权选择课程, 民主遭到践踏,学生无权选择课程,教师无权选择 领导,因而言行不一;好奇心受限制,甚至受窒息, 领导,因而言行不一;好奇心受限制,甚至受窒息, 其程度随年级剧增。 其程度随年级剧增。
三生教育课题研究中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共78页
(四)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实现 条件)
1、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教师角色:教师不以指导者自居, 而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注重学生 情感发展的促进者,是受学生信赖, 同学生之间不存在任何防御的顾问。
教学策略:
①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 境。 心理自由的环境是指创设一 种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 不屈从于权威的气氛。
范例教学与学生生存技 能、生活技能的培养。
Hale Waihona Puke 三生教育课题研究中的 暗示教学理论
暗示教学理论
暗示教学理论是运用暗示方法 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 效率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1)暗示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6.自知一自我认知能力 这种智能主要指认识、洞察和反省 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 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 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 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这种智能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 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如哲学家 柏拉图(Plato).
7.交往一人际关系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与人相处、交往 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 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这种智能在教师、律师、推销员、 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 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如 美国黑人领袖、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 金(Martin Luther King).
解决问题与系统学习、传授知识与 培养能力相统一的教学,使学生获 得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的知识 的方法。
基本性是从学科内容而言, 要选择本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 和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
基础性是指教学要从学生身
心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些能 为他们所接受,与现实生活和未 来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又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中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
这种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个性发展,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实现。
本文将从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实践策略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1. 学生中心: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2. 信任与尊重: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选择,为学生提供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
3. 情感共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4. 自我实现: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鼓励学生发挥潜能,追求个人价值。
5. 全人教育: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等方面。
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实践策略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4.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5.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指导。
四、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对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
许多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将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改善师生关系: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强调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又称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它是一种高级的教学主导形式。
由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缺乏,罗杰斯的这一教学理论恰好为其提供了重要启示。
标签:非指导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启示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又称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它是一种高级的教学主导形式。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中的非指导,并不是“不指导和没有指导”的意思,这从非指导的英文表述中可以看出。
在英语中非指导是“nondirective”,前缀non表示非,不同于表示完全否定的其他前缀如in,im,ir等,“directive”的含义是指导、指示、详细说明、命令等,“nondirective”只是相对于“directive”而言的,其含义应是较少“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指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
由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缺乏,罗杰斯的这一教学理论恰好为其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保证。
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了应有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单一。
虽然大学生的社会知觉认知已经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对于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没有给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
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真正地做到拷贝不走样,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根源就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表面上参与教学活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动式的参与。
非指导性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非指导性教学,又称“学生中心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教育方法。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非指导性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非指导性教学实践,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二、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原则1. 学生中心:非指导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尊重个性:非指导性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
3. 创造力培养:非指导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4. 情感支持:非指导性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 自主学习:非指导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非指导性教学实践案例1. 语文课堂:以《草原》为例(1)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草原风光,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教学过程:①导入:展示草原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草原的美在哪里?作者为什么热爱家乡?③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分享感受。
④教师总结,强调草原风光的独特魅力。
⑤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草原的资料,进行创作。
(3)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数学课堂: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例(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明买了两个苹果,小华买了三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小明和小华买的苹果数量?③教师讲解分数的加减法,学生跟随练习。
④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⑤展示优秀作品,分享解题思路。
(3)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1. 引言1.1 介绍非指导性教学理念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扮演积极主体的角色,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构建知识体系。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和发展自我学习能力。
非指导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并通过探究和实践来深化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非指导性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1.2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探讨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足等问题。
由于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一些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条件相对较好,而另一些地区的学校却面临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的匮乏。
这导致了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上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方面的差异,影响了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注重老师的灌输和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感,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缺乏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足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学生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成绩下降。
这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标,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教育部门和教师的重视和改进。
2. 正文2.1 理解非指导性教学的含义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发现、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老师的指导。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阅读,鼓励他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游戏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非指导性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他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阅读和学习。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写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自由创作。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实践和体验。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亲身体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比如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图书馆等地,让他们亲自感受到语言和文字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反思和评价。
