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过程(第16讲)(4.1平衡级的理论模型4.2逐级计算法)
南京工业大学ASPEN学习第四章多组分平衡级分离过程计算分析
Mult Dupl ClChong
说明
平衡反应器 化学计量反应器 收率反应器 平衡反应器 连续搅拌罐式反应器 活塞流反应器 间歇反应器
泵/液压透平 压缩机/透平 多级压缩机/透平 多段管线压降 单段管线压降 严格阀压降
物流倍增器 物流复制器 物流类变送器
③用吉利兰(Gilliland)图或相应的关系式估算实 际回流比下的理论板数。
第 12 页
关键组分
所谓关键组分,是进料中按分离要求选取的 两个组分(不少情况是挥发度相邻的两个组 分),它们对于物系的分离起着控制作用,且 它们在塔顶或塔釜产品中的浓度或回收率通 常是给定的(即是应该指定的两个浓度变量 ),因而在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Q、V、yi、L、xi T、V、yi、L、xi T、V、yi、L、xi Q、T、V、yi、xi Q、T(或p)、yi、L、xi
ASPEN PLUS的闪蒸计算模型
Flash2
Flash3
第8页
ASPEN PLUS的闪蒸模型
闪蒸模型可以用来模拟闪蒸罐、蒸发器、分液罐和 其它的单级分离器。
通常要固定入口物流的热力学状态必须规定:
i1
i1
热量衡算式(Heat balance)
FH F Q LH L VH V
分离工程题库
第一章绪论
填空题:
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a s ij = 1 )。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难易程度)。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级效率 )中.
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 互不相等)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 )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透过率)、(迁移率 )和( 迁移速率).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 绿色化的工程)实现.
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 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选择题:
1、分离过程是一个( A )
a.熵减少的过程;b。熵增加的过程;c。熵不变化的过程;d。自发
过程
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 (C )
a。分离因子大于1; b.分离因子小于1; c.分离因子等于1
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A )实现分离。
《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分离工程
(Separation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13410101
学分:2
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
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质过程原理、计算机技术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教材:《化工分离过程》,陈洪钫、刘家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技术基础知识后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本课程讲授传质与分离工程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化工分离过程中一些主要分离单元操作和分离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它利用前期课程中介绍的有关相平衡、热力学等知识,以及三种传递的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课程目标1: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并能够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课程目标2: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具体的化学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3:能运用单级和多级平衡分离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去证实解决复杂化工工程问题方案的合理性。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2-1、2-3、2-4。
1.毕业要求2-1:能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学大纲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学大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绪论
讲解分离过程的特征,区分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讲解用其判断一个分离过程分
离的难易程度。讲解平衡分离的的原理和处理的手段。
本章重点:掌握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的区别,平衡分离和速率
分离的原理。
本章难点:用分离因子判断一个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分离因子与板效率之间的
关系。
2. 单级平衡过程
熟练掌握多组分非理想体系平衡常数计算方法;重点讲解汽液相平衡关系常用的两种
形式;会用相平衡常数和相对挥发度表示相平衡关系;至少会一种求算活度系数和逸度系数;泡点和露点计算要教会学生会查阅P-T-K 列线图,求算烃类物质的K值,讲解例题2-3;
2-4 说明泡、露点的计算方法;了解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泡、露点计算。
本章重点:多组分物系的相平衡条件;平衡常数;分离因子。多组分物系的泡点方程、
露点方程;计算方法。等温闪蒸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闪蒸方程;闪蒸过程的计算。
本章难点:多组分非理想体系平衡常数计算。多组分物系的泡点温度和泡点压力、露
点温度和露点压力的计算。等温闪蒸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的计算。
3.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掌握多组分或复杂物系设计变量的确定方法,多组分精馏、共沸和萃取精馏、吸收和
蒸出等过程的基本原理、流程及其简捷计算方法,以及塔内的流率、浓度和温度分布特点,熟练掌握多组分多级分离工程的简捷计算方法。
通过例3-2 说明关键组分等概念和总结清晰分割的两种计算方法;会推导芬思克公式,
了解不清晰分割物料衡算的计算思路。熟悉简捷法求算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步骤。从萃取剂作用说明其如何改变关键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推导萃取剂的选择性的计算公式,总结其在萃取剂选择中所其的作用;了解图解法求算萃取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过程。从共沸剂作用说明其如何改变关键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会用三角相图计算共沸剂的用量。与精馏过程比较说明精馏为双向传质过程而吸收为单向传质过程,推导平均吸收因子法的公式,通过例3-8 说明多组分吸收简捷计算的方法,蒸出因子的公式与吸收过程一起学习。
化工分离过程_课后答案刘家祺
化⼯分离过程_课后答案刘家祺
化学⼯程与⼯艺教学改⾰系列参考书
分离过程例题与习题集
叶庆国钟⽴梅主编
化⼯学院化学⼯程教研室
前⾔
化学⼯程与⼯艺专业所在的化学⼯程与技术⼀级学科属于⼭东省“重中之重”学科,⼀直处于⼭东省领先地位,⽽分离⼯程是该专业⼆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之⼀。该课程利⽤物理化学、化⼯原理、化⼯热⼒学、传递过程原理等基础基础知识中有关相平衡热⼒学、动⼒学、分⼦及共聚集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产实际中复杂物系分离和提纯技术。传统的教学⽅法的突出的弊端就是⼿⼯计算⼯程量⼤,⽽且结果不准确。同时由于现代化化学⼯业⽇趋集成化、⾃动化、连续化,学⽣能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现代化⼯业⽣产对⾼⽔平⼯业⼯程师的需求,开展分离⼯程课程教学⽅法与教学⼿段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对我们的学⽣能否承担起现代化学⼯业的重任,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重⼤,因此对该门课程进⾏教学改⾰具有深远意义。
分离⼯程课程的改⾰主要包括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开发、分离⼯程例题与习题集、分离⼯程试题库的编写等⼯作。⽬前全国各⾼校化学⼯程与⼯艺专业使⽤的教材⼀般均为由化学⼯程与⼯艺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化⼯分离过程(陈洪钫主编,化学⼯业出版社),其他类似的教材已出版了⼗余部。这些教材有些还未配习题,即便有习题,也⽆参考答案,⽽⾄今没有⼀本与该课程相关的例题与习题集的出版。因此编写这样⼀本学习参考书,既能发挥我校优势,⼜符合形势需要,填补参考书空⽩,具有良好的应⽤前景。
分离⼯程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习题贯穿⽬前已出版的相关教材,有解题过程和答案,部分题⽬提供多种解题思路及解题过程,为学⽣的课堂以及课后学习提供了有⼒指导。
化工分离过程
对象: 处于不同相态 分离依据: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
B、速率控制分离 包括:膜分离(如反渗透 RO、超滤 UF、微滤 MF );
场分离(如电泳) ; 对象: 处于同一相态 分离依据:利用各组分传质速度的差异
我们要重点掌握的是传质分离中的平衡分离
三、发展趋势 1)传统分离技术改造:
如精馏筛板塔改造为效率更高的填料塔。
与实际体系相差较大
(2) 逸度系数的表达式:
ln Φˆ i
bi vt b
lnZ
m
1
b vt
2 aai RTv t
计算得到气相和液相逸度系数:
ΦˆV 0.8405
Φˆ L 1.68587
K
yi xi
Φˆ L Φˆ V
2.0
ˆiV
2、活度系数法
汽相: fˆiV ˆiV yi P
液相:
fˆi L
i 相等
TⅠ TⅡ L pⅠ pⅡ L
i i L
Ⅰ
Ⅱ
lewis 引入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由 d i RTd ln fi (恒T)
逸度 f
2. 各相的温度T、压力p及每一组分
i
的逸度
fi
相等
TⅠ TⅡ L pⅠ pⅡ L
i
i
f f L
Ⅰ
Ⅱ
二、相平衡表示
化工分离过程(第16讲)(4.1平衡级的理论模型4.2逐级计算法)
它们是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函数:
Ki , j Ki , j T j , Pj , xi , j , yi , j H i , j H i , j T j , Pj , yi , j hi , j hi , j T j , Pj , xi , j
i 1, 2,c i 1, 2,c i 1, 2,c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普通逆流装置操作型问题设计变量