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反思和评价,学生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写作。
教师还应该注重实践和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探究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探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教师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非指导性教学”成为了热门话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非指导性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是当前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出发,探究小学语文优化教学的相关策略和方法。
一、“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内涵“非指导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育主体转变给学生,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分析问题,自行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协助者,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主动学习的思维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非指导性教学”优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天性喜爱童话、故事、谜语等,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比如利用故事情节、谜语等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愉快地探索、发现语言的魅力。
2. 注重任务设计,激发学生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任务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3. 引导讨论、学习分享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分享,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分享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思想碰撞和交流中相互启发,形成共同的学习体验。
4. 创设情境,体验写作乐趣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感的激发和体验中进行写作。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作、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进行写作表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5. 着重任务探究,激发学生学习需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任务探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素养。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当今教育领域中,“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备受关注。
非指导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非指导性教学理念进行优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以下是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非指导性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注重创设积极、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展开自主学习。
教室布置应该充满温馨的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和步调。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在非指导性教学中,学生必须拥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差异化课堂教学在非指导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各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对于学习成绩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挑战性任务;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四、任务驱动的学习非指导性教学中的任务驱动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各种实际任务中进行钻研、探究、合作,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通过各种任务,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五、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非指导性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通过设置一些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去探求、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维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的解析、语言的表达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又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强调人人都有学习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帮助学生探索生活、学业的促进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不仅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影响,而且包括对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也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背景及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其思想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在“人类价值新知识”研讨会上发表了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说。
60年代初他和一些志同道合者发起成立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
1967年他本人担任了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此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言人”就是罗杰斯。
注重情感交往,体现自我实现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人本主义学派教学论的思想特征,也是与其他教学论流派区别的分水岭。
非指导性教学的涵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其“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有四个显著特征:有洞察力、有创造性、有建设性、有选择性。
这样,人就应按照他个人的兴趣、爱好、经验去塑造自己,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些观点都反映在罗杰斯的教学观中。
基于对“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特征的理解,罗杰斯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指出。
“非指导性”有四个基本特征:它极大地依赖于个体自身的成长,有助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更多的强调感情因素,而不仅仅依靠理智因素去工作;更多的强调此时此刻的情景,而不是个体的过去;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相互接触。
于是,罗杰斯也把心理咨询中的“非指导性”方法移植到课堂教学中。
罗杰斯指出,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一个促进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探索生活、学业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采用非指导性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相关的话题,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合作完成一些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适时提供一些指导和辅助,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语文能力。
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材料,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问,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幻灯片等,运用图文结合、声光互动的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和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演讲、作业批改等方式进行评价,既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不断进步。
采用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教师在实施这些方法时应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 观点
1、批判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他描绘了传统教学的几种主要特征:教师是知识的 拥有者,学生是容器;教师拥有权力,学生是服从 者;教师是权威,在班级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和 学生互不信任,学生处于恐怖状态,并随年级剧增; 民主遭到践踏,学生无权选择课程,教师无权选择 领导,因而言行不一;好奇心受限制,甚至受窒息, 其程度随年级剧增。
一、“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产生的背 景
196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罗杰斯认为:当代世界是 一个加速变化、充满矛盾和 危机四伏的社会,能否适应 变化,解决矛盾,克服危机, 关键不在于掌握知识和经验 的多少,而是在于能够适应 变化,知道如何学习。因此, 他独辟蹊径,在学派林立的 教学理论界推出一种称为 “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
3、提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罗杰斯说:“他们(学生)和生活是富有接触的, 他们愿意学习,他们要成熟,他们在寻求发现, 他们在希望掌握,他们在渴望创造。”
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内涵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又称人本主义 的教学理论,它是一种高级的教学 主导形式。 ﹡特征:较少“直接性、命令性、 指示性” ,而带有较多的“不指示 性、间接性、非命令性
﹡非指导性教学强调人们之间 的和谐关系 ﹡非指导性教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交流
﹡非指导性教学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罗杰斯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抱有以下几 种情感态度: 真诚 接受 理解
四、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特点
1、非指导性教学要创造一种接 受的气氛 2、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指导的间接 性 3、非指导性教学能较好地实现师 生关系的统一
五、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对我们的 启示
1、转变教师角色,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 理论知识,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的任务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 谐课堂 3、重视学生的自身经验
2、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学 生中心的关键,在于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 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 之所以不能这样,是因为受到了学校的束缚。教学 就是要把学生解放出来,推动他(她)个性的充分舒 展,以达到人人自我确定,而充分唤发其创造力的 目的。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由学生自己决 定怎样学。在学习中,教师只是顾问、参与者,就 是以学生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