(1)各级进料量(Fj)、组成(zi,j)进料温度和压 力(TFi,PFi) N(c+2) (2)各级压力(Pj) N (3)各级汽相流出率和各级液相流出率 2N-2 (4)级数(N) 1 (5)各级换热量(Qj) N
N iu =N c 2 N 2 N 2 1 N N c 6 1
固定设计变量: 2c+N+4 可调设计变量: 6
设 计 变 量 规 定
设计型
1,2.轻重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3.饱和液体回流 4.适宜进料位置 5.回流比 6.溶剂加入位置 1.饱和液体回流 2.溶剂加入以上理论级 3.溶剂加入与进料板之间理论级 4.进料板以下理论级 5.回流比 6.馏出液流率 S F2, q2, zF2
(2)相平衡—E方程: c个
i 1, 2,c
(4-1)
GiEj yi, j Ki, j xi, j 0 ,
化工分离工程-第四章1
设计变量数: 设计变量数: N(c+6)-1=Nc+6N-1(个) 个 关于变量数的规定: 关于变量数的规定: 对于多组分多级分离计算问题,一般必须规定进料变量、 对于多组分多级分离计算问题,一般必须规定进料变量、 进料变量 压力变量,其他变量的规定分为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 压力变量,其他变量的规定分为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 设计型 问题 ①设计型:规定关键组分的回收率及有关参数 设计型:规定关键组分的回收率及有关参数 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计算平衡级数,进料位置等 计算平衡级数,进料位置等; 平衡级数
进料变量: 进料变量: N(c+2)
Nxu=N (c+3)
可调设计变量Nau :
串级数: 串级数
1
侧线采出单元: 侧线采出单元:2(N-1) 传热单元: 传热单元 N 3N-1 故:Nu=N(c+3)+3N-1=N(c+6)-1个 个
方程数: 方程数: 总变量数: 总变量数:
N(2c+3)=2Nc+3N(个) 个 N(3c+9)-1
二、变量数
个上述的j 串联起来( 逆流方式串联), 将N个上述的 平衡级串联起来(按逆流方式串联), 个上述的 平衡级串联起来
并且去掉分别处于串级两端的L0和VN+1两股物流,则这样 两股物流, 并且去掉分别处于串级两端的
分离过程-平衡级的理论模型4.2逐级计算法
未将这些关系计入方程组内,即将这性质看做常量。13
5.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四、运用
N xu(固定设计变量)
进料变量数 N c 2
压力等级数 N
所以, 普通N级逆流装置 设计变量:
∑
N c 3
N au(可调设计变量)
串级单元数
1
侧线采出单元数 2 N 1
传热单元数
N
Niu
Nau
设 计 变
设计型
1.轻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2.重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3.适宜进料位置
F
量
规
1.进料板以上级数
定
操作型
2.进料板以下级数 3.塔釜液流率
MSA
N-1 N 20
5.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再沸提馏(单进料,再沸器)
➢ 固定设计变量: c+N+2 F
➢ 可调设计变量: 2
设 计
设计型
1.一个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2.再沸器热负荷
(5-5)
10
5.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平衡级j级的计算方程(MESH)
(1)物料衡算—M方程: c个 (2)相平衡—E方程: c个 (3)摩尔分率加和式—S方程:2个
Material balance Equilibrium Fraction summation Enthalpy balance
化工分离过程(总复习)
3
1.1 绪论
分离媒介分为能量媒介(ESA)和物质媒介(MSA)。 速率分离过程——借助某种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 差、温度差、电位差等)的作用,某些情况下在选择性透 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物
的分离操作。
4
1.2 单级平衡过程
1、相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
设T 给定P 由P-T-K图查Ki
N
调整T
f(T)>0,T设偏低,提高T。
f(T)<0,T设偏高,降低T。
c
yi / Ki 1
i 1
Y
xi, T
结束
14
1.2 单级平衡过程
4、等温闪蒸
核定给定温度 下闪蒸问题是否成 立的两种方法:
F, Zi
方法一: 计算闪蒸压力下进料混合物的
泡点温度TB和露点温度TD。
19
1.3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1.3.1 设计变量
设计变量——计算前,必须由设计者赋值的变量。
Ni Nv Nc Ni Nx Na
1、独立变量数NV
(1) 物流独立变量数 Nv f 1 C 2
(2)描述系统与外界能量交换和功交换的变量数。
NV=∑(C+2)+能量、功交换变量数
(3)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化工分离过程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分离过程
英文名称:Separation Processes
学分:3.5
学时:48
教学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四年级本科生
预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
授课教材:刘家祺主编. 《传质分离过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教材:陈洪纺,刘家祺编. 《化工分离过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
J D Seader, E J Henley. Sep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11年.
教学目的:利用已学的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等课程中有关系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分子及共聚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着重基本概论的理解,为分离过程的选择、特性分析和计算奠定基础。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征。强调将工程和工艺相结合的观点,进行设计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传质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了解一些新分离技术。对于给定的混合物体系和产物分离要求,能够选择和设计适宜的分离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本章包括3节,共3 学时
第1节课程概述
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
第2节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
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
第3节分离过程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大纲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该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分成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它是一门与实际生产联系及其紧密的课程,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等技术知识后的一门必修课,它利用这些课程中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二、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开设本课程,为了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化工分离的基本概念,为分离过程的选择、特性分析和计算奠定基础,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性。强调将工程和工艺相结合的观点,以及设计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与该专业课相关的基础课《物理化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与本课程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是本课程的技术基础课,同时本课程又是《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的基础,它与《化工反应工程》紧密相连,只有这些课学好了才能学好这门课,做好毕业设计。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对传质分离过程有一个总体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化工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一般)
识记:化工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分析。
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
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填空题:
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a s ij=1)。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难易程度)。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级效率)中。
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等)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透过率)、(迁移率)和(迁移速率)。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
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选择题:
1、分离过程是一个(A)
a.熵减少的过程;
b.熵增加的过程;
c.熵不变化的过程;
d.自发过程
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C)
a.分离因子大于1;
b.分离因子小于1;
c.分离因子等于1
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A)实现分离。
化工分离过程题库(超全版本)
分离工程试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填空题 0
第二部分选择题 (3)
第三部分简答题 (7)
第四部分计算题 (9)
第一部分填空题
1. 传质分离可分为和。
2 分离过程常见的开发方法有和。3.相平衡关系的表示方法有、、。4.精馏的数学模型有、、、。5.产生恒沸物的原因是,二元恒沸物的判别式为。
6.在萃取精馏中,为使分离效果较好,所选溶剂与塔顶产品形成,与塔釜产品形成,常用的方法是。7.常用的解吸方法有、、。8.与物理吸收相比较,化学吸收平衡分压,推动力,溶解度,传质系数。
9.解吸操作中,解吸因数S 解吸分率β,解吸操作方能进行,当S增加时,β,理论板数。
10.在液流主体进行缓慢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传质速率由决定。
11. 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12.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
13.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14.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15.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16.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7.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18.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19. 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20.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21.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22. 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23. 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精馏塔
4
第四章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2 复杂塔
a、有侧线采出
b、多股进料
c、有中间冷凝器 或再沸器
5
第四章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简捷计算法:RM 严格计算法:xi,j NM yi,j R Vj N 进料位置 Lj Tj
严格计算法的核心是 联解物料衡算、相平衡和 热量衡算式 ,这些关系式是强烈的非线性方程式。 数字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用程序化的方法求解 联立方程组成为可能。
它们是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函数:
Ki , j Ki , j T j , Pj , xi , j , yi , j H i , j H i , j T j , Pj , yi , j hi , j hi , j T j , Pj , xi , j
i 1, 2,c i 1, 2,c i 1, 2,c
吸收(两股进料)
固定设计变量: 2c+N+4 可调设计变量: 1
V, Y2
L, X2
设 计 变 量 规 定
设计型
一个关键组 分的回收率
V, Y
L, X V, Y1
操作型
理论级数
L, X1
18
4.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精馏(单进料,全凝器,再沸器)
固定设计变量: c+N+2 可调设计变量: 5
6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塔 适用于精 馏、吸收 和萃取的 通用逆流 装置。
去掉分别 处于串级 两端的L0 和VN+1两 股物流
图4-2 普通N级逆流装置
7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塔顶 1 yi,j Tj Pj Hj Vj Gj j Lj-1 xi,j-1 Tj-1 Pj-1 hj-1
Fj
c
G
SX j
xi , j 1 0 (4-3)
i 1
c
(4-4)
(4)热量平衡式— H方程:
1个
GiHj L j 1hi , j 1 V j 1H j 1 Fj Hi , j L j U j hi , j , V j G j Hi , j Q j 0
16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普通逆流装置操作型问题设计变量
独立变量为: [N(3c+9)-1]
MESH方程: [N(2c+3)]
设计变量: [N(c+6)-1]
方程组有唯一解。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可以
将通用逆流接触装置简化为各种具体的分离装
置,其设计变量规定根据具体问题确定。
17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4-14a) (4-14b)
x LK , j 1 x Hk , j 1
V
D,x D V F,z F L L,x D
yi , j
i ,r xi , j
i ,r xi , j
i 1
c
(4-12)
V' L' V'
然后利用操作线方程计算上一块板流 下的液相组成。
L'
W,xW
29
4.2 逐级计算法
适宜进料位置确定方法之一:
按上述逐级计算步骤 ,选择一系列进料位置,计算出所需的总理论级, 利用理论级与进料板的关系曲线确定适宜进料位置。
(2)相平衡—E方程: c个
i 1, 2,c
(4-1)
GiEj yi, j Ki, j xi, j 0 ,
i 1,2,c
(4-2)
9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平衡级j级的计算方程(MESH)
(3)摩尔分率加和式—S方程: 2个
G
SY j
yi , j 1 0
i 1
由于描述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多为 非线形方程,一般需要利用迭代求解。
23
4.2 逐级计算法
逐级计算是以分离塔中某一已知条件的平衡级 为起点,根据 物料平衡、相平衡和热衡算式 , 反复逐级计算出各级的条件,一般是 由塔的一 端开始。 逐级计算法广泛应用在精馏过程的设计型计算 中,尤其适用于手算。 逐级计算法关键问题之一是确定 适宜进料位置 。
从上往下计算,如果满足:
y LK , j 1 y LK , j 1 y y Hk , j 1 R HK , j 1 S
则第j 级为进料级。
(4-13b)
31
4.2 逐级计算法
逐级计算进料位置
从下往上计算,如果满足:
x LK , j x Hk , j x LK , j x R HK , j S S
多组分多级分离计算问题类型
设计型问题:设计型问题是以设计一个新的分 离装置使之达到一定的分离要求的计算。规定关键
组分的回收率或浓度及有关参数,计算平衡级理论 板数和进料位置等。
操作型问题:操作型的问题是以在一定的操 作条件下分离已有分离装置性能的计算。规定平衡
级数及有关参数,计算可以达到的分离要求(回收 率或浓度)等。 15
4 6 4 7 4 8
未将这些关系计入方程组内,即将这性质看做常量。 13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u N x (固定设计变量)
V1
进料变量数 压力等级数
N c 2 N N c 3
所以, 普通N级逆流装置 设计变量:
N N N
u i u a u x
1
25
4.2 逐级计算法
假定塔顶的馏出液组成可以准确估计,逐级计算 从上往下计算,计算步骤为:
1)对于全凝器有:
yi,1 xi,D
2)应用相平衡关系,计算第一块板流下 的液相组成,如果已知各组分的全塔 平均相对挥发度数据,则有:
V F,zF L
V
D,xD
L,xD
xi ,1
yi ,1 i ,r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普通逆流装置操作型问题设计变量
(1)各级进料量(Fj)、组成(zi,j)进料温度和压 力(TFi,PFi) N(c+2) (2)各级压力(Pj) N (3)各级汽相流出率和各级液相流出率 2N-2 (4)级数(N) 1 (5)各级换热量(Qj) N
N iu =N c 2 N 2 N 2 1 N N c 6 1
V2 L1
2
V3 Lj-1
∑
N
j
Vj-1 VN-1 LN-2 Lj
u a (可调设计变量)
=N c 3 3N 1 N c 6 1
N-1
VN
串级单元数 侧线采出单元数 传热单元数
1 2 N 1 N 3N 1
LN-1
N
LN
∑
图4-2
14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F
N-1
操作型
N 21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再沸提馏(单进料,再沸器)
固定设计变量: c+N+2 可调设计变量: 2
设 计 变 量 规 定 设计型 1.一个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2.再沸器热负荷
F
N-1 N-1
操作型
1.级数 2.塔釜液流率
N 22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在平衡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平衡级的组 合可以建立特定的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的 数学 模型 ,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可以获得各变量的数 值,这就是严格计算的核心。
24
4.2 逐级计算法
本节重点介绍 恒摩尔流 和 组分相对挥发度为常数 或 相平 衡常数仅与温度和压力有关的逐级计算法。
如图4-3所示的 简单精馏塔 ,其设计型计算的设计变 量的规定方法为(固定设计变量:c+N+2,可调设计变量 为:5)。设计变量规定为: 1 饱和液体回流 2 轻关键组分回收率 3 重关键组分回收率 4 回流比 5 最适宜进料位置
1
D, xD
2
3
操作型
W, x20 W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再沸吸收(两进料,再沸器)
固定设计变量: 2c+N+4 可调设计变量: 3
设 计 变 量 规 定 设计型 1.轻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2.重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3.适宜进料位置 1.进料板以上级数 2.进料板以下级数 3.塔釜液流率
MSA
2c+3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MESH方程共有(2c+3)个。
严格计算法中未知量: xi,j yi,j Vj
c c 1
Lj
1
Tj
1
共(2c+3)个,所以有唯一解。
12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注意:在MESH方程中,相平衡常数(Ki,j),汽相
摩尔热焓(Hi,j),液相摩尔热焓(hi,j)不是独立变量,
适宜进料位置确定方法之二:
适宜进料位置的近似确定方法是以轻,重关键组分的浓度之比作为精 馏效果的准则,当逐级从上向下计算时,要求轻、重关键组分汽相浓
度比值降低越快越好(4-13)。
从下往上计算时,要求轻、重关键组分液相浓度比值增加越快越好
(4-14)。
30
4.2 逐级计算法
逐级计算进料位置
6)适宜进料位置确定 如何确定适宜进料位置是逐级计算法 的关键,适宜进料位置为达到规定分离 要求所需总级数最少的进料位置。
V' L' V'
L'
W,xW
28
4.2 逐级计算法
逐级计算也可以从下向上计算。计算 的第一步是利用泡点方程由釜液计算与之 平衡的汽相组成和温度。如果已知相对挥 发度数据,可以由下式计算汽相组成:
设 计 变 量 规 定
设计型
1,2.轻重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3.饱和液体回流 4.适宜进料位置 5.回流比 1.饱和液体回流 2.理论级数 3.进料位置 4.回流比 5.馏出液流率
V
D,xD V F,zF L L,xD
V' L' V'
操作型
L'
W,xW
19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萃取精馏(两进料,全凝器,再沸器)
2
第四章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简捷计算法等 近似计算法 只适合于 初步设计 。对于完成多组分多级分离设 备的最终设计,必须使用严格计算法。 本章讨论对于精馏,吸收和蒸出以及萃取等 多种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的通用严格计算方法。
3
第四章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工业中的常用塔型 1 普通精馏塔
V' L' V'
yi , j 1
L W xi , j xi , w (4-11) V V
L'
W,xW
27
4.2 逐级计算法
5)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停止逐级计算, 校核估计值。
V
xHK , N xHK ,W 和xLK , N xLK ,W
V F,z F L L,x D
D,x D
V' L' V'
yi,1 i,r
i 1
c
(4-9)
L'
W,xW
26
4.2 逐级计算法
3)利用精馏操作线方程计算第二块板 上升汽相组成:
V
yi ,2
L D xi ,1 xi , D V V
(4-10)
V F,zF L L,xD
D,xD
4)重复步骤(2),(3)一直到进料级, 以后换成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化工分离过程
Chemical Separation Processes
第四章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 严格计算
第四章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4.2 逐级计算法 4.3 三对角线矩阵法
4.3.1 方程的解离方法和三对角线矩阵方程的 托玛斯解法 4.3.2 泡点法(BP法) 4.3.3 流率加和法(SR法) 4.3.4 等温流率加和法(ISR法)
Zi,j TF,j PF,j HF,j Uj Vj+1 Lj xi,j Tj Pj hj
Qj
N 塔底
yi,j+1 Tj+1 Pj+1 Hj+1
图4-1 平衡级
8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平衡级j级的计算方程(MESH)
(1)物料衡算—M方程: c个
GiMj L j 1 xi , j 1 V j 1 y j 1 Fj zi , j L j U j xi , j , V j G j yi , j 0
固定设计变量: 2c+N+4 可调设计变量: 6
设 计 变 量 规 定
设计型
1,2.轻重关键组分的回收率 3.饱和液体回流 4.适宜进料位置 5.回流比 6.溶剂加入位置 1.饱和液体回流 2.溶剂加入以上理论级 3.溶剂加入与进料板之间理论级 4.进料板以下理论级 5.回流比 6.馏出液流率 S F2, q2, zF2
(4-5)
10
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平衡级j级的计算方程(MESH)
(1)物料衡算—M方程: c个 (2)相平衡—E方程: c个 (3)摩尔分率加和式—S方程:2个 (4)热量平衡式— H方程: 1个
11
Material balance Equilibrium Fraction summation Enthalpy balance